112 resultados para Orsini, Fulvio, 1529-1600


Relevância:

10.00% 10.00%

Publicador:

Resumo:

Transparent polycrystalline Cr:Al2O3 ceramics were synthesized by conventional pressureless synthesis processing. The absorption and emission spectra of Cr:Al2O3 ceramics specimens before and after annealing were measured at room temperature. It was discovered that the emission spectra of Cr4+ in Al2O3 octahedral coordination site is in infrared wavelength range of 1100-1600 nm. The emission peak of Cr4+ is centered at 1223 nm, which is similar to that of Cr4+ in tetrahedral site. Al2O3 has smaller lattice constant, resulting in the larger crystal field strength, so there is a blue shift in the peak of Cr4+:Al2O3 ceramics compared to those of other Cr4+-doped crystals. And the emission band is much narrower with full width at half maximum Delta lambda 37 nm.

Relevância:

10.00% 10.00%

Publicador:

Resumo:

探讨了不同规律的非均匀性对单层膜的光谱特性的影响,与均匀单层膜对比发现:折射率正变引起透射率的极大值减小,折射率负变引起透射率的极大值变大,当非均匀性很小时,透射率的极小值基本不变.对实验制备的单层膜从实验和理论上进行了对比并给出了较好的拟合,发现在薄膜和基底的界面处存在一过渡层,过渡层可近似为线性,并从理论上给予了分析解释.

Relevância:

10.00% 10.00%

Publicador:

Resumo:

采用有氧热处理、激光预处理和离子后处理三种方式对电子束蒸发(EBE)制备的单层ZrO_2薄膜进行了后处理,并分别对样品的光学性能和抗激光损伤阈值(LIDT)特性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热处理方式可以有效排除膜层内吸附的水气,弥补薄膜制备过程中的氧损失,使得光谱短移、吸收减小、损伤阈值增高;激光预处理过程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缺陷、提高损伤阈值,但对膜层的光谱和吸收情况没有明显的改善作用;而离子后处理能够提高膜层的堆积密度、减少缺陷、降低吸收从而提高损伤阈值。由于三种方式处理机制不同,在实际应用中应根据膜层的性能选择合适的处理方式。

Relevância:

10.00% 10.00%

Publicador:

Resumo:

本成果是采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提供香蕉组织培养加速繁殖种苗的一整套完备技术,包括:加速繁殖技术、种苗工厂化生产的工艺流程和试管苗移栽技术。本技术以香蕉吸芽的茎尖嫩组织为外植体,进行加速繁殖,所产生的种苗既能稳定母株优良性状又无病害且同步生长。根据这套成功技术,以优质香蕉商品化生产需要出发,已在新会、顺德两地分别建立香蕉试管苗生产工厂,总面积为1600平方米,预计年产400万株苗,推广优质香蕉试管苗在省内外各地种植。1987年在边建厂边生产的情况下,两个生产基地已销售90万株优质香蕉苗,推广种植面积1200余亩。这整套技术试验成功,并且很快应用于生产。

Relevância:

10.00% 10.00%

Publicador:

Resumo:

陆地植物起源以后,地球上的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大气CO2浓度自泥盆纪早期的2000-4OOOμml•mol_1下降至石炭一二叠纪的300μml•mol_1左右,02浓度在泥盆纪至石炭一二叠纪时期,由20-30μml•mol_1上升到70-80μml•mol_1,随后又下降到目前的水平。陆地植物登陆后,形态结构也发生了显著的改变,气生部分表而分化出了通气结构--气孔器和保护结构--角质层。泥盆纪首选标志植物刺镰蕨(Drelpanophycus spinaefrmis)在整个泥盆纪,广布全世界。刺镰蕨的气孔器类型一直存在两种观点,一种认为刺镰蕨的气孔器是平列型,即气孔器山两个保卫细胞和两个副卫细胞组成:另一观点认为刺镰蕨的气孔器为不规则型,即气孔器仅有两个保卫细胞构成,不具副卫细胞。我们借助于扫描电镜、石蜡制片技术和叶表皮离析法,细致地研究了现代石松(Lycopodium japonicum)叶的横切而、表皮及气孔器的内外表面结构,并同刺镰蕨的表皮和气孔器进行了对比。认为刺镰蕨的气孔器和所有的化石石松类及现代石松类的气孔器一样,均属于不规则型。从而解决了关于刺镰蕨气孔器类型的长期争论的关键性科学问题。 胡桃科青钱柳属植物起源于晚白垩世的环北太平洋沿岸,化石植物最早发现于北美古新世和早始新世的Motana,,Wyoming,North Dakota,north Colorado地区,欧亚地区仅出现在渐新世至上新世的Kazakhstan、Germany、Romnania、Russia、Japan、中国云南远谋和四川米易地区。我们将采于吉林省珲春组始新世的叶化石鉴定为一青钱柳相似种,该化石成为东亚地区出现最早的青钱柳属植物,这一发现也支持晚白垩至早第三纪时期环北太平洋两岸曾经相连的观点,青钱柳属在晚白垩由北美起源,在始新世经东亚向欧亚大陆扩散,由于环境变迁,第四纪以后,青钱柳属仪剩一种植物分布于中国的亚热带地区。文中还利用共存分析方法估测出始新世吉林省珲春地区属于暖温带至亚热带气候。 统万城遗址位于我国黄土高原向毛乌素沙漠过渡地带的北缘,属于暖温带森林草原向温带干草原、温带荒漠草原过渡的地区,同时又是东部季风区向西北干旱区过渡的生态环境敏感带。今天统万城地区的自然景观属于沙漠,仅存稀疏的次生灌丛和草本群落。但是,通过对统万城城墙内的孢粉和木材进行的综合研究表明,在约1600年前,当地为温带草原,在塬面或山丘上分布有侧柏林,沟谷、河岸边生长喜温湿的乔木,河流、湖泊、沼泽中水生植物繁盛,在丘间低洼处或盐碱土上分布有灌木和草本植物。当时该地区的年均温为7.8 ℃-9.3℃,最热月平均温度23.0℃-24.9℃,最冷月平均温度-12℃-5.6℃,年较差28.5℃-3 8.2℃,年降雨量403.4-550.Omm,最大月降雨量83.8-123.9mm,最少月降雨量4.4-12.2mm,当时气候比现在温暖湿润,年均温比现在高出0.2-0.7℃,年降雨量也高出60--lOOmm。而如此的历史景观今天已经向南迁移,侧柏林或森林草原退缩至延安以南地区。在此近1600年的时间里,毛乌素沙漠分布范围不断扩大,其南部边缘推进了约200 km,推测沙漠扩展的速率达到平均125m/a。

Relevância:

10.00% 10.00%

Publicador:

Resumo:

本文的研究是中国科学院院重大项目“暖温带森林生态系统结构、功能及生产力持续发展”的主要内容之一。作者以详实的第一手资料,从森林小气候及环境特征、森林降水的水文学效应及降水化学、森林的热量平衡及蒸发散、树木个体的水分生理生态学几个方面阐述、分析了暖温带山地森林生态系统主要林分的水分及其相关生态学问题。 在森林小气候及环境特征一章,作者从不同季节的日变化和生长季的月际变化两个视角,以落叶阔叶混交林和油松林为研究对象,考察了林冠上和林下四个不同梯度的风速、气温、湿度、地温的时空动态。 在森林降水的水文学效应和降水化学一章,笔者以1993、1994年试验年度的83次降雨观测资料为基础,分析了暖温带落叶阔叶混交林、辽东栎林、油松林、落叶松林、次生灌丛降水总量与各降水分量的关系,建立了单次降雨与各降雨分量的经验模型,并给出了生长季林冠作用层和林地作用层的水量分配的月际动态。在探讨上述水量关系的同时,作者还分析了前四类林分大气降水及各降水分量中N、K、Ca、S、Mg、P、Al七种元素的浓度及含量变化,就不同树种对上述元素的选择性交换作了探讨,比较了不同林分的降水化学效应差异。 在第四章,作者以落叶阔叶混交林和油松林为研究对象,分析了两类林分在94试验年度生长季辐射平衡、显热通量、潜热通量、蒸发散以及土壤热通量的季节变化和日变化特征。 在树木个体的水分生理生态部分,作者应用压力室一容积技术测定了暖温带落叶阔叶林、油松林和次生灌丛10种主要树种的水分生理指标:日最低水势值、最大膨压时的渗透势、膨压为零时的渗透势、初始质壁分离时渗透水的相对含量、初始质壁分离时的相对含水量、质外体水的相对含量、细胞最大弹性模量,并比较了不同树种间上述指标与抗旱性的关系。此外,作者还应用Li-1600稳态气孔计测定了上述林分中主要树种的日均蒸腾强度的季节动态,并比较了上下两面叶片蒸腾特性的差异。最后,作者采用九种水分生理指标对10种主要树种的抗旱性作了主分量分析,给出了综合性抗旱指标。 在第六章,作者应用热脉冲技术系统地研究了暖温带山地森林主要乔木树种的树干液流的时空变化特征,并应用时序分析方法对上述树种的树液流量变化建立了自回归模型,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生理惯性指标,给予了生理学解释。

Relevância:

10.00% 10.00%

Publicador:

Resumo:

龙门河地区地处湖北省的西部,神农架的南坡,处于中亚热带向北亚热带过渡的地带。对其植物与植物群落的研究得到如下结果: 龙门河地区共有维管植物160科724属1737种,其中种了植物140科692属共1686种。其植物区系有显著的温带性,温带分布属共380属,占总属数的54.9%,这可能和该地区的地理位置,海拔及人为活动的影响有关,该地区的植物区系还具有古老性,特有属丰富特点,且有较多的珍稀濒危植物分布。 龙门河地区的植被共划分三个自然植被型共16个群系。在高海拔地区保存有较原始的落叶阔叶林,低海拔地区多为人为破坏后的次生类型。这些植被类型随环境条件的变化呈现较有规律的分布,依照其垂直分布的情况,可以将该地区植被划为三个带,即常绿阔叶林带低于海拔900(-1300)m;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位于海拔900(-1300)-600m之间;落叶阔叶林带在海拔1600(-1300)-2200m之间,无针叶林带在龙门河地区分布。应用TWINSPAN和DCA程序对各调查样地进行数量分类和排序结果说明,植物群落的分布与环境因子明显相关,但排序轴不能用海拔等单个的因子来解释。对各群落乔木层的Gleason丰富度指数,Shannon-Wiener指数及Pielou均匀度指数对比后发现,各种指数在不同的群落之间及不同海拔高度上没有明显的规律,这可能是由于人类活动混淆了群落成分及结构的结果。 锐齿槲栎林是神农架地区一种重要的落叶阔叶林,其分布广泛,保存较好。通过对锐齿槲栎种群大小结构的研究发现,中等大小的锐齿槲栎个体数量较多,幼苗与幼树的数量在不同样地间变化很大,其大小结构分布图中多有一定程度的缺失。锐齿槲栎种群多呈现聚集分布,不同的尺度下其聚集程序不同。在大多数尺度下,幼苗幼树的聚集程度比相同尺度下成体的聚集程序高。幼苗更新是锐齿槲栎更新的一种主要形式,其幼苗的出现与林窗的形成有密切的关系。在锐齿槲栎幼苗成长为幼树的过程中,同于种内与种间竞争的影响。导致了许多幼树的死亡。正是由于林窗形成等干扰因素的影响才使锐齿槲栎幼树得以进入群落上层。

Relevância:

10.00% 10.00%

Publicador:

Resumo:

本文主要通过大量的植物群落学调查和植被、环境状况的数量分析,分别从植物区系、森林群落及其主要木本物种、干扰和物种多样性五个方面分析了三峡大老岭地区山地植被景观的空间格局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 1) 植物区系:科的分布区类型以热带性质为主;属一级温带性质明显,北温带、东亚和泛热带诸分布类型突出;区系上属于华中植物区系地区的东部。 2) 在垂直梯度上:种子植物属热带分布诸类的比例自海拔400至800米(~1100米)之间呈上升趋势,然后下降;温带分布的第8、9、10、11类随海拔而上升;地中海-中亚中心分布的第12、13类只见于比较干热的河谷地带;东亚分布和中国特有属在海拔900~1100m和1600~1800m段取得小的峰值;世界分布属的比例随海拔而上升,蕨类植物属则相反。 分别用种子植物属的分布型比列构成,和全部521个属的种类数量,对15个海拔段作聚类分析:前者首先反应了海拔1100~1200m处的划分,与植被干扰状况的垂直分布差异一致;后者强调了海拔900/1000m和1800/1900m 处的分异,可能反映了地带性常绿阔叶林基带/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带,和常绿落叶阔叶林带/落叶阔叶林带的分异。 3) 对本地区森林植被的数量分类结果表明:基本上可以分为中低海拔次生落叶 针阔混交林和中高海拔山地常绿落叶阔混交林两大群。第一群主要包括栓皮栎林-杉木林-马尾松林组(低海拔段)和短柄抱栎林-锥栗林组(中低海拔段)。第二群包括中低海拔沟谷常绿阔叶林组、中海拔段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组和高海拔段米心水青冈林-茅栗林组。 DCCA排序区分了11个群落类型或群落组。采用的7个地貌因子变量中效果显著的可归纳为三组:①海拔,主要反映热量和降水梯度;②坡度和坡位,可能主要反映土壤厚度及其水分和养分状况;③坡向及坡位,反映光照条件。其中植被格局的海拔梯度效应最显著。沿海拔梯度分段分析上述诸因子对植被格局差异影响的垂直分布,表明海拔因子的局部效应在海拔600-800m和1500-1700m段最显著;坡向的效应在海拔1600m以上最突出;坡面、坡位、坡形、坡度等因子的作用在海拔中部最大。对植被格局影响因子的贡献进行定量分离,表明地形对对大老岭森林格局具有强烈的控制作用。 4) 对大老岭森林植被275个主要的木本种类进行TWINSPAN分类,得到16个种组;DCCA排序结果将上述16组合并为8群,两方面都主要反映了沿海拔和坡位+坡向的分化;海拔中部的局部地形差异导致物种组的分化比两端更细致和强烈。 根据物种生活型及其在植物群落中的地位,分6个种组进行排序和环境解释,表明:①尽管低海拔地段受到强烈人为干扰,常绿种类仍显示了数量和性质沿海拔梯度的变化;②珍稀物种在海拔梯度上形成两个相对集中的区段,大致对应于山地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带的上下边缘;③先锋树种在中低海拔的中上坡位富集;④在中、高海拔的中低坡位,落叶的乔木伴生种显示了极大的多样性;⑤为数不多的针叶树种在海拔和局部地形梯度上也有明确分异;⑥它们和落叶的栎(Quercus)、栗(Castanea)、水青冈(Fagus)、鹅耳枥(Carpinus)属物种在大老岭地区不同地形部位的植被中起着主要的建群作用。 具体统计海拔梯度上,常绿和落叶的乔、灌木4类物种分布的种数变化表明:海拔1100m以下人为活动干扰与木本物种多样性呈一致的负相关;海拔1100m以上常绿种减少与与落叶种的增加形成对照;1100~1700m之间是落叶乔木种最丰富的地段,海拔1700m以上四类物种数量急剧下降,与山顶脊附近生境多样性降低、植物群落类型趋同有关。另外,典型亚热带的棕榈和蕉只见于海拔1000m以下;针叶树种以海拔1150m左右为界分成两组。前述4类物种的分布边界在海拔850~1050m和海拔1650~1750m之间形成比较明显的峰值,基本对应着山地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带的上下边缘。 根据海拔分布范围,将样方中出现的558种木本植物按常绿乔/灌种和落叶乔/灌种分别分成5个热量生态类群。统计各自的面分比表明:a. 落叶灌木种的多样性分布重心在海拔梯度上的位置比落叶乔木种高,常绿种则相反,因此灌木和类的分布特征能更好的反映次生环境中的植被-气候关系;b. 在海拔850~1850m的木本物种形成巨大的多样性,仅出现于这一段的物种也很可观;亲缘物种的分化和替代突出,反映其对生物多样性发生和维持的意义重大;c. 亚热带中山地带对落叶种生物多样性的意义远大于常绿种。 5)统计全部群落样方内枯立木、倒伏木、断头木和伐桩四类受干扰木的大小、数量、物种以反映地形对干扰的影响:①枯立木以2~15cm径级个体为主,小径级的树种选择性不强,主要分布在山南坡口上坡位,海拔1800m以上尤多,在陡峭的坡地中部减少;其大径级个体的物种构成和分布格局反映了与生境干旱有关干扰的存在。②倒伏木主要分布在海拔1200~1800m之间坡面中部和顶脊两侧,发生频率与坡度成正比;坡地中部以中、小径级阳性树种为主,山坡顶脊两侧的倒伏木则多为大径级的群落优势种。③断头木主要分布在海拔1200~1700m,和海拔1900m以上。小径级的断头木分布格局接近于枯立木,较大径级的断头木则多与倒伏木的分布相关,断头木中少有典型的阳性树种,主要由林下荫耐种构成。④人为砍伐的伐桩主要为中大径级的植被建群种或优势种个体,在海拔1000m以下,1100-1200m和1600-1800m形成三个峰值,其分布主要与人口密度、生产方式、林木种类以及交通运输便捷程度有关,通常沟谷和山脊线上的伐桩密度较大。大老岭地区人为干扰主要反映在海拔1100m以下,自然干扰的格局在海拔1100m以上才得到反映。 6)在不同取样尺度上,对大老岭地区森林群落各层次α多样性和β多样性的空间格局分析表明:i. 乔木层α多样性在海拔1200-1800m之间取值较高,灌木、草本层α多样性的垂直梯度不显著,但在海拔1200-1800m之间的波动变化较为剧烈,南坡面有最丰富的灌木层多样性而西坡乔木层的物种最丰;从植被整体上,海拔1000m以下物种丰富度较低,1000-1700m之间变化剧烈,1700m以上丰富度水平较高。ii. 海拔1000-2000m之间94个样方中,乔、灌、草三层多种生物多样性指数变化影响因子的大小顺序是:坡位>海拔>坡向>坡面>坡度>坡形。乔、灌、草各层几种多样性指数在多维的地形因子梯度上形成各异的分布格局,反映了山地物种多样性格局控制因子的多样性和多尺度,及局部地形因子对景观尺度上生物多样性空间格局的强烈影响。iii.对海拔1050m和1670m处植被α多样性的变尺度分析表明:随取样尺度增大,低海拔乔木、灌木层α多样性增长速率比高海拔大;后者草本层的多样性增长比较快。海拔1050m处群落各层的α多样性在800m~2尺度上渐近稳定;海拔1670m处,400m~2尺度上各层α多样性指数已基本稳定。 南、北、西坡面β多样性沿海拔梯度大致减少,在海拔1600m以上更明显,在海拔梯度中部变化剧烈。反映不同坡面上群落间异质性水平是:西坡>北坡>南坡。 在对植被、环境上述各个方面的格局特征分析基础上,对三峡地区侵入岩山地类型建立了一个综合的植被景观格局模式。 文章最后就两个景观尺度植被-环境的综合性问题进行了讨论:1)气候、植物区系、植被和物种分布等对老岭以至于三峡地区和亚热带山地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带的位置、宽度的反映;和气候、地形、干扰等因子对这一生态过渡带格局和动态的影响;2)三峡地区生物多样性垂直分布的特征、维持和变化的现代机制,以及保护的重点和策略

Relevância:

10.00% 10.00%

Publicador:

Resumo:

植物克隆生长型主要由遗传结构决定,不同的克隆植物具有不同的克隆生长型,同时植物的克隆生长型又依具体生境和个体发育阶段不同而变化。Harper认为植物构件的结构由分枝角度、节间长度和芽的成活率决定。大量的研究表明克隆植物生长型主要由3个形态参数决定:节间长度、分枝角度和分枝强度。 植物的生境条件无论在时间还是空间上都是异质性的,即使在很小的尺度上这种异质性也是存在的。在这种具有异质性的生境条件下几乎所有植物都有表型可塑性。植物的表型可塑性是指植物在不同的环境因子条件下,在形态、生物量、生理等方面产生的一系列不同。表现型可塑性是植物种群克服环境异质性的重要途径,也是克隆植物实现觅养行为的途径。克隆植物的觅养行为是通过根茎或匍匐茎的长度和分枝强度的变化以及生物量的分配来实现其迁移和对生境的选择,从而将分株安置在各种微环境中。 克隆植物构型的可塑性可使它在土壤水分斑块性分布的环境中通过克隆生长,调整对不同斑块的土壤水分获取对策。在一田间实验中,匍匐茎草本蛇莓(Duchesnea indica Focke)经历了不同土壤水分水平(土壤最大含水量的40%、60%、80%、100%等)处理,以研究土壤水分对蛇莓克隆构型的影响。结果表明:间隔子长度、分株密度、分枝角度和分枝强度呈二次曲线变化,土壤含水为最大含水量的80%为最适生境。 克隆植物构型的可塑性可使它在养分斑块性分布的环境中通过克隆生长调整相应于对不同斑块的养分获取对策。在一田间实验中,蛇莓经历了不同土壤养分水平(高、中、低和对照)处理,以研究土壤养分对蛇莓克隆构型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土壤养分水平的增加,间隔子的长度、分枝角度均逐渐降低,分枝强度和分株密度增加。 克隆植物构型的可塑性可使它在不同光强的环境中通过克隆生长,调整其对不同光强的资源获取对策。在控制性光资源异质性生境(模拟浓密林荫、稀疏林荫、农田间套作、裸地等)下,研究和模拟了光资源的时空异质性和蛇莓的克隆可塑性变化。结果表明:随着光照强度的增加,间隔子长度的长度逐渐降低,分枝角度、分株强度呈二次曲线变化。 克隆植物构型的可塑性可使它在不同海拔的环境中通过克隆生长,调整其对不同海拔的资源获取对策。在一海拔高度实验中,匍匐茎草本蛇莓经历了不同海拔(400 m、800 m、1200 m和1600 m)处理,以研究不同海拔对蛇莓克隆构型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海拔的增加,间隔子长度、分株密度、分枝角度和分枝强度呈二次曲线变化。 从克隆植物生长环境(小气候)定量分析了克隆植物生长必需资源如水分、养分、光强、海拔等的变化特性。具体描述和分析了异质环境尺度的大小和等级数。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验证了克隆植物生长必需资源分布异质性的数学模型并建立相应的运算模块。在不同水分、养分、光强和海拔等异质性生境中,蛇莓克隆构型相关特征的可塑性变化可用动态Logistic模型进行模拟和预测,拟合效果较好。结合植物对环境异质性的利用对策,对所揭示的蛇莓克隆构型可塑性进行了讨论。 用分形技术描述了蛇莓在资源斑块性分布的生境中,通过克隆生长调整相应于对不同斑块的资源获取对策。植物克隆构型的形态特征在一定尺度范围内具有自相似特征。蛇莓克隆构型的分形维数直接反映了在异质性生境中蛇莓克隆生长的差异。蛇莓克隆生长越发达分形维数越高。相对小的分形维数,反映出蛇莓克隆生长相对较弱。基于计算机图像技术和分形理论,建立了植物克隆生长分形度量的计算机模型,实现了对植物克隆生长过程的计算机模拟。模拟的蛇莓克隆生长形态与实际生长不仅具有相近的分形维数,而且形态也非常相似。利用克隆生长模型的预测能力克服实验生态学难以逾越的某些研究盲点,其研究成果将对克隆植物利用资源异质性的生态对策研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Relevância:

10.00% 10.00%

Publicador:

Resumo:

近现代以来,由于人类对自然植被的不合理利用,导致植被退化,严重影响了我国的环境质量及社会经济的发展。因此,根据植被的净第一性生产力(NPP)制定植被资源的利用强度,依据环境承载力确定退化土地的植被恢复盖度,对于我国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及可持续的退化生态系统恢复具有重要意义,急需在区域上对NPP及最适植被盖度进行科学估计。 以我国北方草地、东部森林样带为研究对象,采用以植物群落生长与环境容纳量相平衡的基本生态学理论为基础的植物群落生理生态学模型模拟植物群落的蒸发系数(k)、叶片投影盖度(FPC)及NPP的分布状况,分析其最适盖度与NPP的空间分布及NPP的季节变化。结果表明: (1) 温性草地自东向西,青藏高原自东南向西北,植物群落3个模拟参数 k、NPP与FPC呈递减趋势。北方草地NPP的模拟值较低,仅高寒草甸和温性草甸草原的NPP均值大于2 t•hm-2•a-1,高寒草甸和高寒草原的叶片投影盖度为93%和79%。高寒草甸的3个模拟参数均最高,高寒草原FPC仅次于高寒草甸,而NPP却与温性典型草原相近,温性典型荒漠的3个参数最低。 (2) 东部森林NPP表现为从南到北逐渐减少的纬度地带性分布趋势,从最南端热带雨林季雨林的31.62 t•hm-2•a-1依次向北减少至寒温带针叶林的3.45 t•hm-2•a-1。k与FPC没有表现出递减趋势,而且变化幅度不大,分别为05-0.4和87%-77%。 (3) 高寒草甸、高寒草原、温性草甸草原、温性典型草原、温性荒漠草原、温性草原化荒漠、温性典型荒漠这7个类型草地的畜群承载力约为:5.2、2.3、3.6、2.1、1.0、0.6、0.2只羊单位•hm-2。 (4) 我国东部森林FPC大多数大于70%,可以支持密度较高的森林植被类型。北方温性草原大部分地区FPC约为50%或者更小,宜维持现有的以草本、灌木及半灌木植物为主的植被类型及生态环境功能,而不宜进行大面积的农田开垦或恢复高密度的人工植被。

Relevância:

10.00% 10.00%

Publicador:

Resumo:

保护生物地理学(Conservation biogeography)就是运用生物地理学的原理、理论和分析方法,特别是那些有关物种分布格局的信息,去解决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相关问题,是当前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生物学研究领域的热点。通过构建中国蕨类植物物种及分布数据库得知,中国现有蕨类植物63科,221属,2456种,其中有1218种属于中国特有(中国蕨类总数约50%),3种蕨类植物为外来种。科的统计表明:最大的科为鳞毛蕨科、蹄盖蕨科、金星蕨科和水龙骨科4个科所包含的种类占全国总种数的51.5%。鳞毛蕨科、蹄盖蕨科、金星蕨科、水龙骨科、铁角蕨科、凤尾蕨科、碗蕨科、中国蕨科、叉蕨科、观音座莲科等十个大科所含种数占了中国特有种总数的80%。云南、四川、贵州、广西、台湾、湖南、西藏等省区是中国蕨类植物种类数量及中国特有种数量较多的地区;全国有22个省区拥有地方特有种,地方特有蕨类植物数量由西向东、由南向北逐渐递减,云南、台湾、西藏、海南等四省区的地方特有蕨类植物种数占各省区蕨类植物总数10%以上,反映了青藏高原隆起及岛屿现象对中国特有蕨类植物分化的影响。 中国蕨类植物与各地理、环境及气候因子的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1)随着经度、纬度的增加, 蕨类植物物种总数及中国特有蕨类植物总数具有减少的趋势;(2)蕨类植物在海拔1000-1600米之间、特有蕨类植物在海拔700-2100米之间具有最大的多样性,此区间外随着海拔的降低及升高,物种丰富度依次降低;(3)气候因子特别是一月均温、年均温、相对湿度、年降雨量等因素对蕨类植物及中国特有蕨类植物均具有较大的影响,与最热月均温成低度线性相关或相关不显著;(4)地形因子是影响蕨类植物多样性的一个独立因素,地形条件越复杂,蕨类植物种类及中国特有蕨类植物种类越丰富。 运用SPSS统计分析软件分析了中国蕨类植物在各省之间种的相似性,以省区为单元对中国各省区蕨类植物物种组成进行了聚类分析,最后结果划分成:①南方蕨类植物区(包括横断山—青藏高原亚区、华中亚区、华东亚区、华南亚区)和北方蕨类植物区(包括东北—华北—西北亚区、秦岭亚区、江淮亚区)。 中国蕨类植物区系地理成分分析结果表明:(1)中国—喜马拉雅分布(40.86%)、热带亚洲分布(30.95%)、东亚分布(12.77%)和中国—日本分布(8.24%)构成中国蕨类植物区系成分的主体;在洲际关系方面,中国蕨类植物与大洋洲的蕨类植物关系最为紧密,共有种最多,达94种;与南美洲共有的蕨类植物种类最少,仅32种。(2)基于地理成分的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可将我国蕨类植物区系地理区划为代表温带亚洲成分的(特别是中亚、西亚地中海分布成分)西北温带亚洲植物区、代表古热带成分的华南古热带植物区和代表广义东亚成分的东亚植物区,东亚植物区可继续下分为中国东北—俄罗斯远东亚区(该区分布有大量的东亚-北美间断分布类型)、中国—日本植物亚区、中国—喜马拉雅植物亚区。 运用IUCN濒危物种等级对中国蕨类植物及其国家重点保护蕨类植物进行了现状评估,结果表明:可能灭绝(EX)的2种,极危(CR)的蕨类植物有33种,属于濒危(EN)的蕨类植物51种,属于易危(VU)的蕨类植物有109种,接近受危(NT)的蕨类植物158种,需予关注(LC)的845种,数据不足(DD)的1255种。对国家重点保护蕨类植物的保护级别提出部分变更的建议,对部分没有列入保护名录珍稀蕨类提出保护的建议,并就建议保护级别变更和增加保护的种类进行了必要的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