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0 resultados para 20-GC 2
Resumo:
翼手类(Order Chiroptera)是现生哺乳动物中唯一真正具有空中飞翔能力的动物;同时,它也是哺乳动物中为数不多的具有回声定位功能的几个分类类群之一。现存的翼手目动物约有1100种,占整个哺乳动物种类的20%以上,是哺乳动物中仅次于啮齿目的第二大目。尽管对于翼手目系统发育已经进行了大量的形态学和分子系统学等方面研究,但是翼手目中主要类群的系统发育关系尚存在着许多争议。进化过程中发生的染色体重排在揭示物种的系统发育关系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种间染色体涂色可以准确、快速、直观地鉴定物种进化过程中发生的大规模染色体重排,已成为在全基因组水平上比较研究哺乳动物核型多样性及其起源和演化的首选方法。利用染色体涂色可以构建不同物种间的比较染色体图谱,通过分析进化过程中保守的染色体片段在不同类群物种核型中的分布和排列方式,可以推导各类群可能的祖先核型,并重建伴随物种形成所发生的基因组变化历史,包括染色体重排的类型、速率和核型演化的趋势。但是,目前关于翼手目染色体涂色研究还很少,至今仍不能为翼手目各级分类水平上的系统发育关系研究提供系统完整的细胞遗传学证据。本研究利用大鼠耳蝠染色体特异涂色探针,通过种间染色体涂色,首次构建了狐蝠科、菊头蝠科、蹄蝠科和蝙蝠科代表物种间的比较染色体同源图谱,并且将它们与之前发表的用人的染色体探针构建的比较染色体图谱进行整合。通过分析这些物种之间保守染色体片段的分布,推测翼手目动物在核型进化过程中所发生的染色体重排的类型和数量,以期为研究翼手目的系统发育关系提供细胞遗传学证据。研究结果表明: 1. 翼手目动物的大多数染色体臂具有高度保守性,罗伯逊易位是其核型进化的主要机制。此外,倒位也是翼手目染色体进化过程中常见的染色体重排方式。 2. 小蝙蝠亚目的菊头蝠科和蹄蝠科与大蝙蝠亚目的狐蝠科亲缘关系更为接近,而与小蝙蝠亚目其它科的亲缘关系较远。 3. 菊头蝠科和蹄蝠科应该各自作为独立的科,但这两个科拥有一个共同的细胞遗传学衍生特征,这一特征在翼手目其它科中并未发现,表明它们之间有非常紧密的系统发育关系。 4. 菊头蝠科的祖先核型可能并不是前人所推测的全由端着丝粒染色体构成的2n=62的核型;很有可能是包含有双臂染色体的,2n低于62的核型。 5. 三叶小蹄蝠比中蹄蝠保留更多的祖先染色体特征,其核型蹄蝠科中较为原始的核型。 6. 着丝粒融合是蝙蝠科物种核型演化的主要机制。蝙蝠科的祖先核型并不是类似于2n=44鼠耳蝠的核型,而可能更类似于棕蝠的2n=50核型,由全端着丝粒染色体构成。 7. 除着丝粒融合外,异染色质的扩增也是蝙蝠科扁颅蝠属和山蝠属的染色体进化方式之一。 8. 绒山蝠与三种亚洲的伏翼共有两个同源染色体片段联合(MMY 8+11和9+13),提示蝙蝠科的山蝠属和伏翼属有非常紧密的亲缘关系。 9. MMY 9 + 23和MMY 18+19 这两个保守的同源染色体片段联合是蝙蝠科扁颅蝠属的细胞遗传学鉴定特征。 通过翼手目这些动物的染色体涂色研究,我们不但在全基因组的水平上揭示了翼手目几个主要类群代表动物的核型系统发育关系,而且所构建的比较染色体图谱将有助于基因组的序列信息从已测序物种(人)向序列信息较少的翼手目物种转移,这些研究结果也可以为翼手目的分类、物种鉴定、系统发育关系和生物医学研究(如SARS病毒)等提供基础性资料。
Resumo:
本发明涉及一种滇池金线鲃的人工训养方法,属鱼产品养殖技术领域。滇池金线鲃的人工训养方法,包括饲料选择和饲料方式,其中:饲料选用浆状食物虾浆、蛋黄浆、挂喂粉状饲料、投喂丰年虫、微粒饲料、大粒料及人工鱼混合商品饲料;0~6刚出膜的滇池金线鲃幼苗长5.5~7.5mm,全靠卵黄囊供给营养,7天后的滇池金线鲃开始摄食浆状食物,20日后摄食丰年虫体并逐渐摄食粉状物质,70日后摄食微粒饲料,半年后摄食小颗粒料并逐步摄食大颗粒料人工混合鱼用商品饲料,投食量为体重的2-3%。本发明具有成本低、操作简便,能投入产业化、集约化生产,成活率高的优点
Resumo:
应用电喷雾多级串联质谱技术对传统中药甘遂根中的弱极性部分化学成分进行了分析鉴定,根据串联质谱数据,共鉴定出39个化合物.其中包括9个新化合物:分别为3-O-(2,3-二甲基丁酰基)-13,20-O-双十二烷酰基巨大戟萜醇(1)、3-O-(2,3-二甲基丁酰基)-13-O-癸酰基-20-O-十六烷酰基巨大戟萜醇(2)、3-O-(2,3-二甲基丁酰基)-13-O-十二烷酰基-20-O-[(9Z,12Z)-十八烷-9,12-二烯酰基]巨大戟萜醇(3)、3-O-(2,3-二甲基丁酰基)-13-O-十二烷酰基-20-O-(十八烷-9Z-烯酰基)巨大戟萜醇(4)、甘遂素I(5)、甘遂素J(6)、甘遂素K(7)、甘遂素L(8)和甘遂素M(9).
Resumo:
Lutetium fluorides with different compositions, crystal phases, and morphologies, such as beta-NaLuF4 hexagonal microprisms, microdisks, mirotubes, alpha-NaLuF4 submicrospheres, LuF3 octahedra, and NH4Lu2F7 icosahedra, prolate ellipsoids and spherical particles have been successfully synthesized via a facile hydrothermal route. X-ray diffraction,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 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y, high-resolution 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y, selected area electron diffraction, and photoluminescence spectra were used to characterize the samples. The intrinsic structural feature of lutetium fluorides, the solution pH values, F- sources, and organic additives (Cit(3-) and EDTA) account for the ultimate shape evolutions of the final products. The possible formation mechanisms for products with various architectures have been presented. Additionally, we investigated the upconversion luminescence properties of beta-NaLuF4: 20% Yb3+/2% Er3+ with different morphologies.
Resumo:
建立了浊点萃取分离富集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环境样品中痕量镉的方法。浊点萃取选择8-羟基喹啉为螯合剂,Triton X-100为表面活性剂。在pH8~9、0.01%8-羟基喹啉和0.2%-Triton X-100、80℃水浴20 min的优化条件下,所建立方法的检出限为2.5 ng/L;加标回收率为94.6%~106.2%;对样品溶液进行富集的富集因子为17。利用该方法分别测定了2个实际水样和2个国家标准参考物质中的总镉含量,结果令人满意。
Resumo:
Aristolochic acids (AAs) are the main bioactive ingredients in the most of Aristolochia plants, which are used to make dietary supplements, slimming pills and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s (TCMs). Excessive ingestion of AAs can lead to serious nephropathy. Therefore, quantitative analysis and quality control for the plants containing AAs is of great importance. In this paper, capillary electrophoresis (CE) with electrochemical detection (ED) at a 33 mu m carbon fiber microdisk electrode (CFE) has been applied to detect AA-I and AA-II in Aristolochia plants. Under the optimum conditions: detection potential at 1.20 V, 2.0 x 10(-2) mol L-1 phosphate buffer solution (PBS) (pH 10.0), injection time 25 s at a height of 17 cm and separation voltage at 12.5 kV, the AA-I and AA-II were baseline separated within 5 min. Low detection limits for AA-I and AA-II were 4.0 x 10(-8) mol L-1 and 1.0 x 10(-7) mol L-1, respectively. Wide linear ranges were from 4.0 x 10(-8) mol L-1 to 1.9 x 10(-5) mol L-1 and 1.0 X 10(-7) mol L-1 to 5.0 x 10(-5) mol L-1 for AA-I and AA-II, respectively. The proposed method has been successfully applied to analyze AAs contents in plant extracts.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 contents of AAs in each part of Aristolochia debilis Sieb. Et Zucc.
Resumo:
用UV-Vis吸收光谱、荧光光谱、圆二色谱以及核磁共振光谱等手段研究了硫堇(TH)与两个不同序列寡核苷酸的作用。TH与寡核苷酸作用后的吸收光谱和荧光光谱产生了明显的减色红移和荧光猝灭效应。分别计算了TH与[oligo d(GC)]2和[oligo d(AT)]2作用的荧光猝灭常数和结合常数,结果表明TH与GC序列的结合能力比与AT序列更强。通过TH与[oligo d(GC)]2作用后双螺旋链构象变化以及TH质子的1HNMR谱峰明显变宽,进一步说明TH与寡核苷酸结合的序列选择性。
Resumo:
β,β-二烷硫基-α,β-不饱和酮类化合物作为一类具多反应中心的活泼中间体在有机合成中的应用,近20年来已引人注目并进行了深入广泛的研究~[1,2].以往的研究大多是针对β,β-二甲硫基-α,β-不饱和酮类化合物1进行的,而对结构相近的β,β-1,3-亚丙二硫基-α,β-不饱和酮类化合物2的研究较少.对于1类的合成,所用碱的选择至关重要~[1].实验证明叔丁醇钠和叔丁醇钾~[3~5]在1类的合成中效果较好.前文~[6]曾以六甲基二硅氨基锂(LHMDS)为碱高
Resumo:
To express and product a fluorescent antioxidant holo-alpha-phycocyanin (PC) of Spirulina platensis (Sp) with His-tag (rHHPC; recombinant holo-alpha-phycocyaninof Spirulina platensis with His-tag) in 5-l bench scale. A vector harbouring two cassettes was constructed: cpcA along with cpcE-cpcF in one cassette; ho1-pcyA in the other cassette. Lyases CpcE/F of Synechocystis sp. PCC6803 (S6) could catalyse the 82 site Cys in apo-alpha-PC of Sp linking with bilin chromophores, and rHHPC was biosynthesized in Escherichia coli BL21. The constant feeding mode was adopted, and transformant reached the biomass of rHHPC up to 0.55 g l(-1) broth in 5-litre bench scale. rHHPC was purified by Ni2+ affinity column conveniently. The absorbance and the fluorescence emission spectra of rHHPC had lambda(max) at 621 and 650 nm, respectively. The IC50 values of rHHPC were 277.5 +/- 25.8 mu g ml(-1) against hydroxyl radicals and 20.8 +/- 2.2 mu g ml(-1) against peroxyl radicals. Combinational biosynthesis of rHHPC was feasible, and the constant feeding mode was adopted to produce good yields of rHHPC. Fluorescent rHHPC with several unique qualitative and quantitative features was effective on scavenging hydroxyl and peroxyl radicals. A potent antioxidant rHHPC was co-expressed, produced and characterized for nutritional and pharmacological values, which would help to develop phycobiliproteins' applications in their fluorescent and biological activities.
Resumo:
全球气候与人类活动密切相关,气候研究一直是现代科学家关注的重点问题之一。过去海面气象参数的研究主要借助于浮标和站点的观测,但是它们稀少的观测资料极大地限制了海面气象参数的研究。现在借助卫星观测大大地提高我们的认识能力,卫星可以对全球海洋进行连续观测,获取长期大范围的海洋气象资料,为全面深入地了解大洋甚至全球大气活动提供可能。 本文的工作就是利用卫星资料进行月平均和实时的近海面气象参数的反演及应用研究。利用近十八年SSM/I和AVHRR卫星资料与实测资料进行结合,建立神经网络(ANN)模型反演近海面月平均气温和湿度,与实测资料相比气温的均方根差为0.87 ℃,相关系数为 0.99,相对湿度的均方根差为3.73%,相关性为0.65。利用同步物理方法从TOVS资料反演中国海区上空1000mb到10mb之间的温湿廓线,再利用神经网络方法和基于Bowen比的方法从温湿廓线的结果反演出近海面处的实时气温和露温参数,取得了比较合理的结果,气温和露温结果的均方根差分别是1.85K和2.59K(与实测数据相比)。利用2005年1月的AMSR-E亮温资料对实时气象参数反演进行探讨,分析AMSR-E的各个探测通道与海表温度、近海面气温、湿度和风速等参数的相关性,把12个通道分为四种情况并在每种情况下分别进行试验,选择最合适的组合通道并进行气象参数的反演,结果与TAO资料进行比较,海表温度的均方根差是0.55℃,近海面气温的均方根差是0.74℃,海面湿度的均方根差是3.24%,海面风速的均方根差是1.11m/s。目前,与其它结果相比该结果的精度是最好的。 把以上反演得到的近海面气象参数结果应用于海气界面热通量的计算,以更好地研究海气相互作用。分别采用神经网络和Bulk公式两种方法计算月平均潜热和感热通量,结果与GSSTF2资料进行比较,Bulk方法反演的感热和潜热的均方根差分别为9.05±4.6 W/m2和23.7±4.0 W/m2,ANN模型得到的分别是7.54±3.0 W/m2和20.1±3.2 W/m2,,结果表明ANN模型得到的结果明显的好于Bulk公式。ANN模型反演的全球潜热和感热结果在空间分布上与GSSTF2的吻合很好,但在极大值区,ANN模型得到的结果偏小。把AMSR-E亮温资料反演得到的实时的海表温度、近海面气温、湿度和风速四个参数结合ANN模型,计算太平洋赤道地区的实时感热和潜热通量。 对反演得到的约18年近海面月平均气温进行年变化分析,得知近18年里气温呈现上升趋势。近海面气温在反映气候异常信息上有与海表温度相似的表达性,1989冷事件年,全球平均海面气温明显偏低(14.25℃),1998暖事件年,平均海面气温值最大(14.57℃ )。用经验正交函数(EOF)和经验模态分解(EMD)分析近海面气温的距平变化,得到的前三个主要模态解释了84%的总体变化,EOF1解释了76.1%的变化,主要表达了太阳辐射引起的年周期气温变化;EOF2解释了4.6%的变化,主要解释ENSO对气温异常的作用;EOF3(3.3%)的空间模态呈现了很多有趣的现象,比如气温正异常主要表现在北半球的高纬度区,南极附近高低起伏的气温异常可以作为南极绕极流的一个证据等。
Resumo:
以海州湾前三岛周围海域为研究地点,开展了栉孔扇贝岛屿生态增养殖理论和关键技术研究。调查了海区的地理、水文、水化学环境以及饵料供应能力;现场测定了栉孔扇贝的滤水率,根据扇贝实际生长情况结合水动力学因子评估了该海域的养殖容量;监测了不同养殖模式情况下栉孔扇贝的存活、生长以及污损生物附着情况;利用免疫学指标揭示了各种养殖方式下栉孔扇贝的健康状态;研究了不同水温、扇贝规格对敌害生物捕食的影响;优化了该海域栉孔扇贝的养殖模式和关键技术。主要研究结果如下: 1.查明了前三岛海域理化环境、生物资源等现状。前三岛海域水质优良,生物资源丰富,虽然饵料浓度相对较低,但是该海域海流畅通,水交换条件好,较高的流速可以弥补饵料浓度的不足,适合开展栉孔扇贝增养殖。由于各项理化因子随着时间和水深的变化而发生变化,必须根据实际情况,对养殖模式等进行相应调整,才能获得更高经济和生态效益。 2.较为系统地研究了前三岛海域深水筏式养殖栉孔扇贝生理生态学特征,评估了养殖容量。周年监测了海域的环境因子和栉孔扇贝的生长情况,利用生物沉积法,现场研究了各时期扇贝的滤食作用。结果表明:该海域养殖栉孔扇贝在当年秋、冬季和次年春季生长迅速,夏季生长相对缓慢,周年平均软组织生长速度为11.29 mg/d,平均干贝壳生长速度为48.84 mg/d,扇贝能够于次年年初达到商品规格(6cm)。不同时期栉孔扇贝的滤水率之间差异显著,滤水率随水温的升高和扇贝规格的增大而增加。利用改进的Incze等(1981)的养殖容量模型,评估了该海域养殖容量,结果表明:在现有条件下,各时期沿着海流方向适养区域长度分别为:4.0,4.6,4.7,5.1,4.5和3.2 km,平均为4.35 km。 3.揭示了不同养殖水层栉孔扇贝存活、生长以及免疫指标特征。于2007年夏、秋高温季节监测了5个不同水层(2, 5, 10, 15, 与 20 m)筏式养殖栉孔扇贝的存活、生长以及免疫指标特征。研究表明各水层栉孔扇贝成活率差异显著,其中15 m(78.0%)和20 m(86.7%)成活率要明显高于2 m(62.9%),5 m(60.8%),和10 m(66.8%);夏季(7~9月)各水层壳高生长速度有较大差异,其中10m (205.0 μm/d)与20 m(236.9 μm/d)要显著高于2,5,和15 m,而秋季(9~11月份)20m生长速度最低,5m水层(262.9 μm/d)要显著高于其他水层;不同水层扇贝软组织生长情况与壳的生长情况类似;扇贝血淋巴SOD活性随着水深的加深而增大,15 和 20 m 养殖的栉孔扇贝ACP活性要高于其他水层,这表明深水养殖栉孔扇贝健康状态要优于浅水层。 4.比较研究了筏式和底播两种养殖方式情况下栉孔扇贝的存活、生长以及免疫指标的周年变化。结果表明夏季栉孔扇贝的生长、免疫酶活性要低于其他季节,扇贝死亡也基本集中于夏季高温季节。除了2008年春季壳高以外,筏式养殖栉孔扇贝的生长、免疫酶活性都要高于底播养殖。实验结束时筏式养殖的成活率(54.6 ± 12.3 %)要显著地低于底播养殖(86.8 ± 3.5 %)。由此可见,在夏季高温季节采取底播养殖提高成活率,然后转为筏式养殖以提高生长速度,这样可以获得更高的产量。 5.研究了日本蟳和多棘海盘车对栉孔扇贝的捕食机制。现场研究表明,成年日本蟳可以捕食壳高小于5.0 cm的栉孔扇贝,捕食强度随着水温的升高而增大,而壳高大于5.9 cm的栉孔扇贝则可以免遭日本蟳的捕食;与栉孔扇贝相比,日本蟳更倾向于捕食贻贝;室内模拟研究表明水温低于10 ℃时,日本蟳对大规格扇贝的捕食作用不明显。相同温度条件下,室内实验日本蟳的捕食强度要低于现场,但其温度系数(Q10)差别不大。室内试验表明多棘海盘车对栉孔扇贝也有很强的捕食作用。提出了提高底播栉孔扇贝成活率的方法,即选择大规格的扇贝在水温较低的秋、冬季进行底播。
Resumo:
蛋白酪氨酸磷酸酶1B(protein tyrosine phosphatase, PTP1B)是蛋白酪氨酸磷酸酶(protein tyrosine phosphatases, PTPs)家族中的一个经典的非受体型酪氨酸磷酸酶,在胰岛素信号通路中起着重要的负调控作用,是目前公认的一个新颖的糖尿病和肥胖症治疗靶点。寻找PTP1B的高活性抑制剂对糖尿病和肥胖症治疗有着重要的应用前景。 双-(2,3-二溴-4,5-二羟基苯基)-甲烷(BDDPM)是从松节藻醇提物中分离鉴定出的溴酚类化合物,体外活性筛选发现,它具有极强的蛋白酪氨酸磷酸酶1B(PTP1B)抑制活性(IC50=2.4μmol/L)。采用高脂饮食-链脲佐菌素诱导的大鼠模型(STZ-DM)对富含BDDPM的松节藻醇提物进行动物实验,发现中、高剂量组同样表现出惊人的活性,降糖效果优于阳性对照临床药物文迪雅,并呈剂量依赖性。于是拟采用STZ-DM大鼠模型对单一组分BDDPM进行药理、药效学等体内降糖活性研究,但体内动物实验需要30g以上BDDPM,所以首先要解决药源的问题。本文尝试从天然海藻提取分离和化学合成两种途径来解决BDDPM制备的问题。 首先本文尝试从松节藻中提取分离BDDPM的制备方法。通过正相硅胶色谱、凝胶Sephadex LH-20色谱和重结晶等纯化手段分离纯化目标化合物BDDPM,并借助IR,MS和NMR等技术确定了其化学结构。最终从常温风干的50kg松节藻干样品中分离得到7.8g BDDPM。由于松节藻藻体构成复杂,给分离纯化BDDPM带来极大困难,致使分离纯化过程耗费大量时间和金钱;并且原材料松节藻的采集也易受季节和原料短缺等自然因素的影响。所以,从天然海藻中分离纯化的方法不适宜用于BDDPM的制备。 本文的重点是对BDDPM(4e)的化学合成途径进行研究。本文通过5步合成法(Friedel-Craftz酰基化反应、苯环逐级溴代、羰基还原、羟基脱保护)成功地合成了BDDPM,合成总产率为23.6%。同时本文采用上述合成路线获得了四个系列共计20个溴酚系列衍生物(4e为目标产物BDDPM,其余19个为溴酚系列衍生物),其中10个为新化合物。合成的20个化合物经1H NMR、13C NMR、MSEI和IR进行了结构鉴定。合成的20个化合物在体外活性筛选中均表现出不同程度的PTP1B抑制活性,其中合成的目标产物4e具有与天然分离纯化获得的BDDPM同等效率的PTP1B抑制作用。 另外,通过比较四个系列化合物PTP1B抑制活性间的差异,对此类溴酚化合物的构效关系作了初步分析,结果表明:1.羰基官能团的存在会明显降低此类化合物的PTP1B抑制率;2.化合物中的羟基官能团被甲氧基保护后,PTP1B抑制活性会得到一定程度的加强;3.化合物苯环上溴原子取代基数目增多时,其PTP1B抑制率也会随之增强。但是,筛选结果中也有少部分化合物的PTP1B抑制作用与上述规则相违背。因此,本文总结的初步构效关系还需要进一步的实验研究加以验证。 最后本文通过化学合成的方法,经过5步反应成功地制备出了30g BDDPM,为后续的药理、药效学研究奠定了基础。
Resumo:
在浅海养殖系统中,生源要素的形态和动态对滤食性贝类生长有着重要影响,与此同时,滤食性贝类对系统中的生源要素的动态也具有重要作用,国外学者对此研究的比较多,但在我国研究甚少。在本论文中利用室内模拟实验和海上调查的方法,研究滤食性贝类的生物过滤、生物沉积及排泄作用对浅海养殖系统中生源要素动态的影响。室内模拟实验部分:1998年4月至6月间,在烟台利用室内规格相同的水池,建立了栉孔贝扇(Chlamys farreri)不同养殖密度单养、栉孔扇贝和海带(Laminaria japonica)混养、栉孔扇贝和海带、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多元化养殖等三种养殖模式,九个养殖系统和一个对照系统,实验中各池的温度、光照、盐度和换水量基本一致,定期测定实验池中颗粒有机碳(POC)、颗粒氮(PN)和水体及沉积物中营养盐的含量。实验结果表明:1 栉孔扇贝大量滤食水体中的颗粒物质,导致水体中颗粒物质浓度的降低,水体中POC和PN的现存量与栉孔扇贝的放养密度负相关,水体中颗粒物的缺乏会限制栉孔扇贝的生长,当POC、PN的现存量分别降低到0.09mg/L、0.015mg/L时,就会限制栉孔扇贝的生长。2 栉孔扇贝排泄代谢产物增加了水体中无机营养盐的浓度,栉孔扇贝排泄的氮以NH_4~+-N为主,占三氮的93.5%;海带可为栉孔扇贝生长提供一部分饵料。3 实验期间硅浓度低于或近于2umol/L,限制了硅藻的生长,实验后期水体中氮盐浓度降低,氮磷比小于10,可能限制了浮游植物的生长,减少了栉孔扇贝的饵料生物,从而抑制了栉孔扇贝的生长。4 在栉孔扇贝单养和贝藻参混养系列中,沉积物中有机物、有机碳、有机氮、有机磷及总磷的含量随栉孔扇贝放养密度的增大而减少。5 在贝藻混养系列中的栉孔扇贝生长好于单养系列,在贝藻参混养系列中的海带生长速度快于贝藻混养系列;单养和贝藻参混养模式中栉栉孔扇贝的日产量均以放养密度中等的(20个/m~2)养殖系统较高。海上调查部分:于1997年冬季、1998年春季和夏季,在烟台四十里湾海区进行了三次野外调查,分别在养殖海区和非养殖海区取得沉积物柱状样,测定沉积物中有机质和间隙水中无机营养盐的含量。实验结果表明:6 养殖区沉积物中有机质的含量大于非养殖区,平均高约22%。7 养殖海区沉积物间隙水中营养盐的浓度大于非养殖海区,其中养殖区NH_4~+-N、PO_4~(3-)-P 的浓度分别高于非养殖区50%和200%-400%,NO_3~--N, NO_2~--N 的浓度差别不明显;沉积物间隙水中营养盐浓度冬季较小,而春夏季浓度较高;氮盐以NH_4~+-N 为主,占90%以上。8 养殖海区沉积物-海水界面间营养盐扩散通量大于非养殖海区,烟台四十里湾沉积物-海水界面间NH_4~+-N, PO_4~(3-)-P, NO_3~--N, NO_2~--N 冬、春、夏三季平均扩散通分别为249.99 umol/m~2/d、3.78 umol/m~2/d、5.24 umol/m~2/d、0.83mol/m~2/d。
Resumo:
依据祁连山海北高寒湿地植物生长期观测的太阳总辐射(E_g)和反射辐射(E_r)资料, 分析了高寒湿地Eg和地表反射率(A)的日及季节变化特征. 结果表明:祁连山海北高寒湿地, 有较强的Eg, 但A较低. 年内1~12月E_g的平均日总量达17.3 MJ•m~(-2), 其中植物生长期的5~9月平均日总量为20.0MJ•m~(-2), 表现出4~7月高, 冷季低的变化特征. A的日、季节变化均表现 "U"型变化过程. 2004年1~12月A的年平均值为0.32, 植物生长季的5~9月平均值为0.18, 植物非生长季的10月~翌年4月平均值为0.43. 其中1月最高(0.70), 7月最低(0.16).
Resumo:
对蓼科(Polygonaceae)植物唐古特大黄(Rheum tanguticum Maxim.ex Balf.)染色体核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唐古特大黄体细胞染色体数目为2n=22;核型公式为K(2n)=22=20 m+2 sm,核型为"1A"型,少数细胞中发现有随体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