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 resultados para 907
Resumo:
中国第一座波力试验电站——珠江口岸式波力电站于1990年2月15日试发电成功。该电站位于珠江口大万山岛的南岸,面向浩瀚南海。设计波况H1/10=1.5m,T=6.5s.计划装机容量为8kW,第一台为3kW无刷爪极式发电机组,输出110V直流电,第二台为5kW无刷单相交流同步发电机组,输出220V交流电。目前投入试发电的是3kW机组。本文将介绍该电站气室性能模型试验,空气透平与气室性能匹配设计,岩坎爆破施工,实海条件下电站气室性能试验和发电试验结果。
Resumo:
目的探讨小鼠胚胎体外发育中的最佳培养方案。方法将从超排的ICR雌鼠输卵管内收集的1-细胞放入无糖CZB中培养,分别于2-细胞、4-细胞、桑椹胚阶段更换入含3.0 mmol/L葡萄糖(最适浓度)的CZB中,以及胚胎培养全程均在含糖CZB中更换1次培养液、胚胎培养全程均在含糖CZB中不更换培养液,对照组胚胎培养全程均在无糖CZB中,观察记录胚胎的发育情况。结果2-细胞、4-细胞阶段换入含糖CZB中的序贯培养及培养全程在含糖CZB中单一培养,囊胚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桑椹胚阶段换入含糖CZB中的序贯培养,囊胚率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细胞、4-细胞阶段换入含糖CZB中的序贯培养与全程在含糖CZB中的两步法单一培养及一步法单一培养,囊胚率分别为46.5%、38.4%、41.7%、56.6%,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小鼠早期胚胎体外发育中,2-细胞至桑椹胚前对葡萄糖存在依赖性;尽管序贯培养是有效的,但并不一定优于一步单一培养。
Resumo:
介绍了抽运腔在半导体侧面抽运固体激光头中的应用.运用光线追迹的方法,从理论上分析了抽运腔对抽运光在晶体中的吸收效率和相对强度分布的影响,然后对无抽运腔、有抽运腔、抽运腔内表面经过镀金处理、抽运腔内表面经过抛光和镀金处理四种情况进行了实验研究.从理论模拟和实验结果中可以看出,抽运腔及其内表面的处理质量对激光头输入输出性能有很大的影响.
Resumo:
通过引进等效耦合系数,首次考虑了具有缓变波导和复折射率耦合DFB激光器中辐射与高阶分波耦合对等效耦合系数的影响。数值计算结果表明,对实折射率耦合DFB激光器,采用线性缓变波导能获得较大的等效耦合系数的相位,对复折射率耦合DFB激光器,即使是纯损耗耦合,等效耦合系数的相位也不等于-π/2,如果实折射率耦合与损耗耦合同时存在,则在某些情况下,等效耦合系数的相位会等于零。
Resumo:
在加速器控制领域,经常涉及到要将带有标准RS-232串行接口的设备通过以太网连接来实现远程测控任务,本文所介绍的设计工作解决了8个串口设备通过一台基于CPLD和MSP430技术的通用型TCP/IP-多串口协议转换器来完成远程数据/命令的传送。
Resumo:
随着原子物理及表面物理研究的发展,高电荷态金属离子束的需求日益增多.近来,在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14.5GHzLECR3离子源实验平台上,以炉子法产生的铅离子束作为研究对象,进行了一系列ECR离子源关键参数(如:磁场、炉子功率、掺气等)影响高电荷态铅离子束产额的实验研究,在此基础上,调整优化了LECR3离子源的状态参数,从而获得了强流高电荷态铅离子束18eμA207pb30+和6.7eμA207pb37+.
Resumo:
利用重离子熔合蒸发反应和在束γ谱学实验方法 ,研究了双奇核184 Au的高自旋态能级结构 .扩展了基于πh9/ 2 ν7/ 2 - [5 14 ]和πi13/ 2 νi13/ 2 2准粒子组态下的转动带能级纲图 ,建立了两个转动带之间以及πh9/ 2 ν7/ 2 - [5 14 ]带与基态的谱学连接 .从而确定了πi13/ 2 νi13/ 2 带能级的自旋和宇称 ,证实了此转动带在低自旋区出现旋称反转 .分析了πi13/ 2 νi13/ 2 带和相邻核转动带的准粒子顺排特征 ,指出此带的第一回弯以及相邻核转动带在低频观测到的顺排异常可能与h9/ 2 质子顺排有关 .
Resumo:
通过对干湿交替环境下春小麦、马铃薯、大豆和玉米等作物的产量、水分利用效率及光合作用、蒸腾作用、气孔导度等生理变化的研究表明 :( 1 )春小麦和马铃薯在干湿交替环境下可获得与充分供水相当的产量而它们的水分利用效率却显著提高 ,大豆减产幅度较大 ,玉米减产严重 ,其水分利用效率显著低于全湿处理 ;( 2 )浇水后各作物的光合速率、蒸腾速率和气孔导度都有所增加 ,但不同作物增加的幅度不同 ,就是同一作物各指标的增幅也不同 ;( 3)干湿交替环境下同化物的运输模式有利于春小麦籽粒的充实和马铃薯块茎的膨大 ,而不利于玉米产量的形成 ;( 4 )产量不仅决定于营养生长阶段 ,更主要决定于生殖生长阶段。此外 ,还就干湿交替过程中若干生理变化和经济产量形成机制作了初步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