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 resultados para 12S rRNA
Resumo:
Protease-producing bacteria are known to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degrading sedimentary particular organic nitrogen, and yet, their diversity and extracellular proteases remain largely unknown. In this paper, the diversity of the cultivable protease-producing bacteria and their extracellular proteases in the sediments of the South China Sea was investigated. The richness of the cultivable protease-producing bacteria reached 10(6) cells/g in all sediment samples. Analysis of the 16S rRNA gene sequences revealed that the predominant cultivated protease-producing bacteria are Gammaproteobacteria affiliated with the genera Pseudoalteromonas, Alteromonas, Marinobacter, Idiomarina, Halomonas, Vibrio, Shewanella, Pseudomonas, and Rheinheimera, with Alteromonas (34.6%) and Pseudoalteromonas (28.2%) as the predominant groups. Inhibitor analysis showed that nearly all the extracellular proteases from the bacteria are serine proteases or metalloproteases. Moreover, these proteases have different hydrolytic ability to different proteins, reflecting they may belong to different kinds of serine proteases or metalloproteases. To our knowledge, this study represents the first report of the diversity of bacterial proteases in deep-sea sediments.
Resumo:
本文对256株胶州湾海洋链霉菌进行了抑菌活性的筛选,并选取10株典型菌株进行化学筛选,获得2株有研究价值的菌株。通过大规模发酵,获得纯化的次级代谢产物,进行了结构解析。通过与其他5株活性菌株的16S rRNA基因序列比较,并结合生理生化、形态特征和培养特征分析,探讨了这两株菌的分类地位。 采用液体扩散法,选用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绿脓杆菌、八叠球菌、隐球菌、白色念珠菌、Mucor miehei (TÜ 284)和Streptomyces viridochromogenes (TÜ57) 8株受试菌进行抑菌活性的筛选,结果22%的菌株显示出对至少一种受试菌具有抑制作用(抑菌圈Æ ³ 8 mm)。根据菌株的形态特征和抑菌活性特点,选择M024、M028、M042、M083、M086、M095、M097、M124、M134和M226 10株链霉菌进行化学筛选。考察了8种培养基和4种培养条件,结果发现菌株M095在Meat extract培养基、pH 6.5、28℃和95 r/min条件下,菌株M097在Meat extract培养基、pH 7.8、 28℃、95 r/min(条件Ⅰ)和M2+培养基、pH 7.8、 35℃、110 r/min(条件Ⅱ)条件下,可供进一步研究。 对菌株M095(24 L规模)和M097(Ⅰ为30 L规模,Ⅱ为14 L规模)进行发酵,采用乙酸乙酯提取和柱层析分离纯化次级代谢产物,通过ESI-MS、EI-MS、1H-NMR和13C-NMR等波谱解析,鉴定出次级代谢产物的结构。发现菌株M095产生一抑菌活性很强的化合物全霉素,首次证实该全霉素具有抑制丝状真菌的作用;菌株M097主要产生10个化合物,其中8个具有不同程度的生物活性,另外两个化合物中,Aloesaponaria Ⅱ为首次从微生物野生菌株(wild strain)中获得,化合物Cui D为一新结构的蒽醌类化合物。 经分子鉴定,初步认为本实验分离的7株活性海洋链霉菌分属于4个链霉菌类群,结合生理生化、形态特征和培养特征分析,认为菌株M095可能为灰色链霉菌的变种,M097可能为球孢类群中的一个新种。
Resumo:
本文以山东近海野生和养殖牙鲆Paralichthys olivaceus(T.& S.)为研究对象,采用同工酶电泳和随机扩增多态性DNA(RAPD)两种方法,进行了群体遗传学研究;另外,用PCR扩增了牙鲆、桂皮斑鲆Pseudorhombus cinnamomeus(T.& S.)、石鲽Kareius bicoloratus,Basilewsky和大菱鲆Psetta maxima 4种鲽形目鱼类mtDNA 16s rRNA基因区的部分片段,采用生物信息、学方法构建了鲽形目分子系统树。主要结果如下:1.首先建立了适于牙鲆同工酶分析的水平淀粉凝胶和垂直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系统;对获得的牙鲆15种同工酶基本酶谱进行了生化遗传分析,进而对自然和养殖群体的生化遗传结构进行了分析,共记录了29个基因座位,发现了9个多态座位。2.野生群体的生化遗传参数多态基因座位比例(31.O%)、等位基因平均数(1.38)和群体平均杂合度(0.0802)都明显高于养殖群体(24.1%,1.28,O.0788);在野生群体中有9个多态基因座位,而养殖群体仅7个多态基因座位;其中,除了Cat和Idhp-1(仅养殖群体)(P < 0.05)有显著差异、Ldh-C(P < O.01)完全偏离Hardy-Weinberg定律外,其余多态座位基因频率均符合Hardy-Weinberg遗传平衡定律。野生和养殖群体的遗传相似性系数(I)为0.9877,它们的遗传距离(D)是0.0124;两群体间的遗传分化系数G_(st)为0.0681,D_m为0.01,表明总变异中的6.8%的遗传变异产生于群体间的基因差异。3.采用11个随机引物对20个野生个体和24个养殖个体进行了RAPD群体遗传多样性分析,分别扩增出88条和86条DNA带,片段大小在200-2500bp之间,平均每个引物扩增的带数是7.8-8.0。两个群体的多态座位比例分别是43.2%和34.9%,平均杂合度是0.2739和0.2255,而Shannon遗传多样性指数表明两群体的遗传变异中有88.12%的遗传变异来自种群内,只有11.88%的变异来自群体间。遗传分化指数G_(st)的结果也验证了Shannon遗传多样性指数的结果:总群体的遗传变异中约有12%是由两群体间的基因差异产生的。4.本文对牙鲆两个群体的同一批样品分别采用经典的同工酶方法和RAPD方法进行了较系统的比较分析。发现,RAPD所显示的多态性要比同工酶的高得多,因为大部分RAPD的变异是源于非编码区和重复DNA,可以遍布整个基因组,而同工酶仅是功能基因的产物,只表现编码区的变异。因此,自然选择在同工酶编码区的作用要多于RAPD标记。在遗传相似性系数(I)和遗传距离(D)上,RAPD的分析结果与同工酶的分析结果也是有差异的,用同工酶分析两个群体遗传距离只有0.0124,而用RAPD研究可达0.0508。遗传分化指数的差异也很大,同工酶为0.0681,RAPD为0.1237。5.RAPD和同工酶的分析结果是类似的,即自然群体的多态座位比例和平均杂合度要比养殖群体高,降低幅度在同工酶中界于1.7~22.3%之间,在RAPD中则界于15.9~19.2%之间。这充分证明了养殖群体的遗传多样性水平已有明显的丧失,值得我们注意。6.构建了鲽形目鱼类mtDNA 16S rRNA基因的分子系统树。通过分子克隆法将牙鲆、桂皮斑鲆、大菱鲆和石鲽mtDNA 16S rRNA目的基因片段连接到质粒载体上,经MegaBACE测序仪测序,分别获得了590、595、582和590bp序列,通过生物信息学方法对其进行了序列分析和核酸变异比较,结合NCBI上6种鲽形目鱼类的同源序列探讨了这4种鱼类在鲽形目中的遗传分化和分子系统进化,构建了系统树,其中,桂皮斑鲆的16S rRNA基因在系统树中的位置与物种形态资料的系统演化不相符,而其它三种很好地呈现了它们在鲽形目中的系统位置。同时,可以看出mtDNA 16S rRNA基因片段可以构建一个相对准确的树,特别是NJ树和ML树比较接近,更为客观一些。由比对序列获得的物种之间的遗传距离也基本可以反映种、属、科间的不同变异水平。
Resumo:
近几十年来,国内沿海地区频繁发生食用织纹螺中毒事件,并导致数十人死亡,这一问题得到了政府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但是,由于织纹螺毒性变化很大,毒素来源不清楚,因此很难预测食用织纹螺中毒事件的发生,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对食用织纹螺中毒事件的有效监测和管理。目前,对于中国沿海有毒织纹螺体内河豚毒素(tetrodotoxin, TTX)的来源还未见过系统研究。本文选取中国沿海常见的半褶织纹螺(Nassarius semiplicatus)、纵肋织纹螺(N. variciferus)和拟半褶织纹螺(N. semiplicatoides sp. nov.)作为实验对象,从毒素的微生物来源与食物链来源这两个角度分别展开研究,以探讨织纹螺体内 TTX 的可能来源,为提出相应的预防管理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首先,我们先后从曾发生过中毒事件的江苏盐城和连云港采集了织纹螺样品,通过小鼠生物测试法和液-质联用分析技术(LC-MS),对织纹螺的毒性和毒素组成进行了测试和分析,分离培养了织纹螺体内及其生活环境中的细菌,应用河豚毒素单克隆抗体酶联免疫检测方法(ELISA)对细菌的产毒情况进行了测试,并通过 16S 核糖体(rRNA)部分基因序列测定对细菌种类进行了初步的分析。研究发现,采自江苏盐城和连云港的半褶织纹螺的毒性分别约为 2 MU/g 和 200 MU/g 组织,体内的毒素成分是河豚毒素及其同系物。从盐城的半褶织纹螺及其生活环境分离的菌株中随机挑出 14 个菌株中,9 个菌株河豚毒素检测结果呈现阳性。从连云港高毒性半褶织纹螺消化腺中分离到的 45 个菌株中,阳性菌株有 21 个。但是,有毒菌株毒素含量较低,毒素含量范围是 15-184ng/g。通过 16S rDNA 部分序列的测序结果发现,大部分有毒菌株与弧菌属(Vibrio)的细菌在遗传序列信息上比较相近。其余有毒菌株分别与希瓦氏菌属(Shewanella)、海单胞菌属(Marinomonas)、黄杆菌属(Tenacibaculum)、动性菌属(Planococcus)、发光杆菌属 (Photobacterium)和气单胞菌属(Aeromonas)的遗传序列比较相近。其中与海单胞菌属、动性菌属和发光杆菌属亲缘关系较近的产毒细菌是首次报道。这一研究表明织纹螺体内及其生活环境中的存在产河豚毒素的细菌,但由于产毒素的量较低,因此可能在织纹螺体内河豚毒素的产生和累积过程并不发挥主要作用。 织纹螺作为一类腐食性的海洋动物,也有可能通过进食含有河豚毒素的生物而累积河豚毒素。对此,我们开展了高毒性半褶织纹螺的室内培养实验,以及河豚毒素在不同种类织纹螺体内的累积和排出的模拟实验,并定期采样,通过液相色谱与串联质谱联用技术(LC-MS/MS)对织纹螺体内河豚毒素及其同系物的含量变化情况进行了分析。室内培养实验发现,从连云港赣榆县采集的高毒性半褶织纹螺,在实验初期,体内毒素含量呈下降的趋势,但从 7月上旬开始,毒素含量突然快速上升,与连云港赣榆县野外采集的织纹螺的毒素含量表现出相似的变化趋势。河豚毒素在不同种织纹螺体内的累积和排出的模拟实验发现,通过投喂高毒性的河豚鱼肝脏(毒性为5×103 MU/g),纵肋织纹螺在一段时间内能够快速累积少量的河豚毒素。当停止投喂有毒河豚鱼肝脏后,毒素含量会快速下降。而在曾导致中毒事件的拟半褶织纹螺中,投喂有毒河豚鱼的肝脏后,其体内毒素含量只有缓慢增加。但在投喂无毒的河豚鱼肝脏后,其毒性却出现了快速增加的现象,这与该地区野外样品的毒性变动状况类似。这些发现显示高毒性半褶、拟半褶织纹螺体内的河豚毒素应当不是食物链累积的结果,而可能是由其自身产生。并且,毒素含量的变化具有一定的生物节律,有可能与产卵、繁殖等自然节律相关。 通过对半褶、纵肋和拟半褶织纹螺的研究工作可以认为,产河豚毒素的细菌不是织纹螺体内河豚毒素的主要来源,并且毒素也不是来自其摄食的食物,推测可能主要是由织纹螺自身产生。织纹螺所表现出的河豚毒素含量的季节性变化,极有可能与产卵、繁殖等自然节律相关,这些发现为预防和管理食用织纹螺中毒事件提供了科学依据。但是,本研究并未完全阐明织纹螺体内河豚毒素的来源,对于织纹螺体内河豚毒素的确切来源以及河豚毒素的代谢和转化机制,还有待于更加深入地研究工作。
Resumo:
为研究鄂霍次克海天然气水合物区沉积物古菌、甲烷厌氧氧化古菌和硫酸盐还原细菌的多样性分布,我们以PCR技术为基础构建mcrA、dsrAB和古菌16S rRNA 基因文库。对所获得的序列进行系统进化和统计学分析发现:鄂霍次克海古菌类群主要为Marine Benthic Group D (MBG-D)、Marine Benthic Group B (MBG-B)、Marine Crenarchaeotic Group I(MG- I),另外少量古菌16S rRNA基因序列为Anaerobic Methanotrophs 2c(ANME-2c),主要分布在LV39-25H岩心的表层沉积物中。LV39-40H岩心表层的古菌群落结构与其他六个层位古菌群落结构相比有着显著的差异。mcrA基因序列主要为催化甲烷厌氧氧化的古菌ANME-2(c和d簇),在所研究的各个层位的沉积物中均广泛分布。少量的ANME-1(a簇)发现于LV39-40H岩心表层以下的沉积物中。产甲烷古菌数目不多,集中分布在LV39-25H岩心200cm和LV39-40H岩心180cm的沉积物中。dsrAB基因文库分析表明硫酸盐还原细菌种类丰富,表层沉积物中硫酸盐还原细菌多样性最高。在两个岩心所有层位的沉积物中都有一定数量的克隆属于DSS簇,它们可能与ANME共生催化甲烷的厌氧氧化作用。总之,所有数据表明在鄂霍次克海天然气水合物区存在着较活跃的甲烷厌氧氧化作用,揭示了参与甲烷厌氧氧化作用的微生物群落结构和多样性。 为研究东海内陆架闽浙沿岸泥质区不同深度沉积物中古菌群落垂向分布特征,通过古菌16S rRNA 基因文库共得到473个有效克隆50个OTUs (Operational Taxonomic Units)。16S rRNA基因序列系统进化和统计分析发现古菌分别归属于泉古生菌(Crenarchaeota)和广古生菌(Euryarchaeota),其中以Miscellaneous Crenarchaeotic Group(MCG)为主,仅含少量的MBG-B、South African Gold Mine Euryarchaeotic Group(SAGMEG)、 ANME-3、MG- I和MBG-D。该泥质区沉积物可能存在由ANME-3催化的甲烷厌氧氧化作用,同源序列分析表明其古菌群落分布与周边环境有较大联系。UniFrac与沉积物环境因子分析表明该泥质区古菌群落垂向分布与沉积物有机质含量和粒度变化密切相关。 通过对比发现,鄂霍次克海天然气水合物区甲烷厌氧氧化古菌主要为ANME-2和少量的ANME-1,而东海内陆架泥质区甲烷厌氧氧化古菌仅为极少量的ANME-3;鄂霍次克海天然气水合物区广古生菌和泉古生菌数量各占一半,主要为MBG-D、MBG-B、MG-I。东海内陆架泥质区沉积物古菌序列主要为泉古生菌(MCG)。海域类型的不同以及有机碳含量等环境因子的差异可能是这两个海域古菌群落结构差异的主要原因.
Resumo:
利用PCR-DGGE技术对长江口外低氧区海域和黄海冷水团海域的细菌群落组成进行了分析。 长江口外低氧区海域的细菌群落组成分析结果为:对获得的25条DGGE条带进行了克隆、测序,所得到的序列进行了系统进化分析(细菌16S rRNA基因V3区序列),分别归属于4个细菌类群: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拟杆菌门(Bacteroides)、厚壁菌门(Firmicutes)和蓝细菌门(Cyanobacteria)。其中有16条分别与变形细菌亚群的γ和δ-Proteobacteria相似。通过时空分析发现,低氧水体的细菌群落组成与非低氧水体的组成是不同的。低氧水体的优势菌群是拟杆菌门(Bacteroides)中的Flavobacteria。 黄海冷水团海域的细菌群落组成和优势菌群分析结果为:细菌16S rDNA V3区特征片段经DGGE分离、条带切割,共得到24条DGGE条带,克隆、测序后,将所得序列进行系统进化分析,分别归属于2个细菌类群:变形细菌门(Proteobacteria)和拟杆菌门(Bacteroides)。在24条序列中有16条分别与变形细菌亚群的γ和δ-Proteobacteria相似,有5条与拟杆菌门相似。通过时空分析发现,10月份(冷水团存在期),冷水团内部水体的细菌群落组成包括γ-Proteobacteria、δ-Proteobacteria和Bacteroides,而冷水团外部的水体的细菌群落组成包括γ-Proteobacteria和Bacteroides。冷水团内部水层的优势菌群为γ-Proteobacteria。4月份虽然冷水团没有形成,但是所调查的海域海水温度都不高,在7℃-12℃范围内,所以4月份所有站位,不管是底层的还是总的的细菌群落组成都与10月份冷水团内部(海水温度低于10℃)水体的相同,与10月份冷水团外部(海水温度大于19℃)的不同。
Resumo:
赤潮也称红潮,通常是指由于一些海洋浮游生物在水体中过度繁殖或聚集而使海水变色的现象。赤潮特别是有害赤潮造成了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给水产养殖业和滨海旅游业造成了巨大损失,并可直接危害人类健康。研究赤潮,进而预防和控制赤潮,首先要对引发赤潮的生物种类进行准确鉴定并对自然水域的赤潮生物进行监控,并建立赤潮藻的快速鉴定与检测方法。本文分别对几株赤潮微藻进行了形态和系统进化分析,并探讨了荧光原位杂交在赤潮检测中的应用。 分别对5株分离自中国沿海不同水域的中肋骨条藻[Skeletonema costatum (Greville) Cleve]类似种 (SK-BH、SK-FQ、 SK-HH、SK-DH和SK-XM) 进行光镜和扫描电镜观察,并PCR扩增了转录内间隔区 (含5.8S rDNA)(ITS) 和核糖体大亚基 (D1-D2)区 (LSU),获得的序列与其它已报道的骨条藻的同源序列进行了进化分析,以探讨5株骨条藻与已报道的骨条藻之间的进化关系。5株骨条藻在形态上各不相同,其中,只有1株 (SK-XM)被鉴定为中肋骨条藻,而其余4株皆与已报道的骨条藻的形态学特征不符。ITS树和LSU树具有不同的拓扑结构,并表明5株骨条藻至少分属3个不同的种。遗传距离分析提示了在地理距离上靠近的种,在进化上也可能靠近。此外,还可以观察到这5株藻之间的细微的形态学“进化”关系。所有结果表明了中国沿海骨条藻属种的多样性。 对1株分离自赤潮水域的裸甲藻 (Gymnodinium)类似种进行了形态学分析,并探讨了该藻与裸甲藻、凯伦藻(Karena)、旋沟藻(Gyrodinium)、下沟藻(Karlodinium)和共生甲藻(Symbiodinium)的进化关系。光镜观察表明该藻具有裸甲藻的一些典型的形态学特征,而我们没能获得细胞形态保存完好的电镜样品;进化分析初步鉴定该藻为一种共生甲藻。 获得了赤潮异湾藻[Heterosigma akashiwo (Hada) Hada]的LSU和ITS序列,设计了以胞质rRNA和胞核rDNA为靶序列的特异性探针,建立了赤潮异湾藻的全细胞和细胞核荧光原位杂交技术,对探针的特异性进行了验证,并考察了杂交信号和检测率在整个细胞周期的变化情况。探针能分别使整个细胞和细胞核呈现明亮的绿色荧光。探针是特异性的,不与其它受试藻进行交叉反应。杂交信号在整个细胞周期内变化不明显,且检测率为70%–80%。整个检测过程不到1 h,能实现赤潮异湾藻的快速、准确、特异和半定量检测。 获得了海洋原甲藻(Prorocentrum micans Ehrenberg)的LSU和ITS序列,设计了以胞质rRNA为靶序列的特异性探针,建立了海洋原甲藻的全细胞荧光原位杂交技术,并对探针的特异性进行了验证。探针能使整个细胞呈现强烈的绿色荧光。探针不与其它受试藻种进行交叉反应,表明是特异性的。
Resumo:
栉孔扇贝是我国传统的海水养殖品种,但自1997 年以来,养殖扇贝陆续爆发的大规模死亡,不但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而且严重影响了该产业的健康发展。目前,虽然针对扇贝养殖环境、病原以及养殖技术等方面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工作,提出了许多防病治病的措施,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由于引起养殖扇贝病害的病原和发病原因的多样性,大量使用抗菌素和农药后造成病原微生物抗药性的提高以及对环境造成的严重破坏,贝类养殖业要摆脱病害的困扰,必须开辟新的疾病防治途径。 从扇贝自身的免疫防御因子入手,筛选和克隆参与免疫防御的功能基因,尤其是一些新颖的具有抗菌活性的分子,对于深入探讨扇贝的免疫防御机制,指导扇贝的遗传改良和抗病品系的培育具有重要的意义;另一方面,可对抗菌效应物实现重组表达,开发新型的病害预防治疗制剂,取代目前普遍使用的抗生素和化学药物。抗菌效应物是机体在免疫应答过程中产生的多肽类物质,对侵入生物体内的细菌、病毒具有很强的免疫杀灭作用,对抗菌效应物的研究有助于深入了解机体先天性免疫防御的机制。 本研究在同源克隆策略的基础上,从利用构建的Genome Walking 文库中克隆到了栉孔扇贝核心组蛋白群的全长序列,该串联重复序列全长5671bp,包括各一个拷贝的组蛋白H4, H2B, H2A 和 H3。所有的核心组蛋白在3’侧翼序列均具有与其在细胞周期进化模式相关的特征结构,即两个不同的终止信号:发卡结构和至少一个多聚腺苷酸信号序列(AATAAA)。在5’区域的起始密码子上游37–45 bp处的保守的CAP位点(5’-PyCATTCPu-3’)存在于除H2B外的每一个基因中;规则的TATA 和CAAT元件也在核心组蛋白群中的个别的基因中找到。在H2B 和H2A基因的启动子区域,对于定位转录起始位点非常重要的元件(5’-GATCC-3’)也相对保守; 在H2B启动子区域存在着与其特征序列(5’-GGAATAAACGTATTC-3’)相似性很高的序列结构5’-GGATCGAAACGTTC-3’。增强子序列只发现存在于H4 和 H3基因中,其序列结构与组蛋白增强子序列(5’-TGATATATG-3’)基本匹配。在组蛋白基因群中存在着一些保守的序列和重复结构表明组蛋白基因的进化是采取“生与死的进化模 式”并伴随着强的纯化选择压力,使得该基因群变异较少以保持其基本功能。同时,利用18S rRNA做参照,探讨了H2A 和H2B作为分子系统进化分析的潜在分子标记,表明组蛋白H2A 和H2B可以作为分子系统进化分析得候选分子,它们在区分近缘种的分辨率上表现出了更高的灵敏度。该研究结果为进一步定性软体动物组蛋白重复单位提供了基础。 在脊椎动物中,组蛋白H2A通过特异性剪切其N末端产生新颖的抗菌肽的形式来参与宿主的免疫应答反应,在软体动物中是否存在同样的机制还未有研究报道。本研究利用上述克隆的H2A基因研究了其在病原胁迫下的表达变化规律并对其N末端39aa进行了重组表达和抗菌活性分析,以期为开发和利用软体动物的新颖的抗菌肽提供理论依据。半定量RT-PCR发现血细胞中H2A 的mRNA 在微生物感染前后的表达量没有任何显著的变化,表明H2A本身并不直接参与对病原的清除过程或者说病原微生物并不能诱导H2A的表达。因此,我们推测该基因可能象脊椎动物一样以前体形式存在,经剪切后参与宿主的免疫应答过程,为此我们研究了H2A的N末端的抗菌活性。通过将与脊椎动物buforin I同源的H2A的N末端39aa克隆到毕赤酵母表达载体pPIC9K实现了该基因N末端的重组表达。抑菌实验表明,重组产物具有广谱的抗菌活性,其对供试的革兰氏阳性菌藤黄微球菌表现出显著的抗菌活性,而对革兰氏阴性菌(鳗弧菌、亮弧菌)的抑菌活性则相对较弱;此外,重组产物对毕赤酵母GS115也表现出一定的杀菌活性,证明其具有抗真菌活性。上述研究结果证明组蛋白H2A的N末端是一种潜在的抗菌肽,但该抗菌肽是否参与机体的免疫应答过程需要进一步的深入研究。
Resumo:
用平板画线法从患病栉孔扇贝(Chlamys farreri)体内分离到了一种原核生物(简称QDP)。QDP可以在改进的液体培养基MEM(含2.2%NaCl,5%小牛血清)和脑心浸液(含2.2% NaCl)中生长;菌落在显微镜下(150×)为无色、透明的小点状;革兰氏染色阴性;菌体为圆形或近似圆形。QDP在发育过程中有两种状态,一种为未成熟阶段,直径小于100nm;另一种为成熟阶段,直径变化很大,最小约60nm,最大可达4µm以上。较小的个体有拟核、核糖体和新月状的空泡,未见细胞壁;较大的个体有细胞壁,胞内大部分被空泡充满,未见拟核和核糖体。栉孔扇贝组织超簿切片电镜观查证实QDP的存在。QDP的密度随着生长发育时间的不同而有所变化,繁殖高峰期密度较大。 建立了密度梯度离心结合滤膜过滤分离技术,优化人工培养条件。最适生长温度为23℃,最适生长pH值为7.4,最适生长盐度相当于细胞培养液所需的盐浓度(0.85%NaCl)。 提取的QDP核酸能被RNase A 降解,且没有检测到DNA。以PCR、RT-PCR扩增其16SrRNA基因序列片段,PCR反应没有扩增出扩增子,而RT-PCR则扩增出了16S rRNA基因序列片段,经测定其序列全长度为1430bp,经与GENEBANK中的16S rRNA片段比较分析,与6种不同科的微生物的同源率最高的为95%-95.47%。 采用温度梯度和病原浓度梯度回归感染实验方法,较为系统地研究了QDP的致病性。研究结果表明:QDP对栉孔扇贝有强烈的致病作用,高温(23℃以上)是其致病的必要条件,证实DQP是栉孔扇贝大规模死亡的病原体之一。
Resumo:
近年来,世界沿海国家有害赤潮发生的频率、规模及危害都有上升趋势,有害赤潮已经成为重要的近海环境问题之一。要有效防范有害赤潮带来的危害效应,建立和发展可靠、有效的赤潮监测手段非常重要。目前,对于赤潮藻种的监测主要依靠显微观察的方法,在实际应用中经常遇到困难。首先,亲缘关系相近的物种在形态上差异很小,如甲藻门亚历山大藻属的一些种类,仅细胞壁上个别甲片的结构有细微差别,并且这些形态学指标还容易受环境条件及生长阶段的影响。另外,这种以形态学为基础的分析方法,分析速度慢、耗时长,对操作人员的要求较高,难以满足浮游植物种群动力学监测“量大、连续”的要求。因此,本研究将分子生物学的技术和方法应用于赤潮监测,力求提高赤潮藻种鉴定的准确性和检测工作的效率。 亚历山大藻是一类重要的有害赤潮藻,该藻属中一些产毒特性差别很大的藻种,单从表形特征难以明确区分,从而限制了基于形态观察的监测技术的应用。本研究中,我们尝试应用分子生物学技术与方法,开展了该藻属藻种分子鉴定和荧光原位杂交检测方法的研究。在亚历山大藻的分子鉴定方面,我们采用了核糖体RNA基因(rDNA)序列分析的方法,首次测定了9株分离自中国沿海的(以及实验室保有的其它两株)亚历山大藻的rDNA序列全长,其中包括核糖体小亚基(SSU)rDNA、大亚基(LSU)rDNA、5.8S rDNA及内转录间隔区(ITS)区序列。序列分析结果显示,这些藻株包含了5种核糖体类型,分别是塔玛复合种亚洲温带(Temperate Asian)核糖体类型(TSC-TA),塔玛复合种西欧(West European)核糖体类型(TSC-WE),相关亚历山大藻(A. affine)核糖体类型(AF),微小亚历山大藻(A. minutum)葡萄牙(Portugal)核糖体类型(M-PO)和微小亚历山大藻新西兰(New Zealand)核糖体类型(M-NZ)。将测获的rDNA序列划分为若干保守性不同的区段,分别进行系统发育分析(结合GenBank数据库中保存的其它亚历山大藻相关序列)。结果显示,LSU rDNA D1-D2区是对该藻属藻种进行分子鉴定和系统发育研究的较好区段。同时,为解决建立亚历山大藻克隆培养的困难,我们应用单细胞rDNA序列分析方法,对亚历山大藻单个细胞直接进行了种类鉴定。结果表明,该方法适用于不同生活史阶段的亚历山大藻。 在亚历山大藻的检测技术方面,我们进一步扩展和完善了针对完整细胞的荧光原位杂交检测方法。首先,通过对不同核糖体类型藻株rDNA序列信息的对比分析,针对各自特异的序列位点,设计了特异性rRNA标记探针。经荧光原位杂交实验检验,实现了对5种核糖体类型亚历山大藻的特异性标记。其中,针对WE、M-PO及M-NZ核糖体型的特异性探针为首次获得,另外两个探针是针对TA和AF核糖体类型rRNA新的位点所设计。同时,对影响探针标记效果的诸多因素进行了分析和探讨。此外,在2007年春季长江口海域赤潮调查中,首次应用特异性核酸探针和荧光原位杂交检测方法,调查了该海域亚历山大藻的丰度。结果表明,在4月4日-4月10日的样品中,亚历山大藻达到了较高的密度,最高密度达到103cells/L。同时发现,实验中样品的保存方法有待改进。随后的研究表明,盐醇固定方法及多聚甲醛/甲醇固定方法,可以较好的保持rRNA不被降解并适宜杂交(至少3个月时间)。 总之,本研究首次测定并分析了11株亚历山大藻(9株分离自中国沿海)的rDNA全序列信息。在此基础上,获得了5种核糖体类型亚历山大藻的特异性rRNA标记探针,其中3种为首次获得。另外,实验证明,单细胞rDNA分析技术和荧光原位杂交检测方法,在自然水体中亚历山大藻的直接鉴定及丰度调查中,均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这一工作为我国近海亚历山大藻的鉴定和检测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方法学基础,希望对该藻赤潮的监测工作有推动作用。 关键词:亚历山大藻 遗传探针 rRNA rDNA 荧光原位杂交 系统发育
Resumo:
Rossby波是地球物理流体动力学中非常重要的一种波动,海洋斜压长Rossby波在海洋动力过程中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它维持并影响强西边界流,是海盆内能量传播的主要机制,它所携带的变异信号从大洋的东边界传播到内部,对海气耦合系统起到很重要的作用。热带印度洋是季风爆发的源地,对季风的年际变化具有重要影响。研究热带印度洋对理解季风变率和提高季风预测水平有重要的科学和应用价值。 本文利用TOPEX/Poseidon等高度计资料、美国国家海洋数据中心(NODC)的世界海洋图集(WOA05)长期气候态水文资料、美国Scripps海洋研究所的上层海温资料、中国Argo资料中心提供的Argo资料、美国国家环境预测中心(NCEP)的海表面温度、FSU(Florida State University)月平均风场和海气界面热通量等观测数据,全面分析了热带印度洋低频Rossby波的基本特征,并深入研究了低频Rossby波的生成机制及其对上层海洋热结构的影响。 采用相关分析等统计方法,结合1.5层约化重力模式,研究了热带南印度洋低频Rossby波的生成机制。结果表明: (1)热带南印度洋低频Rossby波分为东边界扰动产生的Rossby波和南印度洋中部风强迫Rossby波;东边界激发的为自由Rossby波,沿12°S波速大约13 cm/s,向西最远传播到80°E左右,之后被局地变量调整;强迫Rossby波在西传的过程中不断加强,波速较快,沿12°S能超过20 cm/s; (2)东边界扰动由印度尼西亚贯通流(ITF)导致的地转调整过程引起;内区风强迫Rossby波生成和加强的关键区为(70°E–95°E,15°S–5°S);显著的西传Rossby波同太平洋上的厄尔尼诺/南方涛动(ENSO)事件紧密相连,ENSO通过大气的遥驱动机制激发热带南印度洋低频Rossby波; (3)作为东边界低频变量扰动的一个重要因子,ITF的变化与ENSO事件密切相关,总的来讲,El Niño年ITF偏弱,La Niña年ITF偏强,这与前人的研究结果一致;但它在ENSO的不同位相时期,存在一定差异,并具有夏季锁相特征:El Niño事件发生年的春季到秋季,ITF偏强,夏季最强;从El Niño盛期(冬季)到次年秋季,ITF持续偏弱,夏季最弱。上述夏季锁相特征与夏季风的强弱变化相对应。La Niña期间情况相反。 西南印度洋(SWIO)(50°E–75°E,15°S–5°S)以及苏门答腊-爪哇沿岸地区是海表面高度异常(SSHA)和海表面温度异常(SSTA)相关显著的区域,表明内部海洋动力过程在次表层和表层变量的相互关系中起重要作用。本文以2006–2008年期间三个连续的同El Niño或者La Niña同时发生的正印度洋偶极子(IOD)事件为背景,基于Argo观测资料研究了表层和次表层IOD的演变以及二者的区别和联系,并首次采用垂直模态分解方法探讨了Rossby波对上层海洋热力结构影响的动力学特征,得到如下主要结论: (1)在热带印度洋,海洋动力过程一般主要由第一和第二低阶垂直斜压模态控制,而第一斜压模态处于主导地位——在SWIO海区,第一斜压模态运动的方差解释率为第二模态的2–3倍,在赤道和东南印度洋也达到2倍左右;另外,赤道印度洋地区高阶斜压模态运动对该地区的海洋动力过程也具有一定的贡献; (2)低频斜压Rossby波能影响海洋的垂直层结,尤其是强暖Rossby波使同第二斜压模态运动紧密相连的海洋上层层结减弱,加强第二斜压模态的贡献量,导致上层各等压线向下垂直位移增大,最终通过垂直混合过程调整上层海洋的热力结构;而低频斜压冷Rossby波会加强上层垂直层结,抑制该层内变量变化,因此第二斜压模态的贡献依然很小; (3)表层IOD和次表层IOD分布形态不同:表层东部冷异常主要集中在东南印度洋Sumatra-Java沿岸,次表层冷异常基本关于赤道对称;表层西部暖异常基本关于赤道对称,而在次表层赤道以南海温扰动强度远远大于赤道以北; (4)正IOD事件中,东南印度洋冷SSTA首先出现于Java沿岸,沿岸东南风引起的潜热释放增加以及沿岸上升流是该初始冷异常建立的主要机制,与之相关的SSTA东西梯度加强大气环流变化,并进一步强迫随后的海洋运动;1–2个月后,SST冷异常中心北跳到Sumatra沿岸并向西扩展,同时不断增强,其中Sumatra沿岸上升流、来自赤道印度洋的冷Kelvin波及其反射的西传冷Rossby波是这一演变过程的动力机制,而沿岸上升流起决定作用。
Resumo:
冷泉是指温度接近于海水,而以高于周围水环境浓度的烃类化合物(主要为甲烷)、硫化物或二氧化碳为主要成分,受地质构造或压力梯度作用渗出沉积物表层的流体。对冷泉沉积物中微生物群落的调查,有助于认识该极端环境中某些生理未知微生物类群的功能并理解微生物活动对整个系统的影响。 本文对从鄂霍次克海冷泉区采集获得的沉积物样品按深度划分得到的11个断层中的6个断层进行了总基因组的提取,利用16S rDNA作为分子标记,构建克隆文库并结合总有机碳、总氮、硫等环境因子对该样品中的细菌和古菌群落结构沿沉积物断层的分布情况进行研究,结果显示该沉积物中的细菌和古菌均具有高度多样性且显示出明显的成层分布: 1.细菌群落主要来自10个细菌门,优势门类为绿弯菌、未定门JS1、γ-、δ-变形菌,同时还发现浮霉菌、未定门OP8、放线菌、酸杆菌、拟杆菌、疣微菌的存在。我们还在分布于表层沉积物δ-变形菌类群中发现了占该层群落15%以上的SRB(硫酸盐还原菌)类群,这强烈提示着该沉积物环境中存在着AOM(甲烷厌氧氧化)过程。 2.古菌类群主要划分为DSAG、MBG-D、MCG、MGI、MBG-A和MHVG等类群。其中MBG-D类群沿断层的垂直分布与沉积物中硫含量表现出相似的变化趋势,这提示MBG-D类群可能参与该环境中硫相关的地质化学过程。
Resumo:
本研究以双壳纲、翼形亚纲、珍珠贝目、扇贝超科的栉孔扇贝(Chlamys farreri )、海湾扇贝(Argopecten irradians)和牡蛎超科巨蛎属(Crassostrea)的长牡蛎(C. gigas)、葡萄牙牡蛎(C. angulata)、熊本牡蛎(C. sikamea)、香港巨牡蛎(C. hongkongensis)和近江牡蛎(C. ariakensis)5种牡蛎及异齿亚纲、帘蛤目、帘蛤科的紫斑文蛤(Meretrix pethechialis)为研究对象,系统的研究了以上物种的线粒体基因组全序列的特点。并以线粒体12个蛋白质编码基因的序列,在氨基酸和核苷酸水平上构建了软体动物的分子系统发生树。本研究旨在为利用线粒体基因组全序列全面构建软体动物分子系统发生树,为软体动物的系统发生和进化研究提供一种新的思路和前期基础工作,本研究主要内容分为以下三个部分: 一、栉孔扇贝和海湾扇贝线粒体基因组序列分析及分子系统发生研究 采用Long-PCR技术扩增了栉孔扇贝和海湾扇贝线粒体全基因组,利用步移法结合文库构建的测序策略获得了线粒体基因组的序列。海湾扇贝线粒体全基因组长度为16,211 bp,栉孔扇贝接近全序列长度为20,789 bp。两个基因组都编码35个基因,包括12个蛋白质编码基因,2个rRNA和21个tRNA。与典型的动物线粒体基因组相比,两个基因组都缺少一个蛋白质编码基因atp8和2个trnS, 在海湾扇贝基因组中有1个trnF的重复,而在栉孔扇贝基因组中有1个trnM的重复。基因排列比较显示,尽管海湾扇贝、栉孔扇贝和巨扇贝分类学上属于同一扇贝科,但是它们的线粒体基因排列非常不同。在四种扇贝中,虾夷扇贝与栉孔扇贝的基因排列顺序非常相似;即使排除tRNA的比较,栉孔扇贝和海湾扇贝基因组仅仅共享三个小的基因块;而海湾扇贝与巨扇贝仅有一个相同的基因块。在所有的系统发生分析中,四种扇贝稳定的系统发生关系得到强有力的支持,海湾扇贝较其他三种扇贝较早的分化出来;栉孔扇贝比其他两种扇贝与虾夷扇贝亲缘关系更近。贝叶斯法和最大似然法分析都支持扇贝超科的单系发生。 二、巨蛎属牡蛎线粒体基因组全序列分析及分子系统发生研究 采用Long-PCR扩增技术和步移法结合文库构建的技术策略获得了巨蛎属C. gigas、C. angulata、C. sikamea、C. hongkongensis和C. ariakensis 5种牡蛎线粒体全基因组序列,并于GenBank已公布的美洲牡蛎C.virginica序列进行比较研究。C. gigas、C. angulata、C. sikamea、C. hongkongensis和C. ariakensis线粒体全基因组长度分别为18,225 bp、18,225 bp、18,243 bp、18,622 bp和18,414 bp,都长于C. virginica基因组17,244 bp的长度。本研究的5种牡蛎线粒体基因组都编码39个基因,包括12个蛋白质编码基因,2个rRNA和25个tRNA。与典型的线粒体基因组相比,都缺少一个蛋白质编码基因atp8,有trnM、trnK和trnQ 3个tRNA基因的重复,更特别的是基因组中的rrnL分为两段,这在其它线粒体基因组中未见报道,有一个重复的rrnS;而C. virginica基因组编码37个基因,与其他牡蛎相比,没有trnK和trnQ重复,只有一个rrnS。基因排列比较显示,巨蛎属的5种牡蛎C. gigas、C. angulata、C. sikamea、C. hongkongensis和C. ariakensis基因排列完全一致,而与C. virginica的基因排列相比仍然有较大的差别,有多个tRNA发生易位。系统发生分析显示,C. gigas和C. angulata首先聚在一起,然后与C. sikamea聚为一支。C. hongkongensis和C. ariakensis聚成一支。C. virginica为单独的一支。系统树清楚的显示出C. gigas和C. angulata以及C. hongkongensis和C. ariakensis非常近的亲缘关系,这也是长期以来,牡蛎分类学上的经典问题,有学者认为C. gigas和C. angulata为同一物种,线粒体基因组的数据显示C. gigas和C. angulata可能达到不同物种的差异。传统分类上的“近江牡蛎”的“白蚝”和“赤蚝”,线粒体序列差别明显,完全支持两种牡蛎新种名的制定。 三、紫斑文蛤线粒体基因组全序列分析及分子系统发生研究 采用Long-PCR扩增技术和步移法结合文库构建的技术策略获得了紫斑文蛤线粒体基因组全序列。该基因组全长19,567 bp,编码36个基因,包括12个蛋白质编码基因,2个rRNA和22个tRNA。与典型的线粒体基因组相比,缺少一个蛋白质编码基因atp8和1个trnS, 有1个trnQ基因的重复。基因排列比较显示,双壳类的基因排列在低的分类阶元时相对保守。在帘蛤科中,紫斑文蛤M. petechialis和菲律宾蛤仔V. philippinarum共享四个完全一致的基因块,两个大的基因块是cox1-L1-nad1-nad2-nad4L-I 和 cox2-P-cob-rrnL-nad4-H-E-S2-atp6-nad3-nad5,另两个小基因块只包括tRNA基因。在以氨基酸序列构建的分子系统树中,帘蛤科紫斑文蛤与菲律宾蛤仔首先聚在一起,然后,它们与A. tuberculata形成一个进化枝。这一枝与H. arctica结合起来,支持异齿亚纲单系发生。
Resumo:
深海生物圈有着不同于陆地和浅海的典型特点,例如高压、低温、永久黑暗及寡营养,并且深海微生物具有特殊的代谢途径及庞大的生物量,这使得深海成为一个巨大的有待开发利用的生物资源宝库。 本文研究的样品分别取自东太平洋E272站位(12°36’39"N, 104°19’28"W)和西太平洋Ph05-5站位(16°04’93"N, 124º34’48"E)。E272站位距离东太平洋13°N海隆45km,水深3 191m;而Ph05-5站位地处西菲律宾海盆,在黑潮源区附近,位于西太平洋暖池区边缘,水深3 382m,并且Ph05-5岩芯一共包含了五个明显的火山灰层。 本文采用了末端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T-RFLP)和16S rRNA 基因文库分析的方法在小尺度上对东太平洋E272站位的沉积物样品进行细菌群落结构的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沉积物细菌群落结构在小尺度上存在明显的垂直变化。系统进化分析表明,该沉积物样品的细菌多样性较高,共包含9个主要的门类,包括变形菌门、绿弯菌门(绿色非硫细菌)、浮霉菌门、酸杆菌门、放线菌门(高G+C革兰氏阳性菌)、拟杆菌门、硝化螺旋菌门、以及两个待定的门类OP8和TM6。其中变形菌门细菌是一类在海洋中非常常见的细菌,广泛分布于各个海洋环境,在我们的文库当中发现了变形菌门的三个纲,包括α-、-、-变形菌纲。本项研究充分表明该沉积物环境中具有较高的细菌多样性,在小尺度上细菌群落垂直分布明显,其结果也可从侧面反映深海沉积物近表层处的环境条件在小尺度上的垂直变化显著。 对西太平洋暖池区沉积物样品的细菌群落的研究也采用16S rRNA 基因文库分析的方法。系统进化分析表明该沉积物样品细菌的多样性相对较低,一共包含了六个不同的门类,包括变形菌门、浮霉菌门、放线菌门、厚壁菌门(低G+C革兰氏阳性菌)、绿弯菌门、酸杆菌门。在这个沉积物样品中也发现了变形菌门的三个纲包括α-、-和-变形菌纲。聚类分析和系统进化分析都表明表层的细菌群落同其它8层的细菌群落存在明显的差异,并且其它8层包括5个火山灰层和3个远洋粘土层的细菌群落结构差异不大,推测火山灰成分不仅对火山灰层的细菌群落产生影响,而且可能通过扩散对整个沉积物的微生物群落结构都产生影响。表层可能由于沉积时间较晚所以受影响相对较小或表层本身不同于较深层次的理化条件而使表层群落存在较大差异。 对东、西太平洋不同环境下的两个深海沉积物样品的细菌多样性进行比较,结合其它研究发现变形菌门细菌在不同深海环境中都普遍存在,是深海不同环境的广适类群。另外,两个环境中的细菌多样性存在很大差异,东太平洋沉积环境中的细菌多样性要远高于西太平洋沉积环境中的细菌多样性,推测其最可能的原因是西太平洋沉积物火山灰成分对细菌群落的影响,致使其细菌群落与东太平洋远洋粘土沉积物细菌群落产生很大差异;另外,不同洋区的环境差异也应该是造成细菌群落差异的一个重要方面。
Resumo:
Two biological aerated filters (BAF) were setup for ammonia removal treatment of the circulation water in a marine aquaculture. One of the BAFs was bioaugmented with a heterotrophic nitrifying bacterium, Lutimonas sp. H10, where the ammonia removal was not improved and the massive inoculation was even followed by a nitrification breakdown from day 9 to 18. The nitrification was remained stable in control BAF operated under the same conditions. Fluorescent in situ hybridization (FISH) with rRNA-targeted probes and cultivable method revealed that Lutimonas sp. H10 almost disappeared from the bioaugomented BAF within 3 d, and this was mainly due to the infection of a specific phage as revealed by flask experiment, plaque assay and transmission electron observation. Analyses of 16S rRNA gene libraries showed that bacterial groups from two reactors evolved differently and an overgrowth of protozoa was observed in the bioaugmented BAR Therefore, phage infection and poor biofilm forming ability of the inoculated strain are the main reasons for bioaugmentation failure. In addition, gazing by protozoa of the bacteria might be the reason for the nitrification breakdown in bioaugmented BAF during day 9-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