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licon等离子体源的研制
Contribuinte(s) |
赵红卫 |
---|---|
Data(s) |
01/07/2009
|
Resumo |
本论文设计建造了全新的Helicon等离子体源,用于近代物理所加速器强流束等离子体中和和聚焦研究。等离子密度峰值可达到3.9×1013cm-3。采用朗谬尔四探针诊断方法系统研究了该等离子体源的特性。在等离子体源基础上,将扩散区代之以引出系统和束流测量系统,建成了Helicon离子源。 Helicon源的特点是等离子体密度高,均匀性好,在离子源技术,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材料加工以及航空推进等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但是国内在Helicon源的研究方面尚处于空白,国际上对其基本原理和工作机制至今还不太清楚,一台新Helicon离子源从设计建造到实验调试,都处于半经验状态,没有完整的理论可循。本论文设计建造的Helicon等离子体源是在低射频功率、低磁感应强度下产生高密度的等离子体。通过对放电管、天线、射频源、和高频耦合电路等各参数的反复调节和优化,在以氩气为中性气体、1200W射频功率和200Gs磁感应强度下,获得等离子体密度峰值达到3.9×1013cm-3。并对等离子体特性随各参数的变化关系进行了系统的实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等离子体密度随射频源功率增加而增大并渐趋饱和,在300-600W时出现跳跃,说明离子源由放电模式转变为Helicon模式;(2)随磁感应强度增加,等离子体密度出现极值,需要寻求二者的最佳匹配;(3)当中性气体为氩气时,等离子体密度最大;(4)等离子体中心密度最高,沿轴向衰减较快,但径向分布均匀,实验验证了Helicon源离子均匀分布的特性,初步估计该等离子体横向能量较大,但还需要进一步研究。本文在Helicon等离子体源的基础上,去掉扩散区加上引出系统和束流测量系统,设计建造了一台Helicon离子源。进行了初步的束流引出实验,在输入功率为200W时,获得引出束流1mA。发现并解决了额外功率在等离子体电极上的损耗、溅射等问题,在以后的工作中将通过模拟计算对引出系统进行进一步优化,以取得较好的引出束流结果 |
Identificador | |
Idioma(s) |
ch |
Fonte |
缪婷婷.Helicon等离子体源的研制.[硕士学位论文].中科院研究生院.2009 |
Palavras-Chave | #核技术及应用 #Helicon等离子体源 |
Tipo |
学位论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