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9 resultados para 90-25-PC1
Resumo:
由于大部分集体山林由集体统一经营,存在林木产权不明晰、经营机制不灵活、利益分配不合理等突出问题,林农作为集体林业经营主体的地位没有得到有效落实,严重制约了林业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为解放林业生产力,就迫切需要对集体林权制度进行深化改革。为此,辽宁省自2005年3月1日在本溪市开展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试点工作,至11月份在全省推开。目前辽宁省林权改革的主体改革已经基本完成,工作的重点已经转向了配套改革。 本文采用问卷调查、专家座谈、统计资料相结合的方式,主要从林农家庭尺度入手,分析了改革对当地居民和社会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比较分析了辽宁省各种改革经营模式的特点;综合当地政府、金融、协会等机构在技术、政策、资金等方面的支撑,将尺度上推到区域尺度,分析了林权改革后林业产业的发展进程,为产业集群和区域经济的发展提供建议;分析改革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困难,并提出相应的整改方案和优化对策,从而为各方面利益关系的梳理和林业的健康发展提供建议。 结果表明,改革工作已取得一定积极成效:1)林权改革有效激发了林农的生产积极性,加速了林业投资。从2005年开始林业投资额增速明显加快,尤其是2004-2005和2007-2008年间,增长率分别达到了75.88%和39.42%。2)促进了林业增收。2004年后林业收入增长明显加速,尤其是2007年林业收入增长幅度达到57.44%。3)促进了林农就业。90.42%的林农表示从事林业生产的劳动时间有所增加。从2006年开始,外出务工人员增长率明显放缓,研究区在2005-2008年共有9.85万外出务工林农返乡务林。4)促进了当地公益事业的发展与社会和谐。辽宁省用于公益事业的资金占林权改革直接经济收益的9.30%;改革在一定程度上缩小了贫富差距,促进了农村民主进程、经济发展与和谐稳定。5)“林权交易中心”成立后,林权交易蓬勃发展,联户经营的林农户数和林地面积分别占调查总数的14.65%和25.44%,从而为林业产业的发展创造了条件。6)根据各地的资源特点,改革发展了不同特色的经营模式。辽东以抚顺、本溪、丹东为代表,主要经营模式有林下参、五味子、细辛等中草药,红松果和核桃等经济林,山野菜,柞蚕,用材林,鹿业养殖等;辽中以铁岭为代表,主要经营模式有中草药、山野菜、榛子和梨等经济林等;辽西以朝阳为代表,经营模式以山杏、大扁杏、大枣、梨、桃、苹果等经济林为主。 但在改革的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这些问题主要表现为:1)由于利益分配等的不同,不同利益主体对林权改革的关注和认知存在一定差异,有些差异可能影响林权改革工作的推进。2)许多林农即使获得了林业资源的经营权,自身也难有财力支撑其经营投入,林权改革工作资金缺口大。有林业贷款的林农仅占调查总数的15.71%,而最近几年有林业贷款意愿的林农却占调查总数的32.95%。3)在金融借贷、林业保险和生态补偿机制、法律规章制度、协会等合作机制等方面,改革配套措施进展缓慢。4)市场培育和产业发展太慢。仅有34.97%和88.56%的林农和林业工作人员表示对当地林产品的市场走向有所了解,且其所掌握的市场信息往往比较简单和模糊,远远不能准确、及时和充分满足市场需求。5)林业部门职责转变太慢。林权改革前后,林农从林业部门获得的主要服务基本上没有什么变化。 针对改革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只有适时跟进配套改革措施,采取有效方法和机制梳理各方面利益关系,才能实现林业的大发展。 林权改革突破了林业发展长期以来的体制障碍和产权禁区,实现了林地所有权与林木所有权的分离,对林地资源、农村就业和经济、产业发展、生态安全等方面都将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加强对林权改革的长期监测和持续评价工作,具有积极意义。
Resumo:
本研究以潮棕壤一组进行了18年的长期定位试验(开始于1990年)为平台,以室内分析为主要手段,研究不同施肥制度下农田生态系统Fe、Mn、Zn、Cu、Pb5种微量元素的分布及转化情况。该长期定位试验涵盖了中国颇具代表性的八种施肥模式,此处选择其中的四种施肥模式:不施肥(CK)、单施循环猪圈肥(M)、施氮磷钾化肥(NPK)和氮磷钾化肥与循环猪圈肥配施(NPK+M)。结果表明: 施肥对土壤全量微量元素浓度没有显著影响,但对有效态的浓度影响显著,施肥导致土壤有效态微量元素浓度增加,具体表现为NPK+M处理微量元素有效态最高,NPK处理次之,M处理更低,CK处理最低。 不同施肥处理下不同作物中微量元素浓度变化各异,但多由作物产量的变化而引起,玉米籽实和秸秆及大豆籽实中Mn浓度随产量的升高而升高,大豆籽实中Fe浓度也随产量的升高而升高,玉米秸秆中Zn浓度和大豆秸秆中Cu浓度均随着产量的增加而降低。年际间作物体内Fe、Zn、Cu浓度相对稳定,Mn的浓度出现波动。大豆籽实中所测微量元素浓度均显著高于玉米籽实中对应元素浓度,较玉米具有更高的营养价值。 不同施肥处理间作物收获物中微量元素含量有极显著差异,表现为:NPK+M>NPK>M>CK。且作物收获物中微量元素的含量与作物籽实产量(或秸秆产量)间有极显著的相关关系。不同作物收获物中微量元素的分配也不相同,玉米收获物中微量元素主要分配在秸秆中,而大豆主要分配在籽实中。 有机肥和化肥均可向农田生态系统输入微量元素,其中以有机肥形式输入农田的微量元素远大于以化肥形式输入的量,且微量元素的输入量随有机肥用量的增加而增加。 不同元素在饲喂-堆腐过程中的循环率差异较大,Zn的循环率最低,但也能超过70%,而Fe、Mn、Cu、Pb的循环率均可超过80%,其中Fe、Mn、Pb的循环率均接近90%,且微量元素的循环率随着投料量的增加有增加的趋势。 各处理土壤微量元素收入均小于支出,不同处理间收支差额NPK+M<M<CK<NPK,单施化肥加剧土壤微量元素赤字化,养分循环利用可弥补土壤微量元素的损失,减小收支差额。
Resumo:
东北黑土是我国有机质含量最高的土壤之一,但由于长期的掠夺式经营和不合理的耕作制度使得黑土有机质的收支严重失衡,土壤退化严重。保护性耕作是保持土壤质量和改善生态环境的有效措施。与传统耕作相比,保护性耕作能够在保证正常农业生产的前提下达到保护土壤的目的。 本文以吉林省德惠市中层黑土上进行了7年的田间定位试验小区土壤为研究对象,选取对耕作方式和作物覆盖较为敏感的微生物指标,包括微生物量碳和磷脂脂肪酸,探讨免耕措施和传统耕作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影响,为保护性耕作在东北黑土的实践提供理论依据。 研究结果表明: 1耕作方式对土壤理化性质及微生物量碳有较大的影响。和传统耕作相比,免耕措施显著提高了土壤表层(0-5 cm)的全碳、全氮、碱解氮、热水溶性有机碳和微生物量碳,促进各种养分和有机质在土壤表层富集,为作物生长和微生物代谢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土壤微生物量碳随时间的变化总体上呈现增加趋势。 2相对于传统耕作,免耕措施显著提高了土壤表层(0-5 cm)的总脂肪酸量、细菌和真菌生物量,尤其是免耕玉米连作的作用更明显。但真菌和细菌生物量的增加并不成比例,真菌生物量增加快于细菌,使得免耕措施下土壤的真菌/细菌值有所提高,有利于农田土壤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不同耕作措施对G+/G-值影响的差异不显著。 3不同耕作措施在作物生长期内对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较小,尤其在7月,由于温度和水分等环境条件的适宜,作物生长处于顶峰期,其根系活动对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已经超过了不同耕作措施对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使得7月份不同耕作措施之间的生物量差异消除。 4耕作措施对不同土层的影响不同,不同耕作措施的PC1值对土层深度的响应明显(p<0.01)不同。2种免耕处理PC1值随土层深度的变化曲线是二次多项式,而传统耕作PC1值随土层深度呈现线性变化。7月的PC1值没有发现耕作措施对不同土层的影响。
Resumo:
通过室内模拟和室外盆栽实验方法。进行了污染土壤中多环芳烃(PAHs)和矿物油生物修复调控研究;表面活性剂吐温-80对土壤多环芳烃生物修复作用研究及植物根际对土壤多环芳烃和矿物油的生物修复研究。结果如下:1、,对土壤PAHs(萘、芴、厄稀、菲、蒽、芘、苯(a)蒽和屈)生物修复调控研究表明,温度对PAHs降解影响最大,湿度其次,表面活性剂作为调控因素,对PAHs降解的影响最小,然而,研究发现,当TW-80的浓度在200-500ppm时,PAHs降解率最高,说明表面活性剂对土壤PAHs降解有调控作用。2、表面活性剂对土壤PAHs生物修复作用研究表明,TW-80能显著增加土壤PAHs降解率,30天内降解率达90%,比对照高30%。但是,土壤中TW-80浓度过高对微生物活性有抑制作用。研究还发现,含吐温-80的土壤中的大量微生物菌群,经鉴定,优势真菌为常见青霉、嚅形青霉、淡紫青霉和顶孢头孢霉。3、苜蓿草植物土壤对PAHs生物修复调控研究表明,在旱地好氧条件下,植物可加快土壤PAHs的降解,120天后,11种多环芳烃(萘、芴、厄稀、菲、蒽、萤蒽、芘、苯(a)蒽、屈、苯(a)萤蒽和苯(k)萤蒽))的总降解率96.3%。而30天后将植物去除,,降解率为94.4%。土壤有机肥对PAHs的降解有影响,土壤有机肥含量与PAH降解率增加成正比,但降解主要对较低分子量PAH起作用。有机肥对PAH降解的作用也被在高浓度PAHs污染土壤生物修复所证实。此外,将从油和PAH污染土壤中分离出来的真菌加入到苜蓿草土壤中,PAH降解率明显提高。但对无植物对照土壤作用不明显。4、苜蓿草土壤中矿物油的生物修复调控研究表明,在旱地好氧条件下,植物明显影响土壤矿物油的降解。经过120天,矿物油的降解率78.7%。比对照提高18%。实验还表明,增加土壤有机肥和特性降解真菌能明显促进矿物油降解。5、水稻土壤PAH生物降解调控研究表明,在淹水厌氧条件下,土壤PAH降解受到明显抑制,120天后,11种多环芳烃总降解率平均值为50%,本明显低于苜蓿草土壤。但研究还表明,增加土壤有机肥,可提高水稻的生物量,同时也提高PAH的降解率。投加特性降解真菌,有使PAH的降解率提高的趋势,特性降解细菌对提高PAH降解率无效。6、水稻土壤中矿物油生物降解搞控研究表明,在淹水厌氧条件下,经过120天后,矿物油降解率平均值为54.7%,明显低于旱地好氧土壤-植物系统。土壤的厌氧条件是导致降解速度低的主要原因。7、通过测定吸呼作用发现,苜蓿旱土壤的呼吸作用一般大于水稻土壤,表明好氧好氧条件下的微生物活性大于厌氧条件。此外,增加土壤有机质土壤呼吸强度出现猛增,表明有机质对土壤呼吸强度有明显影响。苜蓿草土壤的呼吸强度一般都高于无植物对照土壤,说明植物对土壤微生物的增强有作用。8、通过以上实验结果进行R值计算表明,对苜蓿草土壤,矿物油和PAH降解的主要调控因子是有机肥和污染物浓度。对水稻土壤,有机肥起重要作用。对无植物对照土壤,主要调控因子是浓度其次是有机肥。
Resumo:
植物群落多样性主要指植物群落在组成、结构、功能和动态方面的多样化程度。从物种组成方面研究群落组织水平或多样化程度,是群落多样性最基础、最重要的研究内容。长白山北坡不仅植被类型多样、物种丰富,而且随海拔的上升表现出明显的梯度变化,是研究生物多样性及其梯度格局的一个理想区域。本项研究通过沿不同海拔高度的系统取样调查,研究了群落多样性及其沿梯度的变化规律,在这一区尚属首次。本研究所记录的乔木种达 37 种,灌木及草本植物也分别达 50 种与165 种,就北方地区而言,这个数目是较高的。表明研究地区具较高的物种丰富度。研究表明,随着海拔的升高,群落的建群种组成、结构层次、生活型谱等诸方面,都表现出由复杂多样逐渐向简单单一过渡的变化趋势。主要建群种的更新特点、分布频度及重要值随海拔的变化情况表明,沿海拔梯度存在明显的树种更替现象。通过种-面积曲线和群落系数-面积曲线对各海拔群落的最小面积的研究,首次提出了该地区不同海拔植物群落包括 90% 物种的最小取样面积。用实测数据对物种数目的非参数估计法的评价表明,用自助法所得到的物种估计数,与客观实际更为接近。同时,根据各海拔群落观测物种数与估计物种数的差异,进一步验证了上述最小取样面积的合理性。对不同海拔植物群落α多样性的测度结果表明,无论乔木种的各发育层次,还是乔灌草各生活型类群,以及所有植物种,其物种丰富度及多样性随海拔的上升均表现出明显的下降趋势,但并不是简单的线性下降。乔木种和草本植物丰富度随海拔变化出现的几个峰值正是各植被带的分界,体现了过渡区物种丰富度较高这一特点。植物群落的α多样性受测度尺度的影响。对于森林植被,取样面积大于和小于 64m~2,所测度的群落α多样性随海拔的变化规律明显不同,表明 64m~2 是森林群落取样面积的一个临界尺度。而对于高山冻原,4m~2 的取样面积是一个明显的临界尺度。当取样面积较小时,单位面积物种丰富度最高的并不是低海拔的阔叶红松林,而是高海拔的高山冻原,其次为暗针叶林。只有当取样面积较大时,即在较大尺度上(≥64m~2),低海拔的阔叶红松林才能表现出其物种丰富的特点。这一现象反映了不同海拔群落的物种密集程度。用“相异性系数”、“Cody 指数”及“群落共有度”,均可很好地反映沿梯度物种的替代程度及群落间的物种共有情况。群落内的β多样性随海拔的升高而下降,而群落间的β多样性可以很好地反映群落间的相似性关系, 多样性较大的几个峰值恰好是不同植被类型间的分界。群落间的β多样性随取样面积的扩大而下降,但并不是简单的线性下降,64m~2 是取样面积的一个临界尺度,大于或小于这一取样面积,其结果会有较大差异。群落间的β多样性随群落间海拔差的增加而增加。海拔差为 800m 和 1200m 是两个明显的界限,海拔差大于或小地这两个界限,群落间会有质的不同。群落间各层次植物种及所有植物种的共有度,在同一海拔差时,其数值非常接近,同时均随着海拔差的增加呈现明显的下降趋势。不存在上层主林层共有度很高,而灌、草层及全部植物种差异很大的情况。种间的生态位重叠及生态联结结均属强尺度依赖型的生态指标。用生态联结与生态位重叠二个指标一道,可以更好地反映物种间的相互关系。对长白山北坡的植物群落来说,不仅用所有植物种的重要值对群落的排序可以得到较好的结果,而且仅以乔木种、灌木种或草本物种的重要值为数量指标,对群落进行排序也能得到较好结果。相对来说,用草本植物的重要值所进行的排序效果稍差些。尽管单独以乔、灌或草本植物对群落的聚类也较好地反映了各海拔群落间的关系,但以所有植物种的数量指标为基础进行的聚类,能更全面地反映客观实际。以所有植物种的重要值和二元数据对群落进行聚类,其结果完全一致,聚类结果与海拔高度的关系极为密切,20 个海拔的群落可明显地分为 7 组。这一结果与传统的经典分类结果相比,更加细化,其结果很好地反映了研究地区的γ多样性。用各层次植物种或所有植物种的二元数据为数量指标对群落的排序或聚类,效果较用重要值时差些。采用二元数据和数量数据的排序及分类结果,其差别往往表现在过渡性群落区。这些群落与其上下相邻的群落间种类构成很相近即二元数据很接近,但因一些种在不同群落中的重要性的差异,因此其数量数据常有较大差别,这时,应用二元数据往往夸大了群落间的相似性。研究发现,用不同层次的植物种对群落进行排序和聚类,可以得到极其相似的结果,同时与用所有植物种对群落的分类也非常相似。结合群落间各层次植物种及所有植物种的共有度情况不难看出,这一地区不同海拔群落各层次的物种组成都有其独特性,各层次物种的构成有很大的相关性,每一群落从林冠层至地被物,均有自己独特的“植物家庭成员”,群落任一层次的植物种构成,都在较大程度上反映出群落的物种构成特点。用双向指示种分析法、DCA 排序及聚类分析法均可将长白山北坡的植物种划分为不同的类群,而且结果基本一致。这些类群与其分布的海拔范围密切相关。此外,本项研究还发现了种间联结的一些测度方法及 Cody 指数的不足,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方法。
Resumo:
根土生态界面的研究是一个全新的课题,其研究方法和测定技术是进行此项研究首先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以长白山地区阔叶红松林的主要树种:红松(Pinus koraiensis)、核桃楸(Juglans mandshurica)、水曲柳(Fraxinus mandshurica)和紫椴(Tilia amurensis)为研究对象,对其研究方法和技术进行探索和试验,同时对红松幼苗根土生态界面及其过程进行了研究。对四种树种的三年生幼苗进行了根土生态界面环境面一侧一根际的pH值和氧化还原状况的原位显色,结果表明,红松和核桃楸的根际呈酸性(5.2 < pH < 6.0),水曲柳和紫椴的根际呈碱性(pH > 7.5),并由此推断出红松根系分泌质子的部位,主要表现在根尖以上4.5-8cm范围内。四种苗木根际的氧化还原状况均为氧化型。运用电子探针技术对红松幼苗根土生态界面进行定量的点分析,并依据界面中营养元素(N、P、K、Mg)的浓度梯度对根土生态界面进行刻画,结果表明,以N来刻画,其根土生态界面的范围是从根60μm到土40μm(以根表为分界线,分别向根组织方向和土壤方向测点),变动空间是100μm;以P刻画的根土生态界面的范围的从根40μm到土20μm,变动空间是60μm;以K刻画的根土生态界面的范围是从根30μm到土90μm,变动空间是120μm;以Mg来刻画,其根土生态界面的范围是从根20μm到土10μm,变动空间为30μm。应用根垫法的模拟培育装置对根土生态界面环境面一侧一根际的养分状况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培育过程的延续,营养元素的亏缺区增大,界面宽度增加;同一时间,同一处理,亏缺区的范围是N > K > P,表明其在土壤中的扩散的N > K > P,与已有的知识相吻合;红松幼苗对营养元素N、P、K的吸收均为对数型。从以上的试验结果,证明根垫法模拟培育装置在林木根际研究中是可行的,但还有有待改进的地方。根据以上的实验结果,对阔叶红松林的经营提出了几点对策性建议。
Resumo:
本论文在国内外首次报导了中国辽宁海洋放线菌资源考察研究结果。结果表明中国辽宁海洋放线菌资源丰富;在分离出的海洋放线菌中以链霉菌属居绝对优势,占所分离菌株总数的90%以上,此外尚有少量的海洋小单孢菌和海洋诺卡氏菌;所获提的海洋链霉菌可分为7个类群,已鉴定出11个种和1个新种。选择生长较快的链霉菌属13株菌株,对其形态特征、培养特征、生理生化特征、抗菌谱、细胞化学组分、DNA中的G+C mol%等内容进行系统研究。结果,全部13株菌株均能忍耐6%NaCl和pH13的碱性,5株菌株能耐受10%NaCl;G+C mol%均在69.5%-72.5%之间;均为细胞壁I型;但在形态特征、培养特征、生理生长特性、抗菌谱等方面各菌株之间又有差异。根据链霉菌鉴定手册,将13株菌株中的12株逐一定名:(1)将菌株H72-9定名为威德摩尔链德菌(S. wedmorensis, H72-9),(2)将菌株H73定名为细黄链霉菌(S. microflavus, H73)(3)将菌株H74-2定名为天蓝色链霉菌生天蓝亚种(S. coelicolor,subsp. coelicoferus, H74-2),(4)将菌株Hai-75定名为娄彻氏链霉菌(S. rochei, Hai-75),(5)将菌株H75-2定名为鲜黄链霉菌(S. galbus, H75-2),(6)将菌株H76定名为束丛链霉菌(S. fasciculus, H76),(7)将菌株H77定名为灰红链霉菌(S. griseoruber, H77),(8)将菌株H78-1定名为栗褐链霉菌(S. badius, H78-1),(9)将菌株J5定名为吡啶霉素链霉菌(S. pyridomyceticus, J5),(10)将菌株J7定名为锈亦链霉菌(S. rubiginosus, J7),(11)将菌株J10和J11定名为栗色浑圆链霉菌(S. castaneoglobosus)。将13株中的另一株海洋放线菌Hai-74确定为放线菌新种,它除了在形态特征、培养特征、生理生化特性等与已知近似种有明显的不同外,最主要的是在其独特的“索状”孢子丝结构,为国内外首次发现,故将此新种命名为索孢天蓝链霉菌(Strepomyces multisticho-cateniformis n. sp. Xie and Ding)。在研究中国辽宁海洋放线菌的抗菌性能中,我们还首次发现并报道了海洋细黄链霉菌H73的抗菌物质,它能显著减轻大豆连作障碍(重茬大豆根际土壤紫青霉菌及其毒素对大豆的危害),因此在今后它很有可能被用来研制一种能够减轻大豆连作障碍的新型农用抗生系。为此,我们对海洋细黄链霉菌H73的基因组DNA文库进行了构建,这将为今后研究有关抗菌基因方面的工作奠定基础。
Resumo:
本论文以牛奶为原料分离出42株球菌,经鉴定其中15株为乳链球菌(Streptococcus lactis)。对15株乳链球菌进行Nisin效价测定后,确定SN-21为诱变的出发菌株(598.1IU/ml,NO.95培养基),经过硫酸二乙酯和紫外线的多次诱变后,选育出一株Nisin高产菌株(1514IU/ml,CM培养基),命名为S. L. 21 (Streptococcus lactis 21)。通过对S. L. 21发酵条件的选优,其Nisin效价达到1862IU/ml。采用紫外吸收光谱法确定S. L. 21发酵产物中的抑菌物质为Nisin。在Nisin高产菌株选育的同时,开创了Nisin应用于蕨菜罐头的加工贮藏研究。通过在蕨菜罐头中添加0.1g/kg的Nisin,降低了蕨菜罐头的杀菌温度(100 ℃)和杀菌时间(15min),保证了蕨菜的品质,提高了蕨菜罐头的贮藏安全性,这为低酸易软烂野生蔬菜食品的加工贮藏提供了一条重要途径。100 ℃,15min杀菌条件下,在加工的蕨罐头中,未添加Nisin的处理和添加苯甲酸钾(1.0g/kg)的处理,均出现胀罐,爆罐现象。经分析确定蕨菜罐头胀罐原因是由污染的细菌产气引起的。通过分离污染菌优势类群得到8株芽孢杆菌,经系统的细菌学鉴定,4~#菌株为巨大芽孢杆菌(Bacillus megaterium),8~#菌株为短小芽孢杆菌(Bacillus pumilus),其余为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经进一步产气试验证明5~#菌株产气快,产气量大,是引起蕨菜罐头胀罐的污染优势种,经研究发现蕨菜罐头污染菌优势种是一种枯草芽孢杆菌的新变种,命名为枯草芽孢杆菌嗜热耐盐新变种(Bacillus sutilis n. var. sp.),这株新变种具有耐热(90 ℃),耐盐(10%NaCl),产生的特点。对蕨菜罐头污染菌优势种(5~#)进行防腐剂抑菌试验发现其对Nisin敏感(MIC 500ppm),而对苯甲酸钠(MIC 1.5%)和山梨酸钾(MIC 3%)不敏感,抑菌率试验进一步证明,在允许应用范围内,只有Nisin对蕨菜罐头防腐有良好的效果,而苯甲酸钠和山梨酸钾抑菌效果均不理想。在Nisin对污染菌优势种(5~#)的溶菌作用试验中,通过电镜可以观察到,Nisin的作用首先是破坏细胞壁,细胞膜,造成细胞内物质外流,严重溶菌结果,导致污染细菌死亡。以上关于Nisin应用于蕨菜罐头防腐,蕨菜罐头污染菌优势类群的分析,污染菌优势种的研究的试验结果均为国内外首次报导。总之,通过在蕨菜罐头中添加Nisin来抑制污染菌优势种的生长敏殖,进而达到降低杀菌强度的目的,对于保证蕨菜固有的品质及今后蕨菜等野生资源的开发具有重要的意义。
Resumo:
农田生态系统是大气N_2O的重要排放源。因此,阐明其N_2O产生及排放机理并正确制定出减排对策是目前温室气体研究领域的主要目标之一。本文利用封闭式箱法技术首次对旱田生态系统(玉米、大豆和春小麦)N_2O通量进行了长期系统的连续观测。阐明了旱田N_2O产生的生物化学机理及植物在植物-土壤系统N_2O排放中的作用并进一步进行了减少旱田N_2O排放的措施研究。为农业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科学依据及有效的技术措施。旱田作物的N_2O排放有明显的日变化和季节变化规律,大量的N_2O排放发生在作物的生育期内且不同作物的N_2O排放量也各异。玉米-土壤系统、大豆-土壤系统及春小麦-土壤系统N_2O通量范围分别为-7.5~466.50ugN_2O-Nm~(-2)h~(-1)、-12.90~420.00ugN_2O-Nm~(-2)h~(-1)和-6.00~29.60ugN_2O-Nm~(-2)h~(-1),平均通量分别为63.75ugN_2O-Nm~(-2)h~(-1)、27.05ugN_2O-Nm~(-2)h~(-1)和9.10ugN_2O-Nm~(-2)h~(-1)。从环境因素与N_2O排放的关系上分析,得出以下重要结果。实验室模拟培养条件下,温度、pH对N_2O排放产生很大影响。而在大田自然环境条件下,由于在作物生育期内土壤pH及温度的变化范围都不是很大,因此对N_2O的排放没有产生显著影响;N_2O排放与土壤含水量关系密切,随含水量的变化而变化。表明土壤含水量是影响N_2O排放的重要因素;利用乙炔抑制技术,研究了大田N_2O产生途径,发现在低土壤含水量情况下,N_2O主要产生于土壤微生物的硝化过程。在高含水量情况下,N_2O主要来自于反硝化过程。而在中等含水量情况下,硝化和反硝化作用都是N_2O产生的主要途径。植物排放N_2O以前一直被忽略,未受到应有的重视。其实植物在N_2O排放中占有比较大的份额。试验中发现,玉米植株在其整个生育期内都能排放N_2O且根系对土壤N_2O产生起促进作用。与肥料(尿素)相比,无肥大田的玉米植株对N_2O排放的贡献占17.3%,而尿素占82.7%。土壤中N转化的生物化学过程都是在酶的参与下进行的。土壤中酶的活性变化反映了土壤中进行的各种生物化学过程的强度和方向。对土壤反硝化酶-硝酸还原酶(NR)、亚硝酸还原酶(NiR)和羟胺还原酶(HyR)的研究结果表明,三种还原酶都有明显的季节变化规律并受土壤水分含量及施肥的影响。研究三种反硝化还原酶活性变化与土壤含水量及N_2O排放之间的关系后指出,通过测定它们在土壤中的活性变化也许可以作为区分旱田土壤N_2O产生途径(硝化、异化反硝化、同化反硝化)的指标之一。基于上述阐明的旱田N_2O产生机理,进一步通过改进肥料配方的方法深入进入了减少旱田N_2O排放的措施研究。结果表明,缓释尿素(尿素+氢醌+双氰胺)和长效碳铵(碳铵+双氰胺)不仅能明显增加作物产量,而且还能明显减少N_2O的排放,有着明显的经济和环境双重效益。
Resumo:
本项研究综合了活性污泥法、生物滤池法、AB法、上流好氧活性污泥床的处理特点,设计了两段式活性污泥-上流式活性生物滤池组合污水处理工艺(AS/UABF),并对工艺条件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通过合理的设计与组合,该工艺中显示出两段工艺的组合协同协应,系统的处理能力高于单元处理能力,AS段具有大幅度削减污染负荷的能力,UABF段保证了出水水质。污水经初淀池后进入活性污染池,HRT为1h,通过活性污泥去除、吸附大量悬浮物和有机污染物,污染物浓度大幅度降低。COD去除负荷为2.05kgCOD/m~3.d,BOD去除负荷达1.82kgBOD_5/m~3.d,COD、BOD、SS可降低48~65%;然后进入上向流生物滤池,水力停留时间为3小时,利用生物膜的净化能力对污水进一步处理,然后进入沉淀池,最后出水的COD < 25mg/L,BOD < 5mg/L,SS < 5mg/L,NH_3-N < 2mg/L,出水指标可达到回用水质量标准。AS/UABF的两段一体化设计保证了系统的稳定运行,有效地控制了污泥膨胀的了发生,在对进水负荷、毒物冲击方面也表现也很好的抵抗能力,并有脱氮、脱磷作用。该技术可用于生活污水、中等浓度有机废水的处理。为进一步优化AS/UABF的净化效率,本项研究对AS/UABF的布水方式进行了改进,在UABF底部增设了第二个布水点。试验结果表明,在有机负荷分别为0.86,1.20,1.40,1.54kgDOB_5/m~3.d的情况下,BOD_5的去除率为96.9%,92.7%,88.6%,85.8%,COD去除率为90.6%,89.1%,86.9%,83.9%,系统的处理能力进一步提高。
Resumo:
该文通过田间观测研究,查明了绿洲棉花需水耗水规律,建立了高产棉田节水和高效用水技术体系.通过对密植条件下棉花生态适应性的研究,创立了双株双层立体栽培模式和相应配套技术,使皮棉产量达到了3,859.5kg.hm<'-2>,比普通棉田产量翻了一番,也创造了皮棉单产的世界纪录.试验结果表明,普通棉田传统灌溉量高达770.0mm,水分利用效率仅为0.10kg.m<'-3>,而研究得出的普通栽培模式的优化灌溉定额仅为362.3mm,其优化分配方案为播种期90.0mm、苗期51.0mm、蕾期76.5mm、花铃期85.1mm、吐絮期59.6mm,水分利用效率达到0.22kg.m<'-3>.特高产栽培模式的水分利用效率高达0.50kg.m<'-3>.连续三年的高产实践证明,该高产模式不仅具有在不降低皮棉品质的前提下保证高产的先进性,而且还具有良好的可重现性.“双株双层”结构的形成是棉花特高产栽培技术的核心.由选用良种、蹲苗密植、化控塑型、植保防病、配方施肥和节水灌溉等配套技术组成的技术体系是实现棉花特高产的关键.
Resumo:
提取鼠抗人黑色素瘤杂交瘤细胞株HB8759的总RNA,反转录成cDNA,用抗体可变区混合引物扩增出全套重、轻链可变区基因(VH、VLDNA),通过(Gly4Ser)3连接肤基因把VH和VL基因装配成单链抗体(ScFv)基因,将其克隆到噬菌粒载体pCANTABSE中,构建单链抗体噬菌体抗体库。用LIBr黑色素瘤细胞对抗体库进行了3轮亲合筛选。随机挑选克隆进行hage-ELISA鉴定,结果获得了2株具有较高ELISA活性的噬菌体单链抗体。序列测定证实得到的ScFv符合抗体可变区的结构特点,与已发表的鼠抗体可变区基因有较高的同源性。采用酶切连接和重叠PCR连接两种方法将抗黑色素瘤单链抗体基因和去除N端信号肤的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A(SEA)基因进行融合,并将融合基因克隆于pET28-a表达载体的H招标签下游。SDS-PAGE分析表明,两种构建方法均表达了相对分子量约SOkD的蛋白条带,与预期目的蛋白分子量相符,主要以包涵体的形式存在,表达量占菌体蛋白的27%。将重组质粒在大肠杆菌中诱导表达,用盐酸肌溶解包涵体,Ni-NTA鳌合层析柱一步法纯化包涵体,再通过透析使目的蛋白复性。凝胶灰度扫描显示蛋白纯度达90%,凝胶电泳呈单一条带,蛋白量达0.47mg/mL。用健康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作为效应细胞,LDH法检测ScFv-SEA融合蛋白对LiBr黑色素瘤细胞、MCF7乳腺癌的体外抑制率。结果表明该融合蛋白可以通过活化效应细胞,对表达相关抗原的肿瘤细胞产生有效的抗增殖作用,而对不表达该抗原的肿瘤细胞作用不显著。说明该融合蛋白赋予了SEA抗黑色素瘤特异性。以上实验结果为我们研究SEA对黑色素瘤的靶向杀伤作用奠定了可靠的实验基础。
Resumo:
从芽抱杆菌属、酵母属二十株菌中筛选到一株优良伴生菌B529,与新选育出的产酸菌V6构成一新菌系B529-V6。新菌系B529-V6表现出了较强的高浓度L-山梨糖耐受能力、较高的底物代谢速率和较高的2-KGA转化能力,在8%山梨糖浓度的发酵培养基中培养48h,糖酸转化率较对照菌系提高了5.94%;山梨糖浓度提高至10%,其生长代谢受影响程度较小,且能不同程度地利用葡萄糖和山梨醇为底物,合成维生素C前体-2-酮基-L-古龙酸(2-KGA),其发酵产物2-KGA经反相高效液相色谱分析其质量符合工业化生产要求。对新菌系生长代谢规律及调控进行了研究,4M3罐和300M3罐发酵实验表明:种子培养基的碳源、葡萄糖/山梨糖浓度比、氮源、生长因子、接种种液质量及环境因子,均可影响新菌系的生长代谢。4M3罐发酵,新菌系具有周期短、糖酸转化率高等特点,连续4批发酵平均转化率较对照菌系提高10.18%,周期缩短23.7%。在300M3罐发酵试运行期间,新菌系糖酸转化率达到90.10%,较原生产菌系提高3.95%,发酵周期平均缩短1.3小时,显示出了较高的应用价值,在东北制药总厂进行了推广应用。研究了新产酸菌V6的基本生物学特性,分析了GC moL%含量,165rDNA同源性,鉴定其在系统发育学上应归入Ketoguloigenium 属,暂命名为Ketogulonigenium sp.V6。选用限制性内切酶Hind IH对新产酸菌V6染色体DNA进行了部分消化,应用载体pGEM-3zf(+)构建了v6的基因文库。结合阳性转化子在以L-山梨糖为唯一碳源培养基上的生长特性,利用PCR技术从该基因文库中,筛选到一株含有L-山梨糖还原酶(sR)基因的阳性克隆,并利用pET-32a(+)表达载体,实现了sR酶基因在大肠杆菌AD494(DE3)中的表达。SDS-PAGE电泳分析测定SR融合蛋白分子量大约在65kD左右,除去硫氧化还原蛋白、S-Tag和His-Tag蛋白,可推测出天然sR酶蛋白分子量约53 kD左右,与从SR基因推测出的分子量大小相符。另外,SR酶学特性研究表明,还原型辅酶II(NADPH)是sR酶蛋白的最适电子供体,其最适反应pH为7.0,pH6.5时保持稳定,酶活力较高;最适反应温度为50 ℃,30 ℃时热稳定性较好;lmM的Cu~(2+),Fe~(3+)和Mn~(2+)对该酶活抑制作用较大。
Resumo:
含油浮渣是含油污水处理的末端废弃物,产生于处理工艺中的气浮单元,属于含油固体废弃物。目前国内尚无有效的处理工艺,大部分采用堆储方式处理。本文以辽河油田含油浮渣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含油浮渣理化性质的研究提出了以反絮凝为技术核心的处理工艺,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的浮渣的减量化和无害化处理的技术研究。结果表明:通过反絮凝可完全破坏浮化絮凝团的结构,从根本上改变浮渣的流动性,浮渣的脱水性能也得到了显著改善。含油浮渣减量化小试试验根据传统的压滤工艺,采用反絮凝技术作为前处理工艺,浓缩脱水率达50%~60%,压滤脱水率明显提高,压滤后浮渣体积减量90%以上。研究还通过减量化中试试验完善了工艺流程与参数,实验结果显示,样品压滤后含水率从97.4%降低至60.7%,浮渣体积减量94.4%。含油浮渣无害化小试试验,对含油浮渣进行了反絮凝一水基清洗无害化处理,油总的去除率在50%~60%之间,含油浮渣最终的含水率在94%-95%,含油率在0.8%~1.2%。
Resumo:
研究用植物油淋洗修复多环芳烃污染土壤的效果、植物油淋洗剂再生与回用的可行性、植物油的生态效应。采用了批处理法和土柱法对多环芳烃污染土壤进行修复,结果表明:油土比1:1的条件下,批处理法可以去除土壤中90%以上的多环芳烃,多环芳烃的质量转移过程可以用经验模型模拟。恰当的运行条件下,土柱法可去除土壤中90%以上的多环芳烃,但是根据土壤中多环芳烃浓度的高低,植物油的用量是批处理法的2~4倍。无论是批处理法,还是土柱法,土壤水分含量都影响了植物油去除土壤中多环芳烃的能力。采用了化学氧化法、溶剂提取法和吸收剂吸收法对植物油进行再生,结果表明:臭氧和双氧水能氧化植物油中的多环芳烃,但不理想,紫外线及双氧水在pH=3的条件下可氧化植物油中76.5%的多环芳烃。按植物油/乙醇1:3的比例对植物油进行6级处理可氧化植物油中87%的多环芳烃。活性炭二级处理可去除植物油中87%的多环芳烃,实现植物油的再生。高等植物生长实验说明土壤中的植物油对燕麦及萝卜的生长起了抑制作用,土壤呼吸实验证明,残留在土壤中的植物油可被生物降解,但是必须保证良好的氧气及营养供应。用植物油修复多环芳烃污染土壤具有可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