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射性核素引起反应中同位素分布的同位旋效应及19Na产生截面的ya研究
Contribuinte(s) |
张丰收 |
---|---|
Data(s) |
2000
|
Resumo |
本论文介绍了放射性核束物理研究的现状以及当前常用的几种同位旋相关的重离子微观输运理论,对传统的 Boltzmann-Langevin 方程(BLE)考虑了同位旋相关的平均场、核子-核子碰撞截面和泡里阻塞,面且在初始化相空间的抽样中区分了中子和质子,并合模型也考虑了同位旋效应,建立了同位旋相关的 Boltzmann-Langevin 方程(IBLE)。利用IBLE对放射性核引起反应中的同位素分布,~(19)Na 的产生截面,以及中能重离子碰撞中的径向膨胀流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并对超重核的合成进行了一些初步的讨论。利用 IBLE 分别研究了不同弹核 ~(14)O,~(16)O 和 ~(18)O 在入射能量为 28.7MeV/u 下轰击不同靶核~7Be 和 ~9Be的反应,计算生成碎片的产生截面,发现用丰中子(缺中子)炮弹或丰中子(缺中子)靶进行反应,所得到的产物均有丰中子(缺中子)的碎片出现。同位素分布宽度和峰位入射体系密切相关,产生碎片的电荷数越接近于入射弹核的电荷数,则同位素分布的宽度越大,峰位偏离β稳定线值越远,其同位旋效应越明显。在28.7 MeV/u入射能量下,对反应系统 ~(17-20,22)Ne + ~(12)C 和 ~(20)Ne + ~9 进行了研究。对核素 ~(19)Na 产生截面进行计算和比较后,发现缺中子核引起的反应,具有更大~(19)Na的产生截面。通过研究反应系统 ~(40)Ca + ~(58)Ni 和 ~(40)Ca + ~(58)Fe 的径向膨胀流随入射能量的变化关系,发现径向膨胀流存在着强烈的同位旋相关性。利用径向膨胀流随入射能量的变化关系和拟和结果,从理论上证实了存在使径向膨胀流为零的特定入射能量,发现对于不同的反应体系这个能量是不同的,它随同位旋自由度的变化而变化。 |
Identificador | |
Idioma(s) |
ch |
Fonte |
明照宇.放射性核素引起反应中同位素分布的同位旋效应及19Na产生截面的ya研究.[硕士 学位论文 ].中科院近代物理研究所.2000.6 |
Palavras-Chave | #重离子碰撞 同位旋效应 同位旋相关的Boltzmann-Langevin |
Tipo |
学位论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