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6 resultados para COVARIANCE
Resumo:
The Coulomb explosion of ammonia clusters induced by nanosecond laser at 532 not with an intensity of similar to 10(12) Wcm(-2) has been studied by time of flight mass spectrometry. The dominant multiply charged ions are N3+ and N2+ with kinetic energies of 110 and 50 eV respectively. The electrons generated from the multiphoton ionization are heated through inverse bremsstrahlung by the laser field when colliding with neutral or ionic particles. When their energies surpass the corresponding ionization potentials of the molecules or ions, the subsequent electron impact ionization may take place thus resulting in multi-charged nitrogen ions. Covariance analysis is made to study the possible pathways of the Coulomb explosion.
Resumo:
Adopting Yoshizawa's two-scale expansion technique, the fluctuating field is expanded around the isotropic field. The renormalization group method is applied for calculating the covariance of the fluctuating field at the lower order expansion. A nonlinear Reynolds stress model is derived and the turbulent constants inside are evaluated analytically. Compared with the two-scale direct interaction approximation analysis for turbulent shear flows proposed by Yoshizawa, the calculation is much more simple. The analytical model presented here is close to the Speziale model, which is widely applied in the numerical simulations for the complex turbulent flows.
Resumo:
Random field theory has been used to model the spatial average soil properties, whereas the most widely used, geostatistics, on which also based a common basis (covariance function) has been successfully used to model and estimate natural resource since 1960s. Therefore, geostistics should in principle be an efficient way to model soil spatial variability Based on this, the paper presents an alternative approach to estimate the scale of fluctuation or correlation distance of a soil stratum by geostatistics. The procedure includes four steps calculating experimental variogram from measured data, selecting a suited theoretical variogram model, fitting the theoretical one to the experimental variogram, taking the parameters within the theoretical model obtained from optimization into a simple and finite correlation distance 6 relationship to the range a. The paper also gives eight typical expressions between a and b. Finally, a practical example was presented for showing the methodology.
Resumo:
植被与大气间CO2通量的长期观测能够使人们加深对陆地生态系统在全球碳循环中科学地位的理解。在生态系统水平上,涡度相关技术是评价植被/大气间净生态系统CO2交换量的主要手段。本研究以内蒙古羊草草原通量站为试验平台,以涡度相关技术为主要技术手段,以内蒙古草原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站羊草草原围封样地2003~2005年开路涡度相关系统观测的CO2通量数据为基础,深入探讨了内蒙古羊草草原生态系统CO2通量不同时间尺度上的变化特征及其驱动机制。 在建立生态系统尺度CO2通量观测基本方法论的前提下,集中探讨了不同时间尺度内蒙古羊草草原生态系统净生态系统碳交换、呼吸作用以及碳吸收的季节变异特征及其控制机制,初步建立了内蒙古羊草草原净生态系统CO2交换量估算的基本方法,可为生态系统过程模拟与模型预测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撑。主要结果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功率谱和协谱分析表明,开路涡度相关系统对高频湍流信号的响应能力可以满足内蒙古草原生态系统实际观测要求。与闭路涡度相关系统和常规气象系统对比分析表明,开路涡度相关系统在CO2通量长期观测中仪器性能稳定,可以满足CO2通量长期观测的客观需要。坐标旋转校正是复杂地形条件下CO2通量测定理想的倾斜校正途径。能量平衡闭合的测试仅可以作为数据质量评价的参考标准之一,而不能作为CO2通量数据质量评价的绝对标准并用于数据校正。 2. 按照CO2通量吸收的高峰特征划分,正常降水年,内蒙古羊草草原CO2通量同时具有一个吸收高峰和两个吸收高峰的特征。而极端干旱年蒙古羊草草原的CO2通量具有两个吸收高峰的特征。在严重干旱胁迫条件下,2005年内蒙古羊草草原生态系统净生态系统交换出现显著下降的趋势。净生态系统交换下降主要是降雨量减少的影响。 3. 通过分析不同时间尺度上CO2通量和环境因子的关系,发现小时尺度上,内蒙古羊草草原生态系统的净生态系统交换主要由光合有效辐射控制,而饱和水汽压差和土壤含水量是影响生态系统光合作用的另外两个关键因素。在更大的时间尺度上降雨量和物候相的变化是调节生态系统碳通量大小的主要因素。最大的生物量和LAI出现的时间和最大的NEE出现的时间相吻合,但是降雨量的变化可以改变这种关系。 4. 在内蒙古羊草草原区>3mm的降雨被认为是对生态系统有效的。土壤含水量(0~20cm)在一次有效降雨事件发生后,约1~2天后才会发生响应, 2003年和2004年,NEE在 >3mm的降雨事件发生后,NEE开始增加,4~6天后达到高峰。随着降雨的结束,NEE在达到高峰后开始降低,10天后达到初始值的60~70%。 5. 在生态系统水平上,温度和土壤水分条件的季节动态是控制生态系统呼吸季节变化模式的重要环境要素,在干旱胁迫的条件下,水分条件也可能成为生态系统呼吸的主导因素,生态系统呼吸在干旱条件降低。
Resumo:
为了研究开垦和放牧对内蒙古半干旱草原生态系统蒸发散的影响,我们以内蒙古锡林郭勒盟多伦县的草地和农田以及锡林浩特围封草地和退化草地为实验样地,利用涡度协方差技术对四个样地2006-2007年的蒸发散和微气象因子进行连续测定,探讨开垦和放牧对内蒙古半干旱草原生态系统蒸发散的影响及其驱动机制。同时利用稳定同位素技术区分多伦半干旱草原生态系统蒸发散的组分,初步探讨生态系统蒸发散各组分的变化特征及其驱动因子。 在观测的两年里,四个生态系统的年蒸发散接近或超过了年降雨量。在较湿润年份(2006年)的生长季(5-9月),开垦使得半干旱草原的蒸发散降低了15%,而在较干旱年份(2007年)降低了7%。放牧在2006年生长季期间使草原生态系统蒸发散降低了13%,而在2007年生长季里,围封草地和退化草地的蒸发散没有显著性差异。开垦和放牧造成的土壤含水量显著下降是生态系统蒸发散降低的最主要的原因。此外,农田开垦改变了植被的种类和物候特征,缩短了植物的生长期(农作物的生长期主要是6-8月,而草地的生长季一般为5-9月),是造成农田整个生长季的蒸发散比草地低的另一个原因。干旱年份降雨量少、土壤含水量低,限制了植被的生长,降低了冠层导度,从而导致了植物蒸腾的下降。另一方面,在干旱年份,开垦和放牧增加了草原生态系统蒸发散对土壤含水量变化的敏感性,表明未来降雨格局的变化不仅直接通过影响土壤含水量来改变蒸发散,而且会影响蒸发散和土壤含水量之间的相关性。 通过研究生态系统对不同强度和不同时间降雨的响应表明,> 3 mm的降雨会增加内蒙古半干旱草原生态系统的土壤含水量和蒸发散,对内蒙古半干旱草原生态系统关键过程有效。雨后1-2天蒸发散达到峰值,之后下降。多数大的降雨事件后,农田和退化草地蒸发散峰值比相对应的草地高,之后下降的也快,这与植被的生长状况、凋落物的量和地面的裸露程度有关。雨后土壤含水量和蒸发散的变化与降雨事件的大小呈正相关的关系,并且蒸发散的变化与土壤含水量的变化有显著的线性相关性,说明了土壤含水量是影响蒸发散变化的主要因子。土壤含水量初始值和干旱期的长短会影响内蒙古半干旱草原生态系统蒸发散对降雨的响应。土壤含水量初始值低会增强蒸发散对降雨的响应,而土壤含水量初始值高时,蒸发散对降雨的响应会下降。干旱期长会增强蒸发散对降雨的瞬时响应。围封草地由于有凋落物的缓冲和保水作用,未来降雨强度的增加会促进围封草原植被的生长;而退化草地地表裸露,对大的降雨事件缓冲作用小,地表径流和土壤蒸发强烈,不利于保水和植被的生长。因此,未来极端降雨事件频率的增加和干旱期的延长势必会对半干旱草原生态系统产生影响,尤其对退化草地产生不利影响。 为了进一步了解蒸发散组分的变化规律及其驱动因子,我们利用稳定同位素与微气象技术相结合的方法,区分半干旱草原生态系统蒸发散的组分。区分结果表明,在2006年和2007年整个生长季期间,植物蒸腾均为蒸发散的主要形式,在2006年和2007年生长季期间植物蒸腾占蒸发散的比例分别为88%和73%。影响植物蒸腾的因子主要是净辐射、大气相对湿度、土壤含水量和叶面积指数;影响蒸发的因子主要是大气相对湿度、土壤含水量和风速;而影响蒸发散的因子主要是净辐射、大气相对湿度、土壤含水量和风速,说明了这些水分流失过程受到不同环境因子的驱动。此外,我们根据一个简单的模型把同位素方法区分的蒸发散组分外推到整个生长季,结果表明,在2006年和2007年整个生长季蒸腾与蒸发散的比例高,并且蒸腾与降雨量的比例高,由此说明,半干旱草原生态系统植被能够有效地利用水分,雨水利用效率高。生态系统总初级生产力(GPP)与植物蒸腾(T)存在明显的正相关关系,从5-8月,生态系统水分利用效率(GPP/T)逐渐升高。 我们的研究结果表明:人类的活动如开垦和放牧通过改变植被类型、土壤持水能力和蒸发散对土壤含水量的响应,降低了草原生态系统的蒸发散,增加了生态系统蒸发散对降雨响应的敏感性,不利于土壤的保水和植被对水分的利用。半干旱草原生态系统蒸发散组分的稳定同位素技术区分,为进一步从新的角度探讨土地利用方式的改变对草原生态系统蒸发散影响的生理机制提供了可能。
Resumo:
通量测量点的能量收支总是表现出不平衡,即使在地势平坦、植被分布均一、稀疏植被下垫面的情况下也有约30%的能量失衡状况。能量平衡闭合 (EBC) 问题在验证涡度相关系统质量方面,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实验在内蒙古草原3个地点,通过涡度相关系统附近移动能量平衡系统的测定手段,采用能量平衡余项法和最小二乘 (OLS) 线性回归法,研究了土壤热通量、净辐射及可供能量空间变异对能量平衡闭合的影响。 结果显示,EBC 在三个研究点的平均余项为8~19 W m-2,OLS 斜率为0.83~0.96。EBC 在土壤湿润情况的站点要高于干旱站点。 土壤热通量的空间变异三站点平均为白天48 W m-2 (占同时间 Rn 的13%),夜间15 W m-2 (34%),平均29 W m-2 (24%)。通过8个工作站的测量,这个变异会造成9% (从0.93到1.01) 的 OLS 斜率差别。夜间的能量平衡不闭合可以由土壤热通量的空间变异解释。如果在本研究的的三个草原站点上忽略了土壤热通量,则会造成较大的余项 (峰值时110 W m-2) 产生,从而使 OLS 斜率增大23%。特别是通量板埋置在地面以下30 mm处时,上层的土壤热储部分占到全部土壤热通量的50%,这不仅影响到 EBC 的大小,更起到调节土壤热通量与“真实的波形” 相一致的作用。如果该部分热储被忽略掉,EBC 余项会增加60 W m-2,OLS 斜率也会变化 (减少) 9%。用大尺度多点测量与涡度塔附近的小尺度测定相比较,后者表现出稍高的闭合率,即 OLS 斜率增加4%。 相对于土壤热通量,净辐射的空间变异较小,三站点平均为白天17 W m-2 (5%),夜间7 W m-2 (13%),平均 12 W m-2 (5%)。可以引起3% (从0.88到0.91) 的 OLS 斜率差异。研究结果还表明,风速校正应该在 Q7.1 净辐射仪中应用,校正后的结果与 CNR1 的结果在白天有吻合较好,但在其它时段仍有较大差异,特别是在夜间,风速校正基本不起作用,使得两种仪器间差异达20 W m-2。比较表明,风速校正可以提高白天 Rn 的6%,仅降低夜间0.3%。因此,无论是用余项法还是用 OLS 线性回归法,在比较使用不同仪器的站点间的闭合状况时 (本研究的结果适用于草地 Q7.1 与 CNR1 间的比较),可以用9:00-15:00 h 时段的数据进行比较,这样可以避免因使用不同仪器的差异所造成的影响。用该时段的数据进行比较,仪器间的差异余项法小于6 W m-2,OLS 法小于3%。 受可供能量空间变异影响,三个站点平均 EBC 的不确定性为白天66 W m-2 (19%),夜间23 W m-2 (50%),平均42 W m-2 (36%);或者改变 OLS 斜率11%。用最大值和最小值来衡量,EBC 最大不确定性,正午时在站点 I、II 和 III 中分别为81,114和91 W m-2。故在探讨能量平衡和能量平衡闭合问题时,必须充分考虑到这种不确定性,否则会产生偏差,或者得出错误结论。 研究还表明,即使考虑到白天所有可供能量的最大不确定性,仍然不能使能量平衡闭合。中午 (12:00 h),站点 I,II 和 III 仍然有14±15,48±12和47±14 W m-2 的失衡不能够归因于可供能量的空间不确定性。因此,其它影响因素也需进行细致的探讨。 在两站点不同测量深度土壤热通量结果的差异性比较实验中,无论在站点 I 还是 III,均表现出一致的结论,即随通量板布置深度加深,其测量结果会越高,与浅层布置的相比,差别可高达150 W m-2。深层土壤热通量的计算仍是个难题,需进一步研究。 在不同植被结构对净辐射测定影响的实验中发现,随刈割强度增加,一天中大部分时间净辐射均减少。正午依次为413,395和388 W m-2。无论正午还是全天合计,重度刈割地点的净辐射均比不刈割对照处理少6%,而且,在整个生长季也少6%,约合40,000 W m-2。测量高度不同,不同处理间对测定结果影响不同:刈割处理中,由于下垫面较均一,结果相差不显著;而对照则表现出较高的差异,用两配对样本T检验表明差异达到极显著 (P<0.000,9:30-15:00 h data)。当使用不同新旧程度的 domes 时,对净辐射结果会产生明显的影响。新 domes 的测量结果白天明显高,晚上明显低,使用了11个月的旧 domes,峰值时,白天低估25 W m-2,晚上高估10 W m-2。说明该差异在进行能量平衡闭合计算时,不能忽略。而全用新的和全用旧的进行比较,晚上仅有2-3 W m-2差异。 考虑生态系统中非生物因子对干扰条件下生物多样性动态和功能的影响,有助于更精确地阐明生物多样性-稳定性功能的关系。为此,设计了一个单因子刈割实验——内蒙古地区一种广泛存在的土地利用方式。主要目的是研究不同强度刈割影响下,微气候变量特别是能量平衡各分量和群落结构的变化及二者的关系。连续4年刈割,占第一位的优势种明显由低矮半灌木冷蒿 (Artemisia frigida) 取代了高大丛生禾草克氏针茅 (Stipa kylovii)。重度刈割下,针茅的盖度、生物量和丛重,群落叶面积、绿色生物量、凋落物量和群落高度一致低于轻度刈割/不刈割处理。微气候由于群落特征的这些变化也呈规律性变化。与对照相比,重度刈割降低了生长季土壤含水量的47.5%,但中午和日均土壤表面温度分别增加了7.4和1.2 °C,并且增加地表下2 cm土壤温度日较差 (日最高与最低温度之差) 4.2 °C。刈割处理由于凋落物少、反射强而表现出较低的净辐射,但土壤热通量显著提高,表现为土层加热和冷却快。因此,重度刈割处理较对照降低了可供能量8%,约合52,000 W m-2 。不同刈割强度间来看,NPP 或 LAI 与土壤热通量和净辐射的比值 (G/Rn) 以及波文比 (H/LE) 间呈负相关。重度刈割处理感热通量显著提高,但潜热通量在处理间差异不显著,表明未刈割处理虽然冠层伸展大,但是并没有导致更大的水分亏缺。未刈割处理增加了抵抗物种改变的能力,而刈割处理在连续一年一割的第四年显著增加了物种数,可能与因刈割影响而导致的群落结构与微气候的改变有关。本研究表明,未刈割处理可以减轻高温干旱季节的高温和干旱胁迫,表现出对环境变化的高抵抗性。未刈割处理的凋落物层和较高的垂直结构所形成的遮荫,可以形成一个阻挡蒸发的篱笆,这是维持其水分的保证。因此,为了恢复退化草原生态系统功能,需要修复能导致微气候变化的植物群落结构,否则难以成功。 本研究立足于原创性的实验研究,在中国特有的自然草原生态系统上开展,结合不同温度梯度的三地区涡度相关系统进行了能量平衡闭合的移动比较实验,以及结合常用土地利用方式的定点能量平衡实验。在翔实的数据基础上,为涡度相关方法的陆地表面能量平衡失衡问题提供了解释。增加了对两个主要能量流——土壤热通量和净辐射空间变异规律的认识,研究对于能量平衡和湍流通量相关研究是有价值的。在三个代表性地区首次利用多个净辐射仪和土壤热通量板的结果与三个标准的涡度相关系统进行了比较,这类量化失衡原因的相关研究应受到高度重视并进一步拓展,以提高对能量失衡的认识,进而推进水热和碳循环研究向更深层次发展。
Resumo:
植被和大气之间CO2通量的长期观测有助于理解陆地生态系统的碳循环及其控制机理,评价生态系统碳循环及其对未来气候变化的响应。本研究以中国北方克氏针茅草原为研究对象,以涡度相关法为主要技术手段,利用克氏针茅草原观测站碳通量的长期连续观测数据,探讨了环境因子在不同时间尺度上对克氏针茅草原光合生产力(GEP)、系统呼吸(Re)和净CO2交换(NEE)的影响,分析了克氏针茅草原碳通量的季节变化和年际碳收支动态。主要得到以下结论: (1) 温度和土壤水分是调控克氏针茅草原光响应曲线的关键环境因子。10-20oC是克氏针茅草原瞬时GEP的最适温度,15-20oC是日GEP的最适温度。GEP日总值随土壤水分的增加呈二次曲线关系,当土壤含水量(SWC)超过0.2 m3m-3时,GEP日总值不再增加。 (2) 克氏针茅草原Re同时受温度和土壤水分的控制。降雨脉冲对短期系统呼吸有激发作用。Lloyd & Taylor方程对Re的拟合效果好于指数方程。 (3) 克氏针茅草原表现出白天净碳吸收和夜间净碳释放的日变化特征,并且往往出现上午碳吸收强、下午碳吸收弱的不对称现象。降雨的季节分布通过SWC的季节变异间接影响克氏针茅草原NEE的季节变化。在日尺度上,NEE主要受温度和土壤水分的控制,10-20oC的空气温度有助于克氏针茅草原吸收CO2。在月尺度上,NEE主要受土壤水分的控制。 (4) 生长季的长度是决定克氏针茅草原源汇变化的关键因子。 (5) 克氏针茅草原的GEP、Re和NEE都具有非常明显的季节变化。冬季或干旱胁迫下量级较低,温暖和湿润季节的量级较高。干旱胁迫同时抑制植被的GEP和Re,对GEP的抑制强度更大,随着土壤水分的下降,不同尺度的NEE累积值逐渐向正值转变,即生态系统由碳汇转变为碳源。 (6) 克氏针茅草原2005年降雨量只有174mm,当年GEP和Re也是三年中最低的,只有101和169gCm-2yr-1;2006年降雨量为215mm,GEP和Re是三年中最强的,分别为149 和187gCm-2yr-1;2004年降雨量为297mm,接近多年平均,但大部分降雨发生在8、9月份,GEP和Re分别为141和190gCm-2yr-1。 (7) 克氏针茅草原在2004、2005和2006年碳收支分别为:49、68和37 gCm-2yr-1。未来全球气候的变暖可能对克氏针茅草原的碳汇功能产生负面影响,降雨的季节不均匀分布可能加强这种影响。
Resumo:
陆地生态系统与大气之间的水热碳交换是物质、能量循环的关键过程,一直以来都为研究者们所关注。进入20 世纪以来,特别是随着人们对全球气候变暖的逐步认识,气候变化对水热碳交换过程的影响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研究更加备受关注。本研究以2004~2006 年近三年的涡度相关系统连续观测数据为依托,分析了雨养玉米农田水热碳通量的动态及其影响因子。研究表明,玉米农田水热通量(WHF) 呈显著的单峰型日变化, 日最大值出现在正午12:00~13:00,WHF 变化同步。潜热通量(LE)的季节变化规律与日变化相似,冬季小夏季大,年最大值与最小值分别出现在7 月和1 月。显热通量(Hs) 季节变化也呈单峰型,但年最大值出现在5 月,这主要与降水以及作物生长有关。半小时尺度上,WHF 主要受辐射控制,而日峰值受辐射峰值以及植被生长的双重影响;日尺度上,只要有降水过程,Hs 就会随土壤水分的增大而减小,降水停止后逐渐恢复。而降水对LE 的影响受到可用能量(AE)的干扰,表现出复杂的变化趋势。总的来说,降水持续时间越长AE 越少,对LE 的抑制越大;季节尺度上,WHF 受热量与水分的双重制约。Hs 随着天气回暖后第一次较大降水过程的出现呈现明显下降,而LE 则呈现相反的变化趋势。随着雨季到来和作物的生长,Hs 在7 月出现低谷,而LE 呈现相反的趋势随着降水量的增加而增大;年际间WHF 的分布规律大体一致,但因气象条件等的差异,特别是降水的差异造成年际间WHF 略有不同。在不同水文年型下,水分因子的影响作用有显著差异,且WHF 对热量与水分条件变化的敏感程度也不相同。欠水年,水分因子的作用更显著,是制约WHF 变化的主要控制因子,WHF 对水分的变化更敏感;而丰水年,水分因子的影响减弱,热量的盈亏决定着WHF 变化的主要方向。在不同水文年型下,水热碳通量对水热条件的变化表现出不同的响应方式,为研究生态系统对气候变化的响应提供了参考。 净碳(C)吸收期,玉米农田净碳交换(NEE)呈显著的日变化,在日出以后由CO2 释放转变为CO2 吸收,12:30 左右达到一天中的吸收峰值,日落前出现相反的转换。而净C 释放期内,NEE 均为正值且无明显日变化。NEE 季节变化也呈单峰型二次曲线,在7 月下旬或8 月上旬达到年最大吸收率。根据NEE 的正负,一年分为三个阶段:两个C 排放期与一个C 吸收期。一般C 吸收期从6月开始到9 月结束,此前此后均为C 排放期。在半小时、日时间尺度上,光通量密度(PPFD)与NEE 有着相似的变化规律,是控制NEE 的主要因子;在日、季节尺度上,叶面积指数(LAI)和气孔导度(gs)是影响NEE 的主要生物因子,且gs 的影响程度随着发育期的变化而变化,而不同年份间LAI 对NEE 的影响没有显著的差异。几乎在所有时间步长上,土壤温度(Ts)均为生态系统呼吸(Re)的主要控制因子,时间尺度愈短,二者的相关性愈好。总的来说,在较短时间尺度上,高PPFD 与夏季低温将会促进C 的吸收,有利于C 累积。 玉米农田日最大净C 吸收速率(NEEmax, daily)以及吸收释放转换点(NEE=0)均受PPFD 控制。NEEmax, daily 出现时间与PPFDmax, daily 出现时间几乎完全一致,当PPFD 达到1 日内极大值时,净C 吸收也相应达到了日最大值。但NEEmax, daily的量值还受到其它因子的影响。当水分条件充足时,还将受到LAI、gs 等生物因子的控制。NEE 由正转为负的转换点也是由PPFD 决定。当PPFD 稳定大于PPFD*( PPFD*=100 μmol•m-2s -1)时,净C 吸收开始;当PPFD 稳定小于PPFD*时,净C 吸收由此结束。1 日内,PPFD 稳定通过PPFD*之间的时间间隔决定了日净C 吸收的时间长度。日净C 吸收的时间越长,吸收量也越大,且有明显的季节变化,7 月最长9 月最短。 按照热量水分状况将三年分组,分为I 组(水分状况相似,热量条件不同)与II 组(热量条件相似,水分状况不同)。 I 组年际间PPFD 波动是造成C 交换格局变化的关键原因。而II 组年际间C 交换格局不同是由降水量及其不同分布引起的土壤含水量(SWC)变化是造成。SWC 可以解释年际间NEE 变异的97%,而大气水汽压亏缺(VPD)可以解释30.7%;温度因子通过影响C 收支中的呼吸项,间接影响着生态系统的NEE,它可以解释年际间NEE 变异的73.9%,也是造成年际间C 交换格局不同的原因之一;另外,PPFD 和发育期早晚以及净C吸收期长度等也同样影响着C 交换格局的变化。综合两组情况来看,由水分条件年际变化引起的NEE 的波动大于能量年际变化引起的波动。总之,在较长时间尺度上,NEE 对SWC 变化比其对PPFD 变化更敏感,说明在半干旱地区土壤水分条件仍然是决定C 交换格局的主导因子。 NEE 与LE 呈线性相关,它们之间的相关性主要受温度和NEE 的控制,温度越高,二者的相关性越弱,而NEE 越大二者相关性越好。同时,作物蒸腾与土壤蒸发的比例也是影响NEE 与LE 之间关系的主要因素。蒸腾作用所占的比例越大,二者的线性关系越显著,而土壤蒸发比例越大,二者的相关性越弱。总的来说,NEE 与LE 之间的线性关系有明显的季节变化,生长季好于非生长季,夏天好于冬天。 总之,雨养玉米农田水热碳通量既具有其它农田生态系统共有的动态特征,也具有其特有特征。
Resumo:
全球变化背景下人类生存环境及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要求,使得水循环和碳循环成为科学研究的关注点。湿地与森林、海洋并称为全球三大生态系统,与生态平衡、人类生存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息息相关,特别是湿地的碳汇功能使得其在全球碳循环中具有重要作用。我国湿地面积占亚洲第一位,世界第四位,占世界湿地面积的11.9% 。但是,与森林、草地与农田等生态系统相比,湿地水碳循环控制机制研究的甚少,制约着湿地生态系统的水碳管理。 本论文基于2005~2007 年盘锦芦苇湿地生态系统野外观测站的涡度相关系统的水碳通量和气象环境因子的连续观测数据,结合芦苇湿地生态系统的生物学调查资料,较系统地分析了芦苇湿地生态系统水汽通量和碳通量的动态特征,探讨了不同时间尺度芦苇湿地生态系统水汽通量和碳通量的环境控制机制。主要结论如下: (1)芦苇湿地生态系统蒸散的日、季变化显著。2005~2007 年盘锦芦苇湿地生态系统的年蒸散量分别为432、480 和445 mm。非生长季(11 月~次年4 月)对全年蒸散量的贡献约13~16%,表明在湿地蒸散年总量的估算中不能忽略非生长季的贡献。 (2)关于动力作用和热力作用对芦苇湿地蒸散的贡献表明,能量是驱动芦苇湿地蒸散的重要因素,在小时至月尺度上均起着主导作用;时间尺度越长,能量因子对蒸散变异的解释率越大。仅温度就能解释蒸散月总量变异的95%左右。但是,随着时间尺度的降低,水分条件如饱和水汽压差、相对湿度,对芦苇湿地蒸散的作用逐渐显现。降雨和蒸散的变化虽然没有统计上的相关性,但短时段的降雨可能导致雨后蒸散增强,而持续多天的阴雨天气却能导致蒸散量连续下降。 (3)基于芦苇湿地生态系统作物系数(kc)具有显著日间变异的事实,发展了耦合气温、相对湿度和净辐射影响的芦苇湿地日作物系数模型,弥补了国际粮农组织建议的蒸发散估算模型FAO56 缺乏适宜湿地作物系数的不足。 (4)芦苇湿地生态系统呼吸呈单峰型季节变化,2005~2007 年生态系统呼吸的年总量分别为834、894 和872 g C m-2 yr-1,非生长季芦苇湿地的生态系统呼吸碳排放量为102~136 g C m-2 season-1,占全年生态系统呼吸总量的12~16%。这说明,非生长季湿地生态系统的碳排放通量不可忽视。温度是小时至月尺度的生态系统呼吸控制因子;同时,生物因素也对芦苇湿地生态系统呼吸有显著影响。生态系统呼吸对温度的响应呈指数函数关系,二者间的响应受土壤水分的影响。当表层土壤含水量(5 cm) 为20~25%时,芦苇湿地生态系统呼吸的潜力(Reco,10)最大。生态系统呼吸的日值与地上生物量、叶面积指数呈对数正相关,而与冠层高度呈显著二次曲线关系。生态系统呼吸的年际差异并不是由温度变化引起,而与植被生长状况密切相关。 (5)芦苇湿地生态系统的净碳交换季节变化明显,变化范围在-12.9~4.2 g C m-2 day-1 之间。一般在5~9 月表现为大气CO2 的汇,其余月份为碳源。其中,净碳吸收最大的月份为6、7 月,而净碳排放最大的月份为4、10 月。2005~2007 年的年碳收支分别为-55、-230 和-53 g C m-2 yr-1,呈碳汇。 (6)不同时间尺度的净碳交换控制因子不同。小时尺度上,影响芦苇湿地生态系统净碳交换的环境因子主要是光合有效辐射(PAR) 。芦苇湿地生态系统光合作用的光响应参数(α、Amax 和Reco)随温度指数上升,而与叶面积指数呈线性正相关。光响应参数的这种显著季节波动表明,在生态系统碳循环模型中不应该将生态系统的光合作用参数视为常数,应该考虑采用光响应参数与环境和生物因子间的定量关系来反映光合作用光响应参数动态。日尺度上,温度是芦苇湿地碳交换的主要控制因子,湿地净碳交换在15℃左右由正值变为负值,芦苇湿地由碳源变为碳汇。除温度外,饱和水汽压差对日尺度净碳交换波动也有影响,二者呈二次曲线关系(U 型),当饱和水汽压差在0.8 kPa 附近时,芦苇湿地净碳吸收达到最大。月尺度上,影响芦苇湿地净碳交换的主要环境因子依然是温度,二者间表现出“非对称响应”特征。 (7)对芦苇湿地碳交换各组分间的关系分析表明,芦苇湿地生态系统呼吸和净碳交换均受总光合生产力的显著影响,即通过光合作用产物来源控制。
Resumo:
We present the normal form of the covariance matrix for three-mode tripartite Gaussian states. By means of this result, the general form of a necessary and sufficient criterion for the possibility of a state transformation from one tripartite entangled Gaussian state to another with three modes is found. Moreover, we show that the conditions presented include not only inequalities but equalities as we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