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 resultados para Astragalus membranaceus


Relevância:

60.00% 60.00%

Publicador:

Resumo:

目的:研究氮、磷、钾及其配比对膜荚黄芪生长发育及有效成分的影响。方法:通过田间试验,采用氮、磷、钾3因素2次D-饱和最优设计,研究氮、磷、钾及其配比对膜荚黄芪生长及有效成分的影响。结果:施肥促进了膜荚黄芪幼苗的生长,从而为生育后期膜荚黄芪根生长、产量形成及有效成分的累积提供充足的营养基础。氮、磷、钾各元素及其配比明显促进了茎叶及根干物质积累,氮、磷、钾对膜荚黄芪干物质累积总量的影响程度依次为氮>钾>磷;对膜荚黄芪茎叶干物质累积量的影响程度依次为氮>磷>钾;对根干物质累积量的影响程度依次为氮>钾>磷。施肥明显提高了膜荚黄芪根产量,氮、磷、钾对根产量影响程度依次为氮>钾>磷。氮、磷、钾各元素及其配比使黄芪多糖、黄芪甲苷含量明显增加,对总黄酮含量影响不明显。氮、磷、钾对黄芪多糖含量影响程度依次为钾>磷>氮;对黄芪甲苷含量的影响程度依次为氮>钾>磷。结论:氮、钾对膜荚黄芪生长发育,产量形成及多糖,黄芪甲苷含量有重要的影响。根类中药材黄芪的栽培过程中应该注重氮、钾肥的施用,并注意氮、磷、钾的配合施用。

Relevância:

60.00% 60.00%

Publicador:

Resumo:

首先,由于电喷雾质谱技术已被广泛的应用于研究非共价复合物。为了深入揭示环糊精复合物和气液两相相关性,本章系统的研究了α,β两种环糊精和联苯胺的包合物,并分别用IHNMR和荧光光谱表征了其在液相中的行为,用ESI-MS,表征了他们在气相中的行为。ESI-MS检测这些复合物发现:两种环糊精都与benzidine形成较稳定的1:1复合物,-CD还能与benzidine形成2:1的复合物。这也部分证明了环糊精基于分子大小和空间结构匹配的分子识别作用。通过这些特异性复合物在气液两相中行为的相关性研究,证实了复合物离子的相对强度,相对碰撞诱导解离(CID)与其液相稳定性相一致。本文还研究了α-CD和二茂铁衍生物的非共价复合物的电喷雾质谱,实验结果表明非共价复合物的物质的量的比为1:1,通过循环伏安的电化学方法提出了两种可能存在的包合物的结构。我们对黄茂中的皂甙化合物进行了提取和分离,并成功的应用电喷雾多级串联质谱技术跟踪监测混合物中的皂贰化合物,建立混合物中便捷,实用,高效的测定皂贰的质谱方法。来用电喷雾多级串联质谱技术,研究了正负离子条件下传统中药黄茂中的有效成分黄蔑甲贰的特征质谱行为,确定了小柱梯度淋洗的条件,可以此鉴定传统黄芪中有效成分,为传统黄芪药材及相关药品的快速鉴别和质量控制具有重要意义。利用质谱技术为研究手段,深入探讨了碱金属离子对黄茂甲贰结构分析的影响,发现在相同的碰撞活化诱导解离能的条件下,锂离子的加合物能够给出更丰富的碎片离子信息。

Relevância:

60.00% 60.00%

Publicador:

Resumo:

采用氮、磷、钾三因素二次D-饱和最优设计,通过田间试验建立了氮、磷、钾的施肥量编码值与膜荚黄芪根产量、多糖含量的效应函数。结果表明,氮、磷、钾肥对膜荚黄芪根产量的增产作用大小依次为氮肥>钾肥>磷肥;氮、磷、钾肥对黄芪多糖含量的作用大小依次为钾肥>磷肥>氮肥,其中钾肥为负效应,氮肥、磷肥为正效应。寻优结果表明,膜荚黄芪目标产量在6000~7000 kg/hm~2之间,95%置信区间的优化施肥量为N 66.85~102.92 kg/hm~2、P_2O_5 64.64~94.95 kg/hm~2、K_2O 119.78~166.48kg/hm~2;膜荚黄芪多糖含量在13%~14%之间,95%置信区间的优化施肥量为N 66.85~102.92kg/hm~2、P_2O_5 64.64~94.95kg/hm~2、K_2O 119.78~166.48 kg/hm~2;膜荚黄芪高产优质高效栽培优化施肥量为N 99.52~102.92kg/hm~2、P_2O_5 94.20~94.95kg/hm~2、K_2O 119.78~166.48kg/hm~2,N、P_2O_5、K_2O的最佳比例为1:0.92~0.95:1.16~1....

Relevância:

60.00% 60.00%

Publicador:

Resumo:

黄芪是我国重要的传统大宗药材,以豆科紫云英属植物膜荚黄芪Astragalus membranaceus(Fisch.)或蒙古黄芪A.membranaceus(Fisch.)Bge.Var.mongolicusBge.Hsiao.的干燥根系入药[1],具有补中益气、降压利尿、排脓消痈、脱毒生肌、滋养肌肤等多种功效,现代临床及药理研究证明,黄芪还有增强肌体免疫功能,促进抗体合成等作用,有关黄芪的药理活性及其有效成分已得到了较为深入的研究[2-4],随着黄芪市场需求量的增加,野生黄芪资源已难以满足需求,人工栽培黄芪受到重视,并且初具规模。田间栽培黄芪的营养特性和施肥管理是人工栽培质量和产量的理论基础。有关氮磷钾化肥用量及其比例对黄芪生长及产量的影响已有一些研究[5,6],但由于黄芪生长中的营养元素比例不平衡现象时常发生,至于某一种营养元素缺乏时黄芪的外观特征表现,目前尚未见报道,出现缺素症状时难以判断,限制对黄芪及时进行营养调控,对人工栽培黄芪的质量与产量产生影响。本研究的目的是研究黄芪生长中的营养缺乏时的外观表现特征和生理特性变化。本试验采用溶液培养的方法,在氮、磷、钾营养元素缺乏条件下,对黄芪的生长发育状况、营...

Relevância:

60.00% 60.00%

Publicador:

Resumo:

应用混合酸HNO3-HClO4(4∶1)在常压微沸条件下对膜荚黄芪根系及茎叶样品进行消解,采用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了膜荚黄芪不同器官即根及茎叶中五种人体必需矿质元素K,Fe,Zn,Mn和Cu含量,并对结果进行了统计分析与比较。该方法标准曲线相关系数为0.997 3~0.999 9,加标回收率为92.88%~109.25%,相对标准偏差(RSD,n=5)为0.393 5%~3.175 2%。方法简单,结果可靠。结果显示,膜荚黄芪根及茎叶中5种矿质元素含量顺序均为K>Fe>Zn>Mn>Cu。膜荚黄芪不同器官矿质元素含量不同,根中富含Fe,Zn,Cu元素,根内Fe含量是茎叶的1.54倍。茎叶中也含有丰富的矿质元素,特别是K和Mn元素。茎叶中K含量是根的1.63倍,这与黄芪的药效相符合。试验结果将为研究矿质元素在黄芪植株中的分布以及矿质元素含量与黄芪药效相关性提供理论依据。

Relevância:

20.00% 20.00%

Publicador:

Resumo:

本文对黄芪复合体(Astragalus penduliflorus)复合体进行了物种生物学研究,主要内容包括如下: 1、形态学与物种生物学证据支持目前承认的黄芪复合体5种4变种应分为1种5亚种(其中新亚种一个)。它们是A. penduliflorus subsp. penduliflorus, A. penduliflorus subsp. seiceocanus, A. penduliflorus subsp. mongholicus, A. penduliflorus subsp. qinhaiensis(新亚种)和A. penduliflorus subsp. pallidipurpureus等5个分类实体。 2、讨论了分类群间的形态演化关系。黄芪复合体的进化趋势可能为:A. penduliflorus subsp. pallidipurpurous A. penduliflorus subsp. Qinhaiensis → A. penduliflorus subsp. Mongholius → A. penduliflorus subsp. Sericeocanus → A. penduliflorus subsp. pendulifloras。 3、分析了黄芪复合体3个亚种10个居群的染色体核型,它们的染色体2n=16,各居群间的核型呈现连续的变异式样。 4、分析了黄芪复合体5个亚种13个居群和两个近缘种的种子蛋白,并进行了聚类分析,认为种子蛋白性状在黄芪复合体的居群内比较稳定,且同一居群内的不同个体间无明显差异。同时,种子蛋白分析说明了复合体内居群也呈现连续变异。 5、应用最大同步分支分类法及最小平行进化分支分类法分析了黄芪复合体的谱系分支发生,确认复黄芪复合体为一自然复合种是比较客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