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9 resultados para Tocqueville, Alexis de, - 1805-1859
Resumo:
Fishes of the genus Barbodes in Yunnan have been reviewed and 2 new species are described on the basis of specimens deposited in Kunming institute of Zoology,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Counts and measurements follow Chu and Chen (1989). Barbodes heterostomus is distinguished by its terminal mouth, with gape being horizontal in the male, and acclivitous in the female, last unbranched dorsal ray smooth with upper 1/3 articulated; dorsal fin origin anterior to pelvic fin origin; no dark lateral band on sides of body; gill rakers 13-19; lateral line scales 24-29; longest caudal ray length about 2 times that of shortest. It is distributed in Longchuanjiang and Dayingjiang (upper Irrawaddy). Barbodes baoshanensis is distinguished by its smooth last unbranched dorsal ray with upper 1/3-1/2 articulated; dorsal fin origin anterior to pelvic fin origin; sides of body with a dark longitudinal band; gill rakers 13-14; lateral line scales 23-28. It occurs in Nujiang (upper Salween) and Longchuanjiang. A key to the species of Barbodes in Yunnan is provided.
Resumo:
运用岩石破裂过程分析RFPA^2D系统,对岩石破裂过程中声发射Kaiser效应进行了数值模拟试验研究,得到了与物理试验现象十分吻合的模拟结果。
Resumo:
By means of the numerical solution of time-dependant Schrodinger equation, we verify a scaling law of photoionization in ultrashort pulses. We find that for a given carrier-envelope phase and duration of the pulse, identical photoionizations are obtained provided that when the central frequency of the pulse is enlarged by k times, the atomic binding potential is enlarged by k times, and the laser intensity is enlarged by k(3) times. The scaling law allows us to reach a significant control over direction of photoemission and offers exciting prospects of reaching similar physical processes in different interacting systems which constitutes a novel kind of coherent control.
Resumo:
本文采用来自三个基因组——叶绿体、线粒体和核基因组的六个DNA序列片段,对壳斗目的系统发育进行了重建,主要探讨了壳斗目八个科的科间系统演化关系及不同基因系统树间存在冲突的原因。在此基础上针对具体问题,进一步选用核光敏色素PHYC基因序列对杨梅科在壳斗目中的系统位置进行了更深入的探讨。在对壳斗目开展大量分子系统学研究的同时,还对胡桃科化香树属Platycarya的花形态发生过程进行了详细的扫描电镜观察,讨论了胡桃科单性花的起源和演化问题。主要内容包括: 1 基于四个叶绿体DNA序列的分析 以金缕梅属Hamamelis 和朴树属Celtis 为外类群,对壳斗目几乎所有属的代表共31种植物的trnL-F、matK、rbcL和atpB 序列进行了测定,通过四个序列单独和联合分析,得到如下结果:除rbcL基因树由于信息位点少而分辨率较低之外,壳斗目各科作为单系类群在各种分析中都得到了较强的bootstrap(BS)支持。壳斗目的八个科分为三支:南青冈科Nothofagaceae是基部分支;壳斗科Fagaceae接着分出;核心高等金缕梅类 (core “higher” hamamelids) 聚为一支, 这三支也都得到了强支持。基于不同序列构建的系统发育树,主要区别在于对核心高等金缕梅类六个科,即第三支内部分支关系分辨的不同。在trnL-F树上核心高等金缕梅类又分成两个亚支,一亚支是木麻黄科Casuarinaceae-(桦木科Betulaceae-核果桦科Ticodendraceae),另一亚支是杨梅科Myricaceae-(胡桃科Juglandaceae-马尾树科Rhoipteleaceae);matK树上,杨梅科则与前一亚支,即木麻黄科和桦木科聚在了一起;atpB树上杨梅科又成了其他所有核心高等金缕梅类的姐妹群;基于四序列联合分析构建的系统发育树的拓扑结构基本上与matK基因树一致。胡桃科和马尾树科的亲缘关系在对不同序列的分析中都得到了较强的支持,但对杨梅科的聚类,支持率都很弱。 2 基于线粒体matR基因序列的分析 除南青冈科作为其他所有壳斗目类群的姐妹群得到强支持外,其余的壳斗目的科间系统发育关系都未得到很好的分辨。最简约树的严格一致树显示杨梅科和木麻黄科聚在一起得到的BS支持不强,另外桦木科和核果桦科,壳斗科和马尾树科分别聚在一起,但得到的支持都未超过50%。 3 基于核核糖体18S rDNA序列的分析 在18S rRNA基因最简约树的严格一致树上,壳斗目被分为两支,一支由壳斗科和南青冈科组成,另一支由核心高等金缕梅类组成,BS支持率均不高。核心高等金缕梅类又分成两个亚支,桦木科,核果桦科和木麻黄科组成的亚支得到了较强的支持,由胡桃科、马尾树科和杨梅科组成的另一亚支得到了更强的BS支持。胡桃科和桦木科的单系性都得到了分辨,虽然BS支持率不高。 4 六个DNA序列的联合分析 通过对六个DNA序列的单独和联合分析,探讨了引起基因树间拓扑结构冲突的可能原因。分别用MP法、NJ法和贝叶斯推论对壳斗目进行了系统发育重建,联合分析提供了分辨率最好、支持率最高的壳斗目谱系关系图: 1、 南青冈科是壳斗目其余类群的姐妹群;2、各科的单系性得到很好支持;3、壳斗科是核心高等金缕梅类的姐妹群;4、核心高等金缕梅类分为两个亚支,一亚支包含桦木科、核果桦科和木麻黄科;另一亚支由胡桃科、马尾树科和杨梅科组成,杨梅科是胡桃科和马尾树科的姐妹群,这一亚支的BS支持率仍然很弱。胡桃科和壳斗科的属间关系未得到很好分辨,多数分支的BS支持率和后验概率值都不高。 5 基于核PHYC基因序列证据对杨梅科系统位置的分析 用壳斗科的栎属Quercus和南青冈科的南青冈属Nothofagus做外类群,核心高等金缕梅类分为两支。桦木科和木麻黄科聚在一起,胡桃科和马尾树科为姐妹群再与杨梅科构成一支,这两个分支都得到很强的BS支持。核基因分析支持六个序列联合分析对核心高等金缕梅类各科间关系的分辨。 6 化香树的花器官发生 在扫描电镜下系统地研究了柔荑花序类植物化香树的雄花、雌花和两性花的发生和发育过程。结果表明:该植物雄花和两性花中小苞片和花被片缺乏;雄蕊轮状发生,成熟阶段雄蕊的不规则排列是由于花托的延伸且和苞片的基部融合后造成的;雌花中存在环状的花被片结构但极度退化,雌花两侧的小苞片和花被片的侧面部分构成小坚果的翅;化香树的两性花向心发生,雄蕊先发生,然后雌蕊发生。胡桃科中的单性花是由两性花退化而来。 本研究的主要发现和结论如下: 1第一次用来自不同基因组的多个DNA 序列探讨了壳斗目八科的系统发育关系;取样包括了所有科的几乎所有的属;所得到的系统树具有较高的分辨率和置信度。主要结论是壳斗目的八个科分为三支,南青冈科是最基部的分支,壳斗科做为核心高等金缕梅类的姐妹群第二个分出,核心高等金缕梅类聚在一起,并进一步分为两个亚支:第一亚支包括桦木科、核果桦科和木麻黄科;另一亚支则由胡桃科、马尾树科和杨梅科组成,杨梅科是胡桃科和马尾树科的姐妹群。 2用核光敏色素PHYC基因较好的解决了杨梅科的系统位置,尽管造成杨梅科在叶绿体基因树和核基因树上具有不同系统位置的原因尚需要进一步探讨。在PHYC基因树上桦木科和木麻黄科聚在一起,胡桃科和马尾树科为姐妹群再与杨梅科构成一支,这两个分支都得到很强的支持。 3首次在壳斗目植物中用扫描电镜观察到了雄花的发生过程和两性花的发生方式,澄清了在化香树属植物中关于雄蕊排列方式、花被式样、以及果翅来源等问题的疑惑或争论。
Resumo:
早在20世纪三十年代,前人发现山旺中新世具有丰富的植物化石,枝叶、果实、花保存完好。1940年我国植物学家胡先骗与美国加州大学钱耐发表研究专著《中国山东山旺中新世植物群》,报道了30科61属84种植物,为最早系统地进行山旺植物研究的奠基之作,至今仍然具有很高的科学价值和国际影响。1946年布朗发表论文涉及山旺部分属种修订工作。1951年斯行健发表文章:评胡先骗与钱耐著“山东中新统植物群”, 对部分属种鉴定提出异议。1978年植物所与南古所老一辈科学家又作了大量补充与修订,完成合著《中国新生代植物》,该书对山旺植物群进行了系统整理,总计43科87属125种植物,奠定了 山旺植物群的基本面貌。此后,山旺植物群陆续有新的类群添加。目前所知山旺植物群主要以温带落叶植物为主混生了部分亚热带常绿和落叶阔叶植物。该植物群不仅种类繁多,数量丰富,而且保存完整,是我国新生代植物群中研究程度最好的代表。 尽管山旺研究已经取得如此丰富的成果,但是在Hu&Chaney (1940)研究山旺植物群之后的长达60年里( 1940-1999),关于山旺叶、果实与花的研究仅局限于外部的形态描述,缺乏对其进行细胞形态结构和角质层等结构植物学的实验分析研究,从而大大制约了对该植物群性质的理解和类群演化生物学的深入的研究。 近年来我们通过与国际国内同行的广泛合作,运用国际古植物学研究的新技术、新方法,如叶结构分析、角质层分析、细胞形态结构分析等,在光学显微镜与电子显微镜不同层次的观察上,将植物体外部形态学与内部细胞结构研究相结合,开展对山旺植物群的类群研究,取得了重要进展。我们首次成功提取了山旺植物“阿斯羌属”(As tronium)的角质层,并观察到气孔器结构,为该类群的正确修订提供了确凿的生物学证据,建立了化石新属钱耐属(Wang andManchester,2000)。山旺中新世地层中过去报道存在大量的“阿斯羌”花化石,为五个萼片宿存的辐射对称的花,果实球形,一枚,项生。这种生殖结构也普遍见于欧洲大陆的中新世地层和北美大陆美国的始新世地层中。欧洲人Heer在1859年提出它属于分布于东亚的旋花科的飞蛾藤属(Porana)植物; Weyland在1937年认为它应当是热带龙脑香科非洲马达加斯加岛屿特有分布的Mono tes属植物;美国人MacGinitie在1953年认为它属于分布于南美的漆树科的阿斯羌属(Astronium)植物,其确切系统位置众说纷纭。在中国新生代植物一书中,采用了美国人MacGinitie在1953年的观点,称之为阿斯羌花。斯行健先生认为是旋花科的飞蛾藤属植物。 我们调查了密苏里北京植物园标本馆馆藏的南美和非洲标本,以及哈佛大学标本馆的馆藏东亚标本,对上述科属现存植物的花结构进行了全面的详细研究。发现5个萼片宿存的辐射对称的花见于多个不同的科属类群,是一种趋同演化性状,而萼片脉纹与表皮细胞气孔器排列、果实形态与数目等特征在上述不同类群中极易区分。因而逐一排除了属于上述现存类群的可能性。我们研究的山旺与北美的化石标本显示的果实个体发育过程与现存植物苦木科苦木属(Picrasma)的果实发育相似,果实发育早期为5枚分离,后期3-4枚退化,仅1-2枚,通常为1枚球形果实留存,花瓣脱落,萼片宿存。但是,它们二者在果实形态与萼片表皮结构上,仍存在很大差异。现在认为它属于一个绝灭的植物类群,化石的系统位置尚无法放入现存的科属系统,可能接近于苦木科。因此,建立了一个化石新属钱耐属(Chaneya)。目前,该属包含二个种,一个分布于北美始新世地层,另一个分布于东亚中新世地层,欧洲的材料由于缺乏深入研究,尚无法确定归属。钱耐属在北半球第三纪地层中呈东亚北美间断分布。钱耐属的研究,不仅为探讨东亚与北美植物区系的联系和植物类群的分化历史提供了重要的证据(Wang and Manchester,2000),更为深入探讨山旺化石植物重要类群的结构与演化生物学研究提供了成功的范例。 山旺的榉属(Zelkova)是山旺植物群的一个常见分子。榉属是欧亚大陆分布的植物,现存6种,在欧亚大陆第三纪地层中发现了大量的榉属化石,包括果实与叶连生的枝条。在北美大陆虽然有榉属化石报道,但是由于缺乏果实,仅靠叶的特征难以令人信服,榉属是否存在于北美仍有争议( Manchester,1989;Manchester,个人通讯)。近年基于我们在山旺组发现和采集到大量的榉属离散叶片以及联生有果实和叶的生殖枝条的深入研究,获得了化石叶结构、表皮细胞、表皮毛、气孔器、核果的大量结构生物学信息。通过与奥地利维也纳大学的 Ferguson教授合作,建立了欧亚现存榉属6个种的生物学形态与结构信息参照系,古今对比结果清楚表明山旺榉的叶缘齿式结构及表皮特征组合最接近我国南部分布的Z. schneideriana,而不是Hu and Chaney (1940)建议的广布于东亚的Z serrata,也明显不同于欧亚大陆共有、分布于西亚伊朗和东欧高加索地区的Z. carpinifolia。常见于欧洲第三纪的翁格榉(Z. ungeri)在形态学更接近Z.carpinifolia。因此,山旺榉明显不同于翁格榉,有其独立的种级特征,应建立东亚中新世榉属的一新种一山旺榉(Z shanwangensis sp. nov.)。榉属在欧亚大陆上的种级分化可能至少在中中新世即已出现。 我们1995年报道了山旺中新世地层发现中国特有植物杜仲化石,并利用先进的电子显微镜设备,找到了确凿无疑的原位化石杜仲特殊胶丝结构直接证据。《美国植物学报》1997年发表文章评论这是目前我国唯一可靠的、保存有精美的胶丝细胞结构的杜仲化石。近年我们迸一步采用古今结合的方法,运用自创的“特有种气候分析法”,对中国重要特有植物杜仲开展了多学科综合研究,利用现存杜仲种子春季萌发需要特定温度的生理学研究结果,结合自然分布区的温度分布,定量恢复了山旺中新世古春季温度数值;该项研究工作的论文列入著名国际SCI刊物《美国植物学报》2003年1月第一期首篇文章。美国植物学报评审人评价:这是应用现代植物实验数据解决地质时期古气候学问题的一个极好例子,是经典之说“现代是(认知)过去的钥匙”的例证,更是当前古植物学研究的一个范例。该文作出的重要贡献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1、提供了现代植物生理生态的实验数据;2、提供了古植物学研究需要的解剖学证据(胶丝);3、更正了古生物地理方面的一个假说(杜仲何时在中国出现); 4、提出了一个解答古气候学问题的新方法。 最后一点实际上也是最重要的一点。” 油杉属的研究显示该属现代有三个种,生活在东亚中国,越南和老挝。它曾经在北半球广泛分布,以球果、种鳞、具翅的种子、木材等形式保存在新生代第三纪地层中,如已经有报道的北美大陆美国俄勒冈渐新世和中新世,欧洲中部中新世,亚洲日本中新世和上新世,俄罗斯远东渐新世到中新世地层。本次山旺中中新世与美国俄勒冈渐新世Rujada flora发现的油杉,接近现存油杉属的属型种油杉。北美中新世和亚洲日本中新世和上新世报道了接近于现存种铁坚油杉的化石。这些证据反映了东亚与北美第三纪植物区系的联系远比今天密切,油杉在北美中新世末期后、在欧洲早更新世之后和在东亚日本上新世结束,在上述地区消失。油杉今天仅孑遗分布于东亚中国秦岭以南、雅砻江以东,长江以南及台湾、海南岛和越南、老挝等亚热带至热带北缘的低山、丘陵山区。山旺油杉的球果化石具有现存油杉和铁坚油杉复合种的特征,可能代表了兼具中国两种油杉共同特征的一个早期类型,由此也表明油杉和铁坚油杉的物种分化在中国有可能是1500万年以来发生的新近事件。同时,油杉球果(松科)的首次发现,解决了山东山旺中中新世化石产地有无裸子植物这个长达半个世纪的争论(Hu andChaney,1940:斯行健,1951),进一步确证了山旺中中新世气候为亚热带山地气候类型。
Resumo:
堇菜科堇菜属全世界约有525–600种,分布于除南极洲之外的广大地区,大部分种类分布于北温带地区和南美洲安第斯山脉地区。我国是堇菜属的主要物种多样性中心之一,《中国植物志》(51卷)记载了111种,另外有58个基于中国产的模式标本描述的学名在该著作中没有处理。由于本属形态变异复杂,分类相当困难,我国该属植物同物异名、名实不符的问题相当常见,《中国植物志》遗漏种类过多,因此需要全面修订。 通过文献查阅、标本研究、野外考察和部分种类的移栽实验,本文对中国堇菜属进行了力所能及的分类修订。描述新种和新变种9个(Viola dimorphophylla、 V. muliensis、 V. bulbosa var. oblonga、 V. gongshanensis、 V. guangxiensis、 V. hui、V. magnifica var. qianshanensis、 V. miaolingensis和V. nitida;其中V. dimorphophylla为全世界堇菜属中发现的唯一具轮生叶的种类),做出新组合6个(V. biflora var. rockiana、 V. dissecta var. incisa、 V. prionantha var. taishanensis、 V. philippica var. stenocentra、V. kosanensis subsp. pendulicarpa、V. kosanensis subsp. serrula),补充记载11个以前发表而后来未再在我国有 关分类学著作中提及的种(V. belophylla、V. yunnanfuensis、V. tienschiensis、 V. duclouxii、 V. fargesii、 V. hondoensis、V. kosanensis、V. japonica、 V. striatella、 V. kwangtungensis 和 V. perpusilla), 确认我国没有V. yezoensis和V. faurieana的分布,发现中国分布新记录种和变种各1个(V. violacea和V. tokubuchiana var. takedana),将85个学名降为异名,另外对58个《中国植物志》(51卷)中没有处理的学名全部进行了分类处理。我们的修订结果承认中国有堇菜属植物101种、3亚种和13变种,1种因未见模式标本暂存疑。本文对所有种给出了分种检索表、形态描述和标本引证,对大多数种进行了分类学评论和绘出了地理分布图以及形态图解。此外, 本文指定了33个名称的后选模式。 根据形态学、地理分布和细胞学证据,本文将匍匐堇菜组和蔓茎堇菜组予以归并;根据形态特征,在合生托叶组内建立了两个新系,即圆叶堇菜系和鳞茎堇菜系;我们认为前人在二裂花柱组内单纯强调距的长短而完全忽略其他性状划分的两个亚组——长距堇菜亚组和短距堇菜亚组——不合理,故结合根状茎、根、地下匍匐茎和花冠的有关性状对本组重新进行了亚组划分,合并长距堇菜亚组和短距堇菜亚组,建立一个新的亚组,即灰叶堇菜亚组。此外, 本文对3种(V. magnifica、V. henryi和V. pendulicarpa)的系统位置进行了调整。 本文对我国堇菜属34种共42个居群进行了染色体记数,其中20种的数目为首次报道。我们发现合生托叶组的染色体基数应该为x=6,而不是先前认为的x=12, 合生托叶组的大部分种类为多倍体,其中具有种内多倍性的种类具有很强的杂草习性。蔓茎堇菜组的多数种类的染色体数目为2n=24, 与合生托叶组很相似,另外这两个组具有相似的形态和地理分布特征,我们认为蔓茎堇菜组与合生托叶组的亲缘关系较紧密。
Resumo:
本发明涉及一种无指盘臭蛙蛙皮肽及其基因和在制药中的应用,属于生物医学领域。该活性多肽是中国两栖类动物无指盘臭蛙基因编码的一种单链多肽,分子量3355.95道尔顿,等电点10.14,多肽全序列一级结构为: Gly Leu Gly Gly Ala Lys Lys Asn Phe Ile Ile Ala Ala Asn Lys Thr Ala Pro Gln Ser Val Lys Lys Thr Phe Ser Cys Lys Leu Tyr Asn Gly。编码无指盘臭蛙蛙皮肽的基因由 731个核苷酸组成,其中编码成熟无指盘臭蛙蛙皮肽为第520-616位核苷酸。人工合成的无指盘臭蛙蛙皮肽具有显著的抑制细菌和真菌生长的作用,可以作为制备病原微生物感染疾病的治疗药物被应用。本发明的无指盘臭蛙蛙皮肽具有结构简单、人工合成方便、抗菌谱系广的有益特点。
Resumo:
The primary mutation m.3460G > A occurs with a very low frequency (similar to 1%) in Chinese patients with Leber hereditary optic neuropathy (LHON). Up to now, there is no comprehensive study of Chinese patients harboring this mutation. We characterized six unrelated probands with m.3460G > A in this study, which were identified from 1,626 patients with LHON or suspected with LHON. The overall penetrance of LHON (25.6% [10/39]) in four pedigrees with m.3460G > A was substantially lower than those families with m.11778G > A (33.3% [619/1859]) as reported in our previous study. Intriguingly, family Le688 with a heteroplasmic m.3460G > A presented a lower penetrance (12.5%) than the other three families with a homoplasmic mutation. There is an elevated gender bias (affected male to affected female = 4:1) in the four families with m.3460G > A compared to those LHON families with m.11778G > A (2.4:1). Complete mtDNA sequencing indicated that the six matrilines belonged to haplogroups B4d1, F2, A5b, M12a, D4b2b, and D4b2, respectively. We did not identify any potential secondary mutation(s) that will affect or be associated with the penetrance of LHON in the six probands by using an evolutionary analysis and protein secondary-structure prediction. Taken together, our results suggested that the m.3460G > A mutation occurred multiple times in Chinese LHON patients. The heteroplasmic status of mutation m.3460G > A might influence the penetrance of LHON in family Le688.
Resumo:
记述了在中国云南省西陲德宏自治州潞西市一个洞穴深处岩壁上发现的以蝙蝠血为食物的陆生蛭类。由于标本的头部有5对眼,完全体节各有5环,体背各环有发达的乳突和背感器,尾吸盘巨大且腹面有辐射肋,因此属于山蛭属Haemadipsa Tennent,1859。又因为头部第5对眼点很小,甚至缺少;体背缺少色素和背部条纹;两生殖孔仅被2环隔开;末环背中有1非常大的半圆球形突起,肛门开口其顶部的横沟上,因此与山蛭属中已知其它种均不相同,故为1新种,定名为洞穴山蛭Haemadipsa cavatuses sp.nov.。正模
Resumo:
对采自于中国洞庭湖和汉阳墨水湖氧化沟的5种吸管虫做了形态学报道,均为国内新纪录:靴状盘吸管虫Discophryacothurnata(Weisse,1847-1848)Lachmann,1859;粗壮盘吸管虫DiscophryarobustaNozawa,1938;长柄球吸管虫Metacinetamacrocaulis(Stokes,1887)Matthes,1954;圆形放射吸管虫Heliophryarotunda(Hentschel,1916)Matthes,1954和孟加拉锤吸管虫Tokophry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