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 resultados para Chl


Relevância:

10.00% 10.00%

Publicador:

Resumo:

光系统II(PSII)是存在于类囊体膜中的多亚基色素蛋白复合物,是吸收光能、催化光诱导水裂解释放氧气、质子和电子的重要机构。它在体内的基本单位是由外周天线蛋白(LHCII)与PSII核心复合物结合形成的PSII-LHCII超分子复合物,这一结构保证了LHCII吸收的能量能够快速有效的传递到PSII反应中心(RC),进行原初光化学反应。 本论文分为两部分:1、利用捕光色素蛋白复合物(LHCII)与PSII核心复合物在以DGDG、PG、SQDG三种类囊体膜脂形成的脂质体中重组的方法,研究了LHCII与PSII在脂膜上结构与功能的相互作用;2、通过研究光破坏和色素置换对PSII RC的影响,探讨了RC中不同色素的功能。主要结果如下: 1、LHCII与PSII核心复合物的蛋白脂质体研究: 将OECC(粗提核心复合物)、pdOE(纯化核心复合物)、LHCII(大量天线)制剂分别与脂质体重组并研究了其光谱性质。LHCII在与脂质体重组前表现出典型的聚集态光谱特征,重组后吸收和荧光发射峰发生明显蓝移;LHCII、OECC和pdOE三种蛋白脂质体与重组前的样品相比荧光发射强度增加;表明脂环境影响了色素蛋白复合物的聚集状态以及色素和蛋白之间的相互作用。 OECC和pdOE分别与LHCII在脂质体中重组,得到两种重组蛋白(LHCII-OECC和LHCII-pdOE)脂质体,用冰冻蚀刻电镜技术和低温荧光光谱的方法研究其结构和功能特征。LHCII和核心复合物(OECC或pdOE)结合形成PSII-LHCII重组颗粒,并在脂质体中均匀排布,阻止了LHCII晶格状结构的形成。重组蛋白脂质体的吸收光谱既有LHCII的吸收特征,又有核心复合物的特征吸收峰,但低温荧光光谱的主要发射峰是核心复合物的特征峰(684 nm-685 nm),而不是LHCII的特征峰(680 nm);而且激发不同色素得到的荧光发射光谱基本一致,这些结果证明LHCII吸收的能量传递到了核心复合物中,在重组蛋白脂质体中不同色素蛋白复合物在结构和功能上都实现了相互偶联。 通过对OECC或pdOE与LHCII重组形成的蛋白脂质体放氧或DCPIP光还原活性的检测研究了PSII光化学活性特征。LHCII和核心复合物(OECC或pdOE)的重组蛋白脂质体与单独核心脂质体相比,在强光和弱光下光化学活性都明显提高。这从另一个角度证明了核心复合物与LHCII的功能偶联,LHCII的结合使捕光截面积增大,从而使PSII光化学活性增加。 用77K飞秒时间分辨荧光光谱分析了几种蛋白脂质体的能量传递和捕获情况。LHCII、OECC和pdOE三种蛋白脂质体的主要荧光衰减组分分别是670 ps(发射峰在680 nm)、650 ps(发射峰在690 nm)和570 ps(发射峰在685 nm)。LHCII-OECC和LHCII-pdOE脂质体的主要衰减组分分别是940 ps(发射峰在690 nm)和840 ps(发射峰在685 nm),并且出现了一个在核心复合物脂质体和LHCII脂质体中没有的40 ps组分,可以推测,这是LHCII和核心复合物之间达到平衡的时间组分,比激发态衰减的平均寿命要快得多,因此支持了PSII的trap-limited激发能衰减动力学模型。此外,可以看到天线的增大使Chl a荧光衰减的寿命延长,这一特性可能与PSII的光保护机制有关。 LHCII和OECC、LHCII和pdOE在脂质体中都成功的实现了重组,而且在结构和功能上没有明显差异;表明小天线以及23 kDa、17 kDa蛋白可能不是LHCII和核心复合物结合及能量传递所必需的。 2、受体侧光破坏和色素置换对PSII RC的影响: 在800 μmol.m-2 .s-1光照和无外加电子受体、供体的情况下,研究了PSII RC色素的受体侧光破坏情况。Chl a、Pheo和β-Car的光漂白几乎同时发生,其中在680 nm吸收的色素破坏最为显著,670 nm吸收的外周Chl比其他色素更加稳定。荧光发射强度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最大发射峰位逐渐蓝移,表明色素之间的能量传递受到破坏。用β-Car的主要吸收波长488 nm和514.5 nm激发得到两组谱带峰位和强度不同的拉曼光谱,表明在PSII RC中存在两个光谱性质不同的β-Car。光破坏过程中两组谱带的位置和带宽都没有明显变化,表明β-Car的光保护机制不涉及自身构象的变化。 将PSII RC与Cu-Chl a进行色素置换,得到了与Cu-Chl重组的RC(Cu-Chl-RC),含有0.5 Cu-Chl/2Pheo。与对照RC(按同样方式与Chl a置换的RC)和天然RC相比,Cu-Chl含量增加而Chl含量减少,660 nm的吸收增加而670 nm吸收降低,因此推测是外周Chl被替换。色素置换过程对RC的多肽组分及大部分的P680活性没有影响,CD光谱的变化也很小,表明产生CD信号的色素和蛋白环境也没有受到明显影响。但是Cu-Chl-RC的荧光发射强度明显降低,最大发射峰蓝移且峰形发生变化,Cu-Chl可能在重组RC中作为激发态的淬灭剂,阻碍了色素之间的能量传递。

Relevância:

10.00% 10.00%

Publicador:

Resumo:

细胞色素b6f蛋白复合体(Cytochrome b6f complex, Cyt b6f)是光合膜上参与光合作用原初反应过程的主要膜蛋白超分子复合体之一。莱茵衣藻和嗜热蓝细菌的Cyt b6f三维晶体结构均显示,每Cyt b6f单体分子含有1分子Chlorophyll a (Chl a ),充分肯定了Chl a 是Cyt b6f天然成分的观点(Kurisu et al,2003;Stroebel et al,2003)。研究表明不同来源的Cyt b6f中Chla单线激发态寿命(或荧光寿命)并不一样,多数的研究结果认为Cyt b6f中Chla单线激发态寿命只有200ps左右,但是也有Cyt b6f中Chla单线激发态寿命为~600ps的报道;而甲醇中游离Chl a 的单线激发态寿命为4ns左右。针对Cyt b6f中Chla单线激发态寿命快速淬灭的现象,Dashdorj 等(2005)根据晶体结构推测Cyt b6f中Chla单线激发态和邻近的Cyt b6亚基上Tyr105残基发生电子交换传递,从而快速淬灭Chla单线激发态,减少了三线态Chl a和单线态氧的产生,并且认为这是Cyt b6f保护自身不受单线态氧破坏的一种机制,但是这一推测缺乏有力的证据。另外,Cyt b6f中Chla的功能仍然未知。本文以菠菜Cyt b6f为对象,结合多种实验手段,测定了菠菜Cyt b6f中Chl a单线激发态寿命,并对复合体中Chl a 单线激发态淬灭的机理进行了深入研究。此外,我们还对复合体中Chl a 可能的功能进行了初步地探讨。获得了如下的结果: 1.针对不同来源的Cyt b6f中Chla单线激发态寿命(或荧光寿命)测定结果不同的报道,仔细分析了其中的原因,发现除了样品来源的差异外,使用不同的去垢剂可能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在实验中,不同的研究者分别采用了十二烷基麦芽糖苷(n-Dodecyl β-D-maltoside,DDM,)和八烷基葡萄糖苷(n-Octyl β-D-glucopyranoside,β-OG)作为溶解样品的去垢剂。因此,本文借助稳态吸收和稳态荧光光谱、瞬态光散射技术,CD光谱和亚皮秒时间分辨吸收光谱等技术,分别研究了这两种去垢剂对Cyt b6f结构和功能的不同影响。结果表明,DDM去垢剂能使Cyt b6f处于较好的分散体系中,其中血红素和Chl a分子处于特定的蛋白环境中,不会导致Cyt b6f变性;而β-OG去垢剂会使Cyt b6f产生聚合现象,其中的血红素和Chl a与蛋白环境的相互作用减弱,和DDM相比其电子传递活性显著降低,Chl a单线激发态寿命延长,Chl a更容易被光破坏。通过这一工作,我们优化和确定了Cyt b6f的溶解条件,为下面的研究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2.利用Tyr的特异性修饰剂p-Nitrobenzenesulfonyl Fluoride(NBSF)对Cyt b6f样品进行特性修饰,经原子吸收谱、荧光谱、CD谱、质谱等方法对修饰后的样品进行鉴定,并结合时间分辨飞秒吸收光谱技术,测得修饰后的样品在660nm激发下Chl a 单线激发态寿命延长,从而在实验上提供了Tyr与淬灭Chla单线激发态有关的证据。但是对Cyt b6f 中Chl a瞬态吸收图谱仔细研究表明,菠菜Cyt b6f 中Chl a单线激发态快速淬灭过程中并没有发现Tyr与Chl a 之间发生电子传递时所形成的Chla•¯。以上结果表明,Cyt b6f 中Chl a单线激发态快速的淬灭确实和邻近的Tyr105有关,但是与Dashdorj 等提出的Chla单线激发态和Tyr105残基发生了电子交换传递从而淬灭Chla单线激发态这一想法不符,关于这一问题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 3.红光和绿光对Cyt b6f 照射,Cyt f可以被还原,并且红光比绿光更容易使Cyt f 还原,暗示Cyt f 的还原与Chl a 的关系密切,有可能是Chl a 被激发后,其被激发的电子传给Cyt f。对这一现象的进一步研究表明,Cyt b6f在光照条件下,Cyt f 的还原与体系内C10-PQ库的氧化还原状况相关,氧化型的C10-PQ可能介导电子从Chla传向Cyt f。由于在体内质体醌库的氧化还原状态往往决定Cyt b6f 的氧化还原状态,而通过对Cyt b6f不同氧化和还原状态的吸收谱和荧光谱的研究表明,氧化态和还原态的Cyt b6f 中,Chl a 与蛋白的结合状态是有差异的。这些差异可能暗示着Chl a 分子在行使其功能时与复合体的氧化还原状态是有关系的。通过以上的结果,对Cyt b6f中Chl a 可能的功能进行了假设。 4.此外,我们还发现Cyt b6f具有明显的过氧化物酶活性。在0.1 mmol/L乙酸钠缓冲液,pH3.6,25℃,[H2O2] <40mmol/L的条件下,其催化反应的速度常数为kobs=26±1.2M•s-1;对H2O2的Km 值为50mmol/L,对guaiacol的Km 值为2mmol/L;反应的最适pH为3.6,最适离子强度为0.1,最适温度为35℃。推测Cyt b6f的这种过氧化物酶活性可能是在胁迫环境下使Cyt b6f中的血红素和Chl a 分子免受H2O2的破坏。

Relevância:

10.00% 10.00%

Publicador:

Resumo:

CP43和CP47是PSII中位于类囊体膜上的两种内周天线色素蛋白复合体,它们都是由六个跨膜的α-螺旋和五个膜外环组成。CP43和CP47的主要功能是把光系统II(PSII)外周天线色素蛋白复合体(LHCII)吸收的能量传给反应中心(RC),从而引起光化学反应。因此,研究CP43和CP47的结构与功能对于揭示植物光合作用高效吸能、传能的分子机理具有重要意义。由于CP43和CP47的分离纯化比较困难,所以相对于其它的光合膜蛋白来说,人们对CP43和CP47的研究比较少。在本文中,我们在分离、纯化CP43和CP47的基础上,采用多种光谱学和波谱学技术对CP43和CP47在GuHCl和高温作用下的变性过程及其结构与功能的变化规律进行了比较深入的研究,获得了如下结果: 1. CP43和CP47膜外区的结构特点及盐酸胍(GuHCl)引起的变性研究 我们用荧光光谱、园二色(CD)光谱研究了GuHCl引起CP43和CP47的变性过程及其膜外区的结构特点。研究发现:CP43和CP47的膜外区具有一定的有序结构,而不是一种没有规则的伸展状态;和CP43相比,CP47的三级结构及Chl a的微环境对GuHCl更敏感。在GuHCl作用下,从β-Car到Chl a的能量传递变化和三级结构的变化密切相关,而与二级结构变化的相关性则较小;和大多数水溶性蛋白不一样,CP43和CP47对GuHCl变性有一定的抵抗力,而且其变性过程不表现为二态过程,这些都是膜蛋白的特点。 2 CP43和CP47中与芳香族氨基酸有关的能量传递研究 我们用吸收光谱、荧光光谱并参照PSII的3.5 Å的晶体结构分析结果研究了CP43和CP47中与芳香族氨基酸有关的能量传递。发现:和水溶性蛋白不一样,CP43和CP47中的酪氨酸(Tyrs)并不能有效的把其能量传给色氨酸(Trps);CP43和CP47中的芳香族氨基酸能通过Föster机制和Dexter机制把其能量传给Chl a,并且CP47中的传递效率要大于CP43;在CP47中Föster机制是芳香族氨基酸和Chl a之间能量传递的主要方式,而在CP43中Dexter机制则是主要方式。这些结果也暗示了,太阳光中的紫外辐射对植物来说除了其伤害作用以外也有一定的益处。 3 GuHCl诱导CP43和CP47变性的太赫兹(THz)光谱研究 THz时域光谱技术(THz-TDS)是研究分子构型状态的一个新工具。近年来,已被应用于物理或化学分子的研究中。我们首次把这个技术应用到光合膜蛋白CP43和CP47的GuHCl变性研究上。研究发现,在小于1.5 THz时,THz吸收光谱强度随着频率的增加而增加可以看作是蛋白质变性的标志。在GuHCl作用下频域光谱中出现的1.8 THz峰应来源于Chl a和GuHCl之间的相互作用。实验结果表明,THz光谱是区分蛋白分子的不同构型状态以及监测蛋白变性过程的有力工具。 4 CP43热变性的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和THz光谱研究 我们用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技术(FT-IR)、SDS聚丙稀凝胶电泳(SDS-PAGE)和THz光谱技术对CP43的热变性过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高温处理下,CP43的二级结构发生了变化,且其跃变点发生在59℃。随着温度的逐渐升高,CP43先发生凝集,接着又发生降解;CP43的低频振动模随着温度的升高和分子量的减小也发生变化。我们还证实THz光谱技术在监测膜蛋白的热变性时既有它的优越性,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这些结果为THz-TDS技术在生物样品上的应用提供了基本的资料,并完善了相关的理论。

Relevância:

10.00% 10.00%

Publicador:

Resumo:

盐胁迫是限制高等植物和藻类生长和产量的主要环境因子之一。PSII对环境胁迫的响应被认为是光合作用适应逆境过程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尽管盐胁迫对PSII的影响已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但有关盐胁迫对PSII作用方式和位点的研究仍存在着争议。我们主要研究了盐胁迫对螺旋藻PSII结构和功能的影响,以探讨盐胁迫对PSII的作用方式和位点以及该藻细胞PSII对盐胁迫的适应机理。主要研究结果如下: 1. 用0、0.2、0.4、0.6、0.8M NaCl处理螺旋藻细胞12小时。随盐浓度的增加,螺旋藻细胞的Chla、carotenoid、PC、APC及蛋白含量均呈下降趋势,说明盐胁迫抑制了上述色素及蛋白的合成或加速了它们的降解,从而影响了螺旋藻的光合作用。 2. 随盐浓度的增加,螺旋藻细胞光合放氧活性和PS II电子传递活性显著降低,表明盐胁迫引起藻细胞PS II活性的下降。 3. 通过放氧活性、热致发光(TL)、多相荧光瞬态上升动力学曲线的测定以及Western 杂交,来探讨盐胁迫对螺旋藻细胞PS II供体侧电子传递及OEC33蛋白含量的影响。结果显示:随盐浓度的增加,螺旋藻细胞光合放氧活性和PS II电子传递活性下降;TL B-band和Q-band强度降低,在0-0.6M NaCl下,B-band的周期性振荡清楚,最大值出现在第二次和第六次闪光,而在0.8M NaCl时,S态振荡基本上消失,S 态氧化还原循环受阻;Fm, J、I和P相荧光水平降低。以上结果都表明盐胁迫使PS II的放氧侧受损伤。且随盐浓度的增加,盐分引起螺旋藻细胞外周蛋白OEC33的降解,在蓝藻中首次提出放氧机构的S态循环受阻,放氧活性降低。 4. 通过OJIP曲线的测定以及JIP-test、闪光诱导的可变荧光衰减动力学、热致发光(TL)的分析,我们研究了盐胁迫对螺旋藻细胞PS II受体侧的影响。结果显示: JIP-test的参数Ψo和φEo随盐浓度的增加而下降,显示QA-到QB 电子传递受阻;可变荧光衰减动力学快相组分半衰期延长,所占总可变荧光百分比下降,表明QA-到QB 电子转移变慢,中相组分半衰期延长、所占百分比下降,说明空的QB位点对PQ的结合减慢,有可能PQ分子对QB位点的结合能力下降;TL B-band和Q-band的峰温度出现了位移,可能QA、QB的氧化还原电势发生了改变。以上结果表明,盐胁迫伤害了PSII受体侧的电子传递。 5. 首次运用闪光诱导下的叶绿素荧光上升及其衰减动力学来研究盐胁迫对PS II受体侧的影响。 6. 盐胁迫下,PS II供体侧和受体侧电子传递受抑制,有活性的PSII反应中心数量下降,说明盐胁迫对螺旋藻细胞PSII的伤害也可能是多位点的作用方式。此外,盐胁迫下,藻细胞放氧活性的下降快于受体侧QA 到QB电子传递所占百分比的下降,有可能PS II放氧侧先受损伤,然后是反应中心和受体侧。上述结果表明盐胁迫下PSII活性的降低是由于PSII供体侧和受体侧电子传递的抑制,有活性的PSII反应中心的减少。 7. 借助螺旋藻类囊体膜的Western杂交分析,来研究盐胁迫对螺旋藻类囊体膜PSII相关蛋白的影响。结果表明,上述PSII活性的抑制是由于类囊体膜蛋白的损失。主要与PSII反应中心CP43、CP47和OEC33蛋白含量的下降有关。 8. PS II机构对盐胁迫的适应涉及以下几个方面:降低吸收横截面,(PC/chla,APC/chla比值的降低);光系统II光化学反应的改变,通过关闭的PS II反应中心比例的增加,使得PS II机构免于过多激发能的伤害而得以保护;提高了剩余的有活性反应中心的耗能效率(DIo/RC增加);保持有活性反应中心高的激发能转化效率,比如,TRo/RC保持不变;另外,随盐浓度的增加,由藻胆体向光系统I的能量传递增加,避免过量激发能对 PSII的伤害,使螺旋藻细胞适应盐胁迫环境。

Relevância:

10.00% 10.00%

Publicador:

Resumo:

光合作用是地球上最重要的化学反应,它主要发生在叶绿体的类囊体膜上。光能是整个光合作用反应的驱动力,因此光能的捕获和传递过程将会直接影响整个生物体的光合作用表现。在高等植物中,光系统II(PSII)的大量捕光色素蛋白复合体(LHCIIb)作为最主要的、含量最多的光能捕获和传递器官,在光合作用过程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经过数十年的研究,认为LHCIIb主要的功能有以下四个方面:捕获和传递光能、光保护和过剩能量耗散、调节光能在两个光系统中分配和维持类囊体膜的结构。同时对其空间结构也在2.72Å的水平上进行了解析,发现每个单体含有14个叶绿素分子(Chl),其中8个叶绿素 a(Chl a)和6个叶绿素 b(Chl b),2个黄体素(Lut),一个新黄质(Neo)和一个紫黄质(Vio),3个跨膜α-螺旋和2个双亲α-螺旋。尽管目前对其空间结构和基本功能有了初步的了解,但以往研究均是对LHCIIb的三个色素蛋白复合体(Lhcb1、Lhcb2和Lhcb3)的混合研究,而关于Lhcb1、Lhcb2和Lhcb3各自的氨基酸组成、色素组成、各种光谱性质和稳定性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对Lhcb1、Lhcb2和Lhcb3各自的特性研究可以使我们更加深刻地理解LHCIIb的结构和功能。 本论文首先利用RT-PCR技术从豌豆(Pisum sativum L.)中提取了编码大量捕光色素蛋白复合体的三个脱辅基蛋白基因,分析了它们编码蛋白的氨基酸序列,并系统地研究了三个蛋白与其他物种中的三个蛋白之间的亲缘关系;然后在体外进行了成功的表达和与色素重组,进而对重组LHCIIb的色素组成及光谱特征进行了系统地对比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Lhcb1和Lhcb3的保守性高于Lhcb2,且Lhcb3最高,Lhcb1和Lhcb2的蛋白序列相似程度高于Lhcb3;Lhcb1同质三聚体的Neo含量和α-螺旋含量高于Lhcb1单体,Lhcb2单体和Lhcb3单体的α-螺旋含量高于Lhcb1单体;与Lhcb1单体和Lhcb2单体相比,Lhcb1同质三聚体和Lhcb3单体的荧光发射光谱明显红移,与核心复合物的光谱特征更加接近,这一区别可能更加有利于能量向核心传递;吸收光谱中表明,Lhcb1和Lhcb2存在两个Chl a吸收峰,根据分析超快吸收得到的模型(Amerongen & Grondelle,2001),这两个吸收峰可能代表Chl a的两个吸收中心。 在对LHCIIb各种基本特性研究的基础之上,本论文使用三氟乙酸(TFA)、离液剂尿素、离子性去污剂SDS、非离子型去污剂Triton X-100对Lhcb1单体进行了处理,使用不同温度对Lhcb1单体和同质三聚体、Lhcb2单体和Lhcb3单体进行处理。研究了它们在不同条件下的稳定性,主要结果如下: 1) 低浓度的尿素不能使Lhcb1变性,但可以影响色素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和相互作用。尽管SDS可以使Lhcb1解体,但解体后的蛋白仍旧保留了部分α-螺旋结构。TFA和非离子型去污剂Triton X-100可以使Lhcb1完全解体,并且可以完全破坏蛋白α-螺旋结构,TFA主要是通过影响色素结构和增加蛋白内部的分子间排斥力来破坏Lhcb1,而Triton X-100主要是通过破坏疏水作用力来破坏Lhcb1。高温可以使LHCIIb解体,但不能使蛋白二级结构完全消失。 2) 尿素、温度和Triton X-100均不引起色素本身的破坏,SDS和三氟乙酸使氢置换叶绿素卟啉环所螯合的镁离子,产生去镁叶绿素,造成色素本身结构的严重破坏。 3) 随着温度的升高,色素蛋白复合体的结构和功能会遭到破坏。在Lhcb1和Lhcb2中首先被破坏的是长波长吸收的Chl a。 4) .就功能而言,Lhcb1同质三聚体最为稳定,其次为:Lhcb1单体 > Lhcb3单体 > Lhcb2单体;.就结构而言,Lhcb1单体和Lhcb1同质三聚体相似,稍微较Lhcb2和Lhcb3稳定。 5) 不同处理方式均发现色素蛋白复合体的变性过程依次为:以Chl a为主的相互作用消失,其后依次为以Chl b为主的相互作用消失,以类胡萝卜素为主的相互作用,最后消失的是蛋白的二级结构。在结构受到破坏的同时,能量传递最先受到影响。 6) 解体过程并不是折叠过程的逆过程。

Relevância:

10.00% 10.00%

Publicador:

Resumo:

光系统I(photosystem I,PSI)是光合膜上参与光合作用原初反应过程的主要膜蛋白超分子复合体之一。高等植物的PSI是由核心复合体(14个亚基)和捕光色素蛋白复合体I(light-harvesting complex I, LHCI,含4个Lhca蛋白)组成的超分子复合体,它的主要功能是调节光诱导的从囊腔侧的质体兰素(plastocyanin,PC)向基质侧的铁氧还蛋白(ferredoxin,Fd)的电子传递。研究PSI的结构与功能对于揭示植物光合作用高效吸能、传能的分子机理具有重要意义。在本文中,我们首先建立了分离制备PSI及其亚组分的方法(Qin et al., 2007),并在此基础上对PSI在强光破坏的过程中结构与功能的变化进行了比较深入的研究。本论文的主要研究结果如下: 1.快速、高效分离纯化PSI及其亚组分方法的建立。 国际上传统的PSI分离方法(Bassi and Simpson, 1987; Croce et al., 1998; Påsllon et al.1995; Schmid et al. 2002),耗时长较长(分离PSI颗粒一般需要多于20h的蔗糖超速离心过程,而分离PSI的亚组分则需要25-60h的蔗糖超速离心过程)、得率较低,这不便于PSI方面的研究,为此我们首先改进了传统的分离纯化方法。新方法以高等植物菠菜叶片作为原材料,使用Triton X-100作为增溶剂,通过差速离心技术获得的粗制品,然后使用十二烷基麦芽糖苷(n-Dodecyl β-D-maltoside, DDM)增溶PSI粗制品,之后采用100,000×g,垂直转头(Beckman VTi 50)0.1-1 mol/L蔗糖梯度离心3h获得纯度较高的PSI颗粒。然后使用DDM和3-(N, N-Dimethylpalmitylammonio) propanesulfonate (zw 3-16)两种增溶剂处理PSI,后经100,000×g,垂直转头(Beckman VTi 50)蔗糖梯度离心4h获得纯度较高的PSI core、LHCI-680、LHCI-730复合体。采用吸收光谱、荧光光谱技术研究了各样品的基本光谱学特性,采用HPLC分析了各样品的色素组成,结果显示平均每个Lhca蛋白结合1.5-1.6黄体素,1.0紫黄质, 0.8-1.1 β-胡萝卜素,该方法制备的LHCI比传统方法制备的LHCI减少了类胡萝卜素的丢失。这一工作为以后结构与功能的研究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PSI复合体及其亚组分的特性研究。 PSI颗粒具有一定的适应环境酸碱变化的能力,在我们的试验条件下PSI颗粒在pH 5-10相对稳定。PSI、LHCI很难通过加入Mg2+、Ca2+、Na+阳离子聚集沉淀。经绿胶鉴定我们制备的LHCI-680、LHCI-730是二聚体形式;而把PSI绿胶后再进行第二向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氨凝胶电泳(SDS-PAGE)电泳,结果发现在稍强烈的绿胶增溶条件下,LHCI-730是以二聚体的形式存在,但是LHCI-680却是以单体的形式出现。这说明LHCI形成的二聚体,尤其是LHCI-680,较容易受到增溶处理而分离成单体形式,解释了以生化分离手段得到的LHCI-680的聚集形式是单体还是二聚体这个目前国际上还有有争议的问题。 3.PSI、LHCI光破坏的基本特点。 采用白光(2500 μmol•m-2•s-1)照射PSI颗粒,通过SDS-PAGE及室温吸收光谱检测光照过程中PSI复合体的变化,结果表明:去氧处理能够大大延缓PSI的光破坏,而PSI脱辅基蛋白不会发生光破坏,这说明PSI发生的光破坏可能与Chl与O2的相互作用有关。采用白光(1000 μmol•m-2•s-1、300 μmol•m-2•s-1)处理LHCI-680、LHCI-730,发现LHCI-680被破坏的速度明显快于LHCI-730被破坏的速度,这是首次在体外分离的水平上揭示了不同LHCI光破坏方面的差异。LHCI-680与LHCI-730在光破坏方面的差异可能与两种天线蛋白结合的类胡萝卜素的种类和数量不同有关,还可能与二者结合的长波长Chl的情况有关,但是具体的原因还有待于进一步的研究。 4.结合不同的捕光色素蛋白复合体(light-harvesting complex,LHC)对PSI光破坏的影响。 为了研究结合不同的捕光天线对PSI光破坏的影响,我们制备了PSI-LHCII、PSI、PSI core三种复合体。使用白光(2500 μmol•m-2•s-1)照射这三种复合体,并通过测定各复合体在光破坏过程中蛋白亚基、吸收光谱、PSI活性及P700含量的变化,对比三者光破坏的速度,结果发现PSI-LHCII在这三种复合体中光破坏速度最快,而PSI和PSI core两种复合体光破坏速度基本一致。我们推测在光照过程中部分光系统II捕光Chl a/b蛋白复合体II(light-harvesting complex II,LHCII)能够向PSI core传递能量,另外PSI-LHCII绿胶分析的结果表明发生了LHCII三聚体向单体的转变,这种强光下发生的LHCII聚合形式的转化可能是高光强下调节光能捕获的一种机制,由于植物体内具有较完整的保护系统,体内PSI-LHCII的光破坏可能与体外情况不同;另外LHCI与PSI core的解离可能发生在强光照射的早期,具有保护PSI core减少光破坏的积极作用。该部分的研究首次观察了结合不同的捕光天线对PSI光破坏的影响。

Relevância:

10.00% 10.00%

Publicador:

Resumo:

磷脂酰甘油(PG)是光系统I(PSI)中唯一的磷脂,也是PSI重要的组成部分。在本工作中,我们通过改变PSI中PG的含量(体外重组至PG脂质体或专一性磷脂酶降解),研究了PG对PSI的调控作用。主要结果如下: 1. 外加PG导致PSI色素的结合状态和激子相互作用发生改变。吸收光谱中,Chl a特征峰蓝移且吸收降低。低温荧光光谱中,680nm处的峰逐渐明显,F730-735 /F680的比值下降,LHCI-730激发峰蓝移。可视CD光谱中Chl a、Chl b蓝移,它们的相互作用增强;类胡萝卜素分子发生红移。 2. PSI的重组引起了PSI蛋白质结构的改变,即蛋白的α-螺旋结构增加而无序结构含量减少。同时,PSI蛋白质内部的色氨酸残基处于更极性的环境。 3. PG对PSI的电子传递的影响具有浓度效应。低浓度时可以促进PSI的电子传递活性,而在相对较高浓度时抑制PSI的电子传递。 4. PLA2的处理导致PSI中PG的缺失,抑制了PSI反应中心P700的暗还原反应,即延长了其还原所用的时间。P700的暗还原反应存在快相和慢相两相反应。PG的缺失降低了这两相反应的反应速率,抑制了电子从质体蓝素(PC)到P700+的传递。

Relevância:

10.00% 10.00%

Publicador:

Resumo:

高温胁迫是限制高等植物和藻类生长和产量的主要环境因子之一。光系统II(PSII)对环境胁迫的响应被认为是光合作用适应逆境过程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高温胁迫对螺旋藻PSII的研究相对较少,对PSII受体侧的研究更加少了。我们借助热致发光及QA-再氧化动力学,这两种检测完整光合生物PSII供体侧和受体侧电子传递的有效、简单、无损伤的方法,为高温胁迫如何影响供体侧和受体侧的电子传递提供更直接的依据,获得高温胁迫对PSII功能影响的更精确的消息。另外,有关螺旋藻在高温胁迫下的能量传递过程研究较少,希望在荧光光谱研究的结果上探求其对高温胁迫的适应机理。主要研究结果如下: 1.高温胁迫抑制螺旋藻PS II的活性, PSII原初光能转化效率Fv/Fm随处理温度的提高而下降。高温去除后Fv/Fm可以得到部分恢复(5-15%)。 2.高温胁迫对闪光诱导的可变荧光衰减动力学有显著影响,分别代表QA-到QB 的直接电子传递和PQ分子扩散到空的QB位点后QA-到QB电子传递的快相(半衰期160 ms)和中相(半衰期2 ms)占整个可变荧光的比例,随处理温度的升高显著降低,而代表S2QA- 电荷重组的慢相(半衰期约4s)显著增加。显示高温导致QA到QB的电子传递以及PQ与QB位点的结合受阻,从而促进了QA-与放氧复合体S2态的重组过程。同时我们发现,经过5分钟的恢复,这些光系统II还原侧电子传递的功能抑制能够大部分得到恢复,显示高温胁迫对受体侧电子传递的影响具有可逆性。 3. 通过采用77K低温荧光光谱等手段,我们研究了高温胁迫对螺旋藻细胞光合能量传递的影响。研究显示,高温胁迫对580nm和436nm激发的低温荧光光谱都有显著影响。高温胁迫对PS I的发射峰F725和F751没有显著影响,显示高温没有影响藻胆体到光系统I的激发能传递。而高温胁迫引起了PBS对PS II荧光发射比值的上升,说明高温抑制了藻胆体到光系统II之间的激发能传递。但藻蓝蛋白的发射峰643nm在高温处理后基本没有变化,显示高温抑制PBS到PS II的能量传递不是由于藻蓝蛋白到别藻蓝蛋白之间的能量传递受阻造成的。结果还显示,高温胁迫对藻胆体到光系统II能量传递的抑制也不是由于藻胆体与光系统II发生分离,而是抑制了别藻蓝蛋白到CP43和CP47的能量传递,原因可能是由于藻胆体内部结构的改变引起的。 4.热致发光(TL)和荧光衰减动力学的测定和分析结果显示,高温胁迫改变了S2QA-和S2QB-重组体的稳定性,其中S2QA-的稳定性降低,S2QB-的稳定性升高。根据具有异质性的TL信号,我们推测有活性PSII中有可能存在对高温胁迫敏感度不同的两种亚基,它们具有不同的QB/QB-氧化还原势能。当高温胁迫造成相当数量的反应中心失活,QA到QB正常的电子传递受阻时,光系统有可能通过保存更多的具有较高能量的反应中心亚基,达到促进QA到QB的电子传递的目的。 5. OJIP荧光瞬态上升曲线在高温胁迫后出现标志性K峰,说明螺旋藻的放氧复合物受到伤害,放氧S态引起的多次闪光下的TL振荡,显示这个高温处理对S1→S2的转变没有影响,却抑制了S2→S3的转变,这同OJIP荧光瞬态上升曲线的结果相一致,说明高温对螺旋藻放氧复合体造成了伤害。

Relevância:

10.00% 10.00%

Publicador:

Resumo:

光合作用过程中光能的吸收、传递和转化都是在类囊体膜中进行的,它是由脂质双层膜和色素蛋白复合物构成的。光系统II(PSII)是存在于类囊体膜中的多亚基色素蛋白复合物,主要功能是吸收光能,进行光诱导的电荷分离,产生电子传递并催化水的光解。光系统II捕光天线复合物(LHCII)与PSII核心复合物结合形成的PSII-LHCII超分子复合物,是PSII在体内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元,这一结构保证了LHCII吸收的能量快速有效的传递到PSII反应中心,进行原初光化学反应。膜脂与膜蛋白的相互作用在调节PSII-LHCII超分子复合物各亚基之间的结构和功能方面起着重要作用,而在类囊体膜脂中,非双层脂单半乳糖甘油二脂(MGDG)含量最多,约占50%,在光合膜蛋白的结构和功能中具有重要作用。 本论文利用脂质体重组等技术研究了LHCII和放氧核心超分子复合物(OECC)之间的功能关系,MGDG的作用以及微量天线的功能。主要结果如下: 1. MGDG能和Chl a、PC或其它类囊体膜脂一起与PSII蛋白构建蛋白脂质体,脂质体形状较规则统一,基本呈圆球状,阻止了MGDG反六角相结构的形成。脂质体的直径大小在100-500 nm之间,属于小单层脂质体。PSII膜蛋白LHCII和OECC能在MGDG脂质体中实现重组,形成LHCII-OECC超分子复合物,在结构上相互偶联,LHCII-OECC蛋白颗粒直径在15-25 nm之间。LHCII吸收的能量能够传递到核心复合物OECC中,形成功能上的偶联,而且LHCII的结合增加了功能天线的大小和捕光截面积,从而提高了PSII的光化学活性。 2. MGDG对蛋白脂质体的结构和功能有影响。低温荧光发射光谱和PSII光化学活性的结果显示,MGDG影响了PSII复合物色素和蛋白的存在状态;MGDG能增强LHCII和OECC之间的相互作用,促进能量从LHCII到核心复合物的传递,提高PSII的光化学活性。 3. MGDG促进类囊体膜脂和PC-MGDG蛋白脂质体的放氧活性的原因不同。在类囊体膜脂脂质体中,MGDG主要通过膜蛋白疏水部分的横向压力增加PSII偶合的天线量,提高PSII的光化学活性;而在PC-MGDG蛋白脂质体中,MGDG不能加强PSII与天线的偶合,可能是通过MGDG与LHCII的相互作用,增加PSII的光化学活性。 4. 微量天线不是大量天线和核心复合物重组和相互作用所必需的,但微量天线的存在,能促进大量天线与PSII核心复合物之间的能量传递和放氧活性,大量天线与PSII核心复合物之间的偶联作用得到增强。而且蛋白脂质体放氧活性的证据表明,MGDG能促进微量天线的这种作用。

Relevância:

10.00% 10.00%

Publicador:

Resumo:

2008年6月三峡水库部分支流库湾第一次暴发大面积蓝藻水华,表明水库支流库湾生态环境已经恶化。以香溪河库湾为例,于2008年6月6日~7月25日,每间隔7天在库湾14个采样点采集水样一次,对蓝藻水华进行监测,研究蓝藻水华生消过程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这次水华自2008年6月9日暴发,6月20日达到顶峰,7月11日结束,持续大约1个月;综合营养状态指数(TSI)与叶绿素a(Chl.a)所指示的水体营养状态,将同时满足TSI>60与Chl.a>20μg/L两个条件的区域边界视为蓝藻水华暴发的临界状态;整个水

Relevância:

10.00% 10.00%

Publicador:

Resumo:

测定了底栖藻类在武汉东湖沿岸带人工基质上建群时的生物量和藻垫中不同组分的磷含量,结果显示,建群期间底栖藻类的生物量(叶绿素a和无灰干质)与总磷(total phosphorus,TP)含量显著相关.建群早期藻垫中总磷的含量随底栖藻类生物量的缓慢增加而增加,随着以绿藻占优势的底栖藻类群落的发展,生物量呈指数级增加,藻垫的总磷含量也快速增加,两者同时在第28d达到最高峰值(Chl a=54.5μg.cm-2;TP=96.7μg.cm-2).单位生物量的藻垫对磷的滞留作用(TP/Chl a)随着底栖藻类生物量的

Relevância:

10.00% 10.00%

Publicador:

Resumo:

阿氏浮丝藻(Planktothrixagardhii)是水华蓝藻的重要类群,实验对我国不同省份分离到的5株阿氏浮丝藻生长速率、色素组成、光合活性参数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分离于广州的HAB1128叶绿素a(Chl.a)含量较低,藻蓝蛋白(C-PC)比例和含量较高.电子传递速率(ETR)测定结果表明,HAB1128的ETR曲线较高,最大ETRmax值也显著高于其余4株,高效的光能电子传递链弥补了光合色素Chl.a的不足,以致HAB1128保持了中性的生长速率.分离于武汉东湖的HAB631则与之正好相反,较高的

Relevância:

10.00% 10.00%

Publicador:

Resumo:

本文研究了不同重碳酸盐(HCO_3~-)碱度2.3mmol/L(ALK2.3)和12.4mmol/L(ALK12.4)条件对蛋白核小球藻光合活性、色素组成、丙二醛(MDA)含量与胞外多糖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碱度增加对蛋白核小球藻光合活性呈促进-抑制-促进效应,ALK2.3对光合活性影响的强度高于ALK12.4.碱度增加提高叶绿素b/叶绿素a(Chl.b/Chl.a)的值,降低类胡萝卜素/叶绿素(Caro/TChl)的值,并且ALK12.4条件下对藻细胞的作用程度强于ALK2.3.此外碱度增加刺激蛋白核小

Relevância:

10.00% 10.00%

Publicador:

Resumo:

对云南6个高原湖泊沿岸带底栖藻类的群落结构、现存量等进行了调查,研究期间发现底栖藻类群落主要由绿藻门的刚毛藻(Cladophora spp.)和硅藻门的一些附植种类组成,除硅藻群落在泸沽湖占优势外,其它湖泊中绿藻群落的相对比率高于硅藻。底栖藻类现存量(chl a)以星云湖最高(24μg·cm-2);底栖硅藻密度以泸沽湖的鸟岛最高,为9.3×106cells·cm-2。分析不同湖泊底栖硅藻的群落结构发现:底栖硅藻Epithemia sorex和Cocconeis klamathensis分别是泸沽湖和抚仙湖

Relevância:

10.00% 10.00%

Publicador:

Resumo:

采用藻类生物测试标准方法研究了不同氮浓度条件下绿球藻(Chlorococcumsp.)的生长及生理变化.结果表明,相对BG11(1.500g/LN)培养基,低N条件下(0.015,0.150g/L)绿球藻生长较好,对N的吸收率高达85%以上;高N条件下(4.500~30.000g/L)被试藻类生长减缓甚至停滞,但对N的吸收率仍达70%~80%.当N浓度>4.500g/L时,绿球藻Chl-a+Chl-b的含量呈逐渐减少趋势;当N浓度>1.500g/L,绿球藻硝酸还原酶(NR)活性、丙二醛(MDA)含量、过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