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 resultados para 1017
Resumo:
鱼腥藻1017株混合营养型生长有其特点,外源葡萄糖对生长的刺激不仅在低光强(800lx),而且在高光强(7000lx)也表现出来。其混合营养型生长速率在800-7000lx范围内随光照强度的增加而增加,在葡萄糖浓度5-20mmol/L范围内随外源葡萄糖浓度增加而增加。鱼腥藻1017株混合营养型生长与光能自养生长相比,生长速率明显提高,对数生长期延长,收获物浓度显著增高,生物量显著提高。
Resumo:
本文在大扰动普遍情形下,按照连续系统的直接方法解答了Columbus问题。所得理论结果和Kelvin实验结果精确一致。至此,Columbus问题得到较完善的解决。
Resumo:
本文讨论一个二流体系统中孤立波的相互作用,该系统由水平固壁之上的两层常密度不可压无粘流体组成,上表面为自由面。文中在浅水波假定下,导出了适用于所考虑的模型的基本方程——推广的Boussinesq方程;接着,应用PLK方法和约化摄动法求得了两对表面-界面孤立波迎撞的二阶近似解,给出了碰撞时界面和表面的最大波幅以及碰撞后的非均匀相移,进而表明孤立波迎撞后将发生变形。
Resumo:
EXPERIMENTS carried out using a split Hopkinson torsional bar have shown that only one shear band develops in specimens of hot rolled steel which break during testing. We observed, however, that in specimens which were not deformed to failure, several fine shear bands appeared. We believe that these formed during the loading cycle before the appearance of the final shear band and were not due to the effect of unloading. So we developed a numerical model to study the evolution of shear banding from several finite amplitude disturbances (FADs) in both temperature and strain rate. This numerical model reveals the detailed processes by which the FADs evolve into a fully developed shear band and suggests that beyond instability, the so-called shear banding process consists of two stages: inhomogeneous shearing and true shear-banding. The latter is characterized by the collapse of the stress and an abrupt increase of the local shear strain rate.
Resumo:
烧蚀条件对飞秒激光脉冲诱导氧化锌纳米结构有重要影响。研究了800nm,150fs,250kHz的飞秒激光脉冲分别在空气中,去离子水中以及无水乙醇中垂直聚焦于氧化锌晶体表面,诱导形成不同形态的纳米结构。实验结果表明,在空气中利用飞秒激光脉冲辐照样品表面,形成了周期为180nm的纳米线;在去离子水中辐照诱导形成了由氧化锌纳米线聚集而成的"纳米球";在无水乙醇中形成出现分叉结构的纳米线。拉曼光谱分析辐照前后晶体晶相结果表明,形成的纳米结构相对于辐照前特征峰437cm-1强度有所下降,在570cm-1处的峰值则显著增强。分析了在各种烧蚀条件下诱导形成纳米结构的演化过程以及物理机理。
Resumo:
报道了在20 TW皮秒激光器上完成的p偏振激光与等离子体相互作用过程中产生的快电子的角分布和能谱测量结果.实验得到:当激光功率密度小于1017 W/cm^2时,电子发射没有明显定向性,在激光入射面内多峰发射;当激光功率密度大于1017 W/cm^2,小于1018 W/cm^2时,电子主要沿靶面法线方向发射;当激光功率密度达到相对论强度时,电子主要沿激光传播方向发射;激光功率密度未达到相对论强度时,靶后表面法线方向快电子能谱拟合平均温度符合共振吸收温度定标率;激光功率密度达相对论强度以上时,靶后表面法线方向
Resumo:
定点突变技术可以对某个已知基因的特定碱基进行定点改变、缺失或者插入,从而改变对应的氨基酸序列和蛋白质结构,因而成为研究蛋白质结构和功能之间的复杂关系的有力工具。对突变基因的表达产物进行研究有助于我们了解蛋白质结构和功能的关系,探讨蛋白质的结构/结构域。 植物体光系统II的大量捕光色素蛋白复合体(LHCIIb)具有多种功能,在自然界不同日光光强下分别执行捕获、传递光能或将过度激发能非光化学耗散的功能。最新的近原子分辨率LHCIIb晶体结构揭示出在LHCIIb穿膜螺旋B/C之间的环区具有复杂的超二级结构,其中一个新发现就是在此环区靠近穿膜螺旋C的区域中存在一个反平行股的结构,其功能不明。为了研究此反平行链对于LHCIIb复合体在结构和功能上的意义,我们将了这一区域的3个氨基酸(Val119、His120、Ser123)分别定点突变成Phe、Leu和Gly,并研究了这三个定点突变对LHCIIb结构和功能上的影响。结果如下:1,CD光谱揭示出该反平行链对于调节新黄质及其附近色素群的构象十分重要。虽然这三个突变只造成很少的新黄质丢失(V119F, 0.09; S123G, 0.17; and H120L, 0.26),但是却使色素构象发生了巨大变化。2,将S123突变成G导致复合物对光破坏更加敏感并且更易于聚集,在介质酸化后复合物的荧光淬灭更加显著。这些结果说明这段反平行链对于调节LHCIIb色素构象以及控制LHCIIb聚集体形成和叶绿素荧光产量具有重要作用。 以结构为基础的计算设计方法与定向进化相结合是蛋白质工程的一个发展方向。最近,通过计算设计已成功地向蛋白质引入了新的催化活性、提高了蛋白质的稳定性、设计了酶的催化活性位点、改变了酶的底物特异性等. 目前还没有见到有研究定向地,以理性方式对LHCIIb进行蛋白质设计。我们使用蛋白质的计算机辅助设计工具——RosettaDesign鉴定出一个可以显著提高LHCIIb光、热稳定性的定点突变I124L,并且突变体的的结构和功能与野生型无异。这是首次将计算机辅助设计应用于提高LHCIIb稳定性的研究。
Resumo:
目的: 探讨卵叶槲寄生化学成分的体外抗人免疫缺陷病毒(H IV)活性。方法:采用四甲基偶氮唑蓝法测定化合物的细胞毒性;细胞病变法检测化合物对H IV急性感染的抑制活性; H IV21 p24抗原EL ISA方法检测化合物对慢性感染细胞中H IV复制的影响。计算化合物的抑制率和半数抑制浓度(EC50 )。结果:多种卵叶槲寄生的化学成分具有体外抑制H IV复制的作用,特别是3, 5, 7, 4′2 四羟基23′2 甲氧基黄烷酮和圣草酚。3,5, 7, 4′2 四羟基23′2 甲氧基黄烷酮在2~3μg·mL- 1的浓度范围内对H IV21和H IV22复制的抑制率均≥50%,而对 C8166细胞的半数细胞毒性浓度(CC50 ) >200μg·mL - 1。圣草酚在低浓度(1. 5~2. 5μg·mL- 1 )时,对H IV21和H IV22复制的抑制率达50%,其对C8166细胞的CC50为43. 40μg·mL - 1。结论:卵叶槲寄生化学成分3, 5, 7, 4′2四羟基23′2 甲氧基黄烷酮和圣草酚对H IV21和H IV22的体外复制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
Resumo:
下载PDF阅读器2004年10月-2005年5月,在云南纳帕海自然保护区采用定点扫描法对越冬黑颈鹤(Grus nigricollis)的集群类犁和集群大小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黑颈鹤夜间集群夜栖,形成较大的夜栖群,平均群体大小为67.9只(16-157,n=17):按照有无灰鹤加入,又将其分为同种集群和混种集群两种类型,其中同种集群的黑颈鹤数量占整个越冬种群的65.3%.在白昼,黑颈鹤以家庭鹤、集群鹤及特殊群体3种类型活动,家庭鹤和集群鹤的平均大小分别为2.7只(2-4,n=145)和16.1只(3-65,n=1017).黑颈鹤的集群大小并不稳定,在日内和月份间均有明显变化(P=0.000<0.05).存越冬期,最大集群形成于12月,其次为11月和1月;在日内,早上8时集群最大,随后减小并保持相对稳定,18时黑颈鹤开始向夜栖地靠拢,使得集群再次开始增大.随后观察中还发现,黑颈鹤的家庭解体过程开始于3月底,当幼鹤被成鹤驱逐离群后,逐渐加入集群鹤活动,从而使得家庭鹤和集群鹤的大小和组成发生改变.黑颈鹤的集群大小和组成受自身状况、种内关系、天气、食物等多种因素的共同影响,随时间和季节变动而发生变化,是对自身、种群和环境条件变化的综合反映.
Resumo:
2005年8月初,对西藏当雄10头5~10岁供体母牦牛实施了超数排卵试验,超排选用PGF2α+FSH刺激法和埋置阴道栓Cu-Mate+促卵泡素FSH刺激法,FSH的剂量为8.8~9.0 mg/头.根据超排后供体发情表现、黄体数量及获得胚胎数量及质量评定超排效果,将胚胎鲜胚移植给经同期处理的受体母牦牛.结果为:10头供体牛共获得7枚胚胎,PGF2α+FSH连续递减法得到5枚可用胚胎,Cu-Mate+FSH法没有冲到胚胎,5枚胚胎移植给5头受体后妊娠并出生4头牦犊牛.结论为:PGF2α+FSH连续递减法超排效果较好,胚胎移植取得初步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