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文昌海域内波特征研究
Data(s) |
11/06/2007
|
---|---|
Resumo |
2005年中科院海洋所对琼东文昌海域进行了精细内波观测。本文对此次观测所获得的资料进行分析,研究了观测海域内孤立波、内潮、内波波致流和内波传播方向的统计特征,得到观测海域内波的基本特征。首先,观测海域内孤立波频繁发生。在149天的观测当中,一共出现140个孤立波列,出现频率达到了0.94次/天。出现频率最高的振幅是32米,最常见的内孤立波持续时间时20分钟。80%的内孤立波都在以下范围之内:持续时间从13分钟到32分钟,振幅从16米到46米。在这一区间范围之类,内孤立波的持续时间和振幅并没有明显的函数关系,表现出随机分布的特征。同时内孤立波的振幅有着明显的季节变化特征。从4月中旬到6月中旬内孤立波频繁出现且振幅较大,振幅超过35米的内孤立波相当常见;而6月中旬到9月中旬,内孤立波的发生频率明显下降,振幅也偏低,振幅超过35米的内孤立波属于少数情况。其次,观测地的内潮以日频率的振动为主,间隔有半日频率的内潮出现,与当地天文潮情况相似。其振幅小于内孤立波的振幅,在每个观测日都能观测到。内潮的振幅有着明显的季节变化,7月是内潮振幅最小的一个月。再次,观测地内波波致流的大小和剪切层位置有着明显的季节变化。在4月和5月内波波致流流速较大而且靠近海底。而在6月以后,内波波致流较弱,并且剪切层也更为靠近海面。最后,观测地内波可能在局地生成,由于主要呈现全日频率可以排除在吕宋海峡生成的可能。同时传播方向同样随季节变化。4月和5月观测到的内波传播方向主要与等深线线平行,极少被卫星遥感图片观测到。6月、7月、8月和9月传播方向与等深线垂直。 |
Identificador | |
Idioma(s) |
中文 |
Fonte |
南海文昌海域内波特征研究.柯自明[d].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2007.20-25 |
Palavras-Chave | #内孤立波 #内潮波 #内波波致流 #内波传播方向 #文昌 |
Tipo |
学位论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