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NA指纹技术在污染土壤生态毒理诊断中的应用


Autoria(s): 齐雪梅,李培军,刘宛,张海荣,许华夏,韩春梅
Data(s)

30/11/2005

Resumo

生物标记物能在细胞或分子水平上指示暴露-效应关系,是进行污染土壤生态毒理诊断的主要技术手段之一。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出现了一系列以聚合酶链式反应为基础的、在分子水平上检测污染物质导致的生物体DNA损伤的DNA指纹技术。DNA指纹技术的主要类型有:随机扩增多态性DNA(RAPD)、聚合酶链式反应-单链构象多态性(PCR-SSCP)、扩增片段长度多态性(AFLP)、任意引物聚合酶链式反应(AP-PCR)、差异显示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DDRT)、短DNA重复序列(SSR)及限制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等。这些技术与检测基因突变、染色体畸变和损伤为主的一系列经典研究方法如彗星分析、微核实验等相比具有简便、快速、灵敏等优点。本文着重介绍了随机扩增多态性DNA、聚合酶链式反应-单链构象多态性、扩增片段长度多态性3种重要的DNA指纹技术在污染土壤诊断中的应用。

Identificador

http://210.72.129.5/handle/321005/47196

http://www.irgrid.ac.cn/handle/1471x/136162

Idioma(s)

中文

Fonte

齐雪梅,李培军,刘宛,张海荣,许华夏,韩春梅.DNA指纹技术在污染土壤生态毒理诊断中的应用,生态学杂志,2005-11-30,(11):89-92

Palavras-Chave #生物标记物 #DNA指纹技术 #RAPD #SSCP #AFLP #污染土壤
Tipo

期刊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