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河油田大民屯凹陷下第三系生油岩生烃及排烃的实验研究
Data(s) |
1990
|
---|---|
Resumo |
本文以生烃性能、排烃量、排烃效率以及运移过程中石油的变化作为研究方向,以辽河油田大民屯凹陷下第三系生油岩为研究对象,探讨有关石油(天然气)生成和初次运移的一些重要理论问题,同时解决油田生产中遇到的一些实际问题。本文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着重研究生油岩的特征及生烃性能,第二部分重点研究了生油岩的非烃性能,所获得的主要成果概括如下。1.提出了大民屯凹陷下第三系III型生油岩无阶段连续生烃演化模式,根据此模式对大民屯凹陷“小而肥”的问题可以作出较一些合理的解释。2.建立了大民屯凹陷下第三系生油岩的排烃模式,此模式表明大民屯凹陷下第三系生油岩中液态烃的排出不是间歇式而是连续进行的。3.大民屯凹陷下第三系生油岩中IIb型生油岩的全油排烃效率为13.8-92.3%,III型生油岩的全油排烃效率为18.9-86.8%。研究表明生油岩的有机质丰度制约其排烃量,但并不制约其排烃效率,排烃量大的其排烃效率不一定大。对大民屯凹陷下第三系生油岩而言,多数情况下III型生油岩的排烃效率大于IIb型生油岩的排烃效率。4.在国内首次对烷烃单个化合物的热模拟排烃效率、围岩粒度及受热时间等因素对排出烃和残留烃组成的影响的进行了研究。根据烷烃单个化合物的排烃效率推断,原油可能是以富油流体的形式从油岩中运移出来的,即使如此排出油仍将发生组分分馏。围岩粒度对排出烃的组成有一定的影响。受热时间对于不同类型生油岩残留烃和排出烃烷烃组成的影响也有差异。由于影响残留烃和排出烃组成的因素较多,因此很难用一个模式来概括其变化规律,对具体的盆地和生油岩要做具体分析才能得出正确的认识。6.对比了残留烃和排出烃的五环三萜烷参数和甾烷参数,发现排烃作用对生物标志物的组成有相当大的影响,使目前所用的一些指示有机质来源和成熟度的甾、萜参数的适用范围受到了限制。这些分子有机地球化学参数在用作生油岩中有机质来源和成熟度指标时必须以生油岩未发生过排烃前提,而在用作运移研究指标时则必须以所研究的原油和生油岩处在相同的成熟度水平为前提,否则其地质意义就可能解释不清。 |
Identificador | |
Idioma(s) |
中文 |
Fonte |
辽河油田大民屯凹陷下第三系生油岩生烃及排烃的实验研究.耿安松[d].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1990.20-25 |
Tipo |
学位论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