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7 resultados para Aisberg-2-2006-1
Resumo:
气候变暖和氮沉降是全球变化现象中最为重要和广为关注的两个方面,它们给陆地生态系统带来了深刻的影响。目前,已有众多研究就二者对地上植被的影响展开了大量工作;而作为陆地生态系统的另一重要生命组分,土壤微生物群落对二者的响应与适应机制还不明了,还需要相关工作的不断补充和完善。本文正是在温带典型草原通过设置增温、施氮等模拟控制实验,探讨增温、施氮及其交互效应对草原生态系统土壤微生物群落多样性和功能多样性的影响,使我们对该地区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响应与适应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有助于全面分析和评估气候变化对温带典型草原生态系统的影响。 目前,全球变暖表现出时间上的不均衡性,即夜间增温的幅度要大于白天增温的幅度,而且这种现象在欧亚大陆尤为普遍。这种气候变暖的不均衡性是否会给草原生态系统土壤微生物群落带来显著的影响是我们所关注的问题之一。在第二章中,于多伦典型草原设置了对照、白天增温、夜间增温和全天增温处理,处理时间起始于2006 年5 月,并通过磷脂脂肪酸和BIOLOG 分析方法分别对土壤微生物的群落多样性和碳源利用能力(即功能多样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增温处理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组成的影响均不显著,而夜间增温对土壤细菌群落的碳源利用能力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这说明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对短期增温处理的响应要滞后于功能的响应,而功能上的响应又首先出现在细菌群落,并且这种响应表现为白天增温和夜间增温的非加和效应。 气候变暖往往与降雨的变化相伴而生,而水分又是半干旱典型草原重要限制因子,因此探讨降雨的变化对土壤微生物的影响有助于更深入的了解土壤微生物对气候变暖的响应。在第三章中,分别设置了对照、增温、夏季增雨及增温×夏季增雨处理,处理时间起始于2005 年4 月,并同样分析了土壤微生物的群落组成和功能多样性。结果表明,增温和夏季增雨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和功能的影响具有明显的一致性,二者均降低了革兰氏阴性菌的相对含量,并且促进了细菌群落的碳源利用能力。增温和增雨在影响细菌群落结构(即,革兰氏阴性菌与阳性菌之比)上具有一定程度的交互效应。 陆地生态系统生产力普遍受到土壤氮素的限制,由于人类活动的干扰,尤其是农业生产和化石燃料燃烧,使土壤氮素含量增加,改变土壤理化环境和地上植物群落,这将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和功能。就已有的研究结果来看施氮究竟如何影响土壤微生物群落尚无定论。第四章主要是针对相关研究结果上的分歧,在2003 年设置的0-64 g N m-2 yr-1 的指数施氮梯度实验上进行土壤理化因子、微生物量、净氮矿化和微生物碳源利用能力的分析。结果表明,土壤微生物群落对施氮的响应存在一个介于16 和32 g N m-2y-1 最优施氮量,即低于最优施氮量施氮处理表现为对土壤微生物的促进作用,而过高的施氮量则表现为抑制作用。这一结果说明施氮量是影响土壤微生物对施氮处理做出响应的重要方面之一,有助于解释目前相关研究中出现的结果分歧。 第五章的研究则是考虑了地形和火烧这两个草原生态系统普遍存在的干扰因素,比较分析二者与施氮处理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实验设置在多伦典型草原一个坡度为15﹪的南向阳坡,坡上坡下分别设置对照、施氮和火烧处理,处理的起始时间为2005 年4 月。结果表明,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存在地形上的显著差异,表现为坡下以细菌类群占优势,而坡上真菌类群的相对优势较大;火烧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显著,并表现出明显的地形上的差异,即坡下微生物对火烧的响应敏感性要高于坡上;而短期的施氮处理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不显著。第六章的研究主要是针对增温、施氮和增温×施氮处理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和功能的影响,处理时间起始于2006 年5 月。结果表明,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和功能年际变化显著;增温和施氮对土壤微生物的影响均不显著,但增温复合施氮处理中的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表现出一定的响应趋势。
Resumo:
为了研究草地群落发展的初期阶段物种多样性和生产力的关系及对降雨梯度的响应,同时确定草地群落面对降雨量的波动时物种多样性和地上生物量稳定性的关系,我们在2004-2005年在内蒙古草原进行一个为期二年的实验。我们在降雨梯度内(增雨、对照、减雨)模拟群落物种丰富度(4种,8种和14种)。我们的结果表明,在草地群落早期阶段观测到的物种丰富度及地上生物量的关系不同于群落发展成熟稳定时的关系。我们发现:1)无论是在群落水平还是功能群水平,盖度相对物种丰富度都是一个决定群落地上生物量的重要因素; 2)不同植物功能群表现出不同的物种丰富度-地上生物量的关系。这可能是因为不同功能群植物的横向扩展能力不同导致;3)在群落水平和豆科固氮功能群,地上生物量随着土壤含水量的增加而增加,但禾本功能群和非豆科非禾本功能群的关系不显著;4)降雨量变化对物种多样性和地上生物量的关系影响不大;5)在我们实验中,具有较高的物种丰富度植物群落的地上生物量比那些物种丰富度低的群落较为稳定,我们的研究结果因此支持“保险假说”;6)土壤含氮量和含碳量呈现非常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为了补充2004-2005年实验结果,我们在2006年同一个实验样地进行了另一个实验。2006年实验土壤经过翻耕平整,然后选择植物幼苗移载。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发现:1)物种组成是决定地上生物量一个关键因素;2)降雨量变化对物种多样性和地上生物量的关系影响不大; 3)混合群落表现出超产效应,物种丰富度高的群落超产的比例较高;4)在三个水分处理梯度都没有发现物种丰富度和群落可靠度存在相关关系;5)在所有水分处理样方都发现地上生物量和土壤含氮量呈现非常显著的负相关关系;6)土壤含氮量和土壤含碳量与土壤湿度呈现非常显著的正相关关系;7)土壤含氮量和含碳量呈现非常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Resumo:
随着青藏高原气候变暖进程及放牧压力与开垦面积的逐年加大,非常有必要评价青藏高原高寒草甸生态系统温室气体通量对气候变暖、放牧(包括粪尿斑)和开垦的响应和反馈。与此同时,我们进行了粪尿斑及开垦对土壤理化性质影响研究。本研究对于青藏高原高寒草甸C、N循环关键过程对全球变化响应的认识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通过2年(2006-2007)增温(白天+1.2℃,晚上+1.7℃)与放牧耦合试验,在生长季观测了增温与放牧对高寒草甸生态系统温室气体通量的影响。研究初步表明,增温试验显著增加10 cm土壤温度1℃左右;在放牧频度相对较高的2007年,放牧也显著增加了土壤温度1℃左右。总体上,增温对土壤湿度的影响不显著。 增温可以促进土壤对CH4的吸收,而放牧对CH4通量影响不大或起到一定程度抑制作用。在较低放牧频度的2006年,放牧显著降低了植物-土壤系统CO2总释放量,增温促进了CO2的释放。而在放牧频度相对较高的2007年生长季,没有发现增温及放牧对土壤-植被系统CO2释放显著的影响。2006年放牧后,增温促进了高寒草甸土壤N2O的释放;2007年,增温不放牧小区N2O总通量较对照增加了24.6%,同时放牧处理也促进了N2O释放。基于土壤温度和土壤湿度的线性回归模型可以解释55%-89%的CH4通量变异,而土壤湿度较土壤温度对CH4通量影响更大。土壤温度是影响CO2和N2O通量的主要因子,通过拟合的指数型曲线,土壤温度可以分别解释43%-63%CO2通量变异与65%-81%N2O通量变异。 在2005年与2006年夏季放牧期间,对牦牛粪尿斑处理对高寒草甸CH4、CO2和N2O通量进行了观测。牛粪小区2年观测期内CH4平均通量为687 μg m-2 h-1,而尿斑和对照土壤吸收CH4(平均通量分别为-34 μg m-2 h-1和-39 μg m-2 h-1)。牛粪小区CO2在2005年和2006年观测期内累积释放量较对照分别增加了35.8%和49.7%,而牛尿小区与对照累积释放量差异不显著。牛尿与牛粪小区N2O累积释放量显著高于对照,在2005年牛尿与牛粪小区N2O累积释放量较对照分别增加了3.7和3.5倍,而在2006年分别增加了2.1和1.8倍。因此,在估算放牧高寒草甸生态系统N2O释放时,来自牛粪斑释放量是不能被忽略的。但在中等放牧强度下(1.45头ha-1 y-1),有粪尿斑覆盖的高寒草甸在观测期内全球变暖潜势较相同面积没有粪尿斑覆盖的草甸仅增加了1%。土壤水分孔隙度(WFPS)可以解释牛尿小区35%和对照小区36%CH4通量变异。土壤温度是控制CO2释放的主要因子之一,它可以解释所有处理40-75% CO2的变异。牛尿处理(34%)、牛粪处理(48%)及对照(56%)N2O时间变异则同时受土壤温度和WFPS的驱动。在观测期内,牛尿可以显著提高土壤的pH值。粪尿斑对土壤微生物量碳氮没有产生显著性影响,但在一定时段内能显著增加土壤无机氮含量。 通过在青藏高原高寒草甸开展的人工草地试验,初步探讨了不同土地利用方式(种植燕麦、开垦后闲置及自然恢复)对CO2、CH4和N2O通量,以及土壤无机氮和微生物量氮的影响。燕麦地、自然恢复草地及开垦闲置地与天然草地相比,吸收CH4的能力均表现为增强(CH4的吸收总量分别增加了31.9%、57.2%和71.0%)。由于燕麦地生物量低于天然草地与恢复草地,造成了燕麦地土壤-植被CO2释放量低于天然草地和恢复草地。而闲置地几乎没有植被覆盖,其CO2释放量显著低于天然草地。草地恢复8年后,CO2释放基本恢复到天然草地的水平。闲置地N2O总通量显著高于天然草地,较天然草地增加了60.5%。观测期内燕麦地与天然草地相比,N2O总通量增加了24.3%,但没有达到显著性水平。开垦及种植燕麦,增加了土壤硝态氮的含量,而自然恢复地、燕麦地、天然草地和闲置地在观测期内土壤铵态氮平均含量没有观察到显著性差异。燕麦地土壤微生物量氮平均含量最低(119.7 mg N kg-1),而自然恢复草地、天然草地和闲置地土壤微生物量氮差异不大。
Resumo:
辽河三角洲优越的植被生态系统维系着多种生态功能,使该地区成为全国著名的商品粮基地、造纸原料基地和旅游基地。但是,气候变化和人为干扰使得辽河三角洲的植被结构发生了显著变化,影响到植被功能的发挥。 为了应对气候变化和人为干扰对辽河三角洲植被造成的不利影响,本论文围绕植被结构和生产功能,从空间和时间方面,重点阐述了辽河三角洲植被的结构及其驱动机制;辽河三角洲植被生产功能及其驱动机制。 采用的研究方法包括遥感解译、样带调查和全面调查。通过遥感解译方法获取各植被类型的面积、分布及其变化信息,以研究植被的空间分布格局及其变化。通过样带调查方法,获取植被类型、土壤和水文等信息,并结合规范对应分析和偏相关分析等,研究植被空间分布格局的驱动机制。通过全面调查方法,获取植被净第一性生产力、粮食产量、土壤和水文等信息,并结合地理信息系统(GIS)的插值分析和相关分析等,研究植被生产功能的空间分布格局及其驱动机制。主要结论如下: 1. 植被组成和空间格局:辽河三角洲植被主要由自然湿地植被、人工湿地植被、自然旱地植被、人工旱地植被四大植被类型组成。其中,面积最大的3种植被是玉米、水稻和芦苇。四大植被类型以双台子河口为中心,基本上呈现半环状分布格局。 2. 植被空间格局变化:1988~2006年辽河三角洲植被空间格局发生了显著变化,主要植被类型分布趋于集中,形成了一些较大的斑块,而不是离散和破碎。从面积上看,水稻是面积增加最多的植被类型;玉米是面积减少最多的植被类型。从变化速率看,水稻、玉米和芦苇的变化幅度都较大,分别为33.2%、-16.1%和-23.2% 。 3. 植被空间格局形成机制:辽河三角洲植被分布格局不是由气候因子决定的,而是由土壤因子决定。土壤可溶性盐是决定植被分布格局最重要的环境因子,其次是土壤含水量。 4. 植被生产功能:辽河三角洲植被具有极高的生产力。其中,玉米、水稻和芦苇3种主要植被的地上净第一性生产力分别为30,485、18,248和17,440 kg/(ha•a)。玉米和水稻单位面积粮食产量也非常高,分别为14,813和10,365 kg/(ha•a)。 5. 植被生产功能年际变化:辽河三角洲植被生产力存在明显的年际波动。1992~2005 年间玉米和水稻粮食产量呈现显著的年际波动;1949~1990 年间芦苇产量不仅存在较明显的年际波动,而且呈现非常显著的增加趋势。 6. 植被生产功能年际变化的驱动机制:气候因子是玉米和水稻粮食产量年际变化的主要驱动因子,气候因子对玉米和水稻粮食产量的影响远远大于人为因子(农业人口、施肥量、灌溉面积)的影响。气候因子和人为因子对芦苇产量年际变化的影响都非常显著。在气候因子中,年日照数是驱动玉米产量年际波动的主导气候因子;年降水量是驱动水稻产量年际波动的主导气候因子;年蒸发量是驱动芦苇产量年际波动的主导气候因子。 7. 植被生产功能空间格局:植被地上净第一性生产力存在显著的空间差异,表现为一种环形空间分布格局,三角洲中部较低,四周地区较高。这种空间分布格局表明,在辽河三角洲,植被地上净第一性生产力最高的不是湿地植被,而是周围旱地植被。 8. 植被生产功能空间格局的形成机制:土壤含水量和海拔是驱动辽河三角洲植被生产力空间格局的主要因子;土壤盐度、土壤pH和土壤容重对植被生产力的空间格局影响不大。土壤营养元素(氮、磷、钾) 对植被生产力的空间格局几乎没有影响。
Resumo:
我国北方温带草原地处干旱半干旱区,是欧亚大陆草原生物区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重要的畜牧业生产基地。土壤氮素作为陆地植物生长和生态系统初级生产力的主要限制因子之一,了解其矿化和可利用性对各种人为干扰因素的响应,有助于我们充分认识草地退化机理,维持草场生产力并进一步促进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为草地恢复、重建和维护提供理论依据。本实验在中国科学院内蒙古草原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站的多年围封退化样地,分别实施了火烧、施肥、刈割及其交互作用的人为干扰处理,利用原状土野外培养的方法,在两年时间中,研究不同的人为干扰因素(火烧、施肥、刈割及其交互处理)对土壤净氮矿化作用的影响。 火烧显著影响草原的氮循环过程,季节和年际的气候变化参与调节氮循环对火烧处理的响应。多年围封后的初次人工火烧处理显著降低了第一个生长季(2006 年生长季)和其后冬季的土壤净氮矿化速率,但是,火烧处理仅在冬季对土壤无机氮含量产生显著降低作用;2007 年生长季,火烧处理对土壤净氮矿化速率和土壤无机氮含量没有显著作用,但是在个别月份,不同的火烧频率对土壤净氮矿化速率和无机氮含量的影响表现出差异。2006 年生长季,未火烧样地和火烧样地净氮矿化积累量分别为3.07±0.26 g N m-2 和2.18±0.21 g N m-2;冬季,未火烧样地和火烧样地净氮矿化积累量分别为1.18±0.25 g N m-2 和0.51±0.08 g N m-2;2007 年生长季,未火烧样地(BC)、每年火烧样地(B1)和两年一烧样地(B2)净氮矿化积累量分别为1.32±0.21 g N m-2、0.54±0.30 g N m-2 和 0.77±0.24 g N m-2。较为湿润的2006 年生长季的净氮矿化积累量显著高于较为干旱的2007 年生长季,冬季也存在相当丰富的净氮矿化积累量。我们推论,长时间围封后的单次火烧处理对土壤净氮矿化作用的影响可能是短效的,但是年际间气候变化对土壤净氮矿化作用影响显著。 施肥显著提高了土壤的无机氮含量,并且与施肥梯度呈显著正相关关系。施肥对土壤无机氮含量的影响具有累加效应,第一次施肥和第二次施肥后的首次取样,+N5.25 、+N17.5 、+N28.0 三个施肥梯度的样地土壤无机氮含量比未施肥样地分别高出56%、219%、1054%和514%、891%、1811%。施肥处理在2006 年和2007 年对土壤净氮矿化作用都没有显著影响,仅在2007 年的个别月份有一定效果。以上结果说明,无机氮肥的添加可以明显提高土壤中无机氮的含量,满足植物生长的需求,但对于土壤氮转化过程的影响可能还要受其它环境和生物因子的制约。 刈割对土壤无机氮含量和净硝化速率没有显著作用,对土壤净氮矿化速率仅在个别月份表现显著效果。2007 年生长季,未刈割样地和刈割样地净氮矿化积累量分别为1.32±0.21 g N m-2 和1.08±0.35 g N m-2,不存在显著差异。我们推论,长期围封后的单次刈割处理在短期内对生长季的土壤氮动态仅有微弱影响,并且这种效果还可能受水分因素的制约。 火烧、施肥、刈割的交互处理在2007 年生长季对土壤无机氮含量产生显著作用,但是,对土壤净氮矿化速率和净硝化速率没有显著效果,然而,在不同的取样时间,火烧、施肥、刈割的交互处理对土壤无机氮含量、净氮矿化速率和净硝化速率的影响存在显著差异,说明火烧、施肥、刈割的交互处理对土壤无机氮和净氮矿化作用的影响可能受各种环境因子的制约,尤其是在水分相对缺乏的半干旱内蒙古草原,非生物因子和生物因子可能共同影响着土壤中的氮平衡。 本研究初步分析了长期围封后火烧、施肥、刈割及其交互处理对土壤净氮矿化的影响,初步探究了人为干扰和环境气候变化对土壤可利用性氮的调节作用,为科学地进行禁牧、割草、人工养份添加等草原管理提供了数据支持。
Resumo:
氢能将是主宰未来世界的主要能源之一,氢能的研究开发已经成为世界各国能源研究的重要方向。微藻光合制氢,因其无污染、可再生,成为生物制氢领域最有应用前景的研究方向之一。 本论文选取模式植物莱茵衣藻、经济藻种钝顶螺旋藻作为实验材料,对微藻光合放氢的生理生化过程调控及相关生物技术进行综合研究。获得的主要成果如下: (1)建立起微藻两步法放氢的技术平台和批次培养的回馈监控模式;同时,运用离子色谱追踪整个放氢过程中的离子变化,我们的实验结果证明对于衣藻两步法放氢而言,乙酸的存在是必要条件之一。这个结果与文献报道不尽相同,值得进一步深入地研究。 (2)筛选出一株联合固氮菌,摸索出藻菌共培养的培养基合适配置和活性控制条件;在两步法放氢的基础上,充分利用藻菌之间的优势互补,设计构建藻菌共培养放氢体系,与两步法放氢比较,该体系能提前12小时进入放氢状态,提高单位叶绿素放氢效率1倍左右,延长体系稳定时间近20小时。 (3)利用固定化技术获得高产氢效率,去固定化后持续产氢是我们设计出微藻连续放氢的一个特点。同时,摸索出衣藻放氢过程中的间歇进料进流程序,使连续放氢时间可达3周左右。 (4)实验证明两步法放氢技术,并不适用于螺旋藻;同时,在摸索建立螺旋藻的藻菌共培养放氢体系过程中,发现非致病性肺炎克雷伯氏杆菌培养液可以破碎螺旋藻细胞,这种全新的提取藻蓝蛋白的方法,具有节约成本,便于操作,温和均匀的独特优势。 (5)在连续放氢体系中加入适量蔗糖做底物和引物,剩余存活的菌可以继续利用提取藻蓝蛋白后剩余螺旋藻藻渣和放氢后死亡的衣藻进行发酵放氢,可获得更高产率的氢气,之后继续利用光合细菌进一步放氢,形成连续放氢网络,这一步还在探索之中。 作为一项应用基础研究,从三角瓶里的实验到工厂化生产还有很长的路,希望本实验的工作能为以后同类研究提供一些有用的信息和启发。
Resumo: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真空室和分子泵、油封机械泵间的半导体冷阱装置。半导体冷阱为一真空容器,在容器里,四周置有塔状的器件。器件是由金属板、半导体致冷器件、感温探头、金属水冷板、水管组成,半导体致冷器件居金属板和金属水冷板间,感温探头粘接在金属板上,金属板在半导体致冷器件的上方,导线的一端和半导体致冷器件连接,另一端和容器外的真空密封电极连接;金属水冷板下方设有水管,水管接冷却水管引出口。感温探头通过导线与控制器连接。本实用新型克服目前在真空室和主泵、粗抽管道和粗抽泵之间增加捕油液氮冷阱和氟里昂制冷障板的不足,有效的阻挡油封机械泵对真空粗抽系统的返油,克服或减少油气对真空系统的危害,从而提高了真空系统的真空度,满足加速器工作要求。
Resumo:
对两种不同的蚂蚁窝进行甲醇提取,并对提取物进行了急性毒性、抗自由基,酚含量、还原能力和抗菌活性的检测。二苯基三硝基肼(1,1-diphenyl-2-picrylhydrazyl,DPPH)自由基的清除能力的检测表明:两种蚂蚁窝甲醇提取物都具有显著的自由基清除能力,并呈现出剂量依赖性,而且,在高浓度时(5~10mg·mL-1),它们的自由基清除能力甚至显著地高于二丁基羟基甲苯(butylated hydroxyl toluene,BHT)。酚的含量和还原能力分别用福林酚试剂和铁氰化钾还原反应来测定,统计分析显示两种蚂蚁窝的抗氧化能力和其酚含量、还原能力都存在着正相关。两种蚂蚁窝甲醇提取物都具有抗革兰氏阴性菌和革兰氏阳性菌的活性,但它们却对真菌没有作用。
Resumo:
下载PDF阅读器目的:研究重组人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rhIGF-1)对近似于人类2型糖尿病的db/db小鼠的降血糖作用.方法:正常饲养db/db及同品系的正常小鼠,定期监测血糖和血胰岛素水平.待db/db小鼠表现出明显的高血糖及高胰岛素血症后随机分为4组,每日皮下注射溶媒、胰岛素或不同剂量的rhlGF-1,共2周.首次给药后每30min测定血糖1次,观测不同干预方式的即时降糖效果.再于每次给药前测定血糖,观察2周内的变化趋势.结果:db/db小鼠饲养至8周龄时表现出明显的血糖升高及高胰岛素血症.所用剂量的胰岛素对db/db小鼠未表现出明显的降血糖作用;rhIGF-1特别是高剂量rhIGF-1即时及短期降糖效果均较明显,可有效保护db/db小鼠.结论:rhIGF-1对db/db小鼠有较好的降血糖作用,对伴有明显胰岛素抵抗的糖尿病患者具有临床应用前景.
Resumo:
在整理华缨鱼属标本时发现,1993年9月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天峨县红水河水系地下河采集到的一批 标本为一个未经发表的新种,新种订名为大眼华缨鱼(&加c瑚soc^eiz獬胧gnzDp^f^8h邯)。其下咽齿2行,可与 下咽齿3行的7种华缨鱼相区别,而与属内同样具2行下咽齿的贵州华缨鱼(s.肛妇b淝瑚括)、小口华缨鱼 (Js.m幻M幻,抛£琳)和宽唇华缨鱼(5.z06缸t琳)亲缘关系较近。但:(1)新种胸鳍中点上方无黑斑,背鳍分枝 鳍条7,腹鳍分枝鳍条7,背鳍前鳞15—16,眼大,头长为眼径2.5—3.1倍,眼径为头宽44.7%一57.8%,吻 须后伸至前后鼻孔之间或眼前缘,口角须后伸至眼前缘至眼中之问或眼中至眼后缘之间,体长为尾柄高8.9一 lO.7倍,头长为吻长2.5—3.7倍,可与贵州华缨鱼(胸鳍中点上方有一明显黑斑,背鳍分枝鳍条8,腹鳍分枝 鳍条8,背鳍前鳞12—14,头长为眼径4.O一5.0倍,眼径为头宽16.6%一20.7%,吻须后伸不达后鼻孔后缘, 口角须后伸至眼前缘,体长为尾柄高7.2—8.2倍,头长为吻长1.9—2.2倍)相区别;(2)新种背鳍前鳞15— 16,侧线鳞39~40,侧线上鳞4.5—5.5,背鳍分枝鳍条7,鳃耙13,腹鳍末端伸达肛门,眼径为头宽44.7%一 57.8%,可与宽唇华缨鱼(背鳍前鳞22,侧线鳞42—45,侧线上鳞6.5,背鳍分枝鳍条8,鳃耙10,腹鳍末端 不达肛门,眼径为头宽23.3%一30.O%)相区别;(3)新种与同水系的小口华缨鱼在鳍条数、侧线鳞、体色、 斑纹等方面最为相似,但新种围尾柄鳞14/16,眼大,头长为眼径2.5—3.1倍,腹鳍末端伸达肛门,口角须后 伸至眼前缘至眼中之间或眼中至眼后缘之间,吻皮边缘深裂成小穗,背鳍起点距吻端较距尾鳍基为近,背鳍长 大于头长,体长为尾柄长4.8—5.9倍,头长为吻长2.5—3.7倍,尾柄长为尾柄高1.6—2.1倍,可与之(围尾 柄鳞12,眼小,头为眼径4.4—4.6倍,腹鳍末端不达肛门,口角须伸达眼下方,吻皮边缘不开裂或开裂不明 显,背鳍起点距吻端等于距尾鳍基,背鳍条约等于头长,体长为尾柄长6.1—6.4倍,头长为吻长2,1—2.4倍, 尾柄长为尾柄高1.4—1.5倍)相区别。
Resumo:
目的 研究中华眼镜蛇毒因子(CVF)消耗补体对大鼠心脏移植急性排斥反应的影响.方法 以近交系BN大鼠为供者,Lewis大鼠为受者,建立腹腔异位心脏移植模型.实验分为2组,每组8只.CVF组:心脏移植术前3 d、2 d时,经受者尾静脉注射CVF 50 μg/kg;术前12 h至移植心停跳时,经尾静脉注射CVF 20 μg/kg,每2 d注射1次.对照组:术前、术后不给予受者任何特殊处理.术后观察移植心的存活时间,测定术后第1、3、5和6d及移植心停跳时的血清总补体活性(CH50法)、移植心C3沉积及CD3+T细胞浸润情况,并观察移植心的病理变化.结果 CVF组和对照组的移植心存活时间分别为(11.69±0.72)d和(6.65±0.35)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CVF组移植心组织内C3沉积和CD3+T细胞浸润程度均较对照组同期明显减轻,病理损害程度也较对照组同期明显减轻.结论 CVF消耗补体对大鼠心脏移植急性排斥反应起到了明显的抑制作用,从而延长移植心存活时间.
Resumo:
滇南、滇东南曾是黑冠长臂猿广泛分布的地区之一.为掌握该地区近年黑冠长臂猿分布及种群数量现状,从2003年7月~2004年12月,采用访问调查及利用鸣声定位法进行了实地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在近40 000 km2的范围内,东黑冠长臂猿(Nomascus sp.cf.nasutus)在云南境内可能已消失;西黑冠长臂猿(N.concolor)亦仅发现4~7个种群,且孤立分布于3个地区(金平芭蕉河2群6只,金平西隆山1-2群,绿春黄连山1~3群,总计不超过25只),而在江城牛倮河自然保护区、马关古林箐自然保护区、麻栗坡老君山自然保护区及屏边大围山自然保护区可能已绝迹.滇南、滇东南黑冠长臂猿分布区缩小及种群数量剧减,主要与栖息地丧失及过度捕猎有关.
Resumo:
对2006年1月采自松花江红旗渡口到同江7个样点的浮游生物群落进行了RAPD指纹分析,进而探讨了河流生态系统浮游生物群落DNA指纹与物种组成之间的关系.筛选出的8条随机引物扩增的谱带全为多态性带,其中特有条带所占比例最大(30.2%);形态分类共检测到浮游生物66种,且没有检测到7个样点的共有种类;这些结果显示研究区域浮游生物群落相似性比较低,环境差异性较大.基于DNA指纹的聚类进一步表明,同江、红旗渡口和佳木斯的浮游生物群落较为相似而聚为一枝,哨口、肇源和哈尔滨为一枝,而松原成为单独的一枝.物种组成则将
Resumo:
采用主成分分析方法研究中华与前臀物种的有效性问题,并利用主成分分析结果中起主要作用的性状作差异性的统计分析,为分类性状的相关性提供了数学依据。结果表明:1)中华与前臀的主要鉴别特征在于前者之臀鳍起点至尾鳍基的距离小于至腹鳍起点的距离,后者反之;2)前者尾柄高大于前鼻孔至眼前缘距离后者反之;3)前者脂鳍基末端至尾鳍背侧起点的距离小于尾柄高,后者反之。据主成分分析及显著性t值检验结果。笔者观点与原文献作者观点完全一致,中华与前臀应是两个不同独立种。两物种形态上的差异主要表现在与游泳等行为有关的性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