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3 resultados para 13-129
Resumo:
不同氮营养水平对高油玉米吉油一号籽粒产量、蛋白质、氨基酸和油脂的影响的研究表明,不同氮营养水平对高油玉米籽粒产量影响较大,施氮增产10.5%~22.9%。在本试验条件下的经济最佳施氮(N)量为180.3 kg·ha-1。不同施氮水平较不施氮均能明显增加高油玉米籽粒蛋白质及其组分中醇溶蛋白和谷蛋白含量,分别增加7.1%~13.3%(平均10.6%)、22.1%~39.1%(平均29.9%)和25.0%~40.7%(平均35.0%),其中施氮175 kg·ha-1时蛋白质含量最高(10.75%),施氮125 kg·ha-1时蛋白质品质相对较好(谷醇比相对较高,醇溶蛋白占蛋白质比例相对较低)。不同施氮水平较不施氮均能明显增加高油玉米籽粒氨基酸总量和必需氨基酸总量,分别增加11.9%~20.3%(平均17.3%)和12.4%~20.4%(平均17.1%),其中施氮175 kg·ha-1时氨基酸总量(11.50%)和必需氨基酸总量(4.19%)均相对较高。适量施氮能增加高油玉米籽粒油脂含量及不饱和脂肪酸、亚油酸和油酸含量,其中施氮175~225 kg·ha-1时籽粒油分、不饱和脂肪酸、亚油酸和油酸含量均较高,较不施氮分别增加7.0%~7.5%,7.4%~8.3%、7.0%~8.5%和8.1%~8.4%,而过量施氮会明显降低籽粒油分、不饱和脂肪酸、亚油酸和油酸含量。
Resumo:
在东北松嫩草原上通过小区围栏放牧,对不同放牧率下小花碱茅可溶性碳水化合物和氮素含量的变化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小花碱茅在生长季初期茎基部的可溶性碳水化合物含量最低,随着季节推移逐渐增加;一定程度的放牧有利于牧草可溶性碳水化合物的提高,促进牧草再生。氮素含量在生长季初期最大,然后随季节推移逐渐降低;适当放牧能够刺激根对土壤中氮素的吸收,使其向地上部分转移,提高牧草的营养价值。
Resumo:
用密闭箱法原位观测了不同放牧强度时草原生态系统N2O(N2O-N)和CH4(CH4-C)的排放通量,研究了以轮牧为放牧方式低度放牧率、中度放牧率和重度放禾率对草原生态系统N2O和CH4排放通量的季节变化和日变化的影响.得出放牧强度对于草原生态系统N2O和CH4的排放有一定影响,不放牧率的影响结果各不相同.低度放牧、中度放牧和重度放牧以及对照草场N2O通量季节变化范围164~969、007~1805、122~1117和042~1047μg·m-2·h-1,N2O排放通量年平均值依次分另显031、045、042和031kg·hm-2·a-1.CH4排放通一的季节变化范围分别为-5458~527、-3639~644、-4317~-1906和-4776~-1699μg·m-2·h-1,CH4排放通量年平值依次分别为-238、-446、-188、-189、-203和-205kg·hm-2·a-1.
Resumo:
用粘沙法对科尔沁沙地西部5种蒿属植物冷蒿(Artemisiafrigida)、差巴嘎蒿(A.halodendron)、大籽蒿(A.sieversiana)、黄蒿(A.scoparia)、乌丹蒿(A.wudanica)进行了瘦果粘液溶出及粘沙量的比较。主要模拟埋深5mm、降水量为1、2、4、8mm时瘦果的粘液溶出。5种供试植物均有粘液瘦果。在降水量1mm时,供试植物的粘液瘦果就能溶出粘液。当降水量达到2~4mm时,典型的沙生植物乌丹蒿和差巴嘎蒿的粘液瘦果粘沙量平均值分别达到7.31~13.56mg、0.63~2.55mg。除冷蒿外,其它4种植物均有随降水增多、粘液溶出量加大的趋势。粘液瘦果比例从大到小的排序是冷蒿>乌丹蒿>差巴嘎蒿>大籽蒿>黄蒿。在各种处理时,粘沙瘦果百粒瘦果粘沙量由大到小的顺序是乌丹蒿>差巴嘎蒿>大籽蒿>冷蒿>黄蒿。溶出粘液粘沙后,冷蒿瘦果所形成沙团重量达到瘦果重量的5~7倍,差巴嘎蒿2~9倍,大籽蒿3~5倍,黄蒿5~8倍,乌丹蒿5~29倍。流沙先锋植物乌丹蒿和差巴嘎蒿百粒瘦果粘沙量较其它植物大、在较低降水量时这两种植物粘液瘦果粘沙量较大表明瘦果溶出粘液粘沙是植物针对沙地流动性的进化适应之一。
Resumo:
以湖南会同地区10、23和45年生马尾松人工林为研究对象,采用不同参数(单位质量养分含量、单位长度养分含量和单叶养分含量)分析了针叶凋落前后养分含量及回收特征.结果表明:3个林龄马尾松针叶凋落后的单叶质量、单叶长度和单位长度质量平均分别下降了15.9%、4.6%和13.9%;不同林龄针叶养分含量不同;凋落前马尾松单叶N、P、K回收平均在50%以上;养分再吸收效率和转移度均随林龄先增后减.除N外,基于不同参数计算所得养分再吸收效率差异不明显.
Resumo:
以中国科学院海伦农业生态实验站长期定位试验为平台,研究了不同土地利用和施肥方式对土壤酶活性和相关肥力因子的影响,结果表明,种植苜蓿和土地休闲两种方式与裸地相比脲酶、转化酶、磷酸酶、过氧化氢酶活性、土壤全碳、全氮含量和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含量均显著增加。其中,脲酶活性增加了24.5%和25.0%,转化酶活性增加了18.4%和18.9%,磷酸酶活性增加了54.6%和50.4%,过氧化氢酶活性增加了8.52%和59.3%,土壤全碳、全氮含量分别增加了13.8%、13.0%和36.8%、33.7%,但苜蓿和休闲两种方式间无显著差异。不同施肥方式间相比,土壤酶活性、土壤全碳、全氮及土壤有效养分含量相差显著,其高低顺序为:NPKOM(氮、磷、钾肥+有机肥)>NPKST(氮、磷、钾肥+秸秆)>NPK(氮、磷、钾肥)>CK(无肥)处理;施肥特别是施有机肥,显著提高了土壤酶活性,使土壤全碳、全氮、有效养分含量显著增加。这表明黑土经自然恢复和人工恢复及施肥后土壤肥力提高,土壤质量得到改善。
Resumo:
用尼龙网袋法研究了特定年度中,不同月份间有机物料在潮棕壤旱田、水田中有机碳分解速率及C/N变化。结果表明,4种物料(玉米秸和玉米根,水稻秸和水稻根)在潮棕壤地区温度、湿度适宜的前3个月(1999年7~月)迅速分解,之后进入缓慢分解阶段,其中根的分解残留率始终高于秸秆。经计算约有2/3的玉米根和稻根腐解产物残留在土壤里;分解至试验结束,所有物料的C/N比都趋于一致,约在10~13之间,与土壤腐殖质的C/N比非常相近,说明这些物料已基本完成其腐殖化过程,而成为较稳定的有机组分,这对增加土壤有机质、培肥土壤非常重要。
Resumo:
在2001年森林生长季(6-9月),通过测量降雨各分量,分析了中国吉林省长白山北坡红松阔叶林冠层对降水分配各分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干流量(37.39 mm),透流量(326.02 mm)和截留量(105.67 mm),分别占同期降雨量(469.08 mm) 的7.97%、69.50%和22.53%。林冠对降雨的月份分配规律是:树干茎流率的月变化为七、八月份大于其它月份,穿透率从6-9月份有逐渐减少的趋势,而截留率的变化正好与穿透率相反,从19.43%增加到31.02%。林内降雨中的养分元素浓度发生显著变化,除Ca、Mg外,其它元素的浓度都有所增加。经分析得出,大气降雨中养分元素的浓度序列为:Ca> Mg> N> K> Fe > P> Cu > Mn;而穿透雨中养分元素的浓度序列为:K>N>Mg>Ca>P>Fe>Mn>Cu;在林冠淋溶中各养分元素的浓度序列为:Mn> P>K>Cu>Fe>N>Mg>Ca。图1表5参13。
Resumo:
运用相关函数及单年分析等树木年轮气候学方法,研究了长白山北坡落叶松径向生长与气候变化的关系.结果表明,落叶松的生长对环境变化相当敏感,温度是影响其生长的主要因子.但不同海拔的落叶松对温度的响应明显不同.高海拔分布的落叶松只与当年6月的温度指标显著相关,而低海拔的落叶松与环境的关系相对复杂,除当年的4、5月外,上一年的6、9月温度以及上年9月的湿润指数都显著影响其生长.这说明不同环境梯度上的同一树种对气候变化的响应不尽相同.
Resumo:
在长白山北坡海拔 70 0~ 2 6 0 0m的坡面上 ,海拔每上升 10 0m设立一个样点 ,共计 2 0个样点。调查每个样点中木本植物的生态重要值 ,并计测样点内包括气候、土壤、林冠郁闭度在内的 13个环境因子。应用CANOCO3.12软件对获得的数据进行了典范对应分析 (CCA) ,应用CANODRAW3.0作出了种类、样点分布与环境因子关系的二维排序图 ,排序图上清楚地反映了长白山北坡木本植物种类、群落分布与环境条件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 :1)海拔梯度引起的气候差异是影响长白山北坡植物分布格局最重要的因素 ;2 )环境因素对森林内不同层次种类组成和结构的影响是不同的 ,按影响程度大小 ,影响乔木层种类组成和结构的主要因素依次为温度、降雨、土壤因素和林冠郁闭度 ,对于灌木层 ,则依次为雨量、林冠郁闭度、温度和土壤因素 ;3)就整个长白山北坡来讲 ,按CCA所获得的相关系数大小 ,土壤因素对灌木层结构与种类的影响大于乔木层 ;土壤因子中 ,仅土壤速效K对乔木层的影响具有统计学意义的相关性
Resumo:
对长白山北坡海拔 70 0~ 190 0m的 13个森林群落进行了群落组成、结构随海拔上升变化情况的研究。结果表明 ,随着海拔的升高 ,群落的建群种组成、层次结构等 ,都表现出由复杂多样逐渐向简单单一过渡的变化趋势 ,从 70 0m至 170 0m ,针叶树所占的比例随海拔的升高呈明显的增加趋势 ,阔叶树比例随之减少 ,到林线时针阔叶树种均急剧减少 ,沿海拔梯度存在明显的树种更替现象。从群落的平均胸径及胸高断面积和可知 ,最大值出现于 90 0~ 110 0m及 16 0 0m ,这 2个海拔段正是不同森林群落类型间的过渡区。除海拔 180 0m的岳桦林之外 ,其它群落径级结构都呈倒J形分布 ,即各径级树木中 ,更新幼苗、幼树在数量上占绝对优势 ,随着胸径的增大 ,立木株数逐渐减少 ,这种径级结构表明 ,长白山北坡各海拔群落更新良好 ,群落处于稳定的发展状态。
Resumo:
在长白山北坡海拔700m至1300m,海拔每上升100m设置一样地,共计13个海拔梯度,研究主要建群种种群结构及重要值沿海拔梯度的变化。结果表明:除落叶松之外,其它树种在其核心分布区更新良好,均表现出一个健康发展种群的结构特征。落叶松的重要值沿海拔梯度变化不明显,表现出沿海拔梯度很强的适应性。随着海拔的上升,进入主林层的树种越来越少, 海拔高于1800m时, 岳桦是唯一可以成为建群种的树种,形成了单优势种群落。红松和色木的重要值沿海拔梯度表现出相似的变化规律,表明二者有近的生态适应性。图2表1参10。
Resumo:
该文采用静态箱-气相色谱技术,对红松和紫椴倒木呼吸及其与腐烂等级、温度、含水量等因子间关系进行了研究,并对长白山阔叶红松林内倒木总呼吸进行了估算。结果显示,倒木呼吸存在较大的季节变化(0.7~13.6mg/(m2.h)),呼吸速率与倒木含水量、腐烂等级和温度显著相关(P<0.05)。其中,基于倒木温度变化的指数拟合方程解释了超过67%的呼吸变化。不同腐烂等级倒木Q10值变幅为2.41~2.95,Q10计算值与选用的温度区间有关。林内倒木呼吸总量为(26.9±5.1)g/(m2.a),约占林地CO2排放总量的3%、年净交换量的15%。
Resumo:
利用线性趋势法对长白山地区13个气象台站建站以来的逐日温度资料进行分析,确定该区域的气温变化趋势,同时通过Mann-Kendall方法确定突变点位置,并结合t检验法进行检验。结果表明:区域的年平均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都有极为显著的增加趋势,分别为每10年增加了0.23和0.46℃(α=0.001);近50年的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的时间系列都有一个突变点,其中最高气温的突变点出现在1995年左右,最低气温的突变点在1985年前后。这种变化使得温度日较差表现出明显的减小趋势,并在1972年出现一个突变点,前后平均相差0.8℃。区域各月最高、最低气温及气温日较差与日照百分率均有极为显著的相关关系,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温室效应持续增强的迹象。
Resumo:
利用研究区1985年和1999年两期遥感数据,将两期图像的矢量化图像中变动幅度较大的主要类别进行叠加,通过图像单元统计及图像叠加分析,得知各类地物在十五年间的变化情况及相应类别变化的量化归属。研究表明,十五年间采伐迹地、人工幼林变化剧烈,人类活动是造成研究区地物剧烈变化的最主要原因。选择研究区中二个干扰与经营状况不同的林场进行重点剖析,结果表明经营强度及方式的不同,对森林资源质量有较大的影响。东升林场采伐利用强度相对较小,目前仍保存有面积约占该林场1/3左右的地带性植被,过熟林面积比例较高,成熟针叶林单位面积蓄积量高达536.27m3hm-2,与长白山自然保护区的阔叶红松林单位面积蓄积量大体相当;西林河林场因采伐强度较大,目前林分多为原始林被破坏后形成的次生林,成过熟林比例相对较低,单位面积蓄积量也较小。二个林场森林状况以及营林措施方面具有一定代表性,其森林演替具有天然、人为干预两个方面的性质,作为重点剖析对象对研究区未来森林资源经营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本文还就研究中发现的问题进行了剖析,并对当地的营林策略提出了可行性建议。图6表4参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