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4 resultados para 432
Resumo:
全球变化背景下人类生存环境及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要求,使得水循环和碳循环成为科学研究的关注点。湿地与森林、海洋并称为全球三大生态系统,与生态平衡、人类生存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息息相关,特别是湿地的碳汇功能使得其在全球碳循环中具有重要作用。我国湿地面积占亚洲第一位,世界第四位,占世界湿地面积的11.9% 。但是,与森林、草地与农田等生态系统相比,湿地水碳循环控制机制研究的甚少,制约着湿地生态系统的水碳管理。 本论文基于2005~2007 年盘锦芦苇湿地生态系统野外观测站的涡度相关系统的水碳通量和气象环境因子的连续观测数据,结合芦苇湿地生态系统的生物学调查资料,较系统地分析了芦苇湿地生态系统水汽通量和碳通量的动态特征,探讨了不同时间尺度芦苇湿地生态系统水汽通量和碳通量的环境控制机制。主要结论如下: (1)芦苇湿地生态系统蒸散的日、季变化显著。2005~2007 年盘锦芦苇湿地生态系统的年蒸散量分别为432、480 和445 mm。非生长季(11 月~次年4 月)对全年蒸散量的贡献约13~16%,表明在湿地蒸散年总量的估算中不能忽略非生长季的贡献。 (2)关于动力作用和热力作用对芦苇湿地蒸散的贡献表明,能量是驱动芦苇湿地蒸散的重要因素,在小时至月尺度上均起着主导作用;时间尺度越长,能量因子对蒸散变异的解释率越大。仅温度就能解释蒸散月总量变异的95%左右。但是,随着时间尺度的降低,水分条件如饱和水汽压差、相对湿度,对芦苇湿地蒸散的作用逐渐显现。降雨和蒸散的变化虽然没有统计上的相关性,但短时段的降雨可能导致雨后蒸散增强,而持续多天的阴雨天气却能导致蒸散量连续下降。 (3)基于芦苇湿地生态系统作物系数(kc)具有显著日间变异的事实,发展了耦合气温、相对湿度和净辐射影响的芦苇湿地日作物系数模型,弥补了国际粮农组织建议的蒸发散估算模型FAO56 缺乏适宜湿地作物系数的不足。 (4)芦苇湿地生态系统呼吸呈单峰型季节变化,2005~2007 年生态系统呼吸的年总量分别为834、894 和872 g C m-2 yr-1,非生长季芦苇湿地的生态系统呼吸碳排放量为102~136 g C m-2 season-1,占全年生态系统呼吸总量的12~16%。这说明,非生长季湿地生态系统的碳排放通量不可忽视。温度是小时至月尺度的生态系统呼吸控制因子;同时,生物因素也对芦苇湿地生态系统呼吸有显著影响。生态系统呼吸对温度的响应呈指数函数关系,二者间的响应受土壤水分的影响。当表层土壤含水量(5 cm) 为20~25%时,芦苇湿地生态系统呼吸的潜力(Reco,10)最大。生态系统呼吸的日值与地上生物量、叶面积指数呈对数正相关,而与冠层高度呈显著二次曲线关系。生态系统呼吸的年际差异并不是由温度变化引起,而与植被生长状况密切相关。 (5)芦苇湿地生态系统的净碳交换季节变化明显,变化范围在-12.9~4.2 g C m-2 day-1 之间。一般在5~9 月表现为大气CO2 的汇,其余月份为碳源。其中,净碳吸收最大的月份为6、7 月,而净碳排放最大的月份为4、10 月。2005~2007 年的年碳收支分别为-55、-230 和-53 g C m-2 yr-1,呈碳汇。 (6)不同时间尺度的净碳交换控制因子不同。小时尺度上,影响芦苇湿地生态系统净碳交换的环境因子主要是光合有效辐射(PAR) 。芦苇湿地生态系统光合作用的光响应参数(α、Amax 和Reco)随温度指数上升,而与叶面积指数呈线性正相关。光响应参数的这种显著季节波动表明,在生态系统碳循环模型中不应该将生态系统的光合作用参数视为常数,应该考虑采用光响应参数与环境和生物因子间的定量关系来反映光合作用光响应参数动态。日尺度上,温度是芦苇湿地碳交换的主要控制因子,湿地净碳交换在15℃左右由正值变为负值,芦苇湿地由碳源变为碳汇。除温度外,饱和水汽压差对日尺度净碳交换波动也有影响,二者呈二次曲线关系(U 型),当饱和水汽压差在0.8 kPa 附近时,芦苇湿地净碳吸收达到最大。月尺度上,影响芦苇湿地净碳交换的主要环境因子依然是温度,二者间表现出“非对称响应”特征。 (7)对芦苇湿地碳交换各组分间的关系分析表明,芦苇湿地生态系统呼吸和净碳交换均受总光合生产力的显著影响,即通过光合作用产物来源控制。
Resumo:
Let A and B be nonsingular M-matrices. A lower bound on the minimum eigenvalue q(B circle A(-1)) for the Hadamard product of A(-1) and B, and a lower bound on the minimum eigenvalue q(A star B) for the Fan product of A and B are given. In addition, an upper bound on the spectral radius rho(A circle B) of nonnegative matrices A and B is also obtained. These bounds improve several existing results in some cases and the estimating formulas are easier to calculate for they are only depending on the entries of matrices A and B. (C) 2009 Elsevier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Resumo:
滇金丝猴(Rhinopithecus bieti)是我国著名的濒危保护动物.迄今为止,关于滇金丝猴并基于DNA序列的群体遗传学研究还没有报道.文章测定了来自于云南省维西县滇金丝猴群体样本的线粒体控制区全序列以及部分个体的细胞色素b全序列.在排除了核线粒体假基因存在的可能性之后,滇金丝猴维西群体内部被确认存在着两个序列分歧较大的分枝.即使如此,如果考虑到群体结构和迁移的影响,维西群体的遗传多样性水平可能并不高.
Resumo:
本研究用PHA 2L 顺行追踪法观察了树鼠句内侧隔核ö斜角带核垂直部到海马的投射。结果表明: (1) 海马内PHA 2L 标记 纤维根据形态特点可分为两种类型: É 型纤维较粗, 分支多, 有形态较大、数量较少的终末终扣; Ê 型纤维纤细, 分支少, 有较多、 较小的通过型终扣(boutons en passant)。(2) 内侧隔核ö斜角带核垂直部到海马的投射存在着以下体部定位关系: 一侧向双侧海 马均有投射, 以同侧投射明显占优势; 内侧隔核吻侧部主要投射到背侧海马和腹侧海马后部, 内侧隔核尾侧部主要投射到腹侧海 马前部; 背侧海马齿状回内的投射纤维几乎都来自内侧隔核。(3) 根据注射部位的不同, É、Ê 型纤维在背侧海马的分布有差异, 其中内侧隔核吻侧部到背侧海马的纤维几乎均为É 型纤维, 而斜角带核垂直部到背侧海马的纤维既有É 型纤维又有Ê 型纤维。 (4) 背侧海马和腹侧海马内É 型纤维的终扣结构极有可能与锥体细胞和颗粒细胞构成突触。本研究结果为进一步认识内侧隔核ö 斜角带核垂直部- 海马通路提供了新的形态学依据。
Resumo:
Sensory gating is the ability of the brain to modulate its sensitivity to incoming stimuli. The N40 component of the auditory evoked potential, evaluated with the paired click paradigm, was used to probe the gating effect in rats. The physical characteris
Resumo:
某些蛋白翻译水平的激活和抑制对胚胎发育过程中基因表达起到重要的时空调节作用.在果蝇中,Bicaudal-c(dBic-C)基因产物被认为是一种能与RNA结合的蛋白质分子,并对转录后水平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dBic-C基因的突变会导致果蝇缺失头部结构和重复的尾部结构,故而命名为双尾-C基因.后来又在多个不同物种(如线虫、爪蟾、小鼠)中发现dBic-C的同源基因,并且这些同源基因的蛋白质产物高度保守.小鼠的Bicaudal-C基因(Biccl)定位于10号染色体的C1区域,其蛋白质N端含有KH结构域,用于介导蛋白质与RNA的相瓦作用;C端的SAM结构域则在蛋白质与蛋白质相互结合中发挥作用.目前已发现3种与Biccl基因相关的小鼠突变体模型jcpk、bpk和67Gso,这些小鼠突变体中Biccl基因在不同位点发生突变,产生异常的蛋白质产物,结果导致小鼠肾脏发生胞囊化,并且影响身体其他器官的正常形态及功能,病理表型特征与人类的多囊肾病(polycystic kidney disease,PKD)极为相似.本文通过总结和同顾Bicaudal-C基因研究的成果和进展,揭示该基因在生物体发育和器官形成中的作用,为深入研究这一基因的生物学功能奠定基础.
Resumo:
迄今共记载云南土著鱼类432种,占全国淡水鱼类总种数1023种的42.2%,显示云南是我国淡水鱼类多样性最为丰富的省区之一。全省大约有1/3的种类日趋减少或濒临绝灭,湖泊鱼类尤为突出,濒危种几乎达到2/3。
Resumo:
在云南及邻近地区野外考察中,获蝴蝶标本12000余号,初步鉴定有432种,隶属于11科、188属。并对云南蝶类区系及地理分布作了初步分析。参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