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虾暴发性病害的流行病学研究及养殖扇贝大规模死亡的病原病理分析


Autoria(s): 王运涛
Data(s)

1999

Resumo

本文主要从病理病原的角度研究了中国对虾、栉孔扇贝和海湾扇贝大规模死亡的原因,同时,对中国对虾暴发性病害的流行病学特点及传播机制进行了探讨。中国对虾暴发性病害主要由对虾白斑综合症病毒(WSSV)引起。利用病虾的血淋巴,进行病毒的分离纯化,可以最大限度地降低对虾组织中有机物的干扰,提高WSSV的纯度,同时减少了提取步骤和处理时间,病毒粒子更完整、活力更高。带病毒的组织液经过TritonX-100处理后,可得到较完整,纯度较高的病毒核酸。对虾白斑综合症病毒在灭菌海水中经过15天(22 ℃)便失去感染力;WSSV对紫外线比较敏感,经过紫外线(15W,波长253.7nm,20cm距离)照射20min后,全部失活。在对虾病毒人工感染试验中,采用LC_(50)法和紫外分光光度计法对感染病毒进行定量,其中,LC_(50)能够较准确地反映病毒粒子的活力,而紫外分光光度计测得的病毒悬液浓度易受病毒悬液中杂质的干扰,误差相对较大。环境温度对对虾白斑病的暴发有重要影响,水温在9-13 ℃时,感染病毒的健康虾可以成为病毒的携带者,但不发病;18-22 ℃时,人工感染的健康虾无论采取投喂、浸泡还是注射的侵染方式,均发病死亡。WSSV对不同种类对虾具有不同的致病力,通过试验发现,在常见的对虾种类中,南美白对虾对WSSV的抵抗力大于中国对虾和鹰爪虾。本文利用PCR及电镜技术,对中国对虾染病亲虾的卵巢和各期卵及其刚孵化出的无节幼体进行了病毒检测,染病亲虾刚产的卵及未产出的卵均没有发现病毒存在,在卵巢的结缔组织中检测到病毒存在,刚孵化出的无节幼体PCR检测结果呈阳性,电镜下观测到有病毒样颗粒侵染无节幼体的上层表皮组织。在卵黄内及卵膜的内外层均未检测到病毒,没有发现病毒经卵内及卵膜传播的证据。病毒很可能是在无节幼体期进入对虾体内的。通过PCR及电镜检测发现,对虾养殖环境中的脊尾白虾、日本美人虾、野生螺类、小杂蟹体内均有WSSV存在,说明这些环境生物可能是对虾病毒的中间宿主或保存宿主,在虾病的暴发中起重要传播作用。通过对对虾的养殖海水进行不同级别的过滤发现,虾池中微型生物的数量对WSSV的传播也有一定的影响,在对虾养殖过程中,利用20cm绢网过滤海水,可有效降低WSSV的传播。通过组织病理分析和电镜观察,发现在濒死的栉孔扇贝和海湾扇贝体内有寄生原核生物-类立克次氏体(RLO),同时还发现少量的病毒粒子。病理学研究表明,类立克次氏体(RLO),造成栉孔扇贝组织细胞严重病变,可能是引起栉孔扇贝大规模死亡的重要原因。

Identificador

http://ir.qdio.ac.cn/handle/0/1208

http://www.irgrid.ac.cn/handle/1471x/167562

Idioma(s)

中文

Fonte

对虾暴发性病害的流行病学研究及养殖扇贝大规模死亡的病原病理分析.王运涛[d].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1999.20-25

Palavras-Chave #中国对虾 #栉孔扇贝 #海湾扇贝 #白斑综合症病毒 #类立克次氏体
Tipo

学位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