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3 resultados para 13-129
Resumo:
以研制的4种醋酸酯淀粉包膜尿素肥料为研究对象,日本70 d聚烯烃包膜尿素肥料为对照,研究醋酸酯淀粉包膜尿素在水中尿素态氮溶出特征,以确定醋酸酯淀粉包膜尿素的控释性能。结果表明,醋酸酯淀粉包膜肥料尿素累积溶出曲线呈倒"L"型,在水中7~13 d达到最大溶出量,尿素态氮累积溶出80%的时间为2~3 d,初期溶出率65.71%~75.79%;养分累积释放率不超过75%的时间为1~2 d;第7 d微分溶出率都显著大于2.5%。聚烯烃包膜肥料尿素态氮累积溶出80%的时间超过40 d,初期溶出率为2.05%;聚烯烃养分累积释放率36 d为73.32%,37 d为75.01%;第7 d微分溶出率1.68%。醋酸酯淀粉包膜尿素缓/控释效果较差,对养分的控释能力明显低于聚烯烃包膜尿素,但对尿素态氮起到了一定的缓/控释作用。醋酸酯淀粉包膜尿素及聚烯烃包膜尿素肥料在水中尿素态氮累积溶出特征曲线符合一元二次方程模型。
Resumo:
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了15种大白菜对铅(Pb)积累与转运的品种差异,以期筛选具有Pb低积累潜力的大白菜品种.结果表明,15种大白菜地上部Pb含量存在显著品种差异(P<0.05),在3个浓度(0,300,500mg/kg)Pb处理下,大白菜地上部的Pb含量范围分别为0.03~0.20,0.13~0.48,0.64~1.73mg/kg.Pb在15种大白菜品种的转运系数均<0.40,且差异显著(P<0.05),表明大白菜体内的Pb主要积累在根部而非地上部.不同Pb处理下15种大白菜品种地上部生物量的变化总体上差异不显著(P>0.05),表明大白菜对Pb毒害具有一定的耐受性.根据地上部Pb含量、转运系数和Pb耐性等指标评价,第一春宝可视为具有Pb低积累潜力的大白菜品种.
Resumo:
在实验室内以天然存在的大黄素(emodin)为原料合成了甲基化衍生物大黄素甲醚(physcion)和三甲氧基大黄素(trimethoxyemodin),并进行了杀菌和杀虫活性研究,发现3个蒽醌类化合物对黄瓜白粉病(Sphaerotheca fuliginea)的活性有明显差异,其EC90值分别为56.291、3.382、102.699mg/L,大黄素甲醚的活性远高于大黄素、三甲氧基大黄素和对照药剂三唑酮,说明大黄素母环上3-OH以甲基取代杀菌活性会显著提高,而3个羟基均被甲基取代活性会降低。在对甜菜夜蛾(Spodoptera exigua)幼虫的活性测定中,发现三甲氧基大黄素对甜菜夜蛾幼虫的生理活动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在4000mg/L下对2龄和3龄幼虫的体重增长抑制率分别为99.6%和99.2%,而大黄素和大黄素甲醚则对其无明显影响。
Resumo:
由自然和人为原因引起的生境丧失与生境破碎化已严重影响到野生动物的生存。大兴安岭北坡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紫貂(Marteszibellina)的主要分布区,1987年发生在这里的特大森林火灾造成了森林景观的严重破碎化,紫貂的生存面临极大的威胁。本文的研究目的是为了确定火灾13年后,紫貂冬季生境的恢复程度。首先根据紫貂对冬季生境的喜好选取对其生存影响较大的生态因子,结合数字化林相图,利用地理信息系统软件ArcGIS编制火烧前后的生境适宜性类型图。然后选取相关的景观格局指标,对火灾烧前后的生境格局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显示:尽管火后采取了一系列的森林恢复措施,但紫貂冬季适宜生境仍有大幅度减少,特别是中等适宜生境类型减少最为明显。适宜生境破碎化加剧,隔离度增加。适宜生境斑块的形状趋于简单,软边界比重有所增加。以上结果表明,与火前相比,紫貂生境明显恶化,需要较长的时间恢复。图4表5参41。
Resumo:
由自然和人为原因引起的生境丧失与生境破碎化已严重影响到野生动物的生存。大兴安岭北坡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紫貂(Martes zibellina)的主要分布区,1987年发生在这里的特大森林火灾造成了森林景观的严重破碎化,紫貂的生存面临极大的威胁。本文的研究目的是为了确定火灾13年后,紫貂冬季生境的恢复程度。首先根据紫貂对冬季生境的喜好,选取对其生存影响较大的生态因子,结合数字化林相图,利用地理信息系统软件ArcGIS编制火烧前后的生境适宜性类型图。然后选取相关的景观格局指标,对火烧前后的生境格局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显示,尽管火后采取了一系列的森林恢复措施,但紫貂冬季适宜生境仍有大幅度减少,特别是中等适宜生境类型减少最为明显。适宜生境破碎化加剧,隔离度增加。适宜生境斑块的形状趋于简单,软边界比重有所增加。以上结果表明,与火前相比,紫貂生境明显恶化,需要较长的时间恢复。
Resumo:
分别采用电势滴定(Potentiometric titration)法,质量滴定(Mass titration)法和惰性电解质滴定(Inert electrolyte titra-tion)法测定了荷结构负电荷的东北草甸棕壤的零净电荷点(PZNC),研究表明荷结构负电荷的土壤依然存在与电解质浓度无关的零净电荷点,三种方法的实验结果分别为2.9,5.0和3.3.相比较而言,电势滴定法和惰性电解质滴定法的结果相近,而质量滴定法的结果偏高.对文献中推算表面质子活性位密度(Ns)的方法进行了改进,得到东北草甸棕壤样品的Ns为2.5 mmol·g-1.根据实验测定的pHPZNC,Ns和结构电荷密度(σst)值直接计算得出东北草甸棕壤样品的界面反应特征平衡常数即1-pK模型中的pK,2-pK模型中pKain1t和pKain2t,分别为3.37,2.42和4.32,与文献报道的沉积物和蒙脱土的值相吻合.
Resumo:
以东北地区33个不同来源的小麦品种为研究对象,采用琼脂共培法,评价了不同小麦品种对黑麦草所产生的化感作用.通过分析不同小麦品种对黑麦草根长、苗高、根干重及苗干重的影响,探讨不同小麦品种对黑麦草化感作用的差异,从而筛选出具有较强化感潜力的小麦品种.结果表明,不同小麦品种对黑麦草根长、苗高、根干重及苗干重的影响存在显著差异.利用R I值作为化感作用的指标,结合聚类分析方法,可将这33个小麦品种按化感能力的强、中、弱分成3类;其中龙幅麦9号、龙幅麦13号、锦麦2003和小冰麦33号为化感能力较强的品种.
Resumo:
用室内恒温控湿培养法和埋袋法研究了不同时间序列下黑土有机磷的矿化过程.结果表明,无论是实验室培养法还是埋袋法,有机磷含量和矿化速率都逐渐下降,累积矿化率逐渐上升.培养法中,两个处理的矿化速率均在1个月时最大,分别为31.67和38.75mg·kg-1·month-1,6个月时累积矿化率和矿化速率分别为7.94%,13.26mg·kg-1·month-1;9.24%,17.99mg·kg-1·month-1.埋袋法中,5个有机物料处理的矿化速率均在1年时最大,分别为55.67、55.65、49.60、19.71和22.52mg·kg-1·month-1,3年时玉米根和小麦根处理的累积矿化率和矿化速率较高(二者3年的累积矿化率约50%,矿化速率约35mg·kg-1·month-1),而大豆根和草根的处理则较低.同时,两种研究方法均表明,有机磷初始含量影响其矿化率和矿化速率,有机磷初始含量愈高,其矿化率和矿化速率就愈高.
Resumo:
为了了解气候变化对东亚地区植被生产力的影响,该文利用气象数据和卫星遥感数据(NOVA/AVHRR NDVI,8 km×8 km),采用改进参数的CASA模型研究了东亚地区植被净第一性生产力的时空变化.结果表明:18年来研究区净第一性生产力在波动中呈现增加趋势;净第一性生产力介于8~300 gC/(m2.a)的植被主要分布于气候干旱或气候严寒、冬季漫长的高纬度地区,因而植被生产力较低;净第一性生产力介于300~700 gC/(m2.a)的植被主要分布于10°~35°N低纬度地区以及50°~60°N中高纬度地区;净第一性生产力平均介于700~2 000 gC/(m2.a)的植被主要分布于缅甸、泰国、越南的热带雨林,这些区域的植被生产力最高;各种植被类型中常绿阔叶林的净第一性生产力平均值最大,约为1 229.97 gC/(m2.a).13种植被按其净第一性生产力对气候变化响应的相似性,可以分为4种类型.
Resumo:
本试验研究了发酵法生产多烯脂肪酸的过程,试验在5L自动控制发酵罐中进行。菌体收率为4.9g/100mL,菌体内脂肪含量为38.6%,经分析,脂肪中含有亚油酸、γ—亚麻酸和α—亚麻酸等多烯脂肪酸。其中γ—亚麻酸含量为12.7%,α—亚麻酸含量为3.38%。
Resumo:
以固相萃取为预处理手段,用高效液相色谱-串联四极杆质谱联用技术,针对澳大利亚南威尔士州畜牧业废水中的丙酸睾酮等13种类固醇化合物含量建立了分析方法.采用大气压化学电离源,在正离子模式下,对色谱条件和质谱条件进行优化,其中,丙酸睾酮等7种化合物以质子化的准分子离子峰[M+H]+、另6种化合物以产生了脱去水的离子峰[M+H-H2O]+为母离子进行二级质谱扫描,以最大丰度确定定量离子对.结果表明:该方法所建立的13种化合物的9点标准曲线的线性相关范围为1~1000ng·ml-1,在该范围内,相关系数均>0.9990;各化合物的平均回收率在83.75%~111.50%,相对标准差2.02%~14.21%;除美雌醇和雌三醇的灵敏度相对较低,检测限高于15ng·ml-1外,其余物质的检测限均低于5ng·ml-1;实际样品测定时,不同处理流程中各化合物的浓度均能得到较好体现,该方法能满足检测要求.
Resumo:
介绍了一种基于生态工程技术的低费用、低能耗的分散式污水处理系统(生物—地下渗滤)。分析了2003—2005年该系统氮、磷去除效果的动态变化特征。结果表明,NH4+-N的去除受温度变化的影响较大,每年7—9月去除效果最好,12月和1—3月去除效果最差;温度对磷的去除影响很小;COD、SS、TP、细菌总数、NH4+-N等污染物的去除率分别达到89.2%±1.4%、86.8%±1.8%、88.2%±3.4%、98.3%±0.1%、62.8%±3.2%,出水水质符合生活杂用水水质标准(CJ251—89)和沈阳市污水处理中水回用标准,处理效果稳定。
Resumo:
运用双向凝胶电泳和MALDI-TOF质谱技术,分析了Gd3+对费氏中华根瘤菌USDA 205的抑制效应。结果表明,经1 mmol.L-1Gd3+处理12 h后,22个蛋白质表达量有显著变化,其中13个蛋白质表达量增加,9个蛋白质表达量下降。这些蛋白质可根据功能分为8类,包括转运蛋白、胁迫相关蛋白、代谢相关蛋白等。
Resumo:
从石油污染的污泥中分离驯化出10株细菌(SB01~SB10),利用生物摇床实验对其降解苯并芘(BaP)的效能进行试验,研究了有(或无)共基质(葡萄糖Glu,或菲PHE)对细菌降解BaP的影响,并采用ANOVA和Tukey多重比较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当以BaP为惟一碳源和能源且BaP初始浓度为50mg·L-1时(MS1),SB01的降解率最高,5d可降解31.0%;以Glu为共代谢基质时(MS2),SB09的降解率最高,可达36.9%;以PHE为共代谢基质时(MS3),SB01对BaP的降解率为46.0%。(2)Glu对SB01、SB02、SB03、SB07、SB10降解BaP有抑制作用,对SB01抑制作用最明显,使SB01的降解率降低了13.1%,Glu对SB05,SB08降解率无明显促进或抑制作用。(3)PHE对细菌降解BaP均表现出促进作用,对SB01的促进作用最明显,使其降解率提高15.0%。(4)Glu对SB09的促进作用大于PHE的促进作用,而对SB06,PHE的促进作用大于Gl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