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9 resultados para 11.5BC46-2
Resumo:
本文应用三维有限元分析了牙周膜的应力分布。重点讨论了根尖区应力分析结果及其对临床解释病因及对诊断的意义。本文将右下第一恒磨牙有限元模型划分为210个单元及1612个节点(用20节点等参元),分析了11种典型受力状况,得出以下结论:(1)在(牙合)面上通过牙周膜几何中心的各种外力在根尖区产生的应力分布均匀,且应力值较小,无拉应力产生;(2)在计算的11种典型载荷中有三种载荷应力分布危害性最大。
Resumo:
工程结构的失效起始于底层 ,即从材料中的孤立的空洞成核开始 ,形成微裂纹 ,发展为宏观裂纹 ,直至整个结构破坏 ,因此分布式损伤和尺度效应在工程结构损伤问题中显得十分重要 .本文简要介绍了一种处理分布式损伤 (微损伤 )的方法———“统计细观损伤力学” ,以及基于该方法讨论了分布式损伤的演化规律 .对于跨尺度失效问题的尺寸效应 ,通过分析应力波引起的损伤问题 (存在 2个反映尺度效应的Deborah数 ) ,指出各类尺度耦合的机理和特征是关键点
Resumo:
建立了水中悬浮隧道锚索在波流场中涡激振动的非线性数学模型,考虑了锚索的几何非线性对其涡激振动的影响,并应用有限差分法求解了锚索的运动控制方程。计算结果表明:锚索在顺流向和横向2个方向运动的耦合作用特别是几何非线性作用的引入,抑制了部分高阶模态的激发,使锚索横向涡激振动的振幅减小,顺流向振动的振幅增大;在悬浮隧道的振动引起的强迫激励和参数激励作用下,锚索顺流向涡激振动振幅显著增大,横向涡激振动出现"拍"的现象。
Resumo:
《理性力学基础》为《中国科学院研究生教学丛书》之一。
《理性力学基础》系统地介绍了理性力学的主要科学体系和基本理论。《理性力学基础》由四部分,共十五章组成。第一部分综合介绍了理性力学的科学意义、方法和特点,从理性力学角度概括论述变形几何学与运动学、力学基本定律与场方程以及本构方程的一般原理。着重阐明张量和场方程的时空无差异原理,以及本构方程所应遵循的客观性原理。第二部分着重介绍简单物质的理论体系。作为典型范例进一步阐明弹性物质和简单流体的本构方程以及弹性体有限变形边值问题的分析方法。第三部分详细介绍黏弹性物质、弹塑性物质及晶体塑性的基本理论。第四部分主要介绍含缺陷物质的本构理论。
《理性力学基础》可作为力学、应用数学、理论物理等专业的研究生教材,也可供力学工作者及高等院校力学专业教师参考。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1 理性力学目的和意义
1·2 理性力学的特点与体系
1·3 理性力学的方法
1·4 符号
第二章 变形几何学和运动学
2·1 直角坐标系的张量
2·2 物体的构形与运动
2·3 变形梯度
2·4 应变度量和面元、体元变形
2·5 应变率
第三章 基本定律与场方程
3·1 质量守恒定律
3·2 应力原理与动量守恒定律
3·3 能量守恒定律和熵定律
3·4 功共轭与应力度量
3·5 场方程
3·6 随体坐标系
第四章 本构方程的一般原理
4·1 时空系的变换
4·2 基本定律的客观性
4·3 本构方程的一般原理
第五章 简单物质
5·1 张量函数
5·2 张量函数表示定理
5·3 简单物质的本构方程
5·4 本构方程的简化形式
5·5 各向同性物质
5·6 简单固体
5·7 简单流体和流晶
5·8 内部约束
5·9 特殊类型物质
5·10 衰退记忆
第六章 弹性物质
6·1 弹性物质的本构方程
6·2 物质对称性
6·3 各向同性弹性固体
6·4 超弹性物质
6·5 各向同性超弹性物质
6·6 主轴表示
6·7 储能函数表示式
6·8 二次弹性
6·9 均匀变形场
6·10 储能函数的实验确定
第七章 弹性体有限变形边值问题
7·1 边值问题的提法
7·2 若干典型问题
7·3 平面应变问题
7·4 不可压缩各向同性弹性体
第八章 简单流体
8·1 直线流动
8·2 曲线流动
8·3 伸长历史恒定运动
8·4 定常测黏流动
8·5 Poiseuille流动
8·6 Couette流动
8·7 圆锥-平板流动
8·8 端部正应力效应
8·9 Stokes流体测黏流动
8·10 定常拉伸流动
第九章 黏弹性物质
9·1 线性黏弹性理论
9·2 非线性黏弹性固体
9·3 本构泛函展开
9·4 非线性黏弹性流体
第十章 弹塑性物质
10·1 微小变形塑性理论
10·2 张量的时间导数
10·3 有限塑性变形的本构方程
10·4 塑性大变形基本方程
10·5 Drucker公设与有限塑性变形
第十一章 晶体塑性理论
11·1 晶体塑性变形运动学
11·2 硬化规律
11·3 硬化系数表示式
11·4 晶体塑性本构关系
11·5 滑移剪切率γ(α)的存在性与惟一性
11·6 率相关流动规律
第十二章 缺陷连续统的线性理论
12·1 张量场的微分运算
12·2 协调条件
12·3 缺陷的几何意义
12·4 位错弹性理论
12·5 位错塑性理论
12·6 一般缺陷塑性理论
12·7 晶体塑性位错理论
12·8 Nye张量及缺陷塑性理论小结
12·9 位错塑性理论二维公式及算例
第十三章 非黎曼几何及流形简介
13·1 Euler空间张量场的绝对微分
13·2 曲率张量
13·3 线性空间
13·4 仿射联络空间
13·5 非完整变换
13·6 拓扑空间
13·7 微分流形
第十四章 缺陷连续统的非线性理论
14·1 非Niemann物质流形的构造
14·2 缺陷的几何意义
14·3 缺陷连续统的弹性理论
14·4 缺陷连续统的塑性理论
14·5 晶体塑性位错理论
第十五章 理性力学若干应用
15·1 有限变形的精确描述
15·2 曲线坐标的相应公式
15·3 本构方程的客观性原理
15·4 物质对称性
15·5 主轴法
15·6 客观应力率
附录 曲线坐标
1 基向量与度量张量
2 逆变导数
3 应力张
4 运动方程
Resumo:
《物理力学讲义(新世纪版)》第1章绪论阐明了物力学的内容、观点和方法,第2、第3、第4章是基础原理,第5章到第9章分别处理气体、固体的液体的热力学性质,说明了从分子结构计算宏观性质的方法,第10章到第13章处理各种输运过程,像热传导、粘滞性、扩散、中子慢化及热辐射等。
《物理力学讲义(新世纪版)》的特点是给出了明确具体而切实可行的计算方法,使得工程介质和材料的热力学性质可以不完全依靠实验就能确定。
物理力学是一门新兴的学科,它从物质的微观结构出发。提供计算机工程技术和所用介质和材料的热力学性质的方法。
目录
第1章 绪论
1.1 什么是物理力学?
1.2 物质的结构
1.3 原子半径与分子结构
1.4 物质结构概念的应用
第2章 量子力学
2.1 薛定谔波动方程
2.2 振幅方程
2.3 波函数的物理意义
2.4 谐振子
2.5 点粒子的体系
2.6 氢原子
2.7 自由粒子
2.8 氢原子的内部动力学
2.9 类氢原子的能级
2.10 电子自旋
2.11 分子能级的分类
2.12 分子的波动方程
2.13 双原子分子
2.14 U(r)的性质
2.15 刚性线转子的简单势
2.16 莫尔斯势
2.17 多原子分子
第3章 统计力学基础
3.1 体系的系集
3.2 关于微观性质的准备知识
3.3 一个系集状态的一般性质
3.4 关于平均的规则
3.5 一个经典系集的描写
3.6 可及性(主要是经典部分)
3.7 关于相似体系的系集的可及态对称群和反对称群
3.8 关于真实系集本征函数的对称类型
3.9 计算普通系集可及态的捷径
3.10 关于定域系配容的计算
第4章 恒定体系系集的一般原理
4.1 权重
4.2 几个简单体系的状态的权重
4.3 可及态(配容)的计算
4.4 两组定域线性振子的系集
4.5 最陡下降法的简单描述
4.6 平均值和统计温标
4.7 多自由度体系及退化体系
4.8 线性谐振子
4.9 二维及三维谐振子
4.10 没有轴自旋的刚性转子
4.11 有绕轴自旋的刚性转子(对称陀螺)
4.12 两组非定域系组成的系集
4.13 数学推导
4.14 结果之摘要
4.15 退化体系
4.16 经典统计力学
4.17 无结构质点在盒子中的运动
4.18 系集的外作用力
4.19 统计力学与热力学之间的关系
……
第5章 理想气体
第6章 固体的热学性质
第7章 固体的物态方程
第8章 非理想气体
第9章 液体和稠密气体
第10章 输运过程的一般理论
第11章 粘滞性,扩散和热传导
第12章 中子的扩散和减速
第13章 热辐射
附录 物理常数表
编后记
Resumo:
MicrosoftVisualC十十6.0作为Microsoft Visual Studio的重要组成部分,包含了迄今为止功能最为强大的基于Windows的应用框架,在同类产品中处于领先地位。VisualC十十6.0是Microsoft迄今为止最全面、最完善的程序开发工具,为了适应各种编程风格,该软件提供了各种各样的辅助工具,在发挥编程能力和提高灵活性方面达到了空前的水平。与以往VisualC十十的各种版本相比较,VisualC十十6.0在编程环境、程序语言技术等方面做了许多改进,从而使VisualC十十更加适合专业程序员快速进行应用程序的开发。
本书内容丰富、图文并茂,是一本适合各种读者学习VisualC十十6.0的优秀参考书。
目 录
第一章 VisualC十十6.0简介及安装
1.1VisualC十十6.0新特性
1.2viSualC十十6.0开发环境简介
1.3如何学习使用VisualC十十6.0
1.4VisualC十十6.0的安装
第二章 走进C十十的世界
2.1类和对象的简介
2.2继承和多态性――一个具体的例子
2.3内嵌对象
2.4在栈中申请对象
2.5全程对象的申请
2.6对象之间的相互关系――指针数据成员
2.7this指针的使用
2.8对指针的引用
2.9友元类和友元函数
2.10静态类成员
2.11重载运算符
2.12从代码中分离出类定义
2.13匈牙利表示法
第三章 VisualC十十6.0的编程环境
3.1VisualC十十6.0主窗口
3.2VisualC十十6.0工具栏
3.3VisualC十十6.0菜单栏
3.4项目与项目工作区
3.5资源与资源编辑器
第四章 编一个最简单的VC十十程序
4.1什么是AppWizard?
4.2迎接你的第一个AppWizard程序
4.3“Iamaprogrammer.”在哪儿?
第五章 程序框架入门
5.1一个简化过的程序框架
5.2WinMain():第一个动作
5.3登记窗口类
5.4创建一个窗口
5.5显示窗口
5.6显示出那条消息
5.7窗口类与窗口对象
第六章 消息循环
6.1在消息循环中兜圈子
6.2对事件做出响应:WindowFun()
6.3响应不同的消息
6.4现在你还跟得上吗?
6.5设备界面进行交互
第七章 精通程序框架
7.1WinMain()函数在哪儿?
7.2应用程序框架和源文件
7.3工具条、状态条和打印等选项
7.4程序的控制流程
第八章 使用classWizard编程
8.1使用ClassWizard添加消息处理函数
8.2classWizard功能介绍
8.3传送鼠标消息
8.4保存鼠标绘图的信息
第九章 视图与文档
9.1Document-View模式
9.2从视图中分离出文档
9.3保存文档
9.4再访MyProg2.cpp
第十章 对象连接与嵌入(OLE)及其自动化
10.1公共对象模式(COM)
10.2类厂(classfactory)
10.3OLE自动化
10.4IDispatch接口
第十一章 动态连接库(DLLs)
11.1为什么使用DLL
11.2传统的DLL
11.3MFC库DLL
11.4MyProg4A――编写自己的类库扩展DLL
11.5MyProg4B――使用MFC库扩展DLL
11.6资源访问
第十二章 图形设备接口
12.1设备环境类
12.2GDI对象
12.3Windows的颜色映射
12.4映射方式
12.5字体
12.6MyProg3例程序
12.7MyProg3B程序
12.8MyPr0g3C例程序――使用CScrollView
第十三章 对话框
13.1在状态条上显示对话控件的帮助信息
13.2利用Fi1eOpen通用对话框打开多个文件
13.3定制通用文件对话框
13.4扩展和缩减一个对话框
13.5显示一个模式或无模式对话框
13.6编写定制的DDX/DDV例程
第十四章 剖析工具Spy十+
14.1窗体
14.2消息
14.3进程与线程
第十五章 代码调试
15.1TRACE
15.2调试框架
15.3自我诊断
15.4调试代码的作用
15.5用Dump()显示对象的信息
15.6检查内存
Resumo:
We have studied theoretically the inherent mechanisms of nonvolatile holographic storage in doubly doped LiNbO3 crystals. The photochromic effect of doubly doped LiNbO3 crystals is discussed, and the criterion for this effect is obtained through the photochromism-bleach factor a = S(21)gamma(1)/S(11)gamma(2) that we define. The two-center recording and fixing processes are analytically discussed with extended Kukhtarev equations, and analytical expressions for recorded and fixed steady-state space-charge fields as well as temporal behavior during the fixing process are obtained. The effects of microphysical quantities, the macrophotochromic effect on fixing efficiency, and recorded and fixed steady-state space-charge fields, are discussed analytically and numerically. (C) 2002 Optical Society of America.
Resumo:
本文对桦木科植物的研究历史作了详细的总结;在钻研文献的基础上,补充了部分系统学资料,使得花序、花、花粉、叶表皮等各类性状能够在属间进行比较,根据外类群比较、和谐性分析等原则确定了性状的演化极性,利用最大同步法和最小平行演化法对桦木科植物进行了分支分析;对各属的现代分布和地史分布作了描述,在此基础上,讨论了桦木科植物的分布中心、起源地、起源的时间和散布的途径;在第四章,作者试图回到遥远的晚白垩纪和早第三纪,从描绘桦木科植物起源和早期分化的古地理和古气候背景入手,分析了在这种背景下桦木科植物所发生的空间辐射以及植物体本身所产生的形态进化,以求得对桦木科植物起源、散布和分化作出比较合理的解释;最后对桦木科组以上的等级作了分类处理。全文包括五个部分,主要的结论如下: 1、分支分析:广泛阅读桦木科、壳斗科和南青冈科的文献,详细研究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标本馆所藏的桦木科植物的标本。首先以壳斗科和南青冈科作为外类群对各类性状进行了分析,得到一个由22个性状组成的数值矩阵;接着又对上述的22个性状作了和谐性分析,结果有7个性状的CN>O,2,其中3个性状在调整性状状态后被保留,有4个性状在颠倒极性和调整性状状态后仍不和谐被去除.最后得到由18个性状组成的矩阵,该矩阵和谐性检验的结果是:所有性状的KN值和CN值均为O,将此矩阵用最大同步法和最小平行演化法进行分支分析,得到一个相同的分支图。分支图用了19个演化步数,与矩阵的最小步数相同,较好地反映了桦木科植物的属间关系。分支图说明:桤木属是从桦木科植物的祖先中最早分出的一个分支,几乎保留了祖先所有的原始性状;桦木属和桤木属近缘,但并非姊妹群;榛届在桦木科中占有特殊的地位,是桦木科植物的原始类群向进化类群演化的中间纽带;虎棒子属是榛属向鹅耳枥属和铁木属进化过程中分化出的一支;铁木属和鹅耳枥属为姊妹群,在桦木科植物中演化水平最高。 2、地理分布:地理分布分析是以经典分类、系统发育和古植物学三方面的资料为基础,根据生物进化的时、序、空相互统一的观点来讨论的。 根据Takhtajan (1978)对世界植物系的分区,认为:东亚区分布6属、13组、77种,占桦木科植物全部种类的59%,为第一分布中心;大西洋一一北美区分布5属。8组、20种,为第二分布中心;环北方区分布5属、8组,35种,是桦木科植物分化的重要地区。在中国,根据吴征镒(1979)对中国植物区系的分区,认为:中国一一日本森林亚区和中国一一喜马拉雅亚区在种数,组数和属数的分布上分别位居第一和第二。四川及其毗邻省区分布6属、52种,占全部中国种类的70, 3%,是中国桦木科植物的分布中心。 桦木科最早的化石记录是具多个角萌发孔并有带状加厚的桤木粉,发现于日本桑托期.随之这类花粉和另外一种花粉类型:副桤木粉(有微弱带状加厚的三孔粉)在欧亚大陆和北美的地层中便开始普遍起来;可能的桤木属植物的叶子发现于白垩纪最晚期,而可辨认的果序的记录则开始于古新世. 8孔的具带状加厚的桦粉最早见于日本的坎佩尼期,而缺少带状加厚的拟桦粉最早发现于中国内蒙古的梅斯特利克蒂期,以上两类花粉均和现代桦木属植物的花粉相似;可归于同一个化石植物Betula leopoldae的叶子、雄花序,果序和果实的化石发现于加拿大大不列颠哥伦比亚的中始新世地层中。基于果实化石的榛属植物的最早记录发生在欧洲和北美古新世;被认为和榛属有亲缘关系的绝灭属——古鹅耳枥属的叶子,果序和雄花序的化石发现于古新世和始新世;开始见于中国梅斯特利克蒂期的拟榇粉和最早发现于苏格兰古新世的米勒三孔粉也均和榛属植物有关。基于可辨认的花粉和果苞的化石,鹅耳枥属和铁木属分别在晚始新世和早渐新世有了最早的化石记录. 最后根据化石证据和现代地理分布特征提出:以四川为中心的中国中部地区是桦木科植物起源和早期分化的中心;最早的桦木科植物生活在晚白垩纪桑托期,桤木属、榇属、桦木属可能在白垩纪最晚期或古新世时就已经出现了,而最迟不晚于中始新世;鹅耳枥属和铁木属的形成均不晚于晚始新世,到渐新世时,除虎榛子属外,桦木科其它各属均广泛分布在北半球。 3、进化分析:桦木科植物起源和早期演化的晚白垩纪和早第三纪在古地理和古环境方面主要有四个特点:(1)地球板块相对稳定;(2)气候相对一致,区带环流是大气环流的基本成份; (3)恐龙绝灭,哺乳动物作为传播媒介变得重要起来; (4)风媒和虫媒植物共荣。桦木科植物就是在上述背景下起源的。桤木属蒙自桤木组和桤木组最早从祖先类群中分化出来,接着一方面较缓慢地向欧洲散布,并在古新世到达欧洲;另一方面,向中国东北地区散布,然后迅速地扩散到了北极地区,通过白令陆桥在白垩纪最晚期到达了北美。从北美西北部和从欧洲通过大西洋北极陆桥散布到北美东部的桦木科植物在始新世时汇合,形成第二个分化中心。虎榛子属、鹅耳枥属和铁木属植物的大量分化很可能是从全球气候恶化的渐新世开始的,并在分化的同时伴随着其它的桦木科植物向南迁移。桤木属在渐新世时就散布到了当时位于中国东南部的加里曼丹岛;桤木属、鹅耳枥属和铁木属中新世时散布到了墨西哥和中美洲;第四纪冰期加速了桦木科植物的南移,桤木属到达非洲北部和南美洲,桤木属和鹅耳枥属到达台湾岛均发生在更新世。 在环境的选择压力下,桦木科植物经历了一系列的形态演化,作者将这些演化归纳成34个进化趋势。为了对桦木科植物可能祖先的大概轮廓有一个认识,我们又从34个进化趋势中总结出桦木科植物的11个原始特征,并且认为这些特征中的大多数应该是它的祖先拥有的。 (1)裸芽有柄。 (2)气孔器为轮列型或无规则型。 (3)木材具管胞,导管有螺旋加厚,为梯状穿孔。 (4)雌、雄花序共生成总状花序,雄花序位于上部。 (5)花序两性。 (6)雄花序有梗、裸露过冬。 (7)小聚伞花序由多个花组成,苞片多数。 (8)花两性,有花被,子房3室。 (9)花药药室木分离,花丝也不分叉。 (10)花粉粒4-5孔;孔具孔室;孔间有带状加厚;外壁较厚,在孔处翘起并加厚。 (11)具翅坚果小型。 本文提出桦术科植物不可能起源于现存的壳斗科植物,而两者有可能共祖,它们共同的祖先和正型粉类复合群有关,可能来源于正型粉类复合群的某些成员,那么‘正型粉类复合群是否就是金缕梅目和壳斗目进行的中间链环呢?’本文仅作为一个问题提出,而未作回答。 4、系统分类:根据分支分析和表征分类的结果,桦木科是非常自然的一个类群,科内表现出从原始到高级的演化次序并具有三条主要的演化路线。因此,将桦木科划分为三个族与科内的三条演化线相一致,比较符合其属间的系统发育关系。按照各属的变异程度,进一步在桦木族和鹅耳枥族之下分别设立两个亚族。此外在桦木科植物属之下共确立了13个组。桦木科组以上的系统排列为: Betulaceae S. F. Gray Trib. 1. Betuleae Subtrib. 1. Alninae Z. D. Chen subtrib. nov. Alnus Mill. Sect. 1. Clethropsis ( Spach ) Endl. Sect. 2. Alnus Sect. 3. Cremastogyne H. Winkl, Sect. 4. Alnobetula W. D. Koch Subtrib. 2. Betulinae Betula L. Sect. 1. Betulaster ( Spach ) Regel Sect. 2. Betula Sect. 3. Costatae Regel Sect. 4. Chinenses ( Nakai ) Z. D. Chen comb. et stat.nov. Sect. 5. Humiles W.D.Koch Trib. 2. Coryleae Aacheraon Corylus L. Sect. 1, Acanthochlamys Spach Sect. 2. Corylus Trib. 3. Carpineae A. DC. Subtrib. 1. Ostryopsinae Z. D. Chen subtrib. nov.Ostryopsis Dence. Subtrib. 2. Carpininae Ostrya Scop. Carpinus L. Sect. 1. Distegocarpus ( Sieb. et Zucc. ) Sarg. Sect. 2. Carpinus
Resumo:
本论文以无融合生殖的大黍(Panicum maximum Jacp.)作为无融合生殖基因的供体,试图通过体细胞杂交方法向水稻(Oryza sativa L.)导入无融合生殖基因。结果如下:采用PEG融合法,诱导水稻原生质体与大黍原生质体融合,经过融合体筛选、培养,成功地获得了再生水稻植株。在融合前,水稻原生质体经过2.5 mM碘乙酰胺(IOA)在室温(22~25℃)条件下处理15分钟,大黍原生质体经过60Kr软x射线照射或不做任何处理。经双亲处理选择系统获得移栽成活的25株再生植株;经水稻单亲处理选择系统获得移栽成活再生植株3株。这两类融合再生植株(经双亲处理选择系统获得的25株和经单亲处理选择系统的3株)在花器官形态、结构及生殖特性上与对照亲本水稻植株有显著的差异,出现多花药(一朵颖花具7至11枚,甚至13枚花药)、多胚珠(一个子房内2~3个胚珠)及多胚囊(一个胚珠中2个以上胚囊)等现象;雌、雄性育性显著降低或完全消失,仅有5株能够少量结实,I-KI溶液着色的花粉从0至68%不等;胚胎学检查表明不能结实的植株雌性均不育,即不能分化出正常的胚囊结构。进一步的检查正在进行中。
Resumo:
脂肪酸是生物体内普遍存在、具重要生理功能的物质,亦是重要的化工原料。研究脂肪酸生物合成及其调控,既是揭示生命活动基本规律的需要,又具巨大的经济价值。多形汉逊氏酵母(Hansenula polymorpha)是一种甲基嗜热酵母,能合成多聚不饱和脂肪酸,是研究脂肪酸生物合成的理想材料之一。为阐明多形汉逊氏酵母细胞中脂肪酸生物合成途径、关键步骤、调节机理,并利用此系统生产有用脂肪酸,我们开展了不饱和脂肪酸生物合成关键酶基因--△9-脂肪酸去饱和酶基因研究。 以P. angusta IFO 1475的P-OLE1基因为探针,Southern杂交分析,发现在亲缘关系很近的不同种类的甲基嗜热酵母如H. pofymorpha、Pichia angusta、P. pastoris、P. methanolica和Candida boMinii中Δ9-脂肪酸去饱和酶基因的结构多形性。 构建了H. polymorpha CBS 1976染色体Δ9-脂肪酸去饱和酶基因座位的限制性酶切图谱,进而分离了3.4 kb BamHI-XhoI基因片段并进行全序列分析,结果表明这个片段含1个与已克隆的酵母Δ59-脂肪酸去饱和酶基因高度同源的、由1353 bp组成的ORF。推导的H-OLE1多肽具脂肪酸去饱和酶的一些基本特征,如含2个结构域:1个位于N一端、含3个保守的组氨酸簇、具催化功能,另1个位于C-端、参与脱饱和反应中电子传递、类似细胞色素b5。将这个序列申报DDBJ,获得Accession number为:AB024576,推导的蛋白的氨基酸序列的Accession number为:BAA75902。 为验证H-OLE1基因的功能,建立了多形汉逊氏酵母DNA电穿孔实验系统,进行了遗传互补测验。发现完整的H-OLE1基因可互补缺乏Δ59-脂肪酸去饱和酶活性的多形汉逊氏酵母营养缺陷型fadl突变体,却不能互补相应的酿酒酵母olel突变体,而由酿酒酵母GAP表达框架和H-OLE1 ORF组成的嵌合基因可互补上述olel突变体。说明H-OLE1基因编码Δ9-脂肪酸去饱和酶,多形汉逊氏酵母的Δ9-脂肪酸去饱和酶和酿酒酵母的脂肪酸脱饱和系统相亲和,而H-OLE1基因的启动子在异源细胞中没有活性。 为研究H-OLE1基因的转录及其调节规律,通过一系列实验,首次找到了可在研究多形汉逊氏酵母基因表达时用作内标的GAP基因。Northern杂交发现,H-OLE1基因在细胞中以较低水平表达,产生1.5 kb的转录子;基因表达略受不饱和脂肪酸的抑制;在多形汉逊氏酵母HOLE1基因的转录调节中,Choi等在酿酒酵母OLE1基因中发现的脂肪酸调节元件FAR可能不是关键的。 利用基因敲除技术,通过转化H-OLE1∷S-LEU2线性DNA到多形汉逊氏酵母二倍体细胞(fadl/FADl)中,首次构建了多形汉逊氏酵母H-OLE1基因的破坏株。遗传学和分子生物学研究表明,破坏株细胞中线性DNA定位串联多拷贝整合到染色体中并置换了fadl突变部位。利用气相色谱分析了ΔH-OLE1破坏株、fadl-2突变株、野生型菌株及含H-OLE1基因转化子的细胞总脂肪酸,发现多形汉逊氏酵母细胞中除18:0→18:1(Δ9)→18:2(Δ9,12)→18:3(Δ9,12,15)这个脂肪酸去饱和主路外,还可能存在其它几个脱饱和反应与延长反应,如16:1(Δ9)→16:2(Δ9,12)→18:2(Δ11,14);16:1(Δ9)→18:1(Δ11)→18:2(Δ11,15)等。 近年维管组织分化研究进展迅速,取得大量可喜结果,也存在许多不足,如细胞分化调节机理,特别是激素诱导的分子机理研究比较薄弱。为建立研究维管组织分化的理想系统,研究嫁接体发育的激素调节机制,在Parkinson和Yeoman发明的离体茎段嫁接系统的基础上,研究了激素对嫁接体发育特别是维管组织分化的影响。 采用不同的嫁接方法,用试管苗对黄瓜离体茎段自体嫁接、亲和性的黄瓜/黑籽南瓜与不亲和性的黄瓜/绿豆离体茎段嫁接组合进行研究,建立了嫁接过程简单、污染率低的试管苗离体茎段嫁接系统。利用往培养基中添加或不加植物激素研究嫁接体发育,发现通过改变培养基中的植物激素,可使亲和的嫁接体难以形成贯通砧木和接穗的维管束桥,也可诱导非亲和性的嫁接体产生维管束桥。初步研究证明利用植物激素可以克服嫁接不亲和性,这一结果是嫁接基础理论研究的一个重要进展,对揭示嫁接亲和性机制具重要意义。由于黄瓜绿豆嫁接组合中,砧木绿豆是可以固氮的豆科植物,研究结果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 详细地研究了外源IAA和玉米素(ZT)对黄瓜自体嫁接系统中维管束桥形成时间和数目特别是贯通砧木和接穗的管状分子数的影响。当砧木和接穗培养基中都没有添加植物激素时,嫁接接合部难以产生维管束桥,也难以产生贯通的管状分子。当培养基中添加植物激素时,维管束桥数和贯通的管状分子数随激素浓度和种类的不同而不同。本实验的最佳激素条件是:在接穗培养基中加IAA 1.0 mg/L和ZT 0.25 mg/L,在砧木培养基中加ZT 0.25 mg/L。研究表明在试管苗离体茎段自体嫁接系统中,外源激素是嫁接成功的必要条件。试管苗离体茎段嫁接系统是一个理想的研究植物维管组织分化的新系统。 通过对嫁接体发育期接合部及嫁接体各部分IAA、玉米素及玉米素核苷(Z+ZR)的ELISA分析,发现嫁接接合部维管束的再生受IAA和Z+ZR含量的共同调节;连接接穗和砧木维管束桥的分化比维管束的网联要求更高的IAA水平及LAA(Z+ZR)比率。 上述结果为利用嫁接系统研究维管组织分化机理奠定了基础,使进一步研究嫁接体发育的激素调节机理成为可能。
Resumo:
玉米的单倍体育种,是利用花药培养或孤雌生殖产生单倍体后,进行人工或自然加倍,迅速获得稳定的新品种的育种方法。单倍体育种可以缩短育种时间,单倍体培养体系如果作为转基因的受体,可保证外源基因在后代中稳定遗传,而不发生分离。因此,玉米单倍体育种无论在实践中还是在理论研究方面都具有重大的意义。 本文针对玉米花药培养中长期以来未能解决的诱导频率低、基因型之间差异大、小苗移栽不容易成活等问题,重点探讨了各种因素对玉米花药培养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基因型之间的诱导频率差异明显,杂交种的诱导频率比纯系高,并选择出诱导频率高达20%的材料“中0198”;接种时花药中的花粉处于单核中期时,其诱导频率最高;采用液体培养基比采用固体培养基诱导频率提高一倍;培养基中加入0.5%的活性炭,可使诱导频率由5.25%提高到9.35%;15%的蔗糖浓度对玉米的花药培养是最适宜的,培养2周后,将培养基的蔗糖浓度从15%调整为10%,将明显提高诱导频率;培养基中高浓度的KT和低浓度的BA有利于诱导体细胞胚的发生,而低浓度的KT和高浓度的BA有利于诱导芽的发生;接种前将花药在4℃条件下进行低温预处理,可将诱导频率从3.13%提高到11.71%;培养基中添加2 mg/l的多效唑,可有效地促进小苗的生根;再生植株于冬季拿到海南种植,可明显提高移栽的成活率。 在玉米孤雌生殖的实验中,将未受粉的玉米雌穗接种在成份为N6 + 2,4-D 1mg/L + NAA 1mg/L + BA 1mg/L + CH 200mg/L + colchicine 2 mg/L + sucrose 5% + agar 0.7% 的培养基上。第一轮实验共接种了三个材料的26个雌穗(约3900个未受精的子房)。每种材料均有单性结实,诱导频率由高到低分别3.06%,2.29%,1.90%。直接获得了5株再生植株,通过染色体检查,发现其中3株为单倍体(n=10),另外2株为二倍体。移栽到土壤中后,有4株成活,其中一株二倍体植株能够正常开花、结实。得到的种子播种于实验田中,表现整齐一致,有纯系的特征,而且出现了2株白化苗。通过石蜡切片初步观察了孤雌生殖的胚胎发生过程,发现胚胎发生是从胚囊里的单倍体细胞起源的。第二、三轮实验又接种了10个基因型的玉米材料,证实了上述结果。 外源基因转导是利用生物技术进行玉米育种的一个有效途径。本文首次尝试了用离体子房注射法对玉米进行基因转化。首先构建了含有开花促进因子基因FPF1及植物选择标记抗除草剂基因pat的植物表达载体pFBR,采用离体注射培养法,取授粉24小时后的玉米雌穗,剥去苞叶,在超净工作台进行微量注射,然后切成小块接种在培养基上,在光照培养箱内培养,3-4周可直接获得种子或小植株。种子萌发后进行植株抗性筛选和分子检测,共注射了3个品种的47个雌穗(约16450个子房)得到再生植株109株,其中经PPT筛选有抗性的植株为23株,占再生植株的21.1%。经PCR检测,13株植株有阳性反应。但Southern杂交检测有杂带出现。出现杂带的原因、RNA水平的分子检测、转基因后代T1代的分子检测和早开花农艺性状的观察,由于时间关系没有完成,还需要进一步的实验。实验初步证明了离体子房注射法对玉米进行基因转化的可行性,而且与田间注射法相比,此方法具有省力省时,容易控制污染,转化效率提高的优点, 克服了玉米培养再生植株受基因型限制的困境, 将为玉米分子育种的基因工程提供更易行的手段。 同时,也为子房较大的其它植物的基因转化提供了方法。
Resumo:
角质层是果实抵御外界环境胁迫的一个屏障,既能调节果实自身的生理活动,也能增加对病原菌入侵的抵抗力,在果实贮藏保鲜中具有重要的作用。本文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检测(Fourier-transform-infrared-spectroscopy)法,重点研究了不同贮藏条件下果实角质层和果肉细胞壁成分变化,及对果实品质和贮藏性的影响,为进一步阐明角质层在果实贮藏保鲜中的作用提供依据。研究内容包括:(1)壶瓶枣果实在冷藏和气调下软化率、品质、角质层和果肉细胞壁成分变化;(2)即时冷藏和延迟冷藏下,桃果实好果率、品质、角质层和果肉细胞壁成分变化;(3)采前喷施氯化钙或油菜素内酯对甜樱桃单果重、品质、果肉细胞壁结构以及耐贮性的影响。 试验结果表明:(1)与冷藏(-1±1 ºC)相比,气调贮藏(10% O2 + 0% CO2, -1±1 ºC)能够显著降低壶瓶枣软化率,更好地保持果实的硬度、可溶性固形物(SSC)和可滴定酸(TA)含量以及较高含量的果肉细胞壁物质和较低含量的角质层物质。(2)与延迟冷藏(25 ºC,48 h后转入0 ºC)相比,即时冷藏使“八月脆”桃果实能保持较高的果实硬度和好果率,显著减慢TA含量下降,能保持较高含量的果肉细胞壁物质和角质层物质,但对SSC和Vc含量没有显著的影响。(3)与对照相比,采前喷施CaCl2(1%,m/v)能够增加“红灯”(6.94%)的单果重,对甜樱桃果实的品质指标(硬度、SSC、TA)和细胞壁结构没有明显的影响。(4)与对照相比,采前喷施0.15 mg•L-1油菜素内酯能增加“红灯”(3.68%)和“大紫”(8.61%)的单果重,降低“红灯”果实的自然腐烂率,并不影响果实的品质指标(硬度、SSC、TA)。 这些研究结果说明:(1)与冷藏(-1±1 ºC)相比,气调贮藏(10% O2 + 0% CO2, -1±1 ºC)更利于壶瓶枣果实贮藏保鲜;(2)与延迟冷藏(25 ºC,48 h后转入0 ºC)相比,即时冷藏(0 ºC)更利于“八月脆”桃果实贮藏保鲜;(3)气调贮藏和即时冷藏通过调节果实角质层和细胞壁代谢等途径发挥作用。气调贮藏会降低壶瓶枣果实角质层物质含量,增强其透气性,减少壶瓶枣酒软发生;但即时冷藏会延缓“八月脆”桃果实角质层降解,维持角质层物质较高的含量以及结构完整性,以充分发挥角质层的保护作用,减缓果实的软化进程,维持果实硬度和品质;(4)采前适当浓度的钙或油菜素内酯处理对增加甜樱桃单果重,降低自然腐烂率有一定的作用,但在不同品种中的作用效果有差异。
Resumo:
本文选择东灵山地区具有代表性的11种植物,研究了植物叶片养分元素动态特征以及各个层次物种、生活型和生境等对植物叶片养分元素再吸收的影响。主要结论如下: 1、不同物种间、以及相同物种在不同森林类型内的叶片C素含量变化程度较小;11个物种之间叶片N素养分浓度差很大,但各种植物叶片的N素含量的季节变化比较一致,大多数情况下表现为单峰型或双峰变化曲线;各种森林类型中11种植物叶片P的最高含量都出现在生长初期,以后开始下降。 2、在物种水平、养分再吸收是一种重要的养分保存机制,N素和P素再吸收率大约为50%,对这两种养分元素而言,相同生境下生长的不同植物种的养分再吸收率不同,存在显著差异,而同一植物种不同生境下养分再吸收率之间也存在差异,而S素的差异则不显著。 3、同一生活型在不同的森林类型中养分再吸收率差异不明显,同一森林类型中不同生活型的养分再吸收率差异也不明显;高养分再吸收率不是低养分环境所选择的优势性状,低养分环境中的物种主要通过延长叶片寿命和加强低养分浓度状况下的物质合成来适应低养分环境。 4、除了土壤pH值外,土壤容重、土壤有机质、土壤全氮、土壤阳离子交换量在三种生境下都表现出一定的差异性。华北落叶松林生境下的土壤养分含量较丰富,其次是落叶阔叶混交林,辽东栎林相对前二种生境其土壤养分相对低一些,但在三种生境之间养分元素再吸收率差异不显著,植物养分再吸收没有或微弱地受控于土壤养分获得的能力。
Resumo:
地上净初级生产力(ANPP)是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由于估测ANPP的方法不同使得对ANPP的估测值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本文采用3种方法(群落中所有种群当年最大地上生物量之和(ANPPC1)、当年群落最大地上生物量(ANPPC2)以及每年固定日期(8月30日)的地上生物量(ANPPC3))在种群、功能群和群落水平上分别对连续19年(1980~1998)的内蒙古羊草和大针茅草原生态系统功能(如ANPP、植物多样性和水分利用效率(WUE))的动态变化进行了比较分析,同时探讨了不同估测方法下气候和放牧对ANPP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利用DNDC模型进行了ANPP的模拟和敏感性分析研究,主要结果包括: 在羊草和大针茅草原群落中,不同主要植物种群或功能群多年平均地上最大生物量出现的时间不同,而同一植物种群或功能群的年地上最大生物量出现的时间存在年际间的变化。采用当年最大地上生物量和8月30日固定日期的地上生物量作为群落ANPP的这两种方法高估了建群种或禾草功能群在群落中的作用。 羊草草原群落多年平均ANPPC1、ANPPC2和 ANPPC3分别是257.5、190.1和166.0 g.m-2;相应的大针茅草原多年平均ANPPC1、ANPPC2和 ANPPC3分别是180.4、132.8和122.5 g.m-2。就群落生产力而言,后两种常用的方法二和方法三分别低估了草原群落ANPP 14.2%~40.0%和15.5~59.0%。本文研究表明尽管ANPPC1与ANPPC2和ANPPC3之间存在显著的差异,但二者之间存在极显著的相关性:羊草草原的ANPPC1= 59.587+1.061×ANPPC2(r2=0.865, p<0.001),ANPPC1= 92.329+1.017×ANPPC3(r2=0.569, p<0.001);大针茅草原的ANPPC1= 32.918+1.114×ANPPC2(r2=0.814, p<0.001),ANPPC1= 76.120+0.875×ANPPC3(r2=0.499, p=0.001)。 种群、功能群和群落地上净初级生产力与气候因子间的关系因不同的估测方法而异。羊草草原的建群种羊草种群仅ANPPS3与8月和11月份的平均温度间存在显著相关性,而大针茅草原群落的建群种大针茅种群的ANPPS1和ANPPS2与3月份平均最高气温间呈负相关关系。在羊草草原群落,杂类草功能群ANPPF1和ANPPF2与3月份气温呈负相关关系;而灌木半灌木功能群ANPPF1和ANPPF2与3月份降水呈负相关关系。在大针茅草原群落,禾草功能群ANPPF1与5月份最高平均气温呈显著负相关关系。羊草草原群落ANPPC1和ANPPC3分别与11月份最低温度和平均温度存在显著负相关关系;大针茅草原群落ANPPC1与2和6月份月降水量间相关性显著,ANPP2与5月和11月份月平均最低温度呈显著负相关关系,而4~9月份,1和4月份平均最低温度对群落ANPPC3起决定作用。 在羊草和大针茅草原群落,由方法一得到的群落水分利用效率、Shannon植物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与方法二或方法三得到的相应的指数间存在显著的差异,方法二和方法三得到的值间差异不显著。群落地上净初级生产力与相应估测方法的植物Shannon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之间相关性不显著。 放牧条件下羊草或大针茅草原群落中的建群种羊草和大针茅在群落中的相对地上生物量较围栏内的相应植物种群的降低,而糙隐子草种群在群落中的比例上升。不同的放牧管理条件下,群落中植物种群地上现存量的季节动态发生变化。群落的植物组成及植物种群地上生物量在群落中总生物量的比例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利用遥感来估测地上净初级生产力时,分别低估了羊草和大针茅草原ANPP 52%和27%。 DNDC模型可以很好地模拟内蒙古典型草原生态系统的地上生物量,通过敏感性分析表明降水是草原植物生长的主要限制因子,在降水量增加或降低至日降水的30%时,模拟的地上生物量显著地高于或低于实测地上生物量值。在多年平均降水量为347mm的情况下,随着土壤粘粒含量的增加,地上生物量逐渐降低,与北美草原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