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 resultados para 13200-028
Resumo:
采用批量平衡方法,研究了土霉素在原土及去除有机质土壤中的吸附和解吸.结果表明,土霉素在原土和去除有机质土壤中的吸附和解吸等温线均不同程度地偏离线性模型,其中Freundlich模型可以对吸附和解吸数据进行良好的非线性拟合,在不同土壤以及不同土壤处理中的拟合相关系数(r)均达到极显著水平.去除有机质能够降低土霉素在土壤中的吸附容量(lgKf),但增加了吸附强度(1/n).土霉素在土壤上的解吸过程存在明显的滞后现象,在所设土霉素浓度范围内,土霉素在褐土和红壤中的平均滞后系数(HIa)分别为0.039和0.015;去除有机质后的褐土和红壤对土霉素的解吸滞后现象显著增强(P<0.01),其HIa分别增加到0.068和0.028.
Resumo:
Two series of oligothiophenes (OThs), NaTn and TNTn (n = 2-6 represents the number of thiophene rings), end-capped with naphthyl and thionaphthyl units have been synthesized by means of Stille coupling. Their thermal properties, optical properties, single crystal structures, and organic field-effect transistor performance have been characterized. All oligomers display great thermal stability and crystallinity. ne crystallographic structures of NaT2, NaT3, TNT2, and TNT3 have been determined. The crystals of NaT2 and NaT3 are monoclinic with space group P2(1)/C, while those of TNT2 and TNT3 are triclinic and orthorhombic with space groups P-1(-) and P2(1)2(1)2(1), respectively. All oligomers adopt the well-known herringbone packing-mode in crystals with packing parameters dependent on the structure of the end-capping units and the number of thiophene rings. The shorter intermolecular distance in NaT3 compared to NaT2 indicates that the intermolecular interaction principally increases with increasing molecular length. X-ray diffraction and atomic force microscopy (AFM) characterization indicate that the NaTn oligomers can form films with better morphology and high molecular order than TNTn oligomers with the same number of thiophene rings. The NaTn oligomers exhibit mobilities that are much higher than those for TNTn oligomers (0.028-0.39 cm(2) V-1 s(-1) versus 0.010-0.055 cm(2) V-1 s(-1), respectively).
Resumo:
建立了一套流动注射石英管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土壤、植物和药品等样品中微量Hg的方法,研究了酸度、载液和还原液流速及其浓度、氩气流量等条件对测定结果的影响.采用五氧化二钒、硝酸、硫酸进行消解,可获得可靠的分析结果.方法特征量为59 pg,检出限为0.028 μg/L;相对标准偏差为1.60%~3.86%;回收率为94%~102%.
Resumo:
A method was developed for the determination of micro mercury in the soil, plants and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using flow injection quartz tube-atomic absorption spectrometry. The effect of the factors such as acidity,. the carrier solution, the flow rate of reductive solution and argon gas, etc. on the determination was studied. When vanadic oxide, nitric acid and sulfuric acid were used to decompose the sample reliable result could be obtained. The characteristic mass of the method is 59 pg, the detection limit is 0.028 mug/L, RSD is < 3.9% and the recovery is in the range of 94% &SIM; 102%.
Resumo:
The reactions of [Cp2Mo2(CO)4] (1) with 2,2'-dipyridyl disulphide (C5H4NS-)2, 8,8'-diquinolyl disulphide (C9H6NS-)2 and tetramethyl thiuram disulphide (Me2NC(S)S-)2 in toluene solution resulted in the cleavage of the Mo-Mo triple bond to yield molybdenum complexes [CpMo(CO)2(C5H4NS)] (2), [CpMo(CO)2(C9H6NS)] (3) and [CpMo(CO)2(S2CNMe2)] (4), respectively. The molecular structures of 2, 3 . O=PPh3 and 4 were determined by X-ray diffraction studies. Crystals of 2 are monoclinic, space group P2(1)/n, with Z = 4, in a unit cell of dimensions a = 6.448(1), b = 12.616(2), c = 14.772(2) angstrom, beta = 92.85(1)-degrees. The structure was refined to R = 0.028 and R(w) = 0.039 for 1357 observed reflections. Crystals of 3 . O=PPh3 are triclinic, space group P1BAR, with Z = 2, in a unit cell of dimensions a = 11.351(3), b = 13.409(3), c = 9.895(2) angstrom, alpha = 94.59(2), beta = 90.35(2), gamma = 78.07(2)-degrees. The structure was refined to R = 0.033 and R(w) = 0.037 for 3260 observed reflections. Crystals of 4 are monoclinic, space group P2(1)/a and Z = 4 with a = 12.468(5), b = 7.637(2), c = 13.135(4) angstrom, beta = 96.62(3). The structure was refined to R = 0.032 and R(w) = 0.042 for 1698 observed reflections. Each of complexes 2-4 contains a cyclopentadienyl ligand, a cis pair of carbonyls and a chelate ligand (S,N donor or S,S donor). All the compounds have distorted square-pyramid structures.
Resumo:
月湖,又称天鹅湖,位于山东半岛最东端荣成湾顶的西南侧。面积约4.94 Km~2,西、北、南侧为陆地所包围,东部由荣成湾沙坝与外海隔开,东南部有一132m宽的潮流通道与外海相通,它由涨潮三角洲、落潮三角洲、纳潮盆地和潮汐通道四部分组成,是一个典型的潮汐汊道系统。1998年11~12月和1999年8~9月两次对月湖的沉积物特征,水动力条件,地貌特征做了广泛、深入的调查研。研究结果表明:月湖水深比较浅,大部分地区在1到1.5 m之间;底质呈环状分布,从湖边缘到中心依次为:砾质砂、泥质砂、砂质泥和泥,湖中心柱状样由粉砂或粘质粉砂组成,平均含水量为54.67%,平均有机碳含量为2.7%,测得沉积速率为1.49cm a~(-1),沉积通量为1.04 g cm~(-2) a~(-1)有机碳通量为0.028 g cm~(-2) a~(-1);月湖潮汐为不正规半日潮,日不等现象显著,口门主水道涨潮历时短,流速小,落潮历时长,流速大;口门主水道泥沙向外海搬输运,悬移质输运量比底移质输运量小近两个数量级;湖内沉积物粒径趋势分析表明沉积物由四周向湖心搬运。在过去的二十年里,由于人类对月湖的不合理开发和利用(在口门修建蓄水闸,虾池悬垦),造成泥沙大量淤积,使生态系统稳剧退化。如果不采取有效措施,月湖很快就会消失。
Resumo:
本论文报道从海洋中分离到的一株聚磷菌的分离、鉴定、在系统发育中的地位、除磷特性、菌体内多磷酸盐颗粒的研究、D-海因酶和核苷二磷酸激酶基因的克隆及序列分析,为海水系统的生物除磷提供部分基础资料。 从黄海海域分离到聚磷菌Halomonas sp. YSR-3,菌体呈杆状,大小为3.5 μm×1 μm,革兰氏阴性,好氧生长,能运动。透射电镜观察发现,菌体内有致密颗粒。经DAPI染色确定该致密颗粒是多磷酸盐,亦可称为异染粒、迂回体。16S rDNA鉴定结果表明,YSR-3与Halomonas属中的marine bacterium B5-7有较高的同源性,相似值99%。YSR-3的生理生化特性:对氯霉素和卡那霉素敏感;淀粉水解呈阳性;反硝化和几丁质降解呈阴性;能将葡萄糖作为唯一碳源和能源。 对YSR-3的培养条件进行优化。以海水2216培养基、24 ℃、180 rpm、pH 6.5的条件培养,更利于菌体生长和菌体内多磷酸盐的形成。 对YSR-3的除磷特性进行研究。无磷培养时,菌体不能生长;用磷酸钾盐作为磷源时,菌体生长较好,形成多磷酸盐的菌体比例较高;较适合YSR-3菌体生长和多磷酸盐形成的磷源是KH2PO4,较适磷浓度为1.5 mmol/L。pH的变化影响菌株的生长、多磷酸盐形成和除磷效果。pH值为5时,菌体的数量几乎不增加,体内多磷酸盐和培养基中磷含量变化不大;pH值为6、7和8时,菌体生长良好,95%以上的菌体内形成多磷酸盐,培养基中磷含量明显下降。YSR-3在不同培养基中除磷量和除磷率不同。在高磷培养基中除磷量为0.7 mmol/L(磷含量由1.84 mmol/L降到1.14 mmol/L),除磷率为37.5%;在低磷培养基中除磷量为0.02 mmol/L(磷含量由0.028 mmol/L降到0.008 mmol/L),除磷率为72.2%。 以海洋聚磷菌Halomonas sp. YSR-3的总DNA为模板,用PCR法扩增D-海因酶基因和核苷二磷酸激酶基因,将扩增片段克隆到pGM-T载体,转化E.coli TOP10菌株,经蓝白斑筛选、菌落PCR得到阳性克隆,测序后对序列进行Blast比对分析。得到的D-海因酶基因序列长度为1510 bp,与Pseudomonas entomophila L48的海因酶基因序列的相似性为77%。翻译后的序列与Pseudomonas fluorescens Pf-5,Marinomonas sp. MED121,Burkholderia vietnamiensis G4的海因酶蛋白序列相似性分别为75%,73%,70%。得到的核苷二磷酸激酶基因序列长度为420bp,翻译后的序列与Loktanella vestfoldensis SKA53,Jannaschia sp. CCS1,Roseobacter sp. CCS2的核苷二磷酸激酶蛋白序列相似性分别为89%,86%,85%。 聚磷菌能将外界环境中的磷吸收到体内,并以多磷酸盐的形式储存。多磷酸盐对于细胞的生存和生长有很重要的作用,但目前对于多磷酸盐的形成过程以及过程调控还不是很清楚。在今后可以通过构建高效表达的重组菌,提高与除磷相关的酶的纯度及活性。同时可以将相关酶的基因进行突变,对基因表达的调控以及酶的代谢以及功能结构等多方面进行基础研究,使聚磷菌在生物除磷中得到广泛应用。
Resumo:
小型桡足类在生态系统中的重要作用近年来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在近岸生态系统中,小型桡足类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但关于小型桡足类种群动力学的研究在国内还处于起步阶段,因此我们选取了国内沿岸海域常见优势种小拟哲水蚤、双刺纺锤水蚤、太平洋纺锤水蚤及强额拟哲水蚤等四种小型桡足类为研究对象,探讨其种群动力学相关方面的变动机制。本文在2005年10月-2006年9月选取胶州湾为主要的研究海域,进行了一周年的小型桡足类的采样和培养实验研究。在胶州湾,小拟哲水蚤(Paracalanus parvus)全年出现,其种群数量变动呈现双峰型,在夏季(6月和8月)达数量高值,在冬季(1月)有一个小的高峰。种群数量在4月达全年最低值,在7月份数量也有一个明显的数量降低。从空间分布上来讲,该水蚤在冬季主要以CV期桡足幼体存在于湾南和湾外区域,湾北数量很少;从春末开始,各期幼体开始在各海区广泛分布。小拟哲水蚤在胶州湾几乎全年产卵(2月份除外),但较高的产卵率主要集中在春末到秋初,最大产卵率出现在5月,达27.9 eggs female-1d-1。总体来讲,在胶州湾小拟哲水蚤的产卵率与温度、叶绿素及体长均呈显著正相关,但与盐度呈负相关关系。从不同的区域来看,胶州湾湾北区域小拟哲水蚤产卵率较高,最高值出现在湾北6月份,产卵率达到了60.8 eggs female-1d-1。大于10 eggs female-1d-1的产卵率在湾北持续了6个月(4-9月),在湾口持续了5个月(4-8月),而在湾外只持续了3个月(5-7月)。小拟哲水蚤生物量在6月份达到最高值(6.15 mg C m-3),在4月达到全年最低值(0.028 mg C m-3)。次级生产的变动从4月到9月与生物量的变动趋势完全相似,但冬季生物量的高峰并没有伴随次级生产的高峰值,分析其原因是由于冬季低的生长率所致。小拟哲水蚤在整个胶州湾平均的年次级生产为158.41 mg C.m-3yr -1。强额拟哲水蚤(Paracalanus crassirostris)在胶州湾只在夏末到秋季出现,最大数量出现在8月份。从强额拟哲水蚤的分布区域来看,从湾内到湾外有递减趋势。在2006年9月份,只有湾北有部分种群,其他区域几乎没有该种出现。该种最大产卵率出现在8月,达11.2 eggs female-1d-1。强额拟哲水蚤生物量的变动与次级生产的变动趋势相似,最大值也都出现在8月份。该水蚤在胶州湾平均年次级生产仅为2.12 mg C m-3yr-1。双刺纺锤水蚤(Acartia bifilosa)在胶州湾是全年出现,其种群数量在5-6月份突发性增加达全年最高值(>8000 ind. m-3),之后又急剧下降。从该种的区域分布来看,5-6月份数量的高峰主要出现在湾北区域,7月份虽然各区域数量均下降,但大部分种群集中在湾外区域。双刺纺锤水蚤在胶州湾几乎全年产卵(1-2月除外),产卵率的最高值出现在4月,达16.5 eggs female-1d-1。4月份雌体高的产卵率为5月份种群数量的大量增加提供了补充。双刺纺锤水蚤生物量与次级生产的变动趋势一致,在5-6月份达到高值,在秋冬季次级生产较低。双刺纺锤水蚤在整个胶州湾平均的年次级生产为114.61 mg C m-3yr-1。太平洋纺锤水蚤(Acartia pacifica)在胶州湾季节性出现,在冬春季节消失,从夏季开始出现。该种在5月零星出现,种群数量在6月份开始增多,到7月份达到最高值2356 ind. m-3,之后在8月数量锐减至196 ind. m-3。从区域分布来看,该水蚤在胶州湾只出现在湾北和湾南区域,湾外区域几乎没有,而且呈现湾北到湾南递减的趋势。6月份数量大部分出现在湾北区域,到7月份才有一部份在湾南出现。太平洋纺锤水蚤在其出现季节均产卵,最大产卵率出现在6月份,达37.17 eggs female-1 d-1,部分补充了7月份太平洋纺锤水蚤种群数量的大量增加。太平洋纺锤水蚤生物量与次级生产的变动趋势相似,在7月份达到了最高值,在11月达到最低值。太平洋纺锤水蚤在胶州湾平均的年次级生产为45.63 mg C m-3yr-1。胶州湾四种小型桡足类总的年次级生产为~320 mg C m-3 yr-1。
Resumo:
扇贝养殖是我国重要的海水养殖产业,然而自1997 年以来,养殖扇贝陆续爆发的大规模死亡,不但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而且严重影响了该产业的健康发展。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因子及丝氨酸蛋白酶在无脊椎动物的免疫应答中起着核心作用,它们的协同作用直接导致外界病源入侵的信号转导和级联放大,并进一步激活一系列防御体系,如黑化反应、血液凝结和抗菌肽的合成等。因此,克隆扇贝参与免疫防御的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基因并对其功能进行研究,将有助于进一步研究扇贝的免疫防御机制,丰富和发展无脊椎动物免疫学的内容。 运用大规模EST技术和RACE技术从栉孔扇贝中克隆出一个Kazal型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基因,定名为CfKZSPI。该基因cDNA序列全长1788bp,其中5' 非编码区(Untranslated Region, UTR)为97 bp,3' UTR161 bp,有一个典型的多聚腺苷酸信号序列(AATAAA)和一个ploy A 尾巴,开放阅读框(Open Reading Frame, ORF)含有1530 bp,编码509 个氨基酸残基。对其推测氨基酸序列进行分析,发现其中包括22个氨基酸残基组成的信号肽序列和12个Kazal型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结构域。采用QRT-PCR(quantitative real time PCR)对鳗弧菌浸泡刺激后栉孔扇贝血淋巴中CfKZSPI 的 mRNA表达量进行了检测,发现其mRNA 的表达量在鳗弧菌刺激后3h明显上升,达到空白组的43.6倍;然后在6h时有所下降,为空白组的15.0倍;随着菌刺激时间的增长,CfKZSPI基因的 mRNA 表达量急剧增加,在刺激后8h,12h,24h分别达到空白组的174.1,207.8,675.4倍。统计分析发现3h(P=0.019<0.05)和12h(P=0.020<0.05)时,CfKZSPI基因mRNA表达量与空白组差异均显著。为了研究栉孔扇贝CfKZSPI的蛋白活性,将其第十二个结构域克隆到pET-32a(+)载体中,转化大肠杆菌Rosetta-gami(DE3)表达菌株,获得可溶性表达的蛋白rCfKZSPI-12,对其进行抑制蛋白酶活性的分析,发现其对胰蛋白酶有很强的抑制活性,而对凝血酶没有抑制活性。当rCfKZSPI-12与胰蛋白酶分子比率为1:1时,约90%的蛋白酶活性被抑制。运用狄更斯作图法研究rCfKZSPI-12对胰蛋白酶的抑制能力,结果发现其对胰蛋白酶的抑制常数为173 nmol L-1。 采用同样方法从海湾扇贝cDNA文库中克隆出一个Kunitz型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基因,定名为Aikunitz。该基因全长632 bp,其中5' UTR 为105 bp,3' UTR 为 245 bp,有一个典型的多聚腺苷酸信号序列(AATAAA)和一个ploy A 尾巴,ORF 含有282 bp,编码93 个氨基酸残基。推测的氨基酸序列N末端有一个20个氨基酸残基组成的信号肽序列,成熟蛋白包括一个Kunitz型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结构域。采用QRT-PCR对鳗弧菌和藤黄微球菌感染后海湾扇贝血淋巴中Aikunitz 的mRNA的表达量进行了检测,结果发现其在鳗弧菌刺激后3h到9h持续上升,9h时表达量为PBS对照组的4.49倍(P=0.008<0.05),然后开始下降,在72h时表达量为对照组的0.24倍(P=0.021<0.05);而在藤黄微球菌刺激后3h到12h其表达量上升,其中6h时为空白组的5.95倍(P=0.0004<0.01);12h以后迅速下降,其中24h的表达量为对照组的0.38倍(P=0.028<0.05)。将Aikunitz基因编码的成熟蛋白按照重组CfKZSPI-12的方法进行重组表达,并对重组蛋白进行抑制蛋白酶和抑菌活性分析。结果发现其对胰蛋白酶和弹性蛋白酶两种丝氨酸蛋白酶都没有抑制作用。抑菌实验同样发现,重组Aikunitz 对供试的革兰氏阳性菌藤黄微球菌和革兰氏阴性菌鳗弧菌和大肠杆菌都不显示明显抑菌活性。
Resumo:
本文研究了栖息在高寒地区的高原鼠兔(Ochotona curzoniae)的体温、热代谢和肩胛部BAT随个体发育的变化,讨论了高原鼠兔热代谢发育特征及发育策略。结果表明新生个体具有初步的热调节能力,但环境温度变化时,还不能维持稳定的体温。体重为12.5克的幼体(约1-3日龄),其最低代谢离为3.028(mlO_2/g·h),相对于Kleiber期望值的百分率为167%,热传导率为0.518(mlO_2/g·h· ℃),相对于Bradley-Deavers期望值的百分率为200%,热中性区下临界温度为32.7 ℃。随着个体的发育,最低代谢率趋于下降,但其相对于Kleiber期望值的百分率在体重增长到大约90克前,趋于增加,其后才略有下降,热传导率及其相对于Bradley-Deavers期望值的百分率和热中性区的下临界温度随个体的发育趋于降低。所以在各环境温度下,高原鼠兔的体温随着个体发育表现出上升的变化。高原鼠兔BAT在整个发育时期都存在。刚出生时BAT发达,相对重量高,结构成熟,BAT细胞充满小而多的脂肪滴,线粒分布致密。随着个体发育,BAT相对重量和水分含量均迅速降低,结构呈退化趋势。高原鼠兔幼体主要利用小气候环境和BAT产热抵抗低温压力,高原鼠兔热调节发育的特征和对小气候环境的利用有利于减少体温调节耗能,促进生长发育。而发育到成体时,最低代谢率和热传导率对其期望值的偏离反映出高原鼠兔对西息环境的适应。另外,高原鼠兔通过行为热调节对生理调节加以补充。
Resumo:
长久以来,对于陨石金属相的全岩研究主要使用中子活化分析方法(INAA),该方法具有灵敏度高、无损样品及制样简单等优点,但它无法测定所有铂族元素(PGEs)。随着分析技术的发展,电感耦合等离子质谱(ICP-MS)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地质学领域,但在地外物质的应用中研究较少。 本论文在分析方法上,首先在国内开展了球粒陨石金属相和铁陨石的主、微量元素的ICP-AES和ICP-MS实验分析方法研究,对四块球粒陨石的金属相以及四块铁陨石进行了分析,初步讨论了星云凝聚和小行星热变质中亲铁元素的变化特征,进一步揭示了星云的凝聚过程、以及铁陨石的结晶过程。对新发现的乌拉斯台铁陨石所做的研究表明,该陨石和新疆陨石可能为成对陨石。并将研究延伸到地外撞击事件的研究中,通过对浙江煤山P/T界线层的样品进行分析,对当时的生物大灭绝事件给出了合理解释。 乌拉斯台铁陨石是在我国新疆新发现的一块铁陨石,其发现地点距离新疆铁陨石(Armanty)约130公里。我们应用ICP-MS分析了乌拉斯台铁陨石(IIIE),以及新疆铁陨石(IIIE)、南丹铁陨石(IIICD)和Mundrabilla铁陨石(IIICD)的全岩组成,结果显示和参考文献有很好的一致性,证明了该分析方法的可行性。我们对乌拉斯台铁陨石进行了系统的岩石学、矿物学、以及微量元素分析,该陨石的岩石结构属于粗粒八面体,铁纹石带宽为1.2 0.2 mm。合纹石以各种微观结构大量存在于该陨石中。陨磷镍铁矿以富镍(30.5-55.5%)的形式出现在合纹石中,或者与陨硫铁,陨硫铬铁矿等共生。并通过计算获知该陨石的冷却速率约为20℃/Myr。其岩石矿物学特征和全岩组成和新疆铁陨石相似,二者都落在IIIE化学群的范围,因此,我们将乌拉斯台铁陨石划分为IIIE化学群,并初步认为和新疆铁陨石是成对陨石。同时,对吉林球粒陨石(H5)、安龙球粒陨石(H5)、以及南极陨石GRV 9919(L3)和GRV 021603(H3)四块球粒陨石金属相进行的研究显示,球粒陨石金属相的亲铁元素配分模式主要与元素的挥发性相关,具有难熔元素基本上平坦分布,而中等和强挥发性元素随其挥性的增高而趋于贫化的特征。 铂族元素的研究不仅在讨论星云凝聚过程中亲铁元素的分异、金属-硅酸盐分异与核-幔的形成,以及金属熔体的结晶分异方面有着重要的意义,对于讨论地外物质的示踪也有着重要的作用。铂族元素在地壳中高度亏损,但在大部分地外物质中富集,因此通常将Ir的异常已否作为是否有地外物质加入的重要依据之一。距今2.51亿年前的二叠纪-三叠纪(P/T界线)时期,发生了地质历史上最大规模的生物灭绝事件,然而对于该事件的诱因却一直存有争议,主要存在两种观点:“地外撞击”和“火山喷发”。我们使用锍镍火试金和同位素稀释法,结合Te共沉淀, 应用ICP-MS分析技术,对我国煤山二叠纪-三叠纪界线层的样品进行了Ir、Ru、Rh、Pt和Pd的测定。火试金方法结果显示Ir的含量为0.053 ng/g,而同位素稀释法对P/T界线事件层样品的分析结果显示,Ir的含量在0.005-0.028 ng/g,两种分析方法的结果均显示没有Ir的正异常。将PGE使用碳质球粒陨石标准化后,整个配分模式呈现出高度分异,Ir/Pd的比值为0.02-0.03CI,明显不同于各类陨石。相反,该界线层样品的PGE配分模式和西伯利亚玄武岩(甚至也可能和峨眉山玄武岩)相似,证明了该界线层样品中的PGE可能来源于玄武岩。P/T界线层样品中PGE的含量从富含黄铁矿的壳层24f向26层呈上升趋势,且在26层为最大值,然后在28层回落,这种趋势可能暗示了玄武岩最大规模的喷发可能出现在26层。该结果有力地证明了P/T界线时期的生物灭绝事件与火山喷发的相关性,给一直存有争议的二叠纪-三叠纪生物灭绝事件提供了新的证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