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3 resultados para Nemea X
Resumo:
典型的结晶聚合物在受到单轴拉伸时,其应力-应变曲线都会经历弹性变形、应变软化、应变硬化以及断裂的四个阶段,在这些过程中,聚合物内部经历了非常复杂的变化:从球晶结构转变成纤维结构最后至分子链解取向和断裂。尽管已经有很多的实验研究结晶聚合物的形变过程,但是对其中的形变机理仍然存在很多争论。本论文的主要思路就是采用取向态的聚合物这一简单的结构来模拟聚合物微观结构在受到外力作用时,在各个阶段的所经历的形貌演变,并基于这些实验数据提出结晶聚合物的形变机理。本文的主要内容包括: 1、选取了预取向的聚丙烯将其在三个不同的方向下拉伸,分别是拉伸方向平行于、垂直于片晶组的法线方向以及与片晶组的法线方向成45角,以模拟处于外力场中球晶内具有代表性的三组片晶的形变情况,希望对球晶结构转变成纤维结构这一塑性形变机理提供进一步的理解。三个实验分别表现出了三种不同的样品内部结构演变过程,综合所有的结果我们可以得出结晶聚合物发生屈服是片晶的塑性形变能力与非晶区弹性形变能力相互作用的结果。 2、 观察冷拉取向的聚乙烯样品在单轴拉伸下的形貌演变。这个过程相当于结晶聚合物成纤后的继续拉伸至断裂的过程。这一实验同时用于模拟研究聚乙烯塑料管材中的慢速裂纹扩展问题。因为聚乙烯裂纹前端是银纹结构即由高度取向的纤维连接裂纹的表面。裂纹的扩展是伴随着银纹中的纤维断裂的过程。实验数据表明了取向聚乙烯内部是由纤维组成的,纤维内部包含着几束由取向的片晶组构成的微纤。在拉伸的过程中由片晶组长周期的增加,微纤的滑移,纤维的滑移协同运动完成了外部的宏观形变。 3、 聚合物在生产加工过程中,样品会不可避免地受到剪切流动的作用。而受到剪切作用后的,聚合物分子大分子链或链段、微晶必然要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取向,最终对聚合物材料力学性能会产生很重要的影响。因此研究剪切场下聚合物晶体结构的演化对于了解聚合物材料的加工和使用性能是非常重要的。等规聚丙烯在剪切过程中会出现新的晶型晶,我们发现虽然在剪切条件下生成的晶的片晶比聚丙烯中正常的晶要厚,但是实际上却表现出了比晶更好的流动行为。晶的稳定性要比晶的差,具有较低的熔点。因此我们认为片晶的塑性形变的能力除了与片晶厚度相关也与晶体的平衡熔点有关。 综上所述,我们利用同步辐射小角X射线散射手段对取向聚烯烃在单轴拉伸下的行为进行了广泛和深入的研究,发现了一些新现象,发展了文献中原有的理论,得到了单轴拉伸下取向聚乙烯和聚丙烯的形变机理。
Resumo:
本工作研究了X荧光光谱进行痕量元素分析,谱线重迭干扰校正及基体效应的校正方法,共分六个部分。一.X荧光光谱滤纸片法分析痕量稀土元素。为了降低XRF滤纸片法的检出限,分析痕量稀土,我们对XRF的制样方法,标准工作曲线的制作,谱线干扰校正,背景扣除等进行研究,将滤纸片法应用到分析痕量稀土,方法准确可靠、快速、简便,测定精度优于1%,检出限为0.X-X微克,特别适合萃取分离流程中低含量稀土的测定。二.XRF中谱线重迭干扰的校正方法。在J. L. Brandle 假定合成峰的强度是各了成份的线性迭加的基础上,引入非零截距,提出了用线性规划法校正稀土元素谱线重迭的方法,其中R_i为第i个元素衍射角(20)处测量的谱线强度,C_i为浓度,K_(ij)为衍射角处的特性常数。通过实验求出K_(ij),然后求出在[1]式约束条件下,使目标函数E = Σ from i=1 to n|Σ from j=1 to n of (k_(ij)(j+b_i)-R_i|(i,j=1,…n)为最小的C_i值。为了证明方法的有效性,实验中选用了干扰较大的分析线。本文对Eu Lβ, (56.96°)和Dy Lα_1 (56.58°);Ho Lβ_1, (48.28°),和Lu Lα, (47.40°);Ho Lα, (54.52°)和Gd Lβ_1, (54.56°)的谱峰重迭进行校正,取得满意结果。三.XRF测定土壤中痕量铬钒时谱线干扰校正方法:在研究了薄样中稀土元素谱线重迭问题的同时,还研究了土壤直接压片时,Cr的K_α线(69.35°)和V的K_β线(69.12°)的谱线重迭问题。由于Cr的K_α线和V的K_β均处于铁的K系吸收限的长波侧,铁的基体效应是不可忽略的。同时,由于谱线的相互重迭,使得元素间不存在简单的线性关系,本文提出一种新的数模来校正Cr和V的谱线干扰及Fe的基体效应:C_i = K_0 + K_1R_1 + K_2R_2 + K_3R_3 + K_4R_1~2 + K_5R_1R_2 + K_6R_1R_3 + K_7R_2~2 + K_8R_1R_3 + K_9R_3~2 其中C_i(i = 1,2)分别为Cr, V 的浓度,单位为ppm;R_i(i = 1,2,3)分别为Cr、V和Fe的峰/背比值,K_i(i = 0,…,9)为参数。通过几种常用校正模型的比较表明,本文所提模型的剩余标准差最小。说明由于该模型同时考虑了基体的影响及谱线重迭而产生的非线性影响因素,用交叉项表示非线性项,对谱线重迭及基体效应的校正是有效的。四.土壤中常量元素的XRF测定:在XRF中,选择影响元素,解决元素间的基体效应是极其重要的问题。一般采用Plesch判据来选择影响元素,但该法需要知道主要基体和干扰元素对分析元素的质量吸收系数及干扰元素含量变化范围。本文采用逐步回归方法,对共存元素进行筛选,根据每个共存元素对分析元素的方差贡献大小选择影响元素,并以散射内标与经验系数相结合校正基体效应的影响。同时,对几种常用的经验校正模型进行比较。利用最小剩余标准作为判据。结果表明,几种常用的数模没有明显差别,当分析范围比较窄时,强度模型较好,当分析范围宽时,浓度模略优。同时用微型计算机,以基本参数法和若干标样,直接与X荧光谱仪进行联机分析,显示了基本参数法和经验系数法相结合解决实际问题的优越性。五.土壤中十三种痕量元素的XRF测定:用逐步回归方法选择基体元素,以散射内标和强度校正模型分析了土壤中十三种痕量元素。六.土壤中Cu、Zn、Rb、y的XRF测定:以相干/非相干散射之比为内标分析了Cu、Zn、Rb和y, 并考察了基体的影响,对参考标样的分析结果表明,结果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