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5 resultados para Bothrops otavioi sp nov.
Resumo:
Wu-Han Xiao, Jian-Guo Wang and Lian-Xiang Li (2002) Taxonomic studies of parasitic nyctotherans from Chinese Anura amphibians III. Wichtermania. Zoological Studies 41(1): 69-76. This paper describes 6 new species belonging to the genus Wichtermania from Anura amphibians distributed in southern China. The 6 species are Wichtermania multigranularis sp. nov., W. oviformis sp. nov., W vesiformis sp. nov., W. reticulatis sp. nov., W granuliformis sp. nov., and W obliquoides sp. nov. The characteristics for diagnosis of the 6 new species are described in this paper.
Resumo:
Six species of Phallodrilinae are reported from Hainan Island in southern China. The mesopsammic Aktedrilus yiboi sp. nov. is new to science. It is characterized by a combination of (1) small, straight, conical, strongly cuticularized penis sheaths, (2) posterior prostate glands being associated with the most ectal parts of the atria, and (3) small spermathecal ampulla. Bathydrilus ampliductus Erseus, 1997 is recorded for the first time since it was originally described from Australia's Northern Territory.
Resumo:
论文以线粒体细胞色素b 基因对裂腹鱼属鱼类的两个分布广泛的物种 (灰裂腹鱼Schizothorax griseus 和光唇裂腹鱼Schizothorax lissolabiatus)进行了谱系地理学研究;对灰裂腹鱼进行了物种分化研究;对光唇裂腹鱼进行了地理变异研究;并进一步对横断山区分布的裂腹鱼属鱼类进行了谱系地理学研究;整理了中国境内伊洛瓦底江水系分布的裂腹鱼属鱼类。对灰裂腹鱼和光唇裂腹鱼的谱系地理学研究结果表明:1、来自不同水系的灰裂腹鱼和光唇裂腹鱼个体间存在明显的遗传差异,两个物种各自不呈单系;灰裂腹鱼和光唇裂腹鱼同域分布的个体有共享单倍型的情况;北盘江、牛栏江、乌江和元江的个体在系统树上有较近的亲缘关系。2、对灰裂腹鱼进行了重新描述并对来自于不同水系被认为是灰裂腹鱼的标本进行了查看,结果表明:灰裂腹鱼分布于金沙江下游及其支流;分布于澜沧江的,过去被认为是灰裂腹鱼的种类代表裂腹鱼属鱼类一新种——裸腹裂腹鱼Schizothorax nudiventris sp. nov.;分布于南盘江的过去被认为是灰裂腹鱼的种类代表一新种——异鳔裂腹鱼Schizothorax heterophysallidos sp. nov.;分布于北盘江的过去被认为是灰裂腹鱼的种类代表一新种——北盘裂腹鱼Schizothorax beipanensis sp. nov.。3、本研究还陈述了光唇裂腹鱼的各地理种群(怒江、澜沧江、元江、南盘江和北盘江)部分形态特征以及差异情况。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怒江和澜沧江个体在形态上无差异;澜沧江上游和下游个体在部分特征上表现出一定程度上的渐变异。4、横断山区裂腹鱼属鱼类的谱系地理学研究表明:系统树不支持裂腹鱼属鱼类亚属的划分;本属不同种类Cyt b 基因序列的最大遗传距离为11.2%;怒江和澜沧江的个体以较高的支持率聚成一单系;伊洛瓦底江水系与雅鲁藏布江的个体以较高的支持率聚成一单系;金沙江流域与元江、南盘江、北盘江的个体聚成一单系;晚中新世(9.5 Ma) 和早上新世(3.6 Ma)的青藏高原的强烈隆升可能是横断山区裂腹鱼属鱼类物种分化的重要时间;裂腹鱼属鱼类的演化是历史生物地理学过程中隔离分化假说的一个实例;横断山区的古河道向南入海可能有3 个方向,它们是雅鲁藏布-伊洛瓦底江方向、怒江-澜沧江方向、金沙江及其支流-红河方向(包括南盘江-红河);不支持长江第一湾为袭夺湾的观点,古金沙江入古红河可能不经剑川-洱海一线;滇中、滇东北水系发育复杂。5、本研究还对中国境内伊洛瓦底江水系分布的裂腹鱼属鱼类进行了整理。认为本地区裂腹鱼属鱼类共8 种(包括2 新种):南方裂腹鱼Schizothorax meridionalis、奇异裂腹鱼Schizothorax heteri sp. nov.、独龙裂腹鱼Schizothorax dulongensis、软刺裂腹鱼Schizothorax malacathus、少鳞裂腹鱼 Schizothorax oligolepis、吸口裂腹鱼Schizothorax myzostomus、细身裂腹鱼 Schizothorax elongatus 和白体裂腹鱼Schizothorax leukus sp. nov.。
Resumo:
记述了新疆准噶尔盆地北缘中中新世哈拉玛盖组的两种阿特拉旱松鼠化石:Atlantoxerus junggarensis和A. xiyuensis sp. nov.。依据新的化石材料将A. junggarensis特征进行了修订。新种A. xiyuensis颊齿较小,齿冠低;P4大于或等于M1/2; 次尖明显,原小尖弱小或无,后小尖强大、明显大于后尖且一般不与后边脊相连,通常无中附尖;m3无下前边尖和前齿带,无下中尖、下中附尖和下次小尖,下后脊粗壮、由下原尖伸向跟凹、不与下后尖相连,下内尖及下内脊发育。Atlantoxerus属最早的化石记录出现在中亚地区,推测它很可能起源于中亚,然后向西亚、欧洲和北非地区扩散。依据伴生动物群和相关古植物的研究成果推测,Atlantoxerus属可能生活在温暖湿润的环境中。随着晚新生代全球气温变冷,该属的分布渐趋收缩,分异度减小,表明了其地理分布与温度变化密切相关。同时推测,温度对其生存的影响似乎比湿度更大。
Resumo:
急流牙甲族Sperchopsini属于鞘翅目Coleoptera牙甲科Hydrophilidae的水牙甲亚科Hydrophilinae,共包括五属,即水龟虫属 Hydrocassis、革牙甲属 Ametor、Sperchopsis、Anticura、Cylomissus,世界共计有25种,我国分布有2属18个种。 本文回顾了水甲虫、牙甲科以及急流牙甲族的研究简史;综述了水甲虫在分类学、保护生物学、形态学、遗传学、分子生物学等方面研究进展,总结了水甲虫与生态因子的关系以及水甲虫作为生态系统健康指示物的可行性。还简要介绍了昆虫分子系统学,以及细胞色素氧化酶亚基I(COI)和rDNA内部转录间隔区(ITS)在昆虫学研究中的应用。 通过对收集到的700余号急流牙甲族的标本观察和分类研究,发现了一新种(内蒙水龟甲Hydrocassis mongolica sp.nov.)。并且对已知全部种类重新作了描述,特别是长茎革牙甲 Ametor elongatus雄性外生殖器部分,首次对7个种类(长茎革牙甲 Ametor elongatus、粗革牙甲 Ametor scabrosus、帝水龟甲 Hydrocassis imperialis、伪舟水龟甲Hydrocassis pesudoscapha、条纹水龟甲Hydrocassis scapulata、舟水龟甲 Hydrocassi scapha、四川水龟甲Hydrocassis sichuana)的雌性个体进行了描述。编制了急流牙甲族的分属、分种检索表。 采用支序分类学的方法对中国急流牙甲族种类的系统发育关系进行探讨。结果显示革牙甲属内的A. latus、A. rudesculptus、A. rugosus 及A. scabrosus 构成单系(不包括A. elongates),支持皱革牙甲A. rugosus和A. latus属于革牙甲属。水龟虫属内H. anhuiensis、H. baoshanensis、H. lacustris、H. pseudoscapha、H. scaphoides、H. scapulata、H. sichuana、H. taiwana、H. uncinata、H. schillhammeri构成一个单系。水龟虫属包括两大类群,一类群包括H. anhuiensis、H. lacustris、H. scapulata、H. sichuana 、H. taiwana,另一类群包括H. baoshanensis、H. scaphoides、 H. schillhammeri 、H. uncinata。两类群的不同之处在于后一类群的阳基侧突上有一齿状凸起。 测序了H. scapulata、H. sichuana和H. mongolica雌雄各一个个体的COI和ITS2序列。全部的COI基因序列为828bp,编码275个氨基酸。H. scapulata的ITS2序列有446bp,H. sichuana的有456bp,H. mongolica的有455bp。用MEGA 3.1计算比对距离(pairwise distances)和构建邻近系统树。结果显示对于COI,种内的比对距离分别是0(H. scapulata)、0.008(H. mongolica)、0.004(H. sichuana),种间的比对距离在0.024-0.045之间。对于ITS2,种内的比对距离分别为0.005(H. scapulata)、0(H. mongolica)、0.007(H. sichuana),种间的比对距离在0.028-0.047之间。H. sichuana和新种间的比对距离在0.024-0.037(COI)和0.044(ITS2)。比对距离揭示出种内低于0.008,种间在0.024-1.078之间。因而,它们之间应该是种间关系而不是种内的关系。COI数据集和ITS2数据集所构建的系统树存在一定的差异,前者显示四川水龟甲和条纹水龟甲是姐妹种,后者显示新种和条纹水龟甲是姐妹种。总之,在内蒙古自治区发现的为一新的物种。
Resumo:
放线菌是一种重要的微生物资源,广泛分布于自然界中。已经发现的微生物来源的生物活性物质中,由放线菌产生的约占三分之二。从我国云南省不同地方的土壤样品中分离到多株有潜在生物活性的放线菌,本文对从西双版纳原绐森林土壤样品中分得的JX-47菌株着重进行了研究,用形态观察、化学分类及分子分类等多项分类的方法确定了该菌株的分类地位,为链霉菌一新种,命名为Streptomyces autolyticus sp nov.。从该菌株的发酵液中分离得到三个化合物,用各种光谱实验鉴定了它们的结构式。这三个化合物均属于Ansamycin类抗生素;其中一个为新化合物,命名为autolytimycin,并申请了国家发明专利(申请号为:00102982. 7)。初步的实验结果证明这些化合物具有细胞毒性和一定的抗病毒活性。同时,对分离到的JX-42、JX-45、JX-46菌性的分类地位和次生代谢产物进行了初步研究。根据形态特征和细胞壁的化学组成,JX-42和JX-46菌株被确定属于链霉菌属;JX-45菌株被确定属于小单孢菌属。从它们的发酵液中,共分离出10个化合物,并鉴定了结构。
Resumo:
本文综述了放线菌分类学研究的目的和作用,分析了放线菌分类学的历史和现状,介绍了当前放线菌多相分类研究中所采用的技术方法及适用范围。同时还重点介绍了极端高温、低温、高盐放线菌分离及分类研究的进展。从云南采集高温温泉水样、火山口土样,从云南、新疆等地采集雪山土样,从新疆、青海等地采集盐碱土样进行放线菌分离,对不同极端环境下的放线菌分离方法进行探讨,并对分离到的部分典型放线菌菌株采用形态特征、培养特征,生理生化测定,细胞化学组份分析,DNA G+C mol%和DNA同源性测定,以及16SrDNA全序列分析等相结合的多相分类技术进行系统的分类研究。从表型、基因型及系统发育三个不同层次对其分类地位进行了最终确定。其中,分离自云南洱源温泉的菌株YIM60013和腾冲火山口的菌株YIM60032分别确定为高温放线菌属的两个新种:白色高温放线菌(Thermoactznomyces albus sp. nov.)和云南高温放线菌(Termoactomyces yunnanensis sp. nov.);分离自新疆北疆地区的一株低温放线菌菌株,结合其形态特征、细胞化学组份及16S rDNA序列分析将其鉴定为链霉菌的一个新种,北疆链霉菌(Streptomyces beijiangensis sp. nov.);来自新疆盐碱土样的6株嗜盐放线菌菌株YIM90001-90006中,菌株YIM90001被命名为嗜盐普氏菌新种(Prauserella halophila sp. nov.),菌株YIM90005被 命名为脱卤普氏菌新种(Prauserella dehalogenans sp. nov.),菌株YIM90002和YIM90003鉴定为拟诺卡氏菌科中的链单抱菌新属Streptomonospora gen. nov.)和它的两个新种:菌株YIM90002定为盐生链单抱菌新种(Streptomonospora saline sp. nov.),菌株YIM90003定为白色链单抱菌新种(Streptomonospora alba sp. nov.);菌株YIM90004和YIM90006分别被确定为拟诺卡氏菌属的一个新种和一个亚种:新疆拟诺卡氏菌新种(Nocardopsi sxiniangensis sp. nov.)和嗜阿拉伯糖新疆拟诺卡氏菌亚种( Noocardiopsi sxiniangensis subsp.arabicus subsp.nov)。
Resumo:
为了筛选对靶基因LDLR和VCAM-1的表达具有调节作用的生物活性物质,建立了两个基于重组人细胞系的高通量的筛选模型,使用荧光素酶在96-孔版上来筛选对上述靶基因的表达具有调节作用的微生物代谢产物。模型之一是来自于人肝HepG2细胞系的重组L39细胞,用于筛选增加LDLR报告基因表达的生物活性物质,以期发现新的具有降胆固醇作用的药物。筛选之二为来源于细胞系ECV304的重组细胞株Nl-14,用于筛选抑制VCAM-1基因表达的活性物质,以期发现治疗风湿性关节炎等免疫性疾病治疗的药物。上述筛选系统均是稳定转染的细胞系,分别含有与荧光素酶报告基因相融合的LDLR或VCAM-1基因的转录调节元件。通过对6300株微生物的总计12600个样品的筛选,共发现和分离了17个活性化合物并进行了结构解析。其中两个被命名为Cladospolede D和Zelkovamycin的化合物被确定为新的化合物。由真菌 FO-6605的发酵液提取得到的一个化合物对LDLR报告基因的表达具有很强的上调作用,其SC200为1 Onmol/L a使用荧光标记的LDL检测到该化合物对于HepG2细胞膜上LDLR具有剂量依赖的增强作用。由真菌FO-5897的发酵液中分离到了一个已知的化合物Ascofuranone,该化合物曾经被报道具有降血脂抗肿瘤的活性。值得注意的是我们首次发现了该化合物同时具有抑制 VCAM-1报告基因表达和增强LDLR报告基因表达的作用,该发现有可能会对其降血脂作用的深入研究提供帮助。由海洋真菌FT-0012产生的化合物Cladospolede D为一个12-员环的大环内酷类的化合物,该化合物对两个测活系统均显示出无选择性的抑制作用形态学研究显示该真菌属于Cladosporiun属。另外一个由土壤放线菌K96-670产生的新化合物为一个环八肤类的化合物,经~1H~1-H COSY,~(13)C-H COSY,~(13)C-~1H HMQC, ~(15)N-~1H HMQC,~(15)-~1N HHMBC等波谱学研究得知该化合物的分子结构中含有六个非普通的氨基酸和两个普通氨基酸。该化合物对VCAM-I报告基因的表达显示出非常好的选择性的抑制活性,其IC50值为9.5ug/ml.形态学的研究表明该菌株属于链霉菌属。 在筛选过程中从来源于云南省西双版纳的土壤中分离到了一株编号为YIM1272的放线菌,经包括形态学、生理一生化和16S rDNA在内的分类学研究,确定该菌株为链霉菌属的一个新种,被命名为佩版纳链霉菌,(Streptomyces.bannaensis.sp.nov。
Resumo:
本文综述了放线菌分类学研究的意义和进展,分析了放线菌分类学研究特点及发展趋势;同时综述了嗜盐、嗜碱放线菌的研究进展,分析了嗜盐和嗜碱放线菌研究的重要性和意义。通过对采自渤海沿岸盐场、青海盐湖、张北盐湖、曲周、保定等地盐碱和高盐的样品进行嗜盐和嗜碱放线菌的分离,建立了适于嗜盐和嗜碱放线菌的分离培养条件;找到了广适性的嗜盐放线菌培养用培养基;发现了嗜盐放线菌多数耐碱的规律。采用形态培养特征、生理生化测定、细胞化学组分分析、DNA G+C mol%测定以及DNA同源性分析和165 rDNA序列为基础的系统发育分析等相结合的多相分类技术对分离得到的部分典型菌株系统地进行了分类研究,从表型、基因型和系统发育三个层次对其分类地位进行了确定。本研究发现嗜盐放线菌新属新种1个,为波状盐场放线菌新属新种(Actinoosalterria undulata gen.novsp.nov,嗜盐放线菌新种4个,分别是:沧州拟诺卡氏菌(Nocardiopsl's cangzhouensis sp.nov)、塘沽拟诺卡氏菌(Nocardiopsis tangguensis sp.nov、茶卡拟诺卡氏菌(NocardioPs沽chakaensis)和盐场链霉菌(Streptomyces salinarum sP.nov.);发现嗜碱放线菌新种2个,分别是;布尔津拟诺卡氏菌(NocardioPsis buerjinensis sp.nov)和城墙拟诺卡氏菌(Nocardiopsis rampartis sp.nov);另有2株嗜碱放线菌鉴定为达松维尔拟诺卡氏菌,2株嗜碱放线菌鉴定为产气味拟诺卡氏。论文研究中还初步建立了放线菌磷酸类脂高效液相色谱测定的方法与测定条件。
Resumo:
塔叶苔属(Schiffneria Steph.)建立于1894年。作者在研究中国标本时,发现一新种———Schiffneria yunnanensis C.Gao& W.Li sp.nov.。塔叶苔属的配子体为叶状体,生殖枝具茎叶返祖现象,应置于叶苔亚纲的叶状体无组织分化类群———带叶苔目(Pallaviciniales)之中。
Resumo:
异毛虫科(Paraonidae)和海稚虫科(Spionidae)是环节动物门(Annelida),多毛纲(Polychaeta)中两个常见的科,其成体在海洋生态系统尤其是海洋底栖动物群落中占有重要地位。中国近海异毛虫科和海稚虫科种类极为常见,在潮间带和潮下带均有分布。但由于此两科种类个体小,采集和鉴定困难,在中国一直没有系统的分类学研究。 本论文选择异毛虫科和海稚虫科为研究对象,以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海洋生物标本馆馆藏的3000余号成体标本为主要研究材料,结合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对全国各海域的补充采集标本和从其它单位借用的标本,在认真阅读相关文献和比对某些种类模式标本的基础上,首次对此两科的中国种类进行了全面系统的分类学和地理分布研究。结果如下: 1. 本文记述了中国海域异毛虫科4属18种,其中包括3新纪录种;海稚虫科16属39种,包括7新种,10新纪录种。各鉴定种类均进行了详细的分类学特征描述,并附有形态学结构图。对罕见种类的标本和保存状况较差、光学显微镜无法获得可靠分类学信息的标本进行了扫描电镜观察,并拍摄有电镜照片。 2. 对中国海域有关异毛虫科和海稚虫科种类记录进行了系统的分类学修订,澄清了部分种类特别是一些常见种类分类学研究中存在的错误和混淆。(1)通过大量阅读文献和反复比较检查标本,认为以前我国文献记录的海稚虫科奇异稚齿虫属的奇异稚齿虫Paraprionospio pinnata (Ehlers, 1901)实际包括3种,即扭鳃奇异稚齿虫Paraprionospio inaequibranchia (Caullery, 1914)、枫香树奇异稚齿虫Paraprionospio coora Wilson, 1990和冠奇异稚齿虫Paraprionospio cristata sp. nov.,其中扭鳃奇异稚齿虫和枫香树奇异稚齿虫在中国海属首次记录,冠奇异稚齿虫为一新种。枫香树奇异稚齿虫主要分布于黄海,其分布南界为121°30′ E, 34°30′ N, 扭鳃奇异稚齿虫分布于南海,其分布北界为114°00′ E, 21°45′ N,冠奇异稚齿虫分布区域较广,从长江口到南海的沿岸水域均有分布。奇异稚齿虫是分布在智利、南加利福尼亚、西墨西哥(可能还有安哥拉)的种,在我国海域未见分布。(2)将在我国北方沿海非常常见但长期被记录为鳞腹钩虫Scolelepis (Scolelepis) squamata (Müller, 1806)(海稚虫科)的标本重新鉴定为一个新种,即红纹腹钩虫Scolelepis (Scolelepis) daphoinos sp. nov.;鳞腹钩虫分布于北大西洋和地中海沿岸水域,在我国海域未见分布。(3)明确了中国海Prionospio steenstrupi复合体种类。此复合体所包含的种类在形态上十分相似,分类学研究时极易混淆。在已有的文献记录中,该复合体中国种类包括两种,玛氏稚齿虫Prionospio (Prionospio) malmgreni Claparède, 1870和西沙稚齿虫Prionospio (Prionospio) sishaensis Wu & Chen, 1964。本文将该复合体中国种类修正为5种,分别是包氏稚齿虫Prionospio (Prionospio) bocki Söderström, 1920、开普敦稚齿虫Prionospio (Prionospio) dubia Maciolek, 1985、太平洋稚齿虫Prionospio (Prionospio) pacifica sp. nov.、欢乐稚齿虫Prionospio (Prionospio) paradisea Imajima, 1990和西沙稚齿虫Prionospio (Prionospio) sishaensis Wu & Chen, 1964。现在大多数分类学者认为玛氏稚齿虫是一个不可鉴定种,该种的原始描述可能包括数种,且模式标本已丢失。(4)将中国海记录的矮小离稚齿虫Apoprionospio pygmaea (Hartman, 1961)更正为卡米拉离稚齿虫Apoprionospio kirrae Wilson, 1990;将中国海记录的科氏光稚虫Spiophane kroyeri Grube, 1860更正为深蓝光稚虫Spiophanes fuscatus sp. nov.。 3. 比较研究了中国海域异毛虫科和海稚虫科的区系特点,详细分析了两科中国海种类的组成。认为中国种类在区系组成上属于印度-马来区系,异毛虫科中国海特有种较少,仅2种,占该科中国种数的11%;而海稚虫科中国海特有种较多,共9种,占该科中国种数的23%。中国海异毛虫科种类组成和日本、俄罗斯附近水域的组成较为相似,中国海海稚虫科种类组成和日本、澳大利亚附近水域的组成较为相似。
Resumo:
近几十年来,国内沿海地区频繁发生食用织纹螺中毒事件,并导致数十人死亡,这一问题得到了政府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但是,由于织纹螺毒性变化很大,毒素来源不清楚,因此很难预测食用织纹螺中毒事件的发生,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对食用织纹螺中毒事件的有效监测和管理。目前,对于中国沿海有毒织纹螺体内河豚毒素(tetrodotoxin, TTX)的来源还未见过系统研究。本文选取中国沿海常见的半褶织纹螺(Nassarius semiplicatus)、纵肋织纹螺(N. variciferus)和拟半褶织纹螺(N. semiplicatoides sp. nov.)作为实验对象,从毒素的微生物来源与食物链来源这两个角度分别展开研究,以探讨织纹螺体内 TTX 的可能来源,为提出相应的预防管理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首先,我们先后从曾发生过中毒事件的江苏盐城和连云港采集了织纹螺样品,通过小鼠生物测试法和液-质联用分析技术(LC-MS),对织纹螺的毒性和毒素组成进行了测试和分析,分离培养了织纹螺体内及其生活环境中的细菌,应用河豚毒素单克隆抗体酶联免疫检测方法(ELISA)对细菌的产毒情况进行了测试,并通过 16S 核糖体(rRNA)部分基因序列测定对细菌种类进行了初步的分析。研究发现,采自江苏盐城和连云港的半褶织纹螺的毒性分别约为 2 MU/g 和 200 MU/g 组织,体内的毒素成分是河豚毒素及其同系物。从盐城的半褶织纹螺及其生活环境分离的菌株中随机挑出 14 个菌株中,9 个菌株河豚毒素检测结果呈现阳性。从连云港高毒性半褶织纹螺消化腺中分离到的 45 个菌株中,阳性菌株有 21 个。但是,有毒菌株毒素含量较低,毒素含量范围是 15-184ng/g。通过 16S rDNA 部分序列的测序结果发现,大部分有毒菌株与弧菌属(Vibrio)的细菌在遗传序列信息上比较相近。其余有毒菌株分别与希瓦氏菌属(Shewanella)、海单胞菌属(Marinomonas)、黄杆菌属(Tenacibaculum)、动性菌属(Planococcus)、发光杆菌属 (Photobacterium)和气单胞菌属(Aeromonas)的遗传序列比较相近。其中与海单胞菌属、动性菌属和发光杆菌属亲缘关系较近的产毒细菌是首次报道。这一研究表明织纹螺体内及其生活环境中的存在产河豚毒素的细菌,但由于产毒素的量较低,因此可能在织纹螺体内河豚毒素的产生和累积过程并不发挥主要作用。 织纹螺作为一类腐食性的海洋动物,也有可能通过进食含有河豚毒素的生物而累积河豚毒素。对此,我们开展了高毒性半褶织纹螺的室内培养实验,以及河豚毒素在不同种类织纹螺体内的累积和排出的模拟实验,并定期采样,通过液相色谱与串联质谱联用技术(LC-MS/MS)对织纹螺体内河豚毒素及其同系物的含量变化情况进行了分析。室内培养实验发现,从连云港赣榆县采集的高毒性半褶织纹螺,在实验初期,体内毒素含量呈下降的趋势,但从 7月上旬开始,毒素含量突然快速上升,与连云港赣榆县野外采集的织纹螺的毒素含量表现出相似的变化趋势。河豚毒素在不同种织纹螺体内的累积和排出的模拟实验发现,通过投喂高毒性的河豚鱼肝脏(毒性为5×103 MU/g),纵肋织纹螺在一段时间内能够快速累积少量的河豚毒素。当停止投喂有毒河豚鱼肝脏后,毒素含量会快速下降。而在曾导致中毒事件的拟半褶织纹螺中,投喂有毒河豚鱼的肝脏后,其体内毒素含量只有缓慢增加。但在投喂无毒的河豚鱼肝脏后,其毒性却出现了快速增加的现象,这与该地区野外样品的毒性变动状况类似。这些发现显示高毒性半褶、拟半褶织纹螺体内的河豚毒素应当不是食物链累积的结果,而可能是由其自身产生。并且,毒素含量的变化具有一定的生物节律,有可能与产卵、繁殖等自然节律相关。 通过对半褶、纵肋和拟半褶织纹螺的研究工作可以认为,产河豚毒素的细菌不是织纹螺体内河豚毒素的主要来源,并且毒素也不是来自其摄食的食物,推测可能主要是由织纹螺自身产生。织纹螺所表现出的河豚毒素含量的季节性变化,极有可能与产卵、繁殖等自然节律相关,这些发现为预防和管理食用织纹螺中毒事件提供了科学依据。但是,本研究并未完全阐明织纹螺体内河豚毒素的来源,对于织纹螺体内河豚毒素的确切来源以及河豚毒素的代谢和转化机制,还有待于更加深入地研究工作。
Resumo:
鲳属鱼类是鲈形目中具有很高经济价值的名贵鱼类,广泛分布于我国沿海。我国是鲳鱼产量最高的国家之一,仅1995年产量就达20.9万吨(中国渔业统计年鉴,1995),约占世界鲳鱼达的60%以上.近二、三十年来,由于受传统业资源的过度开发、近海资源不足以及海洋环境污染因素影响,我国四大渔业中的大、小黄鱼及带鱼资源相继衰竭,使年产约20万吨的鲳属鱼类在我国海洋渔业中占据越来越理要的地位,引起了国内外鱼类学家的广泛注意。然而,鲳属鱼类的分布和命名问题,长期以来,国内外专家学者众说纷绘纭、菲衷一是。本文总结的近二百年来有问中国鲳属鱼类分类研究的国内外文献资料,根据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历年(1951-1998)采集并收藏的以及新补充采集的鲳鱼标本,对我国沿海鲳属鱼类的外部形态(包括体形、体色、鳍、鳞片)、消化器官(包括牙齿、食道侧囊、胃、幽门盲囊、肠、肝)、呼吸器官、感觉器官、骨骼系统(包括脑颅、咽颅、脊椎骨、附肢骨骼)等生化特征作了系统地比较研究,并用支序分类学原理和方法分析了中国鲳属种间的系统发育关第,得到如下结果:1. 中国沿海鲳属鱼分共有5种:银鲳Pampus argenteus (Euphrasen,1788)、翎鲳P. punctatissimus (Temminck et Schlegel, 1845)、灰鲳 P.cinereus (Bloch, 1793) 、中国鲳P. chinensis (Euphrasen, 1788)和珍鲳P. minor Liu et Li, 1998, sp. nov,. 其中银鲳、灰鲳和中国鲳曾多次出现在我国近海地区性鱼类志和地方鱼类志中,本文对它们进物了准确的鉴定和描述,对翎属P. punctatissimus 进行了重新描述,在我国为新记录;论证了珍鲳P. minor为区别于鲳属其它独立有效的一新种。2. 形态学化较研究表明,5种鲳属鱼类在体形、体色、鳍棘、鳍条、牙齿、幽门盲囊、鳃耙、头后部侧线管、 头骨、脊椎骨、耳石等特征方面存在明显的种间差异,可作为鲳属鱼类分类的有效鉴别特征。3.中国沿海的中国鲳P. chinensis (Euphrasen,1788)与印渡洋的瑷鲳 P. ctous (Cuvier et Valenciennes, 1833)形态差异很小,认为P. atous (Cuivier et Valenciennes, 1833) 与P.chinensis (Euphrasen, 1788)可能为同一种,P. atous 应为P. chinesnsis 的同物异名。4.鲳属鱼类的肌浆蛋白酶(Pm)、酯酶(EST)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具有明显的种的特异性,乳酸脱氢酶(LDH)则无种间差异。青岛、上海、厦门和珠海4个取样地点的银鲳的Pm和EST酶谱完全相同,同样,上述4个取地点的瓴鲳Pmt EST 酶谱也完全相同,从生化学的角度证明我国各海区的银鲳的翎鲳各为同一个种。5.银鲳和翎鲳为广盐广域种,我国黄渤海、东海、台湾海峡和地海均有分布,而且种群数量最大;灰鲳和中国鲳分布于我国东海南部、台湾海峡中部以南和南海,为亚暖水种,种数量次之:珍鲳仅分布于台湾海峡南部的大陆沿岸及南海,为暖水种,其种群数量较小,在当在形成一定的渔汛。6.系统发育关系分析表明,中国鲳属鱼类构成一个单群,此属的共同离征有:1)成鱼无腹鳍;2)背鳍鳍条多于31枚;3)臀鳍鳍条多于30 枚;4)背鳍和臀鳍前部鳍条延长;5)下颌牙齿为三峰型; 6)食道侧囊1个;7)食道侧囊内乳突有放射状脚根;8)脊椎骨数目少、眼眶窝大、后颞窝骨显、耳石厚等近祖特征,但它们仍然具有鳃耙数目多、下颌牙禽少等近祖特征,也是较早期分化种;中国鲳具有个体大、背鳍和臀鲳不具鳍棘、背鳍和臀鳍鳍条数目较多、鳃耙数少且短、翼蝶骨较发达等特征,是毗较特化种; 翎鲳和灰鲳具有鳍第鳍棘和脊椎骨数目较多、鳃耙数较少等区同祖征和具有显著延长的背鳍和臀鳍前部鳍条等共同离征,是一对姐妹种。
Resumo:
海洋污损苔虫(marine fouling bryozoans或bryozoan foulers)是海洋污损生物群落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海洋污损动物中,海洋污损苔虫是仅次于软体动物和甲壳动物的主要污损生物。海洋污损苔虫有独特的群体生长方式,既有能利用表面积宽阔的附着基形成单层片状、多层结核状或丘状群体的成员;也有能利用表面积狭窄的附着基形成树枝状、树丛状或中空管状群体的成员;某些污损苔虫还能随附着基表面积的改变而改变其群体生长方式,即同一种污损苔虫在表面积宽阔的附着基上形成片状被覆群体,而在表面积狭窄的附着基上或空间竞争激烈的环境中则形成被覆和直立两种生长方式式兼有的被覆-直立群体。随着海水养殖事业的发展,各种养殖生物尤其是养殖贝类及其养殖笼网的投入为海洋污损生物提供了极其丰富的附着基。而与其它污损生物相比污损苔虫更能充分利用养殖贝类及其养殖笼网作为附着基,从而成为养殖贝类及其养殖笼网污损生物群落的优势类群,给贝类养殖业带来极大危害。近年来对养殖贝类污损苔虫的研究已开始受到人们的重视,但由于污损苔虫的调查一直是与其它污损生物调查同时进行的,污损生物学家在对污损苔虫的分类鉴定中面临着许多困难。作者对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历年来所收集的中国沿岸水域养殖贝类及其养殖笼网的污损苔虫标本进行了系统的分类研究,并对中国学者曾报道过的中国沿岸水域工污损苔虫进行了对比分析,得到的结果如下:1.中国沿岸水域养殖贝类及其养殖笼网的污损苔虫现有143种,分隶于2纲3目9亚目46科76属。其中养殖贝类的污损苔虫122种,分隶于44科68属;养殖笼网的污损苔虫90种,分隶于37科53属。养殖贝类和养殖笼网两类物体上的污损苔虫科属组成几乎相同,主要优势种组成几乎相同,膜孔苔虫Membranipora、琥珀苔虫Electra、草苔虫 Bugula、三胞苔虫 Tricellaria、软苔虫 Alcyonidium、隐槽苔虫 Cryptosula、血苔虫 Watersipora 拟分胞苔虫Celleporaria、和仿分胞苔虫 Celleporina等属的成员常形成污损苔虫生物群落的优势类群。2.本项研究中,我们发现一新科、一新属和7新种。新科为:太平洋苔虫科,新科Pacificincolidae fam. nov.。新属为:太平洋苔虫属,新属Pacificincola gen. nov.。7个新种分别为:(1)空穴拟小孔苔虫,新种Microporella vacuatus sp. nov.;(2)小筛网拟小孔苔虫,新种 Microporella cribellata sp. nov.;(3)无齿拟小孔苔虫,新种 Microporella inermis sp. nov.;(4)异北方拟小孔苔虫,新种 Microporella antiborealis sp. nov.;(5)项链拟小孔苔虫,新种 Microporella monilifera sp. nov.;(6)中华斑孔苔虫,新种 Fenestrulina sinica sp. nov.;(7)东方斑孔苔虫,新种 Fenestrulina orientalis sp. nov.。3. 笔者发现,本项研究以前其他中国学者所报道的污损苔虫在分类鉴定中存在许多异物同名和同物异名现象。例如,过去许多学者所报道的大室膜孔苔虫实际上包括3个不同的独立种;而过去一直被标定为聚合软苔虫的污损苔虫经鉴定为迈氏软苔虫。笔者对在本项研究以前的污损调查报告中所出现的污损苔虫的分类鉴定错误进行了适当的更正,并在系统分类研究的基础上编制了中国沿岸水域养殖贝类及其养殖笼网143种污损苔虫的分类检索表。
Resumo:
Resting cysts of the marine phytoplanktonic dinoflagellate Scrippsiella spp. are encountered in coastal habitats and shallow seas all over the world. Identification of Scrippsiella species requires information on cyst morphology because the plate pattern of the flagellated cell is conserved. Cysts from sediments of the East China Sea were identified based on traits from both the cysts and the thecal patterns of germinated cells. Calcareous cysts belonged predominantly to S. trochoidea (F. Stein) A. R. Loebl., S. rotunda J. Lewis, and S. precaria Montresor et Zingone. The former two species also produced smooth and noncalcified cysts in the field. A new species, S. donghaienis H. Gu sp. nov, was obtained from six noncalcified cysts with organic spines. These cysts are spherical, full of pale white and greenish granules with a mesoepicystal archeopyle. The vegetative cells consist of a conical epitheca and a round hypotheca with a plate formula of po, x, 4', 3a, 7 '', 6c (5c + t), 6 s, 5''', 2'''' and are morphologically indistinguishable from S. trochoidea. Results of internal transcribed spacer (ITS) sequence comparisons revealed that S. donghaienis was distinct from the S. trochoidea complex and appeared nested within the Calciodinellum/Calcigonellum clade. Culture experiments showed that the presence of a red body in the cyst and the shape of the archeopyle were constant within cell lines from one generation to the next, while the morphological features of the cyst wall, such as calcification and spine shape, appeared to be phenotypically plasti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