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 resultados para AL-CU-FE
Resumo:
Two series of mixed oxides, CoAlM and MgAlM (M = Cr, Mn, Fe, Co, Ni, Cu), were prepared by calcining their corresponding hydrotalcite-like compounds (HTLc). The ratio of Mg: Al: M (or Co: Al: hi) was 3:1:1. The catalytic activity of all samples for the reaction of NO + CO was investigat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activity of CoAlM was much higher than that of MgAlM. The structure and the property of redox were characterized by XRD and H-2-TPR.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only MgO phase was observed after calcining MgAlM hydrotalcites, and the transition metals became more stable. The spinel-like phase appeared in all of CoAlM samples after the calcination, and the transition metals were changed to be more active, and easily reduced. The activities of three series of mixed oxides CoAlCu obtained from different preparation methods, different ratio of Co:Al: Cu and at different calcination temperatures, were studied in detail for proposing the mechanism of reaction. The ability of adsorption of NO and CO were investigated respectively for supporting the mechanism.
Resumo:
通过OM,SEM和TEM等手段研究了在常规铸态以及快速凝固Al-8wt%Fe合金中原位生成TiC粒子时棚组成及显微组织的变化。同时结合利用外加法制备的常规铸态和快速凝固Al-8wt%Fe/TiC合金的娃微组织变化,得出了原位反应TiC粒子的生成及其在合金熔体中的变化行为:在常舰铸态下生成的尺寸较大的八岍体TiC颗粒在快速凝固过程中将发生全部或部分溶解,在随后的怏冷过程中将重新析出并形成细小的TiC粒子,原位生成的TiC粒子在快速凝固过程中同样可以对α-Al起到促发形核的作用。
Resumo:
通过寻求工艺参数与Fe 2 8% (at)Al粉末的最佳匹配 ,利用激光熔覆和复合材料原位合成技术 ,制备了熔覆质量好的α Fe(Al) /Fe3Al涂层。该熔覆层为α Fe(Al)固溶体胞状组织基体上分布着黑色DO3结构Fe3Al质点 ,多数质点分布在晶界上 ,颗粒尺寸为 (10 0~ 30 0 )nm。EDAX线扫描结果表明 ,Al、Fe在整个涂层中分布比较均匀 ,无宏观偏析 ;Al、Fe成分在近界面及界面处缓慢过渡 ,涂层和基体发生互扩散 ,为冶金结合。熔覆层的显微硬度为 6 39HV0 2 ,比基体高 2倍 ,多道搭接处理对熔覆层的硬度影响不大。
Resumo:
、I钠原子激光增强电离光谱(LEIS)方法的研究-以石墨杯为原子化器在LEIS方法中,最常见的原子化器是火焰。但由于火焰背景噪声严重且难以克服,在火焰原子化过程中,雾化和热离解不充分,仅有10~(-2)%的分析溶液参与吸收以及火焰气体使测定元素受到高度稀释等不利因素的影响,火焰原子化限制了LEIS方法灵敏度的进一步提高。考虑到石墨炉原子化器较火焰具有取样量少,绝对灵敏度高;样品(包括固态、液态)可直接引入石墨炉内;不会发生如同火焰中所存在的干扰效应;蒸发效率和原子化效率较高,几乎全部样品都能参与吸收等优点,本工作在已建立火焰LEIS方法的实验基础上,将原子化器改换为石墨杯进行了钠原子LEIS方法的研究。到目前为止,国内外仅有的几篇有关石黑炉LEIS的研究报告中,都报导了该方法对钠原子的检出限估计可达到10~(-14)-10~(-15)克,由于此项研究尚处于探索性研究阶段,故有关方法性的系统研究几乎还未见报导。本工作在未使用任何放大器的情况下(实验条件限制)对影响钠原子LEIS信号强度的诸因互进行了实验观察。主要包括:钠原子化条件;激光束位置、阳极电压、激光输出能量、电极位置以及激光脉冲重复率对LEIS信号强度的影响等。并绘制了校准曲线,统计方法的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11%(高浓度)18.2%(低浓度),在现有仪器条件下,还不能测出检出限,测定下限为3*10~(-9)克。对固体粉末直接进行了尝试,检测下限为5*10~(-8)克,进样是为5毫克。在进一步的研究工作中,如有条件使用低噪声的放大器及Bxear积分器,选择门检时间窗,或采用分步激发等手段,估计本方法定会达到预想的高灵敏度,检敏度至少提高了个数量级。对石墨炉原子化LEIS法来说,似比较详细的研究报告,截至实验停止时还未见报导。II原子吸收光谱法对发样中Zn、Cu、Mn、Al的测定发中微量元素ZN、Cu、Mn均属人体必需元素,与人体的生长发育和多种生理功能,临床医学等方面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而Al则被认为是异致某种疾病的元素之一。本工作报告了用火焰法测定Zn、Cu;石墨炉法测定Al、Mn的结果,其中,对Al的测定,为摆脱基体干扰,加入改进剂Mg(NO_3)_2,并采用平台石墨炉进行试验,得到了线性较好的工作曲线,但在实际测定时,由于实验条件的限制,只能采用一般石墨管加基体改进剂对少娄样品中Al含量进行测定。Zn、Cu、Al三种元素由标准曲线法测定;而Mn由于Fe的干扰无法消除而采用标准加入法测定,并因此限制了测定样品数。Cu、ZN、Mn三种元素的回收率分别为102.8%, 99.7%, 102.5%,变异系数为9.6%, 11.3%, 9.7%,对本地居民发中(30个发样)Zn、Cu含量进行测定,Zn、Cu的含量范围为148-318ppm,7.2-15ppm,并计算了Zn/Cu比。本方法对发样中四种元素的测定结果与ICP法进行对照。两种方法测定结果吻合得较好。
Resumo:
在三江平原布置长期试验,研究连年施用有机肥后土壤腐殖质变化及其对白浆±Fe、Mn、Al形态转化及磷生物有效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牛粪后土壤腐殖质含量升高,且以松结态腐殖质的增长为主;土壤的DTPA提取态和有机络合态Fe、Mn、Al含量上升,使土壤有效态磷含量上升。因此,生物措施是治理白浆土,促进土壤磷素养分有效性上升,增大土壤缓冲容量和抗逆性的有效措施。
Resumo:
本文利用快原子轰击质谱研究了2-(乙酰基-乙氧羰基)亚甲基四氢咪唑与Fe(Ⅲ)、Fe(Ⅱ)、Cu(Ⅱ)间的相互作同。不同的质谱特征表明了Fe(Ⅲ)与配位体形成了稳定的配合物,而Fe(Ⅱ)和Cu(Ⅱ)却具有促进配体之间的聚合作用。同时,观察到形成低聚体的不同说明了Cu(Ⅱ)的催化聚合比Fe(Ⅱ)更加有效。而且,为了使以上实验现象得到合理的解释,提出了相应的配住物中间体作用机理。
Resumo:
报道了白蜡虫马氏管胞内细胞质的绝大部分为两种矿质(尿酸结晶)所占据。一种为不 规则状结晶,占结晶总量的70%,大小不一,含有尿酸及Si、P、Cl、Fe、Cu、Zn和S等矿质元素。另一种为年轮状结晶,占结晶总量的30%,其体积较大,含尿酸及Cl、Ca、Al和Cu等矿质元素,起于线粒 体。结晶颗粒不排入管腔。因胞内存在大量结晶致使白蜡马氏管形 成以贮存排泄为主,溶质-水偶连排泄方式为辅的特有排泄方式。
Resumo:
氮的氧化物(NOx)是大气中的一种重要的污染物,是酸雨的主要来源,目前氮氧化物的无毒处理已经是国际环保研究中最关键的课题之一。本论文选择了两种复合氧化物:一种是钙钛石结构的含Cu的层状复合氧化物;另一种是以水滑石为前体经焙烧后得的复合氧化物为催化剂对它们的物化性质和对催化消除NOx的活性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得到了一些有意义的结果。第一部分:钙钛石型结构的含Cu层状复合氧化物钙钛石复合氧化物由于具有独特的物理化学性质,长期以来一直受到固态物理、固体化学和催化领域的科技工作者的重视。尤其近年来对它们在催化消除NOx反应中的活性的研究引起了催化工作者的极大兴趣,这是由于,一方面,钙钛石类复合氧化物对处理NOx的反应活性比较高,有希望取代贵金属催化剂;另一方面,探讨复合氧化物的固态物理、化学性质与处理NOx反应催化性能的关系,有利于揭示处理NOx反应的催化作用本质,为寻找高效实用的催化剂提供理论依据。本论文系统研究了三个系列含Cu钙钛石型复合氧化物的固态物理化学性质和对NO-CO反应的催化性能,并讨论了二者的关系。主要的工作和结论如下:1) 以La_2CuO_4为模型化合物研究了制备方法对它的性质的影响:用四种制备方法:柠檬酸络合爆炸法,聚乙二醇凝胶法,聚丙烯酰胺凝胶法,DTPA络合法合成了La_2CuO_4。比较了四种方法的特点,和制备方法对La_2Cu0_4的结构的影响,并对所得La_2CuO_4在NO-CO反应中的催化活性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聚乙二醇凝胶法和DTPA络合法有利于形成好的晶形,而聚乙二醇凝胶法和聚丙烯酰胺凝胶法对NO-CO反应有较好的活性,这是由于由不同制备方法得到的样品中的缺陷的种类和含量不I司所致。2) La_(1-x)Ba_xCuO_(3-λ)系列中Ba含量对它的性质的影响:用柠檬酸络合法合成了LaBa_2Cu_3O_(7-λ),LaBaCu_2O_(5-λ),La_2BaCu_3O_(7-λ) La_4BaCu_5O_(13-λ)及YBa_2Cu_3O_(7-λ)五种钙钛石结构的复合氧化物。XRD分析表明此系列样品均为层状ABO_3结构(分别为二,三,五层)。用XPS和O_2-TPD对样品中的氧种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样品中存在着两种活性氧种:α氧种和β氧种。在O_2-TPD中低温脱附的是α氧种,它可归属于化学吸附氧与样品中的氧空位的浓度有关。β氧种的脱附温度较高,它归属于晶格氧。利用H_2-TPR和化学分析的手段对样品中的金属离子和活性氧的稳定性进行了表征。结果显示大量的氧空位和Cu~(3+)存在于样品中,并且它们的浓度受Ba离子浓度的影响。此系列样品对CO还原NO的活性研究表明:它们的活性远远高于结构类似的Ln_2CuO_4和Ln_2NiO_4等复合氧化物,在低于300 ℃时N0转化率已接近100%.分析结果表明Cu~(3+)和氧空位对活性起很重要的作用。Ba离子的作用是:一方面使含Cu的ABO_3结构稳定;另一方面使样品更容易吸附NO。3) La_4BaCu_5O_(13-λ)中Mn或C0逐步取代Cu对样品性质的影响合成了两系列分别由Mn或Co逐步取代Cu的样品,XRD分析表明它们仍旧是钙钛石结构。通过XPS,O_2-TPD和化学分析方法对样品中的活性氧种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当Mn逐步取代Cu离子时,晶格氧增加,而吸附氧开始变化较小,当Mn含量大于Cu含量时,吸附氧迅速减少。在Co取代样品的O_(1s)的XPS谱中,氧种变化较Mn取代的小,这表明Co离子对样品中的氧空位含量的影响较Mn离子的小。氧化还原性能的研究表明当Cu离子被Mn或Co离子部分取代后,Cu离子变得更容易被还原,这表明Cu-M(Mn或CO)之间发生了协同作用,使Cu离子更活泼。当Mn或Co部分取代Cu离子之后,样品对CO还原NO反应的催化活性明显提高,当取代含量达到一定程度时(即X ≥ 3),催化活性迅速降低,这表明Cu离子在反应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经过分析我们认为反应机理如下:Cu~(3+)-O~=-Cu~(3+) + CO → Cu~(2+)-□-Cu~(2+)+CO_2 Cu~(2+)-□-Cu~(2+) → Cu~(3+)-□-Cu~(2+) Cu~(3+)-□-Cu~(2+) + NO~-Cu~(3+)-NO-Cu~(2+) 2Cu~(3+)-NO-Cu~(2+) → 2Cu~(3+)-O~=-Cu~(3+) + N_2 式中□是氧空位,Cu~(3+)-□ 是F心。掺杂部分Mn或Co后,催化活性的提高可以归属于Cu-M之间发生的协同作用使Cu离子更活泼,表征结果表明Cu-Co之间的协同作用较Cu-Mn之间的弱(这可能是由于Co,Cu之间化学性质相似),但掺杂Co的样品的活性较掺杂Mn的要高,同时我们在反应中发现,Co含量较高的样品中反应产物中N_2O比掺杂Mn的样品高出许多,因此我们认为Co离子对反应中反应中间产物N_2O的生成比Mn离子要活性。第二部分以水滑石化合物为前体的复合氧化物水滑石类化合物属于一种阴离子粘土,由带正电荷的金属氧化物/氢氧化物和层间阴离子及水分子组成。以水滑石为母体经焙烧制得的氧化物催化剂用于氧化反应的实例尚不多,且大多用于液相催化反应。最近有文献报道含Co,Cu,Ni水滑石经焙烧后对N_2O分解有很好的活性,但还没有关于此类化合物应用于NO还原和分解的文献报道。我们首次将以水滑石为母体经焙烧制得的尖晶石催化剂用于催化消除NO_x的反应中,考察和表征了变更过渡金属离子时Co-M-Al系列和Mg-M-Al系列催化剂在CO还原NO,NO吸附和NO分解反应中的活性。1) 以Mg-M-Al水滑石为前体的催化剂用共沉淀法合成了一系列Mg-M-Al水滑石(M = Cr,Fe,Mn,Co,Ni,Cu;Mg/M/A1 = 3/1/1)。XRD表征表明所有化合物均为典型的水滑石化合物。通过TG-DTA考察了焙烧对样品的结构和组成的影响。450 ℃焙烧后所有样品的XRD图中仅能发现MgO相,表明过渡金属氧化物均匀地分散在MgO-Al_2O_3中,换句话说,所得样品焙烧后是过渡金属氧化物负载在MgO-Al_2O_3载体上。H_2-TPR研究进一步证实过渡金属氧化物在载体上得到了稳定。此系列样品对C0还原N0反应活性的测定表明Mg-Al-Cu样品表现出远远高于其它样品的活性,而Mg-Al和Mg-Ni-Al在550 ℃以下对反应几乎没有活性,其它样品表现出一定的活性。2) 以Co-M-Al水滑石为前体的催化剂体系经共沉淀法合成了Co-M-Al水滑石(M = 过渡金属),经焙烧后发现样品中有尖晶石相出现。比表面研究表明,在500-700 ℃之间比表面变化较小大约在80m~2/g左右,在更高温度焙烧后比表面迅速下降。此系列样品对NO的吸附性能研究表明Co-Al,C0-Ni-Al,Co-Cr-Al,Co-Fe-Al表现出较高的吸附性能,尤其是Co-Ni-Al在100 ℃对NO表现出100%的吸附;其它样品对NO的吸附较低。用过渡金属离子中d轨道电子在吸附前后的晶体场稳定化能的变化可以很好地解释此系列样品对NO的吸附性能。对NO分解的活性测定表明Co-Ni-A1,Co-Cr-A1和Co-Al表现出了较好的活性,其中Co-Ni-Al的活性最高。其它样品在600 ℃以下几乎没有活性。分析结果表明样品对NO分解有活性的催化剂必须具备两个条件:1:对NO有较好的吸附性能;2: NO分解后产生的氧可以容易的脱附。除Co-Al外,所有样品对CO还原NO表现出很高的活性:在150 ℃即有较高的NO转化率,在180 ℃NO转化率即可达到100%。催化剂的氧化还原性能在反应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H_2-TPR研究发现掺杂其它过渡金属后Co离子的还原温度明显降低,表明Co离子得到了活化。3) 以Co-Cu-Al水滑石为前体的样品用共沉淀法合成了一系列Co/Cu/Al含量不同的水滑石化合物,包括Co/Cu/Al分别为7/1/1,3/1/1及1/1/1和仅含Co或Cu的Co/Al = 3/1,Cu/Al = 3/1等一系列样品。XRD结果表明除Cu-Al外其它样品经焙烧后均出现了尖晶石相。Cu-Al样品经焙烧后出现了CuO相表明样品为CuO负载于Al_2O_3上。NO和CO的TPD研究表明三组份样品对NO和CO的吸附明显高于二组份样品,而且含CO量高的样品对NO和CO的吸附能力更好,表明Co起较强的作用。在三组份样品的NO-TPD脱出物中发现有N_2O和N_2,表明NO在样品表面的吸附为活化吸附。对CO还原NO反应活性的研究表明,三组份样品的活性远远高于二组份样品,且含Co量高的样品活性较高,表明在此系列样品中Co离子起决定性作用,而Cu离子起助催化作用。通过对反应中各组份含量的变化分析,我们认为反应机理如下:CO + O-Cat → CO_2 + □-Cat NO + □-Cat → NO-Cat 2(NO-Cat) → N_2O + O-Cat + □-Cat N_2O + □-Cat → N_2O-Cat N_2_O-Cat → N_2 + O-Cat 2(N_2O-Cat) → N_2 + 2(O-Cat) O-Cat是样品中的晶格氧,在Co-Al中加入其它过渡金属离子使样品中的晶格氧得到活化,因此,催化活性得到提高。用以水滑石为前体,共沉淀法和固相反应法等三种制备方法合成了一系列Co-Cu-Al催化剂,发现以水滑石为前体的样品不论是对NO,CO的吸附性能还是对NO-CO反应的催化活性都远远高于其它方法制备的样品,这可能是由于水滑石可以起到一个模版作用,使Cu, Co离子分散的更均匀,以及使催化剂表面的含氧基团丰富。
Resumo: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具有灵敏度高,测定精度好,线性范围宽以及多元素同时测定等优点,目前在分析领域已经得到较为普遍的应用。本文对ICP-AES研究中较为活跃的领域—进样系统方面的最新工作(氢化物发生技术,电热蒸发进样技术和样品直接插入等离子体进样技术)进行了比较详细的综述。为了较好地满足氢化物元素和非氢化物元素同时测定的要求,本文提出了一种新型的旋流雾室—气动雾化—氢化物发生系统。该系统以同心雾化器将样品溶液雾化,沿切线方向引入旋流雾室,筛分出的大雾滴同泵入系统中的KBH_4溶浓反应生成气态氢化物,与经筛分后的较细的雾滴—同进入等离子体中,因而可进行氢化物元素和非氢化物元素的同时测定。砷,铋,锑,硒,锡,碲和锗的检出限分别为:4.6,0.4,7.8,2.1,1.8,1.5和15ng/mL。比用双筒雾室气动雾化非氢化物发生方法得到的检出限好20~30倍,非氢化物元素的检出限也有一定程度的改善。同文献中已见报导的三种同时测定方法相比,该系统具有如下特点: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信号平稳,因溶液溅射造成雾化器堵塞的可能性很小,而且不会向等离子体中引入大量盐份而造成信号漂移和背景强度增加;冲洗及信号平衡较为迅速,样品需要量较小;该系统在实际情况需要时,不经任何拆卸,只需以蒸馏水代替KBH_4溶液泵入系统冲洗干净,便可轻易地转化为普通的旋流雾室,因而使用的灵活性较大。但是由于样品的进样量受同心雾化器的提升率限制,所以对氢化物元素的检测灵敏度的继续提高有一定影响。我们用这种旋流雾室—气动雾化—氢化物发生装置研究了等离子体射频正向功率,载气流量,观测高度,样品溶浓介质酸度,硼氢化钾溶液浓度对待测元素信号强度,线背比和检出限的影响,研究了样品溶液中氢化物元素的浓度对其光谱通道信号强度及谱线净强度的相对标准偏差(测量精度)的影响。我们还对一些较为严重的共存干扰元素对氢化物生成过程中的化学干扰进行了研究,并从近十种络合剂中选出以草酸(0.5%)—硫脲(0.5%)的混合络合体系,较好地消除了Al,Co,Cr,Cu,Fe和Ni的化学干扰。我们利用该旋流雾室—气动雾化—氢化物发生系统对河流沉积物81-101标准参考物质进行分析。结果与标准值比较接近。
Resumo:
Al-Li合金是近年发展起来的新型航空材料,具有低密度、高强度的特点。目前世界上正就如何进一步提高其断裂韧性,使Al-Li合金尽早走出实验室,获得实际用进行广泛,深入的研究。熔盐电解法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发展起来的。虽然此法现在尚处于研究的初级阶段,但已以其能够在较简单的设备上制备低Na高纯Al-Li合金的特点受到广泛的重视,是一种很有前途的发展方向。针对我国的技术、设备现状,在参考国外研究结果的基础上,采用熔盐电解法制备Al-Li母合金 → 应用合金的制备方法是可以尽快赶上世界发步伐的有效途径。因此,本文作为整个熔盐电解制备Al-Li合金系统研究的一部分,针对目前在此领域中很多应用基础问题,诸如:作为新的电解体系正在探索中的LiCl-KCl-LiF三元相图,Li在液体Al阴极中的扩散系数,利用熔盐电解法制备低Na高纯Al-Li合金的热力学基础及如何克服LiCl强烈的吸水性给电解工艺带来的种种不便等均未得到系统研究的现状,设计完成了一系列有关熔盐电化学和热力学实验,填补了本领域的一些研究空白,并为进一步系统研究工艺条件提供了重要的参考数据。1.用NH_4Cl氯化Li_2CO_3的研究 根据热力学从理论上论证了在200 ℃左右下述氯化反应:Li_2CO_3 + 2NN_4Cl = 2LiCl + 2NH_3~↑ + H_2O~↑ + CO_2~↑可以进行完全。利用DSC方法测定反应产物LiCl的纯度,并用离子色谱法分析反应产物中CO_3~=的含量,结果均证明:在Li_2CO_3:NH_4Cl = 1:4 (mol)时,Li_2CO_3可以定量转化为LiCl,剩余的NH_4Cl完全分解。根据热重分析结果推测NH_4Cl氯化Li_2CO_3的反应历程为:Li_2CO_3 + 2NH_4Cl = 2LiCl + 2NH_3~↑ + H_2O~↑ + CO_2~↑ NH_4Cl = HCl~↑ + NH_3~↑ 而并非是想像中的:NH_4Cl = HCl~↑ + NH_3~↑ 2HCl + Li_2CO_3 = 2LiCl + H2O~↑ + CO_2~↑利用X-射线衍射方法分析产物,结果亦说明氯化可以成功。将1:4(mol)= Li_2CO_3:NH_4Cl混合样品在差热分析反应炉中直接加热测定反应产物LiCl的溶点,并与纯LiCl样品熔点的测定结果相比较,二者完全一致。以上结果说明:不仅可用此氯化反应产物代替LiCl应用于熔盐电解制备Al-Li合金中,而且还可将其应用于LiCl体系的相图测定中。因Li_2CO_3,NH_4Cl均不吸水,极易处理,因此以上研究结果无论对于Al-Li合金的工艺研究还是其他有关LiCl体系的基础研究都是很有价值的。2.直接氯化法制备LiCl-KCl-LiF三元相图的研究。LiCl-KCl-LiF三元相图是研究此体系电解机制的重要基础。为将以上直接氯化法应用于差热分析中制作此三元体系相图,首先用直接氯化法测定了三个已知二元LiCl体系相图:LiCl-KCl;LiCl-LiF;LiCl-NaCl。与文献结果吻合很好。说明将此法应用于差热分析中制作LiCl体系相图结果是可靠的。在LiCl-KCl-LiF三元相图的测定中共做出七个垂直截面,在各截面上读出等温条件下的相界点投影到浓度三角形中,得到等温投影图。结果说明LiCl-KCl-LiF是固态完全不互溶的三元共晶体系,共有三个液-固两相区;三个液-固-固三相区;一个液-固-固-固四相区,(三元共晶平面)和一个固-固-固三相区。四相点温度为348 ℃,其组成在三相平衡线的交点处,在实验上测出近似等于:41.4KCl + 57.3LiCl + 1.3LiF (mol)。3.氯化物体系中Li~+, Na~+析出电位的比较及其去极化作用的研究。在正常电化序中,Li~+应先于Na~+析出。但在以Al作阴极电解LiCl体系时,则由于Li~+在Al上有较强的去极化作用而提前析出。这是熔盐电解法可以制备低Na,高纯Al-Li合金的基础。本文在理论上对此问题进行了较深入的研究。具体内容包括(1)。测定Li~+, Na~+在二元氯化物体系中的析出电位。通过在Al阴极,Mo阴极上二离子析出电位的比较,确认了Li~+在Al阴极上产生很强的去极化作用是能利用电解法制备低Na高纯Al-Li合金的根本原因。并为在工艺研究中选择合适的电流密度提供了参考依据。(2).根据热力学理论推导出合金化反应产生的自由焓变化与去极化作用的关系:ΔG_x + ΔG_m = -nFΔE。揭示了产生去极化作用的原因。并根据ΔG_x(偏摩尔过剩自由焓)与合金结构的关系提出可以利用二元合金相图推测极化类型及极化大小。并根据动力学原理对温度对极化的影响提出了自己的看法。(3).求出合金化反应的热效应,认为在一定条件下亦可利用此值作为判断去极化作用大小的标准。(4).测定Li~+, Na~+在Al-Cu, -Al-RE合金上的析出电位。结果表明Cu,RE的存在均可加强Li~+在阴极上的去极化作用,进一步加大了Li~+, Na~+析出电位之间的差别,有利于制备更纯的Al-Li 使金。为直接生产Al-Cu-Li, Al-RE-Li三元母合金奠定了基础。(5)测定Li~+在不同组成配比的LiCl-KCl熔体中,在Al阴极上的析出电位,并求出LiCl的离子平均活度系数γ=0.71 (T = 740 ℃), 熔体对理想状态产生负偏离。4.利用阳极计时电位法测定T=720 ℃时Li在液体Al中的扩散系数D_(Li/Al) = 4.94 * 10~(-5)cm~2·s~(-1),与利用Stocks-Einstan公式计算出的理论值D_(Li/Al) = 4.85 * 10~(-5)cm~2·s~(-1)吻合较好。5.在上述理论研究的基础之上进行了工艺初探,所得初步结论有:(1).加入LiF可以提高电效。(2).采用电流密度为1 A/cm~2时,不加搅拌亦可制备出成份均匀,含Li量为10%(w.f)的Al-Li合金。(3).根据实验结果提出 Li在熔体中的熔解可能是影响电流效果的主要原因。
Resumo:
本文通过长白山阔叶红松林主要树种——红松(Pinus koraiensis)、蒙古栎(Quercus mongolica)木质部年轮中Pb、Cd、As、Zn、Cu、Mn、Al、Fe、Cr、Ti、V、Ni、P、K、Ca、Mg、Na等元素的含量分析,试图追溯和再现长白山地区生态环境的历史变迁。研究结果表明:红松、蒙古栎树木年轮中Pb、Cu、Fe、Cr、Ti、V、Ni、As等微量元素的浓度都呈现一致的时间动态形式。除木髓附近年轮中略高以外,而后近二百年时期的年轮内,元素深度保持比较一致的低水平。从而证明近代长白山生态环境一直相对稳定,目前人类环境冲击对该地区森林生态系统的影响尚不明显。红松、蒙古栎树皮和木质部年轮中有毒有害元素的含量可作为同一气候带类似树种的生物背景值。在相对原始、洁净的地区进行树木年轮元素分析,使年轮中元素的自然行为特点得以清晰展现。如边心材转化对Mn、Mg、Ca等元素再分布的影响,木质部元素含量的排列顺序,年轮中元素之间的相互联系等。与此同时,本文亦对年轮法有效性和准确性地影响因子,如木材类型、元素的再迁移、树木生长形式作了初步探讨,为我国今后开展该领域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
Resumo:
揭示苔藓植株元素含量及其时空差异性是深入开展利用苔藓植物指示环境和筛选理想监测藓种的科学基础。采用微波消解(ICP-AES)方法对九寨沟自然遗产地原始林景点停车场周围三个采样带:I为停车场植被小岛(PS),向外约120 m半径为II带(D120),再向外距离约1,000 m为III带(D1000)和3个方向上的大羽藓和毛尖青藓2种苔藓中13种元素(A1, S, Ca, P, Cu, Fe, K, Mg, Mn, Pb, Ni,Zn和Cd)含量进行了测定和比较,并对采自边坡方向(PS-3)上2005和2007年的4种苔藓植物(南木藓、大羽藓、平藓和厚角絹藓)也进行了13种元素含量的测定和比较。同时对九寨沟自然遗产地、黄龙自然遗产地、夹金山和梦笔山的冷杉原始林4个地区的3种苔藓中(大羽藓、锦丝藓和塔藓)的A1、Ca、Cu、Fe、K、Mg、P、Zn、C和N 10种元素含量进行测定和比较。 对大羽藓和毛尖青藓2种苔藓植物内13种元素的测定发现:1)同种苔藓对不同元素的富集能力不同。A1、Ca、K、Mg和P的元素含量在苔藓中的富集较其他元素的要高。2)不同种苔藓植物对同种元素的富集能力不同,毛尖青藓较大羽藓能够监测出更多的元素;对于被检测出的元素,毛尖青藓监测出的累积量大于大羽藓,其中累积量最大的元素是Ca为10 874.286 μg.g-1.year-1,最小的是Cu元素为5.438 μg.g-1.year-1。对05年和07年的平藓、大羽藓、南木藓和厚角絹藓元素含量的测定表明:元素在两年中的积累量是不同的。综合分析表明,苔藓生物监测方法可有效监测景点停车场机动车尾气中排放出的典型元素(如Cu、Pb、Ni、Zn、Cd等)含量,而毛尖青藓较大羽藓能更可靠的监测九寨沟自然遗产地单景点汽车尾气金属元素种类及其排放量。 对4个地区3种苔藓10种元素监测发现:1)Ca、Mg、Zn、K和Cu元素在黄龙地区的含量高于在其它地区的含量;P元素在梦笔山地区的含量为最高;Fe和Al元素在夹金山地区的含量高于在其它地区的含量。2)C元素在其它因素一致的情况下,进行不同年龄间的元素含量比较,结果显示元素含量在各年龄间并不存在明显的差异性;N元素含量与年龄的差异出现在黄龙林下及林窗的塔藓、九寨沟林下的锦丝藓及塔藓和梦笔山的塔藓中,而在锦丝藓中未出现元素含量与年龄的差异性;塔藓能检测出更多的元素种类其含量与年龄间存在显著差异,锦丝藓检测到的元素种类次之;除锦丝藓(锦丝藓在林窗中几乎检测不到元素含量与年龄间的差异性)外,其他两种藓在林窗中能检测出的元素种类大于在林下的检测种类。3)元素含量与生境间存在差异性的元素分别有:黄龙大羽藓中的Ca、P和Mg元素;九寨锦丝藓中的Zn元素;夹金山塔藓中的Al、Fe和Zn元素;梦笔山大羽藓中的Al、Fe和Mg元素及锦丝藓中的Ca元素。4)区域、年龄和生境因素对苔藓植株元素含量均达到了显著水平,但两两之间及三者之间的交互作用由于元素种类的不同存在差异。综合分析表明,苔藓植物中的元素含量受年龄、区域的影响较生境的更大。 The revelation of mosses elements content and its spatiotemporal differences is the scientific foundation of moss monitoring. To determine the feasibility of moss monitoring metal depositions derived from travel bus emiss ions in scenic spot, we collected one year-growth samples of two mosses Brachythecim piligerum and Thuidium cymbifolium with different distance (island center, 120m,1000m ) and different direction (north, south and east) far from parking site island from Yuanshilin Spot at Jiuzhaigou World Nature Heritage in the Western Sichuan of China and determined thirteen element (A1, S, Ca, P, Cu, Fe, K, Mg, Mn, Pb, Ni, Zn, Cd)contents by ICP-AES analysis method. And picked 4 kinds of mosses (Macrothamnium macrocarpu m(Reinw. etHornsch.)Fleisch.,Thuidium cymbifolium,Entodon concinnus (De Not.) Par., Neckera pennata) from the direction PS-3 in 2005 and 2007, determined 13 element contents. Collected 3 kinds of moss (Thuidium cymbifo lium, Actinothuidium Hookeri (Mitt.) and Hyolcomium splendens (Hedw.) from Jiuzhaigou natural heritage, Huanglong natural heritage, Mt. Jiajin and Mt. Mengbi in primeval forest with two habitat (undergrowth and forest gap), determined element contents of A1, Ca, Cu, Fe, K, Mg, P, Zn, C and N. We found that, 1) The elements content are difference in same type of moss. Content of A1, Ca, K, Mg and P are higher than others. 2) While the contents of A1, S, Ca, P, Cu, Fe, K and Zn had significant correlation with the different distances from parking site, the nearer the distance was, the more accumulation was; 2) Comparing to Thuidium cymbifolium, Brachythecium piligerum can test more elements which contents show the significant correlation with distances. And Brachythecium piligerum can have greater element accumulation than Thuidium cymbifolium. The element contents in two years (2005 and 2007) are different. The present study found that moss can reliably bio-indicate metal deposition from traffic emissions in one scenic spot and Brachythecium piligerum is a good moss for bio-indicating element content from traffic emissions at Jiuzhaigou World natural Heritage. Determined the 10 element contents in 4 areas through 3 kinds of moss we found that, 1) Ca, Mg, Zn, K and Cu element content is higher in the Huanglong area than in other areas, The P element content in Mt. Jiajin is higher than other areas, Fe and Al element content is higher in the Mt. Jiajin than in other areas. 2) The content of C had no significant correlation with age. As for N, this significant correlation found in Hyolcomium splendens (Hedw.) with 2 habitat in Huanglong, Actinothuidium Hookeri (Mitt.) and Hyolcomium splendens (Hedw.) with undergrowth in Jiuzhai, Hyolcomium splendens (Hedw.) in Mt. Mengbi. The types of elements which content showt he significant correlation are most in Hyolcomium splendens (Hedw.) and least in Thuidium cymbifolium. Except Actinothuidium Hookeri (Mitt.), the types of elements that content had significant correlation with age in forest gap are more than in undergrowth. 3) The elements which content had significant correlation with habitat are P, Ca and Mg in Thuidium cymbifolium in Huanglong, Zn in Actinothuidium Hookeri (Mitt.) in Jiuzhai, Al, Fe and Zn in Hyolcomium splendens (Hedw.) in Mt. Jiajin, in Mt. Mengbi Al, Fe and Mg in Thuidium cymbifolium and Ca in Actinothuidium Hookeri (Mitt.). 4)The region, the age and the habitat factor has coeffect element content. The correlationship between element contents and the age, the region is closer than habitat.
Resumo:
对东太平洋海隆(EPR)13°N西侧2个沉积物岩芯进行了碳酸盐、常量和微量元素含量测定。E271站位沉积物中Fe含量在8.5~13.8%之间,Mn含量在1.7~3.17%之间;E272站位Fe 5.7~13%,Mn 0.12~3.31%,沉积物中高铁锰含量显示在热液柱颗粒物质在EPR13°N西翼沉降明显。E271站位CaCO3含量在5.9~27.6%之间,E272站位CaCO3含量在6.7~38.2%之间,在两个站位沉积物柱样中发现少量有孔虫化石。Cu、Pb和Zn因为热液柱颗粒物质沉降,在沉积物中富集。Cu/Fe,Pb/Fe和Zn/Fe比值比热液喷口处颗粒物中低,Pb表现出在海水中运移距离较短或者是只有少量Pb随热液柱扩散运移。热液柱沉降作用使Li,Mo和Ni在沉积物中富集。此外,铁锰氧化物颗粒在海水中吸附-共沉淀作用导致V在沉积物中富集。沉积物中Ti和Al有非常好的相关性,其Ti/Al比值为0.05左右。U在岩芯中含量与深海沉积相似。
Resumo:
贵州喀斯特山区是我国乃至世界喀斯特分布面积最大的片区之一,由于其生态系统的脆弱性,加之人类活动的干扰,使得该区的植被退化较为严重。文章选择该区的12 种主要植物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营养元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 000μg·g-1 的元素有N、P、K、Ca、Mg、S,100~1 000 μg·g-1 的元素有Fe、Mn、Al,10~100 μg·g-1 的元素有Zn、Sr,<10 μg·g-1的元素为Cu、Mo,其中Mo 含量最低,仅为0.17 μg·g-1。这些元素中,Ca、P、K 元素高于所报道的陆生植物的含量范围。元素含量特点是Ca>K>Mg 型。N、P、K、Mg 元素的频数分布为正态分布,Ca、Al、Fe、Mn、Cu、Zn、Sr、S 元素为对数正态分布。变异系数大于100%的元素有Al、Fe、Mn、Sr,变异系数小于60%的元素有N、P、K、Ca、Mg、S、Cu,其中Ca 的变异系数最小,仅为11.8%。不同生境下相同植物的营养元素含量有较大的差异,石灰土上植物的N、P、K、Ca、Mg、Al、Cu、Mo 元素含量要高于黄壤上植物的。元素间的相关分析表明:P 和K、P 和Cu、Al 和Fe、Al 和Zn、Fe 和Zn 元素具有显著相关关系;N 和P、P 和Mg、K 和Al、K 和Cu、Ca 和Sr、S 和Mo 元素具有一般相关关系。
Resumo:
喀斯特的面积分布很广,占全球总面积的10%。我国喀斯特面积占国土面积的13%,主要集中在我国的南方。而贵州喀斯特山区位于西南喀斯特地貌最集中成片分布的中心区,是我国乃至世界热带、亚热带喀斯特地貌连续分布面积最大、发育最强烈的高原山区。和非喀斯特地区相比,贵州喀斯特山区由于碳酸盐岩的特殊理化特性,造成土层浅薄、土被不连续、岩石裸露率高、持水量低,适生树种少、群落结构单一、植被生长极其缓慢,生态环境十分的脆弱。加之人类不合理的活动,使得喀斯特山区植被退化非常严重。因此,开展贵州喀斯特山区植物的营养元素和碳、氮、硫同位素的研究是为了更好的了解该区植被的营养元素状况、生理生态特性以及营养元素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更好地为该区森林、植被的治理、恢复以及生态系统的保护等提供决策依据。本研究选择典型喀斯特山区作为研究点,并以非喀斯特山区为对照。研究喀斯特山区植物的营养元素含量水平、分布状态、变异特征以及营养元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和碳、氮、硫的同位素组成的种间差异、生境差异特征以及时空变化特征进行了研究。主要得到以下几点认识: 1、植物的N、P、K、Ca、Mg、S的平均含量大于1000 μg∙g-1; Fe、Mn、Al的平均含量在100 μg∙g¬-1~1000 μg∙g¬-1之间;Zn、Sr的平均含量为10 μg∙g¬-1~100 μg∙g¬-1之间;Cu和Mo的含量小于10 μg∙g¬-1,Mo最低(仅为0.17 μg∙g¬-1)。Ca、P、K、 Fe、Mn、S、Sr高于所报道的陆生植物元素的含量;Mg低于陆生植物的元素含量;其它元素在元素含量范围内。植物营养元素的特点为Ca>K>Mg型,和我国其它地区相比,喀斯特山区植被具有高钙的特征。 2、N、P、K、Mg为正态分布;Ca、Al、Fe、Mn、Cu、Zn、Sr、Mo、S为对数正态分布。Al、Fe、Mn、Sr的变异系数大于100%;N、P、K、Ca、Mg、S、Cu的变异系数小于60%。其中,Ca的变异系数最小(为11.8%)。P和K、P和Cu、Al和Fe、Al和Zn、Fe和Zn之间具有极显著的相关关系;N和P、P和Mg、K和Al、K和Cu、Ca和Sr、S和Mo之间具有显著的相关关系。 3、不同的生境下植物营养元素存在差异,差异在2倍范围内。其中,Mn、Al、Sr元素差异较大,分别达到2.1、1.5、1.4倍。 4、植物δ13C、δ15N、δ34S值的分布范围分别为-26.98‰~-29.15‰、-4.08‰~-0.79‰、-8.69‰~-6.04‰;平均值分别为-28.14‰、-2.41‰、-7.53‰。δ13C除了高于我国热带雨林区植物外,均低于其它地区,且变化范围较窄;不同地区之间植物的δ15N、δ34S值存在较大差异。 5、不同植物种之间的δ13C、δ15N、δ34S值存在较大的差异,不同生境条件下植物的δ13C、δ15N、δ34S值也存在差异。植物的δ13C值从生长初期到末期有降低的趋势;δ15N、δ34S则无一定的变化规律,不同的植物种的季节变化不同。植物的δ13C、δ34S随海拔的升高而增大,但δ15N随海拔的升高而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