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土丘陵区次降雨下的山坡道路侵蚀特征分析
Data(s) |
2007
|
---|---|
Resumo |
黄土丘陵区是水土流失治理的重点区,由于大规模以植被恢复重建的生态建设和以石油资源开发引起的山区道路建设对本地区侵蚀环境和侵蚀动力机制产生了巨大影响,坡面水土流失与道路水土流失对比发生了新变化,在坡面侵蚀得到初步治理的新环境下,水土流失源于道路侵蚀则上升为主要地位。本文分析了2005年7月2日次降雨引起的支道山路(植物路)、干道山路、石油运输道路和农林草地小区、小支沟的径流、泥沙系统监测结果,提出在本次降雨条件下,三类道路的产沙强度分别为:支道山路500 t.km-2、干道山路3163 t.km-2和运油道路13500 t.km-2,而农林草地下垫面的产沙强度则仅为:5.68~184.38 t.km-2,道路产沙强度远大于农林草地的产沙强度,道路产沙量占流域总产沙量的42%。而灌草地侵蚀产沙仅占流域的26.7%。进而提出黄土高原丘陵区水土流失治理应该重点放在道路防蚀的观点,成果有助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
Identificador | |
Idioma(s) |
中文 |
Fonte |
徐学选, 琚彤军, 郑世清, 刘雪英.黄土丘陵区次降雨下的山坡道路侵蚀特征分析.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07,S2:574-578 |
Tipo |
期刊论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