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6 resultados para 22-MUC 1
Resumo:
添加不同质量分数的间同1,2-聚丁二烯(sPB)热塑性弹性体对聚丙烯(PP)共混改性,研究了共混体系的物理力学性能。PP与sPB结构相似,有良好的相容性,随着w(sPB)从0增至40%,共混体系的屈服拉伸强度、弯曲模量及耐热性有所降低;悬臂梁冲击强度增加,且常温悬臂梁冲击强度增幅较大,但低温悬臂梁冲击强度增加较少;断裂伸长率和熔体流动速率先增加后减少。
Resumo:
本文研究了在酸性CdSO_4+HTeO_2~+6HgCl_2 电解液中多晶富镉Hg_(1-x),Cd_(?),Te(x>0.5)的电沉积过程,实现了三种离子在同一电位下共沉积的技术。对在钛基底上沉积出的薄膜进行XRD,SEM和EDAX分析,结果表明薄膜为闪锌矿型的多晶结构,分布均匀连续。考察了(1—x)=0.09时多晶薄膜在多硫氧化还原电对液中的光电化学行为,光强为100mW/cm~2时,短路光电流I_(sc)=1.88mA/cm~2,开路光电压V_(oc)=0.25V,填充因子F·F=0.22。由光电化学光谱所确定出的禁带宽度E_g=1.26eV,Mott-schottky曲线给出了电极的平带电位φfb为—1.26V(vs.SCE),从而得到开路光电压V_(oc)可能达到的最大值为0.49V。因此,多晶富镉Hg_(1-x)Cd_xTe薄膜是一种很有潜力的光活性电极材料。
Resumo:
表层雪是联系大气成分与冰芯记录的重要纽带,是研究成冰作用过程中化学组成变化的起点.为配合天山乌鲁木齐河源1号冰川成冰作用过程中化学组成变化的研究,对1号冰川积累区(海拔4130 m)一个完整年度的表层雪样品进行了低分子有机酸和无机阴离子含量的分析.结果显示:表层雪中低分子有机酸主要有HCOO-、CH3COO-、C2H5COO-和(COO)22-,无机阴离子主要有F-、Cl-、NO2-、NO3-、SO42-和PO43-.除(COO)22-外,大部分高浓度的有机酸…
Resumo:
本论文按照统一的采样和统一的分析测试方法对全国煤中22种环境敏感微量元素及全硫含量进行了系统的研究。通过统计学的方法不仅给出了中国煤炭部分环境敏感微量元素的分布范围、算术均值、标准差、几何均值、几何偏差,中位数,而且首次给出了95%置信度下算术均值、几何均值以及元素含量分布的置信区间等,并与前人大量样品的统计结果进行比较。还通过统计分析了部分环境敏感微量元素在我国煤中的主要赋存状态,以及选煤对这部分微量元素的脱除机理和脱除效果等,得到以下几点认识: 1. 通过与前人大量样品统计所得到的结果进行比较,进一步证明了论文中使用的这批样品是中国煤炭平均化学成分的良好代表。本次所分析的23种元素中,As、Be、Co、Cr、Cu、Hg、Pb、Se、Th、Tl、U、F、S等13元素与前人数10年研究的统计结果在分布范围、均值含量等上非常一致,但本次的结果更为可信,更接近中国煤炭平均化学成分的真实状况。此外,本次对这B、Sn这2种元素的分析数据也是目前反映我国煤中分布最具有代表性的数据。 2. 根据样品的无偏性,对平均值的置信区间进行计算。首次给出了全国煤中各元素在95%置信度下的算术均值的置信区间、几何均值的置信区间以及元素含量分布的置信区间等。可以为后人研究各元素在绝大多数煤中的含量及均值情况时作为参考。同时统计分析表明,按照95%置信度计算,16元素的真实平均值在我们所得到的平均值±11%范围之内,最大偏差为硒,在±20%之间。 3. 平均值作为最常用的统计量之一,中国煤中不同元素的不同均值之间有一定的差异,反映了元素在煤中不同的分布状态。论文中通过对23种元素在全国煤中的5种不同的均值比较,一般元素的产量加权均值与总体样品均值之间都比较接近;绝大多数元素的储量加权均值比较低,这与西北、华北地区未开采利用的煤炭资源量大,煤质好有关。 4. 通过与Swaine(1990)给出世界煤中元素的分布范围进行比较,22种环境敏感微量元素在我国煤中的分布处于世界煤的有限范围之内。其中,Cr、Cu、Mn、Mo、Se、Sn、Th、Tl、U、V、F等微量元素在我国煤中的分布与世界煤比较接近,而As、B、Ba、Be、Cd、Co、Cl、Hg、Ni、Pb、Sb等微量元素在我国煤中较世界煤低很多。 5. 与世界主要煤炭资源大国和Swaine(1990)给出的世界煤元素均值含量的比较显示,大部分环境敏感微量元素在我国煤中的均值含量与世界主要煤炭资源大国煤中的均值含量也比较接近。其中,我国煤中B、Co、Cu、Hg、Pb、U等6种元素含量均值与美国煤比较接近,As、Cd、Sb、Tl等4种元素含量均值与澳大利亚煤比较接近,Ba、Cr、Mo、Ni、V等4种元素含量均值与前苏联煤比较接近,Be、Mn、Se、Th、F等5种元素含量均值与世界煤比较接近。 6. 随着煤炭变质程度的增高,各元素均值含量没有表现出明显规律性的增高或降低。但22种环境敏感微量元素在褐煤、弱粘煤、不粘煤、气煤等较低变质程度煤中的含量整体水平不高,绝大多数微量元素主要在中高变质程度煤中较为更为富集。不同成煤时期以及不同聚煤区煤中各种环境敏感微量元素不同的富集程度,从总体上反应了绝大部分环境敏感微量元素在华南煤中更为富集,而占全国储量3/4的华北和西北煤中的总体水平相对较低。 7. 通过对环境敏感微量元素与灰分及主要灰成分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初步了解了它们在煤中的主要赋存状态。煤中绝大部分环境敏感微量元素还是具有非常明显的无机亲和性,在煤中主要以矿物无机形态存在。主要与粘土矿物、黄铁矿及硫化物相结合,而与碳酸盐矿物关系不大。 8. 脱除率的分析显示,15种元素的脱除率与灰分的脱除率之间具有显著的正相关性,说明煤中绝大部分环境敏感微量元素主要以无机形态存在,因此提高原煤入洗率,降低原煤灰分的同时也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降低环境敏感微量元素的燃煤排放。 9. 部分环境敏感元素的脱除率受到其在煤中的赋存状态、矿物形态、煤级以及选煤厂洗选工艺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在不同样品中脱除率的差异较大。某些样品中微量元素的脱除率较高,最高脱除率可达到70%以上。从平均脱除率来看,灰分、硫分及绝大多数环境敏感微量元素处于30%-70%之间,只有少数几个元素不到20%。
Resumo:
毛茛科乌头属全世界约有300余种,主要分布在北半球温带地区,包括三个亚属,即牛扁亚属、乌头亚属和露蕊乌头亚属。我国西南横断山区是乌头属植物的重要分布区,已记载的种类达100余种,很多种都为地方特有。由于缺乏野外观察和标本不够丰富等原因,有些种类的分类处理尚不能令人满意,应予修订。乌头属的属下系统以及与近缘属之间的关系也不十分清楚,还需进一步研究。本文对我国乌头属植物的重要分布区四川的乌头属植物进行了分类修订,同时通过形态学、细胞学和分子系统学等方面的研究对乌头属的系统发育进行了探讨。结果如下: 1.分类修订 通过广泛的野外观察、文献查阅和标本研究,对乌头属的形态性状在居群间和居群内的变异式样进行了比较分析,发现叶分裂程度、上萼片的形状和花梗毛被等性状是较为可靠的分种依据,但是在个别情况,这些性状也会在同一种的同一居群内或不同居群间发生变化。花瓣和种子的特征对于属下划分有重要意义。 本文确认四川乌头属植物有45种、11变种,另有2种和1变种暂存疑。30种、22变种降为异名;作出新组合2个,其中包括1个改级新组合。紫乌头和保山乌头为四川新分布记录。对康定乌头、川鄂乌头和狭裂乌头进行了模式选定。初步澄清了东俄洛乌头和狭裂乌头等种类中长期存在的名实混乱。本文还给出了各个种的形态描述、地理分布图以及分亚属、分系和分种检索表。 2.细胞学 对国产14种乌头属植物进行了细胞学研究。染色体基数为x=8。研究的所有种都为二倍体(2n=16)。各个种的核型公式如下:狭盔高乌头2n=2m+10sm+4st; 赣皖乌头2n=2m+8sm+6st; 西南乌头2n=4m+10sm+2st; 镰形乌头2n=4m+12sm; 弯喙乌头2n=4m+12sm; 东俄洛乌头2n=2m+12sm+2st; 毛瓣乌头, 来自两个居群, 2n=2m+14sm(1sat)和2n=2m+14sm(2sat); 狭裂乌头2n=2m+10sm+4st; 大渡乌头2n=8m+8sm; 展毛大渡乌头2n=6m(1sat)+8sm(2sat)+2st; 贡嘎乌头2n=2m+14sm; 刷经寺乌头, 来自四个居群, 分别为2n=4m+10sm+2st, 2n=6m+10sm, 2n=2m+14sm, 2n=2m+14sm; 工布乌头,来自两个居群, 2n=2m+10sm+4st和 2n=6m+10sm; 岩乌头2n=2m+14sm; 美丽乌头2n=4m+12sm; 康定乌头2n=4m+12sm。其中赣皖乌头、弯喙乌头、东俄洛乌头、狭裂乌头、大渡乌头、展毛大渡乌头、贡嘎乌头、工布乌头和康定乌头9种的染色体数目和核型为首次报道。乌头属植物通常都有两对较大的染色体,即第一对为中部着丝点染色体,第二对为近中部着丝点染色体,其余染色体相对较小,为中部着丝点、近中部着丝点或近端部着丝点染色体。牛扁亚属的核型与乌头亚属在染色体大小、形态及不对称性等方面有明显的区别。随体的数目和位置在同一种内的不同居群中都有变化。核型不对称性表现有2B、3B、2C和3C型。 对国产乌头属植物的染色体数目资料进行了统计。国产61种乌头属植物已有染色体报道,占国产乌头属植物的41%。二倍体、四倍体、六倍体和八倍体都有发现,有5种乌头属植物表现为种内多倍性。横断山区分布的乌头亚属植物多为二倍体,多倍体通常在主要分布于华北和东北地区的乌头亚属的乌头系中观察到。横断山区的牛扁亚属植物多数为四倍体。少数种的染色体具有B-染色体。 3.分子系统学 通过对翠雀族23种植物两个DNA片段ITS和trnL-F进行简约分析和邻接法分析,构建了乌头属三个亚属之间及其与近缘属的系统关系树。结果如下:翠雀族作为单系类群得到了较强的支持;翠雀族中,与乌头属关系较近的是翠雀属;在乌头属中,乌头属作为单系类群未得到支持,除非将露蕊乌头亚属排除在外;牛扁亚属和乌头亚属均为单系群,二者互为姐妹群;新建的唐古特乌头亚属与乌头亚属聚在一起不能分开,其亚属的地位未得到支持。 采用ITS序列,选取代表乌头亚属植物不同组、系以及不同地理分布区的54个样品,进行了乌头亚属的系统发育研究。乌头亚属的单系发生得到了支持。多果乌头位于乌头亚属的基部,与其他乌头亚属植物构成姐妹群关系。岩乌头系和褐紫乌头系也各自成为分支, 但唐古特乌头系、圆叶乌头系、保山乌头系与短柄乌头系共同组成一个单系类群,而显柱乌头系、兴安乌头系、乌头系、蔓乌头系和准噶尔乌头系共同组成一个单系类群。从上述结果来看,这些系或组是否应当划分及其系统关系均应重新考虑。在ITS系统树中,中国北方分布的乌头亚属植物与欧洲、北美及东亚的乌头亚属植物有较近的关系;来自横断山区的种类外部形态差异显著,但遗传差异却很小,说明这一地区的种可能是近期形成的。本研究的ITS序列分析结果与种子和花瓣的形态相吻合,种子和花瓣的特征有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乌头亚属的系统发育关系。
Resumo:
鄂尔多斯高原是一个多层次、复杂的生态过渡带,具有复杂多样的环境条件、生态特点,因此也就具有复杂多样的植物与环境关系。本文从群落和景观两个尺度水平上研究鄂尔多斯高原植物或植被与环境关系及景观空间格局。利用鄂尔多斯高原野外植物群落样方调坦数据、微生境环境数据、气候数据,以典范对应分析(Canonical Correspondence Analysis, CCA)的方法分析了鄂尔多斯高原植物分布空间格局与环境要素的关系并对秋类环境要素对鄂尔多斯高原植物空间分布格局的贡献进行了定量分解;利用1:500 000 鄂尔多斯高原植被、土壤、土地利用、土地沙漠化类型等专题地图在GIS支持下分析了鄂尔多斯高原景观空间格局、并利用上述专题图数据加上鄂尔多斯高原气候数据库分析了土壤、土地利用、土地利用、土地沙漠化和气候等对鄂尔多斯高原植被空间分布格局的作用。通过分析,得到了以下主要结论: 1 在分析方法上、利用典范对应分析的方法,把植物分布的空间因素与环境因素分离的方法发展为植物分布空间格局不同类型影响因素作用的定量分离,提出了相应的概念模型和实现方法。 2 影响鄂尔多斯高原植物分布空间格局的主要微生境环境要素是基质类型、地下水位、覆沙厚度等,而影响鄂尔多斯高原分布空间格局的主要气候要素中,降水和干湿指标的作用大于温度和热量指标的作用。 3 通过对鄂尔多斯高原植物分布空间格局与环境关系的研究,以植物对微生境环境要素的反应为根据,把鄂尔多斯高原主要植物划分为4个大类群:梁地植物、沙地植物、草甸植物和耐盐植物。根据它们对气候要素的反应,把鄂尔多斯高原主要植物划分为典型草原植物、荒漠草原植物和草原化荒漠植物3大类。进一步,根据鄂尔多劳动保护高原植物与环境关系的研究,进行了鄂尔多斯高原植被功能型划分的尝试,得到了鄂尔多斯高原的12种主要植被功能型。 4 对鄂尔多斯高原植物分布的空间格局的影响环境因素的贡献作了定量地分解。分析结果显示:鄂尔多斯高原植物分布空间格局中有27.02%可由已知环境变量得到解释,其中21.56%与微生境环境要素相关,7.51%与气候要素的作用有关,而气候与微生境环境要素的耦合作用的份额为2.05%。根据植物生长是否直接受到地下水的影响,鄂尔多斯高原存在两大类型生态特点差异明显的生境类型:中性立地和隐域生境,对两大类型生境上影响植物空间分布格局的环境要素的作用也进行了定量分解。分析结果表明:对于植物生长不直接受地下水影响的中性立地,已知环境要素的作用可以解释植物空间分布格局总信息的29.36%,稍大于对总体上鄂尔多斯高原植物分布空间格局的解释,其中9.23%与气候要素相关,22.08%与微生境环境要素相关,而两种类型环境要素的耦合作用则占1.95%。对于植物生长直接受到地下水影响的隐域生境,所有已知环境要素对植物分布空间格局的贡献率为72.28%,其中气候要素的作用为30.31%,微生境环境要素的作用为49.08%,两类环境要素的耦合作用为7.11%。 5 描述景观空间格局的指数多种多样,这些能数在描述特定区域的景观空间格局时是有信息冗余的。本文对利用FRAGSTATS所获得的鄂尔多斯高原植被、土壤、土地利用、土地沙漠化等景观分量的20个景观指数实施了因子分析。通过因子分析,我们可以把描述鄂尔多斯高原景观空间格局的景观指数归并为以下8类:多样性指数、斑块多度指数、斑块类型丰富度指数、斑块面积指数、斑块形状指数、分形维数、空间配置指数和斑块面积变异指数。通过因子分析,还得到了这些景观指数对描述鄂尔多斯景观格局的共性特征:在描述鄂尔多斯高原景观空间格局时,作用最大的是多样性指数、斑块多度指数、面积加权平均斑块形状指数和面积加权平均分形维数,其次是斑块类型丰富度指数、平均分维指数、平均形状指数和斑块面积指数,而空间配置指数(扩散与毗连指数)和斑块面积变异指数的作用则比较微弱。 6 对鄂尔多斯高原景观指数的因子分析是非常有效和成功的。因子分析对鄂尔多斯高原植被、土壤、土地利用、土地沙漠化景观指数的分析分别得到了5-6个主要因子,可以表达原有20个景观指数所表达信息的91.1-96.0%,即可以反应鄂尔多斯高原景观空间格局的大部分信息。本文所进行的因子分析对因子进行了方差最大化(Varimax)正交旋转的处理,因子分析得到的每一个主要因子都有一个或几个与之相关性非常高的景观指数与之对应,因此,就可以用与因子分析所得主要因子相关性最高的景观指数代替该主要因子来表达鄂尔多斯高原的景观空间格局。另外还因为有些景观指数之间具有极高的相关系数,所以对因子分析所得到的景观指数可以进一步精减,最后利用因子分析成功地把原有20个景观指数减少到了11个。最后被选来描述鄂尔多斯高原景观格局的景观指数有下列11个:MSIEI(修正的Simpson均匀度指数)、AWMPFD(面积加权平均斑块分形维数)、AWMSI(面积加权平均形状指数)、NP(斑块数目)、PR(斑块类型丰富度)、MSI(平均形状指数)、MPFD(平均斑块分形维数)、MPS(平均斑块面积)、PSCV(斑块面积变异系数)、DLFD(双对数分形维数)和IJI(扩散与毗连指数)。 7 鄂尔多斯高原植被、土壤、土地利用在景观组成结构上具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各种类型的面积差异极大,少数类型占有极大比重,而其余面积则很小。产生这一情形的原因主要与人为活动的强烈影响有关,表现在地带性的植被与土壤面积所占的比重不高,沙地、沙生植被与风沙土则占有很大比重。 8 以地带性植被和滩地隐域性植被表示的鄂尔多斯高原的原生植被仅占高原面积的不足30%,而以地带性土壤和滩地隐域性土壤表示的原生性土壤占鄂尔多斯高原总面积的近40%,说明土壤退化不如植被退化严重,或滞后于植被退化。 9 鄂尔多斯高原各景观指数的空间变化曲线,植被与土壤很相近,具有非常相似的格局;土地利用景观格局空间变化特征与植被、土壤等明显不同;土地沙漠化的景观格局空间变化曲线介植被曲线、土壤曲线与土地利用曲线之间,说明土地沙漠化不仅是一个受人为活动影响的过程,而且与自然过程密切相关。 10 鄂尔多斯高原景观格局的空间梯度变化表现出了东西向和南北向的梯度,但总体上以东西向的变化比较明显。 11 通过鄂尔多斯高原土壤类型、土地利用、土地沙漠化等景观要素、气候、空间要素与鄂尔多斯高原植被空间分布格局的CCA分析,探讨了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对鄂尔多斯高原植被组成数据的总方差解释的百分率为标准,土壤对鄂尔多斯植被分布的空间格局的作用最大,其方差贡献率可达44.28%,其次是土地利用与鄂尔多斯高原植被的关系也很密切,土地利用对鄂尔多斯高原植被空间分布格局的方差贡献率为22.45%,空间因素对鄂尔多斯高原植被空间分布格局的贡献率为17.51%,土地沙漠化对鄂尔多斯高原植被空间分布格局的贡献为15.65%,排在第四位;气候因素对鄂尔多斯高原植被空间格局的贡献率为11.95%,居第五位。 12 在气候要素对鄂尔多斯高原植被空间分布格局的作用中,降水与干湿指标的作用大于温度与热量指标的作用。这一点与利用野外调查样方的群落数据植物与气候关系的分析是完全一致的。CCA分析还表明鄂尔多斯高原植被空间格局的东西向变化大于南北向分异。 13 在群落和景观水平上,鄂尔多斯高原植物空间分布或植被格局的影响因素的作用具有相似的格局,即气候因子的作用明显地小于地质、土壤、水文等微生境环境要素(群落水平)或土壤(景观水平)的作用,并在这两个尺度上气候要素对植物空间分布或植被格局的定量解释份额上也是非常相近的,都仅有10%左右。气候因子对鄂尔多斯高原植物空间分布格局的这种弱的解释能力,从侧面说明了人为活动等非自然因素对鄂尔多斯高原植物空间分布格局的强烈作用。 14 在鄂尔多斯高原生态系统管理上,应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加强鄂尔多斯高原的生物多样性保育,对于本区生态和经济对非常重要的滩地,应协调好对其开发利用与保护的关系;在鄂尔多斯高原土地沙漠化防治方面,应把调整人地关系与自然生态背景与条件相结合,如使用“三圈”模式等生态系统管理模式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