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5 resultados para 7140-239
Resumo:
云南老王寨金矿与金矿化时空密切共生的煌斑岩可分为新鲜(弱蚀变)、蚀变和矿化3种。固定铵(NH4^+)含量测定结果表明,新鲜煌斑岩固定铵含量明显高于其他幔源岩石、低于矿区碳质围岩的固定铵含量。笔者认为该特征可能不是地壳混染的结果,从新鲜煌斑岩→蚀变煌斑岩→矿化煌斑岩,固定铵含量递增,且与金含量具较好的正相关,表明矿区煌斑岩蚀变流体和矿化流体中均可能存在铵,铵在金矿化流体中对金的迁移起了作用。
Resumo:
采用沉降分析的"反剥法",建立了三叠纪右江盆地的构造沉降曲线.该曲线具有4个较清楚的代表沉降加速的坡折,这说明在三叠纪华南板块南缘上曾发生过4次明显的构造负荷的叠加过程,这些坡折之间的构造沉降曲线较平缓,说明主要是热沉降造成.通过对盆地沉降史的定量分析和沉积特征研究,认为华南板块南缘在晚二叠世末期开始由离散边缘转为汇聚边缘,右江盆地也随之从裂谷盆地转为前陆盆地.前陆盆地的构造-沉积演化分为三个阶段:(1)早期阶段(晚二叠世长兴末期-中三叠世安尼初期,即251~239 Ma)为初始沉降和非补偿充填阶段;中期阶段(中三叠世安尼早期-晚三叠世卡尼早期,即239~225.5 Ma)主要以浊流沉积充填为特征,并伴有盆缘隆起的形成,且从早到晚盆地沉降中心自南向北推进,而盆缘隆起则由北往南位移;晚期阶段(晚三叠世卡尼晚期-瑞替期,即225.5~210 Ma)盆地由深变浅,并最终被陆相磨拉石沉积覆盖.
Resumo:
在研究了黔西南及邻区中-晚三叠世地层的层序界面特征、地层结构和堆叠型式之后,将其划分为5个沉积层序,并描述了层序内各体系域的特点,在此基础上,通过综合研究已取得的生物地层资料,将其与Haq等列出的三叠纪生物地层时带进行对比,初步标定了各沉积层序及体系域的界面年龄(层序1底界年龄239.4Ma;层序2底界年龄238Ma;层序3底界年龄233Ma;层序4底界年龄227Ma,顶界年龄223Ma),从而建立了本区分辨率较高的中-晚三叠世地层格架。格架中层序地层的组合样式,在2级海平面缓慢下降的背景下,受盆地构造沉降的影响较大。当层序处于构造沉降的加速期时,呈退积型组合方式(如层序1和层序3);而当层序处于构造沉降的平缓期时,则呈进积型组合方式(如层序2和层序4)。
Resumo:
扬子地台西南缘早三叠世地层被划分为4个沉积层序。通过综合研究已取得的牙形石生物地层资料,与Haq等人提出的三叠纪牙形石生物时带进行了对比,初步定出了各沉积层序及体系域的界面年龄(层序1底界年龄251Ma;层序2底界年龄245.2Ma;层序3底界年龄243Ma;层序4底界年龄240.5Ma,顶界年龄239.4Ma),从而建立了区内分辨率较高的早三叠世地层格架。格架中层序组合特征在碳酸盐岩台地边缘显示得非常清楚,其中,层序1—层序2高水位体系域的台地边缘依次向陆后退,呈退积或超覆(ovedap)型组合关系;层序3—层序4高水位体系域的台地边缘则依次向海推进,呈进积或退覆(offlap)型组合关系。这种组合特征主要受沉积盆地的构造沉降及2级海平面升降亚旋回的海面变化的控制,构造沉降加速和海面上升期形成的层序呈退积型组合关系;构造沉降平缓及海面下降期形成的层序呈进积型组合关系。此外,还研究了斜坡地带(贵阳改毛)层序1—层序3底部的碳氧同位素组成变化规律:海侵体系域—高水位体系域碳、氧同位素组成变化不大,δ^13c主要为正值,但在高水位体系域顶部明显负向偏移;低水位体系域碳、氧同位素组成变化剧烈,且均为负值。这为地层划分提供了地球化学方面的依据。
Resumo:
对黔西南老万场金矿牯土层的矿物成分分析表明,牯粒级部分主要为高岭石、针铁矿和绿泥石,欢为三 水铝石、伊利石、石英、蒙脱石和锐钛矿,另有少量钾长石和斜长石;砂砾级部分主要为石英和风化的玄武岩、 凝灰岩、粉砂质页岩和硅质岩岩屑.救为褐铁矿、铝土矿、锰质和钙泥质团块。矿物特征表明,粘土层是由峨 眉山玄武岩、大厂层硅质岩、茅口灰岩和原生低温热液蚀变(矿化)岩风化的产物。矿床是在岩溶坍塌使成矿 物质发生初步堆积,再经一定程度的红土化作用形成的红色牯土型金矿。
Resumo:
在西昆仑北缘早前寒武纪变质地层中,笔者等识别出大量不同时代的片麻状花岗岩,其中包括新元古代片麻状花岗岩。获得最新的新元古代片麻状花岗岩的单颗粒锗石SHRIMP年龄为815±57Ma,片麻状花岗岩的岩石学特征反映它们形成于裂解构造背景,结合对区域上新元古代地层及中元古代末期构造事件的研究,笔者认为新元古代片麻状花岗岩反映了古塔里木板块作为Rodinia超大陆一员发生裂解的时间,这对研究古塔里木板块在Rodinia超大陆中的位置及中国Rodinia超大陆裂解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地质依据。
Resumo:
短半衰期的137Cs具有高放射毒性,而半衰期较长的Pu的化学毒性极强,它们在环境中富集,进而在食物链中迁移,将直接威胁人类健康,国内在Pu和137Cs的分析方法、环境剂量以及湖泊地质等方面已展开了一些研究,但仍处于起步阶段,内容不够系统全面。湖泊和水库是生活饮用水或农用灌溉水源地,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因此研究湖泊中人为放射性核素的污染状况、来源及归宿显得尤为重要;而且湖泊沉积物作为湖泊中大多污染物的最终归宿地,能够有效地保存湖泊区域的污染历史,研究湖泊沉积物有助于认清湖泊污染历史、探明污染机理,为污染现状评价、水质调查及治理提供可靠的基础依据,钚和铯的特殊性质可为环境科学等方面的研究提供关键的沉积年代学基础数据。 本研究在全国范围内选取具有代表性的不同区域分布、湖泊类型、人为扰动状况的湖泊为研究对象,应用基于γ谱的137Cs分析方法和本文建立的针对淡水湖泊沉积物的Pu同位素分析方法,研究了人为放射性核素Pu和137Cs在全国范围内的分布特征、近源传输及在湖泊中的沉积与迁移机理,并探讨了239+240Pu计年方法的有效性。通过上述研究,得到了如下主要结论: 1、建立了基于阴离子交换树脂分离的Pu同位素ICP-SF-MS分析方法,采用AG1-X8树脂分离Pu与杂质元素以及AG MP-1M纯化Pu同位素。高的仪器灵敏度、良好的U去除效率、足够的Pu同位素化学回收率表明该方法能够有效地检测湖泊沉积物样品中的痕量239Pu和240Pu。此外,纯化Pu同位素时,采用HBr洗脱Pu同位素以排除PbCl+对Pu同位素的干扰,因此该方法除了适应239Pu、240Pu分离分析之外,还可为后期分析浓度更低的241Pu提供技术保证。 2、通过分析沉积物岩芯中的239+240Pu沉积通量和137Cs沉积通量、240Pu/239Pu同位素平均比、239+240Pu/137Cs活度平均比及Pu、137Cs在沉积物岩芯中的剖面分布特征发现博斯腾湖有中国核试验基地的人为放射性核素污染,其表现形式为核爆试验产生的可溶性气溶胶颗粒和热核颗粒沉降后再悬浮造成的偶然性污染和源自罗布泊的地表径流引起的普遍性污染。博斯腾湖的Pu同位素结果表明平流层沉降的中国核试验的核碎片的240Pu/239Pu同位素原始比值可能为0.18左右,非常接近全球大气沉降值。苏干湖和双塔水库有源自中国核试验的可溶性气溶胶颗粒经大气沉降后再悬浮造成的人为放射性核素污染,苏干湖中大约有40%左右的137Cs以及27%左右的239+240Pu源自中国核试验,双塔水库中源自中国核试验的239+240Pu和137Cs所占的比例分别为27.1%和30.6%。 3、单一的239+240Pu和137Cs蓄积峰不能完全解析出沉积速率较慢的青海湖是否有源自在罗布泊进行的中国核武器爆炸试验的污染,但1963年全球大气沉降高峰下端的低240Pu/239Pu同位素比值表明青海湖可能有源自始建于1957年的中国原子城的地表径流泄漏或地下渗透泄漏的人为放射性核素污染。 4、西南地区的湖泊中,云南程海部分137Cs可能源于长距离迁移的中国核试验,但明确中国核试验对西南地区的影响还需要中国核试验源Pu和137Cs长距离迁移的信息,如青藏高原湖泊和西川盆地湖泊沉积物中人为放射性核素来源。其它湖泊中人为放射性核素的污染均源于全球大气沉降。 5、火山成因封闭式玛珥湖,在没有人为扰动的条件下,137Cs和239+240Pu主要以微弱的分子扩散迁移,迁移速率不明显,能较好地保持沉积历史;对人为活动比较频繁的浅水湖泊而言,人为活动、强风等恶劣气候以及上层水体和底层水体的交互对流等因素引起的沉积物再悬浮作用加剧了239+240Pu和137Cs主要以分子扩散迁移作用,造成水体寄宿时间短的浅水湖泊中239+240Pu和137Cs的不同步损失,导致239+240Pu和137Cs峰型的无序化。 6、受人为扰动较弱的湖泊中137Cs比活度和239+240Pu比活度成良好的线性相关,表明239+240Pu蓄积峰的信息能够为此类型湖泊沉积物提供有效的近期沉积年代学数据;对受人为扰动比较大的湖泊来说,137Cs和239+240Pu蓄积峰在近期沉积物计年的方面各有优劣,计年数据的可靠性不强;青海湖各沉积物岩芯的沉积物计年结果表明湖泊的沉积物累积率或沉积速度存在区域性差异。
Resumo:
南岭地区是我国最重要的有色、稀有金属矿产资源产地,尤以钨、锡等金属的大规模爆发式成矿而闻名于世,已发现了一大批大型、超大型稀有和有色金属矿床。近年来的研究发现,这些矿床的形成很可能与华南地区中生代发生的大规模地壳拉张、岩石圈伸展减薄以及壳―幔相互作用的独特地质背景有关。本论文以与千里山花岗岩体密切相关的柿竹园钨锡钼铋铅锌矿田(以下简称柿竹园矿田)为研究对象,运用流体包裹体、稳定同位素和稀有气体同位素地球化学等方法,对其成矿流体的物理化学特征、来源及演化进行了研究,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千里山花岗岩体与柿竹园矿田间的成因联系和矿田的成矿作用机制,获得以下主要研究成果: 1. 利用流体包裹体岩相学、显微测温学以及包裹体成分的激光拉曼分析技术,揭示了矿田中柿竹园钨锡钼铋矿床成矿流体的性质和演化特征。研究表明柿竹园钨锡钼铋矿床成矿流体为中高温、中高盐度H2O-NaCl-CaCl2-CO2-CH4-H2S-F体系。成矿流体的均一温度、盐度、密度和压力变化范围均较大,成矿早期夕卡岩阶段和云英岩阶段的流体具有较高的均一温度(239~477℃)和盐度(0~39.08 wt% NaCl eq.),云英岩网脉夕卡岩阶段和后期石英萤石脉阶段均一温度和盐度逐渐降低(分别为160~450℃,1.23~16.53 wt% NaCl eq.和156~340℃,1.23~4.49 wt% NaCl eq.)。夕卡岩阶段发生了流体沸腾作用。流体密度为0.37~1.12 g/cm3,主要集中在0.7~0.9 g/cm3;压力为10~820 bar,一般小于800 bar。野鸡尾锡铜矿床的成矿流体属于中高温度、中等盐度的H2O-NaCl-CaCl2-CO2-CH4-H2S-F型体系,柴山铅锌矿床属中温中等盐度H2O-NaCl-CaCl2-CO2-F体系,其均一温度和压力变化范围也较大。 2. 通过分析主要矿化类型矿石矿物及脉石矿物的C、H、O、S等稳定同位素特征,揭示了柿竹园矿田成矿流体的来源,并对C、O同位素的组成进行了CO2去气、流体混合和水―岩反应的理论模拟。研究表明矿田成矿流体主要来自千里山花岗岩浆,并有大气降水加入。水―岩反应在成矿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3. 对矿田不同矿化类型矿石矿物黄铁矿、黄铜矿、毒砂、方铅矿等进行了He、Ar同位素研究,其中3He/4He值为0.059~1.662 Ra(Ra为空气的3He/4He值,1 Ra=1.39×10-6),40Ar/36Ar值为289.8~1071.8,表明矿田成矿流体具有壳-幔两端员混合的特征。壳源组分为获得了大量地壳放射成因4He,但获得放射成因40Ar*较少的经过地下循环的低温饱和大气水。而幔源组分来自千里山花岗岩浆流体,表明千里山花岗岩并非传统的S型花岗岩。 4. 在总结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本次研究,建立了柿竹园矿田成矿作用模式:中生代华南岩石圈发生拉张、伸展作用,地幔物质上涌,发生壳幔相互作用,形成千里山花岗岩浆。花岗岩浆充分分异演化形成富含挥发分和成矿元素的成矿流体,与泥盆系碳酸盐岩发生反应而沉淀成矿。成矿过程有大气降水的加入,并发生了流体沸腾作用。
Resumo:
澳大利亚-东南亚散落区覆盖着地球表面的1/10,是迄今散落面积最大,最年轻,成分最复杂的散落区。澳一亚群微玻璃陨石已经在印度洋、太平洋西部、Sulu海、Celebes海和菲律宾海的40个深海岩心中被发现。澳-亚(微)玻璃陨石及撞击残骸的分布区域以Indochina为中心呈放射状或者稍微同心状分布模式,因而许多研究者认为Indochin。是澳亚群的撞击坑所在地。南海是西太平洋最大的边缘海之一,地处太平洋板块、印度洋板块及欧亚板块的接合部位,具有典型的边缘海特点—对古海洋学变化具有放大作用,南海的北部陆缘保存有完好的晚更新世地层,记录着丰富的海洋地质和古环境演化的信息。同时南海在澳大利亚-东南亚散落区范围内,距离假定Indochina的撞击位置〔12°N,106°E)较近,对于澳亚群微玻璃陨石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地理优越性。南海海域澳亚群(微)玻璃陨石事件现今研究较少,对于南海含微玻璃陨石孔位的综合研究是近年来的热点和重点。南海ODPI144孔位于20°3.18'N,117'25.14'E,取得了1.1Ma以来连续的沉积地层样品,沉积物中含有丰富的微玻璃陨石,对含有微玻璃陨石层位加密取样,取样间距为1一Zcm。微玻璃陨石主要赋存在386.17-386.27mcd(合成深度米数:meter of composed depth,以下简称m),样品中共挑出完整的微玻璃陨石969颗,不规则碎片1543颗,在柱样状386.23m处微玻璃陨石的含量最为丰富,共发现完整颗粒194颗,不规则碎片239颗。同时在微玻璃陨石的挑选的基础上,对孔位中有孔虫进行了初步研究,挑选出其中的优势种属袋拟抱球虫或者红拟抱球虫。本文通过对南海ODPll44孔微玻璃陨石赋存层位、物理性质、地球化学特征等综合研究,结合有孔虫碳氧同位素研究结果进行分析,本文研究主要取得了以下几点认识:前人对于澳亚群微玻璃陨石的分类问题,根据物理性质和地球化学特征,划分了两种类型的微玻璃陨石,即普通型和瓶绿色微玻璃陨石,对于南海ODPI144孔微玻璃陨石物理性质和化学特征的综合研究,表明了南海沉积物中的微玻璃陨石为澳亚群普通型微玻璃陨石。根据微玻璃陨石表面特征,可能微玻璃陨石在沉积过程中受到了一定的溶蚀作用,但是其空气动力学过程目前仍不清楚。通过微玻璃陨石的物理性质、主量元素特征以及微量元素特征研究,表明微玻璃陨石的主要成因是部分熔融作用的产物,与闪电熔岩和撞击玻璃具有非常明显的类似特征,对于南海ODP1144孔微玻璃陨石的主量元素、微量元素及稀土元素等地球化学特征的综合研究,表明微玻璃陨石母岩为地球岩石,尤其是与上地壳沉积岩石类型密切相关。微玻璃陨石是由两种或者两种以上的母源物质混合而成的。地球化学特征表明:ODPll44孔及整个澳亚群普通型微玻璃陨石的原始母源物质可能是一些很年轻的(未遭受淋滤作用)碎屑沉积岩,另一种母源成份可能是粘土或者杂砂岩。这两种结果仅仅是靶区母源物质的两种成份,可能还存在其它成份,例如白云石成份的出现,这些结果从一个侧面同样反映了澳亚散落区微玻璃陨石母源物质的成份复杂性。通过ODP1144孔微玻璃陨石的研究,结合南海和澳亚群其它孔位的资料对比,发现在南海及一些等高分辨率岩心中的微玻璃陨石的赋存层位主要在B/M之下,而其它地区的低分辨率孔位则位于界线层或者之上。其原因可能是沉积过程中生物扰动和沉积地磁的获得深度(PDRM)影响了微玻璃陨石和B/M界线的位置。生物扰动对微玻璃陨石的影响最高可达8cm,沉积速率强烈的影响PDRM获得深度。沉积速率较低的孔位,其PDRM的值异常的高,而沉积速率较高的孔位,PDRM深度平均约为16cm。生物扰动以及 PDRM的获得深度影响了微玻璃陨石和地磁事件地层位置,上述原因直接导致了微玻璃陨石沉积年龄探讨的复杂性。根据本文的研究结果和综合资料对比,澳亚群微玻璃陨石的撞击地点可能存在着很大的不确定性,对南海ODP1144孔微玻璃陨石研究表明,其源坑位置距离现今预测Indochina的位置向东北方向偏移,偏移的程度还需要南海更多的孔位的研究结果,坑的半径大小可能在50-140km之间,靠近我国南方的东南亚地区应该是撞击地点的最可能区域。南海ODP1144孔有孔虫碳氧同位素研究结果表明,澳亚群微玻璃陨石事件对于南海地区存在着一定的气候效应,在该时期,由于撞击事件的发生,导致了该区有一次短暂的气候变冷事件,气温约下降了4℃,持续的事件约2ka。这一证据表明了澳亚微玻璃陨石事件对于南海的气候具有显著的影响。根据上述所取得的认识,结合当前微玻璃陨石的研究现状,本文提出我国南方包括南海应该是今后澳亚群微玻璃陨石的重点地区,应该加强对该区域的综合研究程度,在该区进一步寻找增加南海中含微玻璃陨石赋存层的孔位资料。通过本文的对南海ODPI144孔微玻璃陨石的类型、成因以及撞击事件的气候效应探讨,这些成果对于今后在该区域的研究甚至整个澳亚群的研究都起到了一定推动作用,为今后的研究工作提供了一个全新的思路。
Resumo:
笔者在大量的文献调研基础上,试图利用 ~(210)Pb、~(228)Th 等短半衰期的铀系子体确定某些湖泊沉积物的沉积速率及年代,结合 239,240 pu 在我国内陆湖泊的分布规律,以全球 pu 随时间的分布规律探索其测年的可能性,以多核素方法探讨测年结果的可靠性,建立沉积的时间尺度。同时,利用这些核素作示踪研究沉积物表层的生物扰动所造成的混合效应。通过对沉积物垂直方向上物质成份。矿物成份和元素分析,研究沉积环境的演化及近百年工业污染的历史。根据所选湖泊的纬度差别,研究湖泊沉积环境和沉积物类型对所研究的核素方法的影响。本论文是首次利用多核素方法研究我国一些内陆湖泊的环境问题,对在我国继续开展这方面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Resumo:
This study investigated the major characteristics of creative thinking development for the school children in Beijing with paper/pencil tests. The “Creative Thinking Test” was executed. The representative samples were two groups of students who came from the classes in 3rd-grade to 12th-grade of normal schools in Beijing. The classes were selected at random, one grade one class. One group is composed of 387 students (218 males, 169 females) in 1993, the other is composed of 420 students (181 males, 239 females) in 2006. According to the data analysis, the major characteristics and the changes over the 13 years of the development of creative thinking for student were explored and discussed. 1) The development trends of three types of creative thinking were all flexuous increase with grade moving up. The mean score of elementary school students was the lowest. And scores of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and se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were significant higher than elementary school students’. 2) The most rapid increase occurred from the 5th grade to 6th grade. 3) Slumps occurred in the 7th grade in PNE curve and also in the 9th and 12th grades in TPC curves. There was no slump in FGA curve. 4) The girl’s scores in PNE and TPC tests were significant better than boys’. No obvious gender difference was found in FGA test. 5) The scores of three creative thinking tests in 2006 were all better than those in 1993. Separately, the scores of FGA and TPC tests in 2006 were significant higher than the corresponding scores in 1993, and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was found in two PNE tests. 6)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maximum scores of the three creative thinking tests between 2006 and 1993. 7) The most rapid developing period of three types of creative thinking in 2006 were the 5th grade and the 6th grade. The same period in 1993 was from the 7th grade to 9th grade. 8) In 1993, there is no significant gender difference for each creative thinking test. In 2006, PNE and TPC results had remarkable gender difference that girls were higher than boys. No significant gender difference was found in FGA te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