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 resultados para Pb Isotopes


Relevância:

20.00% 20.00%

Publicador:

Resumo:

一定元素的同位素组成被认为是该元素特有的“指纹”,同位素组成测量是地球化学、生命科学、环境化学、地质科学和核科学等领域重要的研究手段。利用同位素技术开展生命过程,地球系统中的物理、化学、生物过程及其资源、环境与灾害效应,资源勘探,污染物溯源等方面的研究,既是该技术的前沿研究主题,也使相关领域的研究更加“精细量化”,从而在新的科学纵深揭示出更加清晰的规律。 1992年多接收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MC-ICP-MS)的问世,为同位素分析提供了一种强有力的技术手段,与传统的热电离同位素质谱相比,MC-ICP-MS具有测量速度快、操作简便、灵敏度高等优点。而且,由于等离子体源产生的高温,在理论上能测量所有的金属元素和一些非金属元素,并已很好地解决了一些高电离电位元素同位素测量的难题(如Se, Zn, Hf等),用MC-ICP-MS准确、精密测量各种元素同位素组成的方法正在逐渐得到发展和完善。目前,MC-ICP-MS比较成熟的方法主要是针对核和地质科学研究中应用较多的U, Pb, Sm, Nd, Sr, Hf, B, Li等,在硒和锌同位素测量方法学的研究还相对较少(尤其是硒),对一些测量中受各种干扰较为严重的、原子量小于80 的元素同位素的测量技术还有待进一步深入探索和研究。锌、硒元素不仅与人类健康息息相关,而且随着质谱分析技术的发展,使其在环境地球化学、生命科学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准确测量生物、食品、环境、地质等样品中的锌、硒元素含量、各种形态及其同位素组成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锌、硒同位素准确测量的方法学研究,不仅可以广泛应用于各相关领域,也为锌和硒同位素基、标准物质研制奠定技术基础,从而为锌、硒元素含量和同位素测量提供量值溯源保障。 本工作针对锌和硒元素同位素组成以及生物、环境等样品中成分量准确测量存在的问题,通过使用六极杆碰撞室MC-ICP-MS进行准确测量锌和硒元素同位素的技术研究,结合在化学计量研究中的长期实践及相关文献,从方法学角度和应用方面得出以下结论: 1.MC-ICP-MS仪器测量主要参数,如炬管轴向位置、载气流量、碰撞气流量、仪器稳定性等对测量结果影响很大,要获得高精度的测量结果,须优化和固定参数设置,保持仪器的稳定状态。在六极杆碰撞室MC-ICP-MS测量锌同位素时,高纯氩气碰撞气模式是较为理想的模式,64Zn/66Zn、67Zn/66Zn、68Zn/66Zn同位素丰度比测量精度达到0.002-0.008%,70Zn/66Zn 测量精度达到0.01%;在高纯氢气和氩气碰撞气按一定比例混合的模式下, 76Se/80Se、77Se/80Se、78Se/80Se、82Se/80Se同位素丰度比测量精度达到0.004-0.005%。 2.采用高纯、高浓缩64Zn和66Zn配制了8个校正样品 (64Zn/66Zn:0.6-2.2);用高纯、高浓缩同位素76Se和82Se配制了16个校正样品(76Se/82Se: 0.05-11.8),用这些样品分别测量并计算了仪器系统误差校正系数K,这些校正样品的K64/66 和 K76/82的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0.034%和0.03%,均在仪器的测量不确定度范围内,说明在校正样品同位素变化范围内,仪器测量同位素丰度比的校正系数没有发生明显变化。 3.在硒同位素丰度比值测量中,氢气碰撞气的使用是SeH产生的重要原因之一,Ar/H在2-7之间都可以满足硒同位素比值测量的要求,即保证较高的硒灵敏度、较小的SeH生成比例、稳定的同位素比值测量结果。本工作建立了SeH的校正计算公式,在对测量结果的质量歧视进行校正时,77Se和78Se的校正更为复杂,因为它们除自身产生的SeH外,还分别受到了来自76SeH和77SeH的影响,故校正质量偏移时应首先对SeH进行校正。对于不同的SeH生成比例,经过校正后,硒的同位素丰度比校正值是一致的,并不受SeH生成比例变化影响。 4.通过对IDMS过程中的关键技术研究,明确了如何正确使用该方法以获得准确测量结果。IDMS方法在测量步骤中引入的不确定度影响因素相对于其它化学分析方法较少,并且可以被明确地表达出来,测量结果可直接溯源到国际单位,因此,该方法对化学计量学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5.建立了适用于ICP-MS测量血清、大豆粉、金枪鱼等多种复杂基体中锌和硒元素的样品前处理方法,建立了锌和硒的ICP-IDMS测量方法。将建立的方法应用于人血清标准物质研制、国家计量院之间的国际比对和合作研究中,取得的优异成绩验证了所建方法的可靠性和可比性。IDMS方法在样品前处理上不怕样品损失和高精度同位素丰度比测量的优点,使其在复杂基体中硒、锌的准确测量方面较其它分析方法具有独特的优势,可在生物、临床、环境、食品等方面的分析研究中广泛应用。

Relevância:

20.00% 20.00%

Publicador:

Resumo:

近年来铜、锌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已经进入了快速发展时期。作为新兴的同位素技术手段,铜锌同位素工具已普遍应用于地球化学、矿床学、古海洋学和生物学等多种领域,然而铜、锌同位素在湖泊生态系统中的研究却相对较少。湖泊生态系统中,重金属的迁移、循环与转化一直是地球科学家们关注的焦点,但研究手段仅局限于含量与形态的测定。因此本论文旨在通过对湖泊生态系统中铜、锌同位素的研究,揭示影响铜、锌同位素组成的主要因素,为铜、锌同位素成为湖泊系统中新的重金属示踪工具奠定基础。 本论文通过一系列条件实验,确定了用于MC-ICP-MS测定环境样品中铜、锌同位素时最佳的化学分离条件。随后选取红枫湖和阿哈湖为主要研究对象,用此实验流程对湖泊水体及其主要支流悬浮物中的铜、锌同位素的季节及剖面变化进行了初步研究。除此之外,对水体中重金属如Cu、Zn、Mn、Ni、Co、Cr、Cd和Pb的形态分布特征及物质循环进行了研究。主要得出以下几点认识: 1、环境样品中铜锌的最佳分离条件是,采用AG MP-1(100-200目)阴离子交换树脂,分别以7 mol/L HCl + 0.001% H2O2,2 mol/L HCl+ 0.001% H2O2,0.5 mol/L HNO3作为淋洗液,并分别在适当的体积接收淋洗液,可以有效地分离沉积物、植物和悬浮物等样品中的铜和锌。化学分离过程中回收率接近100%,同位素比值的变化均在误差范围以内。 2、红枫湖、阿哈湖水体及主要支流悬浮物和红枫湖生物样品中的δ65Cu分布范围为-2.64‰~1.11‰,可达到3.75‰的变化。红枫湖夏季水体悬浮物的δ65Cu变化为-0.08‰~0.25‰,入湖河流水体悬浮物δ65Cu的变化范围为0.13‰~ 1.11‰;阿哈湖夏季水体悬浮物δ65Cu的变化范围为-0.62‰~0.37‰,入湖河流水体悬浮物δ65Cu的变化范围为-1.08‰~0.60‰。两湖冬季水体悬浮物的δ65Cu值均较负。红枫湖生物样品中δ65Cu较负(-1.54‰~ 0.03‰)。 红枫湖水体悬浮物中δ65Cu的随水深的变化趋势主要受到藻类吸收作用的控制,而阿哈湖δ65Cu的随水深的变化趋势主要受到其物源的控制。说明在贫营养化湖泊中,铜同位素组成可以示踪物源;而在富营养化湖泊中,铜同位素组成则可以示踪生物活动。同时水温的垂直变化也可能是其影响因素之一。 3、红枫湖水体及其主要支流水体悬浮物中的δ66Zn变化范围分别为-0.29‰~0.26‰和-0.04‰~0.48‰,阿哈湖水体及其主要支流水体悬浮物中的δ66Zn变化范围分别为-0.18‰~0.27‰和-0.17‰~0.46‰,均表现出支流中的锌同位素组成较重的趋势。而生物样品中的δ66Zn变化范围较大,为-0.35‰~0.57‰。说明湖泊生态系统中各端元的锌同位素组成存在明显差异。 红枫湖夏季δ66Zn随着湖水深度的变化,与Chla(叶绿素)呈极显著的正相关(R=0.97)。说明锌同位素组成与藻类生物量有一定的响应关系,主要是藻类对锌的有机吸附或是吸收过程改变了锌同位素组成。阿哈湖的锌同位素组成主要受到其源区的控制作用,从而可利用锌同位素示踪源区;此外,红枫湖和阿哈湖悬浮物中的锌同位素比值均表现出夏季小于冬季,说明大气的干湿沉降可能是一个较负的锌同位素源。生物样品中的δ66Zn变化范围较大,说明由于生物作用过程导致的锌同位素分馏大于非生物过程。 4、红枫湖重金属Mn、Ni、Co、Cr、Cd和Pb的含量在南湖高于北湖,主要是羊昌湖的输入所导致;重金属入湖通量的季节性变化,直接导致了重金属含量的季节性变化。沉积物-水界面在冬夏季节,由于“富氧”和“贫氧”状态的改变,导致了溶解态Mn、Ni和Cr的季节性变化;水粒相互作用过程中,溶解有机碳(DOC)、氧化铁胶体、氧化锰胶体和水生藻类的生长繁殖,影响了重金属不同结合形态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