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6 resultados para Aisberg-2004-10
Resumo:
农田土壤肥力受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的双重影响 ,对其进行客观的综合评价显得非常困难 ,为了在对农田土壤肥力综合评价过程中尽量避免主观性 ,减少人为因素 ,人们更多地采用一些数学方法参与到评价过程中 ,进行数值化综合评价。本文就目前流行的有关土壤肥力综合评价的方法进行了介绍和比较 ,并对其取样技术、评价指标最小数据集的选择以及数值化综合评价方法进行了详细介绍。随着GPS、GIS技术的发展 ,土壤肥力质量评价系统会日臻完善 ,为土壤资源的合理利用提供依据。
Resumo:
溶剂提取法是提取葡萄籽原花青素的常用方法 ,然而 ,在不同提取条件下 ,提取效果并不一致。利用水、甲醇、乙醇、丙酮及它们的水溶液提取葡萄籽中的原花青素 ,而后用铁盐催化比色法测原花青素含量 ,考察了提取剂的浓度、粉碎度对提取的影响。在优化处理的基础上 ,获得了有效的提取条件 :葡萄籽粉碎度 10 0目 ,提取剂 70 %甲醇水溶液。
Resumo:
在实验室条件下 ,对 7种蒿属植物种子 (差巴嘎蒿、乌丹蒿、万年蒿、大籽蒿、黄蒿、野艾蒿和冷蒿 )进行重量、形状及萌发特性的比较研究。沙生先锋植物乌丹蒿和差巴嘎蒿的种子重量较大、形状扁平 ,这些特征是植物对流沙环境进化的适应机制之一。黄蒿种子小且呈圆形 ,具有持久土壤种子库 ,因此黄蒿抗干扰能力较强。 7种蒿属植物有 3种萌发格局 :大籽蒿、万年蒿、差巴嘎蒿和冷蒿的萌发前期快 ,后期平缓 ;野艾蒿和黄蒿整个萌发过程平缓 ;乌丹蒿早期和后期萌发平缓 ,中间快。乌丹蒿推迟萌发高峰是它比差巴嘎蒿更适应流沙环境的机制之一。从种子萌发格局分析 ,黄蒿种子具有生理后熟或休眠机制 ,大籽蒿种子萌发是典型的机会主义。黄蒿、野艾蒿和冷蒿种子具有风险分摊的萌发机制。种子重量和形状与发芽率之间无相关性 ,重量和形状则显著相关。
Resumo:
森林演替是森林生态动力源驱动下森林再生的生态学过程 ,自 2 0世纪初建立群落演替理论以来 ,演替研究成为生态学研究中的热点 .客观准确地认识森林演替规律 ,研究森林演替动力学机理及其模型 ,是科学管理森林生态系统的需要 ;对于天然林保护工程与森林植被的恢复重建 ,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际意义 .干扰是森林循环的驱动力 ,导致森林生态系统时空异质性 ,是更新格局和生态学过程的主要影响因素 .它可改变资源的有效性 ,干扰导致的林隙是森林循环的起点 .回顾了目前演替研究的几种方法 ,即马尔科夫模型、林窗模型 (GAP)、陆地生物圈模型 (BIOME)和非线性演替模式 .介绍了气候变化对森林演替的影响 ;并在已有成果的基础上 ,提出了目前研究存在的问题及未来的发展方向 .
Resumo:
区域和景观尺度上的生态建设是指一定地域、跨生态系统、适用于特定景观类型的生态建设 ,即实行科学的生态系统管理和优化环境的建设工程 .近年来国家实施了一系列重大的生态工程项目 ,如天然林保护工程、部分地区退耕还林还草、内陆河流域的生态调水等 ,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加强区域生态建设 ,维护国土安全已成为国家的战略需求 .依据不同类型区的特点应实行不同的生态建设战略 ,如生态敏感区、脆弱区和高人口密度的生态压力区 ,可分别实施以生态安全保障、生态负荷调整和生态秩序重建为重点的生态建设战略 ,调控人类活动 ,实行有序开发 ,统筹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面对转型期的国家需求 ,我国景观生态学的发展迎来了挑战与机遇并存的重要契机 .研究的关键议题包括 :景观生态安全格局 ;土地利用与生态过程 ;人类活动胁迫下的景观变化 ;区域开发人类活动生态影响的定量评价 ;区域生态安全评价与预警 ;景观生态建设的模式设计与优化组合 .
Resumo:
陆地上 80 %的生态系统都已受到了来自人类和自然的各种干扰 ,森林生态系统也不例外 .在各种干扰作用下 ,尤其是人类不合理的干扰导致世界范围内的森林退化 /衰退已成为一个十分严峻的事实 ,因此 ,以维持、恢复森林生态系统固有的多种功能为基础 ,实现高效、稳定、可持续就成为经营森林生态系统的总目标 .随着干扰的加剧 ,近年来生态学界更加关注的是“受干扰”生态系统的研究 .干扰对森林生态系统主要生态过程的影响以及森林生态系统对干扰的响应等问题 ,已成为森林生态研究领域的国际前沿与热点 .因此 ,系统地研究干扰条件下森林生态系统的生态过程 ,并在此基础上确立干扰森林的经营理论与技术 ,对中国天然林资源保护等林业工程实施及国家生态安全建设具有重要的科学和现实意义 .本文在广泛收集国内外有关森林干扰研究结果的基础上 ,总结了森林干扰的基本概念 ,分析了干扰与森林经营的关系 ,探讨了森林干扰研究领域所涉及的内容和关注的基础问题 ,提出了森林干扰生态研究的主要内容与方向 ,对今后干扰森林生态研究和中国天然林保护等林业工程建设具有参考价值 .
Resumo:
生态系统健康评估是 2 1世纪生态系统学研究的主要内容和迫切任务之一 .简单实用的生态系统健康评估理论和方法需要可操作性的概念和一个全面、简明、易操作且规范化的指标体系 ,它们是进行生态系统健康评估的基础 .以阔叶红松林生态系统为例 ,从对森林生态系统健康的理解和评价出发 ,通过引入模式生态系统集的思想 ,提出了对森林生态系统健康理解的独创看法 ,并以此提出生态系统健康评估的新方法———健康距离 (HD)法 ,并推导出计算公式 .同时 ,针对阔叶红松林生态系统的系统特征和面临的各种具体健康问题 ,提出了基于自然 经济 社会复合生态系统属性的阔叶红松林生态系统健康评估指标体系 ,并具体到各度量指标 ,为下一步的健康评估打下基础 .
Resumo:
土壤微生物作为森林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林业可持续发展中扮演重要角色 .本文就土壤微生物在森林生态系统中的作用作了综述 .内容包括 :土壤微生物区系及生物量在林业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菌根在林业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植物病原微生物对林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PGPR在林业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 .并对其今后的发展趋势及应用前景等问题作了探讨 ,提出了今后应进一步开展的研究方向 .
Resumo:
森林土壤氮素转化与循环在森林生态系统功能中占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本文综述了森林土壤氮素转化与循环的研究历程和现状 ;介绍了凋落物的归还、施肥、大气沉降、自生固氮、氨化、硝化、反硝化、植物吸收、NH3 的挥发、NO3 -淋溶等土壤氮素输入、转化和输出的途径和过程 ;最后从研究目标、研究方法、研究对象和研究内容 4个方面归纳了森林土壤氮素转化与循环的发展趋势。
Resumo:
樟子松以其抗寒、抗旱和较速生等优良特性成为我国北方干旱、半干旱风沙区防护林和用材林造林的主要树种 ,但自 2 0世纪 90年代以来 ,沙地樟子松人工林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衰退现象 ;更为严重的是目前我国樟子松人工造林仍在北方干旱、半干旱地区大面积推广 ,因此 ,探明沙地樟子松人工林产生衰退的原因 ,并更好地经营管理该树种人工林 ,对我国北方防护林/人工林建设具有重大意义。本文在广泛收集国内外有关樟子松研究结果的基础上 ,详述了樟子松在我国的天然分布概况 ,对沙地樟子松在引种栽培方面 ,即沙地樟子松的种源区划、种子品质的比较、种子的遗传特性及适应性等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提出了在沙地樟子松引种栽培研究中亟待解决的一些问题和建议 ,对今后该树种沙地人工林经营研究具有参考价值。
Resumo:
研究了沙埋对科尔沁沙地 6种优势植物的种子萌发和幼苗出土的影响 .进行 0、2、4、6、8、10和 12cm等 7个深度沙埋处理 .结果表明 ,在不同沙埋处理时 ,沙蓬萌发差异显著 ,而差不嘎蒿 2cm埋深与其他埋深的发芽差异显著 ,其他 4种植物 0cm埋深与其他埋深的发芽差异显著 ;沙埋对所有植物幼苗出土均有显著影响 ,埋深增加 ,出苗率减小 ;繁殖体大的物种与繁殖体小的物种相比 ,能从更深沙层中出苗 ,幼苗出土最大深度排序为苦参 >东北木蓼≥沙蓬 >山竹子 >雾冰藜 >差不嘎蒿 .
Resumo:
杉木是我国特有的速生丰产树种 ,在商品木材的生产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而杉木连栽导致生产力下降和地力衰退一直是阻碍我国林业生产的重要问题 ,这引起了许多学者和林业工作者的兴趣和注意 .本文对杉木人工林连栽后出现的生产力下降的现象进行了描述 ,并对导致杉木人工林连栽生产力下降的原因进行了总结和概括 ,对杉木人工林衰退机理做了分析 .概括起来 ,杉木连栽导致生产力下降、地力衰退主要表现在 :杉木人工林生产力下降和林地土壤物理和化学性质的恶化 .而导致出现此现象的原因不外乎两个方面的原因 ,一是营林措施不合理 ,这是外因 ;其次是杉木自身的生物学特性 ,这是内因 .内外因的结合导致杉木人工林连栽后出现生产力下降和地力衰退的现象 .
Resumo:
土壤有机质在养分循环、土壤理化性质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是陆地生态系统重要的碳库 ,对全球碳素循环的平衡起着重要作用 .本文详细阐述了杉木林地土壤有机质的性质与组成 ,杉木连栽对土壤有机质含量、腐殖质结合形态的影响以及林分发育过程中土壤有机质的变化 ,炼山、整地、施肥等经营活动对杉木林地土壤有机质的影响 .杉木纯林有机质含量和质量均低于混交林 ,且随栽植代数的增加有机质含量和质量呈下降趋势 ,林地土壤肥力下降 .最后提出应加强对土壤有机质周转模型、有机质组分 ,尤其是活性有机质以及有机质与全球碳循环关系的研究 .
Resumo:
论述了设施土壤生态环境的特性主要是土壤养分富集 ,土壤板结 ;土壤酸化、次生盐渍化和连作障碍严重 ;土壤产生有害气体 ;土壤微生物区系变化很大。这些特点主要是盲目大量施肥 ,土壤长期连续利用 ,土壤环境密闭 ,单一化栽培 ,用肥种类不合理及某些化学物质积累造成的。利用生物、农业耕作、地上环境和工程措施调控相结合 ,是调控设施土壤生态环境的有效方法 ,土壤生物学的应用将是改善设施土壤生态环境新的研究方向。
Resumo:
能值分析法用于衡量人和环境对经济发展的贡献 ,是一种衡量区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指标。本文运用能值分析这种定量化分析技术 ,对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的生态经济系统中主要资源的能值指标进行了系统分析 ,并将之与其他国家或地区进行比较。结果表明 ,延边地区的电力利用占总能值使用量的 7 84 7% ,分别为美国和日本的 39%和 33 19% ;能值可持续发展指数为 19 4 5 ,表明该地区处于不发达状态。与此同时延边自治州的环境负荷率仅为0 6 2 7,丰富的资源与较小的环境压力有利于发展当地经济。在此分析基础之上 ,对延边的可持续发展提出了有效的政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