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4 resultados para 226-3-10
Resumo:
本论文采用DPPH(αα-二苯基-β-苦味酰自由基)自由基清除法和β-胡萝卜素-亚油酸氧化法对采自青岛沿海的28种海藻的粗提物进行了抗氧化活性筛选,以2,6-二叔丁基-4-甲基苯酚(BHT)、没食子酸(GA)和抗坏血酸(AscA)作为阳性对照。结果发现大多数海藻都表现了不同程度的抗氧化活性。其中,鸭毛藻Symphyocladia latiuscula的抗氧化活性最强。 鸭毛藻粗提物的乙酸乙酯相在两种方法中都表现了最强的抗氧化活性,乙酸乙酯相通过VLC被进一步分为7个组分(F1–F7)。其中F1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率最强,而在β-胡萝卜素-亚油酸实验中F4的抗氧化活性最强。 另外,还测定了粗提物、各相和各组分的总酚含量和还原能力。其中28种海藻粗提物的总酚含量变化范围为0.10到8.00 mg没食子酸/g海藻干重,还原能力变化范围为0.07到11.60mg抗坏血酸/g海藻干重。统计分析发现,对于粗提物和各相,抗氧化活性和总酚含量以及和还原能力都存在很强的正相关。这些结果将有助于进一步分析抗氧化活性强的海藻,从而确定活性原理。 由于鸭毛藻的抗氧化活性最强,所以对它的化学成分做进一步的调查。采用硅胶柱层析、制备薄层层析、凝胶Sephadex LH-20柱层析、反相硅胶柱层析、半制备HPLC及重结晶等手段分离得到19个化合物。运用各种现代波谱技术(IR、UV、ESI-MS、EI-MS、FAB-MS、HR-FAB-MS、1D-NMR、2D-NMR等)鉴定了它们的结构,其中包括4个新化合物:化合物S1 1-(2,3,6-三溴-4,5-二羟基苄基)-四氢吡咯-2-酮、化合物S2 1,2-双(2,3,6-三溴-4,5-二羟基苯基)乙烷、化合物S3 6-(2,3,6-三溴-4,5-二羟基苄基)-2,5-二溴-3,4-二羟基苄甲醚和化合物S4 2,3,6-三溴-4,5-二羟基苄甲砜,以及5个已知化合物和10个首次从鸭毛藻中报道的化合物。 分离到的溴酚化合物S1-S10具有显著的DPPH自由基清除活性,其IC50值在8.1-24.7 µM之间,且它们的活性是BHT(IC50 = 81.8 µM)的3.3到10倍左右。初步的构-效关系研究发现,分子中的羟基数目与活性有直接关系。
Resumo:
许多天然物质和人为的外界生物化学因子对许多无脊椎动物附着变态有诱导作用,这为人工控制无脊椎动物幼虫的附着变态过程提供了重要手段,同时对于幼虫培养,特别是对于经济种类幼虫的培养和育苗,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以青岛贻贝Mytilus edulis Linnaeus为研究对象,于1990年1991年分别就不同的海水离子条件、拟肾上腺素和抗肾上腺素、拟胆碱和抗胆碱类化合物以及促进生物新陈代谢类化合物对贻贝幼虫附着变态的诱导作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升高K~+或Ca~++浓度以及降低Mg~++浓度均对贻贝幼虫有附着变态诱导作用。Mg~++浓度降低促进K~+的诱导作用。氨基酸类神经递质GABA和其同系物天冬氨酸、谷氨酸、苷氨酸、β-丙氨酸无明显附着变态诱导作用。短时间内,L-DOPA诱导水平(30%)贻贝幼虫不经过附着而直接变态,只作用于β-受体的拟肾上腺素、多巴胺和异丙肾上腺素诱导50%水平的幼虫变态。作用于α-受体的拟肾上腺素、间羟胺、麻黄碱、去氧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和肾上腺素诱70-90%水平的幼虫变态。阻断β-受体的抗肾上腺素、噻吗心安和心得安无诱导作用。但阻断β-受体的抗肾上腺素、立其丁、酚苄明和妥拉苏林对幼虫附着变态有诱导作用。干扰肾上腺素能神经递质释放的化合物利血平无变态诱导作用,并有致死作用。拟胆碱类分合物苯海过、琥珀酰胆碱和阿托品对贻贝幼虫均有附着变态诱导作用。变态诱导率维持在30%水平。拟胆碱化合物加兰他敏有较高的变态诱导率(56.1% (10~(-3)M, 36h))。抗胆碱类化合物氯丙嗪无明显诱导作用。调节生物体代谢和机能类化合物甲状腺素、ATP、肌、VitB_6和氨茶碱对贻贝幼虫有显著的附着变诱导作用,变态诱导率分别为:甲状腺素84.6 (10~(-3)M, 36h);ATP 57.7% (10~(-3)M, 36h);肌苷74.0% (10~(-3)M, 36h); VitB_6 41.3% (10~(-5)M, 36h)和氨茶碱50.0% (10~(-4)M, 36h)。前列腺素无诱导作用,而氯化可的松有一定诱导作用。去甲肾上腺素和乙酰胆碱对幼虫变态的诱导作用被Na~+通道阻断剂普鲁卡因和利多卡因阻断。但ATP和氨茶碱的诱导作用不被其阻断。这表明去甲肾上腺素和乙酰胆碱对幼虫的附着变态的诱导作用是通过视经传递完成的。而神经传递并没有参与ATP和氨茶碱对幼虫变态的诱导过程。
Resumo:
鮸Miichthys miiuy是中国南方重要的经济养殖种类,早期发育阶段的高死亡率和高畸形率严重制约着鮸养殖的工业化和商品化进程。为了更好的了解鮸早期发育规律,提高其人工养殖技术和管理策略,本论文在实验条件下对鮸早期生长和存活过程、消化生理发生机制及其在胁迫条件下的生态对策进行了研究。 鮸早期发育阶段分为仔鱼期和稚鱼期。个体发育的形态学变化和组织器官分化主要集中在仔鱼期,胚胎期所具有的特征在仔鱼期被具体的功能系统所代替,如呼吸、摄食、运动和消化系统。鮸个体的头、尾部快于躯干部的生长,表明其早期发育过程中摄食和运动器官发育的优先性。鱼类早期是优先发育对其生存起首要作用的器官,然后是对其生存作用次之的器官。 在24℃,鮸仔鱼在3日龄开口摄食,4日龄卵黄囊吸收完毕,6日龄仔鱼如不能建立外源性营养即进入饥饿死亡不可逆点(PNR),而延迟投饵3天(6日龄)以上的仔鱼在8日龄全部死亡。在7日龄时,正常投喂仔鱼的SGR明显高于延迟投饵仔鱼。延迟3天和饥饿的仔鱼在6日龄后出现明显的负增长。在36日龄时,正常投喂仔鱼与延迟投饵1天仔鱼之间的生长差异消失,与延迟投饵2天的仔鱼之间的生长差异显著。饥饿显著影响开口仔鱼的生长存活,但对后期存活仔鱼的生长存活及体成分的影响不显著。仔鱼在12L条件下存活率(9-16%)要小于其他的各组(12-39%),仔鱼的存活率随着密度的增加逐渐减小。SGR与存活率具有相同的变化趋势,在18L条件下仔鱼的生长(3-10%)要大于12L(2-7%)和24L(2.8-8.7%)条件下仔鱼的生长。 鮸消化系统发育分为三个阶段:从孵化到初次摄食之前,消化道为一细长管道;从外源营养开始到胃腺出现,在此阶段,液泡、杯状细胞开始出现在消化道中,在6日龄胃出现,消化道明显分为口咽腔、食管、胃、前肠和后肠;从20日龄胃腺出现开始,胃在25日龄分为贲门胃、胃体和幽门胃三个部分,幽门盲囊出现,消化系统趋于完善。饥饿严重影响鮸消化器官及消化腺的正常发育过程。饥饿使其组织学的结构和功能明显衰退,肝组织变得疏松,细胞缩小,细胞核解体,稚鱼肝组织内没有脂质积累,细胞质中液泡减少;胰脏组织变得致密,腺泡萎缩,分泌物减少;胃腺细胞收缩,结构不完整,肠微绒毛退化,肠粘膜褶减少,肠上皮细胞遭到破坏。 鮸主要消化酶分为三个发育时期:从初孵到外源营养开始的迅速增长期;继而是从3日龄到25日龄波动期;25日龄后处于相对稳定期。各种消化酶总活性随着个体的发育逐渐增加,30日龄后总活性显著增加。延迟1天投饵的仔鱼和正常摄食的仔鱼其消化酶的活性没有显著差异(P>0.05),但是延迟2天投饵的仔鱼和正常摄食及延迟1天投饵的仔鱼消化酶的活性存在显著差异(P<0.05),无论是延迟1天还是延迟2天仔鱼消化酶与正常摄食的仔鱼具有相同的发育方式。延迟3天投饵的仔鱼和饥饿仔鱼发育方式类似,从3日龄开始,消化酶活性显著下降。 饥饿对鮸仔稚鱼胰蛋白酶、淀粉酶和脂肪酶的活性有显著的影响。在初次摄食期,摄食仔鱼和饥饿2天的仔鱼各种消化酶活性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但是仔鱼后期,经过3天饥饿的仔鱼其消化酶的活性和摄食仔鱼之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饥饿4天的仔鱼恢复摄食5天,即可恢复到和摄食仔鱼相同水平。饥饿6天的鮸稚鱼其消化酶与正常摄食的稚鱼之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在恢复摄食5天后其消化酶活性可以恢复到和正常摄食仔鱼相同水平。 光照和饲养密度显著影响了鮸消化酶的活性。胰蛋白酶、淀粉酶和脂肪酶在18L低密度饲养条件下其活性明显高于(P<0.05)其他各组;12L高密度饲养条件下各种消化酶活性明显低于(P<0.05)其他各组;在0L条件下,各种消化酶活性在开口摄食之前明显低于其他各组,开口摄食之后,各种消化酶活性迅速下降。延迟投饵、光照周期和饲养密度虽然对鮸消化酶的活性产生了重要影响,但是对消化酶的发育方式没有显著影响,因此,鮸消化酶的具体发育方式是由内部遗传机制来控制,但受外界环境因素(食物组成、光照和饲养密度)的调节。
Resumo:
本论文介绍了MOM2.0模式的差分格式以及开边界情形的改进,较好地模拟了西北太平洋环流的季节变化和黄海冷水团环流结构。第三章计算了北太平洋环流的季节变化,模式先从年平均温盐场开始积分,积分8a后基本上达到动力平衡态,再以月平均海表面条件积分4a后达到季节平衡态。结果表明:1)PN断面黑潮流量冬季为29.0 * 10~6m~3/s (SV),夏季为32.2 * 10~6m~3/s (SV),这与Sverdrup关系相反,这主要是由于风应力涡度零线随季节变化而导致北赤道流在菲律宾以东的分叉线春夏季偏南而秋冬季偏北。2)由于层化影响,东海黑潮夏季较冬季表层流速明显地强化。3)在台湾以东,黑潮明显地分为黑潮主流与东分支,主流穿过苏澳海脊进入东海,然后经吐噶喇海峡进入日本以南海域,东分支则流向琉球群岛以东海域,然后也进入日本以南海域与前一个分支相汇合。4)与网格相关的Smagorinsky方案要比采用常数更能反映中尺度结构。第四章采用1997年7月的水文资料,计算了西北太平洋21.875°N~35.125°N、120.875°E~137.125°E°范围的环流,主要结果如下:在此期间,1)黑潮在台湾以东并不存在东分支流向琉球群岛以东海域;2)东海黑潮的流量约为30 * 10~6m~3/s(SV),日本以南黑潮流量厚大约为70 * 10~6m~3/s (SV);3)在21.875°N~25°N之间大约有15 * 10~6m~3/s(SV)的流量向西流去。速度分布与流函数分布均表明这一支向西的海流大约在冲绳岛西南分为3支,主要分支转向东北沿冲绳以东海域向东北流去;4)琉球海流主要来自上述西向海流。第五章通过理论分析及数值模拟研究了底边界混合和地形热累积效应对黄海夏季斜压结构的影响。黄海的垂向混合系数为10~100cm~2/s。结果表明:1)不同强度的潮混合,导致黄海冷水团的温度分布完全不同,较强的潮混合造成了海底附近直立型温度分布。黄海的热传导特征时间尺度为几天。2)黄海冷水团的水平环流在垂直方向上分为两层,上层为气旋式环流,其流速较强而厚度较厚,下层为反气旋式环流,流速较弱而厚度较薄(约10~20m),二者的相对强弱与底边界混合的强弱关系不大。垂向积分环流则为气旋式的。3)黄海冷水团环流受温度分布影响,而后者受环流的平流效应的影响则较小。论文的主要创新有三点:1.发现PN断面黑潮流量的夏季略强于冬季的原因主要是因为风应力涡度零线随季节变化而导致北赤道流在菲律宾以东的分叉线春夏季偏南而秋冬季偏北。从动力学上阐述了PN断面黑潮流量季节变化的机制。2.在1997年7月黑潮在台湾以东并不存在东分支流向琉球群岛以东海;在21.875°N~25°N之间大约有15 * 10~6m~3/s的流量向西流去。速度分布与流函数分布均表明这一支向西的海流大约在冲绳岛西南分为3支,主要分支转向东北沿冲绳岛以东海域向东北流去;琉球海流在此期间主要来自上述西向海流。3.不同强度的潮混合,导致黄海冷水团的温度分布完全不同,较强的潮混合造成了海底附近直立型温度分布。黄海的热传导特征时间尺度为几天:黄海冷水团的水平环流在垂直方向上分为两层,上层为气旋式环流,其流速较强而厚度较厚,下层为反气旋式环流,流速较弱而厚度较薄(约10~20m),二者的相对强弱与底边界混合的强辫关系不大。垂直积分环流则为气旋式的。黄海冷水团环流受温度分布影响,而后者受环流的平流效应的影响则较小。
Resumo:
Two field studies were conducted to measure pigments in the Southern Yellow Sea (SYS) and the northern East China Sea (NECS) in April (spring) and September (autumn) to evaluate the distribution pattern of phytoplankton stock (Chl a concentration) and the impact of hydrological features such as water mass, mixing and tidal front on these patterns.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 Chl a concentration was 2.43 +/- 2.64 (Mean +/- SD) mg m(-3) in April (range, 0.35 to 17.02 mg m(-3)) and 1.75 +/- 3.10 mg m(-3) in September (from 0.07 to 36.54 mg m(-3)) in 2003. Additionally, four areas with higher Chl a concentrations were observed in the surface water in April, while two were observed in September, and these areas were located within or near the point at which different water masses converged (temperature front area). The distribution pattern of Chl a was generally consistent between onshore and offshore stations at different depths in April and September. Specifically, higher Chl a concentrations were observed along the coastal line in September, which consisted of a mixing area and a tidal front area, although the distributional pattern of Chl a concentrations varied along transects in April. The maximum Chl a concentration at each station was observed in the surface and subsurface layer (0-10 m) for onshore stations and the thermocline layer (10-30 m) for offshore stations in September, while the greatest concentrations were generally observed in surface and subsurface water (0-10 m) in April. The formation of the Chl a distributional pattern in the SYS and NECS and its relationship with possible influencing factors is also discussed. Although physical forces had a close relationship with Chl a distribution, more data are required to clearly and comprehensively elucidate the spatial pattern dynamics of Chl a in the SYS and NECS.
Resumo:
A survey was carried out in the central and north part of the Huanghai Sea (34.5degrees similar to 37.0degreesN, 120.5degrees similar to124.0degreesE) during June 12 similar to 27, 2000. It was found that the abundance of marine flagellate ranged from 45 to 1278 cell/ml, 479 cell/ml in average. Flagellate was more abundant in the central part than in the north part of Huanghai Sea, and the abundance decreased with the increasing distance from the coast, showing a similar distribution pattern with isotherm. Vertically, high density of flagellate was always presented in the bottom of thermocline, and formed a dense accumulation in the central area of the Huanghai Sea Cold Water Mass. The effects of physical and biological factors on the distribution of marine flagellate in early summer were discussed. Water temperature (especially the existence of thermocline) rather than salinity showed significant effect on the distribution pattern of marine flagellate in the Huanghai Sea in early summer. When comparing the abundance of marine flagellate with that of other microorganisms, it revealed a comparatively stable relationship among these organhisms, with a ratio of heterotrophic bacteria: cyanobacteria: flagellate: dinoflagellate: ciliate being 10(5) 10(3):10(2):10(1):10(0).
Resumo:
利用青海湖北岸海北牧业气象试验站2006年5月-12月观测的天然草地近地面层气象要素梯度资料,分析了该地区近地层温度、湿度和风速的日变化规律及其廓线特征.结果表明:青海湖北岸草地近地层0.3-10.0 m高度范围内温度、相对湿度和风速都呈现出明显的以24 h为周期的日变化规律;各层温度最高和最低时的位相随高度增加而滞后,相对湿度和风速最大与最小时的位相随高度增加而提前;14 时温度随高度的增加而降低,20时的温度随高度增加先增后降,温度廓线在4.0m高度存在一拐点,随后逐渐进入逆温状态,至8时逆温程度达到最大;不论白天还是夜间,相对湿度随高度的增加而减小;风速随高度的增加而增大.
Resumo:
2003至2005年的6~9,采用目标动物观察法在可可西里观察夏季雌性藏羚的昼间行为。将雌性藏羚的行为分为觅食、警戒、卧息、移动和“其他”5种类型,各类行为所占时间比例分别为59.1%、7.3%、19.4%、13.0%和1.3%。觅食消耗的时间最多,是藏羚的常见行为,卧息、移动和警戒次之,而“其他”行为消耗时间最短。觅食、警戒、卧息和移动的累计时间在不同时段之间均存在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差异。觅食行为存在3个高峰,分别在10:00~11:00,13:00—14:00和18:00~19.00;警戒的高峰期出现在早上08:00~09:00,在15:00~16:00以及17:00~18:00也分别出现小的高峰,但不明显;卧息行为表现为双峰形,分别为11:00~12:00和16:00~17:00。移动行为也表现为双峰,出现在08:00~09:00和15:00~16:00;“其他”行为在各时段间没有明显的,变化趋势.
Resumo:
A new guaiane-type diterpenoid, (1 alpha, 5 alpha, 7 alpha)-3,10(18), 11-dictytriene-19-acid, was obtained from the roots of Euphorbia wallichii. This is the first isolation of guaiane diterpene from this genus of Euphorbia. The structure was elucidated by spectral methods. And the compound was tested for the cytotoxicities on the cancer cell line P-388 and A-549 in vitro.
Resumo:
在1.0—4.0GPa,1123—1473K和控制氧逸度(Ni+NiO,Fe+Fe3O4,Fe+FeO和Mo+MoO2等4种氧缓冲剂)的条件下,借助YJ-3000t紧装式六面顶高温高压设备和Sarhron-1260阻抗/增益-相位分析仪,就位测定了橄榄石的电导率.实验结果表明:(1)在测定的频率范围(10^3-10^6Hz),样品的电导率对频率具有很强的依赖性;(2)随着温度(T)升高,电导率(σ)增大,lgσ与1/T之间符合Arrhenius关系;(3)在Fe+Fe3O4氧缓冲条件下,随着压力升高,电导率降低,而活化焓和指前因子增大,并给出样品的活化能和活化体积分别为(1.25±0.08)eV和(0.105±0.025)cm^3·mol;(4)在给定的压力和温度下,随着氧逸度增加,电导率增大,活化焓降低;(5)小极化子导电机制可为橄榄石在高温高压下的导电行为提供合理的解释.
Resumo:
利用ICS290 常规离子色谱结合RFC230 型淋洗液在线发生器,对贵阳市区大气降水中的小分子有机酸进行了系统研究。测得贵阳市降水中的有机酸主要以甲酸[质量分数为(0. 2~4. 5) ×10 - 6 ] 、乙酸[质量分数为(0. 6~5. 3) ×10 - 6 ] 、草酸[质量分数为(0. 1~4. 9) ×10 - 6 ]为主,其次是乳酸和丙酮酸,及少量丙酸和甲烷磺酸;有机酸对降水自由酸平均贡献为23. 2 % ,占总阴离子的1. 4 %;通过比较贵阳市区有机酸前后二十年的变化,得出现阶段可能至少有近1/ 2 乙酸和3/ 4 甲酸来源于人类的活动,这说明有机酸人为源是其来源的重要组成部分。
Resumo:
汞,是一种人体非必需的有毒重金属元素,一种全球性污染物,其全球生物地球化学循环演化规律的研究是目前环境科学领域的热点问题。汞在大气中的行为对其全球生物地球化学循环起着极其重要的控制作用。因此,关于大气汞循环演化规律的研究已经成为目前汞全球生物地球化学研究的热点问题。大气中的汞主要分为三类,即气态单质汞(GEM)、活性气态汞(RGM)和颗粒态汞(TPM)。各种形态汞的物理化学性质不同,在大气中的行为存在显著的差异。研究大气中不同形态汞的分布特征,对于正确认识汞在大气中的循环演化规律意义重大。目前中国是全球人为活动向大气释汞最多的国家,而城市区域是人为活动的中心地带,城市大气汞污染形势严峻。因此,开展城市大气中不同形态汞的研究对于评价与预测城市环境汞污染特征以及正确认识大气汞的局地、区域、全球循环演化规律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际意义。 本论文选取贵州省省会贵阳市的中心城区作为研究区域。贵阳市(东经106º07´~107º17´,北纬26º11´~27º22´)位于中国西南地区正好处在环太平洋汞矿化带中,能源消耗以煤炭为主,大气环境污染属煤烟型污染,常年影响大气环境质量的主要污染物是二氧化硫和可吸入颗粒物。本论文的研究工作包括:⑴2004年4月~12月在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建立与完善了大气中气态总汞(TGM)、GEM、RGM、TPM的采集与分析方法,并测定了大气和雨水中不同形态汞的含量,对大气汞的干、湿沉降通量进行了估算;⑵2005年4月~2006年1月在贵阳市中心城区的居民区、商业区、工业区、游览区4个功能区各设1个研究点,农村设1个对照点,按春、夏、冬3个季节研究了大气中GEM、RGM、TPM的分布特征,估算了贵阳市中心城区大气汞的干沉降通量,并利用高分辨透射电子显微镜(HR–TEM)分析技术对冬季各采样点TPM的来源作了定性识别;⑶测量了中心城区表层土壤和某些植物的总汞(THg)含量,探讨了大气汞对中心城区地表生态系统的污染效应。通过本论文的研究,得出以下主要结论: 1.在国内外研究基础上,建立了金捕汞管–冷原子荧光光谱法(CVAFS)测定大气中TGM的方法、微型捕集管–CVAFS测定大气中TPM的方法、镀KCl直形扩散管–金捕汞管串联采集RGM与GEM的方法。每种形态汞的测量技术水平都在pg•m-3量级。并在国内首次实现了对城市大气中GEM、RGM、TPM的同步测量。 2.2005 ~ 2006年间贵阳市中心城区大气中GEM、RGM、TPM的平均浓度分别是9.11 ng•m-3、132.4 pg•m-3、1.02 ng•m-3,均为对照点的1.5倍,都显著高于全球背景参考值1.5 ~ 2.0 ng·m-3、< 10 pg•m-3、1 ~ 86 pg•m-3。3种形态汞的季节、昼夜与空间分布特征如下:⑴GEM:①季节平均浓度表现为冬季>夏季>春季,居民采暖燃煤释放是造成冬季GEM浓度高的主要原因。②春、夏非采暖季受释放源及其排放方式、自身物理化学性质与气候条件等因素的影响一般是夜间高于白天;冬季则受居民白天采暖燃煤影响主要表现为白天高于夜间。③年平均浓度,工业区>居民区>商业区>游览区>对照点。⑵RGM:①季节平均浓度表现为春季>夏季>冬季,气候条件对RGM的影响较大。②受白天释放源、自身物理化学性质、大气氧化强度与气候条件等因素的影响,春、夏、冬3季一般都为白天高于夜间。③年平均浓度,商业区>工业区、居民区>游览区、对照点。⑶TPM:①季节平均浓度表现为冬季>夏季>春季,居民采暖燃煤释放是造成冬季TPM浓度高的主要原因。②受释放源及其排放方式、自身物理化学性质与气候条件等因素的影响,春、夏、冬3季一般都为夜间高于白天。③年平均浓度,工业区>居民区>商业区>对照点>游览区。④TPM受局地释放源的影响显著,而燃煤释放是其冬季的普遍来源。 3.2005 ~ 2006年间不同形态汞在贵阳市中心城区大气中的含量分布为GEM(89.8 %)> TPM(8.8 %)> RGM(1.5 %),其中(RGM + TPM)占大气总汞(TAM)的比例略高于对照点的10.0 %,但显著高于全球背景参考值1 ~ 5 %,说明贵阳市中心城区大气汞向地表生态系统的沉降通量相对背景区较大。因为尽管RGM、TPM在大气中的含量很低,但正是它们控制了大气汞向地表生态系统的沉降速率。 4.2005 ~ 2006年间贵阳市中心城区各功能区及对照点大气中不同形态汞日均浓度的相关关系大多数都表现为不显著,表明在贵阳市中心城区及对照点大气中不同形态汞的来源可能是多元化的。 5.2005 ~ 2006年间贵阳市中心城区大气中GEM、RGM、TPM的干沉降通量平均值分别为28.7 μg•m-2•yr-1、10.4 μg•m-2•yr-1、160.9 μg•m-2•yr-1,均为对照点的1.5倍,其中TPM控制了大气汞向地表生态系统的干沉降通量;TAM干沉降通量平均值为200.1 μg•m-2•yr-1,其时空差异表现为冬季>春季>夏季和工业区>居民区>商业区>对照点>游览区。 6.经估算,2005 ~ 2006年间在贵阳市中心城区面积范围内大气汞干、湿沉降总量为54.7 kg•yr-1,它仅占燃煤向大气排汞量(以2003年为例,贵阳市中心城区燃煤向大气排汞量为334 kg•yr-1)的16.4 %,说明贵阳市中心城区的大部分大气汞仍然停留在大气中,最终将经由大气进行长距离迁移,散布到更广的区域。 7.在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2000 ~ 2006年间的大气TGM污染程度呈逐年递增趋势;2004年大气汞的干沉降通量为16.5 ng•m-2•h-1,高于湿沉降通量12.2 ng•m-2•h-1。 8.贵阳市中心城区及对照点不同类型土壤THg含量的几何平均值分别是0.370和0.276 mg•kg -1,都高于贵阳市土壤汞背景值0.201 mg•kg -1。土壤释汞是贵阳市大气气态总汞的一个重要自然源,而土壤THg含量是土壤释汞的最主要影响因子。因此,为了提高城乡居民的生活环境质量,更为了保护城乡居民的健康,非常有必要采取防治措施来降低贵阳市中心城区及对照点的土壤汞污染。 9.贵阳市中心城区苔藓THg平均含量为0.258 mg•kg -1,为对照点的1.5倍;中心城区某些常见的木本植物叶片THg含量范围是 0.068 ~ 0.181 mg•kg -1,木本植物叶片吸收大气汞的能力表现为落叶植物>常绿植物。苔藓、梧桐叶片中的THg含量与其生长时期的大气汞浓度密切相关,能够指示区域大气汞的污染现状与空间分布规律。
Resumo:
湘西雪峰山地区是湖南最重要的黄金产地,湖南省80%以上的金矿床均赋存在该区前寒武系的浅变质岩中。柳林汊金矿带位于湘西雪峰山中段的北部,尽管该金矿带发现较早,采矿历史很长,但地质工作程度较低。在系统野外调研的基础上,本课题组首次确认柳林汊一带金矿床为典型的钠长石-石英脉型金矿床,明显有别于雪峰山地区其它石英脉型金矿床。本学位论文以该区四个有典型代表性的钠长石-石英脉型金矿为研究对象,在系统野外地质考察和系统采样的基础上,利用矿物学、元素地球化学、同位素地球化学、流体地球化学等研究手段,对该区金矿床的载金矿物—钠长石进行了较详细的矿物学和地球化学研究。在此基础上初步探讨了柳林汊一带金矿床的成矿流体来源、成矿物质来源、成矿时代及矿床成因。本论文主要取得以下几点新认识: 1.柳林汊金矿带金矿床的矿脉中的这些长石呈肉红色,在镜下通常呈板条状、粒状,解理不发育,双晶以聚片双晶为主,负低突起,干涉色一级灰白到一级淡黄。本文首次确认了该区矿脉中的肉红色长石为低温、高有序度的钠长石,该区的金矿类型为典型的钠长石-石英脉型金矿。 2.该区钠长石具Ab含量高,An、Or含量极低等特征,接近纯钠长石。钠长石中Sr 含量相对较高而稀土含量普遍较低,通常为LREE富集型,无明显的Eu、Ce异常。 3.柳林汊一带金矿脉中钠长石的氧同位素组成为10.2‰~14.5‰,对应的成矿流体的δ18O‰为1.9‰~6.9‰。该区成矿流体可能主要来自经演化的大气降水。 4.与钠长石共生的石英中的包裹体主要以液体包裹体为主。其均一温度为140~300℃,盐度为1~8%NaCl,成矿流体的密度为0.60~0.99g/cm3。该区金矿床成矿流体具中低温、低盐度和中等密度等特征。 5.根据本区金矿床的地质特征,并结合前人对湘西地区金矿床的研究成果,提出该区金矿的成矿物质来源为元古宇板溪群,成矿时代为加里东期,矿床的成因类型为层控的热液改造型金矿床。 关键词:柳林汊金矿带 钠长石 矿物学 元素地球化学 流体包裹体 矿床成因
Resumo:
过去几十年,由于REE具有重要的物源和过程示踪的地球化学意义,又与核放射性元素(钢系元素)的地球化学结构类似,因此,稀土元素的表生地球化学分配和行为研究便成为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研究的一个重要部分。目前"通过水体悬浮物吸附态REE组成变化分析研究水/微粒界面作用REE分异现象.的工作不少,但至今进行的胶体或其他微粒吸附REE的实验研究不多,且已有的实验未能对溶液介质条件(如pH、离子强度、阴离子、固/液比),尤其是天然有机物的控制机理进行系统研究,对所观察到的水体中REE及其他微量元素分布变化多样性的解释仍缺乏实验依据。本文用结晶良好且粘土矿物含量高的苏州高岭土、美国粘土协会高岭土(Kga-1b)和蒙脱土(Wwy-2)作为吸附剂,采用系列吸附实验定量研究了不同理化条件(如pH值、离子强度、固/液比)下,受溶液阴离子(Cl-、C1O4-、SO42-、HCO3-)和Fluka胡敏酸(HA)影响,REE在粘土/水界面的分配和分馏,并讨论了HA和粘土的相互作用及胡敏酸存在与不存在时的REE形态分布。得到以下几点重要认识,为合理解释地表水体中既E和其他微量元素分布变化的多样性提供了实验依据:1、REE在苏州高岭土/水界面的重现性实验结果为:稀土配分系数D的相对标准偏差最大值为Eu8.4%,其他大多介于5.0%和6.6%间。而稀土吸附率Rd的相对标准偏差最大值为D2.2%,其他大多<2%。较小误差表明本次研究所用实验方法是可行的。2、REE在苏州高岭土/水界面的动力学实验结果表明:短时间内(几分钟)稀土快速吸附在高岭土:接着因为粘土的层状结构,在20h内粘土层间金属与REE发生交换,稀土分配系数变化较大;20h以后能达到稳定的吸附/解吸平衡。因此本次研究采用的平衡时间为24h。3、pH分别为4.5和6.5时REE在苏州高岭土冰界面的分配能用Langmuir吸附等温线模拟和MINEQL+软件表达。与静电吸附相对应,pH值越高REE最大吸附量越大。同时REE浓度的差异造成了REE分馏,总的趋势是REE含量越高,分馏越不明显。4、近中性(pH=6.5)条件下不同阴离子的存在对REE在苏州高岭土/水界面分配和分馏的影响表明:随阴离子(Cl-、ClO4-、SO42-)含量升高REE吸附率降低,其中SO42-对REE吸附的影响最大,说明Na+质量效应和阴离子配合的影响;同时由于不同阴离子与轻重R陇的络合差异所致,阴离子含量越高,轻重稀土的分馏越明显(La/Yb=0.14-0.96),一般为阴离子含量的增加使得重稀土更多的被吸附,其中C1-和SO42+的影响最为明显。HCO3-虽然与REE有较强配合,但可能由于我们的HCO3-实验浓度低(<0.0O25mol/L),在我们的实验结果中其对REE吸附和分馏的影响较小。5、由于不同pH和介质条件下,REE的络合形态分布不同,它们可以影响其在水/粒界面的分配。应用MINEQL+模型,考虑REE的氢氧化物、碳酸盐和腐殖酸的影响,研究了REE的形态分布,结果表明fIA的存在对REE形态有很大影响:在HA不存在时,pH7-8间REECO3+为主要的REEs形态,在更低和更高pH值,REE主要存在形式分别为REE加和REE(CO3)2-;而当HA存在时,在1)H值3-9,REEHA成为主要形态,在低pH(<3)和高pH(>9)时REE3+和REE(CO3)2-分别为主要形态。6、在较宽的pH范围HA能吸附在粘土上意味着在大多数含HA的天然水体中,粘土表面被HA覆盖。随H增加粘土对HA的吸附降低,反应了配位体交换或表面络合反应引起的专属吸附,其他如疏水性、、腐殖物质的溶解和HA的结构变化可能也影响了吸附。HA含量、矿物表面积和离子强度等理化条件对HA吸附会产生影响,从而影响HA对粘土表面的覆盖和接下来的粘土对REE的吸附。7、溶液介质条件对REE在粘土(Kga-1b和SWy-2)/水界面分配和分馏的影响表明:主要与静电相互作用、离子交换反应相对应,除低PH外,REE在高岭土上的吸附表现出弱的pH依赖性;而随pH增加REE在蒙脱土上的吸附呈下降趋势,显示交换反应为吸附过程的主要因素。在两种粘土中REE吸附均为随离子强度增加而降低,反应了Na质量效应。8、腐殖物质在粘土表面的吸附改变了吸附剂的属性。HA存在时REE在固液界面的分配反应了REEHA在固液界面的分配和HA在高岭土或蒙脱土/水界面上的分配,其他如静电吸附等机制也影响了吸附:在高岭土中,HA会增加低pH(<4)吸附,随pH增加(>5)HA会降低吸附。与此不同,在整个PH范围(3-10),HA的存在明显降低了REE在蒙脱土上的吸附。REE吸附在高岭土上随队含量增加是先增加后降低。而蒙脱土实验中,在低HA含量(<5mg/L)处,RE阮吸附率与HA含量增加呈线性降低至几个百分比,而在高队含量处,REEs吸,附率无明显变化。这些清楚地说明水体环境中有机物的存在通常降低微量金属吸,附在微粒上,增加微量金属在水体中的溶解量,从而促进微量金属在水体环境中的长距离迁移。9、HA存在和不存在时,吸附/解吸过程中的REE分馏随pH或离子强度的变化都不明显,但由于REE系列与腐殖物质和矿物络合的差异,会随队含量的变化发生明显变化。通常溶液中高队含量增加了LREE在高岭土/蒙脱土上的吸附。这些结果是在HA存在时,微粒相上产生LREE富集的一个实验证实,也和大多数天然水体中的REEs分馏相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