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4 resultados para hu??rfano


Relevância:

10.00% 10.00%

Publicador:

Resumo:

根据现有记载,萱草属约有20种,主要分布在东亚,由于种间在外部形态和核型上的高度相似性,加之长期人工栽培,使本属植物的分类成为一个难题,我们做了大量的野外调查和温室栽培试验,获得了一些有意义的观察结果,对核型变异做了详细定量分析:系统观察了花粉扫描电镜特征,为了揭示属内可能的表征和分支关系,运用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及简约分析对属下类群做了定量研究.本文得到如下主要结论. 1.虽然迄今为止许多核型观察结果未能得到有分类学意义的结论,运用数量分析方法比较各分类群核型定量变异结果表明,其分类学意义是明显的,例如,北黄花菜、黄花菜和小黄花菜三者外部形态很一致,核型亦高度相似:大苞萱草和多花萱草的核型公式虽与前三者相同,但已出现明显的数量变异.同样,北萱草,折叶萱草和西南萱草虽有相同核型公式,亦出现明显数量变异.萱草则与所有其他类群的核型均有明显差别.核型对称性分析表明,臂比不对称性出现一个由低到高的演变序列:但长度不对称性与此无明显相关性.萱草和折叶萱草的臂比不对称性最低,西南萱草和北萱草升高,黄花菜,大苞萱草和多花萱草等最高. 2.观察到三种类型花粉;舟形具网纹,舟形具疣纹和亚球形具疣纹.萱草,北萱草,大苞萱草,北黄花菜,黄花菜,小黄花菜及多花萱草具第一种类型花粉;折叶萱草和西南萱草具第2种类型花粉;矮萱草具第三种花粉.以广义百合科其他类群作为复合外类群进行比较,推测花粉形态的演化序列为:舟形具网纹一舟形具疣纹一亚球形具疣纹. 3.在外部形态上,萱草因具二叉分枝花序,叶型苞片,根膨大适中,花蕾顶部绿色及花筒占花被比例较小等原始性状状态,结合不对称性较低的核型特征和舟形具网纹花粉特征,是现存种类中最原始类群;折叶萱草及北萱草等具较短的花筒,二叉分枝花序,单色花被及花蕾部绿色等特征显得进化程度不高.黄花菜因具夜间开花习性,长花筒,叶鞘红色等状态被认为是进化类群,大苞萱草高度压缩的花序形成头状花序,具总苞状宽大苞片及绳索状根被认为是特化类群,矮萱草个体矮小,单花,具亚球形疣纹花粉亦被认为是高度特化类群.外部形态,花粉特征,核型及地理分布之间存在着相关性;随地理水平分布由南向北,外部形态特征由原始到进化,核型不对称性由低到高:随地理垂直分布由低向高,形态特征由复杂到简化,核型不对称性由低到高,花粉形态由舟形具网纹到舟形具疣纹再到亚球形具疣纹,这两种趋势结合起来构画出了本属植物演化和地理分布的基本轮廊. 4.萱草是一个孤立的属,没有明确的外类群可供比较.在现存类群中.Dahlgren等(1985)认为本属与分布在非洲,地中海地区,西亚及中亚的Asphodeloideae(亚科)有较多的共有特征.本文比较了两个类群之后发现,萱草不但在许多一般特征上与Asphodeloideae -致,而且在小孢子同时型发生及含蒽醌等被认为是Asphodeloideae典型属性的特征上亦与后者相同.这些共有特征显示出二 者在系统发育上一定的联系.进一步比较发现两者在有差异的特征中,萱草属显得较为进化.二者的分布区是完全不同的;Asphodeloideae分布在中亚及其以西地区和非洲,而本属分布在东亚,延及西伯利亚,据本文分析,欧洲生长的一个种(H.lilioasphodelus,北黄花菜)是归化类群.北美和台湾没有自然分布,但栽培植物均生长良好,而且已有归化植物.由此似乎可以推测,本届的祖先与Asphodeloideae的祖先有亲缘关系,这种关系似可远溯到第三纪古地中海时期,或许当时与Asphodeloideae祖先有关系的一个分支分布于古地中海东南缘的康滇古陆,即与现今横断山地区相应的地区,由于喜玛拉雅造山运动引起的地质,地理和气候剧变,某些类群灭绝了,一个类群发展成现今的萱草属. 5.由于本属各分类群间形态及核型相似性程度较高,种间极易(人工)杂交,似无必要在属与种间增设组或系,根据本文研究结果及参考有关分类文献(国外种类),我们将萱草属处理为10种2亚种13变种:H.darrowiana Hu;小萱草(H.dumortieri Morr.)及北萱草(var. esculenta (Koidz.) Kitamura;西南萱草(H.forrestii Diels);萱草(H.fulva (L.) L.)及var. aurantiaca (Baker) Hotta, var. disticha (Donn.) Baker,重瓣萱草(var. kwanso Regel),var. littorea (Makino)Hotta,长菅萱草(var. longituba (Miq.) Maxim,var. maculata Baroni,var. pauciflora Hotta et Matsuoka, var. rosea Stout, var. sempervirens (Araki) Hotta; H. hakuunensis Nakai;北黄花菜 (H. lilioasphodelus L. Var. lilioasphodelus)及黄花菜(ssp. citrina (Baroni) Xiong),小黄花菜(ssp. minor(Mill.) Xiong),var. corcana (Nakai) Xiong;大苞萱草 (H. middendorfii Trautv. et Mey var. middendorfii)及var. exaltata (Stout) Kitamura,长苞萱草(var. longibracteata Xiong);多花萱草(H. multiflora Stout);矮萱草(H. nana Smith ct Forrest);折叶萱草(H.plicata Stapf)。

Relevância:

10.00% 10.00%

Publicador:

Resumo:

  早在20世纪三十年代,前人发现山旺中新世具有丰富的植物化石,枝叶、果实、花保存完好。1940年我国植物学家胡先骗与美国加州大学钱耐发表研究专著《中国山东山旺中新世植物群》,报道了30科61属84种植物,为最早系统地进行山旺植物研究的奠基之作,至今仍然具有很高的科学价值和国际影响。1946年布朗发表论文涉及山旺部分属种修订工作。1951年斯行健发表文章:评胡先骗与钱耐著“山东中新统植物群”, 对部分属种鉴定提出异议。1978年植物所与南古所老一辈科学家又作了大量补充与修订,完成合著《中国新生代植物》,该书对山旺植物群进行了系统整理,总计43科87属125种植物,奠定了 山旺植物群的基本面貌。此后,山旺植物群陆续有新的类群添加。目前所知山旺植物群主要以温带落叶植物为主混生了部分亚热带常绿和落叶阔叶植物。该植物群不仅种类繁多,数量丰富,而且保存完整,是我国新生代植物群中研究程度最好的代表。 尽管山旺研究已经取得如此丰富的成果,但是在Hu&Chaney (1940)研究山旺植物群之后的长达60年里( 1940-1999),关于山旺叶、果实与花的研究仅局限于外部的形态描述,缺乏对其进行细胞形态结构和角质层等结构植物学的实验分析研究,从而大大制约了对该植物群性质的理解和类群演化生物学的深入的研究。 近年来我们通过与国际国内同行的广泛合作,运用国际古植物学研究的新技术、新方法,如叶结构分析、角质层分析、细胞形态结构分析等,在光学显微镜与电子显微镜不同层次的观察上,将植物体外部形态学与内部细胞结构研究相结合,开展对山旺植物群的类群研究,取得了重要进展。我们首次成功提取了山旺植物“阿斯羌属”(As tronium)的角质层,并观察到气孔器结构,为该类群的正确修订提供了确凿的生物学证据,建立了化石新属钱耐属(Wang andManchester,2000)。山旺中新世地层中过去报道存在大量的“阿斯羌”花化石,为五个萼片宿存的辐射对称的花,果实球形,一枚,项生。这种生殖结构也普遍见于欧洲大陆的中新世地层和北美大陆美国的始新世地层中。欧洲人Heer在1859年提出它属于分布于东亚的旋花科的飞蛾藤属(Porana)植物; Weyland在1937年认为它应当是热带龙脑香科非洲马达加斯加岛屿特有分布的Mono tes属植物;美国人MacGinitie在1953年认为它属于分布于南美的漆树科的阿斯羌属(Astronium)植物,其确切系统位置众说纷纭。在中国新生代植物一书中,采用了美国人MacGinitie在1953年的观点,称之为阿斯羌花。斯行健先生认为是旋花科的飞蛾藤属植物。 我们调查了密苏里北京植物园标本馆馆藏的南美和非洲标本,以及哈佛大学标本馆的馆藏东亚标本,对上述科属现存植物的花结构进行了全面的详细研究。发现5个萼片宿存的辐射对称的花见于多个不同的科属类群,是一种趋同演化性状,而萼片脉纹与表皮细胞气孔器排列、果实形态与数目等特征在上述不同类群中极易区分。因而逐一排除了属于上述现存类群的可能性。我们研究的山旺与北美的化石标本显示的果实个体发育过程与现存植物苦木科苦木属(Picrasma)的果实发育相似,果实发育早期为5枚分离,后期3-4枚退化,仅1-2枚,通常为1枚球形果实留存,花瓣脱落,萼片宿存。但是,它们二者在果实形态与萼片表皮结构上,仍存在很大差异。现在认为它属于一个绝灭的植物类群,化石的系统位置尚无法放入现存的科属系统,可能接近于苦木科。因此,建立了一个化石新属钱耐属(Chaneya)。目前,该属包含二个种,一个分布于北美始新世地层,另一个分布于东亚中新世地层,欧洲的材料由于缺乏深入研究,尚无法确定归属。钱耐属在北半球第三纪地层中呈东亚北美间断分布。钱耐属的研究,不仅为探讨东亚与北美植物区系的联系和植物类群的分化历史提供了重要的证据(Wang and Manchester,2000),更为深入探讨山旺化石植物重要类群的结构与演化生物学研究提供了成功的范例。 山旺的榉属(Zelkova)是山旺植物群的一个常见分子。榉属是欧亚大陆分布的植物,现存6种,在欧亚大陆第三纪地层中发现了大量的榉属化石,包括果实与叶连生的枝条。在北美大陆虽然有榉属化石报道,但是由于缺乏果实,仅靠叶的特征难以令人信服,榉属是否存在于北美仍有争议( Manchester,1989;Manchester,个人通讯)。近年基于我们在山旺组发现和采集到大量的榉属离散叶片以及联生有果实和叶的生殖枝条的深入研究,获得了化石叶结构、表皮细胞、表皮毛、气孔器、核果的大量结构生物学信息。通过与奥地利维也纳大学的 Ferguson教授合作,建立了欧亚现存榉属6个种的生物学形态与结构信息参照系,古今对比结果清楚表明山旺榉的叶缘齿式结构及表皮特征组合最接近我国南部分布的Z. schneideriana,而不是Hu and Chaney (1940)建议的广布于东亚的Z serrata,也明显不同于欧亚大陆共有、分布于西亚伊朗和东欧高加索地区的Z. carpinifolia。常见于欧洲第三纪的翁格榉(Z. ungeri)在形态学更接近Z.carpinifolia。因此,山旺榉明显不同于翁格榉,有其独立的种级特征,应建立东亚中新世榉属的一新种一山旺榉(Z shanwangensis sp. nov.)。榉属在欧亚大陆上的种级分化可能至少在中中新世即已出现。 我们1995年报道了山旺中新世地层发现中国特有植物杜仲化石,并利用先进的电子显微镜设备,找到了确凿无疑的原位化石杜仲特殊胶丝结构直接证据。《美国植物学报》1997年发表文章评论这是目前我国唯一可靠的、保存有精美的胶丝细胞结构的杜仲化石。近年我们迸一步采用古今结合的方法,运用自创的“特有种气候分析法”,对中国重要特有植物杜仲开展了多学科综合研究,利用现存杜仲种子春季萌发需要特定温度的生理学研究结果,结合自然分布区的温度分布,定量恢复了山旺中新世古春季温度数值;该项研究工作的论文列入著名国际SCI刊物《美国植物学报》2003年1月第一期首篇文章。美国植物学报评审人评价:这是应用现代植物实验数据解决地质时期古气候学问题的一个极好例子,是经典之说“现代是(认知)过去的钥匙”的例证,更是当前古植物学研究的一个范例。该文作出的重要贡献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1、提供了现代植物生理生态的实验数据;2、提供了古植物学研究需要的解剖学证据(胶丝);3、更正了古生物地理方面的一个假说(杜仲何时在中国出现); 4、提出了一个解答古气候学问题的新方法。 最后一点实际上也是最重要的一点。” 油杉属的研究显示该属现代有三个种,生活在东亚中国,越南和老挝。它曾经在北半球广泛分布,以球果、种鳞、具翅的种子、木材等形式保存在新生代第三纪地层中,如已经有报道的北美大陆美国俄勒冈渐新世和中新世,欧洲中部中新世,亚洲日本中新世和上新世,俄罗斯远东渐新世到中新世地层。本次山旺中中新世与美国俄勒冈渐新世Rujada flora发现的油杉,接近现存油杉属的属型种油杉。北美中新世和亚洲日本中新世和上新世报道了接近于现存种铁坚油杉的化石。这些证据反映了东亚与北美第三纪植物区系的联系远比今天密切,油杉在北美中新世末期后、在欧洲早更新世之后和在东亚日本上新世结束,在上述地区消失。油杉今天仅孑遗分布于东亚中国秦岭以南、雅砻江以东,长江以南及台湾、海南岛和越南、老挝等亚热带至热带北缘的低山、丘陵山区。山旺油杉的球果化石具有现存油杉和铁坚油杉复合种的特征,可能代表了兼具中国两种油杉共同特征的一个早期类型,由此也表明油杉和铁坚油杉的物种分化在中国有可能是1500万年以来发生的新近事件。同时,油杉球果(松科)的首次发现,解决了山东山旺中中新世化石产地有无裸子植物这个长达半个世纪的争论(Hu andChaney,1940:斯行健,1951),进一步确证了山旺中中新世气候为亚热带山地气候类型。

Relevância:

10.00% 10.00%

Publicador:

Resumo:

新生代以来,全球气候经历了一系列的冷暖交替,呈现总体变冷的趋势。对该时期不同区域气候变化过程的深入研究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现今全球气候变化规律。中新世是新生代古气候与古环境演变的一个重要转折时期,定量重建山东山旺中新世气候是认识和理解中国东部与东亚新近纪气候演变的一个关键环节。 将化石植物作为气候代用指标,用于研究过去全球气候变化,已经广为国际科学界接纳。国际上,定量研究第三纪气候的植物学方法按照不同原理可以划分为两大类,其各自代表分别为基于化石的现存最近亲缘类群生态适应度推演古气候参数值的共存分析法(Coexistence Approch, CA )和基于叶片形态特征与气候相关关系的叶缘分析(Leaf Margin Analysis, LMA )与气候叶片多变量程序(Climate Leaf Analysis Multivariate Program, CLAMP)。两大主流方法各有优势,也各有局限性。前人运用两大主流方法对山旺中新世植物群相同地层,同套数据的分析结果表明:LMA 和CLAMP 所估测年均温数值要显著低于CA 所估测的数值。其差异的原因既可能是LMA 和CLAMP 由于埋藏因素的影响造成估测值偏低,也可能由于CA 数据库数据主要来自于欧洲和北美而缺乏东亚的资料所致。 本论文提出了一种新的方法——分布区叠加分析(Overlapping Distribution Analysis, ODA )对山旺中新世古气候进行定量重建。ODA 采用最近亲缘类群在叠加区间的气候参数来重建化石植物所生活的当时当地的气候。其详细步骤如下:1. 鉴定化石植物和认定它们的最近亲缘类群(尽量到种级水平)。2. 调查这些最近亲缘类群的分布数据(包括经度、纬度和海拔数据)。某些类群可能会有不止一个最近亲缘类群,须将这些最近亲缘类群的分布数据合并。3. 对分布数据分析,得出包含最多类群的最大叠加区间。4. 调查在最大叠加区间中气象站点的气候数据。5. 按照公式(1)和(2)来转换年均温数据TU=T0 - (HU -H0)×Γ (1); TL=T0 - (HL -H0)×Γ (2) 其中HU (m) 是海拔叠加区间的上界; HL (m) 是海拔叠加区间的下界; H0 (m) 气象站的实测海拔; T0 (ºC) 气象站的实测年均温; TU (ºC) 在海拔叠加区间气温的下界; TL (ºC) 在海拔叠加区间气温的上界; 系数Γ 为大气垂直直减率,年均温为0.5ºC/100m,最冷月均温为 0.45ºC/100m,最热月均温为 0.6ºC/100m。同样的方法,在海拔叠加范围内最冷月均温与最热月均温范围也可以确定,而降水量则采用气象台站的原始数据。6. 在这些转换数据的基础上,得出年均温,最冷月均温,最热月均温,年较差和年平均降水量波动范围。 ODA 分析结果表明:山旺中新世时期年均温为10.9-14.5oC,年较差为21.1-22.7oC,最冷月均温为-0.5-3.3oC,最热月均温为21.9-25.0oC,年平均降水量为1107.3-1880.0mm 。同时本论文还定量恢复了山旺硅藻土矿各层的古气候参数,其所估测的古气候参数数值与CLAMP 和LMA 的结果一致,而与CA 不同。对山旺气候参数的恢复表明,虽然其中新世年均温与现在相似,但最冷月均温要高于现在。 本项研究的创新之处是选择同一个研究地点(山东山旺),依据同一套数据(化石植物的类群资料),采用国际上以不同原理为基础的主流方法,同时加入我们自己提出的新方法,进行的古气候重建,对所获得气候参数值进行对比和验证,并对其存在的差异进行分析和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