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3 resultados para 678.1302238


Relevância:

10.00% 10.00%

Publicador:

Resumo:

采用位置指数、分异指数、结构复杂性指数、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以及Ripley的K-方程,探讨了华南海岸英罗港红树植物木榄种群的分布格局、胸围和树高分异以及冠层结构方面的空间异质性。结果表明,多数木榄种群呈现随机分布,其个体胸围和树高的分异程度较低;而少数木榄种群呈现集群分布,其个体胸围和树高的分异程度明显。采用地理信息系统对木榄种群冠层和空隙斑块进行多种水平和垂直尺度的分析,冠层与空隙斑块之间的镶嵌格局因种群而异,这种格局可基于树冠投影用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进行定量描述。冠层结构的空问异质性随空间尺度而变化,但这种变化在一定尺度范围内保持相对的稳定。这一尺度范围可作为木榄红树林更新或生态管理单位的参考尺度。 采用多重分形理论和方法对华南海岸北海红树林区红树植物白骨壤幼苗种群的分布格局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白骨壤幼苗种群的分布格局具有多标量和多重分形行为。随着q值由-2增加到4,Dq值介于1.078-1.997,f(a)值介于0.402-1.678,a(q)值介于0.909-2.480。多重分形的参数值与幼苗种群的集聚强度密切相关。差值(D。-D1)和[f(-1) –D]。是度量格局空间异质性程度的有效指数。海洋水文周期性规律、不同面积大小的裸地、树冠的阻拦作用等是制约白骨壤幼苗种群多重分形格局形成的主要因子。 采用地统计学理论和方法,对北京东灵山落叶松和胡桃楸针阔混交林下的克隆植物绢毛匍匐委陵菜分株种群的统计变量和土壤变量的空间格局进行了分析和比较。结果表明,绢毛匍匐委陵菜分株种群各器官生物量以及分株数和叶数的空间格局具有较高程度的异质性。总生物量以及茎、叶和根生物量的半方差函数曲线为指数模型,叶柄生物量、分株数和叶数的为球状模型,叶片生物量的为线性无基台值模型,而匍匐茎生物量的为纯块金效应模型。除叶片和匍匐茎的生物量外,其它器官生物量以及分株数和叶数由空间自相关引起的空间异质性.SHA主要表现在120-3 50cm的尺度范围内,SHA占总空间异质性的比例在50%以上。生境中,各种土壤变量的空间格局也具有较高程度的异质性。土壤含水量、NO3-、NH4+、有机质、全磷和PO4(3-)的半方差函数曲线为球状模型,而全氮、K+和pH的为指数模型。土壤变量由空间自相关引起的空间异质性SHA主要表现在8-lOOcm的尺度范围内,SHA占总空间异质性的比例在68%以上。绢毛匍匐委陵菜分株种群空间格局的自相关尺度显著大于其生境中土壤变量空间格局的自相关尺度,表明绢毛匍匐委陵菜通过匍匐茎相互联结的克隆分株种群对异质性土壤资源表现出较大的缓冲能力。绢毛匍匐委陵菜分株数的空间格局与土壤的含水量和全氮空间格局之间在几乎所有尺度上的相关性都不显著,但与其它土壤变量空间格局之间都存在不同程度的相关性,其中与NH4+、pH、PO4(3-)和全磷空间格局之间的相关性尺度范围较为明显和较大。通过分株数、叶数和生物量分配的可塑性变化,绢毛匍匐委陵菜分株种群的空间格局与土壤资源的空间格局之间产生相互联系,并随空间尺度的变化会发生改变。

Relevância:

10.00% 10.00%

Publicador:

Resumo:

1.对嗜热蓝藻层理鞭枝藻(Mastigocladus laminosus)藻胆体的光谱特性和光能传递进行了研究。其完整藻胆体的吸收峰位于622 nm,室温荧光发射峰位于673 nm。在77K荧光发射光谱中,完整藻胆体的荧光峰只有一个,位于685 nm,是末端发射体1的荧光。在低浓度磷酸缓冲液中发生严重解离的藻胆体,其77K荧光发射光谱中有二个发射峰和一个发射肩。两个荧光发射峰分别位于644 nm和683 nm。前者为主峰,属于C-藻蓝蛋白的荧光,后者是次峰,属于末端发射体2的荧光。荧光发射肩位于660 nm附近,属于别藻蓝蛋白的荧光。据此,提出层理鞭枝藻藻胆体光能传递途径如下: 藻红蓝蛋白→c—藻蓝蛋白→别藻蓝蛋白→端发射体l、末端发射体2: 2.对嗜热蓝藻层理鞭枝藻藻胆体—类囊体膜的光谱特性和光能传递进行了研究。在吸收光谱中,其藻胆体——类囊体膜在可见光区域有5个峰,它们分别位于420 nm、438 nm、490 nm、624 nm和678 nm。420 nm、438 nm和678 nm为叶绿素a的吸收峰位置。490 nm是类胡罗卜素的吸收峰,624 nm是藻胆体的吸收峰。对藻胆体——类囊体膜用580 nm波长的光激发藻胆蛋白时,在室温荧光发射光谱中有一个发射峰和一个发射肩,分别位于657 nm和690 nm,前者属于藻胆蛋白的荧光,后者属于叶绿素a的荧光。这说明藻胆蛋白能将捕获的光能传递给类囊体膜上的叶绿素a。在77K荧光发射光谱中有4个峰,它们分别位于649 nm、660 nm、688 nm和730 nm。前二者属于藻胆蛋白的荧光,后二者属于叶绿素a的荧光。这同样说明藻胆蛋白能将捕获的光能传递给类囊体膜上的叶绿素a。当用436 nm波长光激发叶绿素a时,藻胆体——类囊体膜的室温荧光发射光谱中有两个荧光峰出现,位于685 nm的峰来源于光系统Ⅱ,位于713 nm的峰来源于系统I。这说明叶绿素a捕获的光能不能逆传递给藻胆体中的藻胆蛋白。在77K荧光发射光谱中也只有叶绿素a的荧光峰,位于695 nm的峰来源于光系统Ⅱ,位于730 nm的峰来源于光系统l。此结果同样说明叶绿素a捕获的光能不能逆传递给藻胆蛋白. 3.我们以多变鱼腥藻(Anabaena variabilis)为材料,对其藻胆体核心和藻蓝蛋白进行了重组实验,得到了具有光能传递效率的藻胆体核心——藻蓝蛋白复合物。在吸收光谱中,藻胆体核心有一吸收峰和一个吸收肩,分别位于654 nm和600 nm。藻蓝蛋白的吸收光谱中只有一个峰,位于620 nm.重组样品的吸收光谱有一吸收峰和一吸收肩,分别位于654 nm和620 nm.由于620 nm与654 nm的吸收比远大于核心的600 nm与654 nm的吸收比,因此,可以认为部分藻蓝蛋白已与核心重组。在室温荧光发射光谱中,藻胆体核心只有一个峰,位于676 nm。藻蓝蛋白只有一个峰,位于653 nm。重组样品有一荧光发射峰和一荧光发射肩,分别在669 nm和650 nm附近。669 nm荧光来源于核心,650 nm荧光来源于藻蓝蛋白。重组后的核心的650 nm荧光显著大于未重组的核心,这也说明部分藻蓝蛋白与核心已重组.在77K荧光发射光谱中,藻蓝蛋白只有一个峰,位于655 nm。藻胆体核心有二个峰,分别位于666 nm和686 nm。重组样品有两个荧光发射峰和一荧光发射肩,分别位于666 nm、683 nm和648 nm附近.重组的核心的别藻蓝蛋白的荧光(F666)和藻蓝蛋白的荧光(F648)都强于未重组的核心。这一结果同样说明有藻胆体——藻蓝蛋白复合物生成。 除以上研究工作之外,我们还对多变鱼腥藻藻胆体在解离过程中的光谱特性及光能传递、藻胆体——类囊体膜的光谱特性及光能传递、藻胆体解离重组、藻胆体核心在低浓度磷酸缓冲液中的光谱特性、以及温度对藻胆体核心的影响等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有待整理。 本文编写:PBS:藻胆体;PEB:藻红胆素;PE:藻红蛋白;PUB:藻尿胆素;PEC:藻红蓝蛋白;PCB:藻蓝胆素;PC:藻蓝蛋白;PSⅡ:光系统Ⅱ;APC:别藻蓝蛋白;PS I:光系统I;TE:末端发射体

Relevância:

10.00% 10.00%

Publicador:

Resumo:

The crab-eating frog, Rana cancrivora, is one of only a handful of amphibians worldwide that tolerates saline waters. It typically inhabits brackish water of mangrove forests of Southeast Asia. A large amount of antimicrobial peptides belonging to different families have been identified from skins of amphibians inhabiting freshwater. No antimicrobial peptide from sea amphibians has been reported. In this paper, we firstly reported the antimicrobial peptide and its cDNA cloning from skin secretions of the crab-eating frog R. cancrivora. The antimicrobial peptide was named cancrin with an amino acid sequence of GSAQPYKQLHKVVNWDPYG. By BLAST search, cancrin had no significant similarity to any known peptides. The cDNA encoding cancrin was cloned from the cDNA library of the skin of R. cancrivora. The cancrin precursor is composed of 68 amino acid residues including a signal peptide, acidic spacer peptide, which are similar to other antimicrobial peptide precursors from Ranid amphibians and mature cancrin. The overall structure is similar to other amphibian antimicrobial peptide precursors although mature cancrin is different from known peptides. The current results reported a new family of amphibian antimicrobial peptide and the first antimicrobial peptide from sea amphibian. (c) 2007 Elsevier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Relevância:

10.00% 10.00%

Publicador:

Resumo:

核纤层是细胞核内极其重要的结构,近年来有关核纤蛋白及其基因的研究取得了较大进展,文中就国际上有关该领域研究的新进展并结合作者所在实验室近年来的有关研究结果,从核纤层蛋白成分及功能,核纤层蛋白基因及其起源分化等方面进行了较系统的介绍和探讨,并提出了一些值得深入研究的新问题。

Relevância:

10.00% 10.00%

Publicador:

Resumo:

斑纹薄鳅(Leptobotia zebra)最初是由Wu(1939)描述的一个新种,当时定名为斑纹沙鳅(Botia zebra),后来Chen(1980)根据眼下刺不分叉将其改归为薄鳅属的物种。本研究通过对线粒体DNA细胞色素b基因序列的测定和分析,发现斑纹薄鳅和薄鳅属(除斑纹薄鳅)物种间的平均遗传距离为0.177,和中华沙鳅属物种美丽沙鳅(Sinibotia pulcher)的平均遗传距离仅为0.057。系统发育分析发现斑纹薄鳅并未和薄鳅属的物种聚在一起,而是和中华沙鳅属物种美丽沙鳅聚在一起形成姐妹群。

Relevância:

10.00% 10.00%

Publicador:

Resumo:

通过土壤添加硒盆栽试验,研究了黄棕壤不同浓度Se对水稻生物量、叶绿素含量、抗氧化酶系统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浓度Se(<8mg·kg-1)对水稻根和地上生物量、叶绿素a含量、叶绿素a/b有促进作用,并整体提高了作物抗氧化酶系统,使MDA下降,SOD、CAT、POD、GSH Px活性相应提高.而高浓度Se(>16mg·kg-1)对水稻根和地上生物量、叶绿素a含量、叶绿素a/b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对抗氧化酶系统产生胁迫效应,使GSH Px明显上升,MDA上升,SOD、CAT、POD酶活性明显下降.各项生理指标与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