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4 resultados para 21-210


Relevância:

20.00% 20.00%

Publicador:

Resumo:

采用砂培方法在温室条件下研究了低分子量有机酸柠檬酸、草酸、苹果酸及3种酸的混合物对大豆植株氮素积累、结瘤和固氮的影响.结果表明:低分子量有机酸对大豆植株氮素积累有显著的抑制作用,使大豆地上部各时期氮素积累量的降低幅度分别为:苗期17.6%~44.9%,花期29.8%~88.4%,鼓粒期9.18%~69.6%,成熟期2.21%~41.7%;低分子量有机酸对大豆根瘤生长和固氮能力也有显著影响,表现为使根瘤数量、根瘤固氮酶活性和豆血红蛋白含量显著降低,降低幅度分别为11.4%~59.6%,80.5%~91.7%和11.9%~59.9%,从而使大豆的固氮效率降低,最终导致大豆的固氮量较对照显著降低(降低幅度9.71%~64.5%).低分子量有机酸对大豆氮积累、根瘤生长和固氮能力的抑制作用随浓度的增加而增加.3种有机酸中,草酸的抑制作用相对大于柠檬酸和苹果酸,3种有机酸混合后,抑制作用加强.

Relevância:

20.00% 20.00%

Publicador:

Resumo:

对日光温室渗灌和沟灌的土壤环境、室内空气环境、作物生育及病害状况、水分利用效率等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与沟灌相比,渗灌可增加土壤水稳性团粒81.4%,降低土壤容重21.2%,增加土壤孔隙度29.0%,提高土壤温度1.1~1.7℃,降低空气湿度13.4%,节约灌溉用水36.7%,而且能促使作物早熟,提高作物产量,减少作物病害,降低生产成本,是目前日光温室理想的灌溉技术.

Relevância:

20.00% 20.00%

Publicador:

Resumo:

采用火焰原子吸收、火焰原子发射光谱法及分光光度法分析了三种不同转基因抗虫棉在不同生育时期不同组织内的11种营养元素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与非转基因对照比较,转基因抗虫棉植株体的营养化学组成发生了一定程度的改变,这种改变与转基因抗虫棉的品种、部位及生育时期相关。转基因抗虫棉全N含量的变化最为显著,其中转Bt抗虫棉Z30增幅最高达21%,这可能与外源基因导入及杀虫蛋白的表达有关。Mg,Na和Cu含量的显著改变仅特异的发生在某个转基因抗虫棉品种的某一组织内。外源抗虫基因导入对转基因抗虫棉植株内有机C、全P、全S、K、Ca、Fe、Zn含量的扰动是微小的,从而推测,转基因抗虫棉对这些营养元素的利用和积累能力没有显著改变。

Relevância:

20.00% 20.00%

Publicador:

Resumo:

风 /雪灾害不仅极大影响木材生产 ,同时对森林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也造成很大影响。森林风 /雪危害的主要类型有树干弯曲、干 (冠 )折、掘根以及后续危害等 ;其发生主要依赖于气象条件、立地因子、树木和林分特征及其之间的相互作用。其中 ,林木尖削度 (胸径 /树高 )和林分结构特征 (树种、组成、密度等 )是控制树木和林分对风 /雪荷载抵抗的主要特征量。因此 ,通过造林、调整林分结构 ,加强林分管理如间伐、施肥等措施一直是用来减少林木的风 /雪灾害的主要措施。另外 ,林木或林分发生风 /雪害的模型分析研究也取得了很大进展 ,但由于森林风 /雪害受诸如地形、天气等多种因素影响 ,目前所建立的模型系统在实际应用中普适性较差。通过综述以往研究结果认为 :在气象和立地条件难以控制的情况下 ,通过改变可控因子——林分结构来减少森林风 /雪害是可行的。因此 ,研究如何加强森林经营管理 ,尤其是不同形式的间伐技术和不同处理的造林措施与风 /雪灾害发生的关系、如何增加林木和林分抵抗风 /雪灾害的能力等是今后该研究领域的重点和难点。与此同时 ,应加强风 /雪灾害危险率评估研究 ,进而对森林进行风 /雪灾害危险率管理 ;并注重对受灾前后林地内生态效应的研究 ,以便为灾后的森林经营管理和调控提供坚实的

Relevância:

20.00% 20.00%

Publicador:

Resumo:

沙地云杉是内蒙古地区特有树种,只分布于浑善达克沙地东部边缘;由于长期适应干旱生态条件,分化出3种土壤生态型,即紫果型、红果型和绿果型沙地云杉,并在很多生态、生理特征上表现出明显的差异.本文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技术,分析了3种生态型沙地云杉的过氧化物同工酶和酯酶同工酶的酶谱特征.结果表明:不管是过氧化物同工酶还是酯酶同工酶,紫果型沙地云杉的酶带条数最多,红果型其次,绿果型酶带条数最少.在酶带强度方面也有类似的结果,紫果型沙地云杉具有较多的强、次强、中带,红果型其次,绿果型最少.这在一定程度上表明,在干旱条件下产生的3种不同生态型沙地云杉,以紫果型对干旱抗性最强,绿果型最弱,红果型居于二者之间,这一结论将为沙地云杉的经营管理及品种选择提供科学依据. 图2参21

Relevância:

20.00% 20.00%

Publicador:

Resumo:

为了解林下植被对土壤环境的相对影响,对人工杉木纯林凋落物和含有林下植被凋落物的杉木林进行取样调查。结果:共获得土壤动物9 316只,隶属21个目。旱生优势种为蜱螨目和弹尾目,湿生优势种为线蚓和线虫。杉木林区林下植被对土壤动物的影响不依赖于凋落物的现存量,而取决于凋落物质量。

Relevância:

20.00% 20.00%

Publicador:

Resumo:

在神农架香溪河流域内不同海拔高度沿河岸带共设置42个与河岸方向相同的10 m宽、100 m长样带进行植被调查,发现河岸带分布有珍稀保护植物14种,占神农架地区珍稀植物总数的42.4%,这些珍稀植物主要分布在1200~1800 m山地常绿阔叶林、落叶阔叶混交林带,表明在神农架地区植物群落的物种多样性在中等海拔高度上最大。TWINSPAN分类可把14种珍稀物种可划分为低海拔、中等海拔和较高海拔种组3组,DCA排序也使14种珍稀物种在反映海拔梯度的第一轴可以得到很好的展示。本文还对河岸带珍稀植物分布格局的成因进行了探讨,明确指出应重视河岸带在珍稀物种保护方面的重要作用。图3表1参9。

Relevância:

20.00% 20.00%

Publicador:

Resumo:

阐述了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主体思想 ,提出了中国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一条有效的途径生态农业

Relevância:

20.00% 20.00%

Publicador:

Resumo:

在西红柿上进行施用生物有机肥、有机无机配合施肥、三元肥的田间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单施生物有机肥比单施无机三元肥的西红柿中硝酸盐含量低15.71%,维生素C含量高25.82%;种植后土壤中有机质含量提高11.21%。西红柿种植中施用生物有机肥可以提高西红柿品质,减轻病害,增加土壤中有机质含量,培肥地力;生物有机肥与无机三元肥配合施用与单施无机肥料间产量差异不大。

Relevância:

20.00% 20.00%

Publicador:

Resumo:

在小油菜上进行施用生物有机肥、有机无机配合施肥、三元肥的田间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单施生物有机肥比单施无机三元肥的小油菜中硝酸盐和亚硝酸盐含量分别降低36.17%和21.77%;种植后土壤中有机质比单施无机三元肥提高11.12%。油菜生产中施用生物有机肥可以提高作物品质,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培肥地力,与三元肥配合施用不会造成明显减产。

Relevância:

20.00% 20.00%

Publicador:

Resumo:

以北方特定植烟区域土壤为对象,通过田间调查取样和室内分析,研究了施石灰对连作烟田土壤酸度和酶活性的影响。研究发现,施用适量的石灰可以使连作烟田的土壤酸化现象得到明显的改善,土壤的活性酸度(pH值)平均升高0.5个单位,水解性酸度平均降低46%;并使土壤的转化酶、脲酶、中性磷酸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得到不同程度的恢复,其恢复比率分别为13%、85%、21%和25%。从理论上证明了施石灰对北方连作烟田具有一定的改土效果。为评价北方连作烟田的石灰改土效应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Relevância:

20.00% 20.00%

Publicador:

Resumo:

本文针对玉米生长期内施用化肥对东北黑土地区线虫群落组成及多样性产生的影响进行了研究 ,共获得 14科、16属 ,其中头叶科 (Cephalobidae)、小杆科 (Rhabditidae)、真滑刃属 (Aphelenchus)、垫刃属 (Tylenchus)为优势科 /属。线虫总数在取样日期和处理之间存在着极显著差异 (p <0 .0 1)。应用多样性指数、均匀度指数、丰富度指数和优势度指数分析比较了施肥和不施肥试验小区土壤线虫群落多样性分布规律 ,其中Shannon多样性指数和丰富度指数是评价线虫群落对化肥投入最敏感的指数

Relevância:

20.00% 20.00%

Publicador:

Resumo:

使用GIS区划了白河林业局森林经营类型,并和原有的森林经营类型进行了比较。在数字化区划的森林经营类型中,二级系统被采纳。首先,白河林业局被区划为林地和非林地,其中,总面积的96%为林地,然后,林地区划为重点公益林,一般公益林和商品林。在重新区划的森林经营类型中,商品林达到总面积的45.0%,是最主要的森林经营类型:重点公益林和一般公益林分别为总面积的21.2%和29.9%。两个区划结果有很大的不同,在数字化区划的森林经营类型中,各类型斑块数量较多,面积较小,这些不同主要由使用数据,区划单位和区划方法的不同引起的。研究表明,GIS在区划森林经营类型时是一种有效的方法,二类数据和其它类型数据的结合是必要的。图2表4参22。

Relevância:

20.00% 20.00%

Publicador:

Resumo:

采用环境毒理学方法中的半静水实验考察了四氯乙烯对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us)的24、48、72、96h的半数致死浓度(LC50).其目的在于评价水环境中四氯乙烯对鱼类的影响,为制定渔业水质标准提供参考数据.结果表明四氯乙烯对草鱼的毒性为高毒,四氯乙烯对草鱼24、48、72、96h的LC50及其95%的置信区间分别为43.28(41.43~45.21)、40.98(39.34~42.69)、39.60(38.20~41.06)、37.71(36.66~38.79)mg/L,其安全浓度为0.377 mg/L.

Relevância:

20.00% 20.00%

Publicador:

Resumo:

利用14C-正十六烷示踪技术、水稻盆栽和溶剂连续化学提取方法,研究了正十六烷在土壤水稻系统中的某些行为。结果表明,正十六烷容易进入水稻并累积于籽实,对人类健康产生不良影响。实验还探讨了土壤和水稻体内14C-正十六烷的存在和代谢转化过程。土壤中的正十六烷14C主要以溶剂可提取形式存在,大约占总14C的39%,其次是存在于土壤未分解的植物残体(大约占25%)和富啡酸组分(大约占23%)。以无机碳酸盐存在的大约占10%,进入胡敏酸(包括胡敏素)结构的数量较少,总计约占3%。正十六烷在水稻体内主要以结合残留态存在,大约占植物体总14C的98%,石油醚、乙醇和乙醇等有机溶剂可提取部分大约占2%。正十六烷进入水稻系统后,经历时间愈短,结合残留态愈少,溶剂可提态愈多。在石油醚提取液中,Rf值大于正十六烷的极性代谢物占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