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 resultados para NB


Relevância:

10.00% 10.00%

Publicador:

Resumo:

姚安岩体和马厂箐岩体属哀牢山-金沙江富碱侵入岩带的组成部分,位于NW-WNW向哀牢山-金沙江深大断裂东侧。姚安岩体主要为正长斑岩,马厂箐岩体主要为花岗斑岩两岩体化学成分上具有富碱、高钾的特点。岩石富轻稀土和Rb、Sr、Ba、Th、La等大离子亲石元素而亏损Nb、Ta和Ti等高场强元素。岩石的Rb/Sr、La/Nb和Ba/Nb以及LREE/HREE比值高,铕异常不明显,ISr值偏高,εNd值偏低。研究表明:(1)姚安岩体和马厂箐岩体形成于喜山期大陆弧伸展环境。两岩体的岩浆均起源于富集地幔(EMII),其壳幔混合特征,主要是俯冲带地幔楔内壳-幔物质源区混合的结果;(2)尽管姚安和马厂箐岩体在成岩构造背景、成岩时代、成岩方式和源区特征以及成分上高碱富钾等方面具相似性,但它们在岩性和组成上仍存在较大差异。这种差异可能是由源区物质部分熔融程度不同,以及岩浆结晶时温压和氧逸度等条件的不同所造成;(3)金矿化主要与相对高温、低压和高氧逸度的碱性系列岩浆活动有关,而铜矿化则主要与相对低温、高压和低氧逸度的碱性-亚碱性过度系列岩浆活动有关。

Relevância:

10.00% 10.00%

Publicador:

Resumo:

攀西地区的太和花岗质岩体和赋存超大型钒钛磁铁矿矿床的辉长岩体在空间上共生,成因上均与峨眉山地幔柱头的上升密切相关。太和花岗质岩体主要由超碱质花岗岩和石英正长岩及少量正长岩组成;富含高场强元素并具高Ga/Al值(3.74~5.63),显示典型A型花岗岩的特征。花岗岩、正长岩和辉长岩的Nb/Ta和Zr/Hf值与洋岛玄武岩(OIB)的相应比值近似。花岗质岩石具较低的87Sr/86Sr初始值(0.7025~0.7049)和正的εNd(t)值(1.9~3.5),与辉长岩的值相近[(87Sr/86Sr)i=0.7049~0.7052;εNd(t)=2.4~3.3]。太和花岗质岩体的εNd(t)为正值,显示地幔柱来源的底侵玄武质岩浆对其形成起主要作用。辉长质和花岗质岩石具相似的钕同位素组成,表明其母岩浆来自于同一源区。我们认为太和花岗质侵入体主要由底侵于下地壳的玄武质岩浆分异出的花岗质熔体侵位及随后经结晶分异而形成。因此,晚古生代时幔源岩浆底侵造成的地壳增生在峨眉山大火成岩省中表现极为显著。

Relevância:

10.00% 10.00%

Publicador:

Resumo:

大平掌矿区细碧岩-石英角斑岩建造为典型的双峰式火山岩组合,缺失SiO_2为52%~61%之间的中性火山岩。火山岩的TiO_2含量低及其它岩石化学特征、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均表明这套火山岩很可能形成于岛弧环境。不相容元素N-MORB标准化型式以Ba、Nd、Sm相对富集和Nb、Sr、Ti的相对亏损为特征,其中Ba 富集和Nb亏损更是岛弧火山作用的主要特征之一。大平掌矿区细碧岩具非常低的 Nb/Y(<0.15)和Zr/TiO_2(<0.01)比值,石英角斑岩的低Zr/TiO_2和Nb/Y特征以及Zr/Y比值(3.34~4.23)、(La/Yb)_N比值(0.47~2.50)变化范围都可以反映出火山岩形成于岛弧环境。大平掌火山岩的Sr、Nd同位素特征与世界上典型岛弧火山岩的Sr、Nd特征相似,其岩浆来源于亏损地幔,且经受地壳混染和(或)海水热液蚀变的影响。岩石中富含的放射成因铅也与岛弧环境密切相关。因此,大平掌铜多金属矿床的形成很可能受岛弧环境下的双峰式火山作用控制。

Relevância:

10.00% 10.00%

Publicador:

Resumo:

通过ICP-MS等分析方法对贵州小山坝铝土矿中伴生元素的研究,发现该矿床TiO2、Ga、Ge、Sc、Nb、Li和REE等有用伴生元素在铝土矿矿体中均有较高富集,其含量大多接近或超过了工业综合利用标准,具有较大的经济价值,特别是矿区富铁铝土矿石中Ga和Sc等含量异常高。贵州铝土矿资源丰富,其伴生元素在铝土矿冶炼过程中所产生的赤泥中更为富集,因此,贵州铝土矿综合利用前景十分巨大,这些元素潜在的经济价值,在某种程度上,甚至会超过主导产品氧化铝的价值。开展铝土矿中镓等伴生有用元素的分布及赋存状态的研究,对于镓等稀散元素在特殊地质地球化学环境中超常富集机制、矿产资源综合价值的重新认识评估和矿产资源的综合利用将十分重要,不仅可为铝工业注入新的活力,增加新的经济增长点,而且还可以解决大量赤泥堆放和利用问题,同时获得较大的社会效益与环境效益。

Relevância:

10.00% 10.00%

Publicador:

Resumo:

地幔柱活动是固体地球各圈层间大规模物质交换一相互作用和大陆垂向增生的重要机制,可能导致岩石圈大规模隆升、伸展、甚至大陆裂解.由于地幔柱来源深、温度高,其上涌可以导致其自身、软流圈和岩石圈地幔广泛的减压部分熔融.短时间内产生巨量玄武岩浆,连续的玄武岩浆补给为大规模岩浆成矿作用提供必要的物质条件;强烈的岩浆活动还会启动地壳内部大规模热液循环,为地壳成矿物质的活化-迁移-热液成矿创造有力的环境条件和驱动力;巨量的溢流玄武岩本身具有很高的Cu、Ni、PGE(铂族元素)等元素背景值,为后期的热液活动成矿提供了物质基础.因此,地幔柱成矿主要包含岩浆成矿系列(Ni-Cu-(PGE)硫化物矿床、铬铁矿床、钛磁铁矿床、Nb-Ta-REE矿床),热液成矿系列和后期热液成矿系列(最典型的是自然铜矿床).有关的矿床是全球Ni和PGE的主要来源,Fe、Cu、Ti、REE、Nb等元素的重要来源.

Relevância:

10.00% 10.00%

Publicador:

Resumo:

以猪草河剖面和羊儿坝剖面为例,进行硅质岩的PGE与微量元素等地球化学分析,结果表明:槽区硅质岩中的PGE异常受控于硅质岩中火山物质(蚀变成粘土矿物)的多少,PGE与Se、Rb、Cs、Ti、Cr、Zr等具有良好的相关性;猪草河剖面远离陆源区,沉积厚度大,更靠近火山活动区域,接受火山粗碎屑物质的量多;羊儿坝剖面远离火山活动中心,主要接受了火山灰等细碎屑物质,更接近陆源区,受一定量的陆源碎屑物质影响。根据Cr/Co、Nb/Ta、Pd/Ir-Ni/Cu及Ni/Pd-Cu/h对岩浆性质的约束,当时岩浆性质为基性玄武岩。根据La-Y-Nb图解和Th-Hf-Ta图解的进一步约束,表明当时的火山岩浆性质为钙碱性的火山弧玄武岩。

Relevância:

10.00% 10.00%

Publicador:

Resumo:

胶北煌斑岩分别采自龙口、烟台和威海地区,包括拉辉煌斑岩、斜闪正煌岩和角闪煌斑岩,煌斑岩K—Ar全岩年龄变化于89.3~169.5Ma,为晚中生代岩浆活动的产物。在岩石化学组成上,SiO2=42.02%~54.95%,以钙碱性系列为主.岩石以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LILE)(Ba,U,K,Th)和LREE,亏损高场强元素(HFSE)(Nb,Ta和Ti)为特征,Mg^#=33.9~53.9,Eu/Eu^*=0.71~0.89,^87Sr/^86Sr初始比值0.707642~0.709791,εNd(t)为-17.6~-10.4,^206Pb/^204Pb=37.588~38.431,^207Pb/^204Pb=15.423~15.531,^206Pb/^204Pb=17.204~18.179。表明煌斑岩源自俯冲陆壳(扬子下地壳)在地幔源区发生交代作用时形成的富集型地幔的部分熔融体.考虑到煌斑岩具有大陆边缘弧玄武岩的特征,我们认为煌斑岩在成因上同样与古大洋板块的俯冲作用有关,为碰撞后弧岩浆作用形成的脉岩。

Relevância:

10.00% 10.00%

Publicador:

Resumo:

胶东地区脉岩属碱性超基性岩系(Na2O+K2O=4.67%~5.43%;SiO2=36.70%-39.99%),岩性为单一的橄榄辉石岩。从主量元素(包括CIPW标准矿物组成)和过渡元素组成来看,该岩系近似原始岩浆组成。电子探针结果显示:橄榄石为富镁质橄榄石(贵橄榄石)(Fo=71—90),单斜辉石为透辉石(次透辉石为主)。岩石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K、Rb、Sr、Th和Ba),但不具有高场强元素(Nb、Ta、Zr和Hf)的亏损,表明岩石形成于大陆板内环境。为地幔橄榄岩低度部分熔融(3.4%)的产物。同时,它具有大陆边缘弧的特性。暗示其为一种滞后型弧岩浆作用的产物。稀土元素特征显示,岩石强烈富集LREE,而相对亏损HREE,暗示了源区的富集特性。Eu/Eu^+=0.89—1.00,总体不表现明显的负Eu异常,暗示斜长石不是主要的分馏矿物相。结合板内碱性岩石的矿物结晶顺序认为,本区岩浆分馏以较弱的橄榄石分馏为主。

Relevância:

10.00% 10.00%

Publicador:

Resumo:

位于义敦岛弧南端的中甸岛弧已成为我国又一重要的斑岩铜矿产地,其中雪鸡坪中型斑岩铜矿床产于西斑岩带,普朗超大型斑岩铜矿床产于东斑岩带。详细对比研究了这两个斑岩铜矿床矿床地质,含矿斑岩的岩石化学、地球化学以及年代学等特征,认为:①两者的元素组成非常相似,如稀土配分形式均为轻稀土元素富集型,亏损重稀土元素和Y,富集Sr、K、Rb、Ba、Th等大离子亲石元素,亏损Nb、Ta、Zr、Hf、置等高场强元素,显示了埃达克岩的地球化学特征,表明它们可能是俯冲的甘孜-理塘洋壳部分熔融的产物,并受到地壳物质的混染;②中甸岛弧的结构及时空演化保持了义敦岛弧的共性,发育完整的沟-弧-盆体系,其中东斑岩带属于外弧,而西斑岩带属于内弧,中斑岩带及零星分布的属都蛇绿混杂岩产于弧间盆地。

Relevância:

10.00% 10.00%

Publicador:

Resumo:

湘东北中生代发育以辉绿岩和煌斑岩类为代表的基性岩脉,属陆内拉斑玄武岩属于碱性系列。岩石富集LREE,δEu负异常不明显,其形成主要受软流圈地幔部分熔融作用制约。煌斑岩类微量元素总体上具有洋岛玄武岩(OIB)岩浆源区特征,富集Nb、P、Cs而K、Rb、Sr、U、Th等富集程度不明显,Ta、Nb略有富集。辉绿岩类表现出Na、Nb、Ti亏损,但LILE并不富休,反映地壳染程度的增强。基性岩脉形成于陆内拉张带的构造环境,岩浆活动未受到中生生代大洋板块俯冲的影响。基性岩脉在时、空及物质组成上与湘南玄武质岩石基本一致,属于整个湘东南岩石张拉-减薄带的一部分。

Relevância:

10.00% 10.00%

Publicador:

Resumo:

对赣西北三个地区基性岩脉的地质地球化学特征进行了研究,并初步讨论了基性脉岩的成岩方式和源区性质。基性岩脉包括闪斜煌斑岩,辉绿岩和橄榄录玢岩。微量元素相对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而亏损高场强元素,具有Nb,Ta和Ti异常。武山煌班岩稀土元素总量高,明显富集轻;益口辉绿岩稀土元素总量低,略微富集轻稀土元素,上高橄榄辉绿玢岩介于两者之间,三者都无明显的铕异常,结合基性脉岩的地球化学分析可知,三者的岩石化学变化受到部分熔融和分离结晶所控制,武山煌斑岩和上高橄榄辉绿玢岩明显发生分离结晶作用,而隘口辉绿岩主要受部分熔融作用影响。其源区可能为与俯冲流体有关的富集地幔,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Relevância:

10.00% 10.00%

Publicador:

Resumo:

湘东北基性岩脉以K2O/Na2O<1,K2O+Na2O在3.03-5.57之间为特征。属陆内拉斑玄武岩系列,部分煌斑岩属于碱性系列,岩石富LREE,δEu负异常不明显,其形成主要受软流圈地幔部分熔融作用制约,岩石微量元素总体上具有富集地幔(EMⅡ型)洋岛玄武岩(OIB)特征,富集Nd,P,Cs,b,Sr,U,Th等富集程度不明显,Ta,Nb略有富集,湘东北的北部地区基性岩脉虽表现出Ta,Nb,Ti亏损,但LILE并不富集,可能反映地壳混染程度的增强,基性岩脉的特质组成与湘东南玄武岩类岩石基本一致,推测两者应具有同一个地幔源区,依据侵入关系和区域对比,认为湘东北基性岩脉的形成是早白垩世以后晚燕山期岩石圈拉张-减薄作用产物,湘东北基性岩脉所处的构造环境应属于整个湘东南岩石圈伸展-减薄带的一部分。

Relevância:

10.00% 10.00%

Publicador:

Resumo:

湘东北中生代基性岩脉可以分为煌斑岩和辉绿岩两类,前者形成于136.61Ma,后者形成于86.18Ma,与华南中生代主要拉张时期相对应。岩石富集LREE,Eu负异常不明显,其形成主要受地幔部分熔融作用制约。早期煌斑岩类微量元素和Sr、Nd同位素总体上具有富集地幔(EMⅡ型)洋岛玄武岩(OIB)特征,富集Nd、P、Cs,而K、Rb、Sr、U、Th等富集程度不明显,Ta、Nb略有富集,具有软流圈地幔上涌地幔热柱玄武岩岩浆源区性质,表现出软流圈地幔上涌部分熔融的成岩特点。晚期辉绿岩类表现出Ta、Nb、Ti亏损,但LILE并不富集,反映地壳混染程度的增强,具有大陆拉张带(裂谷初期)形成的玄武岩岩浆源区性质,为岩石圈地幔部分熔融形成。二者具有不同的岩浆源区性质,从早期到晚期岩浆源区向上迁移并致使部分陆 物质混入,反映由热点式拉张到岩石圈伸展-减薄的作用过程。

Relevância:

10.00% 10.00%

Publicador:

Resumo:

汝城盆地基性火山岩系由辉绿岩、玄武岩和玄武质火山碎屑岩组成,属于低钾拉斑玄武岩系。基性火山岩系具有同一岩浆源区。岩石微量元素出现弱的LILE富集和Ta,Nb,Ti的亏损。强不相容元素比值反映岩浆源区明显偏离原始地幔组分,具有富集型异常地幔岩浆源区特征。岩浆源区同时受到地壳物质混染和来自先前消减残留板片流体或熔体交代的双重改造作用。在陆内拉张构造条件下富集型异常地幔岩浆源区的部分熔融是制约汝城盆地基性火山岩形成的主要因素。

Relevância:

10.00% 10.00%

Publicador:

Resumo:

汝城盆地基性岩由辉绿岩、玄武岩和玄武质火山碎屑岩组成,属于低钾拉斑玄武岩系。玄武岩全岩K—Ar年龄为128.4±4.2Ma,辉绿岩全岩K—Ar年龄为112.1±3.2Ma。元素地球化学分析表明,火山岩系具有相同的岩浆源区,其形成以部分熔融方式为主。岩石微量元素出现大离子亲石元素(LILE)的富集和Ta、Nb、Ti的亏损。强不相容元素比值反映岩浆源区明显偏离原始地幔组分,具有富集型地幔岩浆源区特征。岩浆源区受到地壳物质混染和来自消减残留板片析出流体或熔体交代的改造作用。汝城盆地基性岩形成于陆内拉张带(初始裂谷)构造环境,其强烈拉张时期与华南南岭地区的主要拉张时期(120Ma)相对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