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槿内生真菌赤散囊菌及红海榄的次生代谢产物及其生物活性研究
Data(s) |
23/05/2008
|
---|---|
Resumo |
由于生长环境的特殊性,红树林及其内生真菌的代谢产物在化学类型和生物活性方面都具有多样性,因此对其代谢产物的研究引起了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本论文以菌丝体生物量、代谢产物量等指标及薄层色谱分析、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抗菌活性测试等筛选手段对来源于我国海南红树植物的九株内生真菌在四种不同液体培养基上的静置发酵产物进行了综合评价,并从中选择了来源于半红树植物黄槿(Hibiscus tiliaceus)的内生真菌G2——赤散囊菌(Eurotium rubrum)进行了30 L规模发酵(采用PDB培养基)和次生代谢产物的研究,对分离得到的部分化合物进行了初步的生物活性评价。此外,本论文还对海南真红树植物红海榄(Rhizophora stylosa Griff.)的化学成分进行了研究,并对分离得到的部分化合物进行了二苯代苦味酰自由基(DPPH)清除活性的评价。 采用常规的硅胶柱层析、Sephadex LH-20柱层析、反相硅胶柱层析、制备薄层层析(pTLC)、重结晶等分离手段,分离纯化得到单体化合物。综合运用现代波谱技术 (IR、UV、MS、1D-NMR 和 2D-NMR) 以及与标准品或文献比对鉴定单体化合物的结构。从G2菌丝体和发酵液的合并提取物中鉴定了45个化合物的结构,其中13个为新化合物,结构类型包括6个苯甲醛类化合物(ER1*~ER6*)、4个蒽醌类化合物(ER15*~ ER18*)和3个含吲哚的二酮哌嗪生物碱类化合物(ER27*~ER29*)。 对以上分离鉴定的部分单体化合物进行了DPPH自由基清除活性、拒食杀虫活性、抗细菌活性以及体外细胞毒活性的初步评价。新化合物ER15*和三个已知化合物ER20、ER39和ER40都表现很强的DPPH自由基清除活性。化合物ER15*还表现较好的拒食杀虫活性,而化合物ER5*和ER18*不但没有杀虫活性,反而能促进幼虫的生长。所测试的化合物只有ER15*和ER18*表现出微弱的抗金黄色葡萄球菌活性。所测试的化合物对A-549、HL-60和P-388细胞株均未表现出有意义的体外细胞毒活性。 从红海榄枝条的提取物中分离鉴定了29个化合物,其中2个为新化合物,包括1个三萜酯(RS1*)和1个黄烷醇类化合物(RS12*);另有1个三萜酯(RS5)和1个黄烷醇类化合物(RS11)作为新的天然产物被分离鉴定。 对从红海榄提取物乙酸乙酯相和正丁醇相分离得到的部分单体化合物进行了DPPH自由基清除活性的研究。黄烷醇类化合物RS16和RS17显示最强的活性。另外,实验结果说明黄烷醇类化合物的DPPH自由基清除活性与其分子中所含的羟基数目有一定关系,而且若芳香环上有多个邻位酚羟基,则该化合物的活性将增强。本论文实验结果为海南红海榄植物资源的利用提供了化学成分及抗氧化活性方面的科学依据。 |
Identificador | |
Idioma(s) |
中文 |
Fonte |
黄槿内生真菌赤散囊菌及红海榄的次生代谢产物及其生物活性研究.李冬利[d].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2008.20-25 |
Palavras-Chave | #红树林 #内生真菌 #赤散囊菌 #黄槿 #红海榄 #化学成分 #生物活性 |
Tipo |
学位论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