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 resultados para IPN


Relevância:

20.00% 20.00%

Publicador:

Resumo:

Ⅰ. 增韧环氧/聚氨酯互穿网络聚合物的合成与表征 用部分环氧树脂与丁腈羧反应,进行端基转化,制得端环氧基丁腈-环氧共聚物与环氧树脂的混合物,经叔胺固化后,得到增韧环氧(TEpx)。制备了两种IPN体系,体系1为增韧环氧/蓖麻油聚氨酯IPN,体系2为增韧环氧/聚醚聚氨酯IPN。用红外光谱研究了动力学,研究结果是,对于体系1,-OH基与-NCO基的反应速度大于环氧基的聚合速度,因此,IPN体系中,PU网络的形成比环氧网络快。环氧上的-OH基与蓖麻油上的羟基相似。同属伸羟基,它也会与-NCO基反应,因此,所形成的IPN的两网络间,存在着一定程度的化学交联。在增韧环氧的分子结构中,含有丁腈羧低聚物链段,使得增韧环氧与蓖麻油聚氨酯的相容性较好,该因素对这种IPN形态结构的形成,是很重要的,从动态力学性能的测试结果,能说明这个问题,即玻璃化转变峰很宽,在一定组成时,半峰宽几乎达100 ℃。对于体系2,聚氨酯相起反应的羟基是伯羟基,它与-NCO基的反应速度比环氧中的羟基与-NCO基的反应速度大得多。此外,体系中的两组分,即增韧环氧与聚醚聚氨酯的相容性不好,反应速度的差别与相容性的差别,均将导致反应体系中相分离程度的增大。这在tanZ-T曲线上表现得很明显,出现了两个相距甚远的玻璃化转变峰。利用透射电子显微镜对两个IPN体系进行了形态观察,这些IPN具有特殊的结构,既有增韧环氧所存在的两相结构,又有IPN的两相结构。Ⅱ. 聚氯乙烯-丁腈羟低聚物共混物的合成与表征 制备了高聚物(PVC)-低聚物(HTBN)共混物,研究了该共混物的力学性能,阻尼性能及形态结构。研究结果表明,在HTBN中,丙烯腈含量较高时,随着HTBN加入量的增加,PVC的阻尼峰均有不同程度的加宽加高。在力学性能方面,共混物的抗张强度、伸长率也随低聚物中丙烯腈含量的高低而变化,丙烯腈含量较高时(25%,36%),随HTBN加入量的增加,性能变化不大,而丙烯腈含量较低时(15%,5%),当HTBN的加入达一定量时,性能发生突降。这些现象的出现,主要与相容性有关,HTBN中丙烯腈含量高,极性大,与PVC混溶性好,因而阻尼性能、力学性能均好。而HTBN中丙烯腈含量低,与PVC之间的粘合力不好,即混溶性不好,因而共混物性能不好。由TEM照片看,该共混体系的形态结构为细胞状结构,细胞内存在着界面模糊的两相结构,在低丙烯腈含量(15%)时,存在着部分界面清晰的两相结构,形态观察的结果与性能测定的结果一致。

Relevância:

20.00% 20.00%

Publicador:

Resumo:

The sulphonated phenol novolac (PNBS) which was used as a curing agent of epoxy was synthesised from phenol novolac (PN) and 1,4-butane sultone and confirmed by FTIR and H-1 NMR. The degree of sulphonation (DS) in PNBS was calculated by H-1 NMR. The semi-IPN membranes composed of sulphonated tetramethyl poly(ether ether ketone) (STMPEEK) (the value of ion exchange capacity is 2.01 meq g(-1)), epoxy (TMBP) and PNBS were successfully prepared. The semi-IPN membranes showed high thermal properties which were measured by differential scanning calorimeter (DSC) and thermogravimetric analysis (TGA) With the introduction of the corss-linked TMBP/PNBS, the mechanical properties, dimensional stability, methanol resistance and oxidative stability of the membranes were improve in comparison to the pristine STMPEEK membrane.

Relevância:

20.00% 20.00%

Publicador:

Resumo:

用DSC和动态弹粘谱(DMS)研究了聚环氧氯丙烷聚氨酯/聚苯乙烯互穿聚合物网络[PU(PECH)/PSIPN]的玻璃化转变行为发现,当IPN中聚苯乙烯(PS)含量大于20%(质量分数)时,IPN是不相容体系,有两个玻璃化转变PS交链度的增加,对应于PU的玻璃化转变(TgⅠ)不变,对应于PS的玻璃化转变(TgⅡ)向高温方向移动,转变越来越不明显,加入氨酯反应催化剂时,Tg明显内移,TgⅡ内移超过20℃,相容性增加。

Relevância:

20.00% 20.00%

Publicador:

Resumo:

改变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苯乙烯)(P(MMA-co-St)中甲基丙烯酸甲酯的含量(W_(MMA)),通过一步法合成出聚环氧氯丙烷聚氨酯(PU(PECH)/P(MMA-co-St)IPN.DSC、TEM和动态粘弹谱研究结果表明:当P(MMA-co-St)中W_(MMA)大于0.6时,IPN仅有一个Tg;当W_(MMA)小于0.4时,IPN有2个T_g,TEM上出现相区,P(MMA-co-St)溶度参数(δ)及δ的氢键作用分量(δh)与相态、力学性能有密切关系。

Relevância:

20.00% 20.00%

Publicador:

Resumo:

用同步法合成了4种聚氨酯/聚甲基两烯酸甲酯互穿聚合物网络(PU/PMMAIPN),利用DDC、TEM和动态力学谱(DMS)等手段综合研究了IPN中两组分的相容性和相态结构,用基团贡献加和方法计算了各种PU和PMMA的溶度参数δ,结合PU软段链结构讨论了各种IPN呈现不同相容性和相态结构的原因。

Relevância:

20.00% 20.00%

Publicador:

Resumo:

利用改变组成比、聚氨酯PU软段(端羟基聚环氧氯丙烷)的分子量、R值(NCO/OH)、异氰酸酯和两网络各自交联剂含量合成出5个系列的聚环氧氯丙烷聚氨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互穿聚合物网络(PU/PMMAIPN),利用IPN中交联、互穿、缠结程度的不同,并结合DSC、TEM、动态粘弹谱讨论了IPN力学性能。

Relevância:

20.00% 20.00%

Publicador:

Resumo:

本文评述了目前在互穿聚合物网络(IPN)形成过程的动力学研究方面所取得的成果和存在的不足。认为FT-IR是一研究复杂的IPN体系动力学的有效手段。阐述了几种IPN体系的形成动力学行为及其特点。

Relevância:

20.00% 20.00%

Publicador:

Resumo:

本文用同步-分步结合的方法合成了氯磺化聚乙烯/聚甲基丙烯酸丁酯/环氧树脂(CSM/PBMA/EP)三组分IPN,对其形态及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随组成比的改变可以得到相容性不同的IPN,当CSM/PBMA/EP=40/40/20时,在动态力学谱上出现一个加宽的T_g转变峰;EP含量为9%时,得到相容性比较好的IPN。用分步染色的方法不仅可以观察三组分IPN的相区尺寸变化,也可以了解三相的相容程度。

Relevância:

20.00% 20.00%

Publicador:

Resumo:

研究了端羧基丁二烯-丙烯腈共聚物增韧环氧树脂(TER)与蓖麻油聚氨酯(PU)组成的互穿聚合物网络(IPN)的应力-应变行为、密度和溶胀行为。结果表明,在TER嵌段共聚物/PU(质量比)值为某一定值时,IPN表现出补强弹性体行为,它既有较高的强度,又有很高的伸长率,断裂能也达到最大值;IPN的密度高于按共混物加合法则计算的值,溶胀度则低于计算值,说明网络间存在着互穿。

Relevância:

10.00% 10.00%

Publicador:

Resumo:

<正> 我国于1987年从进口的虹鳟中分离了传染性胰脏坏死病病毒(Infectious pancreatic necrosis virus简称IPNV),并进行了血清学鉴定。由于病鱼没有特有的临床症状,所以迅速查找鱼体内特异性的病毒是十分必要的。本文报道了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鉴定细胞培养中分离出的IPN病毒及从鱼组织中直接检测IPN

Relevância:

10.00% 10.00%

Publicador:

Resumo:

山西省虹鳟试验场用从日本引进的鱼卵孵化的虹鳟稚鱼暴发流行病,死亡率高达90%以上。经组织培养分离到病毒,能在鲑鳟细胞系中产生细胞病变,形成直径0.5—1mm的空斑。感染健康虹鳟稚鱼能复制出与天然发病相同的症状和死亡率。病毒对氯仿不敏感,耐酸、耐热。病毒负染后电镜观察为直径55—65mm的二十面体颗粒,无囊膜,具单层衣壳。经血清学鉴定为传染性胰脏坏死病病毒(Infectious pancreatic necrosis virus简称IPNV)在血清学交叉中和反应中与抗IPN-Sp株的抗血清有强烈的交叉反应,

Relevância:

10.00% 10.00%

Publicador:

Resumo:

本论文采用连续互穿网络技术,自由基的水溶液聚合,制备了一系列pH敏感的互穿网络的水凝胶膜,详细的研究了它们的性质,并探讨了其在药物输送体系潜在的应用。 用溶液聚合和化学交联方法合成了一系列PVA/PAA,PAA-co-PAMPS/PVA全互穿网络水凝胶膜,用红外光谱、DSC、SEM表征了网络的结构特征,并系统的研究了在不同介质中的溶胀性质、机械性质和吸湿性。 用水相沉淀聚合和同时采用化学交联又有物理缠结的互穿网络思想,制备了具有纳米结构、pH敏感的水凝胶膜,进一步得到了透明的PHEMA的水凝胶膜。SEM,FTIR光谱,和紫外可见光谱表征了多重互穿网络的特征。DSC分析表明这种方法使互不相容的PVA, PHEMA 和PMA具有热力学相容性。溶胀和去溶胀动力学表明由于其纳米结构使这种多重的IPN具有快速的响应;且透明的膜具有高的水含量。 本论文的创新之处是同时采用化学交联又有物理缠结的互穿网络技术制备了纳米结构的含PHEMA的水凝胶膜,解决了PHEMA与PVA、PAA、PMA不相容的问题,并进一步获得了溶胀透明的水凝胶膜,透光率最高可达93%。这种方法单体含量低,方便简单,避免了使用有机溶剂,有利于生物医学应用。

Relevância:

10.00% 10.00%

Publicador:

Resumo:

本论文以淀粉为研究对象,从高分子的基本理论出发,通过化学与物理的手段利用淀粉上的经基,调控了淀粉大分子链的聚集态结构,探索了将淀粉这种天然储能高分子变为实用的材料的可能性。采用化学交联的手段制备了交联淀粉膜。研究了淀粉交联后的老化过程和水在其中的结合状态。试验证明,交联键的引入使得淀粉的结晶和局部有序结构程度下降,让淀粉大分子的聚集态结构趋于均一化的同时,释放出大量的"自由轻基"。改变了淀粉膜的吸水能力和淀粉内部水分子的结合状态,综合交联与水分子的增塑作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调控淀粉膜的力学性能。淀粉和生物降解大分子(PCL、PHBV)制备的IPN材料显著的提高了淀粉的耐水性能。通过实验证明DMSO/water配合体系作为一种高效、安全的组合溶剂对淀粉的醚化反应非常有效,取代度最高可达1.81。控制节基氯和淀粉重复单元的摩尔比、反应温度、DMSO/water组合溶剂的不同配比等可以制备出不同取代度的节基淀粉醚。经证实,淀粉的醚化反应主要发生在脱水葡萄糖环上的2位碳原子的经基上,其次发生在C-6、C-3碳原子的经基上。醚化后的淀粉即使很低的取代度(Ds:0.0546)时淀粉在x一射线衍射曲线上的结晶峰已经完全消失了。发现了稳定、高效的淀粉增塑剂FSDT。使用FSDT成功的对淀粉进行了塑化处理,而且塑化后的淀粉一年后仍保持优良的机械性能,特别是当FSDT的含量超过30%以后,淀粉从无法加工的脆性材料变成了类似弹性体的材料,在此基础对淀粉进行了化学交联,交联后样品的断裂伸长率有了更进一步的提升,达到470%。

Relevância:

10.00% 10.00%

Publicador:

Resumo:

采用同步法合成了丁腈羟聚氨酯[PU(HTBN)]/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互穿网络高聚物(IPN),丁腈羟(HTBN)以甲苯二异氰酸酯(TDI)固化,PMMA的交联剂为二甲基丙烯酸-缩乙二醇酯(DEGDMA)。用H-500型电子显微镜(TEM)观察形态,用DDV-II型粘弹谱仪测定动态力学谱。实验结果表明,提高任一组分交联程度,均使体系的“强迫互容”性增加,PMMA相区可从3000~6000 A变成1000 A左右,加入与HTBN等当量的三羟甲基丙烷(TMP),或在DEGDMA用量为MMA重量的2%时,样品表现出两相连续性都较大的形态,两个T_g转变峰之间的Tanδ值也较高。提高腈其含量,可增加体系的化学相容性。当HTBN中丙烯腈含量约为24%时,表现为半相容体系。样品的Tanδ值在-20~+120 ℃范围内,均在0.2~0.3上下,PMMA相区为200 A左右。在半相容体系中,“强迫互容”性对T_g较变行为和形态均有较明显影响。样品在动态力学谱上有两个转变峰,T_(g1)和T_(g2),T_(g1)是PU(HTBN)的T_g转变,T_(g2)是PMMA的T_g转变。我们发现某些样品出现T_(g2)高于PMMA的T_g现象。通过对简化体系的研究表明,此现象与MMA跟HTBN上双键的反应有关,反应条件较激烈或1,2结构含量较高时,T_(g2)升高的幅度也较大。我们还制得一些阻尼特性较好的样品,它们具有用做吸振材料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