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 resultados para 1995-2003


Relevância:

20.00% 20.00%

Publicador:

Resumo:

从 1994年 1月至 1996年 12月 ,每月定期从东湖四个常规采样站采集浮游藻类标本进行研究。经鉴定共发现 2 6 0个分类单位 ,隶属于 7个门的 99个属 ,其中有 2种为中国新记录。以 1995年浮游藻类的群落结构进行分析的结果是 :浮游藻类的种类数以绿藻门最多 ,硅藻门次之 ;各站基本上均以夏季种类最多 ,其次为秋季和春季 ,冬季最低 ;四个站中分布的种类差异不明显 ,各站都出现的种类数占全部种类数的 39.6 % ;不同的站或同一个站在不同的季节其优势类群亦不同。计算了与水体营养类型有关的

Relevância:

20.00% 20.00%

Publicador:

Resumo:

在森林生态系统中,地被物由林下枯落物、苔藓层以及表层土壤的根系组成(Kosugiet al.,2001;程金花等,2003)。在动物、微生物以及环境温湿度的作用下,地被物不断分解,补充了土壤养分含量(刘洋等,2006)。地被物在地表形成一层结构疏松的毡层,不仅能够减小雨水对地面的冲击,阻滞和分散降水,还增加了地表粗糙度,能够阻滞地表径流,吸收和储存降水,促使水分缓慢入渗,在防止土壤侵蚀和保持水土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张洪江等,2003)。此外,研究还发现,地被物层能够减少土壤蒸发(Schaapet al.,1997),缓解表层土温变化,影响冬季土壤的冻结过程(Sharratt,1997),同时又是林下种子萌发和幼苗更新的制约因素之一(班勇等,1995)。目前,国内外地被物研究主要集中于枯落物的凋落动态(张冀等,2001;杨玉盛等,2001;郑征等,2005)、苔藓层和枯落物的持水特性(Naethet al.,1991;薛立等,2005;叶吉等,2004;Zhanget al.,2006)、枯落物分解及养分归还(王瑾等,2001;Chandiniet al.,2002;魏晶等,2004;邵玉琴等,2004)、枯落...

Relevância:

20.00% 20.00%

Publicador:

Resumo:

用六个线粒体基因片段序列数据,对称猴属的分子系统发育关系进行了分析。8种称猴:台湾猴,北平顶猴,藏酋猴,熊猴,红面猴,J厦河猴,狮尾猴和食蟹猴共40个样本用于本研究。结合从GenBank里下载的雯猴的相应序列,用拂拂作为外群构建了系统发育树。由于六个目的片段均为线粒体基因片段,缺乏重组且作为单一位点遗传,因此我们将六个数据集合并为一个数据集进行分析。我们获得了比前人置信度更高的线粒体系统树。除了红面猴,我们的结果支持Delson(1980)的分组。与前人研究结果一致,红面猴与食蟹猴组成员关系较近(尤其是食蟹猴)。恒河猴(相对于台湾猴),熊猴(相对于藏酋猴)和北平顶猴(相对于狮尾猴)都形成了并系。通过线粒体控制区序列和20个微卫星位点对14个恒河猴地理群体的群体结构进行了研究。微卫星数据和线粒体控制区数据均显示恒河猴有较高的遗传多样度。线粒体数据表明各地区的恒河猴群体间的差异显著大于微卫星数据显示的结果。也就是说,基于微卫星数据所得到的群体间基因流远大于基于线粒体数据所得到的群体间基因流。两种分子标记所得到的结果差异应归因为雌性恒河猴的归家冲动和雄性恒河猴的扩散。线粒体数据显示所有恒河猴群体近期没有发生过快速扩张。微卫星数据显示大部分恒河猴群体近期没有经历过瓶颈效应。恒河猴是分布较广的非人灵长类动物,但它的地理差异研究一直颇有争论且不足以划分其亚种。我们对采自包括印度、越南、缅甸和18个中国地区在内的21个地区共35个恒河猴样品的四个线粒体基因片段(COI,Cofl,COlll和12srRNA)进行了研究。食蟹猴、红面猴、台湾猴和史猴的相应序列作为外群。大约长为100bp的序列用于构建最大似然树和贝叶斯树。与前人结果一致(彭燕章等,1993;蒋学龙等,1995;Groves,2001),西部恒河猴(印度).相当于M.m.mulatta。根据王应祥(2003)的分类,我们的东部恒河猴可分为四组:M.最早分离出来且一个来自缅甸的恒河猴位于该组基部;M.m.brachyurus和M.m.littoralis组成一个大枝,这个大枝与M.m,lasiotus构成姐妹群。

Relevância:

20.00% 20.00%

Publicador:

Resumo:

概述了2003年OFC会议上报道的平面光波导器件,着重介绍了平面光波导器件在新材料、新工艺、新结构方面的新进展和发展方向。

Relevância:

20.00% 20.00%

Publicador:

Resumo:

土壤动物区系是分解者食物网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生态系统中重要组成成分的土壤动物在分解作用、养分循环和土壤肥力保持中起重要的调节作用。论文以长白山北坡森林生态系统土壤动物为研究对象,综合运用野外调查、室内分析和多元统计方法,对各植被带中土壤动物组成和动态、土壤线虫群落结构、土壤动物群落随海拔梯度变化、次生林演替过程中土壤动物群落变化等问题进行定量分析研究,旨在揭示土壤动物生态分布规律,为森林生态系统的研究和森林可持续发展提供基础材料。本研究结果表明:(1),获得的主要土壤动物分别隶属于7门、10纲、21个目;不同时期(1979、1995及2001-2002)针阔混交林、针叶林和岳桦林中土壤动物数量总的变化呈下降趋势。数量为优势类群和常见类群随季节变化而变化的基本规律是:大、中小型土壤动物个体数量从春季到夏季呈增加趋势,从夏季到秋季逐渐减少;不同地区、同一地带不同年份调查结果差异较大。(2).获得的土壤线虫隶属于60个属,土壤含水率明显影响线虫密度及营养结构;土壤微域环境中的孔隙度是影响土壤线虫分布的一个重要因素;森林生态系统中土壤线虫的种、属数较为丰富。(3)各海拔群落间物种共有度,大多以相邻的群落共有度最高;群落间物种共有度大体趋势是随群落间海拔差的增大而减小。土壤动物沿海拔梯度分布可分为三部分:550-1350m、1450-2150m和2250-2650m。(4).长白山次生林中土壤动物主要功能类群有腐食性土壤动物(70-80%)、植食性土壤动物(5-10%)和捕食性土壤动物(10-20%)。土壤动物在长白山次生林中演替过程可分为增长期、过渡期和稳定期3个阶段。

Relevância:

20.00% 20.00%

Publicador:

Resumo:

IEECAS SKLLQG

Relevância:

20.00% 20.00%

Publicador:

Resumo:

IEECAS SKLLQ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