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 resultados para Ephedra intermedia


Relevância:

10.00% 10.00%

Publicador:

Resumo:

麻黄属(Ephedra)起源较早,该属植物的形态性状极度退化或简化,可用于经典分类学的有价值的性状非常有限。分布于青藏高原的藏麻黄(E. saxatilis)和丽江麻黄(E. likiangensis)二者间形态相似,性状变异连续,很难分辨,但被《中国植物志》中、英文版作两个种处理。 本文对藏麻黄和丽江麻黄的七个居群、151个个体的叶、雌球花和节间长等形态学性状进行了分析,发现各性状的变异情况在群体间无明显差异。同时我们还对154个个体的叶绿体DNA trnT-trnF和 trnS-trnfM区进行了序列分析,两个片段的联合矩阵长1382bp,共有29个变异位点,其中有9个碱基变异和2个indel,可划分为H1、H2和H3三种单倍型。这3种单倍型在丽江麻黄中均有分布,但藏麻黄仅含H1和H2。 综合来自形态学和分子方面的证据,我们发现藏麻黄和丽江麻黄的关系非常近缘,因此建议予以合并。同时本文还以膜果麻黄(E. przewalskii)为外类群,从谱系生物地理学角度探讨了三种叶绿体单倍型的进化关系,发现H2最原始,分布最广;H1与其它两种单倍型间的序列差异较大,可能是较进化的类型。此外,无性克隆的繁殖方式可能是导致Ephedra单倍型非常简单的重要原因之一。

Relevância:

10.00% 10.00%

Publicador:

Resumo:

二十世纪初,前人在中国的东北地区发现了大量保存完好的动物化石,其中以狼鳍鱼最具代表性,科学家将在该地区发现的化石生物群命名为“热河生物群”。“热河”这一名称得名于该化石群的经典产地,即当时的热河省东部地区。建国后,热河省被撤消,其西部划归河北省,东部划归辽宁省。原热河生物群的经典产地因此落在了今天辽宁省的西部,即辽西地区。但是,“热河生物群”这一在地质古生物学界具有深刻影响的名称仍然保留着,而且近几年来在该地区又有大量的鸟类以及恐龙的化石被发现。该地区现在已经成为世界级的古生物宝库。通过不同的方法对该地区进行时代测定的结果认为该地区的时代为白垩纪早期。 与发现众多、研究深入的动物群相比,在该地区开展的植物学研究起步较晚,但在最近几年取得了很大的进展。目前为止,已经发现的植物类群就有苔藓、蕨类、银杏、苏铁、松柏类和被子植物。其中,银杏、苏铁、松柏类尤为丰富。理论上,被子植物也正是从该生物群所代表的白垩纪早期开始出现并逐步走向繁荣的。近年来在热河生物群中就有不少关于被子植物早期类群的报道,如古果属A rchaefructus和里海果属Hyrcantha等。传统上认为,买麻藤目植物与被子植物起源的关系非常密切,但是最近的分子系统学研究却将该类群推离了被子植物,而作为裸子植物高等类群松柏类的姐妹群对待。但是,在热河生物群中的一些新买麻藤目植物的化石标本与被子植物早期类型化石标本的发现却提供了新的思路或证据。如近年来,我国学者已经在该生物群中报道的麻黄科下的2属4种。这些发现的类群都与买麻藤植物的基部类群麻黄属密切相关。这种新发现带来的证据或许可以为被子植物起源这一世界难题的解决提供新的思路。 在对前人关于买麻藤目植物化石标本的研究进行整理的时候,我们发现我们的部分化石与前人发表的一个种Ephedrites chenii在标本的形态学特征方面完全相同。但是在对该类群及其所在的属与麻黄的现代类群作对比研究后发现,该种植物的繁殖器官的特征完全符合麻黄属的特征,因此将该类群转移到麻黄属中作为新组合对待。另外,根据前人对该种在种加词的命名上的修改,我们将该新组合命名为Ephedra cheniae。 在调查该生物群中的买麻藤植物时,我们发现在部分化石类群中出现了前人没有记载过的新性状,比如在麻黄科类植物中发现了互生的分枝方式,并据此命名一个新的单种属Alloephedra xingxuei。为了探讨互生分枝这一性状对于麻黄科的分类意义,我们调查了国内外不少标本馆中的标本,并在野外做了取样统计。结果发现,在不少现代麻黄的枝条上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分枝发育不均衡,表现为在同一节上对生的两个分枝中一侧分枝能够正常发育而另一侧发育迟缓甚至不发育,这种不均衡的发育造成了在现代麻黄中出现了类似互生的分枝状况。在整理前人对麻黄分枝方式研究的基础上,结合我们对野外类群形态学性状的调查,我们认为由于在同一节上对生的两个分枝中一侧延迟或不发育而引起的类似互生的性状是较为广泛存在的,它不应该成为属一级的分类依据,而只能作为种一级的分类依据对待。因此我们将AHoephedra xingxuei转移到麻黄属中作为新组合Ephedra xingxuei处理。 除此之外,我们也发现了不少其他的买麻藤目化石标本,在对买麻藤目以往的化石记录了解以及对这些标本形态学性状把握的基础上,我们将这些新发现的化石标本放置在麻黄科麻黄属中作为新种对待,并根据其叶片以及苞片的特征分别将他们命名为披针叶麻黄(Ephedra lanceoleta)、裂叶麻黄(Ephedra divisa),卵叶麻黄(Ephedra ovata)以及双苞麻黄(Ephedra bibracta)。 与此同时,我们也发现了保存完好的被子植物的化石标本。该标本中具有5个离生的心皮、分枝方式兼具侧生和二叉分枝两种、并具有多裂的叶片。在辽西地区同时代发现的被子植物早期类型共有两个,分别是Archaefructus和Hyrcantha。其中前者具有许多个离生的螺旋状排列在可育枝的顶端1cm内的子房/心皮,而后者只有2-4个子房/心皮。在对我们新发现的化石标本与这两个被子植物的早期类型在叶片形态、分枝式样、果实大小、果实构成、果实排布、心 皮数目等形态学特征对比的基础上,我们认为新的化石标本描述了一个被子植物早期类群的新形态,并根据其具有五个心皮以及多裂的叶片的特征,命名为裂叶文采果Wentsaia divisa gen.&sp. nov。 由于我们有幸能在辽西同时发现了买麻藤植物的化石标本和被子植物早期类型的标本,这就给了我们一个讨论二者在起源关系方面的机会。在对二者的营养器官特征、繁殖器官结构组成、繁殖器官性别构成以及对二者生活环境理解进行对比的基础上,我们认为,买麻藤目植物的早期类型与被子植物的早期类型之间存在相关性。但是就目前的证据而言,尚无法推测二者之间是否存在性状上的演化关系,而该问题的解决需要更多的化石证据的积累。

Relevância:

10.00% 10.00%

Publicador:

Resumo:

生物多样性科学(BiodiversityScience)的国际规划提出生物多样性对生态系统功能的影响是整个研究计划五大核心的核心.生物多样性包括遗传、物种和生态系统三个水平,其中遗传多样性是其它两个水平多样性的基础和最终来源.该文在实验室多年研究毛乌素沙地柠条遗传多样性的基础上,分别从表型(生理生化)、蛋白质、同工酶以及遗传型(rDNA)水平探讨中间锦鸡儿根瘤菌的遗传多样性,并模拟沙地生境,建立人工共生体系,以期发现最有效的共生伙伴关系,这不仅有得提高毛乌素地区农牧业产量,更重要的是在当今沙尘暴肆虐的情况下,发挥柠条防风固沙的能力具有现实意义. 1.毛乌素沙地中间锦鸡儿根瘤菌遗传多样性(1)全细胞可溶性蛋白质谱将供试中间锦鸡儿根瘤菌菌株分为两大类群,其中硬梁覆沙地菌株GH72不同于来自沙丘顶部和底部的菌株,而且中间锦鸡儿根瘤菌独立于参比菌株。酯酶同工酶谱分析表明,中间锦鸡儿根瘤菌与参比菌株仅存在一个等位酶位点差异,其余等位点与参菌株共享,因此,酯酶同工酶反映出中间锦鸡儿根瘤菌的异质性。(2)16SrDNA部分序列与16S-23S rDNA IGS结果表明,所有供试菌株扩增产物均较前人报道的分子量偏高。经16S rDNA PCR-RFLP分析,中间锦鸡儿根瘤菌共形成12种基因型,表现出丰富的遗传多样性,其中属于基因型2的菌株占42.4%。代表菌株GH33 16S rDNA全序列结果显示,与已知的快生型根瘤菌同源性在95%以上。(3)中间锦鸡儿根瘤菌生理生化反应特性B.T.B实验证明所有中间锦鸡儿根瘤菌均产酸,符合快生型根瘤菌的特征.唯一碳源测试显示,95%中间锦鸡儿根瘤菌不利用淀粉,33%菌株不利用乳糖,对其他测试碳源不具有选择性。检洲在不同盐离子浓度、不同酸性梯度以及不同温度条件下菌株生长状况,发现毛乌素沙地中间锦鸡儿根瘤菌具极强的耐盐性.53.8%的菌株可以在9%NaCl的YMA培养基生长.75%的菌株在pH4.O和pHl0,0 环境中仍能生长,66.7%菌株在60℃处理1 0min后仍具有生活力。体现出对于干旱沙地的适应。 2.不同实验共生系统中植物和根瘤菌对生态系统功能的影响14株根瘤菌分与三个柠条种(小叶锦鸡儿,中间锦鸡儿和柠条锦鸡儿)回接,用土壤上覆沙模拟毛乌索沙地景观生态条件,以多石砾贫瘠土壤为对照,比较不同基因型柠条与根瘤菌人工共生体的长和结瘤与生境的关系,初步证明根瘤菌很可能是该生态系统的关键种。寄主植物与共生根瘤菌的遗传多样性对生态系统功能的影响与生态环境有关。实验还表明,选择适当的共生组合对于防治沙漠化有很大潜力。3.银染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检测RAPD遗传模式以85株小钻杨F2代为材料,用本实验室改良的银染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检测RAPD遗传模式。结果表明,仅用9个引物共扩增到399个位点,其中98个位点表现为多态性,卡方测验显示,79个多态位点符合经典的孟德尔遗传(3:1),占多态位点80.6%。这种改良的检测RAPD标记的方法必将推动RAPD标汜构建连锁图谱的进程。

Relevância:

10.00% 10.00%

Publicador:

Resumo:

本文在对中国北方表土花粉研究的基础上,采用多项式函数回归方法建造了中国北方松属(Pinus)、桦属(Betula)、栎属(Quercus)、蒿属(Artemisia)、藜科(Chenopodiaceae)、菊科(Compositae)、云杉属(Picea)、麻黄属(Ephedra)、禾本科(Gramineae)等的花粉——气候趋势面,从而为利用化石花粉资料直接恢复古气候、古环境提供了一种方便易行的方法;采用多元分析方法对内蒙古中部草原区表土花粉进行了主成分分析,探讨了草原区表土花粉组合的规律及与植被类型的关系;本文还应用孢粉分析方法,结合14C测年技术,通过内蒙古中部察素齐泥炭剖面高分辨率的化石花粉数据,初步恢复了大青山山地南部及土默特平原地区分辨率为70年的全新世以来植被演替和环境变迁的状况,并与邻近地区的全新世古气候、古环境进行了对比研究,研究发现,本区域全新世古环境的变迁序列基本上可以与周围地区及华北地区进行对比,其环境变迁经历了凉干~温湿~暖湿~温干~凉干的变化,且气候最适宜期出现在5000~4100aB.P.期间;最后,对利用花粉——气候趋势面方法恢复古气候进行了尝试和探讨,经与常规方法对比,表明利用趋势面模型重建古气候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新方法。

Relevância:

10.00% 10.00%

Publicador:

Resumo:

毛乌素沙地是中国半干旱地区典型沙地,这里的干旱生态系统对全球的水热配合格局的变化具有很灵敏的响应。随着未来全球气候变化,如温度和降水量变化,将给这里的陆地生态系统分布格局和生产力以及水分平衡带来巨大影响。故本文人工控制157. 5mm、315. Omm、472. 5mm和630. Omm4种施水量水平以及25/20℃和28/23℃(白天/晚上)两种温度,来研究与模拟毛乌素沙地优势植物对水分和温度变化的响应。 以沙柳、杨柴和油蒿幼苗为研究对象,人工控制4种降水量水平来探讨它们的水分平衡对全球变化中降水量变化的响应。结果表明,随着施水量的增加,沙地贮水量及其它的变化量、湿度、蒸发量和蒸腾量均逐渐增大。并且157. 5mm和315. Omm施水量的植物沙地出现水分亏缺现象。相同施水量下,沙地蓄水量和湿度均杨柴沙地>沙柳沙地>油蒿沙地,而植物蒸腾量却油蒿>沙柳>杨柴。 以沙柳和油蒿幼苗为研究对象,人工控制4种降水量水平来探讨植物气体交换过程对全球变化中降水量变化的响应。结果表明,施水量的增加显著提高了两种植物的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气孔导度和光能利用效率,并且显著降低了叶片温度。同时,157. 5mm施水量造成沙柳和油蒿的净光合速率和蒸腾速率具有显著的“午睡”现象,而充足施水却有效的解除或缓解这种“午睡”现象。 以沙柳、杨柴、油蒿和柠条幼苗为研究对象,人工控制4种降水量水平来探讨植物叶绿素荧光对全球变化中降水量变化的响应。结果表明,不同施水量对这4种植物的初始荧光、最大荧光、可变荧光和PSII光化学效率均具有显著影响。157. 5mm施水量的沙柳、杨柴、油蒿和柠条以及630. Omm施水量的柠条出现明显的光抑制现象。 以沙柳、杨柴、油蒿和柠条幼苗为研究对象,人工控制4种降水量水平来探讨植物生长对全球变化中降水量变化的响应。结果表明,施水量的增加对沙柳、油蒿和杨柴枝叶形态和生物量等都具有显著正效应。而157. 5mm和630. Omrn的施水量对柠条生长具有负作用。另外,沙柳、杨柴和油蒿根冠生物量比随着施水量增加均逐渐减小,而不同施水量的油蒿根冠生物量比之间差异不显著。 以柠条、杨柴和油蒿幼苗为研究对象,人工控制两种温度水平来探讨植物形态、生物量和气候交换特征对增温的响应。结果表明,增温显著提高了柠条和杨柴株高、叶数、叶面积、生物量、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和气孔导度,却显著降低了水分利用效率。增温对油蒿叶数、叶大小、叶面积、生物量、蒸腾速率和气孔导度没有显著影响,却显著提高了油蒿的树高和净光合速率。柠条、杨柴和油蒿之间的种间生长和生理特征均有显著差异。

Relevância:

10.00% 10.00%

Publicador:

Resumo:

1.羊草对土壤水分的响应与适应 羊草生物量随着土壤水分含量的降低逐渐降低,后期的降低幅度远远大于前期。干旱促进鞘分配增加,增加了在处理初期的根的分配,但到后期则使之减少,表明羊草在经历较长期的持续干旱后通过增加根部的比重来提高抗旱性的能力逐渐降低。轻度(LD)、中度干旱(MD)对羊草叶片相对含水量(RWC)、气孔密度、光合参数、荧光猝灭参数和群体日交换速率无显著影响,但严重土壤干旱使它们显著降低。 羊草叶片的可溶性蛋白质以中度干旱的最高,严重干旱(SD)特别是极严重干旱(VD)使之显著降低,游离氨基酸含量(FAA)的变化与之相似。随着土壤水分含量的降低硝酸还原酶(NR)活性逐渐下降,而谷氨酰胺酶合成酶(GS)的活性变化则是LD和MD使之分别增加了25.75%和12.22%,SD和VD则分别减少了8.21%和28.72%,说明了NR的活性变化对土壤干旱较敏感,而GS的活性则对适度的干旱有一定程度的适应性。LD处理没有增加天冬酰胺酶(AE)和内肽酶(EP)两种酶的活性,但MD、SD和VD使两种水解酶的活性显著增加,说明轻度土壤干旱对蛋白质和氨基酸的分解作用有稍降低作用,但随着土壤干旱程度的加剧,又极大地促进了这个分解过程。严重和极严重土壤干旱显著降低了叶片的总核酸含量和RNA的含量,暗示严重程度的土壤水分胁追限制了核酸的合成代谢,加强了其分解代谢,严重土壤干旱还显著增加了丙二醛(MDA)的含量,说明提高了羊草叶片叶肉细胞的膜质过氧化水平。 2.羊草对土壤干旱和复水的响应与适应 羊草受到适当的干旱驯化可促进生长,但过长时间的干旱处理,复水后未能补偿损失的生物量和叶面积。羊草叶片的气孔密度以中度干旱持续期(Mtd)处理的最高,其次是短期干旱持续期( Std),二者分别比没有经过土壤干旱的处理(对照)增加了14.90%和3.61%,但长期干旱持续期(Ltd)却使之减少了27.19%,气孔指数亦有类似的趋势。复水增加羊草叶片的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蒸腾速率,近期复水的激发效应明显大于前期,而对夜晚的呼吸作用影响不显著。水分利用率( WUE)的日变化动态呈“M”字型曲线,以Mtd的WUE值的峰值最大,以三次曲线拟合WUE的24小时日进程最佳。叶绿素荧光动力学的分析结果表明,复水,特别是最近的复水可显著改善羊草叶片的PS II性能,增加叶绿素a,b的含量及其比值,提高碳酸酐酶的活性。 羊草含氮量以叶片的最高(4.40%),根部的最低(1.99%),枯叶、茎鞘和根茎的含量差异较小(2.26~4.40%)。所有器官的含氨量对土壤水分处理的响应基本一致,以对照处理的最低,Std的最高。各器官的碳氮比都是以对照的最高,而其它土壤水分处理相差不显著,给于一定时间的土壤干旱处理可使羊草获得较强的氨代谢能力。Std的氮素总拥有量最多,和对照相比,绿叶、枯叶、茎鞘、根茎和根分别提高了35.58、26.88、23.49、31.66、40.75%,而Ltd的含氨总量呈下降趋势,说明短时间的土壤水分干旱处理可明显促进羊草各器官和植株的氮素积累,而较长时间的土壤干旱则不利于氮素的积累。羊草各器官氮素绝对量占整株的百分比从大到小依次为:绿叶(42.42-44.00%)、根茎(20.13—23.69%)、根(15.43~17.18%)、枯叶(10.07~11.30%)和茎鞘(7.27~8.67%),表明叶片的氮素存量占植株的一半以上。Mtd处理增加了叶片的氮素贡献率,减少了茎鞘和根茎的贡献率,有利于加强叶片的光合性能。 以中度干旱持续期(Mtd)处理的叶片可溶性蛋白质含量、谷氨酰胺合成酶(GS)活性、RNA含量为最高,但中长期的土壤干旱处理再复水后则显著降低了羊草叶片内肽酶(EP)的活性和MDA的含量,说明给于一定时间的土壤干旱处理可使羊草叶片保持较高的蛋白质代谢水平,降低膜脂过氧化水平。 3.羊草对昼夜温差与土壤水分交互作用响应与适应 昼夜温差减少使单株羊草的生物量降低21.3%,分蘖和根的生物量减少,而鞘的生物量稍增加,显著降低了严重和极严重条件下的生物量。温差缩小降低了分蘖和根的投资比例,减少植株的地下部分生物量,而增加新叶、鞘和分蘖光合产物的比例,表明温差的减少将抑制光台产物向地下部分的转移。温差减少对充足土壤水分和轻度干旱处理的放射性比强影响较小,但减少了其它3种干旱处理的放射性比强。其原因主要是减少了植株鞘、根和根茎的放射性比强,显著增加了饲喂叶和心叶的放射性比强,表明温差的缩小阻止了“源”的光合产物向“库”的转移,降低对分蘖和根的投资,不利于羊草对干旱逆境的适应。 昼夜温差缩小使羊草叶片的气孔密度降低4.01%,而且减少了土壤干旱对气孔密度的影响。较高的昼夜温差和较低的昼夜温差相比,羊草叶片的光合速率和WUE分别增加了7.37%和20.09%;而气孔导度、胞间CO2浓度和蒸腾速率分别降低了14.03%、2.57%和10.80%。昼夜温差减少降低了土壤干旱的δ13C值,说明可能减少处在干旱条件下的植株WUE,暗示减小昼夜温差不利于增大羊草叶片对土壤水分亏缺的耐性。昼夜温差的缩小主要影响了下午羊草群体的CO2交换速率,增加了对照、LD和MD处理的夜间呼吸速率,降低了尤其是显著降低了在土壤缺水条件下的CO2昼夜净交换量,而在两个昼夜温差条件下都是以LD的最高。 昼夜温差缩小影响氮素含量在羊草各器官中的氮素分配,降低了叶片和茎鞘中的氮素百分比含量,但增加了根茎和根中的氮素含量。在较小的昼夜温差条件下,LD显著增加了叶片的氮素含量,但其它土壤水分处理影响不显著,在较大的昼夜温差条件下,亦是LD显著增加了叶片的氮素含量,但MD也使其显著增加。昼夜温差缩小增加了叶片和茎鞘的碳氮比,降低了根茎和根的碳氮比,使叶片在中度和严重土壤水分胁迫时无变化,降低了响应于土壤水分变化的调节弹性。 昼夜温差缩小使羊草叶片可溶性蛋白质降低了16.14%。LD和MD显著促进叶片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增加,SD和VD都显著地降低了羊草叶片的可溶性蛋白质含量。昼夜温差缩小有使羊草叶片游离氨基酸降低的趋势,主要是降低土壤干旱条件下的游离氨基酸含量,虽然昼夜温差缩小稍增加了可溶性耱的含量(4.68%),但使土壤干旱激发效应变得不显著,表明温差的缩小降低了叶片中渗透调节物质的积累,不利于羊草抗旱性的提高。昼夜温差缩小显著降低了羊草叶片的NR、GS和谷氨酸脱氢酶(GDH)的活性,在较小昼夜温差条件下几乎看不出土壤水分降低的激发效应,而在高温差下则明显看出LD的激发效应。昼夜温差减少加强土壤干旱对天冬酰胺酶和内肽酶活性的影响,加强了蛋白质和关键氨基酸的分解作用,提高了叶片的膜脂过氧化水平,不利于羊草对干旱的适应性响应。 在土壤水分充足条件下,昼夜温差缩减对羊草叶片气孔形态的影响不明显,但可以看出温差较大时有较多的星状蜡质覆于气孔表面及其周围,这可能是由于夜间温度升高后植物为了减少水分的散失而采取的一种适应性策略。在本实验条件下,中度和严重土壤水分胁迫使气孔变得更加凹陷,气孔更加坚挺,体现了对土壤干旱的适应性反应。对羊草叶片叶肉细胞超微结构的观察表明,昼夜温差对土壤水分充足时的超微结构影响不显著,但在严重土壤干旱条件下,昼夜温差缩减似乎减少了叶绿体中的淀粉粒,加速了叶绿体和线粒体膜的裂解,表明昼夜温差缩减加大了严重土壤干旱对羊草叶片叶肉细胞超微结构的负面影响。 4.羊草对温度和土壤水分交互作用的响应与适应 温度升高使羊草叶片气孔导度和蒸腾速率增加,使光合速率(A)和水分利用率( WUE)降低。土壤干旱和高温均导致最大光化学效率、量子产额和光化学荧光猝灭系数降低,使非光化学荧光猝灭系数升高。土壤干旱减少了羊草幼苗的生物量,却显著增加了根的贡献率和根冠比,而高温使二者显著地降低。在本实验条件下,直到极端干旱才显著降低了羊草叶片的A和WUE,而其他的水分处理影响不显著。土壤干旱使得叶片中的含氮量显著降低:温度对叶片氮含量无显著影响,但却显著地降低了根中的氮含量,尤其显著增加根与叶片氮含量的比率。高温加强了干旱对光合性能的影响,表明高温降低了羊草对干旱的适应能力。 温度过低或过高都对叶片保持高水平的可溶性蛋白质不利,温度过高还削弱了土壤水分亏缺对叶片中游离氨基酸的激发作用。水分梯度对20℃时的GS活性无显著影响,但LD促使26℃和29'C下的GS活性增加,MD以上强度的土壤干旱都显著降低了23℃以上温度尤其是29℃和32℃时的GS活性,表明高温和干旱的协同效应对谷氨酰胺的合成不利。高温增加了AE和EP的活性,加强了土壤干旱对羊草叶片蛋白质和氨基酸分解的促进作用,在一定的土壤水分条件下,高温对RNA的合成作用增强,认为这是对高温胁迫的一种适应性响应。 随着温度的升高羊草叶片中的可溶性糖含量逐渐增加,土壤干旱亦增加了其可溶性糖的含量,但至极端干旱时则使之降低。在20℃下,土壤水分对羊草叶片的可溶性糖的含量无显著影响,在23—32℃温度条件下则是土壤干旱增加了其值,但至VD时则使之显著降低。不同温度条件下,土壤水分对羊草叶片的MDA影响不同,在20℃下,无显著影响,在23和26℃下,SD和VD使MDA稍升高,但在29和32℃条件下使之显著增加,说明温度升高加强了土壤干旱所引发的增加叶片膜质过氧化水平的负面影响。 5.柠条和杨柴对CO2浓度倍增和土壤水分交互作用的响应与适应 土壤干旱使拧条和杨柴的生物量在倍增CO2浓度条件下比在正常浓度条件下降低幅度更大。CO2浓度倍增较大地促进了充足水分条件下的植物生长,而对干旱条件下的生长促进作用则较小。无论在中度条件下还是在严重干旱条件下,两种优势植物均是在倍增CO2浓度条件下增加的根冠比幅度较大;无论在中度条件下还是在严重干旱条件下,且无论正常CO2浓度条件下还是在倍增CO2浓度条件下均是杨柴增加的幅度大。CO2浓度倍增主要增加了水分充足和MD的单位叶面积质量(LMA),但反而降低了严重干旱的LMA。 CO2倍增使δ13C降低,但土壤干旱使之增加。用“库”(根)中的δ13C值对“源”(叶片)中的δ13C作图,可以用以评价碳分配以及“库”中新增生物量,两种沙生灌木叶片与根部的δ13C值呈极显著线性关系,杨柴的斜率大于柠条的,表明前者叶片与根部在光合产物分配上具有较高的可塑性,这和干旱条件下杨柴的根冠比增加相关联。杨柴的“源库”调节特性反映了对逆境具有较高的耐性。 CO2倍增使柠条和杨柴叶片含氮量分别降低了10.40%和5.06%,土壤干旱有使柠条叶片含氮量增加的趋势,但中度干旱没有增加羊柴叶片的含氮量。CO2倍增使叶片的碳氮比显著增加,而干旱使之降低。CO2浓度倍增降低叶肉细胞质膜的过氧化产物MDA的含量,干旱亦使叶片的MDA含量增加。叶片含氮量与MDA呈显著正相关,表明CO2倍增有保护叶片免受土壤干旱的作用,但干旱的负面影响是CO2倍增效应所难以弥补的。 CO2倍增降低了柠条叶片的可溶性蛋白质的含量,但在干旱条件下降低幅度较小,说明CO2浓度升高条件下可减轻干旱影响叶片中可溶性蛋白质的强度,体现了CO2浓度倍增对植物的抗旱性有利的一面。CO2浓度倍增使土壤水分充足条件下的柠条叶片中游离氨基酸含量降低17.24%,却使SD条件下增加10.78%,表明土壤干旱导致的叶片游离氨基酸含量的增加平衡了CO2升高造成的降低。在充足土壤水分和MD条件下,CO2浓度倍增对核酸总含量和RNA含量有稀释效应,但严重干旱条件下,CO2倍增提高了核酸总含量和RNA的含量。

Relevância:

10.00% 10.00%

Publicador:

Resumo:

浑善达克沙地位于锡林郭勒高原中部,是我国干草原地带最大的一片沙地。由于长期过度利用,导致了草场退化、固定沙丘活化、沙地大面积沙漠化等一系列环境问题,防治沙漠化的进一步扩大已经刻不容缓。本论文的目的是了解沙地植被与环境的生态关系、沙生植物适应沙地环境的特点以及沙地植物资源特征,为在沙漠化防治中选择合适的治沙物种、制定合理的植被恢复方案提供理论依据。论文包括三方面的内容:1 浑善达克沙地丘间低地草本植物群落的分类与排序;2 沙埋对中间锦鸡儿幼苗生长发育的影响;3 浑善达克沙地植物资源分析。 对丘间低地的草本植物群落进行TWINSPAN 分类和DCA 排序结果表明,浑善达克沙地中部研究区域丘间低地植物群落可分成四个主要类型,每个类型各具不同的特点,土壤盐分以及相关的土壤水分因素对群落分布有着显著的影响。在沙地环境中,沙埋是影响植物幼苗存活的一个重要因素。中间锦鸡儿(Caragana intermedia)是浑善达克沙地和毛乌素沙地固定和半固定沙丘上常见的一种沙生灌木。为了研究沙埋对其幼苗的存活以及生长的影响,对出土后生长了一个月的中间锦鸡儿实生苗进行沙埋实验,实验处理有对照、部分沙埋和全埋,结果表明,部分沙埋对中间锦鸡儿幼苗的生长发育没有显著的影响,说明中间锦鸡儿是一个比较耐沙埋的物种,尽管全部沙埋对其幼苗的生长发育产生了显著的抑制。 浑善达克沙地的物种资源丰富,有种子植物约952 种,分布在348 属、75 科中,菊科和禾本科是最大的两个科;草本植物是主要的生活型,有828 种,占物种总数的86.97%;植物的水分生态类型以中生植物最多,有577 种,占物种总数的61.1%,其次为旱生植物291 种,占总数的30.8%;沙地中有优良牧草植物149 种,可用于固沙的植物几十种,有药用价值的植物约301 种。

Relevância:

10.00% 10.00%

Publicador:

Resumo:

新疆中部地区位于西北内陆干旱一半干旱区,是欧亚大陆的地理中心,是中纬度内陆干旱区代表性区域,也是全球变化敏感区域之一,基本特点是气候干旱、水资源匮乏、植被稀少、荒漠广布,生态系统脆弱。在研究区域内,天山山脉海拔高度差异5 000 m左右,随海拔梯度下降依次出现高山冰雪带、高山亚高山草甸带、森林带、草原带、荒漠带、沙漠带等明显完整的植被垂直带,是开展现代孢粉学和植被变化研究的理想地点。本报告在立足于该区前人工作的基础上,从表土花粉、空气花粉和现代植被之间的关系入手开展现代孢粉学研究,探讨了花粉与植被的关系。 在研究区内,选择新疆阜康市和吉木萨尔县为研究地点,设计了一条从天山博格达峰附近雪线开始直至古尔班通古特沙漠长约100 km、宽约20 km的样带。沿样带,从高山座垫植被和草甸带开始,经过中海拔地带的云杉林,置到低海拔的荒漠,在山地海拔每下降20~100 m采集一个表土花粉样品,平原每间隔10~20 km采集一个表土花粉样品,同时做现代植被调查,共采集80个表土花粉样品和调查了86个现代植被样方;在天山乌鲁木齐河河源区的大西沟,从一号冰川前缘开始,沿山谷向下直到谷口,按海拔100 m间隔采集了14个表土样品,对表土花粉与植被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探讨。为了弄清空气花粉传播、散布与气象因子和植被的关系,沿样带从高山到沙漠分别在天池气象站、中国科学院阜康荒漠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站和北沙窝草炭试验地设置了三个风标式空气花粉收集器,从2001年7月至2002年7月连续收集空气花粉雨,收集了跨2个年度1周年的1 14个空气花粉样品,依据分析结果研究了空气花粉的传播和散布规律以及与表土花粉和植被之间的关系,这在新疆地区乃至全国尚属首次。 根据表土花粉分析结果和现代植被样方资料的分析以及天山中段主要植物种类沿海拔高度的分布特征,天山中段北坡垂直植被带谱为:高山座垫植被(>3 400 m)、高山亚高山草甸(3 400-2 700 m)、山地云杉林(2 700-1 720 m)、森林草原过渡带(1 720-1 300 m)、蒿类荒漠(1 300-700 m)和典型荒漠(<700 m)。表土花粉谱基本上反映了相同海拔高度的现代植被带,特别是在云杉林带,表土中雪岭云杉(Picea schrenkiana)花粉占优势;在蒿类荒漠植被带表土中蒿属(Artemisia)植物花粉非常丰富;在典型荒漠植被带的表土中藜科(Chenopodiaceae)植物花粉占绝对优势,因此可依据这些建群种植物花粉含量峰值的位置划分植物群落。 空气花粉样品分析结果表明:空气中花粉主要是现生植物当年生长产出的花粉,盛花期的花粉数量能较好地反映当地的植被状况。空气中的乔木植物花粉主要有云杉(Picea),其次是柳属(Salix);灌木草本植物花粉主要是藜科和蒿属,其次是菊科(Compositae)、禾本科(Gramineae)、柽柳科(Tamaricaceae)和麻黄属(Ephedra);空气中的花粉数量与植物的花期相对应,云杉等乔木植物盛花期在夏季5月末至7月初,灌木草本植物盛花期在夏秋季节。气温、降水、风速和风向等气象条件对空气中花粉数量有很大影响,其中风速和风向影响最大。从空气花粉和表土花粉的分析结果与现生植被对比,新疆中部地区的山谷上升气流是导致花粉“爬坡”现象的主要动力,在一定条件下,上升气流搬运花粉的数量和能力是十分可观的。 空气中的花粉是现生植物当年生长产出的花粉,表土中的花粉是多年花粉落地沉积的积累,植物盖度大,该植物的花粉在空气中和表土中数量相对就大。在新疆中部地区,空气花粉能反映当地和附近周边方圆约50 km的植被状况,其花粉组合特征与表土花粉和当地现生植被分布的对比研究,可以较好地寻找花粉与植被的关系。本研究报告的研究成果不仅为新疆地区的孢粉学研究增添新的内容,而且将有助于合理解释新疆地层中、尤其是第四纪以来的地层孢粉,较客观地恢复过去的植被景观,同时可为本地区的大气环境检测提供有重要价值的参考资料。

Relevância:

10.00% 10.00%

Publicador:

Resumo:

在我国,小叶锦鸡儿(Caragana microphylla)、中间锦鸡儿(Caragana intermedia)、柠条锦鸡儿(Caragana korshinskii)、藏锦鸡儿(Caragana tibetica)和狭叶锦鸡儿(Caragana stenophylla)主要分布于北方温带地区,是造林、固沙、饲用及观赏的重要灌木,而贝加尔针茅(Stipa baicalensisi)、大针茅(Stipa grandis)、克氏针茅(Stipa krylovii)、本氏针茅(Stipa bungeana)、短花针茅(Stipa breviflora)、沙生针茅(Stipa glareosa)和戈壁针茅(Stipa gobica)是我国北方温带地区具有重要饲用价值和水土保持功效的多年生密丛禾草。这5种锦鸡儿灌木和7种针茅草本植物在东北、华北和西北地区的生态环境建设及社会经济发展中发挥特殊作用。关于它们地理分布与气候关系的深入研究十分必要,可以为其种质资源的开发和改善生态环境提供理论依据。 本研究首先全面收集这12个物种在中国北方温带干旱-半干旱地区的全部地理分布资料,利用ArcGIS 9.0软件绘制现状分布图。通过分析其现实分布格局,发现小叶锦鸡儿、中间锦鸡儿和柠条锦鸡儿在空间上呈现出从东到西的地理替代分布格局,继续向西南方向则分布有藏锦鸡儿,向西北方向分布有狭叶锦鸡儿。贝加尔针茅、大针茅、克氏针茅和戈壁针茅也在空间上呈现出自东向西的地理替代分布格局,克氏针茅向南被本氏针茅替代,短花针茅和沙生针茅没有明显的地理替代分布现象。5种锦鸡儿和7种针茅的分布范围分别又都有一定的重叠。 整理12个物种分布区内的气象台站长期记录,选择计算16个具有重要生物学意义的水热指标值;进而用方差分析、多重比较和因子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研究控制这5种锦鸡儿和7种针茅地理分布的主导驱动因子。结果表明:控制小叶锦鸡儿和中间锦鸡儿间地理分布差异的主导因子是水分因子,特别是湿度;水分因子同样是控制中间锦鸡儿和柠条锦鸡儿间地理分布差异的主导因子,特别是生长季及年降水量;控制柠条锦鸡儿和藏锦鸡儿间地理分布差异的主导因子是夏季高温,控制柠条锦鸡儿和狭叶锦鸡儿地理分布差异的是冬季低温。控制贝加尔针茅、大针茅、克氏针茅和戈壁针茅间替代分布的主导气候因子是年降水量和生长季降水量。控制克氏针茅和本氏针茅间替代分布的主导气候因子是温暖指数。 运用耦合BIOCLIM模型的软件包“DIVA-GIS”模拟预测这5种锦鸡儿和7种针茅的现状潜在分布区及未来气候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现状潜在分布区与实际分布区均有很好的一致性;在CO2浓度加倍的未来气候情景下,这些植物都会向北大幅度迁移,在我国的分布范围均缩小,分布格局发生显著变化。用ROC曲线和Kappa统计值法验证模型表明,BIOCLIM的模拟精度较高。利用BIOCLIM模型绘制了这12个物种的生物气候分室图,并根据生物气候分室确定了物种的最适气候范围。 为了研究锦鸡儿和针茅分布对气候变化的敏感性,本文在现实气象数据的基础上模拟预测了不同降水与温度变化情景下(保持年降水量不变,年均温分别增加1℃、2℃、3℃和4℃;保持年均温不变,年降水量分别增加和减少10%)的物种分布范围,发现随着气温升高和降水量增加,全部锦鸡儿和针茅都会向高纬度地区缓慢迁移,而当降水量减少时,它们将向低纬度地区迁移。不同气候情景下的物种分布范围迁移幅度表明,5种锦鸡儿中狭叶锦鸡儿和中间锦鸡儿的脆弱性相对较大,7种针茅中克氏针茅和贝加尔针茅的脆弱性相对较大。气温的单独变化控制这些物种分布区的未来迁移。 最后,本文探索了锦鸡儿和针茅的气候变化影响的阈值。就核心分布区而言,小叶锦鸡儿、贝加尔针茅、大针茅、沙生针茅的气候变化影响阈值是气温升高4℃,降水减少10%;中间锦鸡儿和狭叶锦鸡儿是气温升高4℃,降水增加10%;柠条锦鸡儿和本氏针茅是气温升高4℃,降水不变;藏锦鸡儿是气温升高2℃,降水增加10%;克氏针茅和短花针茅是气温升高3℃,降水不变;戈壁针茅是气温升高1℃,降水不变。

Relevância:

10.00% 10.00%

Publicador:

Resumo:

空中花粉是植被类型、气候状况与大气环境质量的指示物之一。空中花粉雨的取样实验对化石花粉谱的解释和古植被的恢复具有指导意义,因此空中花粉分析成为第四纪孢粉学和古生态学研究的有效辅助手段。本研究在新疆天山中段北坡进行了短期的空中花粉监测(2001年7月~2006年7月),目的是获得局域性和区域性植被所散发的花粉类型及其数量信息,并探讨花粉数量的植被与气候指示意义、花粉传播以及受环境条件影响的程度,同时分析和检测花粉浓度受气候条件的影响情况。空中花粉的收集使用Cour-type捕捉器,分别在3个不同海拔梯度进行5年连续的空中花粉收集(夏秋季节每周一个样品,冬春季节每两周一个样品)。取样地点分别是新疆天山中段北部的天池气象观测站(43°53'58.38"N, 88°07'15.75"E , 海拔1942.5m)、中科院阜康荒漠生态系统定位站(44°17'27.41"N, 87°55'52.65"E, 海拔477m)和准噶尔盆地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南缘的北沙窝试验站(44°22'40.74"N, 87°55'9.74"E, 海拔443m),取样点的植被带跨度天山北坡的森林草原到低海拔的典型荒漠。 光学显微镜鉴定的空中花粉主要有43种类型(24科30属),而蕨类、苔藓与真菌孢子数量较少。孢粉类型多样性指数为2.45(Shannon Index)。显然,从样品中所鉴定的空中花粉种类与所观察的植物种类有很大的差距。花粉类型与数量在三个不同海拔梯度的取样点上也有明显差异。天池取样点的花粉类型较丰富,与天山北坡垂直带植被分布以及丰富的植被成分相对应,花粉的优势种类为雪岭云杉(Picea schrenkiana)、蒿属(Artemisia)、藜科(Chenopodiaceae)、柽柳科(Tamaricaceae)和麻黄属(Ephedra),高代表性的外源荒漠花粉类型“削弱了”本地花粉类型的代表性;阜康与北沙窝取样点的花粉类型主要来自荒漠成分的藜科、蒿属、麻黄属、蒺藜科(Zygophyllaceae, 白刺属Nitraria为主)、柽柳科(柽柳属为主)、蓼科(Polygonaceae, 沙拐枣属Calligonum为主)等耐旱植物。花粉数量与植被数量并非简单的线性关系。空中和表土花粉的数量分析表明,藜科、蒿属、麻黄属花粉具有超代表性;雪岭云杉花粉的代表性适中;禾本科(Gramineae)、榆属(Ulmus)、白刺属、柽柳科、沙拐枣属花粉代表性较差。 5年平均花粉浓度大小依次是阜康(81.668 grains/100m3)>天池(51.726 grains/100m3)>北沙窝(45.7685 grains/100m3)。蒿属花粉的峰值出现在秋季,并且出现双峰现象(可能与不同蒿类花期分布不均有关),而其它木本和草本类植物花粉浓度的峰值为单峰,具有明显的季节性,春夏之交开花的桦木属、榆属等类型较为明显。藜科花粉的峰值出现在夏季,麻黄和柽柳的峰值出现在盛夏,桦木属、柳属Salix、雪岭云杉等花粉浓度峰值出现在初夏,与其花期物候相对应。木本植物花粉以雪岭云杉为主,其次为桦木属(Betula)、榆属、柳属、胡颓子科(Elaeagnaceae)花粉,柳属花粉百分比在三个取样点分配比较均匀,桦木属花粉在空间分布上差异明显,与植物分布数量相关。胡颓子科的花粉出现时间短,数量也较少。榆属花粉出现的季节性明显,代表性也较差。因此解释地层中出现类似的低代表性和高代表性的花粉类型时,需要注意其百分比数量的适当校正。木本植物花粉百分比随海拔高度变化成正比关系,对植被的指示性较好。雪岭云杉的年平均花粉浓度在天池取样点明显高于其它两个取样点,5年的平均花粉浓度和百分比与海拔高度呈正比。天池取样点的百分比最高为28.85%,平均为21.15%,而北沙窝与阜康两地5年平均百分比含量分别为0.69%和1.57%,这种时空变化规律与植被数量的关系密切。藜科花粉百分比在阜康和北沙窝取样点占绝对优势,5年的平均花粉浓度与海拔高度呈反比。蒿属花粉年平均浓度与海拔高度关系微弱(R2=0.04,p =0.46),而花粉百分比与海拔高度有显著的线性正比关系(R2=0.72,p<0.0001)。但在低海拔的两个取样点之间差异不明显。 年平均花粉百分比和花粉浓度随海拔梯度而变化,主要花粉类型的变化规律存在差异。暗针叶林雪岭云杉花粉的年平均百分比在低海拔的阜康和北沙窝地区低于3%,在盛花期的6月初,低海拔的取样点也未见超过5%,雪岭云杉花粉的传播在研究区范围内数量分布变化较大,再次表明该类型的花粉在原地沉积效率很高。空中花粉数量能够较好地指示主要的植被带,盛花期内50%以上的雪岭云杉花粉含量则指示了雪岭云杉森林植被带,而高含量的蒿属植物花粉指示了天山山前冲积平原上的蒿类荒漠,相反,高含量的藜科花粉代表了低海拔地区的荒漠。雪岭云杉花粉百分比与浓度均与海拔高度呈显著的线性正比关系,表明雪岭云杉花粉传播的局限性。主要的非木本植物藜科花粉的浓度与海拔高度成反比,蒿属则相反,表明藜科与蒿属花粉在研究区具有很好的植被与气候指示意义。 花粉绝对数量、百分比、浓度具有明显的年际变化,其原因与气候状况的变化有关,年平均花粉浓度、主要类型的花粉浓度与气候参数(降水量、平均温度、最高和最低温度、相对湿度等)的相关分析表明,降水量和湿度与花粉浓度呈负相关程度较高,与其它气候参数则呈显著的正相关。干旱指数、花粉比值、花粉百分比(AP,NAP)与七月份平均气温,年平均降水量的相关系数(Pearson correlation),Ar/Ch与七月平均温度在0.01水平上呈显著的正相关(R2=0.894), 与年平均降水量在0.01水平上呈显著的负相关(R2=0.874)。AP花粉百分比与七月份平均温度呈显著的负相关(R2=0.71, p<0.0001),与年降水量呈正相关(R2=0.43, p=0.01),而NAP花粉正相反。利用短期监测的空中花粉雨数据计算得到的花粉比值以及干旱指数在研究区具有明确的指示意义,尤其是干旱指数、Ar/Ch、Ar/Ep,这些都可为表土花粉、植被与气候关系模型的建立提供重要的参考信息。 气候参数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大气花粉的浓度,而风速和风向对空中花粉的传播、散布影响较大,花粉的来源与传播受风向和风速的控制。不同取样点的空中花粉数量差异受地形条件影响很明显,这种差异也可利用地形空气动力学特征的差异来解释,天池监测站因“逆坡”(upslope)的气流促进了低海拔的花粉流向高海拔传播。 研究区的空中花粉数量信息是研究表土花粉、植被和气候关系以及第四纪古生态学的重要基础。本研究提高了对研究区空中孢粉的类型及其传播规律的认识和理解,增加了解空中花粉受环境影响的主要因素及其影响程度,对地层孢粉类型鉴定和花粉数据的解释提出指导性建议,对本地区的古植被与古环境研究增加现代孢粉学的参考依据和信息,并可为建立区域性的现代孢粉-植被-气候关系模型提供可靠依据。 同时,本报告也讨论了存在问题和不足,并提出了今后工作的可能完善方案。

Relevância:

10.00% 10.00%

Publicador:

Resumo:

记述了采自云南省沾益县德泽乡牛栏江水域的平鳍鳅科爬岩鳅属鱼类1新种,牛栏爬岩鳅 Beaufortia niulanensis Chen,Huang et Yang,sp.nov..其特征:背鳍分支鳍条7,腹鳍分支鳍条21,侧线鳞90~95,胸鳍起点相对于鼻孔和眼前缘之间,背鳍起点相对于腹鳍起点至其基部后缘的中点稍后,肛门位于腹鳍基后缘至臀鳍起点间的中点,腹鳍末端接近肛门,这些特征组合可以将新种与同属的其他2个相近种,即四川爬岩鳅B.szechuanensis(Fang)和中间爬岩鳅B.intermedia Tang et Wang区别开来.

Relevância:

10.00% 10.00%

Publicador:

Resumo:

Two different length cDNAs encoding triosephosphate isomerase (TIM) were identified in the two trophic modes of euglenoids, the phototrophic Euglena gracilis and Euglena intermedia and the saprotrophic Astasia longa. Sequence analyses and presequence pred

Relevância:

10.00% 10.00%

Publicador:

Resumo:

尽管以前对眼虫进行过大量的形态发育研究和基于核糖体RNA基因的系统发育分析,但对于株系之间的关系仍然知之甚少.因其形态特征有限并且易变,很难鉴定眼虫的相似种和同种内不同的株.作者利用微卫星DNA指纹图谱,在七株眼虫中扩增了七个微卫星DNA位点,成功扩增的六个微卫星引物都得到了四到八个条带.从微卫星DNA指纹图谱计算得到的相似性系数范围从0.000到0.957.根据相似性系数得到的树状结构,七株眼虫在距离为0.9346处分为三支:E.mutabilis,E.intermedia和E.gracilis.其中,

Relevância:

10.00% 10.00%

Publicador:

Resumo:

Intertidal marine macroalgae experience periodical exposures during low tide due to their zonational distribution. The duration of such emersion leads to different exposures of the plants to light and aerial CO2, which then affect the physiology of them to different extents. The ecophysiological responses to light and CO2 were investigated during emersion in two red algae Gloiopeltis furcata and Gigartina intermedia, and two brown algae Petalonia fascia and Sargassum hemiphyllum, growing along the Shantou coast of China. The light-saturated net photosynthesis in G. furcata and P. fascia showed an increase followed by slightly desiccation, whereas that in G. intermedia and S. hemiphyllum exhibited a continuous decrease with water loss. In addition, the upper-zonated G. furcata and P. fascia, exhibited higher photosynthetic tolerance to desiccation and required higher light level to saturate their photosynthesis than the lower-zonated G. intemedia and S. hemiphyllum. Desiccation had less effect on dark respiration in these four algae compared with photosynthesis. The light-saturated net photosynthesis increased with increased CO2 concentrations, being saturated at CO2 concentrations higher than the present atmospheric level in G. furcata, G. intermedia and S. hemiphyllum during emersion. It was evident that the relative enhancement of photosynthesis by elevated CO, in those three algae increased, though the absolute values of photosynthetic enhancement owing to CO2 increase were reduced when the desiccation statuses became more severe. However, in the case of desiccated P. fascia (water loss being greater than 20 %), light saturated net photosynthesis was saturated with current ambient atmospheric CO2 level. It is proposed that increasing atmospheric CO2 will enhance the daily photosynthetic production in intertidal macroalgae by varied extents that were related to the species and zonation.

Relevância:

10.00% 10.00%

Publicador:

Resumo:

研究黄土丘陵区植被次生演替灌木群落形成过程中土壤养分的变化情况。【方法】以白羊草群落为对照,选取杠柳、狼牙刺、丁香、虎榛子和柠条5种乡土树种为研究对象,测定其土壤养分含量,计算灌木群落形成变化过程中的土壤养分指数(Soil Nutrient Index,SNI),分析了各养分因子间的线性相关关系。【结果】不同灌木初期对土壤养分的适应能力大小顺序为:柠条(0.072)>狼牙刺(0.114)>杠柳(0.163)>丁香(0.172)>虎榛子(0.292)。不同植被物种群落土壤SNI值大小顺序为:虎榛子群落(0.979)>狼牙刺群落(0.535)>柠条群落(0.457)>丁香群落(0.341)>杠柳群落(0.333)>白羊草群落(0.145)。从不同灌木群落形成过程所产生的土壤养分改善效应来看,各参试群落相对于白羊草群落土壤养分的增幅分别为:虎榛子(4.740倍)、狼牙刺(2.909倍)、柠条(2.661倍)、杠柳(1.169倍)和丁香(1.168倍)。各土壤养分因子间除土壤全磷与有效磷和有效钾的相关性不显著外,其余各土壤养分因子间均表现出极显著的线性相关关系(P<0.01)。【结论】不同灌木种群所需的适宜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