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 resultados para cpDNA trnT-trnF and trnS-trnG
Resumo:
The vegetation of the northeast Qinghai-Tibetan Plateau is dominated by alpine meadow and desert-steppe with sparse forests scattered within it. To obtain a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the phylogeography of one constituent species of the forests in this region, we examined chloroplast trnT-trnF and trnS-trnG sequence variation within Juniperus przewalskii, a key endemic tree species. Sequence data were obtained from 392 trees in 20 populations covering the entire distribution range of the species. Six cpDNA haplotypes were identified. Significant population subdivision was detected (G(ST) = 0.772, N-ST = 0.834), suggesting low levels of recurrent gene flow among populations and significant phylogeographic structure (N-ST > G(ST), P < 0.05). Eight of the nine disjunct populations surveyed on the high-elevation northeast plateau were fixed for a single haplotype (A), while the remaining, more westerly population, contained the same haplotype at high frequency together with two low frequency haplotypes (C and F). In contrast, most populations that occurred at lower altitudes at the plateau edge were fixed or nearly fixed for one of two haplotypes, A or E. However, two plateau edge populations had haplotype compositions different from the rest. In one, four haplotypes (A, B, D and E) were present at approximately equivalent frequencies, which might reflect a larger refugium in the area of this population during the last glacial period. Phylogenetic analysis indicated that the most widely distributed haplotype A is not ancestral to other haplotypes. The contrasting phylogeographic structures of the haplotype-rich plateau edge area and the almost haplotype-uniform plateau platform region indicate that the plateau platform was recolonized by J. przewalskii during the most recent postglacial period. This is supported by the findings of a nested clade analysis, which inferred that postglacial range expansion from the plateau edge followed by recent fragmentation is largely responsible for the present-day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cpDNA haplotypes within the species.
Resumo:
由于青藏高原的地貌效应,第四纪冰期气候的反复变化应对现今该地区生物的地理分布及其居群遗传结构产生重大影响.本文对这一地区特有分布物种祁连圆柏Juniperus przewalskii Kom.整个分布区内20居群392个个体的trnT-trnF序列变化进行了研究;共发现3种单倍型(haplotype),构成两种地理区域:高原台面上的居群主要固定HapA,而HapA、HapB和HapC在高原边缘居群均有分布.所有居群总的遗传多样性HT=0.511,GST=0.847.在低海拔的高原边缘,Hap A、Hap B和Hap C高频率固定在不同的居群中,表明可能存在多个不同的避难所,居群反复缩小和扩张的瓶颈效应造成了遗传多样性的丢失.而边缘的一个居群含有两种相似单倍型频率则可能是冰期后迁移融合而成或者该居群在冰期经受的瓶颈作用更弱.高原台面东部间断分布的居群只固定Hap A,表明它们可能经历了冰期后共同的回迁过程和由此产生的奠基者效应.我们的研究结果表明祁连圆柏在冰期可能存在多个避难所,瓶颈效应和奠基者效应造成了这些居群现在的遗传多样性分布式样.
Resumo:
How coniferous trees in northern China changed their distribution ranges in response to Quaternary climatic oscillations remains largely unknown. Here we report a study of the phylogeography of Pinus tabulaeformis, an endemic and dominant species of coniferous forest in northern China. We examined sequence variation of maternally inherited, seed-dispersed mitochondrial DNA (mtDNA) (nad5 intron 1 and nad4/3-4) and paternally inherited, pollen- and seed-dispersed chloroplast DNA (cpDNA) (rpl16 and trnS-trnG) within and among 30 natural populations across the entire range of the species. Six mitotypes and five chlorotypes were recovered among 291 trees surveyed. Population divergence was high for mtDNA variation (G(ST) = 0.738, N-ST = 0.771) indicating low levels of seed-based gene flow and significant phylogeographical structure (N-ST > G(ST), P < 0.05).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mitotypes suggests that five distinct population groups exist in the species: one in the west comprising seven populations, a second with a north-central distribution comprising 15 populations, a third with a southern and easterly distribution comprising five populations, a fourth comprising one central and one western population, and a fifth comprising a single population located in the north-central part of the species' range. Each group apart from the fourth group is characterized by a distinct mitotype, with other mitotypes, if present, occurring at low frequency. It is suggested, therefore, that most members of each group apart from Group 4 are derived from ancestors that occupied different isolated refugia in a previous period of range fragmentation of the species, possibly at the time of the Last Glacial Maximum. Possible locations for these refugia are suggested. A comparison of mitotype diversity between northern and southern subgroups within the north-central group of populations (Group 2) showed much greater uniformity in the northern part of the range both within and between populations. This could indicate a northward migration of the species from a southern refugium in this region during the postglacial period, although alternative explanations cannot be ruled out. Two chlorotypes were distributed across the geographical range of the species, resulting in lower levels of among-population chlorotype variation. The geographical pattern of variation for all five chlorotypes provided some indication of the species surviving past glaciations in more than one refugium, although differentiation was much less marked, presumably due to the greater dispersal of cpDNA via pollen.
Resumo:
第三纪末期和第四纪的气候变冷使广泛分布于北半球的暖温带/亚热带生物区系的分布区破碎化,形成了各种洲际间断分布格局。其中东亚—北美东部间断分布最为常见,自林奈时代起就吸引了植物学家们的关注。为了探讨这一地理分布格局的形成过程,前人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包括间断类群分布的比较、种间关系的经典分类学和化学分类学研究、地理分布的分支分析、遗传距离的估算等。随着分子系统学的发展,在各级分类阶元水平上探讨植物系统发育关系的研究取得了重大进展,很多植物类群的系统发育得到了重建,这使东亚-北美间断分布类群的历史生物地理学研究变得更为切实可行。同时,生物地理学的理论有了新的发展,新的分析方法不断涌现,化石记录及古气候和古地质资料得到大量积累,为深入探讨东亚—北美间断分布提供了条件。目前,已有20 多个东亚-北美间断分布的植物类群被详细研究,丰富了我们对这一现象的认知。然而,以往的研究多基于单亲遗传的叶绿体基因和(或)PCR 直接测序所得的nrDNA ITS 序列,在探讨杂交和网状进化方面存在较大的局限性。在本研究中,我们选取了崖柏属(Thuja L.)这一典型东亚—北美间断分布类群,用来自叶绿体和细胞核的多个基因序列重建其系统发育,探讨其地理分布格局的形成过程,并讨论不同遗传体系的多基因联合分析在植物生物地理学研究中的应用。此外,我们还初步探讨了低拷贝核基因4CL 在广义柏科的进化式样。 1、崖柏属的系统发育和生物地理学研究 崖柏属共 5 种,其中3 种分布于东亚,2 种分别分布于北美东、西部。我们用5 个叶绿体DNA 片段(rpl16 内含子, atpI-rpoC1、trnS-trnfM 和trnS-trnG 基因间区以及trnT-trnF 区)和3 个核基因片段(ITS,LEAFY,4CL)的序列重建了崖柏属的系统发育。发现:(1)基因树拓扑结构的冲突存在于叶绿体基因和核基因之间,甚至不同的核基因之间,说明崖柏属曾发生多次种间杂交并导致网状进化;(2)崖柏属中存在两个种对,即日本香柏-崖柏和朝鲜崖柏-北美香柏;(3)朝鲜崖柏在叶绿体和核基因树上位于不同的位置,可能因古老的杂交和叶绿体捕获所致;(4)北美乔柏的叶绿体基因存在镶嵌式的变异,可能在物种形成过程中发生了叶绿体重组。根据分子钟度量结果,崖柏属两个种对的分化时间为51.1±3.96 Mya,日本香柏和崖柏的分化时间为23.7±5.04 Mya,朝鲜崖柏和北美乔柏的分化时间为14.7±6.06 Mya。 基于多个基因的系统发育分析、DIVA 分析、化石证据和分子钟度量,我们推测崖柏属在古新世或更早的时候起源于北美高纬度地区,并通过白令陆桥扩散到东亚,然后通过隔离分化形成日本香柏-崖柏这一种对。白令陆桥和阿留申陆桥可能在崖柏属的进一步迁移中起了重要介导作用,使崖柏属内发生了多次种间杂交事件,并导致了崖柏-日本香柏和朝鲜崖柏-北美香柏这两种主要的叶绿体类型间的重组以及朝鲜崖柏对北美香柏叶绿体基因的捕获。携带重组叶绿体DNA 的杂交个体迁入北美西部,产生了北美乔柏。根据分子钟估算结果,该迁移事件可能发生在中新世。 鉴于以往对东亚—北美间断分布植物类群的分子系统学研究多基于单亲遗传的叶绿体基因和(或)PCR 直接测序的ITS 数据,这些类群中的网状进化事件可能被低估。同时,我们的结论也部分解释了为什么东亚、北美东部、北美西部三者间的关系存在很多争议:频繁的杂交和渐渗模糊了种间的系统发育关系。因此,我们建议在生物地理学研究中用来源于多个基因组的多基因分析,特别是用单/低拷贝核基因。 2、广义柏科4CL 基因进化的初步研究 广义柏科是松杉类植物中唯一在南、北半球广泛分布的类群,该科中既有古老的孑遗属和寡种属,也有第三纪起源、呈南北半球间断分布的类群。研究4CL 基因在这一类群中的进化,有助于探讨低拷贝核基因在松杉类植物中的进化式样和规律。4CL 在植物次生化合物的生物合成中起重要作用,它催化激活4-香豆酸和一些相关的底物形成不同的辅酶A,促进各种苯丙烷类的代谢。 我们从广义柏科 17 个属中扩增并克隆到23 条4CL 基因序列。基因结构和系统发育分析表明,4CL 在广义柏科中分为4CLI 和4CL II 两大类,二者间的序列相似性为67-70%,进化速率也有很大差异。RT-PCR 结果证明这两种类型均能转录,推测它们都具有功能,且基因结构的差异和序列之间的高度分化暗示这两大类可能执行不同的功能。在4CL 基因树中,落羽杉亚科、北美红杉亚科、狭义柏科的单系都得到了支持。尽管4CL 在广义柏科中的类型及拷贝数还有待研究,但4CLI 很可能以单拷贝或低拷贝存在,其高变的内含子序列可以用来探讨种间的系统发育关系。
Resumo:
麻黄属(Ephedra)起源较早,该属植物的形态性状极度退化或简化,可用于经典分类学的有价值的性状非常有限。分布于青藏高原的藏麻黄(E. saxatilis)和丽江麻黄(E. likiangensis)二者间形态相似,性状变异连续,很难分辨,但被《中国植物志》中、英文版作两个种处理。 本文对藏麻黄和丽江麻黄的七个居群、151个个体的叶、雌球花和节间长等形态学性状进行了分析,发现各性状的变异情况在群体间无明显差异。同时我们还对154个个体的叶绿体DNA trnT-trnF和 trnS-trnfM区进行了序列分析,两个片段的联合矩阵长1382bp,共有29个变异位点,其中有9个碱基变异和2个indel,可划分为H1、H2和H3三种单倍型。这3种单倍型在丽江麻黄中均有分布,但藏麻黄仅含H1和H2。 综合来自形态学和分子方面的证据,我们发现藏麻黄和丽江麻黄的关系非常近缘,因此建议予以合并。同时本文还以膜果麻黄(E. przewalskii)为外类群,从谱系生物地理学角度探讨了三种叶绿体单倍型的进化关系,发现H2最原始,分布最广;H1与其它两种单倍型间的序列差异较大,可能是较进化的类型。此外,无性克隆的繁殖方式可能是导致Ephedra单倍型非常简单的重要原因之一。
Resumo:
在洲际间断生物地理学研究中,东亚—北美间断分布类群的分子生物地理学研究一直是关注和研究的热点。在本论文中我们选取了水生和半水生的植物代表类群,莲科(Nelumbonaceae)和菖蒲科(Acoraceae)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来自叶绿体、线粒体和核基因组的DNA 序列分析和微卫星分析,一方面探讨莲科的系统位置、揭示其间断地理格局的形成过程、重建菖蒲科的系统发育及其地理格局的形成过程的同时,另一方面,在总结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总结东亚—北美间断分布的基本特点。主要成果总结如下。 1. 菖蒲科的系统发育和分子生物地理学 菖蒲科仅含一属,菖蒲属(Acorus),共5 种。其中北美菖蒲(A. americanus) 分布于北美,其余4 种(A. calamus, A. gramineus, A. tatarinowii and A. rumphianus) 分布于亚洲的东部和南部。北美菖蒲和菖蒲(A. calamus)叶片中间具有明显的中肋;其余3 种不具有明显的中肋。本论文的19 份材料包含了4 个种,(不含较狭域分布的长苞菖蒲A. rumphianus),利用4 个叶绿体基因片段(trnL-F, psbA-trnH, rps16-trnK, rbcL)和1 个核基因片段(ITS)的序列重建菖蒲属的系统发育。结果表明(1)具有中肋和不具中肋的物种各自聚为一支;(2)具有中肋的菖蒲和北美菖蒲亲缘关系最近,构成东亚—北美间断种对关系;(3)在不具有中肋的一支内部,来自台湾的材料与其它材料差异最大,其余的材料也明显的分为了两类。基于rbcL 序列,使用松散分子钟模型、贝叶斯算法估算菖蒲属起源时间约为135.17 百万年(mya),菖蒲和北美菖蒲的间断分歧时间约为3.72mya。该结果支持菖蒲属为古老的单子叶植物,但东亚—北美间断物种分化时间较年轻。我们推测间断的种对可能通过白令陆桥,从东亚扩散到了北美。 2. 莲科的系统位置和分子生物地理学 莲科仅含一属,莲属(Nelumbo),两个种莲(N. nucifera)和美洲黄莲(N. lutea),间断分布于东亚、澳大利亚北部和北美东部。莲科的系统位置在形态和分子证据不一致。本论文使用了核基因18S rDNA、26S rDNA,叶绿体基因atpB、rbcL,线粒体基因NAD1 的序列重新构建莲科的系统位置并进行了分化时间推算。结果为:(1)叶绿体和核基因构建的严格一致树的拓扑结构不一致,叶绿体数据支持莲科和山龙眼科、悬铃木科具有较近的亲缘关系,核基因数据显示莲科位于真双子叶植物的基部;(2)5 个基因片段的合并分析结果显示,莲科与山龙眼科、悬铃木科聚为一支但支持率不高;(3)基于核基因、叶绿体和5 个基因的分别合并数据,使用松散分子钟模型、贝叶斯算法估算莲科起源时间分别为,113.13 、109.38 和110.35mya ,两个间断物种的分化时间为,3.77、4.34、5.85mya;(4)根据间断的时间和两个物种的遗传差异程度,现存的两个物种应是来自于东亚或北美的冰期残遗,而不是来自于两个大陆祖先种的独立进化后裔。 3. 莲的分子谱系地理学研究 我们采集了37 份莲的材料,10 份美洲黄莲的材料,代表了两者的主要分布区。我们选取了叶绿体基因(trnL-trnF, trnS-trnG, petB-petD 和psbA-trnH),线粒体基因COX1,以及11 个微卫星位点进行莲的分子谱系地理研究。DNA 序列显示莲和美洲黄莲均具有很低的遗传多样性;微卫星数据揭示了稍高于DNA 序列的遗传多样性。两物种相比,美洲黄莲的多样性较高。基于微卫星数据的遗传结构分析表明,莲存在明显的3 个地理分化区域,这三个区域的遗传分化显著(FST=0.542),说明莲远距离群体间基因交流有限。基于DNA 序列和微卫星数据的单倍型地理分布关系,我们推测东南亚地区是莲的避难所或冰期残遗区,冰期后群体分别向西和向北扩张。 4. 东亚—北美间断分布的一般特点 (1)东亚—北美东部间断分歧时间范围较长,从始新世中期甚至更早一直持续到1mya 左右;东亚—北美西部间断类群分化时间跨度相对小,集中在中新世时期;东亚—整个北美间断分化时间与东亚—北美东部间断类群一样经历较长时间;草本类群晚于木本类群形成间断分布式样,洲际间断分化时间与类群的起源时间并无相关性。(2)东亚与北美间断分布类群的起源地因类群而异。(3) 东亚与北美间断分布类群扩散方向呈不确定性。(4)东亚与北美间断类群扩散有三条可能的路径,即大西洋陆桥、白令陆桥和南半球跨洋长距离传播。
Resumo:
Metagentiana striata is an alpine annual herbaceous plant endemic to the east of the Qinghai-Tibet (Q-T) Plateau and adjacent areas. The phylogeography of M. striata was studied by sequencing the chloroplast DNA (cpDNA) trnS-trnG intergenic spacer. Ten haplotypes were identified from an investigation of 232 individuals of M. striata from 14 populations covering the entire geographical range of this species. The level of differentiation amongst populations was very high (G(ST) = 0.746; N-ST = 0.774) and a significant phylogeographical structure was observed (P < 0.05). An analysis of molecular variance found a high variation amongst populations (76%), with F-ST = 0.762 (highly significant, P < 0.001), indicating that little gene flow occurred amongst the different regions; this was explained by the isolation of populations by high mountains along the Q-T Plateau and adjacent areas (N-m = 0.156). Only one ancestral haplotype (A) was common and widespread throughout the distributional range of M. striata. The populations of the Hengduan Mountains region of the south-eastern Q-T Plateau showed high diversity and uniqueness of haplotypes. It is suggested that this region was the potential refugium of M. striata during the Quaternary glaciation, and that interglacial and postglacial range expansion occurred from this refugium. This scenario was in good agreement with the results of nested clade analysis, which inferred that the current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cpDNA haplotypes and populations resulted from range expansion, together with past allopatric fragmentation events. (c) 2008 The Linnean Society of London.
Resumo:
松科植物的核基因组十分庞大,基因常形成复杂的基因家族,核rDNA ITS 区在基因组内和基因组间存在广泛的长度和序列变异,但染色体数目和核型却高度保守,几乎均为二倍体(2n=24),与被子植物频繁的多倍化和高度均一的ITS区形成鲜明对比;叶绿体、线粒体和核基因组分别为父系、母系及双亲遗传,这种独特的遗传体系组合为系统发育重建研究提供了便利条件。因此,松科植物不仅是阐明基因树/物种树这一理论问题的理想试材,而且是基因和基因组进化及核rDNA致同进化机制研究的好材料。此外,松科植物的进化历史悠久,很多类群经历了多次重大的地质历史事件,并呈各种间断分布格局,其生物地理学问题受到广泛关注。本文对落叶松属所有物种(L. lyallii除外)和大部分变种的叶绿体基因组trnT-trnF区、低拷贝核4CL基因家族 (4-香豆酸辅酶A连接酶基因)及多拷贝核rDNA ITS区进行了序列分析,重建了该属的系统发育并揭示了其地理分布格局的形成过程,同时基于克隆和基因谱系分析,探讨了核4CL和rDNA ITS这两个基因家族的进化式样及规律。 1. 叶绿体trnT-trnF区和核rDNA ITS区的研究结果表明:落叶松属的种间遗传分化程度很低,北美的种类构成一个单系分支,并为欧亚种类的姐妹群。短苞鳞的欧亚落叶松组和长苞鳞的欧亚红杉组之间的分化较早,接近欧亚和北美种类间的分化时间。换句话说,苞鳞长短的分化在落叶松属中至少发生过两次,其中一次在落叶松属分化的初期,另一次在北美的种类中。结合化石、地史及气候资料,我们推测:落叶松属的共同祖先通过白令陆桥扩散,并形成欧亚和北美两支,然后在不同的板块上独立进化。落叶松组的泛北极分布是冰期后的回迁形成的,而红杉组的物种在第三纪全球气温降低时向南迁移,进而形成东亚-北美间断分布,特别是欧亚红杉组的祖先曾伴随青藏高原的隆升而发生辐射分化。 2. 在落叶松属4CL基因家族的研究中共获得44个差异的克隆,除华北落叶松外,其它种类均含2-4个成员。系统发育分析表明: 4CL基因频繁发生重复/丢失,并导致谱系拣选。该基因在落叶松属的共同祖先中发生一次重复,形成4clA和4clB,4clA再次发生基因重复形成4clA1和4clA2。重复产生的这两对并系基因拷贝在进化速率上呈显著差异,其中一个拷贝的进化速率明显加快,可能与进化制约的减弱或功能分化有关。结合其它核基因的研究结果,我们推测频繁的基因重复/丢失可能是形成和维持松科植物庞大核基因组的重要机制之一。 3. 对落叶松属101个nrDNA ITS克隆进行了序列及分子进化分析,发现极少数克隆存在较大的长度及(或)序列变异,并可能为假基因或重组体,其它克隆间的序列分化水平较低。因而,落叶松属核rDNA的致同进化速率比松科中两个古老的属(松属和云杉属)快。该致同进化速率的加快可能与落叶松属年轻的进化历史及染色体上较少的rDNA位点数目有关。由于一些特异克隆含嵌合序列及极高的序列变异,推测它们可能来源于物种进化过程中染色体重排形成的小位点(minor loci)或为孤独基因(orphons)。此外,我们发现nrDNA ITS克隆的分布式样与落叶松属的分化及地理分布格局的形成有密切关系:在欧亚红杉组中,克隆常按分类群(物种或变种)形成单系分支,表明这些类群的分化曾伴随着强烈的nrDNA ITS奠基者效应;相反,在欧亚落叶松组中,所有物种的克隆均混杂在一起,说明这些物种的分化时间较晚或在冰期后回迁的过程中曾发生频繁的种间基因交流。
Resumo:
云杉属植物是非常重要的森林树种,广泛分布于北半球的寒温带、温带高山和亚高山地带。该属为松科中仅次于松属和冷杉属的第三大属,约有 28-56 种。自云杉属建立以来,其属于松科没有任何疑议。然而,由于云杉属物种间频繁杂交、形态趋同和取样困难,尽管已经有基于形态学、细胞学、化学成份、叶绿体 DNA RFLP 等方面的研究,该属的属下分类仍然存在诸多争议。本文利用父系遗传的叶绿体基因和母系遗传的线粒体基因序列重建了云杉属的系统发育关系,探讨了云杉属生物地理格局的形成过程。在此基础上,我们研究了低拷贝核 CAD 基因在云杉属的进化式样。另外,我们还对裸子植物线粒体基因 rps3 的内含子分布和进化进行了初步研究。 1. 云杉属的系统发育和生物地理学研究 我们选择了 Farjon (1990) 确定的 34 个种中的 33 种 (另一个种在 Flora of China 未得到承认),共 103 个个体,对这些个体的叶绿体 DNA 片段 trnC-trnD 和 trnT-trnF 以及线粒体基因 nad5 的第一个内含子进行了序列测定。在两个叶绿体基因片段联合分析构建的系统发育树上,北美西部的 P. breweriana 和 P. sitchensis 位于最基部。其余的物种分为三支:第一支由北美的两个物种组成;第二支包括分布于喜马拉雅-横断山区及其周围地区的八个种、台湾的 P. morrisonicola、西亚的 P. orientalis、日本的两个种及北美的 P. chihuahuana;第三支中,北美的 P. pungens 位于基部,亚洲东北部的种 (除 P. maximowiczii 和 P. torano 外)、P. retroflexa 和欧洲的 P. abies 构成一个单系群,并与北美的 P. mariana 和 P. rubens 及来自巴尔干半岛的 P. omorika 形成姐妹支。所有样品的 nad5 第一个内含子序列可分为 A、B、C、D 和 E 5 种单倍型,北美的物种拥有前 4 种,而且 A、B 和 C 单倍型为北美所特有;欧亚的物种仅含 D 和 E 两种单倍型。 上述结果结合 MacClade 和 DIVA 分析及化石证据,我们推断云杉属起源于北美,至少两次经白令陆桥扩散至亚洲,然后从亚洲扩散至欧洲。亚洲东北部的绝大多数物种和欧洲云杉 P. abies 的种间遗传变异非常低,而且线粒体单倍型均为 D,可能来源于一次近期的辐射分化。云杉属的现代分布中心之一喜马拉雅-横断山区的物种可能不是一次起源,日本的物种同样如此,这可能与第三纪气候变冷和第四纪冰川导致的物种迁移有关。此外,我们发现目前用于云杉属分类的一些形态性状(如叶扁平、菱形等)在系统发育树上位于不同的位置,说明这些性状可能不是一次起源或是祖征在不同支系中的保留,用于云杉属的系统划分须慎重。 2. 云杉属 CAD 基因的进化研究 裸子植物的多倍体特别少,且以基因组庞大而著称。被子植物中的很多单拷贝基因在裸子植物中以低拷贝或多拷贝基因家族的方式存在。CAD 基因在木质素单体合成的最后一步起作用,在松属中只发现了一种 CAD 基因拷贝,在欧洲云杉中却发现了三种拷贝,而且 Southern 杂交和子代分离鉴定结果表明这三种拷贝至少位于两个位点上。然而,对云杉属三个物种 (包括欧洲云杉) 构建的遗传图谱却都只发现了一个 CAD 基因位点。由于云杉属 CAD 基因的数目和分布存在很大争议,我们根据构建的叶绿体基因树,选择了不同支上的 20 个物种、29 个样品研究该基因的进化式样。结果表明:云杉属不同物种中 CAD 基因的拷贝数为 1-4 种,多数为 2-3 种。系统发育分析发现有些物种的所有 CAD 基因拷贝聚成一支,另有一些物种的 CAD 基因拷贝位于不同位置。此外,我们对 GenBank 中云杉属三个物种 CAD 基因的 EST 序列分析后发现:EST 序列的差异主要发生在 3’-UTR 区,表现为序列长短的不同,这有可能是进行体外反转录时引物结合于不同的位置所致。因此,结合前人研究(包括遗传图谱分析),我们推测 CAD 基因在云杉属内发生了多次重复,重复拷贝很可能呈串联排列。 3. 裸子植物线粒体基因 rps3 的进化研究 线粒体基因内含子的获得/丢失已经被广泛应用于系统发育研究。rps3 为分布最广的线粒体核糖体蛋白基因,一般含一个内含子,前人研究显示其在裸子植物中多了一个第二类内含子 rps3i2,并将这个内含子作为区分裸子植物和其它植物类群的标志之一。然而,该研究只选择了苏铁和银杏作为裸子植物的代表,取样代表性不足。在本研究中,我们对裸子植物每个科至少选择一个物种作为代表,通过 DNA 序列和部分物种的 RT-PCR 分析,探讨 rps3 基因在裸子植物中的进化。结果表明 rps3 基因内含子的分布与裸子植物系统发育关系相吻合:Conifer II、松科的落叶松属和黄杉属及百岁兰科不仅不含 rps3i2,而且丢失了第一个内含子;金钱松属缺失第二个内含子。我们推断在 Conifer II 的祖先和百岁兰科中分别一次性丢失了两个内含子;在松科中则发生了两次单独的丢失事件,一次是在落叶松属和黄杉属的祖先中丢失了两个内含子,一次是在金钱松属中丢失了第二个内含子。另外,在 Ephedra 中没有扩增出 rps3 基因,Gnetum 中具有第二个内含子,倪藤科的 rps3i2 似乎支持松科与倪藤纲的关系更近。对 rps3i2 的进一步分析发现,其序列结构与松科的系统发育关系非常吻合。根据上述结果和 mRNA 编辑位点分析,我们认为 Conifer II等类群中的两个rps3内含子丢失可能是反转录酶介导的 cDNA 反转录造成的。Psuedolarix 的内含子丢失也可能为相同机制,但因缺乏材料而未能进一步研究。
Resumo:
青藏高原地区是我国植物物种多样性和特有性最高的地区,且作为东亚植物区系的一个现代分化中心受世人瞩目。长花马先蒿是青藏高原高山草甸的广布种,其地理分布格局的形成与高原的隆升和气候变迁有着密切关系。因此,对长花马先蒿进行谱系生物地理学研究,有助于探讨青藏高原地区物种快速分化的机制和群体建立过程。 本研究对长花马先蒿11个居群、188个个体的叶绿体DNA trnT-trnF区进行了序列分析,发现该片段的长度变异范围为1441-1472bp。对位排列后的矩阵(含外类群)长1534bp,内类群中含33个碱基替换和 17 个插入/缺失,可分为20种单倍型。11个地理居群的总核苷酸多态性(π)为0.00468,单倍型多态性(Hd)为0.853,居群间的遗传变异(FST)高达88.2%,说明长花马先蒿具有很高的遗传多样性,且居群间发生了强烈遗传分化。 系统发育和遗传多样性分析发现长花马先蒿的20种叶绿体单倍型可归于四个地理单元——川西高海拔地区、川北地区、云南德钦地区及川藏地区。进一步分析发现:4个地理单元间存在着显著的遗传分化, 说明长花马先蒿具有明显的谱系地理分布格局。其中川西高海拔地区的四种主导单倍型构成了系统发育树最基部的一支,而以川西地区为中心、向南扩展至云南的两个居群所包含的几种单倍型均属于比较进化的类型。单倍型的网络关系(Network) 显示出西藏、青海、云南及四川北部的一些单倍型间遗传差异很小,亲缘关系很近。上述结果表明:长花马先蒿群体在冰期后的重新扩张过程主要表现为由南往北的递进式扩散,第四纪冰期气候的反复波动导致了该物种居群随生境变化而不断扩张或收缩,形成了现今的分布格局。初步推测川西地区很可能曾是长花马先蒿在第四纪冰期时的重要避难所,瓶颈效应和奠基者效应对其遗传多样性分布格局有重要影响。
Resumo:
牡丹在中国被称作“花中之王”。我国不仅是全部野生牡丹的原产地,也是栽培牡丹最早的驯化地。野生牡丹共有8个种,分布于云南、四川、湖北、甘肃、陕西、山西、安徽、河南和西藏等9省区,因其具有很大的观赏和药用价值,而在中国和世界温带地区广泛栽培。本研究利用形态特征和4个核基因片段(三个Adh 基因和GPAT基因片断)的核苷酸序列变异对牡丹组的种间系统发育关系进行了分析,并对我国栽培牡丹四个品种群的101个代表品种的可能祖先进行了形态学鉴定和分子诊断标记研究。在此基础上,利用核编码叶绿体表达的GPAT基因的(大内含子)部分序列和叶绿体基因组的trnS – trnG 和 rpS16 – trnQ两个基因间隔区的DNA序列变异重建了栽培牡丹37个代表品种和26个野生居群间的谱系关系。结果表明:(1)GPAT基因树是迄今得到的分辨率最好,并具有很高自展值支持的牡丹组种间系统发育关系树;(2)GPAT基因树和形态学证据一致支持银屏牡丹(P. suffruticosa ssp. yinpingmudan), 凤丹(P. ostii), 紫斑牡丹(P. rockii), 卵叶牡丹(P. qiui), 和矮牡丹 (P. jishanensis) 参与了栽培牡丹的起源;(3)叶绿体DNA单倍型网络树(network)进一步证实上述5个祖先类群的4个(矮牡丹除外)可能参与了栽培牡丹的母系起源。37个品种的GPAT基因谱系和叶绿体DNA单倍型网络树一致表明银屏牡丹是栽培牡丹最主要的祖先,其次是紫斑牡丹、凤丹、和卵叶牡丹;(4)我们的分子证据不支持形态学证据关于矮牡丹是栽培牡丹最主要的野生祖先的推测;(5)形态学和分子诊断标记证据表明,101个品种中有65.35 % 的品种具有两个以上野生种的特征,18.81 % 品种同时具有 Eco R I (+) 和 InDel51(+)物种特异分子标记。对37个品种的GPAT基因谱系和叶绿体DNA谱系比较发现,其中35个可能是杂种起源。另外,对7个古代牡丹品种(据文献记载)的GPAT基因的不同克隆类型进行测序和谱系分析,结果表明其中4 个为杂种起源。上述证据充分表明杂交和(或)渗入杂交在牡栽培牡丹的起源和进化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根据本研究的结果,结合现有的形态学数据、考古记录,以及有关牡丹栽培和驯化历史的记载,我们对栽培牡丹的起源和驯化历史总结如下。牡丹的栽培迄今有1,600 – 2,000年,栽培牡丹最迟起源于1,500年前。最初通过驯化和对突变的选择获得原始品种。由于牡丹品种可以通过无性和(或)有性方式进行繁殖,其后新的品种通过如下方式产生:(1)对突变的选择,(2)对栽培类型和野生种之间或栽培类型之间杂交和(或)渗入杂交产生的实生苗的选择。由于绝大部分(如果不是全部)早期的原始品种已绝灭,现有栽培牡丹是起源于各种人工和自然进化力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包括多次驯化、人工选择、突变、杂交和渗入杂交等。据作者所知,栽培牡丹的这种 ‘compilospecies’ 起源和驯化模式是目前已研究过的主要栽培作物中未见报道的。 因此,本研究不仅为栽培牡丹的多系起源和驯化历史提供了可信的分子证据,同时也为利用单拷贝基因的内含子序列构建栽培作物及其近缘野生祖先间的种系发生关系提供了成功的例子。另外,本研究也为同时利用核和叶绿体基因组的非编码DNA序列研究杂交在栽培作物的起源和进化的中作用提供了成功的例子。
Resumo:
青藏高原为冷杉属(Abies)的多度中心,共分布有10种,9变种和4亚种。其中苍山冷杉复合体(Abies delavayi complex)包括3种,5变种和2亚种。它们的形态性状变异较小,且分布区重叠。迄今对该复合体的遗传多样性水平、分化程度以及进化历史仍缺乏了解。 本研究对苍山冷杉复合体的14个居群、302个个体进行取样,并对193个个体的母系遗传线粒体DNA nad1 intron2区和276个个体的父系遗传的叶绿体DNA trnS-trnG区进行了序列分析。该复合体的线粒体DNA nad1 intron2区的序列为675bp,其中有4个单碱基变异和1个插入/缺失,可分为6种线粒体单倍型。这14个居群的线粒体总核苷酸多态性(π)为0.00114,单倍型多态性(Hd)为0.627,居群间的遗传变异(FST)高达84.034%。叶绿体DNA trnS-trnG区的序列排列后为718bp,共有8个单碱基变异和4个插入/缺失,可分为12种叶绿体单倍型。这14个居群的总核苷酸多态性(π)为0.00116,单倍型多态性(Hd)为0.590,居群间的遗传变异(FST)为65.830%。以上结果显示苍山冷杉复合体居群间已经产生了强烈的遗传分化。叶绿体的3种主导单倍型(H1、H2和 H3)在YLXS、SKXS、GS和WX 4个居群中都有分布;而其它居群则只有主导单倍型(除SJLS外)中的1种或2种。造成边缘居群(如JZS)多样性较低的主要原因是冰期后群体在迁移过程中的遗传漂变和奠基者效应。根据谱系关系线粒体H1型和叶绿体H3型均为较古老的单倍型,线粒体和叶绿体的谱系关系均支持上述分析。 本研究初步推测青藏高原的东南部—横断山区(包括YLXS、SKXS、GS、WX、BMXS、ELS和EMS)可能为苍山冷杉复合体的冰期避难所,群体存在冰期后向西和向南扩张的过程。间冰期群体隔离和扩张过程中的奠基者效应是形成目前居群分化和遗传多样性分布格局的重要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