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玛亚历山大藻(Alexandrium tamarense)产毒生理学研究
Data(s) |
1998
|
---|---|
Resumo |
在实验室内建立了Oshima 提出的针对麻痹性贝毒毒素的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方法,并根据实验室条件对分析过程进行了完善.同时对另一重要的麻痹性贝毒分析方法-Thielert分析方法进行了改进,在保持原方法对neoSTX, dcSTX 和STX等毒素较高分辩率和检出限的基础上, 提高了原方法中GTX1 和GTX4,GTX3和GTX2的分辩率,使之可以分析已知的大多数麻痹性贝毒毒素.应用建立的高效液相色谱技术对从中国南海海域分离的两株塔玛亚历山大藻ATHK 和ATCI03的毒素含量及组成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两株塔玛亚历山大藻均能产生毒素,但在毒素组成和含量方面存在明显差别。批次培养结果表明每细胞毒素含量在对数生长期初期最高,之后逐渐降低。以两株有毒藻中毒素含量较高的ATHK 作为模型,研究了光照强度、盐度以及营养盐(N,P)对有毒藻生长和毒素产生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实验光照强度内(2100lux-4700lux),塔玛亚历山大藻的生长速率随光照强度的增加而增加,对相同细胞密度的藻采样分析结果表明毒素含量在场300Lux最大;而在同一天取样分析的结果表明毒草素含量随光照强度的降低而增加。在实验盐度下相差不大。而毒素含量在职4S相对偏低。一次培养结果表明,在氮、磷营养盐充足的条件下,毒素今是在对数生长初期达到最高,之后逐渐降低,起始时较低的氮浓度对对数生长初期毒素含量影响不大,但对数生长期中后期的细胞内毒素含量明显降低。而起始时较低的磷浓度则使对数期中后期的细胞内毒素含量保持稳定或逐渐增加。培养液中氮、磷的供应情况直接决定细胞骨毒素含量的变化;而培养液起始磷比在决定细胞毒素含量弯化方面也有一定的作用。半连续培养结果表明氮限制恒化培养使每细胞毒素含量降低,而磷限制恒化培养使每细胞毒素含量升高,营养充足的恒浊培养得到的藻细胞毒素今是介于二者之间。通过分析氮、磷限制下半连续恒化培养的塔玛亚历山大藻细胞内毒素含量、精氨酸水平、谷氨酰胺/谷氨酸比值(Gln/Glu)等,研究了营养盐对毒素产生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细胞内毒素含量与精氨酸水平以及Gln/Glu比值存在明显相关关系。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氮、磷对毒素产生可能的影响机制。即外界环境中的氮通过影响细胞内精氨酸水平而影响毒素含量;磷则是通过改变细胞的氮代谢途径而影响毒素的合成。磷的缺乏可能导致细胞正常的代谢停滞,为缓解细胞内氮过剩造成的毒性效应,作为氨基酸合成重要中间产物的谷氨酰氨转向合成精氨酸,造成精氨酸累积,累积的精氨酸双进一步生成麻痹性贝毒毒素。缺磷条件下毒素含量的增加很可能是对磷缺乏导致的细胞内氨积累的一种缓解措施. |
Identificador | |
Idioma(s) |
中文 |
Fonte |
塔玛亚历山大藻(Alexandrium tamarense)产毒生理学研究.于仁诚[d].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1998.20-25 |
Tipo |
学位论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