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5 resultados para Médéa, Wilaya de


Relevância:

10.00% 10.00%

Publicador:

Resumo:

对生长在3个不同海拔自然生境下微孔草(Microula sikkimensis)叶中的抗氧化系统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生长在高海拔的微孔草叶中抗氧化酶类SOD、POD和CAT活性比生长在低海拔的活性高,其中大通牛场的微孔草叶中3种酶活性最高;APX的活性随海拔的升高而升高,且低海拔地区西宁的APX活性极显著低于高海拔地区大通和海北站(P〈0.01);作为非酶抗氧化系统物质之一的抗坏血酸(ASA)含量随海拔的升高而降低.高海拔地区微孔草叶中可溶性糖含量极高(P〈0.01);可溶性蛋白含量随海拔升高呈V字形变化.光合色素Chl a、Chlb和Car的含量均随着海拔升高而增加,Chl a/b比值随海拔升高而降低.MDA的含量随海拔升高有增加的趋势,西宁和大通的相比较,MDA含量差异显著(P〈0.05),说明微孔草叶细胞膜脂过氧化程度随海拔升高加剧.生长在不同海拔高度的微孔草对不同海拔高度环境变化具有相应的生理适应性和抗氧化策略.

Relevância:

10.00% 10.00%

Publicador:

Resumo:

以青藏高原东北隅的西宁和海北(海拔分别为2 300 m和3 200 m)人工栽培唐古特山莨菪为材料,对两不同海拔地区间各叶层叶片光合色素含量和抗氧化酶活性等生理指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显示:(1)生长在海北的唐古特山莨菪叶片厚度极显著高于西宁(P〈0.01),且两地区植物的叶片厚度从第1层到第4层均呈显著增加趋势;海北唐古特山莨菪叶片的叶绿素a、叶绿素b、总叶绿素、类胡萝卜素含量以及紫外吸收物质的含量均显著高于西宁地区(P〈0.05),从第1层到第4层,两地植株叶片的光合色素和紫外吸收物质的含量都呈降低的趋势,且两地区间差异显著;叶绿素a/b的层间差异显著(P〈0.05),但两海拔地区间差异不显著;类胡萝卜素/叶绿素比值海北高于西宁,从第1层到第4层叶片呈降低趋势.(2)生长于海北的唐古特山莨菪叶片组织中的SOD、CAT活性和MDA含量比西宁的高,POD、APX则相反;从第1层叶片到第4层,西宁和海北唐古特山莨菪叶片中的SOD活性显著增高(P〈0.05),但两地区各层间的CAT、POD、APX活性和MDA含量无明显的变化.研究表明,不同海拔对唐古特山莨菪叶片的生理特性有影响,同一海拔不同叶层叶片之间差异也较为明显;生长在高海拔地区的植物尽管表现出诸多生理适应特征,但膜系统依然有一定受损.

Relevância:

10.00% 10.00%

Publicador:

Resumo:

通过研究自然条件下模拟平流层臭氧破坏5%时近地表面增加的太阳UV-B辐射对高寒草甸4种典型植物(矮嵩草Kobresia humilis、垂穗披碱草Elymus nutans、麻花艽Gentiana straminea和鹅绒委陵菜Po-tentilla anserina)的抗氧化系统的影响表明,尽管各植物的抗氧化系统组分变化不同,但4种植物的膜脂过氧化程度没有加剧,长期增强UV-B辐射没有对膜系统造成损伤。在自然长期增强UV-B条件下,4种植物的膜脂过氧化产物——丙二醛(MDA)含量与对照相比无显著差异。垂穗披碱草、鹅绒委陵菜的谷胱甘肽(GSH)含量增加,麻花艽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与鹅绒委陵菜的过氧化氢酶(CAT)活性上升,同时麻花艽的类胡萝卜素(Car)含量亦显著增加。可见这些植物已能很好地适应UV-B强辐射,其抗氧化能力除了与抗氧化系统各组分的协同作用有关外,也可能与种的适应性有关。

Relevância:

10.00% 10.00%

Publicador:

Resumo:

选取长至6~8片真叶的健康番茄(Lycopersicon esculentum Mill)幼苗,分别进行蔗糖、硝普钠(sodium nitropresside,SNP,作为外源NO供体)及其体积比例组合(1∶1)处理;36h后施以NaCl胁迫,并分别于0h(胁迫前)、24h、48h和72h取样,进行相关生理生化指标测定。具体5个实验处理如下:A.蒸馏水(CK);B.100 mmol/L NaCl;C.0.1 mmol/L SNP+100 mmol/L NaCl;D.0.1 mmol/L SNP+1.0mmol/L蔗糖+100 mmol/L NaCl;E.1.0 mmol/L蔗糖+100 mmol/L NaCl。结果表明:与SNP和蔗糖单独处理相比,二者组合处理对缓解盐胁迫下番茄幼苗的氧化损伤存在正协同效应,主要表现在进一步增强了番茄幼苗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和谷胱甘肽还原酶(GR)的活性;提高了脯氨酸(Pro)的含量,同时膜脂过氧化产物丙二醛(MDA)含量显著降低(P〈0.05)。采用聚丙烯酰胺浓度梯度凝胶电泳对盐胁迫24 h和48 h材料的POD同功酶检测表明,当NaCl单独处理时,番茄幼苗叶片POD同功酶第V条带缺失,其它谱带酶量减少,抑制了POD同功酶的表达;SNP和蔗糖单独处理能够保护盐胁迫(24、48h)所导致的POD同功酶条带的完整;而组合处理既保证了POD同功酶条带的完整,又加强了酶量的表达。随着盐胁迫时间的延长,其氧化损伤程度愈烈,SNP和蔗糖组合处理能够更有效地缓解盐胁迫对番茄幼苗植株造成的氧化损伤。

Relevância:

10.00% 10.00%

Publicador:

Resumo:

[目的]探讨不同海拔下麻花艽植物的光合特性.[方法]通过植物先合作用对光强、温度和CO_2的响应和酶活性的比较,研究了不同海拔麻花艽植物的光合性质.[结果]高海拔的海北麻花艽植物光合作用受到低温、强光、低气压的限制.低海拔的西宁麻花艽植物的净光合速率较高,但是高海拔的海北麻花艽植物的 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和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的活性和丙二醛(MDA)的含量高于西宁的麻花艽植物.[结论]低海拔的麻花艽植物光合潜力和温度适应范围广,引种栽培具有极大的优势,但是高温有可能造成光抑制,会降低光合生产力.高海拔的海北麻花艽植物光合色素的含量较低但具有较高的抗氧化酶的活性,保护了光合机构免遭破坏.

Relevância:

10.00% 10.00%

Publicador:

Resumo:

以永良4号小麦品种为试验材料,研究了不同浓度SNP(0.2、0.5、1.0 mmol/L)处理对渗透胁迫下(10%PEG-6000)小麦幼苗叶片膜脂过氧化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浓度SNP(0.2 mmol/L)可以在处理后期(第2和第3天)显著地缓解渗透胁迫下小麦幼苗叶片的氧化损伤,并与其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活性以及渗透调节物质脯氨酸(Pro)含量的上升作用一致,与超氧阴离子(O_2~-.)的释放速率以及丙二醛(MDA)含量的下降一致.高浓度的SNP(1.0 mmol/L)则抑制这两种酶的活性和脯氨酸含量的增加,使O_2~-.产生速率和MDA含量相对升高.

Relevância:

10.00% 10.00%

Publicador:

Resumo:

研究了青藏高原高寒地区3种多年生植物在生长过程中植物叶组织的可溶性糖、脯氨酸和丙二醛(MDA)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的变化及其生理特性。结果表明;矮嵩草(Kobresia humilis)、垂穗披碱草(Elymus nutans)和黑褐苔草(Carex atro-fusca)叶中的可溶性糖含量随着生长期的进程而增加;脯氨酸含量的变化因植物种类的不同而表现各异,其中在各生长期.垂穗披碱草的脯氨酸含量均高于矮嵩草和黑褐苔草,并在草盛中期表现出明显的差异;3种高寒植物叶片中的丙二醛(MDA)含量随着生长季和气温的变化而呈现不断增加的趋势;3种植物中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表现出随生长期和气温变化而改变的趋势,但黑褐苔草的2种膜保护酶活性最高,垂穗披碱草的次之.矮嵩草最低。可见,在不同生长季,这3种高寒植物的抗寒生理反应或低温适应方式可能是多途径的.其中在抗寒物质代谢、膜脂过氧化能力和抗氧化酶系统等方面,有生理反应的共同规律和各自特有的生理抗寒特性.其适应性与抗逆性有所不同,这种差异和生理特性可能与高寒植物的遗传特性和极端高寒低温环境胁迫有关。

Relevância:

10.00% 10.00%

Publicador:

Resumo:

对柴达木盆地唐古特白刺种籽油保护化学性肝损伤作用进行了研究.将小鼠按体重随机分为白刺籽油高、中、低剂量组,另设空白对照组和联苯双酯、藏茵陈阳性对照组.小鼠连续灌胃给药15 d后,用CCl4进行肝损伤,测定小鼠血清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肝脏过氧化脂质(LPO)降解产物丙二醛(MDA)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的含量.结果显示,白刺籽油对血清ALT、AST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显著拮抗肝脏MDA的升高,显著提高肝脏GSH-Px含量.表明白刺籽油具有明显的保护化学性肝损伤的保健作用.

Relevância:

10.00% 10.00%

Publicador:

Resumo:

以青藏高原的特有植物麻花艽为材料,研究麻花艽叶片抗氧化酶系统对增强UV-B辐射的响应.结果表明:在UV-B处理初期,麻花艽叶片SOD、POD的酶活性都能增加,但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SOD、POD的活性呈现下降趋势.麻花艽叶片CAT的酶活性在UV-B处理后下降明显,但作为清除叶绿体中H2O2的关键酶AP的酶活性表现为明显地增加趋势,说明在对麻花艽叶片增强UV-B辐射反应中AP起有着重要作用.MDA的含量随UV-B处理时间延长而增加,表明UV-B降低了细胞内活性氧自由基的清除能力,膜脂过氧化作用加剧,导致了对麻花艽叶片的伤害效应.

Relevância:

10.00% 10.00%

Publicador:

Resumo:

为了研究柴达木盆地唐古特白刺果实的降血脂、抗氧化作用,本文采用高脂饲料诱导小鼠和大鼠 建立高脂动物模型,灌胃给药4周,测定各组实验动物的血清血脂水平,并测定大鼠红细胞SOD活性和血清脂质过氧化物(LPO)分解产物丙二醛(MDA)的含量变化。结果显示唐古特白刺果实1.8g/kg和3.6g/kg剂量对高脂饲料诱导的小鼠和大鼠血清TC、TG及大鼠的LDL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同时可显著升高高血脂大鼠HDL/TC和HDL/LDL的比值,提高高血脂大鼠SOD活力和降低高血脂大鼠MDA含量;对大鼠体重和正常小鼠血脂水平无明显影响。表明唐古特白刺果实具有降血脂、防治动脉粥样硬化和抗氧化作用。

Relevância:

10.00% 10.00%

Publicador:

Resumo:

测定了生长在青藏高原的黑褐苔草叶片中几种与抗逆性有关的生化物质含量的季节变化。结果发现:可溶性糖含量随生长的季节进程升高;脯氨酸含量在返青期最高,草盛期保持稳定,枯黄期下降;过氧化物酶(POD)和超氧物歧化酶(SOD)活性在草盛期最高,枯黄期最低;丙二醛(MDA)含量逐渐升高,表明黑褐苔草的抗性差异与高寒地区的特殊气候因素有关。

Relevância:

10.00% 10.00%

Publicador:

Resumo:

对生长在青藏高原不同海拔地区的多年生高山植物珠芽蓼(Polygonum viviparum L.)的抗氧化系统进行了测试,以探讨高山植物对于高寒环境的适应机理.结果表明:随着海拔的升高,叶绿素a(chla)、叶绿素b(chlb)含量明显下降,chla/chlb增大,珠芽蓼叶和根细胞的膜脂过氧化均加剧,丙二醛(MDA)含量明显增加.3种抗氧化酶的活性受到明显影响,其中叶片中过氧化物酶(POD)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随海拔升高而活性降低,而均与根中的变化趋势相反.过氧化氢酶(CAT)活性随海拔升高呈增强的趋势,且叶片中活性较根中变化明显.抗坏血酸(ASA)随海拔的升高,含量呈明显增加.膜脂过氧化与抗氧化物酶的变化具有不一致性,这可能表明两种抗氧化系统之间存在一定的协同作用,特别是高含量的抗坏血酸,可能在高山植物适应高寒环境的胁迫方面具有更加重要的作用.图5表1参22

Relevância:

10.00% 10.00%

Publicador:

Resumo:

对生长在青藏高原不同海拔自然生境下的多年生典型抗寒植物-矮蒿草(Kobresia humilis)的抗氧化系统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矮蒿草的叶组织中,非酶抗氧化系统物质脯氨酸(Pro)和抗坏血酸(AsA),随着海拔升高具有明显的增加趋势。在抗氧化酶系统中,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均随海拔的升高,而明显增强。但叶中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随着海拔的升高,其活性有下降趋势,三者变化趋势并不一致。高海拔矮蒿草的植株与低海拔的植株相比,叶细胞内的膜脂过氧化加剧,丙二醛(MDA)含量明显增。细胞可溶性蛋白也随海拔升高显著增加。根中的抗氧化系统变化与叶中的有所不同。根中AsA含量随海拔而显著升高,且较叶中的增加明显,但Pro含量则有所减少。根中的CAT和POD活性变化与叶中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且随海拔高度的增加,根中的CAT活性较叶中的变化更为明显。而根中的SOD活性变化不如叶中明显,MDA含量随海拔增高,其变化趋势比叶中的小。可见,青藏高原典型抗寒植物矮蒿草体内的两类抗氧化系统,在不同海拔条件下可能存在互补协同的调节作用,这可能是矮蒿草适应或抵抗高原极端高寒低温和强UV-B辐射等环境胁迫的重要生理机制之一。

Relevância:

10.00% 10.00%

Publicador:

Resumo:

目的 观察藏成药安神丸饱和脂及不饱和脂提取物对大鼠脂质代谢及抗氧化功能的影响。方法 测定连续ig给药4周、8周及给药8周又停药4周后大鼠血清中丙二醛(MDA)、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及高密谋脂蛋白(HDL)的含量。结果 安神丸的脂溶性提取物可明显增加较大龄鼠血清中的GSH和HDL含量。结论 安神丸脂溶性提取物可改善较大龄鼠脂质代谢功能,提高其抗氧化能力。

Relevância:

10.00% 10.00%

Publicador:

Resumo:

为了确定高在鼢鼠(Myospalax baileyi)体内抗缺氧水成分,通过超临界萃取(SCEF)方法从高原鼢鼠肌肉提取脂溶性部分,我们对其成分通过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分析。为了证实高原鼢鼠肌肉脂溶性成分的抗缺氧效果,探讨其抗缺氧机制,我们以小鼠为实验动物,分为5个组,即高剂量实验组(HEG),中剂量实验组(MEG),低剂量实验组(LEG),阳性药物对照组(PEG),空白对照组(CEG),分别以浓度为20%萃取物,10%萃取物,5%萃取物,10%的红景天和蒸馏水连续饲喂10天,然后进行小鼠常压抗缺氧实验,测定小鼠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光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乳酸脱氢酶(LDH)活性及血清丙二(MAD)含量。结果发现,高原鼢鼠肌肉脂溶性物质提取率为11.5%,共确定了17种成分,主要成分是n-十六烷酸(32.293%),n-十廿烷酸(1.109%),n-十八烷酸(6.03%),二-羟基-环十五酮(1.198%),顺十六烯酸(6.13%),反十八烯酸(27.3%),和亚油酸(81.4%),小鼠抗缺氧实验和生化指标测试结果表明,高原鼢鼠肌从脂溶性成分在20%,10%,5%时,与空白对照组相比,都不同程度地延长小鼠在缺氧条件下的存活时间,提高小鼠血清SOD和GSH-PX活性,降低血清LDH活性,减少血清MDA含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