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徐家山锑矿床地球化学和成矿机理研究
Data(s) |
27/05/2008
|
---|---|
Resumo |
湖北省通山县的徐家山锑矿床赋存于上震旦统灯影组和陡山沱组的海相碳酸盐岩中,该矿床是华南锑矿带内典型代表性锑矿之一,也是湖北最具经济价值的锑矿床。本论文以该矿床为研究对象,在系统整理前人工作的基础上,进行了深入细致的野外地质考察和系统采样,选取有代表性的样品,运用流体地球化学、元素地球化学、同位素地球化学(C、O、Sr、S、Pb、Sm-Nd)等方法手段,对其成矿流体来源、成矿物质来源、成矿时代、矿床成因等主要矿床学问题进行了系统研究,探讨了该矿床的成矿机理,并对华南锑矿带内上震旦统锑资源潜力进行了初步评价。本论文主要取得以下几点认识: 1)通过对该矿床成矿期脉石矿物(石英、重晶石和方解石)中包裹体镜下观察、显微测温和激光拉曼探针分析,表明该矿床为典型的中低温(150~200℃)热液锑矿床,其热液属NaCl + H2O + CO2 ± N2型,具低盐度(3~6% NaCl)和中等密度(0.90~0.96 g/cm3)特征。结合氢、氧、锶、铅同位素等研究结果,进一步推断这种成矿流体主要来源于经深部循环演化的大气降水,不支持其主要来源于岩浆期后热液的观点。 2)该矿床成矿前和成矿期方解石碳、氧同位素研究结果,表明成矿流体中的溶解碳以H2CO3为主,该流体与围岩发生水-岩相互作用是导致成矿期方解石和辉锑矿沉淀的主要机制。结合方解石的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研究,可推断该矿床的两期方解石为同源不同期的产物。 3)微量元素、碳、氧、硫同位素研究结果,表明徐家山矿床的成矿物质与赋矿围岩具有亲缘性;其中最主要的矿石矿物—辉锑矿,其硫同位素组成(+11.2‰~+14.4‰)相对较高(平均值可能在华南锑矿带内最高)、极其均一,且塔式效应明显等为特征,指示该矿的赋矿围岩—震旦纪海相地层是硫的唯一来源。 4)对徐家山锑矿床首次利用锶、铅同位素示踪其成矿物质来源。利用铅同位素示踪手段,首次明确提出该锑矿床存在两个矿源层,部分成矿物质来自赋矿围岩,部分成矿物质来自下伏基底地层,突破了前人对成矿物质仅来源于赋矿围岩的传统认识;并从锶同位素角度,进一步论证了下伏的中元古界冷家溪群基底是成矿元素锑的重要提供者。 5)首次对徐家山矿区成矿期方解石的Sm-Nd同位素组成进行了测定,并初步获得三条等时线年龄(323Ma、348Ma和402Ma)。结合该矿辉锑矿的正常铅模式年龄及成矿地质背景,可推断出该矿床应形成于加里东期。该结论否定了前人燕山期成矿的观点,为重新认识该矿的矿床成因和成矿机理提供新的契机。 6)徐家山锑矿床的成矿时代与那些江南古陆中赋存于前寒武系的锑(和/或金)矿床一致,其成矿流体特征与华南锑矿带其它典型锑矿床相似,揭示出华南锑矿带内不同地段、不同层位产出的锑矿床存在某种共性,这有助于揭示我国华南锑矿带不同锑矿床之间的内在联系以及该矿带锑大规模成矿的机制。 7)根据前人和本文的研究成果,重新厘定了徐家山锑矿床的成因类型,明确提出该锑矿为沉积-改造型矿床,层控特征非常明显。 8)初步评估华南地区上震旦统中锑矿的找矿潜力。认为华南锑矿床带中上震旦统,尤其是鄂南、赣西北、湘西等地的该套地层,锑资源潜力巨大。华南锑矿带中的上震旦统有可能成为我国将来找锑矿取得突破的重要层位之一。 |
Identificador | |
Idioma(s) |
中文 |
Fonte |
湖北徐家山锑矿床地球化学和成矿机理研究.沈能平[d].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2008.20-25 |
Palavras-Chave | #徐家山锑矿床 #成矿流体 #成矿物质 #成矿时代 #矿床成因 #鄂南 |
Tipo |
学位论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