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8 resultados para 7140-312


Relevância:

10.00% 10.00%

Publicador:

Resumo:

Eleven pairs of Undaria pinnatifida (Harv.) Suringar gametophytes were identified with random amplified polymorphic DNA (RAPD) technique. After screening 100 primers, 20 ten-base primers were determined for the RAPD analysis. A total of 312 polymorphic loci were obtained, of which 97.7% were polymorphic. The primer S198 was found to distinguish all the selected Undaria pinnatifida gametophytes. The genetic distances between each two of the twenty-two U. pinnatifida gametophytes ranged from 0.080 to 0.428, while the distances to the Laminaria was 0.497 on average. After reexamination, two sequences characterized amplification region (SCAR) markers were successfully converted, which could be applied to U. pinnatifida germplasm identification. All these results demonstrated the feasibility of applying RAPD markers to germplasm characterization and identification of U. pinnatifida gametophytes, and to provide a molecular basis for Undaria breeding.

Relevância:

10.00% 10.00%

Publicador:

Resumo:

Cytological changes and subsequent mitotic processes were studied in gynogenetically activated eggs of olive flounder subjected to cold-shock treatment using indirect immunofluorescence staining of isolated blastodisks. Obvious differences between controls and treated eggs were detected during early cell division. The developmental process of haploid control was similar to that of the diploid control except several minutes delayed. Spindles disassembled by the cold-shock treatment regenerated soon after treatment, resulting in the occurrence of the first mitosis. The immature daughter centriole was easily depolymerized by cold-shock treatment, leading to the formation of the bipolar spindle in the first cell cycle and the formation of the monopolar spindle in the second cell cycle, resulting in chromosome set doubling. Some two-cell stage eggs had a monopolar spindle in one blastomere and a bipolar spindle in another during the second mitosis. These eggs had a high potency developing into haploid-diploid mosaics. To the best of our knowledge, this study is the first to clarify the mechanism of chromosome set doubling in marine fishes and provides a preliminary cytological basis for developing a reliable and efficient protocol for mitotic gynogenesis induction by cold-shock treatment in olive flounder.

Relevância:

10.00% 10.00%

Publicador:

Resumo:

无脊椎动物免疫是一个新兴的研究领域。本文研究了中国对虾的血细胞形态,亚显微结构以及定量测定细胞吞噬活性的方法。中国对虾血细胞分三种:透明细胞,呈现球形或梭形,内部不含颗粒,半颗粒细胞及颗粒细胞卵球形椭球形,内部含有电子致密颗粒,颗粒又分均匀和非均匀颗粒。半颗粒细胞富含线粒体,可能与它对异物敏感易发生胞吐作用有关,半颗粒细胞是识别外源异物的关键细胞。可以观察到高尔基器,它可能与酶原颗粒的形成有关。姬姆萨染色细胞为紫红色,细胞核与颗粒染色较深,呈现蓝紫色与人白细胞中的粒细胞染色结果相近,这或许与两者功能相似有关。应用医学上常用的化学发光法(CL)定量测定中国对虾血细胞的吞噬活性,加入脂多糖及弧菌悬液的血细胞的发光值较只另菌液未加脂多糖的血细胞和对照组的发光值高。实验表明,脂多糖(<10μg/ml)对中国对虾血细胞的吞噬活性具有激活加强作用,而酵母聚糖不能引发血细胞的吞噬作用。上述测定方法可为监测对虾免疫机能的强弱提供定量指标,在对虾养殖生产实战中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

Relevância:

10.00% 10.00%

Publicador:

Resumo:

自1997年3月至1999年2月,从青岛麦岛海珍品养殖场购买栉孔扇贝,利用普通组织学、组织化学、透射电镜、扫描电镜、电镜细胞化学和生物化学等技术,对栉孔扇贝血细胞的形态、血淋巴中参与免疫防御的酶的活力和免疫刺激剂对血淋巴中酶活力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将其血细胞分为:拟淋巴细胞、血栓细胞、中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和巨噬细胞6类。中性粒细胞对细菌的吞噬能力最强,嗜碱性粒细胞吞噬能力较弱,嗜酸性粒细胞无吞噬能力。无颗粒细胞中只有少量较大的细胞具有吞噬能力。扫描电镜观察栉孔扇贝血细胞有圆形、椭圆形和梭形3种形状。多数血细胞容易变形形成伪足。可形成大量长的纤维状伪足的血细胞具有凝血功能。血细胞溶酶体呈强的酸性磷酸酶(ACP)阳性。碱性磷酸酶(AKP)阳性颗粒常沿细胞膜分布。生化测定,血细胞和血清中均存在ACP和AKP活性。血清中ACP和AKP的最适pH值分别为4.4和10.3,最适温度分别为35 ℃和55 ℃。血细胞质中直径分别为300~430nm 和130~200nm的大、小两种颗粒呈强的酚氧化酶(PO)阳性;次级溶酶体和小颗粒呈旨的髓过氧物酶(MPO)阳性。生化测定,血清中存在PO和MPO活性,血细胞仅有MPO活性。血清中PO和MPO的最适pH值分别为6.0和6.5,最适温度分别为45 ℃和35 ℃。血细胞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力分别为312.7U和124.4U,血清中SOD和CAT活力分别为102.3U和73.8U;血细胞中CuZn-SOD和Mn-SOD的活力分别为其SOD总活力的70.3%和29.7%,血清中仅存在CuZn-SOD活性。脂多糖、硒多糖和酵母聚糖A对栉孔扇贝血清和血细胞中溶菌酶、ACP、AKP、PO、MPO、SOD和CAT7种酶的活力均有激活加强作用。

Relevância:

10.00% 10.00%

Publicador:

Resumo:

优良的种质是产业发展的重要保证,品种更新和养殖技术的发展已经给世界农业带来了令人瞩目的成就,然而我国水产生物的育种工作刚处于起步阶段,而育种技术的研究则更是滞后。借鉴陆生生物中发展起来的相对成熟的研究方法,可以帮助加快海洋生物遗传育种相关研究的进度。本研究以我国北方海区重要的海洋经济动物-皱纹盘鲍为研究对象,从表型遗传、数量性状遗传等2个方面开展了皱纹盘鲍的遗传育种研究,同时从幼鲍培育密度与分选效应等方面研究了皱纹盘鲍的中间培育技术。 主要结果如下: 1. 皱纹盘鲍的贝壳颜色遗传、食物对贝壳颜色表现型的影响,贝壳颜色与生长速度间的关系 将贝壳颜色为橘红色(O表型)的突变型皱纹盘鲍与贝壳颜色为绿色(G表型)的野生型皱纹盘鲍进行了连续2代的交配实验。结果表明:皱纹盘鲍橘红色的贝壳颜色相对于绿色的贝壳颜色为隐性性状,皱纹盘鲍的贝壳颜色表型受单位点、2个等位基因遗传控制,其中基因型为oo的个体,贝壳颜色的表现型为橘红色(O表型),而基因型为GG或Go的个体,贝壳颜色的表现型为野生型(G表型)。 为探讨食物类型对不同基因型皱纹盘鲍贝壳颜色表现型的影响,对不同贝壳颜色表型的个体投喂不同种类的食物,结果表明,除遗传因素外,皱纹盘鲍的贝壳颜色表现型显著地受食物类型的调控。其中oo基因型的个体,在摄食底栖硅藻(Navicula sp.)和红藻时,贝壳颜色的表型为橘红色;而在摄食褐藻、绿藻和以海带粉为唯一海藻源的人工配合饵料时,贝壳颜色的表型为黄色。GG和Go基因型的个体,在摄食底栖硅藻、红藻时,贝壳颜色的表型为褐红色;在摄食褐藻、绿藻和以海带粉为唯一海藻源的人工配合饵料时,贝壳颜色的表型为绿色。该结果表明,相同基因型的皱纹盘鲍在摄食不同类型的食物时,贝壳表现型不同,即不同类型的食物可以导致2种基因型皱纹盘鲍的贝壳颜色表现型在一定范围内发生转换:oo基因型的个体,贝壳的颜色可以表现为橘红色或者黄色,不会出现野生型皱纹盘鲍的褐红色或绿色;而GG与Go基因型的个体,相应的贝壳颜色表型只能是褐红色或者绿色,不会出现oo基因型可能表现的橘红色或黄色。特定基因型的皱纹盘鲍,在摄食特定类型的食物时贝壳的相应部位可表现出特定的颜色。皱纹盘鲍的这种“食物-贝壳颜色”的相关性可作为一种形态标记,用于标识皱纹盘鲍的个体和群体,该标记技术可用于皱纹盘鲍的养殖技术和遗传学研究。 此外,选用了贝壳颜色遗传学实验中建立的贝壳颜色发生分离的家系为实验材料,以壳长为指标,分析比较了来自相同家系的O表型与G表型个体之间的生长速度。结果表明,在幼鲍发育至412天止的3-5个统计时段内,没有在同一家系来源的2种贝壳颜色表型个体之间检验到生长速度的显著差异。 2. 皱纹盘鲍不同选育群体及杂交群体的贝壳形态参数分析 在皱纹盘鲍的7个群体中(包括已经对生长速度为指标进行了多代人工选育的群体4个、野生群体之间直接杂交繁育的杂交F1群体3个),测量了4-6龄成体样本的壳长(L)、壳宽(W)、壳高(H)和壳重(Sw),并计算了L/(L+W+H)、W/(L+W+H)、H/(L+W+H)和Sw/(L×W×H)等4个壳形态学参数。用方差分析方法(MANOVA、ANOVA)统计并比较了这些壳形态参数在皱纹盘鲍群体间的遗传变异。结果表明,4个壳形态参数在不同群体间变异系数分别为0.34、0.74、2.62和6.54,其中,H/(L+W+H)与Sw/(L×W×H)在各供试群体间均具有较高的多态性且差异达显著水平,表明这2个参数在不同群体间存在较高的遗传变异。由于在活体情况下无法测量壳重(Sw)性状,建议以参数H/(L+W+H)为指标对皱纹盘鲍贝壳形态(如壳型)等进行人工选择。 3. 皱纹盘鲍成体阶段生长性状的遗传参数估计 采用巢式设计,分析了成体阶段不同发育期皱纹盘鲍的壳长与生长速率的遗传力、不同发育期的壳长性状之间的遗传相关、以及不同发育期的生长速率之间的遗传相关,结果表明:(1)壳长遗传力在受精后第70 、130、320、320、380、490与550天的雄性组分估计值分别为0.161 ± 0.075、0.312 ± 0.131、0.326 ± 0.331、0.135 ± 0.228、0.153 ± 0.185和0.180 ± 0.106;雌亲组分估计分别为0.312 ± 0.172、0.699 ± 0.168、0.695 ± 0.168、0.977 ± 0.407、0.427 ± 0.195和0.449 ± 0.027。(2)生长速率遗传力在受精后第320~380天、490 ~ 550天,雄、雌组分估计值分别为0.080 ± 0.120(雄)、 0.210 ± 0.191(雌)以及0.299 ± 0.146(雄)、0.306± 0.148(雌)。雌亲组分的壳长遗传力和生长速率遗传力估计值较大且均达显著水平,表明皱纹盘鲍在成体阶段依然受母性效应的影响。成体阶段生长性状遗传力水平的估计对制定科学的皱纹盘鲍育种方案有指导意义。(3)雄亲组分估计的不同发育期(第390 ~ 550天)壳长间遗传相关为0.597 ~ 1.000,雌亲组分估计为0.589 ~ 1.177。由雄亲、雌亲组分估计,受精后第320~380天与第490 ~ 550天两个发育阶段生长速率间遗传相关均接近于0。雌亲组分估计不同发育期壳长间遗传相关均达显著水平(t0.05, d.f.=13 = 4.33 ~ 11.69,P<0.01),表明壳长性状早期选择有效,即在皱纹盘鲍早期阶段依据壳长性状对个体进行择优或去劣可在后期阶段获得壳长较大的个体。由于使用的雄亲数目少(8个父系半同胞),实验中以雄亲组分估计的遗传参数误差较大。 4. 皱纹盘鲍选育系间的群体杂交 进行了皱纹盘鲍4个人工选育系之间的完全双列杂交实验,以群体交配的方式共建立了16个组合;此外,以大连“98”选群与汕头“S”选群为亲本,以群体交配的方式建立了4个交配组合。对不同方向的杂交组合进行了中亲杂种优势、超亲杂种优势以及配合力等方面的评价。 (1)测量了4个选育群体(R、97、S和J)及其各杂交组合在受精后第9、20和30天时的壳长,统计分析了不同选育系间壳长性状的差异、评价了不同方向杂交组合的中亲与超亲杂种优势、以及配合力。结果如下: 选育系群体内交配繁育的4个组合,在受精后第9、20和30天的壳长均有显著差异,其中,97  97组合在早期发育各阶段均为最小,分别为0.462 ± 0.023mm、0.698 ± 0.057mm和1.476 ± 0.234mm;S  S组合的3次测量值均为最大,分别为0.522 ± 0.023mm、0.824 ± 0.084mm和1.798 ± 0.229mm。 两个方向杂交组合与选育系亲本群体内交配组合的平均值和高亲值比较,得到如下结果:(A)受精后第9天壳长表现正向中亲杂种优势的组合有6个、表现负向中亲杂种优势的组合6个,其中J  97组合的中亲优势率最高,为9.05%;R  S组合最低,为-6.61%。正向高亲杂种优势组合有4个、负向高亲杂种优势组合有8个,其中S  J组合的高亲优势率最高,为5.77%;R  S组合最低,为-7.96%。(B)受精后第20天壳长表现正向中亲杂种优势的组合有7个、表现负向中亲杂种优势的组合5个,其中J  97组合的中亲优势率最高,为12.60%;J  R组合最低,为-8.72%。正向高亲杂种优势组合有3个、负向高亲杂种优势组合有11个,其中J  97组合的高亲优势率最高,为12.20%;J  R组合最低,为-12.67%。(C)受精后第30天壳长表现正向中亲杂种优势的组合有7个、负向中亲杂种优势的组合5个,其中97  S组合的中亲优势率最高,为24.08%;S  97组合最低,为-12.69%。正向高亲杂种优势组合有6个、负向高亲杂种优势组合有6个,其中97  S组合的高亲优势率最高,为15.95%;S  J组合最低,为-19.44%。上述结果表明,皱纹盘鲍不同选育系之间的交配组合,杂种优势率差异很大,因此,通过组配实验,将杂种优势率高的交配组合选择出来应用于生产,可望显著提高目标性状的产量。 对早期发育阶段各生长期壳长性状,亲本一般配合力(GCA)、各杂交组合间特殊配合力(SCA)以及正反交(REC)效应值进行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各亲本GCA差异显著,说明各选育群体存在显著的遗传差异,其中汕头选群“S”在测量的各个生长期均为正值且显著大于其它各亲本;特殊配合力(SCA)以及正反交(REC)效应值较大在各杂交组合间存在显著差异,说明在早期生长发育阶段非加性遗传效应(显性和上位效应)占主导地位。综合各个生长期亲本GCA和杂交组特殊配合力(SCA)以及正反交(REC)效应值,杂交组合97×S在早期生长阶段不仅有较高SCA值而且两个亲本也具有较大的GCA值,表明选育系97和S较适宜作为杂交亲本使用。 (2)大连“98”选群与汕头“S”选群进行2×2因子设计的群体杂交实验,比较了各交配组合早期存活相关性状如受精率、孵化率、变态率以及壳长性状,评价了两个方向杂交组合平均以及不同方向杂交组合的中亲杂种优势率。结果表明早期发育阶段各组合间的受精率无显著差异,而孵化率、变态率等两个杂交方向平均的中亲杂种优势率为5.49%与12.53%,高于壳长性状的优势率(0.936-1.534%)。方差分析结果表明不同方向的杂交组合在早期发育阶段存活相关性状以及壳长性状存在显著差异。孵化率、变态率性状,S×98的中亲杂种优势率分别为13.21%与21.10%,均高于98×S的-3.84%与3.85%;而第10和25d壳长性状,S×98的中亲杂种优势率为1.14%与-2.52%,低于98×S的1.93%与4.41%。 为进一步评价“98”选群与“S”选群不同交配组合在不同温度条件下的生长,进行了基因型与环境的互作研究。从“98”选群与“S”选群的4个交配组合中分别取5月龄幼鲍100头,各组合随机分成3组,每组1个重复,分别于12°C、16°C和 22°C温度条件下进行培育,比较各交配组合基因型与温度对幼鲍生长的影响。不同温度条件下,各组合壳长生长的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基因型和温度都能够对幼鲍生长以及最终壳长产生极显著的影响(P < 0. 01),它们的交互作用也达到显著水平(P < 0.05)。杂交子代的幼鲍壳长在12°C、16°C和 22°C温度条件下均表现出杂种优势,双向杂交的中亲杂种优势率分别为5.32%、5.55%和0.03%,表明低温条件(12°C),比高温条件(22°C)下有更强的杂种优势。汕头“S”选群的早期孵化率、变态率、生长性状以及低温条件下幼鲍生长性状的单亲杂种优势率分别为16.64%、42.49%、3.42~5.79%和5.73~9.15%,单亲杂种优势率较大,表明可通过杂交手段,显著地改良汕头“S”选群在早期发育阶段的生长速度、存活率以及幼鲍期的生长性状。本研究的结果支持了Lerner(1954)杂种优势的基因与环境互作学说。 5. 皱纹盘鲍幼鲍的中间培育技术研究 (1)对南方越冬方式的评价 目前,每年的11月前后,将6-7月龄幼鲍运往南方的闽东、闽中、闽南沿海越冬,翌年4月至6月再运回到北方(大连、山东半岛)的养殖模式已经普遍应用于皱纹盘鲍的实际生产,为评价南方越冬的幼鲍培育方式,本研究分别以不同幼鲍材料在闽东三都海湾进行了越冬培育实验。 选择生产上壳长分别为18.37 ± 1.28 mm、15.89 ± 1.10 mm、14.55 ± 1.10 mm与10.59 ± 0.84 mm的幼鲍进行了为期6.5个月的越冬培育,实验结束时,存活率分别为95.56 ± 2.21%、90.55 ± 1.96%、83.97 ± 1.63%与63.30 ± 2.79%。回归分析表明,供试幼鲍在实验起始时的壳长与越冬阶段的存活率成正相关(P = 0.018 < 0.05)。该结果表明,提高幼鲍的规格可显著提高皱纹盘鲍的越冬成活率,因此对于实际生产而言,采取适当措施提高皱纹盘鲍越冬苗种的规格将大幅增加生产的收益,而采用生长速率快的品种、品系或提早采苗均可实现该目标。综合各规格组幼鲍,幼鲍在南方开放性水域进行越冬培育的平均存活率较高,可达到91.38±0.01%,从幼鲍南方越冬的存活曲线可以看出,幼鲍的死亡主要集中在从大连运至福建某地后的15天内,出现死亡高峰的原因可能是由于运输过程的胁迫。此外,2月及4月中下旬水温出现显著降低或回升时也有较明显的死亡出现。该部分结果,对皱纹盘鲍幼鲍的养成管理有指导意义,可以通过合理安排越冬时间、避开死亡的敏感期等措施减少苗种越冬阶段的死亡量。 以中国大连野生群体繁育的子一代为亲本(10♀,10♂),以群体交配的方式繁育F2代个体为实验材料,分别于南方海区以及北方室内升温水方式下进行生长、存活比较,结果表明南方越冬培育方式下,幼鲍壳长的日增长率为81.37-108.89 µm•day-1,与北方室内升温培育条件相比,壳长生长提高了1.08 ~ 1.68倍;而存活率无显著差异。皱纹盘鲍幼鲍南方越冬方式的优势主要体现在鲍鱼幼鲍的生长速度加快,同时节约养殖场的能耗 (2)幼鲍培育过程中的养殖密度与分选效应评价 以3种规格皱纹盘鲍幼鲍为材料比较幼鲍在4个培育密度以及分选或混养条件下壳长的平均日生长及特定生长率。在南方越冬培育方式下实验进行106天,多因素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实验初始幼鲍的壳长以及培育密度对壳长的生长有显著影响,而且密度效应在不同幼鲍起始规格组中有不同表现;分选没有能够提高不同规格组的生长。本研究的结果对皱纹盘鲍幼鲍的越冬培育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Relevância:

10.00% 10.00%

Publicador:

Resumo:

附着生物又称污损生物,是附生在海洋设施和生物体表面的动物、植物和微生物等生物的总称(Azis et al., 2001)。附生在养殖器材和生物体表面的数量巨大的附着生物,对贝类养殖和海湾生态系统内的物质和营养盐循环等多个方面产生影响。本研究以北方重要的养殖海湾----桑沟湾为研究对象,对贝藻养殖区附着生物的群落演替及其生态效应进行了研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 ① 2007年5月至2008年5月,采用挂网的方法对桑沟湾栉孔扇贝和海带混养区的附着生物的季节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挂网上的附着生物具有显著的季节变化特征,网片上的附着生物湿重与水温的变化相一致,生物量为3~1210 g•m-2。2月份附着生物的生物量最低,8月份最高。2007年9月至11月,对栉孔扇贝养殖笼上和贝壳上的附着生物种类和数量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9月份养殖笼上附着生物的湿重约为1.94 kg,10月份降至0.99 kg,11月份又稍有增加,为1.03 kg。扇贝壳上的附着生物变化趋势与养殖笼上的相同,9~11月份壳上附着生物的数量约0.49~2.09 g。扇贝养殖笼上可鉴定的大型附着生物约23种,包括藻类、海鞘类、苔藓虫类、环节动物、腔肠动物、软体动物、甲壳动物和海绵动物等。玻璃海鞘、柄海鞘、紫贻贝和苔藓虫等是附着生物群落中的优势种。 ② 通过在栉孔扇贝和虾夷扇贝上壳上添加不同重量的“模拟附着生物”(速凝水泥)的方法,研究了贝壳上附着生物的重量对这两种扇贝生长和存活的影响。结果显示水泥重量是上壳重0.5-3倍的各组实验组扇贝的生长和存活与对照组(未添加水泥的扇贝)之间没有显著差异。说明贝壳上附着生物重量为上壳的3倍重时,也不会显著影响扇贝生长存活。9-11月份贝壳上的自然附着生物的重量约为1.47-2.09 g,为上壳重的28.16 (±38.6)%—31.29 ± (31.63)%。因此,贝壳上附着的生物重量不太可能对扇贝的生长存活造成显著的负面影响。 ③ 在桑沟湾现场测定了玻璃海鞘和柄海鞘的生物沉积速率。9月份(水温约24℃)玻璃海鞘和柄海鞘的生物沉积速率分别为32.14和90.06 mg•ind-1•d-1或(858.99 和467.76 mg•gdw-1•d-1),据此计算,养殖笼上的两种海鞘的生物沉积速率约为84.29 mg•m-2•d-1。海区的自然沉积速率为41.49 mg•m-2•d-1;玻璃海鞘和柄海鞘沉积物中有机质含量分别为14.34%和13.77%,对照组海区自然的有机质含量为14.36%;以上三者有机碳的含量分别为24.72%,23.74%和24.76%;氮的含量分别为0.27%和0.25%,自然沉积物中的氮含量为0.30%。9月份扇贝养殖笼上附着的海鞘将产生2588.16吨的沉积物,即向底部沉积363.77吨的有机物、6.99吨的氮和1.79吨的磷。 ④ 通过测定扇贝养殖笼上优势种附着生物--玻璃海鞘、柄海鞘和贻贝的摄食、呼吸和排泄,研究了这些优势种类对贝类养殖和海湾环境的影响。9月份(水温约24.5℃)玻璃海鞘和柄海鞘对颗粒有机物(POM)的摄食率分别为14.30 和17.01 mg• h-1•ind-1。根据实验结果计算这两种海鞘摄取的颗粒有机物相当于312个扇贝的摄取量,大于笼内养殖的扇贝的摄取量;玻璃海鞘和柄海鞘的耗氧率分别约为0.32和0.18 mg•h-1•ind-1,养殖笼上的这两种海鞘消耗的溶解氧约等于75个扇贝消耗的溶解氧。栉孔扇贝、玻璃海鞘、柄海鞘和贻贝的排氨率分别为33.66 ±11.34,117.90±23.46,35.91±6.22,28.08±3.41 ug NH4-N•gdw-1•h-1。以此估算,9月份玻璃海鞘、柄海鞘和贻贝每天排泄的氨氮约为654.08 kg,相当于16467吨栉孔扇贝(鲜重)排泄的氨氮。海鞘和贻贝排泄的氨氮可提供浮游植物等所需的2.75%的氮,可以提供1204吨海带的生长所需的氮。 ⑤ 一个养殖笼内的栉孔扇贝和全部附着生物(Scallop Culture Unit, SCU)在夏季(6-9月)对颗粒有机物的摄食速率约为43.13-98.94 mg/h,平均74.05 mg/h,期间桑沟湾养殖的栉孔扇贝及附着生物摄取的POM约为1279.58吨;同期,SCU对氨氮和磷(PO4-P)的排泄速率分别为125.59-1432.23 μmol•h-1和76.2-252.89μmol•h-1,期间桑沟湾养殖扇贝及附着生物排泄的氮磷分别为211.09 吨和83.79 吨。一串牡蛎及吊绳和牡蛎壳上的附着生物(Oyster Culture Unit, OCU),夏季摄食率为5-41.43μmol•h-1,耗氧率为16.54-41.76μmol•h-1,对氨氮和磷(PO4-P)的排泄速率分别为35.56-489.34μmol•h-1 和9.92-16.68μmol•h-1。以此估算,夏季OCU可摄取POM535.68吨,消耗溶解氧955.58吨,排泄氮磷分别为62.37 吨和15.50 吨。

Relevância:

10.00% 10.00%

Publicador:

Resumo:

通过盆栽试验,观测分析了祁连山东段南麓坡地3200m-3800m垂直带3种牧草的生长情况。结果表明:中华羊茅(Festuca sinen-sisKeng)仅在3400m处发芽、生长,其他高度上未发芽;垂穗披碱草(Elymus nutansG riseb)和冷地早熟禾(Poa crym ophilaKeng)在不同海拔高度均可发芽、生长。垂穗披碱草和冷地早熟禾地上、地下生物量沿海拔高度的升高而降低,且前者生物量大于后者;两者的植株高度和根系长度随海拔不同而不同,都在3400m处最大,前者大于后者。因此,垂穗披碱草和冷地早熟禾可以作为高寒草原地区推广种植的首选牧草,而中华羊茅生长所需环境相对苛刻,不易在同类环境下生长。

Relevância:

10.00% 10.00%

Publicador:

Resumo:

2003年8~9月,对青海省境内普氏原羚的分布和种群数量进行了专项调查.调查结果表明,普氏原羚现存7个种群,累计数量为602只;其中塔勒旋果种群属首次报道.与以往报道相比,目前元者和鸟岛种群数量呈下降趋势;海晏-刚察种群数量增长明显;湖东-克图种群数量有所回升,但仍没有达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时的种群数量.普氏原羚种群数量变化与栖息地质量及人为干扰程度有密切相关.本次调查显示,普氏原羚现存栖息地呈不连续的间断分布,随着区域经济开发力度的加大,其栖息地在不断缩减、生存环境质量仍在继续恶化.

Relevância:

10.00% 10.00%

Publicador:

Resumo:

运用简易、快捷、灵敏的ICP2MS 法直接测定稀有多金属矿以及河水样品中的铀钍含量,并推算其与比放射性活度之间的定量关系,客观评价了某稀有多金属矿废水中的放射性水平以及额尔齐斯河流域的放射性污染现状。研究表明,某稀有多金属选矿废水铀含量可达781311μg/ L ,钍含量达01627μg/ L 。额尔齐斯河流域各支流河水铀、钍平均含量分别为01584μg/ L 、01025μg/ L ,其干流河水钍平均含量为01019μg/ L ,而铀平均含量达21234μg/ L ,远高于世界河水铀平均含量01309μg/ L 。

Relevância:

10.00% 10.00%

Publicador:

Resumo:

On the basis of the geological field investigations and isotope geochronological studies the Sm-Nd isochron age (513 Ma?0 Ma), Rb-Sr isochron age (511 Ma? Ma) and K-Ar age (312-317 Ma) of the Dapingzhang spilite-keratophyre formation in Yunnan Province are presented. From these geochronological data it is evidenced that this suite of volcanic rocks was formed in the Cambrian and the parent magma was derived from a depleted mantle, which was influenced by crustal contamination and/or seawater hydrothermal

Relevância:

10.00% 10.00%

Publicador:

Resumo:

“三江”地区是我国主要的火山岩型块状硫化物矿床成矿区域之一,产于赠科-乡城矿带的呷村矿床是我国典型的含金富银的块状硫化物矿床。矿床位于义敦古岛弧主弧带北段的昌台火山-沉积盆地中。该盆地上三叠统自下而上分为根隆组、呷村组和勉戈组,相应形成三个火山旋回,成矿作用发生在每个火山旋回末期。在呷村旋回的流纹质火山活动末期,形成呷村、嘎衣穷、夏塞等银多金属矿床。

Relevância:

10.00% 10.00%

Publicador:

Resumo:

普朗斑岩铜矿是一个典型的与洋壳俯冲相关的大型乃至超大型矿床,通过对矿区代表性含矿斑岩与无/弱矿化斑岩的稀土元素特征对比、硫同位素示踪等方面的研究,表明矿石随Cu品位的增高,稀土总量(∑REE)和稀土分馏参数[(LREE/HREE)、(La/Yb)N及(La/Yb)N、(Gd/Yb)N]呈连续降低趋势,负铕异常一般显示为逐渐增强的趋势,但在发育有强烈的晚期钾长石脉的情况下,出现反弹减弱特征。硫化物(黄铜矿、黄铁矿和辉钼矿)的δ^34SCDT变化范围为一2.23‰-3.75‰,基本呈塔式分布特征,主要为深源岩浆硫。

Relevância:

10.00% 10.00%

Publicador:

Resumo:

白云鄂博Fe-Nb-REE矿床是世界上最大的REE矿床,前人已做过大量的研究工作.该矿床成因一直是中外地质学家争论的焦点,曾先后出现过多种成因观点,而赋矿白云岩(H6~H8)的成因则是争论的核心问题,水成/火成、同生/后生的争论.

Relevância:

10.00% 10.00%

Publicador:

Resumo:

泥炭的形成和积累主要受控于气候,其次是地质、地貌和水文等因素。作为一种重要和理想的气候信息载体,泥炭己经与冰芯、海洋及湖泊沉积、黄土堆积、洞穴碳酸盐沉积、树轮和珊瑚礁等其它类型的自然地质档案一样,逐渐为国内外致力于古气候变化研究的学者所接受,并将其重点应用于全新世以来气候变化信息的提取。本研究在已有的泥炭混合植物残体纤维素碳稳定同位素记录青藏高原东部地区气候信息的基础上,首次提取泥炭中单一种属植物残体一木里苔草(Calexmulieensis)纤维素,测定其碳稳定同位素,并以其时间序列作为一种新的西南季风代用指标,揭示该区域全新世以来气候变化。研究表明:1.木里苔草的碳稳定同位素时间序列是西南季风强度变化的敏感代用指标。约11800~11加0 cal aBP期间,木里苔草纤维素的613C记录处于最大值,表明该时段西南季风活动鼻弱,气候干冷,对应于普遍发生并存在的新仙女木事件;它清晰地指示了该区全新世的下限年龄为约11200 cal aBP(14c年龄约9900aB玲从约11200 oal aBP起该区迅速进入湿暖的全新世阶段,季风活动迅速增强;在约10800~5500 cal aBP期间,季风总体保持在强盛状态,但其间有4次突然减弱,气候变干冷;约从5500 cala即起季风活动在波动中逐渐减弱,其中有4次减弱最为明显。2.木里苔草纤维素碳同位素所记录的犯000年以来的所有9次西南季风活动的突然减弱与同时期北大西洋发生的冰力}漂移碎屑沉积物事件(IRD事件)一一对应。这种密切的相关关系表明,西南季风强度的波动可能是对全球气候变化特别是对海洋热盐环流引起的地球南北方气撇动变化的响应。3.木里苔草纤维素碳稳定同位素所指示的西南季风有952,乓57,475,312,211和77年等一系列周期。其中557年和77年两个周期分别与北大西洋深层海水环流的550年的周期和76年的气候周期非常吻合。这表明西南季风与北大西洋气候间有很好的相关关系。由于557年和77年的季风周期又都分别类似于53。年和80年的太阳活动周期,这表明太阳活动可能对西南季风和北大西洋气候间的联系有着影响。4.红原泥炭木里苔草纤维素和泥炭混合纤维素别3c时间序列在千年至万年时间尺度上的变化趋势很相近。两种代用记录都一致反映了冰后期的气候变化,即均指示西南季风强度变化可分为三个明显的大阶段。这说明它们对过去12000年的西南季风变化具有相同的响应。对于目前经过较详细研究的那些全球大范围发生的突然气候变化事件,木里苔草纤维素δ~(13)C代用记录与泥炭混合纤维素δ~(13)C代用记录一样,都有相同的响应,但是,相对于泥炭中单一的木里苔草敏感地记录到历次北大西洋I劝事件而言,泥炭混合纤维素δ~(13)C记录对其中的几次突然气候变化事件似乎没有表现出明显的响应。这个结果表明对数百年尺度的突然气候变化,木里苔草纤维素比混合纤维素的酬3c指标似乎要更敏感一点。因此,在能获得足够数量的单种植物·残体的情况下,单种植物残体纤维素的δ~(13)C指标有很好的使用价值。

Relevância:

10.00% 10.00%

Publicad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