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鲆rag基因的克隆及表达研究
Data(s) |
09/06/2006
|
---|---|
Resumo |
牙鲆在中国北方沿海地区形成了大规模的工厂化养殖,成为我国海水养殖的一大重要产业。然而疾病的频繁发生严重阻碍了这一产业的发展,为了保证牙鲆产业稳定、健康、持续地发展,开展鱼类免疫系统的基础研究,提高鱼类抵抗病原菌侵害的能力,本研究从牙鲆免疫系统的个体发育过程入手,克隆了其rag(recombination activating gene)基因,在此基础上对其组织特异性表达进行了分析。 研究结果表明牙鲆rag1基因由4个外显子和3个内含子组成,第一个外显子位于5’非翻译区,这一外显子存在两种不同的剪切方式。牙鲆rag1基因编码1068个氨基酸。牙鲆rag2基因的编码区序列长为1602 bp,编码533个氨基酸,没有在牙鲆rag2基因编码区内发现内含子的存在。rag基因间序列长为3128 bp,两个基因共用一段3’非编码区。 本试验通过RT-PCR检测发现,牙鲆的rag1和rag2基因在头肾和体肾中均有表达。整装原位杂交结果表明,牙鲆在受精后第8天开始起有rag1和rag2基因的表达,主要在胸鳍前面,腮背部的部位表达,这个区域与后来胸腺出现的位置相一致。冰冻切片结果显示,rag是在靠近咽部的区域有表达。石蜡切片原位杂交结果显示,rag基因在胸腺中的表达显示出不均一性,着色较深的为皮层区,而着色比较浅的为髓部。 将牙鲆rag1基因的一部分(编码559个氨基酸)和rag2全基因序列(编码533个氨基酸)插入到表达质粒pProEXTM HTa上,在大肠杆菌E. coli BL-21中进行体外表达与分析,结合BD TALONTM Metal Affinity Resins亲和柱纯化了RAG2蛋白。 |
Identificador | |
Idioma(s) |
中文 |
Fonte |
牙鲆rag基因的克隆及表达研究.王先磊[d].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2006.20-25 |
Palavras-Chave | #牙鲆(Paralichthys olivaceus) #rag1 #rag2 #RT-PCR #原位杂交(ISH) #重组 #表达 |
Tipo |
学位论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