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6 resultados para Ferns, Fossil.
Resumo:
Estrogenic activities of emission samples generated by fossil fuel combustion were investigated with human estrogen receptor (ER) recombinant yeast bioassay.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re were weak but clear estrogenic activities in combustion emissions of fossil fuels including coal, petroleum, and diesel. The estrogenic relative potency (RP) of fossil fuel combustion was the highest in petroleum-fired car, followed by coal-fired stove, diesel-fired agrimotor, coal-fired electric power station. On the other hand, the estrogenic relative inductive efficiency (RIE) was the highest in coal-fired stove and coal-fired electric power station, followed by petroleum-fired car and diesel-fired agrimotor. The estrogenic activities in the sub-fractions from chromatographic separation of emitted materials were also determined.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different chemical fractions in these complex systems have different estrogenic potencies. The GC/MS analysis of the emission showed that there were many aromatic carbonyls, big molecular alcohol, PAHs and derivatives, and substituted phenolic compounds and derivatives which have been reported as environmental estrogens. The existence of estrogenic substances in fossil fuel combustion demands further investigation of their potential adverse effects on human and on the ecosystem. The magnitude of pollution due to global usage of fossil fuels makes it imperative to understand the issue of fossil fuel-derived endocrine activities and the associated health risks, particularly the aggregated risks stemmed from exposure to toxicants of multiple sources. (C) 2003 Elsevier Science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Resumo:
本项研究工作是在“种子植物的起源和早期演化”的题目下由六个主要的研究部分构成 基本上是根据产自中国的化石所提供的形态学上的证据来探讨与现代植物类群之间的关系。 1)早二迭世山西组松柏类及相关类群的研究 2)山西省上石千峰组晚二迭世种子植物的研究 3)煤核植物科达类在演化上的意义 4)晚泥盆世植物Polypetalophyton wufengensis的研究 5)种子植物起源和早期演化的化石证据的研究 6)早泥盆世似种子植物的研究。
Resumo:
本研究工作在研究华夏植物区重要成煤植物的解剖学特征的基础上,重点讨论了华夏植物区科达植物的地质地理分布特征以及科达植物的起源和演化问题,并根据煤巾植物残体研究成果,讨论了我国不同地质时代几种特殊煤的成因问题,把古植物学研究与国民经济的发展联系起来。 本研究工作的主要成果概括如下: 1 华夏植物区的科达植物主要分布于华北植物地理区,其起源时间可能与欧美植物区的科达植物一样早,但其繁盛期却比欧美植物区的要晚、而且其生存的历程要长. 2 华夏植物区的科达植物除了Mesoxylon和Pennsylvanioxylon(=Cordaixylon)二个自然属外,还有第三个自然属存在,即Shanxioxylon属。其茎和生殖器官的解剖构造与前二个属明显不同。 在茎的解剖构造上,Shanxioxylon介于Mesoxylon和Pennsylvanioxylon之间,但在生殖器官的构造上Shanxioxylon显然要比后二者进化。 3 山西太原西山煤田早二叠世早期太原组上部7号煤层煤核中的一种观音座莲目生殖器官一山西虫囊蕨(新种)Scolecopteris shanxiensis sp.nov.是华夏植物区目前发现的第二种具解剖构造的晚古生代观音座莲目生殖器官化石,与虫囊蕨属已有的29个具解剖构造的种相比,本新种具有较进化特征。 4 产于华南晚二叠世的举世闻名的“乐平煤”巾的“树皮体”组分不是来源于鳞木类周皮或辉木类小根皮层,而可能是来源于一种裸子植物的根的木栓组织,这种根很有可能是大羽羊齿类的根一刺根茎。 5 我国北方侏罗纪煤中,主要由银杏类植物形成的煤具有形成石油的很大潜力,而主要由松杉类或苏铁类植物形成的煤形成石油的希望不大。 6 我国云南晚第三纪特殊煤种一浅色褐煤(白泡煤)的主要成煤植物不是泥炭藓植物,而是草本被子植物。
Resumo:
本文对采自中国二叠纪、三叠纪地层的观音座莲目四个属的植物即:Cyathocarpus、星囊蕨属、朱氏蕨属和线囊蕨属的生殖器官进行了详细研究。探讨了这些植物在地质历史时期的演化方向,阐明了它们在整个观音座莲目系统演化中的意义。文章最后对整个观音座莲目植物(包括化石及现代类群)的系统演化运用分支分析进行了探讨。并结合新的证据对两侧对称性聚合囊的起源提出了新的假说。 在星囊蕨属的研究中共涉及五个种。研究的重点集中在聚合囊的对称性、着生方式、结构以及聚合囊的愈合程度等性状上。通过研究,文章对星囊蕨属的属征进行了修订。探讨了星囊蕨属自晚石炭世至晚侏罗世的演化趋势。但星囊蕨属不是一个自然属。对于矿化化石与压型/印痕化石关系的处理作者建议保持两套命名系统。研究还表明在压型/印痕化石中,聚合囊的着生方式是一个很难观察的特征。聚合囊的形状以及聚合囊中孢子囊的愈合程序等由于保存原因或植物不同发育时期的影响很容易发生改变。 朱氏蕨属的主要特征为生殖小羽片束羊齿型,聚合囊星囊蕨型,聚合囊在中脉的每一侧有2-3排。星囊蕨型聚合囊自晚石炭世出现至晚侏罗世灭绝存在两条演化路线。一条为星囊蕨型聚合囊自晚石炭世出现至晚侏罗世灭绝,聚合囊在中脉的每一侧始终保持一排。另一条为:星囊蕨型聚合囊在中脉每一侧的排数自二叠纪中期开始从一排增加到2-3排并伴随着生死叶形态的改变,即从栉羊齿型叶向束羊齿型叶的变化。这一演化路线最终灭绝于二叠经末期。 坚直线囊蕨的聚合囊呈两侧对称,无柄,聚合囊的基部陷入叶片组织,孢子囊在开裂前相互愈合,开裂后相互分离。研究表明本种的开裂方式是通过位于孢子囊腹面的的纵缝进行而不是通过顶端开孔。本属在演化上可能与现代合囊蕨属的起源有关,但线囊蕨属不是一个自然属。
Resumo:
本论文研究了我国云南龙陵大坝和镇安、昌宁红星晚上新世以及楚雄洲吕合晚中新世191个化石木标本,鉴定出7种化石木类型,其中越桔型木属为新属,越桔型木、常绿杜鹃型木和龙陵杜鹃型木为新种。并利用化石木的现存种或现存亲缘种的生态环境对化石产地的气候和环境进行了讨论。 木材种类的特征如下: 华山松(Pinus armandii Franchet):生长轮明显,早材至晚材渐变。交叉场纹孔主为窗格型。木射线具单列射线和纺锤状射线。射线管胞内壁平滑或微锯齿状。具正常轴向和径向树脂道,由薄壁泌脂细胞组成。 云南铁杉(Tsuga dumosa Eicher):生长轮明显,早材至晚材略急变至渐变。管胞径壁具缘纹孔单列;具缘纹孔膜上明显具棒状延伸;纹孔膜下具缘纹孔外表面具明显的瘤状层,瘤状突起大小相近。交叉场纹孔式柏木型。木射线主为单列;由射线薄壁细胞和射线管胞组成;射线细胞水平壁厚,纹孔明显,数多;端壁节状加厚明显。轴向木薄壁组织细胞数少,轮界状;其端壁节状加厚明显。 柳杉型木(Taxodioxylon cryptomeripsoides Schonfeld):生长轮明显,早材至晚材略急变。管胞径壁纹孔1列,偶尔成疏松排列的2列;晚材弦壁纹孔明显可见。交叉场具1-4枚杉木型纹孔。轴向木薄壁组织细胞数多,星散状或有时成短弦线状;端壁节状不明显或略现。木射线单列,全由射线薄壁细胞组成;射线细胞水平壁薄,纹孔缺乏,端壁平滑。 杉木型木(Taxodioxylon cunninghamioides Watari):生长轮明显,早材至晚材渐变。管胞径壁纹孔1-2列;晚材弦壁纹孔明显可见。交叉场1-4枚杉木型纹孔。轴向木薄壁组织丰富,星散状或有时成短弦线状;端壁节状不明显或略现。木射线单列全由射线薄壁细胞组成;射线细胞水平壁薄;端壁薄,平滑。 龙陵杜鹃型木(新种)(Ericaceoxylon longlingense sp. nov.):生长轮明显,散孔材。导管横切面为多角形,单管孔,散生。螺纹加厚仅出现导管分子尾端。梯状穿孔为主。管间纹孔式为对列或梯状对列。轴向薄壁组织量少,疏环管状。纤维分子细胞壁厚度中等。射线宽1-6细胞。多列射线的中部多为横卧细胞,边缘有1-4(6)行直立和/或方形细胞。射线导管间纹孔式梯状对列,类似导管间纹孔式。 常绿杜鹃型木(新种)(Ericaceoxylon hymenanthesoides sp. nov.):生长轮明显,半环孔材。导管横切面为多角形,单管孔,散生。螺纹加厚出现整个导管分子壁上。复穿孔,梯状穿孔为主。管间纹孔式为互列。轴向薄壁组织量少,疏环管状;端壁节状加厚不明显。纤维分子细胞壁厚度中等;径壁和弦壁均具有具缘纹孔。射线宽1-4细胞;多列射线的中部多为横卧细胞,边缘有1-9行直立和/或方形细胞。射线导管间纹孔式互列,类似导管间纹孔式。 常绿杜鹃型木(相似种)(Ericaceoxylon cf. hymenanthesoides):生长轮明显,半环孔材。单管孔;导管散生。梯状穿孔板;管间纹孔式为互列;射线导管间纹孔式多对列,类似导管间纹孔式。螺纹加厚出现在导管分子壁上。木纤维细胞壁中等厚度。射线宽1-3细胞。 越桔型木(新种)(Vacciniaceoxylon vacciniumoides sp. nov.):生长轮略明显,散孔材。单管孔,散生;整个导管分子上具螺纹加厚。网状和梯状穿孔。轴向薄壁组织量少,星散状或疏环管状。纤维分子径壁和弦壁都具有具缘纹孔。射线多列和单列射线组成,两种大小,1-4细胞宽。射线导管间纹孔式互列,纹孔有明显的纹孔缘。 化石木植物群及其所反映的古植被和古气候如下: 楚雄吕合化石木植物群4个标本中鉴定出两种木材类型—柳杉型木和杉木型木。由于化石标本少,不足以反映植被面貌,两种杉科植物的出现反映其生长地为亚热带温暖湿润环境。 龙陵大坝和镇安化石木植物群95个标本中鉴定出四种木材类型:华山松、常绿杜鹃型木、越桔型木和龙陵杜鹃型木。他们反映的古植被为针阔混交林,生长于亚热带温凉湿润的山地气候环境中,当时当地的海拔高度在1800-3000米之间。 昌宁红星化石木植物群92个标本中鉴定出三种木材类型:华山松、云南铁杉、常绿杜鹃型木(相似种)。他们反映的古植被为针阔混交林,生长于亚热带温凉湿润的山地气候环境中,当时当地的海拔在2200-3000米之间。
Resumo:
通过形态学、解剖学、孢粉学、植物地理学及分子系统学等方面的研究,探讨了中国碎米蕨类及其相关类群的系统关系,并对它们的分类进行了修订。 1.解剖学 对碎米蕨类及相关类群36个种的叶表皮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该性状对于划分大的类群具有一定的系统学意义。大多数中国蕨科成员如粉背蕨属、旱蕨属和黑心蕨属等连同裸子蕨科中的泽泻蕨属和金毛裸蕨属在叶表皮性状上比较一致。它们之间的亲缘关系较近,是碎米蕨类成员。金粉蕨属、粉叶蕨属、翠蕨属和铁线蕨属与上述类群不同,其上表皮细胞或上下表皮细胞均明显加长,但气孔器仍同碎米蕨类植物一样,为无规则型、极细胞型或腋下细胞型。在所研究的类群中,只有凤尾蕨属和Anopteris的气孔器为聚合型。 2.孢粉学 在光镜和扫描电镜下对中国蕨科、裸子蕨科和凤尾蕨科等83种 (含变种) 植物的孢子进行了观察。根据孢子的颜色、结构和表面纹饰等可将其分成3种类型:大多数中国蕨科成员如粉背蕨属等和裸子蕨科中的泽泻蕨属和金毛裸蕨属的孢子同属第一种类型,颜色较深,表面纹饰由周壁形成。珠蕨属和凤丫蕨属的孢子属第二种类型,颜色较淡,周壁薄,由外壁和周壁共同形成表面纹饰。金粉蕨属、凤尾蕨属、翠蕨属和粉叶蕨属的孢子为第三种类型,颜色较浅,由外壁形成表面纹饰的基本轮廓,具明显的赤道翼。从孢粉学的角度来看,中国蕨科和裸子蕨科都是不自然的。中国蕨属和薄鳞蕨属的孢子形态同粉背蕨属相似,应并入后者。另外,同属新旧世界的种类其孢子纹饰往往有明显的区别, 可能代表了不同的类群。 3.分子系统学 测定了碎米蕨类及相关类群34种植物的rbcL 和trnL-F序列,并结合GenBank上下载的相关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发现中国蕨科和裸子蕨科都不是自然类群。在系统树上,Cheilanthes、隐囊蕨属、粉背蕨属、旱蕨属、黑心蕨属等同裸子蕨科中的泽泻蕨属和金毛裸蕨属等聚在一起,构成碎米蕨群。珠蕨属、凤丫蕨属和Llavea则形成另一分支,不是碎米蕨类成员。金粉蕨属在分支图上与南亚的Actiniopteris形成姐妹群,并与凤尾蕨属、粉叶蕨属和翠蕨属等关系近缘,放入凤尾蕨类应更为合适。 系统分析的结果表明,旧世界分布的类群与美洲的同属植物大都关系疏远,如黑心蕨属、金毛裸蕨属和Cheilanthes等。另外,亚洲分布的中国蕨属、粉背蕨属、碎米蕨属、薄鳞蕨属、隐囊蕨属和拟旱蕨属Mildella的成员聚在一起,它们之间的系统关系因为形成了多歧分支而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但是,薄鳞蕨属、中国蕨属和大理碎米蕨等同粉背蕨属的成员聚在一起,并入后者应更为合理。另外,宜昌旱蕨与碎米蕨属的成员关系近缘,支持将前者转入碎米蕨属。 4.植物地理学 碎米蕨类植物的间断分布非常明显。泽泻蕨和戟叶黑心蕨等在形态特征上与美洲的同属种类有明显的区别,可能代表了不同的类群。大多数亚洲碎米蕨类成员如粉背蕨属、中国蕨属和薄鳞蕨属等以中国西南部的横断山区或喜马拉雅为分布中心,可能与喜马拉雅山的隆起有关。 5.分类处理 综合各方面的研究成果,作者认为国产碎米蕨类包括6个属3个群:黑心蕨属、旱蕨属、粉背蕨属、碎米蕨属、拟泽泻蕨属和拟金毛裸蕨属。《中国植物志》中记载的隐囊蕨属、毛旱蕨和旱蕨类成员因其系统学位置不清,暂时作为独立的群处理。 在野外考察和大量标本(包括模式)考证的基础上,对国产碎米蕨类及其相关类群 (特别是粉背蕨属) 进行了修订, 澄清了一些种的分类问题。发现1新种,对1新变种进行了拉丁文描述,使其名称有效。提出新组合5个,另有6种7变种被首次归并。
Resumo:
首次报道了云南元谋盆地(虎跳滩土林、湾堡土林和新华土林)晚上新世的硅化木材植物群和山西太谷盆地晚上新世的炭屑木材植物群,分析了这两个盆地当时的植被、环境和气候,为认识我国西南地区和北方中部地区晚上新世气候变化提供了生物学证据。 1。云南元谋盆地晚上新世沙沟组(相当于钱方等1991元谋组下部一、二段)化石木植物群包括:裸子植物1种,归属于三尖杉科(Cephalotaxaceae)三尖杉属(Cephalotaxus)或红豆杉科(Taxaceae)穗花杉属(Amentotaxus);被子植物11种,分别归属于楝科(Meliaceae)香椿属(Toona)、大戟科(Euphorbiaceae)秋枫属(Bischofia)、榆科(Ulmaceae)榉属(Zelkova)、豆科(Fabaceae)黄檀属(Dalbergia)、壳斗科(Fagaceae)锥属(Castanopsis)、青冈属(Cyclobalanopsis)、 千屈菜科(Lythraceae)紫薇属(Lagerstroemia)、桑科(Moraceae)桑属(Morus)、胡桃科(Juglandaceae)、豆科和壳斗科。其中三尖杉属或穗花杉属、楝科香椿属、豆科黄檀属、壳斗科锥属、青冈属、千屈菜科紫薇属、桑科桑属、胡桃科和壳斗科的化石木在我国为首次报道。依据植物群的组成,当时该盆地周围山地上的森林是以锥属、青冈属和三尖杉属或穗花杉属为主要分子的常绿针阔混交林,盆地内的树木包括楝科香椿属、大戟科秋枫属、豆科和千屈菜科紫薇属等植物;当时的气候为亚热带气候,温暖湿润。与印度同时代植物群相比,元谋植物群不具有典型的热带雨林分子如龙脑香科植物,而在印度晚第三纪则常见热带雨林分子。这种差异可能是因为中印植物区系起源不同,以及地质历史时期青藏高原的隆升造成区域气候分异,从而导致中印古植物区系不同。 2.山西太谷盆地晚上新世小白组化石木植物群包括榆科(Ulmaceae)榆属(Ulmus)、蔷薇科(Rosaceae)李属(Prunus)和桑科柘属(Cudrania),它们的标本保存为炭屑木材。该化石木群的发现,以及综合通过孢粉学研究得出的古气候研究结果,表明当时当地属于典型的温带气候。化石木清晰的生长轮表明当时气候具明显的季节性。现代生态木材解剖学研究发现温带干旱地区植物群中导管分子壁的螺纹加厚比例较高、且明显。化石木标本导管分子壁具明显的螺纹加厚也表明盆地内为温带的气候类型。孢粉学研究和地层中丰富的石膏层也表明当时气候具有明显的干湿波动,地层中多层炭屑的存在证明了当时气候条件下森林火频繁发生。这些炭屑木材的发现丰富了太谷盆地晚上新世植物群,为古植被重建和古环境恢复提供了新的证据
Resumo:
买麻藤纲的系统演化位置数百年来一直是国际植物学界争论的焦点问题。有人认为,买麻藤纲是被子植物的姐妹群,但另有人认为该纲与裸子植物的关系更为密切。尽管存在争议,但是麻黄属(麻黄科)一直被公认为买麻藤纲的基部类群。由于其在植物界中的特殊位置,解剖学、形态和分类学、分子系统学与古植物学等多种学科已经对该属开展了多角度的研究工作。在对买麻藤纲系统发育和演化位置进行研究时,我们意识到麻黄属的历史记录问题不仅是对麻黄属进行其他研究中必须首先解决的关键问题,而且已成为当务之急。而要令人满意的地解决麻黄属的历史记录,必须弄清以下核心问题:①麻黄属的起源时间是什么? ②麻黄属的化石记录怎样? ③早期麻黄植物的多样性怎样? 我们在全世界搜集了麻黄属的全部化石文献,这给我们对该属历史记录进行研究提供了扎实的基础;我们在辽西热河生物群尖山沟组早白垩世地层采集到了保存完好的麻黄化石,这为我们对其历史记录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材料。 在对该属进行深入的研究后,结合对在中国辽宁省西部尖山沟组早白垩世地层采集到的保存完好的麻黄化石的研究,得出结论如下: (1)麻黄科下原有的似麻黄属和异麻黄属的属征以及模式种的形态特征与麻黄属非常接近。似麻黄属与麻黄属的区别在于二者的时代不同,异麻黄属和麻黄属的差异在于异麻黄属的分枝式样兼具对生和互生。在综合对比后,将似麻黄属和异麻黄属归并入麻黄属中。 (2)根据繁殖器官的特征,对麻黄属下的化石记录进行了整理,结果发现,目前可以确认的麻黄属化石种共有7个,分别是Ephedra chenii (Cao et Wu) Liu, Li et Wang comb. nov., E. antiqua (Heer) Liu, Li et Wang comb. nov., E. xingxuei (Tao et Yang) Liu, Li et Wang comb. nov., E. lanceolata Liu, Ferguson, Li et Wang sp. nov., E. divisa Liu, Ferguson, Li et Wang sp. nov., E. ovata Liu, Ferguson, Li et Wang sp. nov., 以及E. tenera Liu, Li et Wang sp. nov.。其余的种由于性状不明确或缺乏繁殖部分的特征而被暂时搁置一边。 (3)在1.25亿年前,麻黄属在种子单位中苞片的形态、叶片的形态和大小以及叶脉式样等四个方面已经表现出了丰富的多样性。1.25亿年前,麻黄属叶片的最长可达35毫米,最宽可达45毫米,比现代植物的大(最长可达35毫米,最宽可达2毫米);叶片的叶脉式样中在同时具有现在植物的平行脉和汇聚脉之外,还有分叉脉出现。种子单位中苞片的形态主要为鳞片状和披针形,这比现代植物窄;叶片的形态主要有四种类型(卵形、裂叶、披针形以及鳞片状),比现代植物中的两种类型(披针形和鳞片状)复杂。将1.25亿年前多样的麻黄属与现代麻黄植物对比,表明在过去的1.25亿年期间,麻黄属的演化过程为:性状的消失和物种的灭绝。 (4)对于麻黄属的起源时间,对现代麻黄植物叶绿体rbcL基因序列的分析得出的时间为8-32 百万年,而近期基于rbcL、rps4 以及ITS序列和麻黄属化石种子以及麻黄粉的分析,得出麻黄属的起源时间为1.1亿年。我们发现的保存完好的化石标本给出的可靠的直接证据表明,麻黄属植物早在1.25亿年前已经出现,而且当时已经表现出了丰富的多样性,说明麻黄属的起源时间可能会更早。
Resumo:
本研究以河北围场县广发永化石点早中新世地层中的球果和果实、浙江宁海县杜岙化石点早上新世地层中的半矿化化石木、云南寻甸县金所和先锋化石点晚上新世地层中的丝炭和褐煤化木材为研究对象,对这三个化石点数百个植物大化石的形态或解剖结构进行了详细研究,鉴定出6个新的化石种,4个新记录种,7个未定种;其中2个化石属为我国新记录。根据其结构特征探讨这些化石类群与相关化石和现代植物的系统关系。并依据其现代亲缘种生长的生态和气候范围,对化石点沉积时期的植被和气候类型进行了推测。 果实中含有多种有价值的分类和系统发育的信息,对于种子植物的演化和系统发育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在河北围场县发现大量保存较好的松科球果和姜科化石,为我们进一步研究松科植物和姜科植物解剖结构,以及探讨其系统演化提供难得的机会和直接的证据,同时为该化石地的植被演替和地层对比研究提供更多的植物学证据。对河北围场县广发永化石点球果和果实的形态研究,鉴定出三种松科球果化石种和一种姜科植物。分别为围场松(Pinus weichangensis sp. nov.)、围场云杉(Picea weichangensis sp. nov.)、围场铁杉(Tsuga weichangensis sp. nov.)以及化石Spirematospermum属未定种。其中围场云杉、围场铁杉球果在形态上与相应现代类群具有明显的差异,可能代表已灭绝的种类。Spirematospermum属未定种为一绝灭类型,是该属在我国的首次记录。这四种化石类群发现,反映早中新世化石该化石点气候与现代完全不同,为湿润的暖温带和亚热带气候。 浙江省在地质结构上位于东亚大陆边缘,是环太平洋岩浆活动带的重要组成部分。宁海县属于浙东南区属华南地层区,其第三纪地层嵊县群在该区分布广泛,其古植物研究仅限于孢粉和叶化石。本报告中首次对该层铜岭祝组的木化石进行了报道。对浙江宁海杜岙化石点早上新世地层中化石木样品的解剖研究,鉴定出三种木材类型,为史马库栎型木Quercus shimakurae、Liqumdambar cf. hisauchi和蔷薇科未定种。前者与现代栎属槲栎类、后者与枫香树属分别具有密切的亲缘关系,是我国首次报道栎属和枫香树属化石木。 云南现今复杂的地势地貌,独特的气候,丰富的植物种类和多样的植被类型是经历了长达数百万年的地质构造运动和自然环境演变的结果。第三纪时期由于大陆板块运动导致印度板块与亚洲板块的对接和碰撞,其地壳构造运动异常活跃。其第三系陆相地层广泛分布于古生代褶皱区的200多个互不相连的中、小型盆地及中、新生代断陷和拗陷型山间盆地中,并蕴涵了丰富的植物化石,为我们研究植被和植物演化提供了众多的证据。本次研究基于云南中部寻甸县金所煤矿和先锋煤矿的大量褐煤化和丝炭化材料,为进一步恢复云南晚第三纪气候和植被提供更多的依据,尤其是丝炭材料保存了木材精细而真实的结构,为木材准确鉴定和演化提供了可靠的依据。根据对云南金所和先锋化石点晚上新世沉积中褐煤化材料和丝炭样品解剖结构的研究,鉴定出8种化石木,包括2种裸子植物,5种双子叶植物和1种单子叶植物;分属5科7属。化石类群包括松属(Pinus)五针松组未定种Section Cembra sp.、云杉属未定种Picea sp、寻甸含笑Michelia xundianensis sp. nov.、多角含笑 Michelia angulata sp. nov.、Lithocarpoxylon cf. radiporosum、Castanoradix sp.、寻甸珍珠花Lyonia xundianensis sp. nov.、竹亚科未定种Bambusoideae sp。根据现今这些化石对应类群的生长和分布的气候区域,沉积时期的气候与现代气候较为接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