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限核多重碎裂中的同位旋效应和液气相变


Autoria(s): 黄熙
Contribuinte(s)

靳根明

Data(s)

28/06/2006

Resumo

本论文介绍了原子核多重碎裂中的同位旋效应、液气相变研究的意义和现状以及当前常用的几种描述原子核液气相变的理论模型,基于同位旋相关的量子分子动力学(IQMD)模型和唯象静态模型,系统研究了有限核多重碎裂中的同位旋效应和液气相变。利用非对称核物质状态方程、IQMD模型和静态模型,研究了有限核112Sn和132Sn多重碎裂的同位旋效应以及它们对温度的依赖性。给出了在一定温度下不同密度对产生中等质量碎片和平均自由中子数/平均自由质子数的影响,发现温度较低时(5MeV),低密区(0.01-0.04fm-3)对中等质量碎片产生的贡献大。随着温度的升高(10MeV,15MeV),高密区域(>0.04fm-3)对中等质量碎片的产生的贡献增加。不论是在低密度区(0.01-0.04fm-3)或是在较高密度区(>0.04fm-3),如果考察自由的中子与质子的比例,则可以看出,它们与系统的同位旋有密切的关系,即在同位旋大的系统中自由中子/自由质子的比值要大于同位旋小的系统中的比值。为了寻找出核多重碎裂的临界行为信号,分析了条件矩、折合矩和组合矩及提取临界指数。采用唯象的同位旋非对称核物质状态方程和静态模型来研究热核液-气相变的临界行为,通过对核碎片的条件矩、折合矩和组合矩分析,指出了中高能重离子碰撞中形成的高温高密核在膨胀阶段存在明显的临界现象。寻找出了临界行为的信号,发现通过Zmax与S2在自然对数的对数坐标下的等高图,可以做为核发生临界现象的信号,这种现象对较重的体系会更加明显。通过线性拟合提取了临界指数,并跟其它模型提取的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与在3D Percolation系统、Fluid系统、Au+C Fragmentation系统提取的临界指数是一致的

Identificador

http://ir.impcas.ac.cn/handle/113462/569

http://www.irgrid.ac.cn/handle/1471x/133335

Idioma(s)

ch

Fonte

黄熙.有限核多重碎裂中的同位旋效应和液气相变.[硕士学位论文].中科院研究生院.2006

Palavras-Chave #粒子物理与原子核物理 #非对称核物质状态方程
Tipo

学位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