稀土区奇质子核与奇奇核若干高自旋态问题的研究


Autoria(s): 马英君
Contribuinte(s)

刘运祚

Data(s)

1998

Resumo

本论文较广泛地开展了对稀土区奇质子核、奇奇核高自旋态的研究,由相互独立的四部分组成: 一、 弱长椭球形变奇质子核159Lu高自旋态的首次研究: 通过熔合蒸发反应144Sm (19F,4n)E=105MeV建立了该核能级纲图,包括负宇称晕带、八极振动带、正宇称三准粒子带。基于Nilsson单粒子模型、推转壳模型(CSM)、系统学等对各自带的组态和自旋进行了指定。讨论了此区奇质子核负宇称πh11/2带的第一带交叉频率、signature劈裂两方面的系统规律和机制。 二、 中等长椭球形变奇奇核162Lu高自旋态研究: 通过核反应139La(28Si,5n)E=150MeV建立了该核能级纲图。除原已被报道的晕核带外,又建立四条转动带,其中两条为四准粒子带。获得了各γ跃迁强度、B(M1)/B(E2)比值等实验结果。各带组态和自旋的指定基于B(M1)/B(E2)比值实验测量与理论预期结果的比较、CSM计算等。通过再现实验signature劈裂值及signature反转频率值的CSM计算指出在现有CSM框架下无法理解Z=71奇奇核的低自旋signature反转。通过对162Lu电磁性质的分析发现了Z=71奇奇核呈现低自旋而不是高自旋反转的可能实验证据。 三、 强长椭形变奇质子核171Lu和173Ta高自旋态的研究: 通过重离子核反应160Gd(19F,6n2p)首次建立171Lu πh9/2[541]1/2-带的第一带交叉频率。基于再现带头激发能的Nilsson模型计算、再现带交叉频率的CSM计算,阐述了此特定轨道的四极形变和十六极形变驱动性质,主张忽略形变驱动作用而仅通过其它机制来解释此带反常延迟带交叉的作法是不全面的。 从对偶偶核能级结构进行拟合的方法入手,对奇质子核与相邻偶偶核的全同带进行了再次的认定,同时首次考察并大量提供了奇质子核与非相邻偶偶核间的全同带。这些将为揭示全同带的机制以及原子核转动惯量对各种绝定因素的定量依赖关系提供有价值的帮助。 四、 强长椭形变奇奇核174Ta高自旋态的研究: 通过160Gd(19F,5n)E=97MeV核反应把原已建立的四条转动带推至更高自旋,并建立三条新转动带以及双退耦带的非优先序列。获得了各γ跃迁强度、B(M1)/B(E2)比值等实验结果。基于多种考虑对各带组态和自旋进行了指定。提出了一个关于奇奇核双退耦带的经验转动谱公试。阐述和分析了各带带交叉行为。首次以有力的实验证据发现了πh11/2 vi13/2转动带的高自旋signature倒置现象。

Identificador

http://ir.impcas.ac.cn/handle/113462/6936

http://www.irgrid.ac.cn/handle/1471x/133708

Idioma(s)

ch

Fonte

马英君.稀土区奇质子核与奇奇核若干高自旋态问题的研究.[博士学位论文 ].中科院近代物理研究所 .1998

Palavras-Chave #高自旋态 #能级纲图 #跃迁强度 #电磁性质
Tipo

学位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