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河三角洲湿地景观规划的预案研究


Autoria(s): 李晓文
Data(s)

2000

Resumo

本文首次将国外土地、环境规划与管理中流行的“预案“研究方法、“湿地调整“的概念、原则及作为规划工具的 LEDESS 模型介绍到国内,并运用与辽东湾滨海湿地的区域景观规划与评价的初中,结果表明这一区域即使在强大的经济开发的压力下,通过合理的规划途径,仍能有效的协调保护与开发对土地利用的矛盾需求,维持生境面积的“零损失“并相当程度上优化生境质量。特别是 LEDESS 模型以直观的“空商语言“形式使决策霆能“看到“、比较决策后果,从而提高决策的科学性。本项研究采用的“预案“研究方法、“湿地调整“策略及景观生态决策与评价支持系统(LEDESS),可望为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景观规划提供启发性的思路、方法和途径。本文预案研究的主要结论如下:1. 辽河三角洲湿地在兼顾生物保护前提下,尚有相当的经济开发潜力。依照本文预案研究的农业开发规模和“滚动“开发模式,可有效减轻对物种生境的负面影响,即使不采取生境补偿手段,对保护物种丹顶鹤、黑嘴鸥的核心生境不会产生破坏性的影响。2. 湿地调整措施是积极的物种保护措施,不仅能补偿农业开发导致的自然湿地损失,维持湿地的生境无净损失,并从根本上改善生境质量,有利于物种对未来潜在生境的利用,但湿地的生态工程投资较大。从优化生境管理措施来提高生境质量以弥补湿地在数量的损失,是一种较为“保守“湿地生物保护方法,尽管投资少,也能一定程度上的提高物种生境质量和生态承载力,但却不利于物种对未来潜在生境的利用。3. 截然断定某个预案的优劣是武断的,决策霆依据不同的决策环境进行选择,预案研究提供的信息有利于减小决策的盲目性。对于滨海湿地区域开发和生物保护而言,“渐进式“及“跃进“式的滚动开发模式,或较长时间尺度上,两种开发模式的交替结合或许能提供有益的启示。4. 生态经济分析结果表明,苇田具有最高的生态经济指数,发展苇田是本区域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最佳的结合点。预案 A 和预案 B 均能明显优化本区生态经济结构,特别是预案 A 通过湿地调整措施能给区域带来更为长久的生态经济效益。5. 从物种保护角度看,生境破碎化导致的生境适宜性下降甚至丧失是影响丹顶鹤生态承载力最生要的因素,生境的不稳定及人为活动对滩涂湿地正常演替过程的干扰是影响黑嘴鸥生态承载力的主导因子。因此,从生境更新及其调整的角度而言,对于以黑嘴鸥为代表的滨海滩涂鸟类的生境恢复与补偿应强调利用生境自然更新机制以维护滨海湿地生境演替的连续性和完整性;而对于以丹顶鹤为代表的淡水生态类群而言,在减小其生境破碎化影响前提下,则可更多采用人为生境调整手段,维护大面积芦苇沼泽而不必过多考虑维护与滩涂湿地的演替的连续性。另外,从生境管理角度,应依据湿地生境变化的方向和速度,应对保护区的边界和功能区划不断进行动态调整。6. LEDESS 模型在本研究中的运用,表明它不仅适用于以生态保护、自然增益(nature development)为目地的景观生态规划与评价,也能成功地运用于更大尺度以协调自然保护及经济开发为目地的区域景观规划与评价的研究。

Identificador

http://210.72.129.5/handle/321005/2985

http://www.irgrid.ac.cn/handle/1471x/106170

Idioma(s)

中文

Fonte

辽河三角洲湿地景观规划的预案研究.李晓文[d].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2000.20-25

Palavras-Chave #滨海湿地 #景观规划 #预案研究 #LEDESS 模型 #生态后果
Tipo

学位论文