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对虾、墨吉对虾和长毛对虾幼体及仔虾发育的比较研究


Autoria(s): 刘恒
Data(s)

1992

Resumo

中国对虾,墨吉对虾和长毛对虾是我国近海渔业捕捞和养殖业中最重要的经济种。由于它们早期生活史阶段形态的极大相似性,尤其在三种对虾都有分布的南方海区,其幼体和仔虾的鉴别非常困难,因而影响到对虾早期生活史阶段生态补充和资源管理等的研究。本文报道了中国对虾,墨吉对虾和长毛对虾幼体及仔虾发育的形态变化及其比较研究结果,为有关研究提供了准确的种类鉴别依据,以便我国对虾资源补充研究及其合理的开发利用建立在更加科学的基础上,使捕捞产量保持持续增长。本文所依据的材料均为作者分别在厦门、湛江和青岛等地对虾育苗实验中亲自培育所获,通过对大量标本的观察、测量和比较研究,纠正了以往报道中的错误。中国对虾自第2期 状幼体开始就可以与其他2种相区别。其第2期 状幼体眼上刺不分叉,第3期 状幼体第1,2腹节背中刺较小,糠虾幼体5对步足外肢具较多的刚毛数(9根);不同于墨吉对虾和长毛对虾(眼上刺双叉型,第1,2腹节背中刺较大,糠虾体阶段5对步足外肢8根刚毛)。墨吉对虾第1期 状幼体的L1/L2(图13,B)值较大(1.7-2.0),不同于中国对虾和长毛对虾者(L1/L2<1.7)。第1-5期仔虾时,中国对虾第3颚足和5对步足外肢刚毛数较多(第5期除外),头胸甲的触角刺一直存在;不同于墨吉对虾和长毛对虾。第6或7期仔虾开始3种对虾可以完全分开,其主要鉴别依据是中国对虾第1触角外鞭与内鞭的比值远大于墨吉对虾和长毛对虾,墨吉对虾额角与头胸甲长度的比值明显大于中国对虾和长毛对虾。从幼体和仔虾发育阶段的形态变化,清楚地表明墨吉对虾和长毛对虾有较近的亲缘关系,它们与中国对虾的亲缘关系较远。本文还比较了以上三种对虾与日本对虾及斑节对虾仔虾的不同描述了其幼体和仔虾色素细胞的发育。

Identificador

http://ir.qdio.ac.cn/handle/0/1536

http://www.irgrid.ac.cn/handle/1471x/167726

Idioma(s)

中文

Fonte

中国对虾、墨吉对虾和长毛对虾幼体及仔虾发育的比较研究.刘恒[d].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1992.20-25

Tipo

学位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